波兰电影《卡廷森林》的背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06:42

 

卡廷大屠杀七十年

牧 夫

     提示﹕一九四零年三月五日斯大林下令屠杀二万余波兰军官,反诬德国所为的卡廷森林事件,由波兰大导演华依达拍成电影,真实重现这世纪大惨案的历史现场,令人极为震撼。事件真相1992年由戈尔巴乔夫揭开,但善后处理至今未了,成为波俄关系的一大困扰。

控告苏共屠杀罪恶:波兰上演 万人空巷 

   卡廷屠杀因为是在严密组织下的行刑,屠杀人数已有准确的报告:二万一千八百五十七人。其中约一万五千人是波兰军官,其余是波兰社会的菁英。这个事件虽然过去七十年,但至今尚未了结,最初是真相被隐瞒了五十年,后来则是公道尚未讨回。就在不久前今年二月十八日,波兰向欧洲人权法院起诉俄罗斯卡廷大屠杀的罪行。法院裁定三月十九日俄国要对指控作出回应。而俄方则邀请波兰总统出席下月在俄国举行的纪念卡廷事件七十年仪式。

   同时,一部波兰电影《卡廷:大屠杀一九四○》二○○七年发行以来,还不断地在许多国家上映,香港不久前发行了该片的DVD版。这部没有政治宣传意味的电影,反映了二战时波兰的处境和真实气氛。被誉为波兰大导演华依达的经典力作。华依达父亲就是卡廷的被害者之一,他经历过二战和共产党统治的最黑暗的岁月,今年已八十三岁,虽然卡廷事件余音未了,他声明不愿看到他的电影成为政治工具。他把这部饱含苦难温情的电影,献给被杀害的父亲和等待父亲回来的母亲。

  这部电影不仅得到十二项殊荣和奥斯卡外语片提名,观众的反应更是罕见,在波兰上演时万人空巷,有口皆碑,不少观众看后瘫在座位上站不起来,德国总理默克尔慕名到华沙观看,深为感动。影片成功处在哪里?

   一、反映了波兰人强烈的民族感情。波兰建国千年史上,多次被外国瓜分,二战中又一次被德国与苏联瓜分。波兰人的亡国之恨可想而知,他们随时会流露爱国的悲情,片中那个圣诞聚会上军官们的愿望和青年撕海报,普通人对未来的失望,都是写照。苏联士兵和纳粹士兵谈笑晏晏,又可以看出波兰人在两个极权国家之间的痛楚。

当时的形势是,希特勒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侵占波兰西部(是为二战开始),苏 联也乘机出兵占领波兰东部。因为德苏有互不侵犯密约,共同蹂躏波兰。苏军关押了二十五万波兰战俘,面对波兰人强烈的复国心理,苏联当局采取的对策是消灭波兰的知识分子,民众和士兵就无法造反。于是由内务部(KGB)贝利亚向斯大林打报告要求处决这些「与苏维埃不共戴天」的波兰菁英份子,三月五日呈交,当天就得到批准,签字的除斯大林外,还有政治局委员莫洛托夫、伏洛希罗夫等。

戈尔巴乔夫任内解密的苏共绝密档案:卡廷事件专卷之一页,批准处决波兰军官。签名者是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米高扬、加里宁、卡冈诺维奇。 

 

电影重现卡廷事件惊人现场

   二、影片真实描绘卡廷惨案的凶犯是怎样发现的。苏共内务部在卡廷(Katyn)森林秘密进行的屠杀是一九四○年四、五月执行的。但四一年六月纳粹开始进 攻苏联,红军兵败后撤,整个波兰沦为德国占领区。四三年四月,德军在卡廷森林发现大量的波兰军人尸体,马上向全世界广播,指控苏联是凶犯。引起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高度警惕。德军随之组织国际性的专家调查,苏联政府立即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德国法西斯暴行」,指控德军屠杀波兰人。很多人因激愤纳粹而信以为真。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死者遗物中有一九四○年三、四月的信件和报纸,尤其是一位少校作了随身的记录,直到临刑前。这一重要情节,也就贯穿电影始终,成为男主角安德鲁的「道具」。这个小本子,回到了他太太安娜手上。她苦候丈夫回家的心,终于碎了。

   三、大屠杀现场戏是放在影片最后。残酷情节体现了尸体解剖的结论:行刑一律是用手枪,近距离由后脑射入,前额射出。这是KGB杀人的标准手法。有的在室内枪决,然后拖上卡车;有的就在挖好的大坑边枪杀,踢入坑内,然后大型推土机隆隆地推土掩埋......这种大规模的手枪虐杀,骇人听闻。被害者少有反 抗,双手已被反绑,只听见一些最后的祈祷声:「天父啊,他们在做甚么呀!」刽子手们个个冷酷,行动训练有素,完全是一场高专业度的屠宰,令人目瞪口呆,仰天浩叹!在幽静的森林里,只有劈劈啪啪的枪声,没有对话,没有喧哗。最后,归于死寂,银幕上一片黑暗。

 

苏共造二十世纪最大谎言

   四、谎言的可怕。卡廷大屠杀和近代史上其它屠杀事件的不同之处在于,是一场毫无狡辩余地的赤裸裸的种族灭绝行为。而罪犯又是法西斯战争的受害者,因此,克里姆林宫利用这一时空的错位,制造了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言──「屠杀是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欺骗全世界半个世纪,惟有波兰人骗不了,他们绝不相信。但他们是弱者,没有证据。谎言由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者斯大林亲自出面传播,说这批失踪的波兰军官早已释放,又说已转移到满洲里。这个老混蛋利用庞大国家机器撒谎的无耻程度超过希特勒!影片显示在这种权威的谎言下的压抑气氛,广播不停地谴责法西斯,在苏占区的泽西少校不忍真相如此被扭曲而自杀。一位波兰妇女怒斥苏军,卡廷案发,德国可以审五年,你们只审五分钟!

  卡廷大屠杀的真相大白,是在苏联解体后的一九九二年,真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原来俄国的保密制度是总统拥有一批绝密档案。其第一卷就是「卡廷事件专卷」。戈尔巴乔夫下台时,要将此密档转交俄罗斯新总统叶利钦。戈氏决定打开看看这标有「永不开启」的档案,当他和叶利钦及助手雅科夫列夫看到斯大林和政治局委员签署的屠杀文件后,「我们的头发都竖起来了」,戈、叶、雅三人决定「不论后果如何,应该向波兰方面通报」。于是叶利钦派国家档案馆长为特使,在九二年十月向波兰华里沙总统转呈文档,其中包括KGB头目谢列平一九五九年呈赫鲁晓夫的报告,核实被杀人数是二一,八五七人。

  可见,斯大林死 后,苏共领导人都知道卡廷事件真相,他们蓄意不予公开。戈、叶二人在推动苏联民主化方面诚然了不起,但俄方至今不向波兰提交全部档案,不承认种族灭绝指控,不对健在的杀人犯提出法律追究。因而七十年的大惨案仍是俄波关系中的最敏感点之一。

 

 

卡廷惨案

 

  1939年9月1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驻守波兰东部地区的波兰军警及官员约25万人被俘。

  1943年4月13日,纳粹德国宣布在卡廷森林发现被苏联杀害的万具波兰军人尸体。苏联对此矢口否认,指责德国嫁祸于人,并同要求查明真相的波兰在伦敦的流亡政府断交。

  1943年9月,苏军收复斯摩棱斯克地区,组织反调查,一口咬定屠杀系德国侵略者所为。

  二战结束后,在纽伦堡审判时,苏联要求法庭认可苏联的调查结论,但未获得同意。于是,卡廷事件成为历史上难解之谜,成为波苏关系中的“历史空白点”。

  俄罗斯总统密档第一卷尘封半个世纪之后,终于在1992年10月14日揭开了一层层面纱。于是,关于1940年春苏联内务部在波兰卡廷森林杀害波兰被俘军人、并将罪名按到纳粹德国头上的全部真相被披露出来,引起波兰上下的极大震动。

  

苏联本打算永不解密档案 戈氏叶利钦看后头发竖立

  

俄罗斯总统密档第一卷是关于卡廷事件的专卷。它开始存放在苏共中央总务部第六处,尔后转归为苏共中央政治局档案,1990年夏转归苏联总统档案馆,存放在克里姆林宫。1991年12月24日由俄罗斯总统接管。

  当时,关于密封的档案袋内究竟装了什么文件,除了前苏联领导层中几位核心人物外,谁都不知道。俄罗斯总统档案馆工作人员非经特别批准也无权拆阅。在大部分档案袋上甚至标有“永不开启”的禁令。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他在1991年12月23日阅读过密档第一卷,是在移交总统权力时同叶利钦一道阅读的。

  戈尔巴乔夫讲述了这前前后后的情景:总统档案馆工作人员在得知戈尔巴乔夫即将向叶利钦交权后,对密档第一卷的命运感到担忧。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事先应当了解密档的内容,因此,总统办公室主任向戈尔巴乔夫报告了情况,并将密档第一卷摆在总统办公桌上。数小时后,戈尔巴乔夫会见了叶利钦。当时,协助戈尔巴乔夫的“苏联改革设计师”雅科夫列夫也在场。

  在开启封印看了文件之后,戈尔巴乔夫说,“我们的头发都竖起来了”、“我们无权向波兰隐瞒事实,我们三个人当即认为,不论后果如何,也应向波兰方面通报”、“我对叶利钦说:‘鲍里斯,现在该由你做这件事了’”。

  其实,在1990年4月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苏时,在澄清卡廷事件真相问题上,戈尔巴乔夫已经向前迈了一步。他承认卡廷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罪行”,并向雅鲁泽尔斯基转交了一部分有关卡廷事件的档案材料,但密档第一卷却紧锁在总统密档铁柜中。

 

克格勃头目竟然是元凶

  

一年半后,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向叶利钦交权,特地移交了这卷密档。又过了十个月,叶利钦决定将这卷密档的副本转交波方。叶利钦的特使、国家档案馆馆长鲁道尔夫·皮霍亚前往华沙,完成了这一使命。在1992年10月14日举行的转交仪式上,波兰总统瓦文萨手接密档,语音嘶哑地说,他“感到全身颤抖”。

  至此,前苏联当权者坚持半个世纪的弥天大谎被戳穿。原来,枪杀成千上万名波军战俘的人,不是苏联一口咬定的德国法西斯,而是苏联自己。

  密档第一卷内共有三份文件。第一份是斯大林等人签署的1940年3月5日联共(布)中央的决定;第二份是19 40年3月5日贝利亚给斯大林的报告。

  贝利亚的报告详细说明了自1939年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后,被苏联关押在三个大战俘营以及其它营地和监狱中的波军被俘军官及其它人员的人数、军阶、职业和政治态度。报告说他们是苏维埃“不共戴天的敌人”,因此建议按“特别程序”审理,处以极刑——枪决。据此,联共(布)政治局当日通过决定,授权内务人民委员会对报告中所列25700人执行枪决。

  第三份文件是1959年3月3日克格勃头目谢列平给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的报告。报告核实卡廷惨案中被枪杀的总人数为21857人。报告强调档案馆继续保留这些人的人事档案对苏联和对“波兰朋友”已无必要和价值,而且“一旦泄密,必将危害国家”,因此建议全部销毁。这份文件无可争辩地表明,苏联领导人坚持将错就错,继续歪曲和隐瞒真相。

  波媒体将叶利钦比作勃兰特

  也有人指责叶氏玩政治游戏

  密档第一卷解密后,波兰总统瓦文萨致信叶利钦,称赞他的“勇气”,并说波俄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已掀开“面向未来,以相互谅解、合作和理解为基础的新的一页”。

  波兰报刊也称赞叶利钦做出的“悔罪的姿态”,“其伟大可同1970年12月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英雄纪念碑前的跪拜请罪相提并论”。

  但令波兰人不解的是,为什么1992年4月瓦文萨访俄时,叶利钦没有转交密档第一卷,而要选择当年10月俄宪法法庭准备弹劾他时才转交呢?

  有人据此指责叶利钦也在有意地拖延和隐瞒,并利用密档玩政治游戏。叶利钦则反唇相讥,说“这个问题不应该问我,苏联应对罪行负责”。他还说戈尔巴乔夫很早以前就看过密档,是他长期“保持沉默”。

  (作者为中国前驻波兰大使)

 

史实还原

  

  1939年9月1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驻守波兰东部地区的波兰军警及官员约25万人被俘。

  1943年4月13日,纳粹德国宣布在卡廷森林发现被苏联杀害的万具波兰军人尸体。苏联对此矢口否认,指责德国嫁祸于人,并同要求查明真相的波兰在伦敦的流亡政府断交。

  1943年9月,苏军收复斯摩棱斯克地区,组织反调查,一口咬定屠杀系德国侵略者所为。

  二战结束后,在纽伦堡审判时,苏联要求法庭认可苏联的调查结论,但未获得同意。于是,卡廷事件成为历史上难解之谜,成为波苏关系中的“历史空白点”。

  1990年4月13日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苏时,塔斯社承认卡廷事件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不过,苏方当时仍未公开全部真相。到了1992年10月14日,苏方才把卡廷事件的绝密档案复印件转交波方。至此,卡廷惨案真相大白。

  1990年4月13日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苏时,塔斯社承认卡廷事件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不过,苏方当时仍未公开全部真相。到了1992年10月14日,苏方才把卡廷事件的绝密档案复印件转交波方。至此,卡廷惨案真相大白。

 

补充说明:卡廷森林事件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7月,德军占领了斯摩棱斯克。1943年春,德国作战工兵师为修复斯摩棱斯克及其附近遭到炸毁的铁路、公路以及其它工程,把强行招募来的罗、捷、匈、波、荷、法等国的劳工,驱赶到卡廷森林里干活。4月13日,几名劳工在掘地的时候,挖到一座埋着许多军官和士兵的大坟。德军发现这些官兵身上的军服既不是苏军制服,又不是德军制服(并且大都是在后颈处一枪致命),便找来一些纳粹官员着手调查,并声称:经德方组织的国际委员会验尸确定,这些穿着波兰军服的官兵死于1940年春,是被苏联人杀害的。希特勒抓住卡廷森林事件大肆宣染。柏林电台一宣布,立刻震惊了世界,在反法西斯阵营内部,苏、波、英三国的关系顿时蒙上一层阴影。

  两天之后,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说,这一暴行是德国人干的,德国企图嫁祸于人。4月16日,流亡伦敦的波兰政府要求国际红十字会前去实地调查,并要求苏联提出正式报告,说明流亡苏联的波兰军官的下落。波兰政府声明指出:我们对德国宣传机器的谎言已习以为常,我们也知道它张扬此事所隐藏的目的。然而,鉴于德国人大量而详尽地报道了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发现数以万计的波兰军官尸体,又断言这些军官系苏联当局在1940年春杀害,我们认为有必要由权威的国际机构对这些“万人冢”进行调查,并对所传的事件进行核实。

  4月21日,斯大林通知丘吉尔和罗斯福,他准备与西科尔斯基总理的波兰流亡政府绝交,因为这个政权听信法西斯的诽谤。丘吉尔和罗斯福呼吁斯大林不要这样,希望他维护盟国之间的团结,共同对敌。丘吉尔认为,即使波兰政府愚蠢到听信德国的指控,但盟国之间没有时间争吵,我们必须打败希特勒。但是,4月25日,苏联还是宣布与波兰政府断交。

  1943年10月初,苏联红军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苏联政府成立了“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在卡廷森林枪杀被俘波兰军官事件确认和调查特别委员会”,针对德国1943年4月13日声明,组织了一个“反调查”,邀请了西方记者数十人,由向导带领对卡廷森林的大墓进行了一次参观。此举目的是要外国报刊相信,在那里挖掘出来的波兰人尸体是德国人在1941年夏末秋初枪杀后掩埋的,并不象德国人先前控告的那样,是俄国人在1940年春天干的事。记者们被指点看了7座大墓,然后又看了苏联医生正在进行的许多尸体解剖,医生把一块块脑、肝、脏等放在餐碟里展示,并大声说机体组织很新鲜,意思是说这些是两年前的德国人所为而不是三年前的俄国人所为。美驻苏大使哈里曼的女儿、战时情报处工作人员凯思林是这个记者行列中的一员,她写道:俄国人从波兰死者的口袋里掏出来的文件中,发现一份日期是1941年夏的信件,这倒是个极好的证据,但是,也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例如有些死者的口袋里有1940年3月和4月的报纸和信件,包括一份4月11日的《消息报》(苏联政府机关报——笔者),这点点滴滴的证据正好与苏联论点相抵触。西方记者不得对5个证人提出问题,许多证词听起来很流利,好象经过仔细排练似的。凯思林最后指出,总的来说,尽管有些漏洞,证据混乱和自相矛盾,俄国人的论点还是有说服力的。

  1945-1946年,在纽伦堡审判德国战犯时,争论再起。只因双方都拿不出强有力的证据,此案成为二战以来悬而未决的谜。二战后,西方有关著述较普遍地认为,此事是苏联人干的,苏联则坚决否认。苏联史着对此始终讳莫如深,竭力闪避。

  卡廷悬案的真相,一直是波兰人民、议会和舆论界最为敏感、激动和关心的问题。在华沙的公共墓地上专设了“卡廷公墓”。每逢节假日,前往那里凭吊的人络绎不绝,香火不断,鲜花堆积如山,其盛况超过了其它所有墓地。为了满足波兰人民的心愿,1987年4月,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国务委员主席雅鲁泽尔斯基出访苏联,和戈尔巴乔夫会谈,双方签署了《波苏意识形态、科学和文化领域合作宣言》,决定解决两国关系史上的“空白点”和“悬而未决的问题”。按照这个宣言精神而成立的两国历史学家联合委员会决定对卡廷事件等进行全面的调查。7月11日-14日,戈尔巴乔夫访问波兰,两国发表联合声明中对查清波苏历史遗留下来的“空白点”问题时强调指出“应该加快调查速度,更深入地引用可靠来源的材料,调查两国关系史的各个方面”。

  波苏史学家联合委员会波方成员、波兰研究二战史的著名专家沃·科瓦尔斯基教授说,据了解,1943-1944年间,就这一暴行所进行的调查工作,一共公布过3个文件:①由12国组成的国际法庭和刑事医学专家小组的记录报告;②德国情报机构受其外交部委托于1943年春在柏林公布的关于卡廷屠杀的文献资料;③1944年1月24日,在莫斯科公布的关于波兰被俘军官被德国法西斯匪徒枪杀的专家委员会的声明。此外,1945年以后,在国外公布过一些关于这一问题的证词和回忆片断等。沃·科瓦尔斯基教授指出,所有这些都缺乏波兰方面的、全面的文件。他说,经过多次寻找,终于在伦敦的英国外交部挡案馆中找到了一份非常珍贵的文件。它就是1943年6月波兰红十字会秘书长卡·斯卡尔仁斯基在波兰红十字会总部会议上的“秘密报告”。1945年6月,这个文件仅有的一份打印件,由卡·斯卡尔仁斯基委托英国驻华沙大使馆临时代办里·汉凯伊保存。这个文件几经周折于1946年春被存放在伦敦的外交部档案馆里。1989年2月18日,波兰《复活》报以《来自卡廷的报告--波兰红十字会的秘密报告》为题,将这份文件首次公布于众。

  《波兰红十字会的秘密报告》指出,1943年4月14日,波兰红十字会应德国占领当局的请求,派出一个由4名技术委员,1名总部代表.即波兰红十字会秘书长卡·斯台尔仁斯基组成的5人调查团,前往苏联的德占区斯摩棱斯克调查波兰军官坟墓。4月15日,调查团到达斯摩棱斯克。当晚,德国当局提供了一份关于屠杀情况的报告,经过技术委员同当地居民进行几周的调查,证实了这份报告中如下情节属实:“当地铁路工人、农民说,从1940年3月初到4月下旬,每天有2-3辆装满被捕的波兰军官的车厢偷偷地运到格涅日多夫站来,他们被汽车运往铁丝网围绕的区域……”。其中一位还证实说:“每天都能听到许多喊声和枪声。”4月16日上午9点钟,调查团到达卡廷,这里距离公路只有几米远。在坟墓之间林中的旷地上,放着被法医检验过的波兰军官的尸体。斯卡尔仁斯基说,他仔细查看了所有的尸体,他们的伤口无例外地是用转轮手枪子弹打的,子弹打进后脑勺从前额出来。很显然,伤口是同一性质的,射击的是同—个方向,所有的射击都是用手枪.所有的军官都是近距离站着被打死的,部分尸体被紧紧地背绑着手,这可能是他们进行过自卫和反抗。他们身着波军军服,佩戴着奖章、装饰品、校级的标志,裤子和鞋这些东西都尚完好。他还特别仔细地看了两位将军的尸体,他们被证实是斯莫拉文斯基将军和博哈罗维奇将军,这从他们的将军级镶条的标志上可以看出。从大量的死者日记中,人们发现了大屠杀的受害者之一索尔斯基少校被杀之前的一份记录,记录就在索尔斯基少校的尸体旁边,这份记录的时间是1940年6月(“6月”与前后说法有矛盾--笔者)9日,记录者说:“那天凌晨3时30分,一小分队波兰军官被苏军从被关押的白俄罗斯的一个军营科泽尔斯克带到斯摩棱斯克,早晨5时前几分钟,我们被叫醒并被押上囚车,我们到了一个小树林,看来那里是一些别墅。在那里,除了腰带和铅笔刀外,他们取走了我们的戒指和手表,那时手表的指针指向6时30分,他们会将我们怎么样?……。”大约几分钟之后,索尔斯基少校即遭枪杀。从屠杀时起,在路两旁所植的松树生长的情况可以看出,屠杀是在1940年春天,植物学家也作出同样的判断。关于尸体的数目,斯卡尔仁斯基认为应为4000多人。4月17日,他回到华沙,技术委员继续留在那里。4月18日早晨,他口头向红十字会总部报告了卡廷之行。报告要点包括: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有大批已被发掘的波兰军官坟墓;从这些尸体伤在同一部位可以看出,这是一次大规模的集体行刑;从尸体旁找到的纸张可以断定,屠杀的时间是在1940年3—4月间,迄今为止,只能确定少部分被害者的姓名(约150人)。波兰红十字会技术委员在卡廷森林自1943年4月15日工作到6月7日,法医共检验了4243具尸体,其中23l具尸体被分别埋在6个大墓穴里,2位将军被分别单独埋着。每个墓地的面积为60×36即2160平方米。

  苏联史学家也作了努力。他们在发掘档案资料过程中,只发现了一份真正提到“卡廷”二字的文件,但那已是1941年6月10日,即在德军进攻苏联前不久的事了。那份文件要求把一批苏联籍政治犯由斯摩棱斯克押送到卡廷去,而不是波兰人,据此还不能判断什么。苏联史学家根据一批当事人的回忆录和有关证词所提供的线索,发掘和整理出4类档案资料:1、苏方接受波军官兵的总数及变化数(包括;遣散、苏德交换、关押在其它集中营里有案可查者、失踪数);2、清理有关集中营的苏方命令及押送人数档案;3、任务完成的总结报告;4、1940年5月以后有关集中营的关押人员更新情况。有了这些档案,真相也就大白了。这些档案提供了如下事实:

  1939年9月17日凌晨5时40分,苏军进攻波兰东部领土即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18日波军总司令雷兹·西米格威元帅向波军发布命令说,苏联不是交战国,不要抵抗。苏波军方经10余小时谈判,苏军答应,如波军放下武器,可保证波军官兵人身自由。当时,波兰东部总数约为30万人的波军绝大多数都执行了这一命令,有一部分自动解散回家,一部分人去了立陶宛和罗马尼亚。有130242名官兵流亡到苏联,这批人到了苏联后身份立刻变成了战俘,失去了苏波协议规定的人身自由,统一交给由贝利亚签署的第0308号命令成立的内务部战俘局。9月19日在该局统辖下成立了138个转运站和8个分配集中营,每个集中营约集中万名波兰官兵。9月21日,苏一高级将领写信给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建议把波兰苏占区出生的普通士兵遣散国家,苏联最高领导同意这一建议。10月初,内务部长贝利亚签署命令,遣散4400名士兵。与此同时,在10月3日,贝利亚下令将波军中的宪兵、中高级军官、下级军官及士兵、波兰德占区出生人员分类分营集中管理。10月中旬,德国提出,德苏双方应按出生地交换各自手中的波军官兵,苏联政府同意。10月24日至11月23日向德方移交42492名波军官兵,德方则于1939年底以前向苏方移交13757人,德方移交的人员经甄别后,大部被遣散回家。到1939年12月1日,在科泽尔集中营(卡廷森林附近)关押波军军官4727人,斯塔罗别尔和奥斯塔什科夫集中营关押5963名和3964名波兰军官和警官,三处相加,近15000人。其中以科泽尔集中营为最重要,关押将军4名,上校24名,中校79名,少校654名,下级军官及文职人员3000多名。此时,波兰军官中较为普遍的忧虑是怕苏方将他们移交纳粹德国,其中以犹太人为最。苏联政府则一方面通报伦敦波兰流亡政府,声称苏联准备解散集中营,按波兰军官志愿遣散他们,同时向波兰军官散发志愿去向的表格;另一方面又加紧向德方移交被拘留人员。1939年11月14日成立的德苏混合委员会,经过磋商,完成了被关押人员的互换任务。

  从苏联档案资料可看出,总计划中的第二步是要消灭(或叫清理)那些反对苏德瓜分波兰的“骨干”力量(惨案中的死者大都是军官,律师。教教授等等,这对于波兰这个中欧小国来说的确是一群精英)。批准清理名单由战俘局下达指令,将名单交乌克兰内务部最后执行。从1940年3月1日开始,关押重要人员的集中营每天都收到战俘局下发的应转交给乌克兰内务部的波兰战俘名单,每张名单包括98-100人。有时,向一个集中营下达的名单要移交300人,凡列入清理名单者均“失踪”了,仅有3例获得赦免,被赦免者现仍有人健在,他们的回忆录和找到的赦免令内容完全相符。由于这几人不属清理之列,所以关于他们的档案没有销毁。从1940年4月到5月,经内务部行刑队枪毙的波兰军官兵共为15131人。其中,科泽尔营4400多人,奥斯塔什科夫营6200余人,斯塔罗别尔营约4000人。一经处决,失踪者的登记档案及个人信件等物均需在战俘局代表的直接监督下予以销毁。到1940年6月,内务部副部长向上级报告说上述三个集中营又可以接受5000-8000名新的关押人员了。

  其它波兰官兵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德、苏波关系发生了180度的转变。7月30日,苏联与波兰建交,参加反德同盟,曾在苏联卢比扬卡监狱呆了20多个月的波兰弗拉齐斯拉夫·安德尔将军于1941年9月释放,并被委任波兰军总司令,在苏联境内组编波兰人作战师团,有2.5万余名波兰战俘参加。这样,13万余名被俘官兵已知下落的有:交给德国4.2万余人,遣散0.4万多人,处决1.5万余人,重新参军者2.5万余人,共约9万人。尚有4万余人未作交待,估计其中一部分经劳改后生还,另一部分仍然下落不明。

  1990年4月,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苏期间,苏方向他通报了二战初期波兰军官在苏联集中营里的死亡情况,并移交了有关的档案资料(总共有三处尸坑,除了卡廷森林,还有加里宁,查格罗夫两地)。此举了结了一桩争执长达半个世纪的国际公案。

  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在赴斯摩棱斯克参加纪念卡廷惨案70周年的途中,其乘坐的飞机在俄罗斯坠毁,包括总统在内的97人遇难。斯摩棱斯克州官员称,机上所载97人全部遇难,现场没有幸存者,遇难者包括总统及其夫人,军队参谋长、副外长克莱默尔(Andrzej Kremer)等人。

  

  

 

灰烬中的钻石

——电影《卡廷森林》

(导演瓦伊达和他的海报)

Asanant 发布于:2008-03-12 13:17

王怡

 

82岁的瓦伊达,是比基耶夫洛夫斯基更伟大的波兰导演。奥斯卡在2000年把终生荣誉奖给了他。柏林电影节拖到2006年,也向他颁出终生成就奖。谁又料想,他的风烛残年,还能拍出恢宏史诗呢。尽管今年的金熊和奥斯卡都舍不得再把荣誉给他。但在我眼里,《卡廷森林》无疑是近十年最伟大的电影。

    伟大到令我手足无措的地步。无论钻石还是灰烬,都超出我的写作能力,并叫我的词语山穷水尽。开头只十分钟,一个镜头,一句对白,已让灵魂起伏不已。1939年,苏联配合纳粹,入侵波兰,将两万多名被俘的波兰军官押入集中营。妻子在教堂的临时抢救点寻找丈夫。一位神父跪在尸体之间。她女儿喊道,那是爸爸的军装。妻子跑过去,掀开盖在头上的大衣,下面却是一具被毁坏了的、戴着荆棘冠冕的耶稣像。那一刻,我和她同时被震骇。神父伸手,轻轻将耶稣像重新盖上。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为电影奠定了一种令人战兢的崇高感。1989年之后,瓦伊达和波兰人民等了将近20年,来描述这个曾被谎言遮盖了50年的惨案。但在瓦伊达这里,苦难是这样被描述的。那一场苦难中,最深沉的真相,不是我们被苏联人屠杀,而是基督被人类重新钉上了十字架。

当妻子跨越大半个波兰,在波兰军官团被押送之前,找到她的丈夫,波兰最年轻的骑兵上尉。她劝他逃走,丈夫拒绝了。妻子绝望地说,你曾以上帝的名义说出誓言,与我联合,成为一体,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上尉说,可我对波兰也有誓言,我无法背弃军人的使命。

    史诗的伟大,在于它依靠的不是悬念。因为你一开头就知道他们的结局。但这部电影的重心,是每个人的定意与抉择。《旧约》说,人的灵魂是上帝的形像。《新约》解释说,这形像就是“真理的仁义和圣洁”。至于灵魂的内涵,康德的三分法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理论,就是情感、思想和意志。当人的意志顺服真理时,人就胜过处境,葆有了他的尊严。

    上尉的父亲是大学教授,当纳粹召集教授集合时,妻子也劝他不要去。父亲和儿子一样,说我一定要去,要让德国人知道我们是站在一起的。1943年,德国人发现了卡廷森林的万人坑,全体波兰军官在1940年4月,逐一被手枪近距离从后脑勺枪杀,纳粹的纪录片说,“这是典型的苏联克格勃的手法”。希特勒向被杀害的波兰将军夫人颁发了勋章,要录下她宣读的声明,向全国广播。镜头在将军夫人的脸上几乎停顿了几十秒,纳粹威胁说,不然送你的女儿去奥斯维辛。她轻轻推开那份声明,走出房门,晕倒在街上。

    二战结束后,波兰被苏共控制。苏联重新制作了纪录片,声称1941年纳粹占领卡廷后,屠杀了波兰战俘。近距离从后脑勺射击,“这是典型的德国党卫队的手法”。高音喇叭说,每一具埋在卡廷的尸体,都在控诉着帝国主义的罪恶。从此,波兰人被迫活在一个巨大和高压的谎言里。卡廷,成为良心的试金石。一位高中毕业生在申请大学的简历里说,父亲1940年被苏联杀死。老师叫他改掉。可是,要在父亲的死上说谎,是我读大学的条件吗——是的,我们要重建波兰,如果连你们也被杀了,波兰的未来在哪里呢。

    善恶的区别永远最简单,谎言的自我辩护都极其复杂。可爱的孩子只说了一句话,“一个人一生只有一份简历”。老师交换意见,感叹说,你对卡廷事件的态度,决定了你对波兰人民的忠诚。二十分钟后,这位年轻人死在街头。

    一位姐姐,为上尉飞行员的弟弟定制了墓碑。上面写着,“1940年死于卡廷”。她以散播谣言的罪名被捕。之前她和弟媳讨论入党的事。她说,你决定入党,在新世界找到了位置,但我仍然在弟弟的世界里。如果我必须选择,我选择和他在一起。

    那你选择了死亡——不,我选择被害者一边,而不是杀人犯一边。

电影中,四位军官的亲友们,都在艰难的生活中做出不同的选择。那位骑兵上尉在最后一批枪杀中,顶替了他的朋友。这位死里逃生的朋友,选择了沉默,在波共政权下升为上校。他与那位将军夫人有一次对话,讲述自己忍辱负重的理由。夫人一针见血地说,也许你的想法和他们不同,但你的做法是一样的。你想法不同又有什么用呢。

    这话的意思,是一个绝对的善恶标准,在我们的意志之上。是非之心,也刻在人的心上。上校最终吞抢自杀了。就如瓦伊达50年前打破沉默的名作《灰烬与钻石》,选择顺服,就是选择灰烬中的钻石;选择悖逆,就是选择埋藏钻石的灰烬。

    卡廷惨案,使波兰在二战后落入彻底的荒谬。但如那位妻子所说的,只有死亡才能将一个誓言分开。意思是说,苦难和谎言都没有这个能力。哪怕苦难再大,哪怕谎言重复一千遍,或重复了50年。

因为活在谎言中,根本就不是活着。

    1991年12月23日,戈尔巴乔夫移交政权时,邀请叶利钦共同阅读了总统密档第一卷。他在回忆录中说,“当时我头发都竖起了”。密档有三份文件,即1940年3月5日贝利亚给斯大林的报告,及斯大林等签署的命令,同意秘密处决波兰战俘共25700人。命令中说“审案时,不传唤囚犯、不提起公诉、不出示侦查终结书和判决书”。另一份是1959年3月3日,克格勃首脑给赫鲁晓夫的报告,统计卡廷屠杀的总人数为21857人,并建议“销毁全部档案”。

    1992年10月14日,叶利钦遣特使,去华沙,将三份密档的副本转交给了波兰总统瓦文萨,结束了维持半个世纪的谎言。

    被推土机埋在卡廷森林的军官中,也有瓦依达的父亲。没拍这部影片之前,他的电影世界始终是残缺的。50多年来,瓦依达用各种寓言讲述一个苦难的波兰,直到他拍出这一段、不能不拍的历史的灰烬。

    但灰烬中找不到钻石,除非跪下来祈祷。影片最后的屠杀场面,无论你近一百分钟的心理准备如何,依然具有意想不到的震撼力。当一个接一个波兰军官,面对万人坑,被枪杀之前诵读主祷文:

 

      我们在天上的父——枪响;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枪响;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枪响;

      饶恕我们的罪,如同我们饶恕他们的罪——枪响。

     

接着,瓦依达让他的观众沉浸在整整一分钟的黑暗里,向一个过去的时代致哀。他说,拍这部电影,是渴望人们的灵魂苏醒。渴望光来到黑暗中,引导我们走一条义路。

 

剧情介绍

  

电影剧照

 

《卡廷惨案》描述的是一代人的悲剧。电影讲述的是四个波兰家庭所遭遇的悲欢离合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时,一大批波兰的战士,他们也是身为他人的父亲、丈夫和兄弟,他们落入了苏联军队的掌控,最后被残忍地杀害了,成为了“斯大林主义”的牺牲品。电影也展现了二战前后的波兰所处的国内外复杂情况。

  导演介绍:波兰电影导演,1926年3月6日出生于波兰史瓦基,1954年毕业于乌西国立电影大学导演科。1955年,瓦依达拍摄了处女作《一代人》,从此揭开了他的导演生涯。后来瓦伊达曾任波兰电影协会主席,是“波兰电影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在苏联、瑞士、美国、南斯拉夫、法国以及英国等国家导演过话剧和电影。波兰影评界评论他的作品是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混合结晶,但有时又带有超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的色彩。

  瓦依达的一些作品,如《大理石人》和《铁人》被人认为是反社会主义的。《大理石人》拍于1976年,电影讲述了50年代初期劳动英雄比尔库特遭受迫害的故事,本片曾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国际影评奖。1981年拍摄的续集《铁人》承接上集,讲述记者在收集大理石人儿子材料的时候,竟意外的发现了大理石人是如何被谋杀灭迹的材料,于是记者将此公诸于世,本片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这两部片子都受到了多方阻挠,后来才得以公映。

  波兰电影大师安杰伊·瓦依达是波兰电影学派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善于创新、敢于提出尖锐的社会问题,一些作品被认为是反社会主义的反斯大林的而褒贬不一。瓦伊达被认为是“波兰电影的骑士”和“波兰电影之王”。其作品被公认为是“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混合结晶,但又带有超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的色彩”,西方评论界把他的作品归入“新浪潮”的范畴,认为它们是“波兰学派”创作路线的发展。2000年,安杰伊·瓦依达获得第72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这位导演的作品曾经三次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他并且在2006年获得终身成就奖。新片《卡廷惨案》入围本次柏林电影节的展映单元,刻画了1940年,数千名波兰战俘被屠杀的故事。

 

相关评论

  

在波兰电影史上,瓦依达的影片既开创也结束了卡廷森林惨案的章节。

  ——《波兰共和报》

  人物角色的选择对于波兰人而言很容易理解,但对于波兰以外的观众而言,历史背景未知或者个人冒险意识如果加入到这样的选择中,或许会感到有些迷糊。

  ——《金融时报》

  现在流行文化要求的是一个有力并且简单的故事线……瓦依达先生没有做到:他采用了太多的角色,并且从中心线索中延伸了太多的细节,只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经济学家》

  影片的最后二十分钟描写了屠杀波兰俘虏的过程,这起历史悲剧是值得人们谨记在心的深刻教训。

  ——《华盛顿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