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子言行录集(五) - 仲子研究 - 仲氏宗亲网论坛 仲氏|仲|仲子|子路|仲由|祭拜|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33:49

接上帖       孔子与冉求政略的论辩   冉有在被孔子这样训了一顿以后,他怎样答复呢?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冉有被孔子训得没有办法,只好讲了真话了。他这一套话是谋略家的思想,后来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谋略家也叫作纵横家,如苏秦、张仪这两位年轻的读书人,基辛格比他们差得远。   所谓纵横,还有个名词叫长短术,也叫作钩距术。将来读到古书上这些名词,都要知道是什么东西,也就是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原理。普通人不懂这个原理,对方一千斤的拳头打过来,自己起码要一千一百斤的力量才能抵得住。如果自己只有九百九十斤的力量,就一定吃瘪了。可是四两拨千斤的原理,一千斤的拳头打过来,自己略略向后闪让,让到距他拳力所到的地方一分远,隔一件衣服就挨不了打。卸去了他的力量,然后自己身子侧一下,让开一条路来,两个手指头帮他一点小忙,牵着他的拳头,顺着他的千斤来势,沿着他的去向轻轻一带一送,变成一千五百斤的力量,向空间里冲,他仆倒了。可是这一闪后,一侧身是很难的,我看见练太极拳的人在那里一摸一摸的,如练到能扭过来,拧过来就行了。否则人家的拳打过来还扭不动,拧不转,那就完了。这些原理就叫长短术、钩距学。用长可以制短,用短可以制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这也是谋略家。战国的时候,这些谋略家就是所谓游说之士。基辛格到处跑,在形态上就是实行游说,动之以利害。这一套东西,要熟读《国语》、《战国策》,里面全有。可是要注意,学这一套,要以道德为基础,不要乱用,应该知而不用。为了救别人、救国家、救社会,不得已而用之则可。如果经常用这套整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现在我们看到冉求完全拿谋略家的姿态出现了,被老师一骂,就被骂出真话来了。他说,老师!话要说回来,颛臾这个国家,紧靠我们鲁国边境的费城,现在如果不把它拿过来,将来鲁国的后代子孙,会成为大问题。现在乘他衰弱的时候,正好把它拿过来。这才是冉求的本意,可见冉求参加了季家的军事会议,他到底是一个参谋长。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孔子又骂冉求了,他说冉求!我告诉你,一个君子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明明心里想要这个东西,却装模作样说:“不要!不要!”把这件东西丢开了,然后又另外编一套理由,用很多好听的话,把它拿过来。这种态度是君子人最厌恶的。不但个人的道德不应该,政治的道德更不应该。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这就与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思想有关,也就是中国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的基本。     孔子说:据我所知,不但是一国,乃至一家人家,不怕少而怕不能均衡。以政治观念来说,不能平等;以经济观念来说,收支不能均衡。不怕穷而怕不安,内部要安定。个人而言,要安贫乐道。安于贫也是一件很难的事。这几句话发挥起来很多了,在我们个人方面,作人也好,做事也好,这几点都很重要。均衡了就无所谓贫。不管均贫也好,均富也好,就无所谓贫富了;和了就没有多少的问题;真正安定了,就没有危险。这是三个大原则。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上面讲了半天,都是内部本身的政治修明、经济安定。国家能够做到这样,国际政治上一定发生影响,其他国家一定信服了。假使还有远人不服,于是用军事去侵略人家,叫人家硬来顺服,那就是霸道;王道不是这样,人家还不服,要反省自己:国家的政治德望,以及个人的德业修养是否还有欠缺?从文化基本上着手;发扬自己的文化,奠定自己的国格、人格,充沛自己的德养,人家受了感化,自然会来。到了那个时候,“既来之,则安之”。全世界和平相处,相安无事,天下太平。这是基本原则。我们要知道这不止是孔子思想的基本原则,也是孔子思想所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思想的基本原则。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现在的结论,直骂他的两个学生了。他说,子路、冉求,你们两个人在季家当辅相,(等于现在美国的基辛格),远人不服,(好像中东一直就不妥协,不服气,到处吃瘪。)而不能来也;人家不服你的气,你的政治道德无法使人信服,所以人家没有来结交纳好。在国内则弄得分崩离析、意见分歧,表面上看是整体的,内在很多因素是分裂的。大家离心离德,迟早要崩溃的。这种情形是守不住的,因为内部分崩离析,难以自保,只好向外发展,转移人家的视线,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孔子说,你们因为许多内政问题不能解决,于是只好用兵,在外面发动战争来转移内部的注意力。在我看来,你们很危险,季家最大的烦恼、痛苦、忧愁,不在颛臾这个边区的小国家,而是在萧墙之内,在季家自己兄弟之间。孔子说了这个话不久,后来季家兄弟果然发生了问题;所以后世内部发生祸乱,就用“祸起萧墙”这句话, 在文学上典故,就是从孔子这句话来的。   这一段文字的大概已经解释完了。在进入本文之先,我们曾提到过一点:中国文化的精神在“兴灭国,继绝世。”第二点:如何完成一个高级干部幕僚的臣道。综合来说,中国文化政治道德的必备条件,要济困扶危,抑强助弱。所以国父的思想,提倡联合弱小民族,确是中国文化的一贯思想。在个人而言,帮助颠沛流离、有艰难、有困苦的人。如果大臣不能帮助老板这样做,孔子认为这是根本不对的。同时也讲到,只晓得扩充军备、发动侵略,而内部民不聊生,国民经济不能安定,是历史的大过错、社会的大毛病,也是政治的大问题。这一段同时还讲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思想,也就是国父民生主义思想的根源,讲均衡的道理。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21:34:33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4:14 |只看楼主 42# t T 举报 |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弗扰,季氏宰。与阳货共执桓子,据邑以叛。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说,音悦。末,无也。言道既不行,无所往矣,何必公山氏之往乎?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夫,音扶。岂徒哉,言必用我也。为东周,言兴周道于东方。程子曰:“圣人以天下无不可有为之人,亦无不可改过之人,故欲往。然而终不往者,知其必不能改故也。”

    公山弗扰(1)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2),何必公山氏之之也(3)。”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4)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5)?”     【注释】 (1)公山弗扰:人名,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家臣。     (2)末之也已:末,无。之,到、往。末之,无处去。已,止,算了。     (3)之之也:第一个“之”字是助词,后一个“之”字是动词,去到的意思。     (4)徒:徒然,空无所据。     (5)吾其为东周乎:为东周,建造一个东方的周王朝,在东方复兴周礼。

    【译文】 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

    【原文】公山弗扰1以费畔2,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3乎!”

    【注释】1.公山弗扰:即公山不狃,季氏的家臣。他曾与阳货共谋反叛季氏,失败后逃往齐国。

    2.畔:《书·胤征》:“沈乱于酒,畔官离次。”《论语·颜渊》:“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孟子·公孙丑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庄子·徐无鬼》:“其为人也,上忘而下畔。”这里用为背叛之意。

    3.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为前 477年,《史记·周本纪》为前478年)周敬王卒的中国历史时期,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由于周的东迁,前人也称这时期为东周。

    【译文】公山弗扰占据费邑图谋叛乱,派人来召孔子去,孔子亦想去。子路很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要到公山氏那里去呢?”孔子说:“那个叫我去的人,难道会让我白去吗?如果他想用我,我难道不会是为了东周而去吗?”

    【说明】阳货想见孔子,而孔子不见,那时阳货尚未叛乱,此时公山弗扰召孔子,孔子却想去,是因为公山弗扰叛变了季氏,占据了费邑。孔子深为东迁后的周朝担忧,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见于《左传》的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其中以姬姓者为最多,有晋(在今山西侯马)、鲁(在今山东曲阜)、曹(在今山东定陶)、卫(先在今河南淇县,后迁至今河南濮阳)、郑(在今河南新郑)、燕(在今北京)、滕(在今山东滕县)、虞(在今山西平陆)、虢(在今河南陕县)、邢(初在今河北邢台,后迁山东聊城)等国;姜姓国有齐(在今山东临淄)、许(原在今河南许昌)、申(在今河南南阳)、纪(在今山东寿光);嬴姓有秦(在今陕西凤翔)、江(在今河南罗山西北)、黄(在今河南潢川)、徐(在今江苏泗洪);芈姓有楚(在今湖北江陵);子姓有宋(在今河南商丘)、戴(在今河南兰考);姒姓有杞(原在今河南杞县,后迁到今山东潍坊);妫姓有陈(在今河南淮阳);曹姓有邾(在今山东邹县)、小邾(在今山东滕县);任姓有薛(在今山东滕县);曼姓有邓(在今湖北襄樊)。另外还有属于风姓、己姓、□姓、偃姓等小国。各国之中最强大者为晋、楚,其次为齐、秦,再次则为郑、宋、鲁、卫、曹、邾等国。春秋末崛起者为吴、越两国。除以华夏族为主的大大小小国家之外,还有不少的戎、狄、蛮、夷交错其间。在长期的相互混战之中,不少小国被强国所吞并。见于《左传》的一百二十余国,到春秋末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了。社会这样混乱,人民饱受战争侵扰之苦,使得孔子再也无法安心于教育了。他之所以想去公山氏之处,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名誉地位,也更不会去捞取金钱财富,他只是为了周朝的利益,想去看一看到底可以有什么作为而已,你想利用我吗?我还想利用你为了周朝哩。按照孔子的思想,象“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一样躲开,是孔子所不愿的,而象季氏或者阳货一样篡权夺位,也是孔子所不愿的。那么,到底怎么办呢?

    孔子与子路唱双簧

    公山弗扰以费衅,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公山弗扰是一个人,公山是姓,弗扰是名,费是地名。公山弗扰在费这个地方叛变了,独立了。这时鲁国的季家三弟兄,势力非常强,而季桓子的部下又叛变了。春秋时代的末期,发生种种叛变,社会非常混乱。公山弗扰叛变以后,使人来请孔子去帮忙,据说孔子准备去,子路大为不高兴。我们知道子路有好几次对老师不高兴,这次又大为不高兴了。他们师生之间感情有这样好,而彼此又这样了解。这次子路说:末之也已,(这个“末”字有人说古书上 印错了,应该是“未”字。“之”字是至的意思。)老师你没有地方去了吗?什么地方不能去?公山弗扰这样一个叛变的人,令人看不起的人,你还要到他那里去吗?孔子说,他要来请我,我也不是主动的,假使有人肯真正用我的话,能听我的话,“吾其为东周乎!”这句话有两个解释,一是孔子说,我可以把这个时代挽回,仍然拥护东周;一是东周的文化可以重新在这个地方兴起来。实际上孔子去了没有?子路发了一顿脾气,并不是子路把他挡住,他本来是逗逗学生说想去,事实上,他绝不会去的。但子路这个人比较直爽,一听以为孔子真的要去。有好几次都是如此,像上论提到过,一次孔子说想要出国,子路就马上要跟着走了。这一次,子路也是听到了便跳脚,马上向老师提出反对意见。为什么我又说孔子不会去呢?且看下段分解: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21:57:26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4:14 |只看楼主 43# t T 举报 |

 

 

    佛肸召,子欲往。佛,音弼。肸,许密反。佛肸,晋大夫赵氏之中牟宰也。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路恐佛肸之浼(mei污染)夫子,故问此以止夫子之行。亲,犹自也。不入,不入其党也。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磷,力刃反。涅,乃结反。磷,薄也。涅,染皁物。言人之不善,不能浼己。杨氏曰:“磨不磷,涅不缁,而后无可无不可。坚白不足,而欲自试于磨涅,其不磷缁也者,几希。”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焉,于虔反。匏,瓠也。匏瓜系于一处而不能饮食,人则不如是也。张敬夫曰:“子路昔者之所闻,君子守身之常法。夫子今日之所言,圣人体道之大权也。然夫子于公山佛肸之召皆欲往者,以天下无不可变之人,无不可为之事也。其卒不往者,知其人之终不可变而事之终不可为耳。一则生物之仁,一则知人之智也。”

    佛肸(1)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2)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3);不曰白乎,涅(4)而不缁(5)。吾岂匏瓜(6)也哉?焉能系(7)而不食?”     【注释】 (1)佛肸:音bìxī,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     (2)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     (3)磷:损伤。     (4)涅:一种矿物质,可用作颜料染衣服。     (5)缁:音zī,黑色。     (6)匏瓜:葫芦中的一种,味苦不能吃。     (7)系:音jì,结,扣。

    【译文】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原文】佛肸1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於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2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3;不曰“白”乎?涅4而不缁。吾岂匏5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注释】1.佛肸:(bi必.xi希)晋国大夫范中行的家臣。任中牟邑宰。晋国的赵简子进攻范氏,佛肸依据中牟来进行抵抗。

    2.中牟:晋国地名。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

    3.磷:《广韵·震韵》:“磷,薄石。”这里用为薄之意。

    4.涅:《山海经·西山经》:“女床之山,其阴多石涅。”《淮南子·俶真》:“今以涅染缁,则黑于涅。”《说文》:“涅,黑土在水中者也。”这里用为可做黑色染料的矾石之意。

    5.匏:《诗·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汉书·郊祀志下》:“其器陶匏。”《说文》:“匏,瓠也。”这里用指为瓜类植物,匏瓜有苦、甜两种,味苦的不能吃,但可用来帮助泅水。

    【译文】佛肸使人来召孔子,孔子想前去。子路说:“从前我仲由听老师说过:‘亲自做了坏事的人的那里,君子是不去的。’佛肸占据中牟反叛,先生您却要去他那里,这怎么行呢?”孔子说:“是的,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但不是也说过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吗?不是也说过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的话吗?我难道是只匏瓜吗?怎么只能够挂在那里不让人采食呢?”

    【说明】“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孔子想知道自己具不具备这五种品德,因此想去佛肸那里。这时子路又跳出来反对,理由是你自己说过的话,亲自做了坏事的人的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您要去,这怎么行呢?是的,按一般人的理解,“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是不应该去。在第五节我们说过,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诸侯混战,你争我夺,人民饱受战争侵扰之苦,使得孔子再也无法安心于教育事业了。而且他认为自己有如坚硬的石头,是磨也磨不薄的,是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的。也就是说,一般人不能去,那是因为容易被环境所影响、所左右,陷入而不能自拔。他是不会被环境所影响、所左右的。他总不能象只匏瓜那样,悬挂着让人观赏而没有实用价值。

    佛肸(佛音弼,肸音细)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衅,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佛肸是一个人名,也是一个叛变的人,同样也请孔子去,孔子准备去了,又是子路反对。他提出来说,老师,你从前教育我们的,受国家和长官的培养,结果做出许多不对的事情的人,不能来往,这种人所管辖的地方都不去的。而佛肸在中牟叛变,独立了,你现在却想去这样的地方,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孔子说,是的,是有这个道理。但是你知不知道?一个很坚固的石头,像金刚钻一样,随便你怎么磨它,也不会碎。一块真正无瑕的玉,无论如何也染不黑的。孔子这两句话,就是告诉子路,一个人如果有真正的内涵,则任何一种环境,任何一个时代,都始终站得住。孔子又说我总不能像那个匏瓜一样,永远挂在树上,不给人吃的。这是他跟子路开玩笑了,也就是告诉子路,他只是说去,实际上是不会去的。换句话说,假定真的去,那么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站得住而有所建立,并且是有心想挽救这个时代的,不能够永远挂在树上,像匏瓜一样只给人当样品一般欣赏而已。

  这几段连下来,我们就了解这一篇,主要讲人的立身出处,孔门弟子就用孔子自己本身的经历来说明这一个道理。下面就是这个道理的发挥,讲立身出处完成一个人格的不容易。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22:01:24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4:14 |只看楼主 44# t T 举报 |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女,音汝,下同。蔽,遮掩也。“居!吾语女。语,去声。○礼: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故孔子谕子路,使还坐而告之。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好、知,并去声。六言皆美德,然徒好之而不学以明其理,则各有所蔽。愚,若可陷可罔之类。荡,谓穷高极广而无所止。贼,谓伤害于物。勇者,刚之发。刚者,勇之体。狂,躁率也。范氏曰:“子路勇于为善,其失之者,未能好学以明之也,故告之以此。曰勇、曰刚、曰信、曰直,又皆所以救其偏也。”

    “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1)居:坐。  (2)愚:受人愚弄。  (3)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4)贼:害。  (5)绞:说话尖刻。     【译文】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1矣乎?”对曰:“未也。”“居2!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1.蔽:通弊,《战国策·齐策》:“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这里用为弊病之意。

    2.居:《易·随·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诗经•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论语·公冶长》:“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礼记·乐记》:“乐著太始而礼居成物。”俞樾平议:“居,犹辨也。‘乐著太始。礼居成物’。谓乐所以著明太始,礼所以辨别成物。”这里用为“辨别”之意。

    3.荡:《左传·庄公四年》:“余心荡。”《淮南子·俶真》:“德荡者其行伪。”《汉书·丙吉传》:“吉驭者耆酒,数逋荡。”这里用为放纵之意。

    4.贼:《诗·大雅·抑》:“不僭不贼,鲜不为则。”《左传·文公十八年》:“毁则为贼。”杜预注:“毁则,坏法也。”《老子·六十五章》:“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论语·先进》:“贼夫人之子!”《庄子·秋水》:“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荀子·修身》:“害良为贼。”《说文》:“贼,败也。”这里用为伤害、坑害之意。

    5.绞:《左传·昭公元年》:“叔孙绞而婉。”《论语·泰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曾子·侈靡》:“至言往至绞。”这里用为急切之意。

    【译文】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言辞有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听说过。”孔子说:“要学会辨别!我告诉你,爱好仁却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就是愚蠢。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就是放纵无止境。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就是易被坑害。爱好公正正直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就是易急躁。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就是容易乱行事。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就是轻率狂妄。”

    【说明】“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并不简单地就是坚硬就行了,洁白就行了。一个人虽然做到了坚硬、洁白,但是还要学习,比如,爱好仁而不学习,就会不加辨别地仁爱一切人,好人坏人都去爱,难道不就是愚蠢吗?辨别出什么人后,再与其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或者远离其人,就是比较聪明的做法。再比如爱好智慧而不学习,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什么都能知道一点点,但不深入研究学习,不会辨别什么是真正对人有益的东西,就是放纵无止境,想入非非;要学会辨别才能真正学到一点本领。再比如爱好诚实而不学习,对所有人都诚实守信,那不就要被诚心欺骗你的人所坑害吗?要学会辨别,才能知道应该对什么人诚实,对什么人不诚实;有人欺骗你,你不信他就是,没有必要对他也诚实守信。再比如爱好公正正直而不学习,就会不加辨别地急切行事,这个社会并不是什么都能公正的,所有社会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公正,因此必须学会辨别,才能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做出判断。再比如爱好勇敢而不学习,不分清楚是非曲直就容易乱行事,勇而无谋,乱冲乱闯;这样怎么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呢?又怎么能创造出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间呢?再比如爱好刚强而不学习,就容易以刚对刚,刚者则易折,不稳重、不仁爱,不就是轻率狂妄吗?而轻率狂妄则容易做错事情,与人产生矛盾,从而也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一个人虽然本质再好也不行,还是要加上后天的学习,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真正弄懂这个社会的复杂,寻求到最佳行为方式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复杂。才能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寻求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良好的生存空间,才能真正对人类有所贡献。

    正反相依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这段话并不一定是子路问孔子以后,他马上告诉子路的,而是平常教育子路的,编撰《论语》的人把这几段安排在一起,烘托出一个思想系统, 使我们看得更清楚。所以在这里是孔子问子路,有没有听过六句话,就是说六个大原则,也同时有六个大毛病?子路说,我没有听见过。那么孔子很郑重的对子路说,你站好,我告诉你,仁虽然好,好到成为一个滥好人,没有真正学问的涵养,是非善恶之间分不清,这种好人的毛病就是变成一个大傻瓜。有许多人非常好,仁慈爱人,但儒家讲仁,佛家讲慈悲,盲目的慈悲也不对的,所谓“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不能过分方便,正如对自己孩子们的教育就是这样,乃至本身修养也是如此。仁慈很重要,但是从人生经验中体会,有时帮助一个人,我们基本上出于仁慈的心理,结果很多事情,反而害了被帮助的人。这就是教育的道理,告诉我们作人做事真难。善良的人不一定能做事,好心仁慈的人,学问不够,才能不够,流弊就是愚蠢,加上愚而好自用便更坏了。所以对自己的学问修养要注意,对朋友、对部下都要观察清楚,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某人不仁慈,实际上是对这人有帮助。所以作人做事,越老越看越惧怕,究竟怎样做才好,有时自己都不知道,这就要智慧、要学问,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孔子说有许多人知识非常渊博,而不好学,(这就是我们强调过的,在讲第一篇《学而》时所说,学问并不是知识,而是个人做事作人的修养。)它的流弊是荡。知识渊博了,就非常放荡、任性,譬如说“名士风流大不拘”,就是荡。知识太渊博,看不起人,样样比人能干,才能很高,没有真正的中心修养,这种就是荡,对自己不够检束,这一类的人也不少。     第三点:“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这个问题来了,这个“信”到底指哪个“信”?假使指信用的信,对人言而有信,这还不好?假如好信不好学就是贼——鬼头鬼脑,这怎样解释呢?对人对事,处处守信,怎么会鬼头鬼脑?这里的“信”,至少在《论语》里有两层意义:自信和信人。过分的自信,有时候发生毛病,因为过分自信,就会喜欢去用手段,觉得自己有办法,这个“办法”的结果,害了自己,这就是“其蔽也贼”。     第四点“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像绳子绞起来一样,太紧了会绷断的。一个人太直了,直到没有涵养,一点不能保留,就是不好学,没有修养,它的流弊要绷断,要偾事。脾气急躁的人会偾事,个性疏懒散漫的人会误事,严格说来误事还比偾事好一点,偾事是一下子就把事弄砸了。所以个性直的人,自己就要反省到另一面,如果不在另一面修养上下功夫,就很容易偾事。     第五点“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脾气大,动辄打人,干了再说,杀了再说,这是好勇,没有真正修养,就容易出乱子。     第六点“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就是直话直说,胸襟开阔,同第四点好像差不多,直爽的人说真话,心肠直,所谓一根肠子。刚的人一动脸就红了,刚正就不阿,好刚的人不转弯的,决不转变主见。个性很刚的人,若不好学,他的毛病就成狂妄自大,满不在乎。     这六点要特别注意,每个人可以把《论语》这一节原文写在笔记本上,或写在案头,随时用来反省自己,作为一面镜子。这六点也就是人的个性分类,有这样六种个性的人。这六种个性都不是坏事,但没有真正内涵的修养,就都会变成坏事,每个人的个性长处不同,或仁、或知、或信、或直、或勇、或刚,但不管哪种个性,孔子告诉我们,主要的自己要有内涵,有真正的修养,学问的道理就在这个地方。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然后征服自己,把自己变过来。但要注意并不是完全变过来,否则就没有个性,没有“我”了,每个人要有超然独立的“我”。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一个人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短处也是长处,长处与短处是一个东西,用之不当就是短处,用之中和就是长处,这是要特别注意的。教导部下和子弟也是这样的,性向一定要认清楚,一个天生内向的人,不能要求他做豪放的事,一个生性豪放的人,不能要求他规规矩矩坐在办公室。要知道他的长处,还要告诉他,帮助他去发挥。孔子这段话,特别提出来告诉子路,实在对机而教。六言六蔽,相对的则有十二种性向典型,其实我们每个人本身知、仁、勇、信、直、刚的因素都具备了,不过还要从这些地方,用心涵养,这就是学问之道。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22:06:33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4:15 |只看楼主 45# t T 举报 |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尚,上之也。君子为乱,小人为盗,皆以位而言者也。尹氏曰:“义以为尚,则其勇也大矣。子路好勇,故夫子以此救其失也。”胡氏曰:“疑此子路初见孔子时问答也。”

    【译文】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译文】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以寻求最佳行为方式为最上等的。君子如果只有勇敢而不寻求最佳行方式就会乱行事,小人如果只有勇敢而不寻求最佳行为方式就会等于盗贼了。”

  【说明】博奕也要有勇敢精神,子路本身是个尚勇的人,而且子路也瞧不起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所以子路紧接着孔子的话来问孔子。对自己较心爱的弟子,孔子不能不回答,所以孔子答复子路,不论是君子还是小人,在这个人与人相处的社会中,最首要的就是要寻求最佳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很多行为方式,关键是要找到一种最佳的,也就是最好的方式。光凭勇敢是不行的,勇敢只是一个人面对敌人、面对对手时不畏惧的一种精神,一种方式,如果没有智慧的指导,这种勇敢精神就会失去目的,从而造成混乱。也就如同《宪问》第三十四节所说的一样,“以德报怨”不是最佳的行为方式,“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最佳的行为方式。而小人的行为方式是“以怨报德”,也就等同于盗贼了。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路问孔子,你都说些文的,难道一个人只须要读书,只为学问的吗?来不来武的?讲不讲勇呢?孔子说,我并不反对勇。不错,武功也要好,但是君子之勇,以义理为上,如果君子没有义理文化的修养,徒然有勇,就容易作乱,使社会混乱。如对人有勇,而没有义理文化作基础,就容易作坏事,匪盗这一类行为,都做得出来了。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22:09:52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4:15 |只看楼主 46# t T 举报 |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沮,七余反。溺,乃历反。二人,隐者。耦,并耕也。时孔子自楚反乎蔡。津,济渡处。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夫,音扶。与,平声。执舆,执辔在车也。盖本子路御而执辔,今下问津,故夫子代之也。知津,言数周流,自知津处。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you)而不辍。徒与之与,平声。滔,吐刀反。辟,去声。耰,音忧。滔滔,流而不反之意。以,犹与也。言天下皆乱,将谁与变易之?而,汝也。辟人,谓孔子。辟世,桀溺自谓。耰,覆种也。亦不告以津处。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怃,音武。与,如字。怃然,犹怅然,惜其不喻己意也。言所当与同群者,斯人而已,岂可绝人逃世以为洁哉?天下若已平治,则我无用变易之。正为天下无道,故欲以道易之耳。程子曰:“圣人不敢有忘天下之心,故其言如此也。”张子曰:“圣人之仁,不以无道必天下而弃之也。”

    长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  (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译文】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原文】长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於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4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5而不辍6。子路行以告,夫子怃7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8人之徒与9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1.长沮(句)、桀溺:是当时两个不知真姓名的隐士。

    2.耦(ou偶)耕:战国之前普遍实行的以两人协作为特征的耕作方法。当时因工具和技术较为落后,许多生产活动均非一人所能独立完成。清代学者程瑶田以为:“言耕者必言耦,以非耦不能善其耕也。耦之为言并也,共事并行,不可相无之谓耦。”这一说法符合于战国以前的实际状况,但两人如何具体协作,目前因有关材料太少而难以弄清,故在学术界对此一直有争论。古书中早有关于耦耕的明确记载,如《诗经》中有西周时往往“千耦其耘”,“十千维耦”。《左传》记春秋初年郑刚迁到东方时,即“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国语·吴语》说:“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这些记载说明耦耕在农田劳动中的重要性。由于各种农田劳动都要求两人协作,因而在劳动以前就需要对劳动力加以组合。一般是在岁末由官吏来主其事,如《吕氏春秋·季冬纪》:“命司农计耦耕事。”《周礼》中对此有更为具体的记述,如《地官·里宰》云:“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趋其耕耨。”郑玄注云:“锄者,里宰治处也,若今街弹之室,于此合耦。使相佐助。”战国时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田地被分割成百亩,由五口之家的小农去耕种,各家之间的互助协作已无必要,耦耕也随之而不复存在。

    3.津:《书·禹贡》:“又东至于孟津。”《水津注·河水》注:“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说文》:“津,水渡也。”这里用为渡口之意。

    4.易:《易·恒·象》:“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诗•小雅•何人斯》:“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论语·学而》:“贤贤,易色。”《管子》:“王者乘时,圣人乘易。”《玉篇·日部》:“易,转也,变也。”《广韵·昔韵》:“易,变易也,改也。”这里用为改变、变动之意。

    5.耰:(you忧)《孟子·告子上》:“播种而耰之。”《汉书》:“民以耰鉏櫄梃相挞击,犯法滋蟓,盗贼不胜。”本意古代的一种农具,弄碎土块,平整田地用,亦指覆种之意。

    6.辍:(chuo绰)《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说文》:“辍车小缺复合者。”这里用为暂时停止之意。

    7.怃:《孟子·滕文公上》:“夷子怃然,为间。”这里用为怅然失意的样子。

    8.斯:《诗•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诗•豳风•破斧》:“哀我人斯,亦孔之将。”《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诗•大雅•抑》:“斯言之玷。”《论语·八佾》:“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尔雅·释诂》:“斯,此也。”假借为“此”,用为这、这个、这里之意。

    9.与:(yu.于)通“欤”,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用法跟“乎”大致相同。《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先进》:“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译文】长沮、桀溺二人一起在田里耕地,孔子坐车路过这里,便叫子路去问一下,通往渡口的路在什么地方。长沮问子路:“那个驾车的人是谁?”子路回答说:“是孔丘。”长沮又问:“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吗?”子路回答说:“是的。”长沮说:“他是知道通往渡口的路的啊。”子路于是便去问桀溺。桀溺问:“你是谁?”子路回答说:“我是仲由。”桀溺又问:“你是鲁国的孔丘的学生吗?”子路回答说:“是的。”桀溺说:“象你们这样的人天下多得很,但是谁能改变这个世道呢?而且你与其跟随逃避坏人的人,还不如跟随避开这乱世的人?”边说边不停地耙土耕种。子路回来把这些话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飞鸟和走兽是不可以同在一个群体的,我不是这个人的学生而谁是呢?天下若是政治清明,我孔丘也不会想去改变它。”

    【说明】本节是描述这个乱世社会的隐士的。接舆是有品德的隐士,长沮、桀溺亦是有品德的隐士。子路向他问去渡口的路,他即说孔子是知道“路”的,一个是问走路的路,一个回答是人生的道路。长沮说,既然是孔丘,他当然知道人生的路该怎样走,这段对话很幽默,也很富有哲理。还记得在《公冶长》第十九节中,我们讨论过“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之事,齐国的陈文子厌恶坏的事情,听说崔杼杀了齐庄王后,丢掉偌大的家产离开了齐国,他不愿意与弑君者为伍,这样的人应该算是有仁义的了。确实,不愿意与坏人为伍,应该算是好人,但陈文子在抛弃家产的同时,也抛弃了国家!“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这个陈文子的表现只能算是清白、清高,他连对国家的尽忠都不尽了,只顾自己的清白、清高,怎么能算是上是“仁”呢?他不思救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不能“临危受命”,不能“见义勇为”,而只顾自己,这实在是很自私的。这也是孔子所不屑为的。孔子之周游列国,并不是逃避乱世,逃避坏人,逃离自己的国家,但许多人不这样看他,这使孔子很是怅然。因此孔子认为他们是飞鸟而自己是走兽,没有办法同在一个群体。但桀溺的一句话确也点醒了他,“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滔滔”是形容词,是形容大水奔流的状貌,《诗·齐风·载驱》:“汶水滔滔。”《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后来就有人将其用来形容人世间的历史和社会发展,如《楚辞·东方朔·七谏》:“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桀溺所说的“滔滔”,即是比喻为历史的长河之意,意思是说这个社会的发展有如滔滔长河,奔腾不息地逝去,有谁能改变它呢?孔子一听,有道理,大江大河之滔滔流淌,有它一定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如滔滔之江河水一样,有其发展的规律,我只能顺其规律而作为,不能逆其规律而作为。因此,孔子认为这个长沮和桀溺可以当老师,而自己可以当他们的学生。

    处处关津处处寒         长沮和桀溺,是两个隐士,一对好朋友,在并肩种田,孔子经过那里,不知是有意或无意的,教子路去问路,问过江的路口,这“问津”是这篇文篇的“点题”,我们中国以后的文字上,所谓“指点迷津”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长沮就先反问子路,你替他赶车的那个老头子是谁?这是明知故问。子路说,坐在车上的是我的老师啊!鼎鼎大名的孔丘。长沮说,就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子路说,是啊!就是他。长沮说,既然是孔丘,他当然知道该怎么走,还要来向我们问路吗?他这话答得很妙,子路问的是车子应该走向哪里的路。长沮答的不是车子走的路,是人生之路,长沮的意思是说这个周游列国、到处还要传道的孔子,他现在“路”都不晓得走吗?他这个话是很妙,很幽默的。子路问不出道理来,就转过头来问桀溺,桀溺却反过来问子路,你是什么人?子路说,我名字叫仲由。桀溺说,你就是鲁国那个糟老头孔丘的徒弟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滔滔是形容词,现代语汇就是潮流,当潮流来时,海水一涨,浪花滔滔滚滚,不管好的坏的,统统都被浪头淹没了。天下皆是也,就是说现在全世界都在浊浪滔滔,一股浑水在流,这情形又有谁能够把它变得了,那洪水泛滥的时候,时代的趋势来了,谁都挡不住,并且他告诉子路:“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这句话中的“辟”就是“逃避”的“避”;“辟人之士”,是指孔子,避开了鲁国,鲁国政治太乱,自己的国家他救不了啦!  为了想实行自己的理想,到处去看,是避开乱的社会,另外想找更好的环境,为“辟人之士”。桀溺是告诉子路,你跟着孔子这样的“辟人之士”,可是人是避不开的,如现在的和尚出家,神父的入会,反正都没有离开社会,不过换了一个生活。哪里出得了家?真出家谈何容易?真出家就是桀溺说的“辟世之士”,连这个时代都抛开了。离开这个社会,跑到深山里去,不和任何人打交道,这就是出家吗?永嘉禅师曾经说过,当你的心不能平静的时候,跑到深山都没有用。不要以为到了山里,就是出家修行,有时候看到风吹草动,心里都会烦起来。如果把自己的心修平静了,在任何热闹的地方,就和在山林中一样的清净,这是基本的道理。所以这一段桀溺对子路说,你与其跟着孔子一样,觉得这里不对,就离开到另外一个社会,其实时代是逃避不了的,还不如像我们一样,自己忘记了这个世界,忘记了这个时代,种我的田,什么都不管。他说到这里以后,再不说话了,拿起锄头,还是不停地种他的田。   子路碰了钉子,就回去把经过报告孔子,孔子听了心里很不惬意,脸色变了,很落寞也很难过的样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后世自命为儒家的人,抓住这句话作为把柄,认为道家这些隐士都不对,说孔子在骂他们是禽兽,这些人没有国家的观念,不是人,是禽兽。这是后世的解释,但我否认这种解释,后世的儒家根本解释错了。我的看法,孔子非常赞成他们,孔子这句话不是骂他们,因为上面有句“夫子怃然曰”,孔子心里很难过,很落寞的味道,所以告诉子路:“鸟兽不可与同群。”鸟是飞的,兽是走的,而且鸟是海阔天空由他飞,兽类之中,绝大多数野兽都在山林里,不在人类的社会中,飞的与走的不能摆在一起,换句话说,人各有志,各走各的路,远走的就去远走,高飞的就去高飞。孔子接着说,其实我很想跟他们一样,走他们的路线,抛开天下国家不管,我还不是跟他们两个人的思想一样的。换句话说,都是在忧世的,担忧这个国家,担忧这个时代,担忧这个社会,这种忧都是一样的,问题只是做法两样。他们可以丢下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不管,只管自己种田去,可是我丢不下来。假如说国家社会上了轨道,我又何必来改变它呢?就因为时代太乱了,我必须要牺牲自己,来改变这个社会的潮流。这就是孔子!所以我们知道孔子走的路线,比这些隐士们走的路更难。明知道这个担子挑不动的,他硬要去挑。   我们这里引述历史一件事来补充说明:宋代王安石上台了,苏东坡这批人和他的意见不同、分歧,形成了后来著名的“党祸”,而王安石所用的人都非常坏,所以这班正人君子都纷纷辞职。当时有人主张最好不要辞职,因为王安石下面这一批人,将来一定要把事情搞坏的,你多占一个位子,使他们少搞坏一点,这就做了好事。这就说明挑这种担子很难,明知道要坏,可硬是不走开,占住一点,少坏一点,虽然不能积极的挽救,也是消极的防止,孔子走的是这个路线。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22:17:29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4:16 |只看楼主 47# t T 举报 |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莜,徒吊反。植,音值。丈人,亦隐者。莜,竹器。分,辨也。五谷不分,犹言不辨菽麦尔,责其不事农业而从师远游也。植,立之也。芸,去草也。子路拱而立。知其隐者,敬之也。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食,音嗣。见,贤遍反。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孔子使子路反见之,盖欲告之以君臣之义。而丈人意子路必将复来,故先去之以灭其迹,亦接舆之意也。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长,上声。子路述夫子之意如此。盖丈人之接子路甚倨,而子路益恭,丈人因见其二子焉。则于长幼之节,固知其不可废矣,故因其所明以晓之。伦,序也。人之大伦有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然谓之义,则事之可否,身之去就,亦自有不可苟者。是以虽不洁身以乱伦,亦非忘义以殉禄也。福州有国初时写本,路下有“反子”二字,以此为子路反而夫子言之也。未知是否?○范氏曰:“隐者为高,故往而不反。仕者为通,故溺而不止。不与鸟兽同群,则决性命之情以饕富贵。此二者皆惑也,是以依乎中庸者为难。惟圣人不废君臣之义,而必以其正,所以或出或处而终不离于道也。”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1)。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3)而食(4)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释】 (1)蓧:音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己。分是粪;不,是语气词,意为: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另一说是丈人责备子路。说子路手脚不勤,五谷不分。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我们以为,子路与丈人刚说了一句话,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我们同意第一种说法。     (3)黍:音shǔ,黏小米。     (4)食:音sì,拿东西给人吃。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种,哪里顾得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评析】 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原文】子路从而後,遇丈人1,以杖荷蓧2。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3。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4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5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士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释】1.丈人:当时对老年人的敬称。这个丈人亦是一位隐士。

    2.蓧:(diao掉)古代除草用的竹编农具。

    3.芸:同“耘”。《管子·小匡》:“先雨芸耨。”《荀子·强国》:“堂上不粪,则郊草不瞻旷芸。”《汉书·王莽传》:“父子夫妇终年耕芸。”这里用为除掉杂草之意。

    4.黍:《诗·魏风·硕鼠》:“无食我黍。”《诗•小雅•楚茨》:“自昔何为?我艺黍稷。”《礼记·月令》:“天子乃以雏尝黍。”《礼记·曲礼》:“黍白芗合。”《说文》:“黍,禾属而黏者也。”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5.反:通“返”。《老子·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墨子·鲁问》:“三年而反。”《庄子·逍遥游》:“旬有五日而后反。”《孟子·梁惠王上》:“则盍反其本矣。”《战国策·卫策》:“至竟而反。”《战国策·燕策》:“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这里用为返回、回归之意。

    【译文】在周游列国的路上,有一次子路落在了后面,遇见了一位丈人,用拐杖挑着锄草用的工具。子路便向他问路:“你看见了我的老师吗?”老者说:“四肢不勤劳,五谷都分不清楚,谁知道你的老师是谁。”说着走到田中间把拐杖插在地上开始锄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于是老者留子路在他家住宿,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并让他的两个儿子来见子路。第二天,子路告辞上路,赶上了孔子,便把昨天的事情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士呀。”叫子路返回去见他。子路赶到他家,老者却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仕则是没有掌握最佳行为方式。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可废弃的;君臣之间的最佳行为方式,又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伦理关系。君子之所以出来做官,是为了实行最佳行为方式。至于正道早已行不通,那是已经知道的了。”

    【说明】隐士有好几种,隐居而忧天下之事者有之,隐居而不问天下事者有之,隐居不出面但帮助统治者出主意者亦有之。孔子一般不大同意隐士,而子路更不同意隐士的作为了。这两节都是描述子路在隐士那里吃了瘪,隐士们的所作所为使子路很不满意;他认为,如果人们,尤其是有学问、有本事的人们,都避开乱世,都逃离开坏人,那就更挽救不了这个社会了。一个人的最佳行为方式应该是出仕为国家为人民效力,就象长幼之间的礼节一样,或者是象君臣之间的关系一样,要各尽其责。如果没有了这些,孩子稍长大便远走高飞,臣子稍微能干一点就夺取了君权,或者是学到了一些本事而不愿意贡献给国家和人民,或者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而将管理国家、管理人民的职位让给坏人,这样也就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那么,子路的这个意见对不对呢?孔子在下面作了回答。     如此风波不可行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路有一次跟着孔子后面走,大概脱了队,落伍了。“遇丈人”,碰到 一个老头子。“丈人”不是岳父,古代丈人是对长辈的尊称。过去写信,对父执辈称世伯,自称世晚或世侄,但有的与父辈没有交情,而年岁地位又比自己高得多,这时就尊称对方为“丈”,就是长者、前辈的意思。子路碰到一位老先生,用他的拐杖,挑了一些编织竹器的青竹篾藤,子路就问他,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这个老头子可骂了子路一顿,什么你的老师?这种人光在那里吹牛,也不去劳动劳动,连五谷都分不清楚,一天到晚只在那里用头脑,用嘴巴吹牛,我才不认识你的什么老师。老头说完,把拐杖往地下一插,在那里芸田,手扶着杖头,用脚把禾苗周围的草,压到泥土下去。子路搞得没办法,被他的气势慑住了,拱手站在那里恭恭敬敬的不敢动。于是这位老头子带子路回家,留他住下,还杀鸡,做了很好的饭,很丰盛的款待他,而且还教两个儿子来做陪客。第二天子路找到孔子,又报告了经过。孔子说,这是一个隐居的高人,教子路回去找他,可是子路到了那里一看,这位老先生搬家了。   关于这些隐士的事情,儒家记载得很有限,我们如果看《高士传》、《神仙传》这一方面的书,则这种人很多。如佛家禅宗的隐山和尚,这是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唐代的故事:有两位很有名的大师,出门“行脚”。“行脚”是佛家的术语,就是到各处参访有道德学问的高人,这两个和尚走到一个深山里面,在溪水中洗脸,其中一个是洞山,告诉另外一个密师伯,这山中住有高人。密师伯说怎么知道?洞山说,我们洗脸时不是看到一片菜叶子,随溪水流下来吗?可见上流有人。于是两个人就去找,虽没有路迹可循,但终于找到了这个隐山和尚,搭了一个茅草棚,一个人住在深山,于是这两个和尚跟他谈道,他们谈得相当投机。后来,这两个和尚就走了。但在半路上一想不对,多年来难得一见的高人,隐居在这里,实在太可惜了。于是第二天回去找,找不到了,连茅草棚都烧掉了,只留了几首诗在那里,最后两句说:“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像这样所谓隐士思想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并不是灰心,灰心就自杀了,而多半是很有修养的人。     子路找不到这个荷蓧老人,回来告诉孔子后,谈起这件事有所感想——子路不是一个绝对莽撞的人,他跟孔子这么多年,孔子也很欣赏他,所以他讲出一个道理——他说,一个知识分子,有学问有能力,不肯出仕贡献给国家社会,(这里要注意,“仕”的观念,在春秋战国以前,是为对国家有所贡献而出仕,后世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富贵,出来做官为出仕,完全是两回事。)不合于义。社会有社会的秩序,长幼的阶级,父是父,子是子,人伦的阶级不可废,家庭父母子女的秩序都不可乱,更何况国家社会的政治体制,怎么能废?假使废了,社会就没有型态、没有秩序,不成社会了。这些隐士思想的人,欲洁身自好,把自己身心人格搞得很清高,自己有自己的观点。社会中有许多人也是这种个性,这种人是守成的第一流人才,可是教他去开创,那就糟了。开创事业的人,好的要,坏的也要,而且要准备接受坏的,天下好的名声固然好,有时候为了成功一件事业,往往要担负很多坏名声,其实很冤枉。但是能够挑得起来,就很难了。这种做法,比洁身自好还更难。所以我们常常感到任劳任怨难,尤其当主管的人更是如此。创业的人,第一个修养要能够任怨,但不是手段,要是一种德行才行。所以洁身自好的人,多半是隐士。子路这时可有个感想,认为洁身自好的人,乱了人伦之道,把一切都丢开了,只管自己。也可以说,是绝对的个人自由主义者,对于国家社会并无贡献。所以子路说,君子的出仕,并不是为了自己想出锋头,而是为了贡献给国家社会——“行其义也”。看了这些隐士们,就晓得“道之不行”了。因为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多半喜欢走隐士的路线,觉得救不了时代,就做隐士,向后退,不敢跳下这个浑水去。大家都像这个样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头脑太清明了,看清楚了,不愿来淌这个浑水。所以子路说他懂了,搞不好了,他知道跟孔子这位老师所走的路线,自始至终,永远都是自我牺牲,因为其他的知识分子,多半只管自己了。   上面到这里,等于告了一个段落,下面一章就等于引用孔子的评论了。先说逸民,古代逸民也近于隐士,在历史上,后来引用孔子这句话,有“逸民传”。尤其清朝的历史,对于明朝的许多绝对不投降,当然更不肯出来做官的知识分子,像王船山逃到湖南的山里去了,像陕西的李二曲、江苏的顾亭林等等,硬是不出来,当然也没有被杀,这一类人在清代的历史上留下来,就列入“逸民传”中,当然不是二臣,二臣就是投降了的,逸民是很高逸的, 这又与隐士有所同而又大有不同之处了。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22:23:02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528
精华
3
威望
295
金钱
95.35 元
来自
祖籍黄县仲家集现在南京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颐(南京)

  • 版主
  • 1944-11-3
  • 928
  • 618
  • 2008-03-20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12:22 |只看该用户 48# t T 举报 |

要好好研读

维正弟搞这个仲子言行录集,真是一件大好事,使我们学习起来方便了许多。维正弟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我要好好读一读,不然对不起维正弟的辛苦付出。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20:56 |只看楼主 49# t T 举报 |

回复 48# 仲维颐(南京) 的帖子

谢谢维颐兄的鼓励。我辈更应该学习维颐兄的学习精神。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22:54 |只看楼主 50# t T 举报 |

《论语》摘录发完了

我从《论语》中找到了41篇有关先贤仲子的记录。其中,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后人的理解和翻译更是有天壤之别。我想:不管怎样,这就是历史,需要我们去学习研究继承和发扬。在《论语》中有说孔子“骂”仲子的记录。我认为不应理解为“骂”,而应理解为“批评”。老师对学生是否有“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更何况——敢逆老师尊颜的——只有仲子!再者看,在知名的弟子中有几个未曾被这位夫子“骂”过? 从历史文献资料里了解先贤仲子的言行事迹,是学习研究先贤高风亮节的最实的途径。还望各位宗亲多多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