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与构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40:18
  一.构成的含义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 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基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如下图,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的)
  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
  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平面构成的骨架:规律性,半规律性,无规律性,单一骨架,复合骨架,无作用骨架,有作用骨架
  种类:重复构成,变异,渐变,发射,肌理,近似构成,密集构成,分割构成,特异构成,空间构成,矛盾空间,对比构成,平衡构成
  1. 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2. 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简单重复构成
  -多元重复
  3. 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4. 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
  -形的大小、方向渐变
  -形状的渐变
  -疏密的渐变
  -虚实的渐变
  -色彩的渐变
  5. 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向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
  -一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旋转式发射构成形态
  6. 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
  -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1]
  -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
  -重叠而形成的空间
  -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
  -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7 .特异构成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
  8. 分割构成形式
  -等形分割(形式较为严谨)
  -等量分割(只求比例的一致,不需求得型的统一
  -自由分割(特点灵活、自由)
  9. 肌理形态构成(肌理指客观自然物所具有的表面形态,是各种物体性质表面特征),制作更多的肌理图案:
  滴色法 水色法 水墨法 吹色法 蜡色法 撕贴法
  压印法 干笔法 木纹法 叶脉法 拓印法 盐与水色法

[编辑本段]平面构成课程设置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概念,历史,特点,分类
  第二章平面构成形式法则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态元素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

[编辑本段]1.图书信息

  书 名: 平面构成
  作 者:高海军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2月
  ISBN: 9787500691778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 元
  

内容简介

  《平面构成》教材立足于新世纪中国艺术教育的改革,将艺术理论与技能培训融会贯通,从内容选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实验和实训配套等方面突出艺术院校教育的特点,是一套既有系统的学术研究成果,又贴近当下设计教学实践的权威教材。
  《平面构成》教材分别从不同的设计领域,系统而完整地讲解了设计的基本概念、表现技法、设计流程,并配合千余套国内外经典案例,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设计实务。
  《平面构成》图书选题体例丰富,每个章节设有课题概述、教学目标以及章节重点,章节内容包含基础知识、教学实例、设计点评及课后练习,环节紧凑,塑造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编辑本段]2.图书信息

    书 名: 平面构成
  作 者:史喜珍,齐兴龙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564023317
  开本: 16开
  定价: 37.00元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构成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中也走过了30年的发展之路。它作为现代设计的基础理论体系,源于20世纪初俄国的构成主义和德国的包豪斯,20世纪70年代末经日本、中国香港传入内地,至今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核心课程。
  平面构成是平面设计的基础,也是立体构成的基础,它重点研究在二维空间中如何创造形象,如何运用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组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创造出具有强烈形式美感的新形态。学习构成的目的是培养灵活的设计构思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专业设计打好基础。
  本教材的编者都是从事设计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书中所用图例均为比较优秀的平面构成作品,有其独到之处,希望能带给读者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第一章 构成与现代设计
  第一节 构成的定义
  第二节 构成的观念
  第三节 构成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第二章 认识平面构成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特点、任务及研究对象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分类
  第四节 平面构成形式美的法则
  第五节 平面构成的表达途径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要素
  第一节 点
  第二节 线
  第三节 面
  第四节 体
  第五节 点、线、面、体综合构成 作品欣赏
  第四章 基本形
  第一节 基本形的概念及其产生方法
  第二节 基本形的群化构成
  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要素
  第一节 基础骨格
  第二节 重复构成
  第三节 近似构成
  第四节 渐变构成
  第五节 发射构成
  第六节 对比构成
  第七节 变异构成
  第八节 特异构成
  第九节 聚散构成
  第十节 肌理构成
  第六章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节 平面构成在建筑及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第三节 平面构成在室外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第四节 平面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第五节 平面构成在蜡染艺术中的应用
  第六节 平面构成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第七节 平面构成在装饰艺术中的应用

[编辑本段]3.图书信息

  书 名: 平面构成
  作 者:邓源 编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ISBN: 9787535631374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元
  

内容简介

  设计的发展一般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尚潮流的变化同步,因此,设计教育总是处在动态的发展之中。现代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同时还引导着社会文化的潮流。功能性和超前性作为设计的双重性质,往往让高等设计教育显得滞后。如何培养学生,使之既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又能够在未来的设计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甚至成为引导设计潮流的新一代设计人才,是高等院校设计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
  完整的教学体系离不开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的课程大纲。课程是设计教学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充满理想的教学目标还是庞大的教学体系,最终还是靠一个个具体的课程来完成。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教育一般认为从20世纪初德国的包豪斯开始,包豪斯设计教学课程体系中最闪亮之处就是它的实践性,即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本套教材的特色正是基于课程的实验性和现场感,通过基础理论的引导,注重课程内容和课程方法的创新。课程内容的创新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课程方法的创新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比较成熟的设计课程中,基础理论相对稳定,课程创新也就更多地体现在设计案例、作业练习、评判标准等方面的改革上。尤其是设计练习,我们更提倡的是加强设计过程的教学,而不是孤立地看设计的结果,过程往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设计教学的设计者,我们不仅要求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还要求设置创新的课程。创新课程既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同时又是在设计行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下,在不同学科的交叉过程中,为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做的课程结构调整。当然,创新课程对教学的决策者或执行者无疑都是一个“残酷”的挑战,它意味着对原有课程的革命,直接涉及对原有部分课程的扬弃。但是,既然我们都认可设计是在动态中不断发展的学科,那么,我们也就应该充分认识、理解、适应和把握设计教学的持续性和开放性,不断创新,才能逐步形成相对完善和稳定的设计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
  本套教材着眼的是课程的建设与创新。首先强调课程自身的完整,并不将课程片面局限在某一个专业的范畴,而是使课程具有设计学科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共享性:第二,强调教材的现场感,作者都是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教材中有大量设计作业案例的过程分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参与性;第三,强调教材的基本信息构成,将课程的基础知识与专业设计的应用技能结合,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事实上,本套教材涵盖的课程较多,每个课程基本上按照课程的教学特点编写,体现出了作者的探索精神。我们期望各院校的教师、学生给予更多的教学反馈意见,使这套教材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