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子言行录集(四) - 仲子研究 - 仲氏宗亲网论坛 仲氏|仲|仲子|子路|仲由|祭拜|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18:51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知,去声。成人,犹言全人。武仲,鲁大夫,名纥。庄子,鲁卞邑大夫。言兼此四子之长,则知足以穷理,廉足以养心,勇足以力行,艺足以泛应,而又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使德成于内,而文见乎外。则材全德备,浑然不见一善成名之迹;中正和乐,粹然无复偏倚驳杂之蔽,而其为人也亦成矣。然亦之为言,非其至者,盖就子路之所可及而语之也。若论其至,则非圣人之尽人道,不足以语此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复加“曰”字者,既答而复言也。授命,言不爱其生,持以与人也。久要,旧约也。平生,平日也。有是忠信之实,则虽其才知礼乐有所未备,亦可以为成人之次也。程子曰:“知之明,信之笃,行之果,天下之达德也。若孔子所谓成人,亦不出此三者。武仲,知也;公绰,仁也;卞庄子,勇也;冉求,艺也。须是合此四人之能,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然而论其大成,则不止于此。若今之成人,有忠信而不及于礼乐,则又其次者也。”又曰:“臧武仲之知,非正也。若文之以礼乐,则无不正矣。”又曰:“语成人之名,非圣人孰能之?孟子曰:‘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如此方可以称成人之名。”胡氏曰“今之成人以下,乃子路之言。盖不复闻斯行之之勇,而有终身诵之之固矣。未详是否?”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3)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 (1)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     (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     (3)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     (4)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原文】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绰3之不欲,卞庄子4之勇,冉求5之艺,文6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7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1.成人:这里是指完美无缺的人之意。

    2.臧武仲:鲁国的大夫,又称臧孙纥。他逃到齐国后,预料到齐庄公不会长久,便设法不接受齐庄公给他的封地。后来,齐庄公果然被杀,他没有因此而受牵连,孔子认为他是有智慧的人。

    3.公绰:指上节所说的孟公绰。

    4.卞庄子:鲁国的大夫。封地在卞邑,据说他是鲁国的著名勇士,曾只身打虎。

    5.冉求:孔子的学生。姓冉,名求,字子有。春秋末鲁国人。少孔子二十九岁。当时是季氏的家臣。

    6.文:即孔文子,卫国大夫级的官员。姓孔,名圉(y—雨),字仲叔,谥号“文”。

    7.要:(yan腰)通“约”。这里用为“穷困”之意。

    【译文】子路问孔子怎样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孔子说:“若是有臧武仲那样的智慧,有孟公绰那样的清心寡欲,有卞庄子那样的勇气,有冉求那样的才艺,有文子懂得的那些礼乐,就可以成为完美无缺的人了。”接着又说:“今天所谓完美无缺的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看到利益就思考到最佳行为方式,看到有危险就接受国家的任命,长期贫困也不会忘记平日的诺言,这也可以成为完美无缺的人了。”

    【说明】在对许多人作了评价后,子路想知道怎么样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才能够“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的道理。孔子告诉他,孟公绰可以“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是因为他缺乏臧武仲的智,卞庄子的勇,冉求那样的才艺,以及文子的礼乐。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为政者、统治者,在执政时,所应该具有的才识,是要有“仁、义、礼、智、信”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如果没有“仁、义、礼、智、信”的综合素质,也只有象孟公绰那样去做一个“老”,而不能做大夫。当然,要成为一个具有“仁、义、礼、智、信”的综合素质的完美无缺的人,是很难的,其实这也是孔子对君子的标准的认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孔子理想中的君子是很难有了,私有制的畸形发展,物质财富的集中所使人产生的舒适享受,使得人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因此孔子提出另外一个标准,就是“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其中这个“利”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能够见利而让,见利不争不夺,见利而思考最佳的行为方式,就能使一个人成为完美无缺的人。因为能够见利而让,才能临危受命,如果仅考虑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是不会临危受命的。而不会临危受命,则就没有了“仁、义、礼、智、信”的综合素质,只是一个陈文子那样“有马十乘,弃而违之”的人。

    全才——智、清、勇、艺、礼   下面讲到怎样才算是人才与全才。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里孔子所说的“成人”,也可以解释为全人,也可以说是人世间的全才。子路问怎样才是全才,孔子说,要求一个全才太难:第一个是智慧,像臧武仲,这位鲁国的大夫,智慧高,知识渊博;其次要像孟公绰的清心寡欲,什么都不要,本身非常清高、廉洁;光是有清廉的德操,智慧的修养,还是不够,还要有勇,如卞庄子。卞庄刺虎,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当然不止是打老虎的勇敢,主要在有决心、决断,须要牺牲的时候就敢于牺牲的大勇;就是有了智慧、清廉、勇敢还不够,还要有冉求之艺,文学艺术的境界,样样才能都会。   这四个人的优点:高度的智慧;道德的涵养,没有私欲,没有火气,心气平和;品德好的人,往往有点像废人一样,所以又要加上勇敢、决断、侠义的精神,这样还不能算是全才或全人,还要加上文艺境界,与高度的礼教修养,这样几个条件合拢来,就可以为成人了。这该多难!但是要注意,原文“亦”字用在这里的重要意义,孔子说了如此等等,还是用了一个“亦”可以为成人矣的“亦”字。由此可知他认为还并没有完全到达理想中“成人”的那个程度。   读到这段书我们要记住,这一段孔子所提出的,可说是讲国家大才的标准,也可说是讲中国文化,讲人格教育修养的标准。但是孔子所要求的太高了,然后自己转了一个弯,对子路说,时代不同了,不一定要把我这个观念拿来作标准。现在只要做到“见利思义”,看见对自己有利的事,能多考虑一下义的方面。义就是宜——看看这个利是不是合理、合情、合法。“见危授命”,既然身为负责人,为大家做事,要能做到临危时,接受任命,为达成任务,宁可牺牲自己。甚至交朋友也能如此。还有平时所说出的话,不管经过多少时间的考验,何等环境的考验,纵然过了很久很久,都能言行一致,说得到的一定做得到。有了这几点,在这个时代里,已经是了不起的人才了,何必要求太高呢!   我们拿“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这句话,看现在的社会,有时很好笑,发表任何政见时,要如何如何,一旦到那个位置以后,所说的话都不见得兑现了,哪里能够作到“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看现代可以证历史,看历史可以懂现代,如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我们说现在社会风气不好,孔子当时社会风气也一样不好。有些同学到外国留学回来,开口就是外国如何如何好,我就告诉他们,古今中外都是一例,没有外国如何好,中国如何坏。以贪污来说,美国有许多地方,贪污得更厉害。   外国人也是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十几年以前有些年轻同学去美国留学,我制了棉被送给他们带去。有位外交官说太落伍,在美国用不着。可是这个同学因为是老师制赠的,还是带了去。我又要他们带了些宫灯之类的小礼物去,要他们保持中国的礼貌,逢年过节时要对老师表示敬意。他们也曾说外国人不喜欢这一套,后来两样都对。圣诞节去向老师行个礼,送一盏小宫灯聊表敬意,说明是中国礼貌,外国老师高兴得不得了,说所教的各国学生,只有中国学生最好,最有礼貌。至于棉被,碰到冬天停电,大家冻得要命,而他们穿棉袄,盖棉被最舒服,这都是中国文化。因此也了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是人,感情思想是一样的,绝对没有两样,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     所以我们处理一件事,要注意到古今中外,包括未来的时代,人情世故是一样的。纵然观念两样,其实原则还是一样,换一个角度讲就通了。譬如说某件事在道德上不通,有些外国人不会理解;说成没有价值,他马上赞同这句话。不过把“道德”与“价值”两个名词换用了一下而已。因此,我们教育子弟,不管什么时代,中国文化的人格标准,绝对是高的,绝对是对的。我们现代的人格教育,能够使每一个人,做到像孔子所讲的第二条“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就很了不起。再讲一步,如果能够做到像孔子所讲的第一条,集智慧、人品、胆识、才艺于一身的人,那就太难得了。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03:58:41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4:00 |只看楼主 32# t T 举报 |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纠,居黝反。召,音邵。按春秋传,齐襄公无道,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及无知弒襄公,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奔鲁。鲁人纳之,未克,而小白入,是为桓公。使鲁杀子纠而请管召,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牙言于桓公以为相。子路疑管仲忘君事雠,忍心害理,不得为仁也。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九,春秋传作“纠”,督也,古字通用。不以兵车,言不假威力也。如其仁,言谁如其仁者,又再言以深许之。盖管仲虽未得为仁人,而其利泽及人,则有仁之功矣。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1),召忽(2)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3),不以兵车(4),管仲之力也。如其仁(5),如其仁。”     【注释】 (1)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     (2)召忽: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3)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     (4)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 (5)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     【译文】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评析】 孔子提出“事君以忠”。公子纠被杀了,召忽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却没有死,不仅如此,他还归服了其主的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一应当属于对其主的不忠。但孔子这里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是依靠仁德的力量,值得称赞。

    【原文】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1,召忽2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注释】1.公子纠:齐僖公之子,齐襄公之弟。齐襄公无道,纠与其庶弟姜小白出逃国外。纠由管仲和召忽侍奉逃到鲁国。齐襄公被杀后,小白先入齐国,立为君,是为齐桓公。桓公兴兵伐鲁,逼迫鲁国杀纠。事见《左传》庄公八年、九年。 2.召忽:公子纠的家臣。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他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家臣召忽因此自杀以殉主,公子纠的另一个家臣管仲没有跟着去死。”然后又接着说:“这不算是仁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共商会盟,不使用武力,这都是管仲的力量。这就是仁,这就是仁啊。”

    【说明】上节孔子说齐桓公正而不谲,所以这里子路马上反驳:齐桓公取得君位之后,马上杀了公子纠,这本身就不正,召忽因此自杀殉主,但齐桓公还是重用了不自杀殉主的管仲,这一系列事情都能说明齐桓公不正而诡谲。如果仅看事情的表面,确实是这样。但每一样事情都有它的多面性,亦有多变性。子路只看到事情的一面,而孔子却看到了事物发展的另一面。春秋时期,齐在经济、文化上都较为先进,是春秋时东方的泱泱大国。春秋初年,齐内乱迭起,无暇对外。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辅佐,稳定了国内的局势,同时又注意发展经济,国力大为充实。于是桓公积极开展对外活动,首先拉拢宋、鲁两国,接着把郑也争取过来。当时北方戎、狄势力强大,华夏小国深受其害。公元前661年,狄伐邢(今河北邢台);次年,狄又破卫(今河南淇县),卫只剩下遗民五千余人。齐乃出兵救邢存卫,迁邢于夷仪(今山东聊城),迁卫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史称“邢迁如归”,“卫国忘亡”。由于齐联合其他诸侯摧折狄人南下的锋芒,使邢、卫两国转危为安并受到保护,齐桓公在中原国家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

  南方的楚国,在春秋初年还不强,但经过楚武王到楚文王的苦心经营,楚开始强大,先后灭掉了邓、申、息等国,并渐向北发展其势力。到成王时,楚打算更进一步向中原逼近,但正逢齐桓公的崛起,一向服属于楚的江、黄等小国都转向齐。这使楚大为不满,于是连年进攻郑,以此作为报复。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也采取相应的举动,率领鲁、宋、陈、卫诸国之师,讨伐追随于楚的蔡国。蔡不堪一击而溃败,齐遂进而伐楚。楚不甘示弱,派人责问齐师。最后两国无法压倒对方,故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会盟。这次齐虽未胜楚,但楚北进的计划受到了阻力。

    公元前 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参加盟会者有鲁、宋、郑、卫等国的代表,周天子也派人前往。盟会上规定:凡同盟之国,互不侵犯,还须共同对敌。通过这次盟会,齐桓公成为霸主。霸主就是代替天子而成为诸侯中的主宰力量。齐称霸时间虽不长,但经多次会盟,对阻止戎、狄入侵和遏止楚的北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并满足了人民安居乐业、休养生息的欲望。所以孔子认为齐桓公和管仲在稳定社会,减少战争,帮助人民恢复生产方面是有着很好的贡献的,没有使用武力来成就霸权,这也是他们对人民百姓仁慈的表现。因为每一次战争,都是以人民百姓的生命和鲜血为代价的。

    管鲍之交难     因为孔子讲到对晋文公和齐桓公的比较,而且加以评论,子路就来插话。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路说,老师说齐桓公好,但是我想起一件事。齐桓公和公子纠,是兄弟也是政敌。管仲没有得志的时候,原来是帮助公子纠的,那时另外还有一个大臣名召忽,当时公子纠死了,召忽也拚命作战,为公子纠而死,但管仲并没有殉职。这样说来,管仲的人格还是有问题。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当时帮助齐桓公成功,有名的名臣是鲍叔牙。桓公问鲍叔牙,如果想成霸业,把齐国治好,谁是好的人才。鲍叔牙就推荐了管仲。但管仲曾经在作战的时候,用箭射过齐桓公,幸好没有将齐桓公射死,而射中了衣带钩。所以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推荐后说,管仲这个人曾经助过公子纠,而且用箭射过我,幸好只中衣带钩,我没有杀他,已经够宽大了,你还要推荐他?鲍叔牙就说,你要振兴国家?还是要报私仇?你如果想成霸业,就不要记私仇。因为他是人才,当他帮助公子纠的时候,应该射你的。各为其主,立场不同嘛!齐桓公也有汉高祖相同的气度,因此用了管仲。     大家交朋友,常引用历史上管鲍之交,把管仲与鲍叔牙的交情,来比拟知己之交,但要真正达到那个程度太难了。中国五伦之道,朋友一伦是很重要的,也很难的。像管仲与鲍叔牙这种知己的朋友,在历史上只这么一个例子。任何人一辈子都难得有这样知己,管仲最穷的时候,生活一切都依赖鲍叔牙。共同做生意赚了钱,管仲自己就多分了红利,鲍叔牙也不在乎。这还不算太难。齐桓公成功了,鲍叔牙推荐管仲当宰相,这也还不算难。管仲晚年就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人生得一知己太难。知己到什么程度呢?管仲临终以前,齐桓公问他,鲍叔牙可不可以接替他的职位。管仲说不可以让鲍叔牙当宰相。鲍叔牙一生都照应管仲,照普通一般情理讲,管仲临死了,应该将这个职位交给鲍叔,以为报答。现在由齐桓公提出这个意见来,他还说不可以,好像管仲不够朋友。其实他有他的道理。管仲对齐桓公说,你不要害鲍叔牙了,他这个人的人实在了不起,气度也非常大,可是嫉恶如仇。一个当首相、当主管的,要能藏垢纳污,肮脏的东西也要包涵一点,完全要求清高是做不到的。鲍叔牙的第一个毛病就是太好、太清了,不能包容坏的一面。如把政权交给他,害了你齐桓公,也害了鲍叔牙。这样鲍叔牙也很高兴,认为只有管仲懂得他。   所以我们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相处,都晓得讲历史上这件事情。我们文化深厚,就是历史上的故事太多,前辈的经验太多了。我们读书也是为了吸收这些作人做事的经验。我曾经看到过类似的事情,有两个好朋友又是同学,其中一个当师长。当他要交卸这个师长职位的时候,上级也决定由他的同学来接他的位置,可是他极力反对。有人就问他为什么这样不帮同学好友的忙,他说我不愿害自己的同学好友,如果他来接我的事,依他的个性,结果一定会弄到坐牢。最后事实证明,果然如此。朋友能够交到这样,谈何容易!普通人只看现实,所以介绍管仲等等的故事给诸位,我们要知道交友之难,待友之难,以及得一知己之难。     这里子路提出来说管仲这个人的做法,恐怕不仁吧?孔子说,春秋时代开始的时候,齐桓公虽然是霸主,但是把周朝中央政权的威信重新整顿,九次召集了诸侯开联合会议,安定了国家社会,从来没有用武力威胁人,固然霸业是权术,可是他权术的最高原则还是道德,致使周朝的历史能够再延续下去。这些都是管仲的力量,这已经很好了,也就是仁义之道了。何必求之太过呢?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04:06:13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4:07 |只看楼主 33# t T 举报 |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犯,谓犯颜谏争。范氏曰:“犯非子路之所难也,而以不欺为难。故夫子教以先勿欺而后犯也。”

    【译文】 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不能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

    【原文】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注释】犯:通范。《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泰伯》:“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墨子·备蛾传》:“轴间广大,以圉,犯之,融其两端以束轮。”于省吾新证:“犯应读作范……此言轴间广大,以围范之,融其两端以束轮。”《逸周书·文传》:“土可犯,材可蓄。”这里用为约束使合规范之意。

    【译文】子路问关于怎样侍奉君主的问题。孔子说:“不要欺骗他,而要约束规范他的言行。”

    【说明】孔子举了自己的例子说明自己现在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因为曾经做过大夫的缘故,也要“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其实自第八节起,孔子就一直在举例说明这个问题,无论是事君或是对待普通的人,都应该这样。但子路真是很笨吗,在听了这么多例子后,还没有弄懂怎样事君?子路也许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你老师曾经做过大夫,而我们没有做过任何官的平民百姓,应该怎样事君?其实,做没有做过朝廷官员,并不要紧,只要你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你就应该为国家效力。虽然你说话没有人听,你也无法去见到国君,但是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表达出自己的爱国之心。所以孔子接着说了下面的话。

    风云际会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这里的“事”字是动词,和服侍、侍候的侍同义。子路问作一个国君的高级干部,应该怎么才对。孔子说,既然作人家的干部,就要绝对忠心,不可欺骗上司,不骗他就要说直话。但说直话也很难,所谓“忠言逆耳”,可是要对领导人尽其忠,不妨冒犯他一下。   讲到这方面,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常看到大臣与皇帝政见冲突的事,旁注便有“拂其龙麟”的话,以前对皇帝以龙作为表征,据说龙的个性,能柔能刚,随便怎样碰它的鳞甲,都不会生气,只有龙的颔下三寸处生的是逆鳞,倒的,那是致命所在,绝对不能碰,否则龙就会发怒而毁人的。这就说明为领导人的,度量要大,对有理取闹的,能够包容原谅。但在最要紧的关键上,千万不可以碰。譬如我们对朋友也尽管说直话,但对于朋友某一要命的缺点,则不能随便说了。以现代的行为道德讲,适当的限度,保持别人的自尊心,是必要的。所以历史上有些大臣“犯颜谏诤”,就是说领导人已经很生气了,可是忠心的部下为了他好,不管他怎样生气,应该说的话,还是要讲。我们读《宋史》,赵普对宋太祖,就做到了“勿欺也,而犯之。”有一次,赵普推荐某人作官,宋太祖不答应。第二天,赵普又上奏推荐这个人,宋太祖还是不答应。第三天赵普又上奏推荐,宋太祖这一下可忍不住了,气得大发雷霆,把奏摺撕碎了扔到地上。赵普面不改色地跪着,把这些碎片拾起来,带回去。   过些天,把这撕碎了的奏章补贴好,又带上朝去推荐。宋太祖这一次总算醒悟了,终于任用了这个人。又有一次,有个大臣应该升官,但是宋太祖一向讨厌那个人,不准他升。赵普极力奏请太祖批准,宋太祖又被赵普惹火了,气呼呼地说:“我就是不让他升,你又能怎么样?”赵普说:“刑赏,有天下刑赏的准则,陛下怎么能以个人的喜怒来左右刑赏?”太祖气得离座而起,回到内宫。赵普就跟着站在宫门口,久久不肯离去。宋太祖后来也就答应了。我们从这两个故事就可想见赵普处事的刚毅果断,但是他也有缺点,心胸不宽,容易记恨。他常会挑剔那些当他贫贱时,对他不好的人们。每逢这种情况,宋太祖就说:“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劝赵普度量放大,不要计较这些小节。更何况天子宰相之才,哪里是社会一般人所能鉴识的。后来,赵普就不敢再提这一类的事了。   这种类似的故事,在《贞观政要》这部书里,记载得很多。唐太宗、魏征也是一对好搭档。不过话说回来,魏征这个伙计固然好,也要有唐太宗 那样的好老板。照《贞观政要》的记载,长孙皇后也很好,所以还要老板娘也好。不然的话,就变成上论中所讲的“事君数,斯辱矣!”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04:18:57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4:08 |只看楼主 34# t T 举报 |

 

 

    公伯寮愬(su同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朝,音潮。公伯寮,鲁人。子服氏,景谥,伯字,鲁大夫子服何也。夫子,指季孙。言其有疑于寮之言也。肆,陈尸也。言欲诛寮。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与,平声。谢氏曰:“虽寮之愬行,亦命也。其实寮无如之何。”愚谓言此以晓景伯,安子路,而警伯寮耳。圣人于利害之际,则不待决于命而后泰然也。

    公伯寮(1)愬(2)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3)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4)。”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注释】 (1)公伯寮:姓公伯名寮,字子周,孔子的学生,曾任季氏的家臣。     (2)愬:音sù,同“诉”,告发,诽谤。     (3)子服景伯:鲁国大夫,姓子服名伯,景是他的谥号。     (4)肆诸市朝:古时处死罪人后陈尸示众。     【译文】 公伯寮向季孙告发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给孔子,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把他陈尸于市。”孔子说:“道能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评析】在本章里,孔子又一次谈到自己的天命思想。“道”能否推行,在天命而不在人为,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原文】公伯寮1愬2子路於季孙,子服景伯3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4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注释】1.公伯寮:孔子的学生。姓公伯,名寮,又作僚,又作缭,字子周。春秋末鲁国人。

    2.愬:(su诉)《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愬。”《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负孝公之周愬天子。”《战国策·齐策》:“必东愬于齐。”这里用为诬告之意。

    3.子服景伯:孔子的学生。姓子服,名何,字伯,景为谥。春秋末鲁国大夫。

    4.命:《易·讼·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易·否·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诗·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孔颖达疏:“言天道转运,无极止时也。”《论语·尧曰》:“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里用为天命、命运的规律之意。总结自《周易》以来所有古籍中关于“命”的辞意,不论是指天命、人命等,其实都是指天的规律,人的规律,宇宙的法则等,当人事、物理、历史的命运、时间和空间加起来,形成一股力量的时候,成为规律的时候,人们称它为命。现代我们称它为“时代的趋势”之意。只是后来的人误解并歪曲了“命”的本义,将它看成是迷信意义上的天命论、宿命论了。

    【译文】公伯寮诬告子路于季孙氏。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并说:“季孙氏他老先生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还能够杀掉公伯寮,把他的尸体放在市街上示众。”

    孔子说:“我的主张如果能够实行,是天的发展趋势所界定的;我的主张如果没法实行,也是天的发展趋势所界定的。公伯寮能把天的发展趋势怎么样呢?”

  【说明】孔子知道公伯寮不了解自己,向季孙氏诬告了子路和自己,但孔子很坦然,正道能不能实行,是有一定规律的,是依照天的发展趋势,天道运行的客观规律而变化的,并不在于某个人的诬告,或是某个人的阻挠。凭公伯寮一人之力,甚至集许多人之力,都无法改变天的发展趋势,天道的运行规律。所以,某个跳梁小丑上跳下窜,播弄是非,不足为虑,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是依照一定的规律而运行的,该怎样还是怎样,人类始终是要进步的。因此,经过世界发展的一定的规律后,总会有人了解我。

    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 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子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譬如命何?     公伯寮是鲁国政治上、社会上有地位的人,当时鲁国政权在季家三兄弟手中,公伯寮就暗地挑拨是非,在季孙面前,讲孔子学生子路的坏话,这也是间接的攻讦了孔子。当时有一个孔子的学生姓子服,名何,字伯,后来谥号景,当时是鲁国大夫。有一天来告诉孔子,公伯寮在捣乱,到处造谣和老师作对,并且在季孙家说子路的坏话,增加老师的麻烦,今天我在政府中的权力可以左右一切,可以放手去做,这种害群之马,我有力量除掉他。意思是向老师请示,要怎样处置这样一个坏人。孔子说,不要那样冲动,不可以这样,我走的是为国家民族、为人类、为天地行正道,能够走得通,是命。倘使这个文化命脉真的要中断了,也是民族、国家、时代的命运。公伯寮这样捣乱,影响不了什么。又有什么关系?     这一段书,第一点是看出孔子思想、意志的坚定;第二点说明了孔子的人品道德。在他学生里有这样有权力的人,而且不止一个,但是他始终不运用。他认为这种现实力量,对于文运世风的兴衰,没有什么影响,所以他否决了子服景伯用权力对付公伯寮的建议。由此再引出下文的另一章。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04:23:10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4:08 |只看楼主 35# t T 举报 |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与,平声。石门,地名。晨门,掌晨启门,盖贤人隐于抱关者也。自,从也,问其何所从来也。胡氏曰“晨门知世之不可而不为,故以是讥孔子。然不知圣人之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也。”

    子路宿于石门(1)。晨门(2)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 (1)石门: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    (2)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译文】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评析】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原文】子路宿於石门1。晨门2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1.石门: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

    2.晨门:执掌早晨开启城门的人。

    【译文】子路晚上睡在鲁国都城的外门旁。早进城时,管理城门的人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子路说:“我从孔氏家中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道做不到也要做的人吗?”

    【说明】这是《论语》的编纂者们的高妙之处。上节才讲了辟世、辟地、辟色、辟言这四种人,无论是哪一种,现在都没有了。孔子自认为是辟言之人,但由于社会的变化,辟言也是很难的。但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就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先作了再说,先辟言再说,至于成功与否,有回报与否,有功名利禄富贵与否,孔子均不考虑。这句话从一个守城门的人口中说出,确实描绘出孔子在普及全民教育上的执著精神。

    大隐市朝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有一天,子路在石门这个地方过夜,早晨起来,有一个晨门问子路,从哪里来的?子路说是从孔先生那儿来的。这个晨门说,就是那个姓孔的孔丘?那个明知道做不到,硬要做的人吗?这个晨门就是隐士,他学问很好,道德很好,可是隐居在一群下级干部当中。古代有所谓“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当隐士跑到山林中是小隐,消极的,是孔子所谓的辟世、辟地。有些人一生作官,而在最后临死时,才知他在当隐士。此即“大隐于市朝”。所以有些朋友想退下来,我常劝他们不必退下来,有一分力量贡献完了算了。有的人说退休下来做生意,但有一位做生意的朋友说,做了几十年公务员,想退下来做生意发财,那我们一辈子几十年都做生意的人,岂不白做了?所以我常劝朋友不要退,何不把自己这点力量贡献出来,该有多好!这就是大隐法,如苏东坡的诗所说“万人如海一身藏”,非常妙。现代是工业社会,当隐士与农业社会不同,只要有一点生活费,租一个公寓式的房间,在里面读书也好,静坐也好,不与人往来,死在里面烂了,别人都不会知道,所以现在当隐士,更可以隐于市朝。(一笑。) 上面讲隐士的路线。但为什么 要当隐士?因为对时代没有办法。晨门这位隐士,就说孔子并不是不知道做不了,他明知道做不到却硬要做。这位晨门老兄,批评得很恰当,没有骂孔子不对,也没有说孔子对,只对子路说,就是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姓孔的吗?在《论语》中,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隐士了。   孔子为圣人,重心就在这个地方。而孔子的难学之处也在这里。另如老子、庄子等很多学问高超、修养深邃的人,知道面前这个时代无可挽回,他们就退隐了。后来唐代有位知名的文中子,(本名王通,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就是他的孙子。)儒、释、道三家的学问都通。在隋炀帝的时候还年轻,有志于天下,但到处碰壁行不通,看到当前的时代不宜施展才学,于是退下来讲学,培养下一代,教化年轻的学生,传播种籽。后来唐太宗的开国名臣,如房玄龄、杜如晦这一班人,都是他的学生,他的目的达到了。所以他死后,门人尊谥他为“文中子”。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04:26:08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4:09 |只看楼主 36# t T 举报 |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己以敬,夫子之言至矣尽矣。而子路少之,故再以其充积之盛,自然及物者告之,无他道也。人者,对己而言。百姓,则尽乎人矣。尧舜犹病,言不可以有加于此。以抑子路,使反求诸近也。盖圣人之心无穷,世虽极治,然岂能必知四海之内,果无一物不得其所哉?故尧舜犹以安百姓为病。若曰吾治已足,则非所以为圣人矣。程子曰:“君子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惟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而四灵毕至矣。此体信达顺之道,聪明睿知皆由是出,以此事天飨帝。”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1)。”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2)。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注释】 (1)安人:使上层人物安乐。    (2)安百姓:使老百姓安乐。     【译文】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评析】 本章里孔子再谈君子的标准问题。他认为,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上层人物和老百姓都得到安乐,所以孔子的修身,更重要的在于治国平天下。

    【原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定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注释】病:《老子·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论语·雍也》:“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国语·鲁语上》:“齐孝公来伐鲁,臧文仲欲以辞告,病焉,问于展禽。”《史记·商君列传》:“利则东收齐,病则西侵秦。”《广雅·释诂三》:“病,难也。”这里用为困难、不利之意。

    【译文】子路问关于君子的问题。孔子说:“修养自己而敬事业。”子路问:“就是这样就行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而安定人民。”子路问:“就是这样就行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而安定百姓。修养自己而安定百姓,尧、舜都是感到困难的呀。”

    【说明】上好礼,则“上行下效”,百姓才能遵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要遵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就要学习,就要普及全民素质教育。如果人人都能受到一定的教育,也就能修养自己的品质,则就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了,人人也都能成为君子了。虽然尧、舜对这个普及全民素质教育问题都是感到困难的事,但如果我们现在都能努力,这个目标还是可以达到的。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今天的历史证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普及全民素质教育工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就是使国家富强了吗?如果孔子看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他会感到欣慰的。

    圣人头痛的事     下面子路问君子了。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子路问,人究竟做到怎样,才合乎一个君子的标准?儒家对学问道德到了相当标准的人,有一个名称叫“君子”。你能以非常严肃、庄重、恭敬的态度,修正自己心里的思想,和外表的行为,这就是君子。子路说,只是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还有,你自己的修养做好了,随时能够庄严、恭敬以后,进一步要利人、利社会。子路又说,这样就对了吧?孔子说,这不过是第二步,还要利天下、利百姓;(以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人民,再扩大就是人类。)利益所有的人,这才是君子。不过孔子又补充了一句说,如果自己的修养做到了,能再把这种修养,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可以利社会、利国家、利世界、利天下,以安百姓。就在尧舜做起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缺憾,还是可以挑毛病,总难做到十全十美的,何况我们?!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21:00:25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4:11 |只看楼主 37# t T 举报 |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陈,去声。陈,谓军师行伍之列。俎豆,礼器。尹氏曰:“卫灵公,无道之君也,复有志于战伐之事,故答以未学而去之。”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从,去声。孔子去卫适陈。兴,起也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见,贤遍反。何氏曰:“滥,溢也。言君子固有穷时,不若小人穷则放溢为非。”程子曰:“固穷者,固守其穷。”亦通。愚谓圣人当行而行,无所顾虑。处困而亨,无所怨悔。于此可见,学者宜深味之。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1)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2),小人穷斯滥矣。”     【注释】 (1)愠:音yùn,怒,怨恨。      (2)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译文】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评析】 从本章开始,以后又有若干章谈及君子与小人在某些方面的区别。这里,孔子说到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原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1。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2矣。”

    【注释】1.兴:《诗·卫风·氓》:“夙兴夜寐。”《诗·小雅·斯干》:“乃寝乃兴。”《论语·泰伯》:“君子笃於亲,则民兴於仁。”《礼记·中庸》:“其言足以兴。”《说文》:“兴,起也。”这里用为起来之意。

    2.滥:《诗·商颂·殷武》:“不僭不滥。”《周书·程典》:“生穑省用,不滥其度。”《淮南子·汜论》:“至刑不滥。”这里用为过度、超过限度、漫无准则之意。

    【译文】孔子在陈国时断绝了粮食,跟随的人患了疾病,不能起来了。子路满是怨气地来见孔子,说:“君子难道会有这样的穷困吗?”孔子说:“君子固然是有穷困,但小人穷困以后就漫无准则了。”

    【说明】孔子离开卫国后,就到了陈国,然而由于走得匆忙,没有准备充分,在陈国的路上便断绝了粮食。子路对这件事情想不通,挨饿受穷一般都是小人们的事,孔子作为一个君子,曾经当过鲁国大夫,又有这么多弟子,怎么也会挨饿受穷呢?就着这件事情,孔子便借机教育他。本节的重点不是关于绝粮的事,而是关于君子的准则问题。什么是君子?是说一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用最佳行方式,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能与人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的,就可以称为是君子。而不是说君子就必须是富贵的,有许多金钱和物资。富有与贫穷并不是衡量一个君子的标准,只有道德品质才是衡量君子的标准。君子虽然会有贫穷,然而君子永远会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不会超出这个规范的原则。而小人贫穷了,就不会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就会漫无准则,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就是说,为了自身的利益,小人们是可以杀人放火、偷盗窃抢而不顾一切的。因此,尽管卫灵公问陈兵布政之事于孔子,甚至可能许诺以高官厚禄,但孔子不为利益所动而离开,就说明君子的道德准则是在于与人为善,和平共处的。这一节接得很妙,孔子拒绝了高官厚禄而紧接着挨饿受穷,《论语》的编纂者们的用意就是在于此了。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卫灵公就向孔子请教军事作战的事。孔子并不是不懂,但提问题的是卫灵公这个人,孔子就不答复他。孔子希望他不要发动战争。对侵略的战争,孔子是反对的。所以孔子说对于俎豆之事——俎豆就是行大礼的祭器,以现在的观念讲,代表礼乐文化的真精神——我还懂;军事学我还没学过,对不起,我不懂。第二天就离开卫国,到了陈国,结果饿饭,粮食断了,还带了一大批学生。绝粮的种因就在这里。     跟着他的学生,因此病得躺下,起不来的很多。这时子路很不高兴,颇有怨言,脸色很难看,跑去对孔子说,老师你天天讲道德、学问,讲了半天,结果怎样?现在同学们都快饿死了。君子!君子竟然穷得这么倒楣?孔子说,君子才能够守穷,换句话说,要看什么人才有资格穷,只有君子才有受穷的资格,虽然处在贫困中,还是能够信仰坚定,不动摇。如果是小人,则相反,一穷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干了。受不了穷就不算君子。     讲到穷与不穷,也是很妙的,有些境界是须要修养才能达到的,这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点之一。古代历史上这类的人很多。像明朝一位名士(一时记不起名字来了,很抱歉。)是大画家,诗文也非常好,穷得不得了,第二天没有米下锅了,头天晚上还坐在树下赏月吟诗。太太唠叨他:“明天没有米,还作诗!”他看看天上的月亮说:“时间距明天早晨还有好几个时辰哩!明天的事明天管,现在还是看月亮吧,风景太好了。”这是文人的修养,但是这种文人修养的胸襟、器度,又谈何容易,总而言之,一个人要在心理上构成一个中心思想,自己要有个境界。   假使内在没有一个东西,人生是相当空虚的。有事情做,忙的时候不觉得,如果一个人把事放下来,处在清灵当中,就要受不了啦!这个穷还不只是指经济环境穷,人到了穷途末路,上了年纪,万事俱空,儿女离开了身边,老伴也去了,冷清清一个人,的确不好受。这个时候,必须自己有自己天地中“性天风月”,自己有自己的修养才行。有了这个境界,才能做到“君子固穷”。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21:05:14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4:12 |只看楼主 38# t T 举报 |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鲜,上声。由,呼子路之名而告之也。德,谓义理之得于己者。非己有之,不能知其意味之实也。自第一章至此,疑皆一时之言。此章盖为愠见发也。

    【译文】 孔子说:“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译文】 孔子说:“仲由啊,知道人生规律的人太少了。”

    【说明】“仁、义、礼、智、信”融会贯通的一个东西就是人的人生规律,而知道这个人生规律的人太少了。在上篇《宪问》中,孔子曾举了不少的例子,说明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人生规律,比如“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等,而能将“仁、义、礼、智、信”融会贯通而综合于一身者,就很难看到了。这是不是孔子要求得太高了呢?其实不是,关键在于一以贯之,将“仁、义、礼、智、信”一以贯之而“吾日三省吾身”,持之以恒,也就能做到了。也就是说,知道了自己的人生规律,按照这个规律走下去,也就能成就事业了。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孔子告诉子路,他说子由啊!时代变了。德是用,道是体。现在的人,知道由道的基本,起德业作用的很少了。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21:07:17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4:12 |只看楼主 39# t T 举报 |

 

 

    季氏将伐颛臾。颛,音专。臾,音俞。颛臾,国名。鲁附庸也。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见,贤遍反。按左传史记,二子仕季氏不同时。此云尔者,疑子路尝从孔子自卫反鲁,再仕季氏,不久而复之卫也。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与,平声。冉求为季氏聚敛,尤用事。故夫子独责之。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夫,音扶。东蒙,山名。先王封颛臾于此山之下,使主其祭,在鲁地七百里之中。社稷,犹云公家。是时四分鲁国,季氏取其二,孟孙叔孙各有其一。独附庸之国尚为公臣,季氏又欲取以自益。故孔子言颛臾乃先王封国,则不可伐;在邦域之中,则不必伐;是社稷之臣,则非季氏所当伐也。此事理之至当,不易之定体,而一言尽其曲折如此,非圣人不能也。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指季孙。冉有实与谋,以孔子非之,故归咎于季氏。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任,平声。焉,于虔反。相,去声,下同。周任,古之良史。陈,布也。列,位也。相,瞽者之相也。言二子不欲则当谏,谏而不听,则当去也。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兕,徐履反。柙,户甲反。椟,音独。与,平声。兕,野牛也。柙,槛也。椟,匮也。言在柙而逸,在椟而毁,典守者不得辞其过。明二子居其位而不去,则季氏之恶,己不得不任其责也。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夫,音扶。固,谓城郭完固。费,季氏之私邑。此则冉求之饰辞,然亦可见其实与季氏之谋矣。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夫,音扶。舍,上声。欲之,谓贪其利。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君弱臣强,互生嫌隙,则不安矣。均则不患于贫而和,和则不患于寡而安,安则不相疑忌,而无倾覆之患。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夫,音扶。内治修,然后远人服。有不服,则修德以来之,亦不当勤兵于远。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子路虽不与谋,而素不能辅之以义,亦不得为无罪,故幷责之。远人,谓颛臾。分崩离析,谓四分公室,家臣屡叛。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干,楯(同盾)也。戈,戟也。萧墙,屏也。言不均不和,内变将作。其后哀公果欲以越伐鲁而去季氏。谢氏曰:“当是时,三家强,公室弱,冉求又欲伐颛臾以附益之。夫子所以深罪之,为其瘠鲁以肥三家也。”洪氏曰:“二子仕于季氏,凡季氏所欲为,必以告于夫子。则因夫子之言而救止者,宜亦多矣。伐颛臾之事,不见于经传,其以夫子之言而止也与?”

    季氏将伐颛臾(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2)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4)有言曰:‘陈力就列(5),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6)矣?且尔言过矣,虎兕(7)出于柙(8),龟玉毁于椟(9)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0)。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1)。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12)之内也。”       【注释】 (1)颛臾:音zhuānyú,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     (2)有事:指有军事行动,用兵作战。     (3)东蒙主:东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     (4)周任:人名,周代史官。     (5)陈力就列:陈力,发挥能力,按才力担任适当的职务。     (6)相:搀扶盲人的人叫相,这里是辅助的意思。     (7)兕:音sì。雌性犀牛。     (8)柙:音xiá,用以关押野兽的木笼。     (9)椟:音dú,匣子。     (10)费:季氏的采邑。     (11)贫、寡:可能有错误,应为寡、贫。     (12)萧墙:照壁屏风。指宫廷之内。     【译文】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评析】 这一章又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此外,这一章里孔子还提出了“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基本不适宜现代社会,这是应该指出的。

    【原文】季氏1将伐颛臾2。冉有、季路见於孔子曰:“季氏将有事於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3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4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 周任5有言曰:‘陈6力7就8列9,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10矣?且尔言过矣!虎兕11出於柙12,龟玉毁於椟13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於费;今不取,後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14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於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15之内也!”

    【注释】1.季氏:即季孙氏,此指季康子,鲁国大夫,此时把持鲁国的国政,代鲁国国君主持祭祀。

    2.颛(zhuan专)臾(yu鱼):附庸于鲁国的一个小国,相传是伏羲之后,风姓。故址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

    3.东蒙:即蒙山,在今山东省蒙阴县南四十里。

    4.社稷:《诗·小雅·甫田》:“以社以方。”《老子·七十八章》:“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论语·八佾》:“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礼记·月令·仲春》:“命民社。”《国语·鲁语上》:“故祀以为社。”《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这里用为土地神神主之意。土神和谷神是古时君主都祭祀的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5.周任:古代有名的一个史官。

    6.陈:《周礼·肆师》:“展器陈告备。”《史记·李将军列传》:“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广雅》:“陈,列也。”《玉篇》:“陈,布也。”这里用为陈列之意。

    7.力:《史记·淮阴侯列传》:“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资治通鉴》:“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这里用为能力、才能之意。

    8.就:《大戴礼记·曾子立事》:“日旦就业,夕而自省。”这里用为担任之意。

    9.列:《左传·僖公十五年》:“入而未定列。”《国语·周语》:“翟无列于王室。”《史记·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这里用为职位之意。

    10.相:《书•汤誓》:“伊尹相汤伐桀。”《书·大诰》:“周公相成王。”《诗•大雅•生民》:“有相之道。”《易·泰·象》:“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论语·卫灵公》:“然,固相师之道也。”《孟子·万章上》:“舜相尧二十有八载。”《广韵·漾韵》:“相,扶也。”《集韵·漾韵》:“相,助也。”这里用为辅佐、扶助之意。

    11.兕:(si四)《诗·小雅·吉日》:“殪此大兕。”《国语·晋语》:“唐叔射兕于徒林。”《考工记·函人》:“兕甲寿二百年。”《说文》:“兕,如野牛而青,象形。”这里指独角的犀牛。

    12.柙:(xia匣)《管子·小匡》:“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说文》柙,槛也,以藏虎兕。”这里指关押野兽的笼子。

    13.椟:《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礼记·少仪》:“剑则启椟。”《说文·木部》:“椟,匮也。”这里用为木柜、木匣之意。

    14.疾:《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论语·述而》:“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论语·乡党》:“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荀子·大略》:“生而有疾恶焉。”《诗·桧风·隰有苌楚序》:“隰有苌楚,疾恣也,国人疾其君之淫恣,而思无情欲者也。”《字汇·疒部》:“疾,恶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疒部》:“疾,又为疾恶之义。”这里用为憎恶之意。

    15.萧墙:《后汉书·傅蘷传》:“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面对国君宫门的小墙。一名“塞门”,又称“屏”。臣至此屏,便会肃然起敬。萧通“肃”。比喻内部之意。

    【译文】季氏准备兴兵讨伐颛臾这个地方,冉有、季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求呀,这难道没有你的过错吗?那颛臾,从前的周天子曾经封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仪式,而且它是在鲁国的境内呀。再说他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他呢?”

    冉有说:“这是季孙氏想攻打他,我们两个臣子都是不愿意的。”孔子说:“冉求呀,从前周任说过,‘陈列出自己的才能而担任职位,不能做到的人就不应该担任。’见到有危险而不去助持一下,见到有人要跌倒而不去搀扶一下,那么还要辅佐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说得过分了,猛虎和犀牛跑出了关押它们的笼子,龟甲宝玉毁坏在木匣中,是谁的错误呢?”

    冉有说:“现在那颛臾,坚固而又靠近季氏的采邑费城,现在要是不夺取它,定会成为后代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呀,君子憎恶那些说舍去而又想要而另找借口的言辞。我孔丘也听说有的国家,有的家庭里,不害怕财富少而害怕分配不平均;不害怕贫穷而害怕不安定。如果平均了也就无所谓贫穷了,大家和同了也就不会少了,国与家安定了也就没有倾危了。如果能够象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则就要修励文明的规律招他们来;既然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生活安定。现在你们两个人,辅佐季氏夫子,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且也不来,邦国分崩离析而你们不能很好地守住,竟然思谋大动干戈于自己的邦国内,我担心季孙氏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我们邦国内部呀。”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21:22:06 回复 引用 TOP
  • 发送短消息
UID
2707
精华
0
威望
95
金钱
41.25 元
来自
淄博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仲维正(淄博)

  • 版主
  • 1953-1-1
  • 589
  • 494
  • 2008-05-19
  • 个人空间
  • 相册
2008-12-30 04:13 |只看楼主 40# t T 举报 |

接上帖

 

    【说明】本篇为什么一开头就说季氏伐颛臾的事?其实季氏伐颛臾只是一个历史背景,重点在于孔子师生间的对话。这段对话有几个重点:

    季氏为什么要想伐颛臾?冉有的借口是颛臾坚固而又靠近季氏的采邑费城,恐怕会对季氏造成威胁。换句话说,就是看到邻居逐渐富强而害怕别人超过自己。这与“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一样,自己没本事却害怕别人有本事,因此,臧文仲之排斥柳下惠,也就是一个“好色”而不“好德”的人,季氏伐颛臾也就是“好色”而不“好德”的。当然,季氏伐颛臾还是想夺取其土地和财富,靠掠夺来使自己强大。这就是“霸道”!以“霸道”来建邦立国行不行呢?孔子肯定反对,但孔子不是空洞地反对,而是说明了建邦立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以这样的方法来建邦立国,则邦国可立而又可安。也就是说,象颛臾这样的小邦国,根本就用不着兴师动众,只要修励文明的规律招他们来臣服,也就行了。

    而颛臾这个小邦国,是五百年前周天子分封建立的一个国家,亦是和齐鲁赵晋楚等一样同是周国的社稷之臣国,等于大家都是同僚。依照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同僚之间怎么能相互打架呢?而颛臾无罪且无错,怎么可以出兵去讨伐他呢?如果他确实有错或是有罪,理应是周天子派兵讨伐他,怎么着也轮不到季氏操心。本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变而为“自大夫出”,这乃是僭权、越权的行为,所以季氏是严重地违背了社会行为规范的。

    冉有作为季氏的家臣,学了那么多学问,在辅佐自己的主人时,就应该使主人走正道,用王道的思想使自己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在见到有危难的邦国时就应该扶持,扶危济困;就象看见一个东西要颠倒了就应该伸出手去扶一把一样。而冉有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不仅不劝阻季氏,反而还帮他说话。这就违背了做臣子的责任,还违背了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冉有没有尽到自己做臣子的责任,让季氏伐颛臾的思想得以发展,就等于是让猛虎和犀牛跑出了关押它们的笼子,是要伤害人的;而凡是出兵征讨,扩充武备,弄得自己国家里经济崩溃,民不聊生,也就象龟甲宝玉毁坏在木匣中一样,这是谁的错误呢?当然是冉有和子路的错误,他们应该有能力制止季氏的野心,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也就应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不要再担任那个职位的责任了。这就如同现在的“引咎辞职”一样,不能担当责任,就下台。

    现在冉有和子路两个人,辅佐季氏夫子,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且也不来,邦国分崩离析而不能辅佐主人很好地守住,竟然思谋大动干戈于自己的邦国内,孔子自然要担心季孙氏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邦国内部了。因为武备一举,人人都想争功夺利,鲁国必然要起内乱,而鲁国内乱一起,别的邦国就可以乘乱而入,鲁国也就将不复存在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确实如此。战国末年,楚受秦进逼而东迁,对鲁国的攻伐随之加剧,楚考烈王十四年(前249)终于吞灭鲁国,鲁顷公被废黜,鲁国就此而亡。

    而季氏、冉有、子路等人都没有用仁民爱物的思想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也没有遵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僭越权限,滥用权力,也没有用最佳的行为方式使远人来服,也没有尽到自己做臣子的责任,妄图依靠武力、依靠霸道来使自己富强,这怎么能行呢?这怎么可能成功呢?即使获得了暂时的成功——即从形式上消灭了颛臾,而最终的结果也是导致自己的灭亡。因为真正建邦立国的道理不是靠武力、不是靠霸权、霸道。

    侵略者的遁词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另一段鲁国的季家,已经说过多次,不再介绍了。当孔子时候,季家三兄弟将政权、军权、经济权都掌握在手里。虽然还不敢推翻鲁国的王朝,而鲁国的国君等于是傀儡。这次季家准备去侵略颛臾这个小国家。孔子的学生冉有,在季家等于是文人而兼武职带兵的,是季家的家臣。因此这一天和子路两个人来看孔子,向孔子报告,季家将有事于颛臾。这句话在古人的文章很简单,其实事情并不简单。冉有与季路为什么来的?他们不是不知道季家有侵略这个小国的野心,想并吞颛臾。但是他们两个人受了孔老夫子的影响,又是孔子的高材生,内心的看法,觉得季家这件事不对,而且做出来了,一定要挨老师一顿骂。可是这两个人到底不是孔子,季家这样做,似乎也未尝不可,并没有坚决反对;但又怕孔子知道以后吃不消。于是两个人来试探孔子的意向,两个人很妙,很滑头的联合起来看孔子。当然一开头不敢报告这件事情,先说一些别的事,最后才顺便提起,说季家将对颛臾有事情,有问题。到底什么事情?什么问题?没有讲,完全外交辞令。   孔子是明白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告诉冉有,叫他的名字,冉求!这件事情,恐怕你太过分了,要不得的,这是一种很大的罪恶。颛臾这个国家,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建立的国家。当时在中国东方的边疆,还没有开发的民族,由他管理,而且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包括在中国的版图以内,是社稷之臣。(那时所讲“社稷”这个名词,等于现在的国家;那时所讲的“国”, 等于现在的地方单位。)这里孔子是说颛臾这个国家,也是周天子所领导的天下的一分子。“何以伐为?”怎么可以出兵去打他,侵略他,企图吞并他的土地呢?这里称“伐”,是因为古代战争的名称,因性质而不同。征与伐是有分别的,所谓伐是对方不对,或者下面叛变,出兵去打他,称为讨伐。所谓伐罪,他有罪才可讨伐。颛臾根本是先王所封,有他的历史背景和地位,是东蒙之主,而且没有错,不过现在衰落了,怎么可以出兵去讨伐他?没有这个道理。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这是冉有在推卸责任。他本来是怕挨孔子的骂,先来备案的。他说,这没有办法,我们的老板要这样做,我跟子路两人,实在没有这个意思。我们吃人家的饭,不听人家的怎么办?其实这是冉有推卸责任的话,这里我们有两点可以看出来:     第一,看到孔子的教育精神。当时并没有党派的组织,但是孔子的弟子们,事无大小,对于孔子有宗教性的崇敬;也有现在对于政党组织政治性的尊重。每一件事不敢不向他报告。而孔子是一个平民,既无组织,又无权位,只是一种道德的感召,学生们不敢骗他。但是这件事情,非骗他不可,怕他不同意。     第二,孔子与季家之间的关系对季家无所谓;而冉有、季路不同,他们是孔子的学生,同时在季家是家臣。这个举动,等于现在一个具有国际性的举动,他们怕将来的后果会挨骂,将来历史上会怎样批评更不知道,事情很严重,所以来向孔子报告。   而孔子即刻根据历史文化的道理、宗法社会的精神,告诉他们不可以这样,他们两人于是推托了,说是“夫子欲之”,自己并不想这样做。     老虎出笼  珠宝完蛋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这里是要点,就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点了。孔子听了冉求的话,就告诉冉求,根据以前管文化政治的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这八个字,有几个意义:     第一,一个人做人家的干部,高级的干部也好,基层的干部也好,要把自己的力量尽量贡献出来;否则自己不愿意干的,就早不要干。 这就是现在讲的责任问题。既然担任了这个职务,就要在这个班次之中,职位上面,贡献出力量。如果所提出来的意见,而结果人家的作为,违反了自己所提意见的真理原则,就宁可算了,可以不干,既然做不到就算了。中国古代许多大臣,认为政策错误了,拼命诤谏。唐、宋时代往往有这种事情,遇到皇帝不听自己的意见时,就把代表官阶的帽子自己摘下来,送还给皇帝,宁可不做这个官了,因为还要对历史、对老百姓有一个交代,既然进谏不听,只好走路。   第二,也可以解释成战争的哲理。就是说准备一个战争,把我们的力量排列开来,战争的行列准备好。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哲学,与现在不同,对于失去了抵抗能力的国家,失去了抵抗能力的人,是不打的。从旧的武侠小说就可以看到这种精神。习武的人,不肯用飞刀、镖等等暗器,不得已一定要用时,也要在出手的同时叫一声“看镖!”就是要偷袭的时候,也通知一声:“你小心我要偷 袭你了。”讲明的,所谓明人不做暗事,即使是对仇人,私下整人的事决不干。就是这样一种讲礼义的风格。过去习武功的人,有五种不打的人,宁可受气,决不打——包括有老年人、乞丐、出家人、妇女、有病或残废的都不打。流露出我们中国文化,在战斗的行为中,还有许多合于礼义的精神。个人的格斗、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如此。     外国文化中也有这些,不过形态稍稍不同而已。现代二十世纪末叶,东西文化都在大变迁中,可是据我所知道的,虽然在变,我们似乎赶不上人家。如美国嬉皮,美国认为不能让它形成问题。他们的教育,因为发生了嬉皮,就马上变了。我的孩子回来告诉我,加州有一所大学有两万五千名学生,就有一万五千名老师。一个老师管两个学生还不到,功课是紧得没有办法再紧了。在十年前只要读十本书就够的一门课,现在要读五十本书了。时代不同了,知识在膨胀,人要跟着走,所以现在没有嬉皮了。这是人家值得我们效法的地方。所以我们中国文化中《易经》上讲要变,要适变,要应变。但是我们现在一成不变,自己个人的修养、学问都是一样的。   时代在变,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人家的小学教育也在变,成为人盯人的方法,谁错了立刻严格纠正。举例来说,如果有一个小学生上楼梯,步伐不依规定而乱跑,老师一定把这个学生叫下来,训斥一顿,命令他规规矩矩,再走上去。又如教室门口的草地上清洁整齐,假使有一个同学丢了一张废纸,全班都不准放学,处罚整理环境卫生,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德育,我们的训导工作。现在人家做得非常严格。昨天我问美国一个办教育的朋友,他们这种办法是从哪里学来的。他说是因为发现嬉皮以后,考察全世界教育,发现苏联的教育,基础札实得很,受了这个刺激,所以他们统统变,要赶上苏联,胜过他。美国这种地方实在了不起。我们从“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这八个字,一扯扯到那么远,而道理就在这个原则之下,所以中国文化有许多道理,不要以为西方没有,人家还是有。   孔子引用了周任的话以后,对冉有和季路说,一个当宰相辅助诸侯的人,对外面的国家,应该扶危,像旧小说所讲的侠义道精神,应该“济困扶危”。人在真正困难的时候,是要人协助的。孔子说颛臾这样的小国,他的历史生命正在很危险的时候,像一个东西要倒了,该伸出同情的手,支持他一下,结果你们做不到,没有办法帮助人家。本来要你们去季家当家臣,不但要帮助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要帮助别人,而你既然做不到,违反了原则,又用你做宰相干什么呢?这是他在骂冉有。   孔子又说,而且你刚才说,这是季家要这样做,你们并不要这样做,这种话未免错了,毛病大了。我且问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呢?这两句话,是比方当时的时代毛病。虎,大家都知道是猛兽;兕也是一个独角兽,同犀牛一样,很凶猛的。这些猛兽就是应该用笼子关起来的,如果放出来就会吃人。一个国家扩充了兵力,就是要吃人。所谓军国主义的思想,如大战前的日本都是这种思想。像野兽出笼一样,当然要吃人,侵略人家,妨碍别人的生存。       “龟玉毁于椟中”,龟玉是古代经济财富的象征。乌龟的壳是宝贝,玉石等于现在的翡翠钻石,在匣子里整个毁了。换句话说,一个时代,到处充满了战争的武器,经济崩溃,民不聊生,老百姓生活成问题;对外扩充武备想侵略人家,内部自己国民经济崩溃了。这又是谁的过错?这是孔子骂他的学生,你是辅相,季家当然要那样做,而你冉有所受的教育是什么?结果还是做了,这是谁的错?这两句话,代表了那时代的现象。任何一个时代,在变乱的时候,也都是这个现象。   这是孔子对冉有的一顿训话,我的解释还是比较简单一点。如要仔细研究起来,每一句话,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很多要点。配合过去的历史文化,有很多东西可以发挥的。如与三民主义配合起来讲,这一段文章中有很多东西,内容非常丰富。诸位不妨多去研究、发挥。 仲维正(淄博)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21: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