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子言行录集(二) - 仲子研究 - 仲氏宗亲网论坛 仲氏|仲|仲子|子路|仲由|祭拜|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05:31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夫子时已去位,无家臣。子路欲以家臣治其丧,其意实尊圣人,而未知所以尊也。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闲,如字。病闲,少差也。病时不知,既差乃知其事,故言我之不当有家臣,人皆知之,不可欺也。而为有臣,则是欺天而已。人而欺天,莫大之罪。引以自归,其责子路深矣。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无宁,宁也。大葬,谓君臣礼葬。死于道路,谓弃而不葬。又晓 ① 之以不必然之故。范氏曰:“曾子将死,起而易箦(ze床席)。曰:‘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子路欲尊夫子,而不知无臣之不可为有臣,是以陷于行诈,罪至欺天。君子之于言动,虽微不可不谨。夫子深惩子路,所以警学者也。”杨氏曰:“非知至而意诚,则用智自私,不知行其所无事,往往自陷于行诈欺天而莫之知也。其子路之谓乎?” ①“晓”原作“既”,据清仿宋大字本改。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1)。病间(2),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3)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4),予死于道路乎?”     【注释】 (1)为臣:臣,指家臣,总管。孔子当时不是大夫,没有家臣,但子路叫门人充当孔子的家臣,准备由此人负责总管安葬孔子之事。     (2)病间:病情减轻。    (3)无宁:宁可。“无”是发语词,没有意义。    (4)大葬:指大夫的葬礼。     【译文】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门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评析】 儒家对于葬礼十分重视,尤其重视葬礼的等级规定。对于死去的人,要严格地按照周礼的有关规定加以埋葬。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安葬仪式,违反了这种规定,就是大逆不道。孔子反对学生们按大夫之礼为他办理丧事,是为了恪守周礼的规定。

    【原文】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1,病间,曰:“久矣哉,由2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於臣之手也,无甯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注释】1.臣:《易·遁·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书·费誓》:“臣妾逋逃。”孔传:“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礼记·少仪》:“臣则左之。”郑玄注:“臣,谓囚俘。”《说文·臣部》:“臣,牵也。”杨树达《臣牵解》:“臣之所以受义于牵者,盖臣本俘虏之称……因俘人数不一,引之者必以绳索牵之,名其事则曰牵,名其所牵之人则曰臣矣。”《广韵·真韵》:“臣,男子贱称。”《中国古代思想史》第一章:“家内奴隶分‘臣’、‘仆’、‘奚’、‘奴’、‘妾’等。”这里用指为男性奴隶、奴仆之意。

    2.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春秋末鲁国之卞人(今山东泗水县东),出身贫贱,少孔子九岁,为孔门弟子中年龄较长者。

    【译文】孔子病得很严重,子路就让门人弟子来充当奴仆。在病情减轻期间,孔子说:“我生病这样久了,仲由这小子使用欺骗的方法,我这里本来是没有奴仆的,而仲由用了奴仆。我欺骗谁呢?欺骗天吗?而且我与其死于奴仆的手里,宁肯在你们这些弟子手里死去。而且我死了后即使不能得到大葬的礼节,难道我就会死在道路上吗?”

  【说明】通过本节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家庭的境况。在西周、在春秋、战国时代,稍微有点地位的人,家里都使用有奴隶或奴仆。而且,都是以奴隶数量的多少来互相攀比的。也就是说,我奴隶多,我就富有,你奴隶少,你就比不上我。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孔子作为一个鲁国的大夫级官员或是作为一个很博学的大知识分子,家里多少应该是有几个奴隶的,然而实际上却没有!所以,由此观之,孔子在一生的生活中,都是自己照顾自己,也没有象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请个保姆来照顾生活。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都是孔子和家里人自己动手。这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很落魄或是显得很贫穷,但这种做法却体现出孔子真正平凡的本色以及他那人人平等的思想。

    由于奴隶数量少或者是没有奴隶而使社会地位不高,因而不能享受大葬的礼节,孔子对此并不在意,他相信自己不会死在道路上也就够了。而所谓隆重的丧葬礼仪,只是一个虚名,满足人的虚荣心而已。人都死了,还要那个隆重的礼仪有什么用呢?当然,孔子不是反对举行葬礼,在《学而》与《为政》篇中,孔子多次提到过“孝”,即是在思想上能继承前人之志,而不在于什么隆重不隆重的礼节。所以,本节是继前面的论述,再一次表现出了孔子平凡而普通的本性与本色。只有将生与死看得很淡泊的人,才会有如此广阔的胸襟。

    大丈夫当如是乎?     下面继续说孔子作人外世的态度: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这是说孔子的修养。由这一段话看 出两点,第一可见当时学生们,尤其子路、子贡这些人,对孔子的尊敬。以另一个观点来研究,我个人经常认为——这里特别提醒大家注意,我个人见解不一定对,只是提供大家作一个参考——孔子了不起的地方,除了他的学问、道德、修养以外,我以前说过,他在当时的确可以推翻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取而代之,但他绝不这样做。     说到取而代之,我们讲一点题外话。读《史记》,刘邦和项羽两个人,分别看到秦始皇出巡的那种威风与排场。项羽看后,对朋友说“彼可取而代之。”用白话说是“老子可以把他拿下来,我来干!”刘邦看后则说“大丈夫 当如是也。”用白话来说:“一个大丈夫,应该做到这样,才够味道。”根据行为心理,同样一个观念,但两个人表达的气度,就完全不同。一个是非常粗犷的,好比你坐在椅子上,一个人走进来,把你拉下来:“你下来!我要坐。”而另外一个人说:“这个位子,可让我坐坐吧?”然后坐下来。气量就不同。所以我们读历史,这些文字上的要点,应该特别注意。   我们回头再说正题:孔子当时那么多门弟子,而在那么少人口对比下,等于现在一个非常大的党组织。尤其在孔子那个时期,春秋战国的变乱已经那么久了,他又有三千弟子,都是各国的优秀分子,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人才都有。只要稍微动一动,任何一国的政权,他都可以取而代之,但孔子始终不干这种事情。为什么呢?他认为这样,影响并不久,不是千秋万代的事业,要影响得悠久而博大,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在这节书里可以看到,这些弟子们对他,简直捧成一个大党魁。所以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这是真正的王。所谓”素王”,是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人类历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的权势就永远存在。称孔子为”素王”,等于佛教中称释迦牟尼为“空王”是同样的道理。不需要人民,不需要权力,而他的声望、权威和宇宙并存。第二点看到孔子本身,始终是一副救人救世的心肠,并没有把富贵、权位当一件事情。这里说,孔子有一段时间生病,子路就把同学组织起来。把孔子视同一个皇帝或社会组织的领袖,而叫同学们为臣,好像是层层节制的部属。这里的“臣”是阶级的观念,俨然显示出政府组织的味道。     后来孔子病好了一点,知道了这件事,就感叹:“久矣哉!”他说我病了这样久,在这段期间“由之行诈也。”他就骂子路,你怎么光做些欺骗的事情,自己欺骗了良心,违背了道德。“无臣而为有臣”,我本来是个平民老百姓,又不是帝王,为什么把同学们组织成这样?把我变成这样?“吾谁欺?欺天乎?”你骗人,这个罪过可是我背了,我本来是老百姓,你硬把我变成这样,这不是骗人吗?骗自己?还是骗天呢?     看到这里,我们有个感想,这感想要从经验来。我们发现,有时候当一个领导人,往往会被部下捧坏了。根据过去的经验,我们自己并不想这样,下面的人会把我们捧成这样。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们要注意,假使将来有那样的地位,要留心被别人捧,到了那样地位,别人都说你的话说得对,都对你说“是的”。这时你要考虑,不要给人捧坏了。历史上有很多人,到了某一阶段会昏了头,就是被下面捧坏的。还有,当一个领导人,自己要想下台下不了,下面的人不让你下来,像有位工商界的朋友,不想做。我劝他说,你做做好事,你现在关门是舒服了,可是你要想到你下面一万多员工,加上他们的家属,有好几万人靠你吃饭,你不能说不干。我劝他不要以工商的观点,而以社会事业的观点继续做,这样就伟大,所以人到某个时候,自己想下台,有下不了台的痛苦。     解脱生死     回头说到正题,孔子说“吾谁欺?欺天乎?”用土话来说,就是“你为什么替我摆这个臭架子?反而替我丢了人!”的意思。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的态度,子路对他恭敬,而他责备子路,当然没有像我们那样用土话痛快地骂子路一顿,他反而是“引咎自责”的态度,觉得自己没有把子路教育好,所以说“吾谁欺?欺天乎?”     下面又申述理由:“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他说我与其以君臣的关系,死在臣子的手边,还不如以师生的关系,死于你们学生的手边更好些。这个话假如没有到那个位置去体会,是不知道的。我们在历史上看到过,有些帝王死了好可怜,曾有好几个帝王死了以后,尸体发臭,生虫没人管,几个儿子,去争着当皇帝,真还不如一个老百姓。明朝的崇祯皇帝,最后亡国自尽的时候,拿起宝剑要杀公主,公主年纪小,跪下来问自己有什么罪,皇帝说你没有罪,错在作了皇帝的女儿。这便同南北朝时刘宋顺帝所说:“愿后身世世勿生帝王家。”是一个道理。所以一个人死得光明磊落、痛痛快快很难。我有些朋友,其中学佛、学道,或打坐的来问我修道的工夫,我总是劝他们不要搞这一套,是有这种方法,但做不到,也不要想成佛成仙,一个人健康快乐的活着,死的时候干脆利落,不牵累别人、不拖累自己,就是第一等人。这个话也是经验中得来的。因为我的老朋友太多,而有许多老朋友真可怜,死得不干脆利落,拖累了别人,也苦了自己。所以不要拖累别人,不要拖累自己。如何安排自己将来的死,最好找一个洞,先进去睡好,自己差不多了,搬块石头把洞门一堵,好了。否则拖累别人很痛苦。不过,这也不够解脱,倒不如梁启超说的:“求仁得仁又何怨,老死何妨死路旁。”     说到这里想起了两位老朋友与殡仪馆的故事。一位是上将军某公,有一次,他说真想在殡仪馆附近,最好隔壁找一幢房子。我问他什么意思。他说有两点理由。第一,老朋友一个个凋零,经常要跑殡仪馆,方便些。第二,有一天自己要去的时候,就走过去了,也方便。第二个朋友也是一位将军,十多年前一个春节,碰到我说,今年真倒楣。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刚过年,大正月坐三轮车去吊一个朋友的丧,到了门口付了车钱,那个三轮车夫问道:“先生你还回去不回去?”可真把他气得不得了,大骂车夫:“你才不回去!”不料几个月后,这位朋友真到那里不再回去了。就是这样巧的事情。这是两个故事,也是两种绝对不同的观念。
  
    由这一段,看到孔子思想的通达,他意思说,为什么死还要摆这种排场。第三点,他告诉子路,你怕我死后不得大葬——就是国葬、公葬——得不到你们认为死后的光彩。我们经常看到“生荣死哀”四个字,生的时候享尽了荣华,死后的荣耀,就是大家都会哀痛。可是我们现在到殡仪馆吊丧,有许多人在那里已经没有哀痛之情了。   孔子这里是说,我虽然不得大葬,没有生荣死哀,“予死于道路乎?” 我也没有惨死,总是寿终正寝。我们常常看到讣文上有“寿终正寝”这四个字,但现代往往与事实不符,因为现在的人都是死在医院,有几个寿终正寝的?古代说寿终正寝,是指死在自己的房间里,断气以后,才抬到正门的大厅上,所以是寿终正寝。现在都死在医院,送到太平间,哪来的正寝?还有现在殡仪馆中,有许多太太挽丈夫,儿子挽父母的挽联,都不合理的。因为照古礼,自己是当事人,没有心情在文学境界上作诗作联,所以亲人是没有挽联的。若是自己不会写,由别人代写,更是莫名其妙。挽联要与死者有感情才挽得出来,与之毫无感情,怎么代写?有感情的自己写,很简单。白话的:“你死了,我也快来了!”或:“你先走一步,我会跟来的,你安心的去吧!”不很好吗?所以讲到中国文化,目前许多地方都是问题。可是我们在这里,看到孔子对于他自己的生死,却看得非常平淡。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01:56:08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1:57 |只看楼主 12# t T 举报 |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衣,去声。缊,纡粉反。貉,胡各反。与,平声。敝,坏也。缊,枲(xi 麻)着也。袍,衣有著者也,盖衣之贱者。狐貉,以狐貉之皮为裘,衣之贵者。子路之志如此,则能不以贫富动其心,而可以进于道矣,故夫子称之。‘不忮(zhi嫉妒)不求,何用不臧?’”忮,之豉反。忮,害也。求,贪也。臧,善也。言能不忮不求,则何为不善乎?此卫风雄雉之诗,孔子引之,以美子路也。吕氏曰:“贫与富交,强者必忮,弱者必求。”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终身诵之,则自喜其能,而不复求进于道矣,故夫子复言此以警之。谢氏曰:“耻恶衣恶食,学者之大病。善心不存,盖由于此。子路之志如此,其过人远矣。然以众人而能此,则可以为善矣;子路之贤,宜不止此。而终身诵之,则非所以进于日新也,故激而进之。”

    “衣(1)敝缊袍(2),与衣狐貉(3)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4),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释】 (1)衣:穿,当动词用。     (2)敝缊袍:敝,坏。缊,音yùn,旧的丝棉絮。这里指破旧的丝棉袍。     (3)狐貉: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     (4)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两句见《诗经·邶风·雄雉》篇。忮,音zhì,害的意思。臧,善,好。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评析】 这一章记述了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先夸奖又批评的两段话。他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因为仅是不贪求、不嫉妒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的更远的志向,成就一番大事业。

    【原文】子曰:“衣1敝2緼3袍,与衣狐貉4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5不求,何用不臧6?’”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释】1.衣:《论语·阳货》:“食夫稻,衣夫锦,於女安乎?”《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这里用为动词,为“穿”之意。

    2.敝:(bi避)《易·归妹·象》:“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诗·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礼记·乐记》:“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生。”孙希旦系解:“孔氏曰:‘土衰敝,故草木不长。’”这里用为衰败之意。

    3.緼:(yun运)《礼记·玉藻》:“纩为茧,缊为袍。”《汉书·东方朔传》:“衣缊无衣。”《说文》:“缊,绋也。”这里用为新旧混合的绵絮、乱絮之意。     4.狐貉:指狐皮貉皮制成的皮袍之意。

    5.忮:(zhi志)《诗·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诗·大雅·瞻卬》:“鞫人忮忒。”《庄子·齐物论》:“大勇不忮。”这里用为嫉妒、忌恨之意。

    6.臧:(zang脏)《诗·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诗•鄘风•定之方中》:“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诗•小雅•雨无正》:“庶曰式臧,复出为恶。”《诗·小雅·甫田》:“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这里用为好的、美好的、善良的之意。

    【译文】孔子说:“穿着破旧衰败的棉袍,与穿着用狐貉之皮毛做成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正如《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哪有不好的呢?’”子路于是终身吟诵着这句诗。

    孔子说:“这就是普通的道,何必十足地感到美好呢?”

    【说明】富人与穷人站在一起,富人经常会有满足感与骄傲之心,而穷人经常会有自卑感;高官与平民站在一起,高官亦经常会有满足感与骄傲之心,而平民则经常会有自卑感;这是人们普遍的心理偏差问题。然而,若是一个高官穿着破旧衰败的衣服与富人站在一起,会不会有这样的心理偏差呢?没有!因为他在内心里就已经有了一种自豪感,而使他瞧不起那些富人们。这种自豪感除了高官等已经获得成功的人士外,在许多大知识分子身上也具有。也就是说,虽然没有在世俗社会上取得明显的地位与财富,但拥有许多知识的人也自认为在知识上他是取得成功的;相比于知识贫乏的人,因而他具有满足感与自豪感。所以,一个拥有满足感与自豪感的人,也就是有意志力控制自己的人,不会在穿着豪华或破旧的问题上与他人斤斤计较。然而,若是有顽强的意志力能控制自己,而有满足感与自豪感又不会骄傲自大,却也很难做到。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先表扬而后批评子路的原因了。透过孔子对子路的批评,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之平凡无华的思想与平易近人的行为方式。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减?     这是孔子描画出的子路。如果现在遇见子路这样的人,是很有味道的;有侠气,讲话直,有点像《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水浒传》中的李逵,没什么心机,宋江想打一个鬼主意,就往往被李逵叫开了。孔子弟子中,子路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   当然,子路有学问,他并不像张飞、李逵的粗鲁,但个性豪迈,慷慨尚义。孔子说他,穿着破旧的袍子,与富贵中人穿了皮袍的——大陆北方冬季严寒,非穿皮袍不可,至少穿羊皮,高级的穿狐皮,貂皮、灰鼠,相当贵的——站在一起。“而不耻者”,他没有自卑感,丝毫不觉得不如别人,这种气魄不容易养成。通常穿一件蹩脚的衣服,到一个豪华的场所,心理上立即会觉得自己扁了。这就要有真正学问的气度,即使穿一件破香港衫,到一个华丽的地方,和那些西装笔挺的人站在一起,内心中能真正的满不在乎,不觉得人家富贵自己穷,实在要有真正的修养。孔子说这种气度,这种修养,只有子路做到。如孟子所说“说大人则藐之”,见到了不起的人,也看得很平凡,很普通。     下面孔子引用《诗经·邶风·雄雉章》中两句诗称赞子路“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也告诉我们为什么子路能够做到,凭四个字“不忮不求”。“不求”,大家都知道,你官大,我不想作官;你钱多,我并不以为钱是了不起的东西,我并没有觉得穷是悲哀,对你无所求嘛!什么是”不忮”?以现代观念解释,就是心中很正常、坦荡,你地位高,有钱,但你是人,我也是人,并没有把功名富贵与贫贱之间分等,都一样看得很平淡。对人不企求、不寄希望,自己心里非常恬淡、平静。如此作人做事,“何用不臧”?哪里还行不通?有此心理,自然就气度高华。所以说培养气质,不是衣服装饰可以培养得出来的,要在内心上具有这种修养,风度、气质自然就出来了。子路听了老师用《诗经》这两句奖励他,就“终身诵之”。孔子又说他,我说你好,你就得意起来了。我讲你对,这不过是学问的过程,而学问永无止境,以此到处炫耀,你就已经不行了。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02:00:57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2:03 |只看楼主 13# t T 举报 |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言鸟见人之颜色不善,则飞去,回翔审视而后下止。人之见几而作,审择所处,亦当如此。然此上下,必有阙文矣。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共,九用反,又居勇反。嗅,许又反。○邢氏曰:“梁,桥也。时哉,言雉之饮啄得其时。子路不达,以为时物而共具之。孔子不食,三嗅其气而起。”晁氏曰:“石经‘嗅’作戛,谓雉鸣也。”刘聘君曰“嗅,当作狊,古阒反。张两翅也。见尔雅。”愚按:如后两说,则共字当为拱执之义。然此必有阙文,不可强为之说。姑记所闻,以俟知者。

    色斯举矣(1),翔而后集(2)。曰:“山梁雌雉(3),时哉时哉!(4)”子路共(5)之,三嗅而作(6)。     【注释】 (1)色斯举矣:色,脸色。举,鸟飞起来。     (2)翔而后集:飞翔一阵,然后落到树上。鸟群停在树上叫“集”。 (3)山梁雌雉:聚集在山梁上的母野鸡。     (4)时哉时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这是说野鸡时运好,能自由飞翔,自由落下。     (5)共:同“拱”。     (6)三嗅而作:嗅应为狊字之误。狊,音jù,鸟张开两翅。一本作“戛”字,鸟的长叫声。     【译文】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一群野鸡在那儿飞,孔子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翔了一阵落在树上。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他们拱拱手,野鸡便叫了几声飞走了。

  【评析】 这里似乎是在游山观景,其实孔子是有感而发。他感到山谷里的野鸡能够自由飞翔,自由落下,这是“得其时”,而自己却不得其时,东奔西走,却没有获得普遍响应。因此,他看到野鸡时,神色动了一下,随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原文】色1斯2举3矣,翔4而後集。曰:“山梁雌5雉6,时7哉时哉!”子路共8之,三嗅而作9。

    【注释】1.色:《论语·学而》:“贤贤,易色。”《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周礼·天官·疾医》:“以五气、五声、五色,胝其死生。”《淮南子·叙真》:“夫有病于内者,必有色於外矣。”这里用为外表、表面之意。

    2.斯:《诗·小雅·采薇》:“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诗•小雅•采芑》:“朱芾斯皇,有玱葱珩。”《诗•大雅•抑》:“斯言之玷。”《论语·学而》:“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词诠·卷六》:“斯,是也。”这里用为“是”之意。

    3.举:《左传·襄公三年》:“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论语·颜渊》:“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这里用为选拔、举荐之意。

    4.翔:通“详”。《汉书·西域传》:“自宣元后,单于称藩臣西域服从,其土地山川王侯户数道里远近翔实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翔,假借为详。”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湖南》:“亦治今文学,博洽翔实。”这里用为详尽之意。

    5.雌:《老子·十章》:“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楚辞·九章·悲回风》:“山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尔雅·释天》:“蜺为挈贰。”晋郭璞注:“蜺,雌虹也。”两虹同时出现,位于外侧,光带色彩较暗淡;古称雌虹,又名“霓”,今称副虹。如:雌蜺(虹有二环时,外环色彩暗淡曰雌);雌虹(副虹)。

    6.雉:(zhi智)《易·旅·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杜预注:“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这里指为古代的城墙垛,以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诗·大雅·崧高》:“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毛传:“作城郭及寝庙,定其人神所居。”据《夏商社会生活史》(宋镇象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所论:“商代王邑今已发现三座,为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偃师商城据说是成汤灭夏立都西毫所在,具有内城外郭的平面规划配置,外部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东西宽1200余米,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已发现七座城门可供居民出入,……城门之间均有大道相通。”这就是说,在殷商时期,已有各式城墙的修建历史。因此,雉,确是指城墙垛之意。

    7.时:《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王引之述闻:“时叙者,承叙也。承叙者,承顺也。”《诗•小雅•楚茨》:“永锡尔极,时万时亿。”《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里用为承受之意。

    8.共:(gong巩)通“拱”。《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春秋繁露·观德》:“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说文》:“共,同也”。徐灏曰:“共,古拱字。”这里引申为环抱之意。

    9.作:《书·无逸》:“作其即位。”《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周礼·士师》:“凡作民。”《论语·子罕》:“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考工记》:“或作而行之。”《说文》:“作,起也。”这里用为起身之意。

    【译文】表面上是举荐出来,但要详尽而后集中。子路说:“山梁上那似霓虹般的城墙垛,承受啊承受啊!”子路作环抱状,三次嗅之而起身。

    【说明】本节是全篇的总结。是子路给学生们上的一节关于孔子日常生活时的行为课,就是说,以上有关的最佳行为方式以及社会行为规范都已经在这上面说了,孔子以及《论语》的编纂者们在这里不可能将人的一切行为规范都谈到,至于怎样具体去行为、动作,还要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领略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内在实质的东西。并且要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详尽而后集中,才能真正了解最佳的行为方式和社会行为规范。因此,《论语》的编纂者们子路的话来补充说,要象那山梁上那似霓虹般的城墙垛一样,要能够承受得住任何的风吹雨打,要能够承受得住人世间的一切变故。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要象那长城一样巍然矗立。

    全篇的重点是孔子的“正名”学说,也就是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必须各自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才能符合各自的做人标准。因此,“正名”理论是孔子反对形式主义的一个明白的表现。本篇所举的若干例子就是孔子首先“正己”的一个很好的表现。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即要求用“实”来符合“名”所规定的要求,或用“名”所规定的要求去纠正已经存在或变化了的“实”。从而肯定了“正名”的逻辑价值和名辩的社会作用,同时还揭示了“正名”思想中的逻辑价值。

    最后,子路作环抱状,三次嗅之而起身,就是说明,本篇讲课到此结束了。

    吉光片羽稍纵即逝     “色斯举矣。 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朱熹——宋代的大理学家朱夫子,以及历代的学者,认为这段书的上下文中掉了文字。古代不像我们现代印刷发达,书籍是用刀刻在竹片上的所谓竹简,一片一片很容易弄掉。但是这种观点也有不能完全采信之处。   我们看原文:“色斯举”就是说鸟在开始飞翔之前,拍展着羽翼,飞向青天,而后又翩然而逝。这是一幅自然美丽的生动画面,意境之美颇似最近流行的“天地一沙鸥”。现在看看原文:山梁——山岗上面,雌雉——雌的野鸡(山岗上的雌野鸡),时哉时哉——就在这个时候。那么子路在旁边听到了,“共之”——就是恭身一拱手说:“哦!”的情状,又为什么“三嗅而作”呢?“三嗅”——所谓嗅,就是用鼻子吸气的意思。我们年轻时候说笑话:“子路共之,三嗅而作。”为什么?是子路想吃野鸡肉,先用鼻子闻闻很香。又说:子路是练气功的,先吸三口气,“而作”,再打出去,于是野鸡被子路打倒了。这些都是笑话。那么这一段到底记载的是些什么东西?用我们的观点,就是和“吾道一以贯之”一样,也和禅宗“拈花微笑”的道理一样。我认为并没有掉落了文字,上面是记载当时的情形,描写飞翔的景象。“色斯举”——大家也看过孔雀,看过野鸡。我曾在山里住过很久一段时间,山中一大群野鸡出来,的确很漂亮。“色斯举矣”,野鸡要起飞之前,翅膀尾巴一展,像孔雀一样很美丽,然后起飞了,“翔”是飞翔一阵,然后又下来,停在什么地方呢?在山岗上面。孔子当场看到这个景象,野鸡羽毛很鲜艳,仔细一看,是只母野鸡,悠闲安然地站在山岗上。这时候子路也在旁边,孔子就告诉子路:“时哉!时哉!”这个“时哉!时哉!”在孔子一生思想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尤其研究《易经》及中国文化,关于“时”的问题,更要注意。人生一切,个人小事也好,国家大事也好,都要把握时机。还有“位”——环境。《易经》重点,就在这里。天下万事万物都在变,随时在变,没有不变的事,时间一分一秒在变,空间随时随地在变。   所以孔子经常在《易经》中提到时空的变。我常告诉年轻同学们,不要怨恨,也不要牢骚,年轻人不怕没有前途,只问你能不能够站得起来;但要懂得把握时间和空间。如同赶公共汽车一样,这就是人生。等得久的人,不要埋怨,是自己到站太早了;有的刚刚赶到,汽车开出去了,于是气得不得了,大骂一阵,骂有什么用?干脆等下一班第一个上去,不就好了。从这一点小事,也可了解人生,怎样去安排自己,把握时间,孔子告诉子路“时哉!时哉!”也包含了这个道理。     野鸡站在山岗上面,显得很神气,假使它站在中央菜市场的鸡笼旁边,你说它的后果是什么?它站在那山岗上,就大有凤凰之象。正如晋代左思的诗:“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一幅大自然的画面,上是千仞岗,下是长江浪,一人怡然自得地站在上面,真是神仙中人,了不起,这就是得时、得位。孔子指着那山岗上美丽的雌雉对子路说:“时哉!时哉!”意思就是说,你看,那只雌雉正在这个时候飞起来,然后又降落在那么一个好地方,这一幕活动的画面,影射了人生处世之理。孔子周游列国,要想救这个时代,救这个世界,救这个历史文化,但却深感回天乏术。他藉着这一幕景致对子路表达这个意思,而不从正面讲,好像释迦牟尼拈花微笑的手法。不用语言,就用目前这个事实指示给子路,你要懂得这个,要立足,要站稳,要站得好,早一点站到你的好位置。“时哉!时哉!”要把握时机。子路这时候拱手:“是!”三嗅是子路听懂以后,恍然领悟而生感叹的反应。   中国文字,古文非常简单,就是这么回事,但是拿现代文字改写成剧本的话,起码是两页的对白,加上表演,镜头恐怕花费二十分钟。     这段在研究《乡党》时要极小心,在此只提前作个简述。现在再回到讲仁的这篇上面;“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此一说词内涵的道理。也相当于子路那一则“山梁雌雉……时哉!时哉!”的道理。前面说过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这个人用功,很注重培养自己内心的宁静,德行的修养到了相当的程度,孔子看到他进来——一个人道德素养到了宁静安详的境界,走路的神态和平常不同;忧郁时,走路的态度又变得与高兴时不同。他的学问、道德修养到了这个境界,在孔子面前一走过来,这位至圣先师就看出了火候。所以孔子把他叫过来:“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其他学问讲了半天,都是空的。等于释迦牟尼说的不立文字,真理就在你自己内心里,内心随时随地都能宁静、安详、平淡,这个境界就差不多了。你永远保持修养上的这个境界,久而久之即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但是一般同学们没有修养到这个程度,此中道理,并不是即讲即知,必须要有内涵的真正修养。曾子也知道一般同学没有到达这个程度,因此就轻轻一推,推到行为上去,告诫他们先要留心作人做事的忠恕之道。     孔子的学问,的确有一段内在修养、真实工夫,并不是完全谈空洞的理论而已。这一段我们暂时讲到这里为止,恕我才疏学浅,言难尽意。这类的问题后面还是有的,以后还可以谈到。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02:06:46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2:08 |只看楼主 14# t T 举报 |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从,去声。孔子尝厄于陈、蔡之间,弟子多从之者,此时皆不在门。故孔子思之,盖不忘其相从于患难之中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行,去声。弟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而幷目其所长,分为四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此可见。程子曰:“四科乃从夫子于陈、蔡者尔,门人之贤者固不止此。曾子传道而不与焉,故知十哲世俗论也。”

    “从我于陈、蔡(1)者,皆不及门(2)也。”   【注释】 (1)陈、蔡:均为国名。    (2)不及门:门,这里指受教的场所。不及门,是说不在跟前受教。     【译文】 孔子说:“曾跟随我从陈国到蔡地去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受教了。”   【评析】 公元前489年,孔子和他的学生从陈国到蔡地去。途中,他们被陈国的人们所包围,绝粮7天,许多学生饿得不能行走。当时跟随他的学生有子路、子贡、颜渊等人。公元前484年,孔子回鲁国以后,子路、子贡等先后离开了他,颜回也死了。所以,孔子时常想念他们。这句话,就反映了孔子的这种心情。     德行(1):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2):宰我、子贡。政事(3):冉有、季路。文学(4):子游、子夏。     【注释】 (1)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     (2)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     (3)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     (4)文学: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

    【译文】 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原文】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译文】品德行为很好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这四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是:宰我、子贡这两个人。善于办理政事的是:冉有、季路这两个人。熟悉诗书礼乐文化知识的是:子游、子夏这两个人。

    【说明】本节所举的十个人就是孔子所说的“皆不及门也”的十个人,亦是随从他周游列国之人。为什么提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四种?在《述而》第六节中,孔子就说过:“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孔子要求自己和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这四点,因此,能在起码的行为上能约束自己的,孔子都要收为学生,并给予一定的教导。也就是说,孔子收学生是有一定条件的,并不是谁想要来学即可以学习,送点礼物就可以来学习,学习中亦可无拘无束。一个人是要能“自行束、修以上”的才能被孔子收为学生。

    知人论事     下面孔子提出他的学生了。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这时候他的处境很困难,而所带领的一些学生都不离散,大家围绕着他,团结在一起。这是他晚年时候的感叹,他说当时随我在陈蔡之间一起蒙难的学生,现在都不在了。这是他怀念故旧之情。当时跟着他的这些学生,都在某方面有特出的成就,也是孔子门下最有名的几个。孔子评论学生的成就说,在品德方面最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这四个人。在言语方面——当然不是现在的语文系,而是说擅长于说话的,有宰我、子贡两个人。政事则有冉有和季路。文学是子游和子夏。这里的四种,和上论中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等配合起来,就看得很清楚了,一个人的成就,各有专长,全才很少。就以孔子的学生来说,德行好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做事。我们观察人才,尤其在学生里可以看出来,有些学生品德非常好,但是绝不能叫他办事,他一办事就糟。所以作领导人的要注意,自己不能偏爱,老实的人,人人都喜欢,但不一定能够做事。有才具的人能办事,但不能要求他德行也好。     所以过去中国帝王,用人唯才,尤其处乱世,拨乱反正的时候,要用才,只好不管德行。我们知道,曹操下一道征求人才的命令,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文献,他说不问是偷鸡摸狗的,只要对我有帮助,都可以来投效。只有曹操有胆子下这样的命令,后世的人不敢这样明说,可都是这样做。其次汉高祖只有张良、萧何、陈平三杰帮他平定天下。其中陈平曾为他六出奇计,在当时只有他和陈平两个人知道。当时汉高祖和项羽作战,要陈平对项羽做情报工作,而且用反间计,给了陈平五十镒黄金作经费。这时有人向汉高祖挑拨,说陈平盗嫂,是最靠不住的人。汉高祖对这个话听进去了。在陈平出去办事之前,来辞行请示的时候,提起盗嫂的事,陈平听了以后,立即把黄金退还汉高祖,表示不去了。他说你要我办的是国家大事,我盗不盗嫂和你国家大事有什么关系?实际上陈平根本没有哥哥,当然没有嫂嫂,而是别人捏造的,但是他不去辩白这一套,这就是有才干的人的态度。汉高祖非常聪明,马上表示歉意,仍然请陈平去完成任务,这也是高祖英明之处。有些人则会因小失大,往往因为这些小事而误了大事。后来还有一个文学上有名的故事——张敞画眉。   汉武帝也是了不起的皇帝,张敞是当时的才子,后来成了名臣。他和他的太太感情很好,因为他的太太幼时受伤,眉角有了缺点,所以他每天要替他的太太画眉后,才去上班,于是有人把这事告诉汉武帝。一次,汉武帝在朝廷中当着很多大臣对张敞问起这件事。张敞就说“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意思是夫妇之间,在闺房之中,还有比画眉更过头的玩乐事情,你只要问我国家大事做好没有,我替太太画不画眉,你管它干什么?所以读书读历史,就是懂得人情,懂得作人做事。有时候一些主管,对部属管得太琐碎了,好像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当圣贤,但办事的人,不一定能当圣贤。我们在孔子的弟子中看到,德行有成就的人,言语不一定成功。而言语上有成就的,如宰我、子贡,在德行上不一定有颜回那么标准。政治有成就的人,气度又与德行的不同。文学好,文章写得好,更不要问了,千古以来,文士风流。历史上文人牢骚最大,皇帝们赏赐几个宫女,找几个漂亮太太给他,多给他一点钱,官位高一点,他就没有时间牢骚了。这都是说人才的难求全。但历史上也并不是没有全才,不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都好的,实在少见。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02:11:20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2:15 |只看楼主 15# t T 举报 |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焉,于虔反。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问也。然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盖幽明始终,初无二理,但学之有序,不可躐(lie)(超越等级),故夫子告之如此。程子曰:“昼夜者,死生之道也。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或言夫子不告子路,不知此乃所以深告之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 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评析】 孔子这里讲的“事人”,指事奉君父。在君父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忠尽孝,君父死后也就谈不上孝敬鬼神,他希望人们能够忠君孝父。本章表明了孔子在鬼神、生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他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在君父生前要尽忠尽孝,至于对待鬼神就不必多提了。这一章为他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做了注脚。

    【原文】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注释】事:《易·蛊·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老子·二十三章》:“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韩非子》:“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玉篇·史部》:“事,奉也。”作动词,这里用为侍奉之意。

    【译文】子路问侍奉鬼神是怎么一回事。孔子说:“还没有侍奉人,怎么能侍奉鬼神呢?”

    子路又问:“我斗胆问一下关于死的问题。”孔子说:“还没有知道生的问题,怎么能知道死的问题?”

    【说明】子路所问的“事鬼神”之意,可能是就颜渊死后,子路想知道怎样去侍奉颜渊的神魂。人有灵魂,人死后变鬼变神,这种传说由来已久,原始人类对人的梦境以及自然界的一些神秘现象无法解释,便用鬼神之说来勉强解释。自殷朝“尚鬼”之后,迷信之风盛行,故子路亦不能脱俗。而孔子实在不想讨论此类问题,只是说明每一个人都应尽到自己作人的责任,能够把自己该侍奉的人都侍奉好,比如侍奉父母、侍奉师长、侍奉国君、上级等,尽到责任,也就行了。至于怎样去侍奉那些神秘的所谓鬼神,这不是我们要学习的,也不是我们要探讨的,就其实,谁也没有真正去侍奉过鬼神,而我们只举行一下祭奠仪式表示哀悼也就行了。因为,所有的人在对待死去的亲人时,都是举行祭祀仪式表示哀悼,没有谁能够去侍奉一下鬼神然后又回来的。

    子路听后有点不服气,他这一点就比颜渊强,敢于反问、反诘。所以他又问,你说没有鬼神,那么,人死后灵魂到哪里去了呢?孔子的回答也很巧妙,你从哪里生出来的?你自己都没有弄清楚,你怎么能知道死后去哪里呢?确实,人的出生的问题直到现在没有弄清楚,一个人的出生,不仅仅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因为,首先还要弄清楚男人为什么要有精子,女人为什么要有卵子。还要弄清楚精子和卵子是由人的身体的哪一部分衍生出来的,还要弄清楚精子和卵子的成活机制、结合机制,等等问题。就算这些都弄清楚了,还要弄清楚第一个男人和第一个女人的来源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春秋时代,就是到了现在,也没有弄清楚。人的来源既然都弄不清楚,人死后的去向又怎么能弄得清楚呢?这是孔子的回答,也是孔子对人的一生的深深的思索。这种思索,也可以说是唯物主义的思索,是唯物辨证法的思索。

    不问苍生问鬼神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关于鬼神,有两个问题,第一是究竟有没有鬼神?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一致承认有鬼神,但是,各个宗教承认有鬼神的理论却都不同。在大学里,拿这些不同宗教的理论,集中到一起来研究,关于鬼神的理论也包括在内,放在一起作研究,称作“比较宗教学”。以这种学 问态度来看,每一宗教都承认鬼神。此外,唯心哲学也承认有鬼神。唯物哲学是不承认有鬼神的,科学家们则不反对有鬼神,只是保持怀疑的态度,正在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前面说过的,爱因斯坦最后信了上帝,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现在科学界对这门科学的研究很热衷,有“灵魂学”、“神秘学” 正在积极研究,并且运用科学仪器,如红外线照相机等,来证明灵魂的存在。他们已经有不少发现和记录。譬如人体会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人坐过的地方,当这人离开后七八个小时,用特种照相机还可以照到这人的影子;对于植物,也认为有知觉有感情。这些研究,都很普通而且很积极。假如有一天科学界的灵魂学,能够以科学方法证明灵魂的存在,灵魂不是一种物质,是一种超物质、超电子的东西。到那时候,人类的文化要起非常重大的变化。现在欣欣向荣的科学,正在探寻生命的奥秘。     鬼神问题,在中国文化里也很重要。现在大家都讲中西文化合流,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美国文化不能代表西方文化,它只是西方文化的一个支流。研究西方文化必须了解欧洲,而欧洲西方文化最初的根源是宗教,所以非研究西方的宗教思想不可。欧洲宗教思想,过去认为中国没有宗教。实际上鬼神的观念,就是中国过去的宗教思想。所不同的是,把祖先的亡魂,与鬼神混在一起。所以鬼神的问题,是研究中国宗教的一个大问题。孔子对于鬼神的态度,在上论中已经提到过“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这里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并不否认鬼神的存在,而是认为先把人作好,再研究鬼神的问题。连人都没有作好,连人都不懂,还想进一步去了解鬼神的事,太远了。“天道远,人道迩。”天道当然不是天文学、太空学这个天道。中国过去这个天道,就是代表形而上的,太深远了。我们活着作人,人事是浅近的。但是我们作了一辈子的人,对于人的事还没有研究透澈,何必来谈那么远的天道呢?这等于他消极的承认有鬼神。     而他认为学生们的程度还不够,暂不讨论。所以他答复子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个“事”字是作动词用,对于人事问题还没有作好就不要讨论鬼神的问题。接下来和鬼神连贯的有个大问题了:敢问死?”子路问人怎么死的?大家认为子路的话蛮好笑的,怎么死还要问?但“死”的确是一门科学,人究竟是怎么死的?孔子答得很妙,“未知生,焉知死?”你是怎么生的,知不知道?生从哪里来?一般人都知道是妈妈生的。哲学中“人”究竟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很重要。而每个人都有哲学思想,只因环境或智慧的不同,有人向哲学这方面追下去,有人就不追了。像每个人小时候都发生过一个哲学上的疑问:“我是怎样生出来的?”我们小时候问父母,妈妈告诉我们人是从腋下生出来的,我们还感到奇怪。现在教育普及了,都知道怎样生人,但那只是生理上的解说。 生人真有那么简单吗?照生理医学上说是很简单;但在哲学上对于医学界的解说并不满意。医学并没有解决问题。即使是照医学上的解说,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外婆生,外婆是外外婆生,推溯上去,最初最初的那个人怎样来的?还是问题。   人的生命究竟哪里来的?这是一个大问题。究竟怎样死的?为什么要死掉?以哲学眼光来看人生,宇宙是玩弄人的,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可作这一面的解释。天地简直在玩弄万物,既然把人生下来,又为什么要让他死掉?这是多遗憾的事!   讲到遗憾,我们又想到哲学上的另一个问题。以我们东方哲学来说,《易经》看这个世界,始终都是在变化中,而它的变化始终是不圆满的。我们这部《易经》从“乾”“坤”两卦开始,最后一卦是“未济”。“未济”也可以说是没有结论的。以《易经》来看世界,任何事都没有结束。人生有结论吗?我们也讨论过“盖棺论定”并不是结论,人死了没有结论。宇宙、历史有没有结论?据科学、宗教、哲学所了解的,宇宙最后还是会毁坏,毁坏了又会新生,也是没有结论。所以人生是一个没有结论的人生,而这个没有结论的人生,永远是缺憾的。佛学里对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翻译成中文就是能忍许多缺憾的世界。本来世界就是缺憾的,而且不缺憾就不叫做人世界,人世界本来就有缺憾,如果圆满就完了。像男女之间,大家都求圆满,但中国有句老话,吵吵闹闹的夫妻,反而可以白首偕老;两人之间,感情好,一切都好,就会另有缺憾,要不是没有儿女,要不就是其中一个人早死。《浮生六记》中的沈三白和芸娘两人的感情多好!其中就一个早死了。拿小说来讲,言情小说之所以美,只是写两三年当中的事,甚至几个月中间的事情。永远达不到目的的爱情小说才美,假使结了婚,成了柴米夫妻,才不美哩!   再说笑话,太阳出来了,又何必落下去?永远有个太阳,连电灯都不必要去发明了,岂不好!也有人说笑话,认为上帝造人根本造错了,眉毛不要长在眼睛上面,如果长在指头上,牙刷都不必买了,这些是关于缺憾的笑话。这是个缺憾的世界,在缺憾的世界中,就有缺憾的人生。花开得那么好!为什么要谢了?人生,生活得那么好,又为什么要死了?这些都是哲学的问题。这宇宙的奥秘、神奇,谁是他的主宰呢?有没有人管理它呢?如果有人管,这个管的人大概是用电脑计算的。人同样都有鼻子、嘴巴、眼睛等五官,可是那么多的人,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只看这么一点点,就有那么多的不同。所以人家说人是上帝造的,我说那个制造厂里,大概有时候抓模型抓错了,所以有的鼻子不好,有的耳朵不好。这到底怎么来的?西方的宗教,有的就告诉我们不要再追问,这是上帝照他的型态造了人。那么上帝的型态又是什么样子?不知道。西方宗教说,到此止步,不能再问了,信就得救,不信不得救;东方的宗教,信的得救,不信的更要救,好人要救,坏人更要救;在东方宗教里,认为人生不是哪一个主宰,既不是上帝,也不是神,另外定了一个名称:第一因。第一个因子哪里来的?第一个“人身”哪里来的? 印度来的佛教、中国的道教,都认为人不是生物进化来的,也不是由一个主宰所创造的,也不是偶然的,这是一个大问题。   简单地告诉大家,这个生死问题和鬼神问题是连起来的。东方学说认为光靠男性的精虫、女性的卵子两个东西不能够形成一个人。人的形成需要“三元和合”,由男性的精虫、女性的卵子,配上灵魂而形成人。现在已有人研究出来试管婴儿,将精虫和卵子放进试管里看到他长大,那是不是三元呢?还是三元。精虫、卵子在玻璃管里或在人体里成长,是一回事。精虫与卵子之能够结合,还是靠一个灵魂的力量来的。人生出后有高、矮、胖、瘦、智、愚之分,不完全是遗传,遗传仅是因素之一,其中另有因缘。因缘的观念,是来自印度佛家的文化。譬如说,我在这里讲《论语》是因,大家在这里听就是缘,双方就有这个因和这个缘。相反的,大家是因,因为有大家在听,我才有机会在这里讲,我就是缘。因与缘互相连锁的关系,就叫作因缘。那么人生下来,有四种因缘,一种是亲因缘:它是种性,(这些问题讨论起来,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完的,只大概提一下。)包括了灵魂的关系,人的惯性的关系,由过去的生命历程带到了现世,又由现世再带到来世。至于父母的遗传等等,属于疏因缘,又名增上缘。何谓增上?一颗种籽,本身是亲因缘,种下泥土以后,因地质不同,吸收的养分不同而变,虽然变了,但它的本性不大会变的。所以西方遗传学所讲的,在我们东方哲学说来,那不过是增上缘的一点作用而已,并不是全部作用。有了现在的生命以后,就叫作所缘缘。何谓所缘缘?如苏东坡的诗说“书到今生读已迟”,人为了今生读书已经太迟了,今日要赶快读书,以便来生的智慧高一点,这也可以做为所缘缘的说明。第四是等无间缘。因缘的关系是永远连续不断的下去,所以是平等的,没有间歇性,永远是转下去,等于我们的银河系统,是永远在转,连续关系转下去。这里大概介绍一下,这是哲学上一个专门的课题,也是科学上一个专门的问题,很麻烦,很精细的。我们现在只能约略地讲个大概,这也就是生死的问题。   东方哲学还有一个东西讨论,最初的生命哪里来的?东方哲学有所谓“原人论”,原始的那个生命,最初从哪里来的?现在全世界都流行的禅宗——这是中国的特产——其中主要的问题,也是问“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照唯物论的解释“人死如灯灭”,这答案行不行?不能满意。事实上证明,人死不如灯灭。如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灵魂学的调查,有很多的事例证明,譬如说有的人没有死,已经有死的征象。不说远的,就说发生在台湾的事,有位老朋友的老太爷,在他死前三天的早晨,他自己的老太太,就看到她的老伴站在门前往外走。老太太呼唤他不要出去受了凉,但又倏忽不见了。再回到房间一看,老太爷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这时老太太心里知道,老伴快要死了,所谓灵魂先出窍了。果然三天以后老太爷去世了。这种事例倒蛮多的,这许许多多事例,在科学上都还是不可知之数。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我们大家都活到死,死是一个大问题,一个人正常的死到底是怎么死的?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02:17:21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2:18 |只看楼主 16# t T 举报 |

接上帖     生命的幽默     《庄子》书中有句话妙得很,他说:“不亡以待尽。”这话怎么说呢?意思是我们活在世界上并没有活,是在那里等死。所以庄子又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当一个婴儿出世,     我们说生了,但庄子的观念中,那不是生了,而是死亡的开始。自生之时就开始慢慢走向死亡。两岁时,一岁的我过去了;十岁时,九岁的我过去了;四十岁时,三十九岁的我过去了,天天都在生死中新陈代谢,思想也在生了死,死了生。我们一个新的思想生了,前一个思想马上死亡了,流水一样。正如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庄子说看着这生命活着,没有死,是在等最后的一天。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人生,的确是这样。所以有人学哲学,学得不好的,反而觉得人生没有意思,你说搞了半天有什么结论?没有结论。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缺憾的世界。但是也有人通了的,晓得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个缺憾的世界。像曾国藩在晚年,就为他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要求自己有缺憾,不要求圆满。太圆满就完了,作人 做事要留一点缺憾。如宋朝的大哲学家,通《易经》而能知道过去未来的邵康节,和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弟兄是表兄弟,和苏东坡也有往来。二程和苏不睦。邵康节病得很重的时候,二程在病塌前照顾,这时外面有人来探病,程氏兄弟问明来的是苏东坡,就吩咐下去,不要让苏东坡进来。邵康节躺在床上已经不能说话了,就举起一双手来,比成一个缺口的样子。程氏兄弟不懂他作出这个手势来是什么意思,后来邵康节喘过一口气,他说:“把眼前路留宽一点,让后来的人走走。”然后死了。这也就是说世界本来缺憾,又何必不让人一步好走路!   这里是谈生死问题,孔子并没有作结论。依哲学上来谈这个问题,在这里也无法作详细的介绍,如果像现在这样讲法,一个星期讲两个小时,就是五六年,甚至十年的时间也讲不完。而且谁知道生从何处来?死往哪里去?没有人敢说,没有人敢作绝对的论断。只有在医学上,以科学的观念说,人怎样是生,怎样是死,有生命的延续,就有新陈代谢的作用。可见医学上也认为人随时都在生,也随时都在死,人的身体就和一个小宇宙一样。就是一片树叶,在科学的观念中,比一所核子工厂还复杂,而人体的结构,就有如宇宙一样复杂。譬如我们一餐三碗饭下去,如何的消化,如何的供给人所需要的热能,如何排泄废物,其间的过程是够复杂,也够奇妙的。如果再加上一些寄生虫和那些帮助消化的细菌在内,那关系可就更不简单了。生死的确是个大问题,孔子在这里答得很奥妙,他说鬼神是属于天道的事情,“人道迩,天道远。”人本身的问题,都没有解决,怎么去谈那么遥远的天道问题?也就是他说的“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他认为子路他们这批学生,程度还不够,对于生死问题,就难说了。只要我们活着的时候,好好活下去,尽到活着的本分,先把人作好再说。     鬼神问题、生死问题,人类文化上两个大问题,现在再重复一下,让大家注意。     世界各国大学的哲学系,各派宗教乃至现在有许多科学,都在研究这两个问题。人类文化到现在,对这两个大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究竟有没有鬼神存在?生是怎么来?死是怎么去?原始的人种究竟怎么来的?     当然,我们晓得,现在共产主义的哲学,一方面是基于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一方面是基于黑格尔的唯物辩证法,以及吸收希腊方面的唯物哲学而来的。其次,影响了人类思想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弗洛依德的性心理学。这几种学说,同时构成今日世界人文文化一个大问题的存在,不过目前被物质科学的进步,将这问题掩盖住了,使我们不大感觉得到,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很严重地存在着。   生与死问题的研究,现在已经把达尔文的进化论推翻了。新的理论,一部分已经成立——整个的还没有解决。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可以讨论得完的。《论语》中显然提到这两个大问题,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过现在没有办法专门针对这两个问题,再作讨论,只能在这里作一个交代,将来我们有别的机会,再来研究这些问题。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02:20:04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2:21 |只看楼主 17# t T 举报 |

 

 

    闵子侍侧,誾誾(yin)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誾、侃,音义见前篇。行,胡浪反。乐,音洛。行行,刚强之貌。子乐者,乐得英材而教育之。“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尹氏曰:“子路刚强,有不得其死之理,故因以戒之。其后子路卒死于卫孔悝之难。”洪氏曰:“汉书引此句,上有曰字。”或云:“上文乐字,即曰字之误。”

    闵子侍侧,訚訚(1)如也;子路,行行(2)如也;冉有、子贡,侃侃(3)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注释】 (1)訚訚:音yín,和颜悦色的样子。     (2)行行:音hàng,刚强的样子。     (3)侃侃:说话理直气壮。     【译文】 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旁,一派和悦而温顺的样子;子路是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是温和快乐的样子。孔子高兴了。但孔子又说:“像仲由这样,只怕不得好死吧!”     【评析】 子路这个人有勇无谋,尽管他非常刚强。孔子一方面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特长而高兴,但又担心子路,惟恐他不会有好的结果。师之爱生,人之常情。孔子的这种担心,就说明了这一点。

    【原文】闵子侍侧,訚訚1如也;子路,行行2如也;冉有、子贡,侃侃3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4然5。”

    【注释】1.訚:(yín茵)《论语·乡党》:“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这里指说话或争辩时正直而和蔼的样子之意。

    2.行:《周礼·地官·州长》:“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贾公彦疏:“师谓征伐,田谓田猎,行谓巡狩,役谓役作。”《左传·昭公十八年》:“司马、司寇,列居火道,行火所焮。”《礼记·乐记》:“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郑玄注:“行,犹视也。使箕子视商礼乐之官,贤者所处,皆令反其居也。”这里用为察看之意。

    3.侃:《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这里指说话时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4.死:《易·豫·六五》:“贞,疾恒,不死。”《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後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大戴礼记·本命》:“化尽数穷谓之死。”《荀子·大略》:“流言止焉,恶言死焉。”《广雅·释诂四》:“死,穷也。”《后汉书·皇甫嵩传》:“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常建《吊王将军墓》:“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这里用为穷、尽之意。

    5.然:《礼记》:“穆公召县子而问然。”这里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之意。

    【译文】闵子骞在孔子旁边侍奉,一副正直而和蔼可亲的样子;而子路却是到处观察、察看;冉有和子贡则是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孔子很高兴,说:“若都是象仲由这样,不得其穷、尽也。”

    【说明】子路硬是想知道人死了之后的事情,所以别的人一副正直而和蔼可亲的样子,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而子路却是想到处观察、察看,甚至人死之后的情景他也想观察、察看;所以形容他是“行行如也”,所以孔子说他是“不得其穷、尽也。”意思是说,任何问题对于他,都是没有穷尽的;他对任何事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平时我们不觉得,而真要穷尽一个问题,是没有办法的。比如树叶掉了,为什么?因为是秋天,为什么会有秋天?因为地球绕太阳旋转到了这个地方,为什么地球要绕太阳旋转?等等,等等,可以无穷无尽地问下去。然而,我们人类知识有限,不可能穷尽任何问题,所以,孔子说子路“不得其死然”,就是叫子路不要去钻牛角尖,不要去穷尽所有的问题,因为很多问题都是我们人类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死”字在这里与上节不能作同一意使用,因为古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现象在春秋时期非常普遍,那时的人们因为现有文字太少,不能完全表达出人们心中的意愿,故而多假借;如“说”字,既可以代表“悦”,也可以用为“脱”,也可以用为言说之意。所以,本节的“死”字,即用为穷尽之意。

    孔门弟子的素描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这是孔子对于这几个学生的评论。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闵子骞是有名的孝子,孔子非常喜欢的学生,孔子观察他,说他讲话很温和,有条有理。为什么讲话那么重要呢?这就好比曾国藩在《冰鉴》中所说,看一个人头脑够不够精细,不一定要看他的鼻子、眼睛,只要听他讲话,就会知道。有些人有条有理;有些人说了半天,主题还没有讲出来。一个人处事有没有条理,在言语中就可以看出来。所以,闵子骞在旁边是“訚訚如也”,温和,有条理,看着很舒服。     子路呢?“行行如也”,什么是“行行”?光从书本、知识上,是难以了解的,要配合人生经验,才会知道。司马迁写《史记》,他自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光读书读多了,不是学问,是书呆子,没有用。还要行万里路,观察多了,才是学问。从前,看到好几位当代的大人物,观察的结果,就懂了“行行如也”这句书,此公说话很简单,但不断在动,好像坐不住一样。这才想到就是子路的“行行如也”。     冉有、子贡这两个人“侃侃如也”,这“侃侃”是形容他气度很大,现在的话是很潇洒。对于这几个人,最后孔子下断语:“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他说子路将来不得好死。结果孔子看对了。子路后来是在卫国的政变中战死的,死得非常光荣。前面说过,他是为了赶回为卫国平乱,身受创伤,然后整肃衣冠,端坐而死。在中国历史上,唐、宋、明各代,这种人物很多,战死了以后还站着,尸体绝不倒下来,以致敌人的将领都对他崇拜万分,往往为他立祠建庙,这就与鬼神、生死的问题有关了。所以我们中国人说“聪明正直,死而为神。”只要人的品格好,如忠义的人,死了以后就可以为神。我们看见许多庙,大家都去膜拜,里面所供奉的神,就是这一类人所升华的。这一段是由子路的“行行如也”所引起的。

    “子乐”,描述当时孔子对于这几个围绕在身边的学生,觉得很高兴。可是他很遗憾地深深惋惜子路将不得善终。我们这里也要注意子路的“行行如也”。譬如有些人坐下来会抖腿,在相人术上,这种人有多少钱都会被他抖光,这是一种“败相”,不但钱会抖光,事业也会抖光,实际上也就是“行行如也”的一种小动作。

  人坐就是坐,睡就是睡,坐有坐相,睡有睡相,走有走相,吃有吃相, 前面有相,后面有相,真正看相,太不简单,这是以中国文化中,形名之学作的说明。这是孔子对常在身边几个学生人品修养,表现在外形上的一个定评,虽然是简单一句话,但是很扼要。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02:24:45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2:30 |只看楼主 18# t T 举报 |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程子曰:“言其声之不和,与己不同也。”家语云:“子路鼓瑟,有北鄙杀伐之声。”盖其气质刚勇,而不足于中和,故其发于声者如此。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门人以夫子之言,遂不敬子路,故夫子释之。升堂入室,喻入道之次第。言子路之学,已造乎正大高明之域,特未深入精微之奥耳,未可以一事之失而遽(ju 匆忙)忽之也。

    子曰:“由之瑟(1)奚为于丘之门(2)?”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3)也。”   【注释】 (1)瑟:音sè,一种古乐器,与古琴相似。     (2)奚为于丘之门:奚,为什么。为,弹。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     (3)升堂入室:堂是正厅,室是内室,用以形容学习程度的深浅。     【译文】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评析】 这一段文字记载了孔子对子路的评价。他先是用责备的口气批评子路,当其它门人都不尊敬子路时,他便改口说子路已经登堂尚未入室。这是就演奏乐器而言的。孔子对学生的态度应该讲是比较客观的,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反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树立起信心,争取更大的成绩。

    【原文】子曰:“由之瑟1,奚为於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2也!”

    【注释】1.瑟:(se色)《尔雅》:“大瑟谓之灑。”《礼记·明堂位》:“大瑟小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说文》:“瑟,庖牺所作弦乐也。”古代拨弦乐器。形似古琴,一般有二十五弦,每弦一柱,但无征位。

    2.升堂入室:升堂比喻刚刚入门,入室比喻更高境界。后比喻人学问和技艺深得师传、造诣精深;也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也作“登堂入室”。

    【译文】孔子说:“仲由弹琴,怎么能成为我的门下弟子呢?”孔子的学生们于是便瞧不起子路。孔子后来解释说:“仲由的学问已经升上厅堂,只不过还没有进入内室而已。”

    【说明】子路喜欢穷尽问题,在弹琴上也是如此,因此他把音乐的要素弄混了,孔子由此而批评他,有许多问题是不能去穷尽的,在音乐上更是如此,你这样穷尽弹琴的做法,怎么能成为我门下弟子呢?音乐是人的情感的抒发,是祭祀仪式上情景的烘托与渲染,穷尽弹琴的技法那是不能叫音乐的。虽然如此,孔子还是肯定了子路的学问修养是很不错的。古代建筑是明堂格式,进门后,中间一个大天井,天井过去的大厅就叫明堂,深入明堂便是内室,再后面就是后院了。孔子认为子路弹琴鼓瑟已经进门升上明堂了,也就是说可以上台演奏了,但还没有深入内室,还差一点精深。如此而已!孔子之批评子路,并不是说子路太笨,而是批评子路的穷尽问题的做法,是批评他在弹琴鼓瑟的事情上“过犹不及”,是对子路的激发和勉励。而其他门人弟子不敬子路,则说明了他们的愚蠢,孔子后来的这句话其实也就是对他们的批评,对子路的肯定。

    子路的琴学入门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路学习鼓瑟——瑟比现在流行的古筝一类的乐器还要古老,有现在普通写字台那样大,有五十根弦,很复杂。“鼓”字,便是敲弹的意思。子路正在鼓瑟,孔子看见,觉得很好玩,于是讲了一句笑话,他说子路啊!他对于鼓瑟,还没有入门呢!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事实的笑话:我有一个学生是学科学的,他原有个外号叫“科学怪人”。这人做事、讲话,什么都是机械化的。后来,住在我家里,我所讲的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东西,还是他记载的,他很有兴趣。他的弹筝,也是机械化。我笑他是科学弹筝,他也不管。但有一点,他做事是很科学的,他开始学筝的时候说,每天只学十分钟,以后就固定化,每天尽管忙,必弹十分钟,不多不少。半年以后,还真的弹得蛮好了。由他的修养,我就感觉到,做任何事情,不要怕人家笑,这也是科学精神。他除了“科学怪人”的绰号之外,还有一个外号是“紧张大师”。后来到了美国,有个场合,人家要他表演,他就在很多人面前表演弹筝,一上台,手就发抖。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一种特别的指法呢。常常有些人说,年纪大了,要学什么东西没有时间。我就常拿他这个精神告诉人家,一天只用十分钟好了,一年、两年下来就不得了。实际上,我们回想起来,读书也好,学别的也好,很少用超过一天十分钟,连续三年加起来那么多的时间。如果真下这个工夫,无论哪一件事情,都会有成就。子路鼓瑟,孔子也是对他作这样的批评。     同学们听到孔子这个批评,对子路就不佩服了。在这里就看出群众的心理是盲从的。这个地方,我们读书就要注意了,真正头脑冷静,任何事情不跟着别人转变,要用自己真正的智慧、眼光来看一件事、看一个人。所以,孔子看到同学们这个盲从的毛病就说,你们也真是太看轻人,我说子路,是勉励激发他的话,实际上,子路鼓瑟的成就,已经进入了厅堂里,不过没有进入内室去而已。“升堂入室”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堂与室不能用现代的建筑格局来讲的,中国过去的建筑,有明堂格式,一般人讲话骂人“你是什么明堂?”过去的建筑,都是四合院式的,中间一个大天井,中间的大厅是明堂,深入明堂是内室,再后面就是后院了。孔子认为子路鼓瑟已经升堂了,不过没有深入到内室,如此而已。我这样说了一句话,你们就轻视他,太不应该,太轻率了。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02:33:56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2:35 |只看楼主 19# t T 举报 |

 

 

    柴也愚,柴,孔子弟子,姓高,字子羔。愚者,知不足而厚有余。家语记其“足不履影,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之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避难而行,不径不窦”。可以见其为人矣。参也鲁,鲁,钝也。程子曰:“参也竟以鲁得之。”又曰:“曾子之学,诚笃而已。圣门学者,聪明才辩,不为不多,而卒传其道,乃质鲁之人尔。故学以诚实为贵也。”尹氏曰:“曾子之才鲁,故其学也确,所以能深造乎道也。”师也辟,辟,婢亦反。辟,便辟也。谓习于容止,少诚实也。由也喭。喭,五旦反。喭,粗俗也。传称喭者,谓俗论也。杨氏曰:“四者性之偏,语之使知自励也。”吴氏曰:“此章之首,脱‘子曰’二字。”或疑下章子曰,当在此章之首,而通为一章。

    柴(1)也愚(2),参也鲁(3),师也辟(4),由也喭(5)。     【注释】 (1)柴:高柴,字子羔,孔子学生,比孔子小30岁,公元前521年出生。     (2)愚:旧注云:愚直之愚,指愚而耿直,不是傻的意思。     (3)鲁:迟钝。     (4)辟:音pì,偏,偏激,邪。     (5)喭:音yàn,鲁莽,粗鲁,刚猛。     【译文】 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评析】 孔子认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这一段同样表达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思想,调和与折衷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中国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

    【原文】柴1也愚,参2也鲁3,师也辟4,由也喭5。

    【注释】1.柴:孔子的学生。姓高,名柴,字子羔,亦称季羔、子皋、子睾。春秋末卫国人。少孔子三十岁。

    2.参:孔子弟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原山东费县,现属平邑县)人。少孔子四十六岁。

    3.鲁:《左传》:“鲁人以为敏。”《礼记·檀弓》:“容居,鲁人也。”这里用为迟钝、愚钝之意。

    4.辟:通“避”。《左传·庄公九年》:“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周礼·掌交》:“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荀子·荣辱》:“不辟死伤。”这里用为回避、躲避之意。

    5.喭:(yan燕)《篇海类编·身体类·口部》:“喭,粗俗。”《字汇·口部》:“喭,刚猛也。”这里用为刚猛之意。

    【译文】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多爱回避,仲由刚猛。

    【说明】这是对四个学生的评价,也是“过犹不及”的延伸说明,过分了,不及了,缺点就会显明。不过不不及,不偏不倚,缺点就很难被别人看出来。如勇猛太过即成为鲁莽,文雅太过即成为酸腐,梗直太过即成为固执,温柔太过即成为软弱,等等。所以,人的任何一种性格个性都不益太过,优点太过即成为缺点了。当然缺点太过,就会授人以柄,就会导致自己人生的失败,就会致命。

    儒家四相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这也是对四个学生的评论。柴,姓高,字子羔,少孔子三十岁。这评论不一定是孔子亲自说的,是后来门人的记载。其中说高子羔这个人比较“愚”,照现在话来说就是笨,但并不是我们普通说的笨。朴拙一点,举止比较迟缓就近愚,不完全是笨的意思。   还有这个“愚”字的笑话,有些学生在外国已拿到博士、硕士学位,写信回来,往往自称“愚生”,这对于传统文化真是一大讽刺。后来一问,在高中都正式教过的。可见在教育上并没有错,错在自己不留心而已。唐代以后,一千多年来,“愚”字都是长辈对晚辈或平辈间的谦称。例如师长对学生写信,可以自己谦称为愚兄。舅对年长的外甥,也可谦称愚舅。对弟弟,也可谦称愚兄。可是还有人称“愚生”,那就奇怪了。那么,上面称老师,应该对称为笨师了?(一 笑)。这是另外谈到写信的礼貌。在这节书里,“愚”的意思是反应迟钝。     第二个是“参也鲁”,“鲁”和“愚”看起来好像差不多。像《水浒传》这部小说,非常妙,它包含了社会哲学,也包含了历史哲学,其中人物,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都是怪物。这一百零八个人各加一个外号,这些外号都有民间的哲理,看起来蛮有意思。如宋江的外号“及时雨”,天旱久了来一场“及时雨”有多好。但“及时雨”宋(送)江,送到江里去了,一点用都没有。又如智多星吴(无)用,也是一样。“花和尚”鲁智深,姓就用鲁,所谓鲁就是鲁莽。他相当粗暴,动辄就打,虽然出家当了和尚,喝醉了连佛像都打掉。可是他的打,是很聪明的打法。盲目地崇拜偶像,并不是真正信仰的精神。真正信仰的人,不一定要崇拜偶像,一个真正具有宗教家精神的人,并不是一定要有宗教的形态。所以鲁智深的鲁是代表这样的性格。我们说鲁就是笨,这说法错了。鲁是在愚的当中又带点直,而直的当中又不粗暴,慢吞吞的为鲁。     “师也辟”,子张比较有点固执,有了学问的人,多半易犯这个毛病,大致文人也多固执,这样看不惯,那样看不起。这里所讲的子张有点特殊的个性,就谓之辟。

    “由也喭”,这个“喭”与“谚”相通,就是土佬,很俗气、很粗糙的相似形态。子路做事比较粗暴,讲话也比较豪放。本篇为什么只提这四个人呢? 因为这四个人也代表了人格的四种典型。一般人可以用这四种典型来做一个小的归类;不是这类,就是那类。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02:40:22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2:42 |只看楼主 20# t T 举报 |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兼人,谓胜人也。张敬夫曰:“闻义固当勇为,然有父兄在,则有不可得而专者。若不禀命而行,则反伤于义矣。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则于所当为,不患其不能为矣;特患为之之意或过,而于所当禀命者有阙耳。若冉求之资禀失之弱,不患其不禀命也;患其于所当为者逡巡畏缩,而为之不勇耳。圣人一进之,一退之,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

    子路问:“闻斯行诸(1)?”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 (1)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2)兼人:好勇过人。     【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评析】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原文】子路问:“闻斯1行诸2?”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3,故退之。”

    【注释】1.斯:《诗•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诗•豳风•破斧》:“哀我人斯,亦孔之将。”《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诗•大雅•抑》:“斯言之玷。”《论语·八佾》:“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尔雅·释诂》:“斯,此也。”假借为“此”,用为这、这个、这里之意。

    2.诸:《左传·僖公十三年》:“秦伯谓子桑:‘与诸乎?’”《论语·述而》:“子曰:‘有诸?’”《礼记·文王世子》:“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孔颖达疏:“诸,之也。”《广雅·释言》:“诸,之也。”这里用为代词,作宾语,相当于“之”之意。     3.兼人: 这里用为超过别人,一人顶两人用之意。

    【译文】子路问:“是不是听说了这些就做呢?”孔子说:“你有父亲兄弟在上,怎么能听了就做呢!”

    冉有问:“是不是听说了这些就做呢?”孔子说:“听到就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是不是听到了就做,您说‘有父亲兄弟在’;冉求问是不是听到了就做,您说‘听到了就做’。我迷惑不解,现在壮起胆子勇敢地问一下。”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凡事退避三舍,故而要其前进;仲由这个人超过别人,一人顶俩人用,故而要其稍退一下。”

    【说明】这一进一退,都是“过犹不及”。孔子之所以说仲由“有父兄在”而“退之”,是因为子路为人勇敢刚强,精明强干,是非分明,刚毅果断;而且其孝敬父兄的责任未了,如果要他在勇敢刚强,精明强干,是非分明,刚毅果断上不过分、不过头,那他就可能会变得软弱、懦弱而迟疑不决了,也就会有违他做人子、弟的责任。而冉求这个人凡事退避,不爱出头,所以要他听到这个“过犹不及”的道理后,就要学习做到,要变得勇敢一点,刚强一点,精明强干一点,是非曲直分明一点。所以,具体分析“过犹不及”,亦要审时度势,不要过分、过头,也不要不及。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这是孔子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同时由这一篇书,也反映自己作人做事的一个反省。子路问,听懂了一个道理之后,马上就去做吗?就言行合一去实践吗?孔子告诉子路说,你还有父母兄长在,责任未了,处事要谨慎小心,怎么可以听了就去做呢?另外一个同学冉有也向孔子问同样的问题说,听了你讲的这些道理,我要立刻去实行吗?孔子说,当然!你听了就要做到,就要实践。他答复这两个学生的话,完全不同。公西华听到以后,觉得奇怪了,跑来问孔子说,他们两个同样的问题,你的答复却完全不同,我越听越不懂了。“敢问?”——敢有不敢的意思,这就是说我现在鼓起勇气,要请你原谅一下,请告诉我,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作两种答复?孔子说,冉有的个性,什么事都会退缩,不敢急进,所以我告诉他,懂了的学问,就要去实践、去力行。子路则不同,他勇敢,“兼人”——生命力非常强,他这个人的精力、气魄超过了一般人。太勇猛、太前进,所以把他拉后一点,谦退一点。   在字面上只看到孔子教育的方法。我们在教育界久了,有时看到太用功的学生,也是劝他多休息、去玩玩,太懒的就劝他长进一些、多用功一点,这大家都做得到,何必孔子?但这只是文章的表面,进一步就看到孔子对学生的培养。首先,我们知道子路是战死的,非常勇敢,最后是成仁的烈士。孔子早已看出他是成仁的料子,所以他说“由也不得其死然”。这句话不是骂他,而是感叹。如果当时孔子稍稍鼓励他一下,可能早就成了烈士,不会等到后来卫国变乱才成仁。所以孔子在这里警告他,你的父兄家人一大堆,要先对个人责任有所交代,然后才可以为理想奋斗。如此,以中和子路过分的侠情豪气。而冉有则是安于现状,不大激进的人,所以孔子不大愿意他出来做事。结果他在鲁国季家,竟然弄起权来了,那么孔子就鼓励他,跳出现实的圈子,要有独立不拔的精神。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02: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