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整合实验研究》开题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19:58
21世纪将是一个崇尚创新的世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科学的日新月异为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提倡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倡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无疑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举措。
    传统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等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能把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探索,其自主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过分的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原本鲜活的语文教学变得死气沉沉。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电子技术教学媒体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教育的大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对教育的思想、内容、方法、手段、模式和进程产生深刻影响。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现代课堂教学要素的构成已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教师、学生、教学材料三个要素转变为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材料和媒体。传统的以课堂、课本、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教师已不在固守着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投影仪和幻灯片已不能满足需要,人们的教育观念在更新。多媒体技术正在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宠,正深刻的影响着常规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出的新的命题。
    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向我们迎面走来,语文教学在理念、意识、方法、教学手段上正在寻求大的突破来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教学改革寻求突破的关键点,意义重大。
    我校在原有局域网的基础上,本学期配置了标准化的微机室,筹建了高标准的多功能厅和电子备课室,为本课题的研究创设了物质条件。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是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1981年,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就曾提出"计算机是人类第二文化"。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也曾在1997年提出"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计算机文化意识"。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它的发展,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六大的精神和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基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和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和多媒体技术渗透学科教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的开发课程资源,最大限度的挖掘教学潜力,最大限度的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因素和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科学的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主要有二个方面:
    1、十六大的精神和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示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等文件、指示。
    十六大关于“教育是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拨尖的创新人才”的指示和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是教育战线迎接新的技术革命、迎接信息社会挑战的战略决策,是指导我们课题研究的指南。
    2. 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
    教育改革的历史表明,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改革得以成功的基本保障。要开展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必须广泛学习借鉴当代各种先进的思想理论。
    终身教育思想和理论,是当代对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影响极大的教育理论。人们普遍认为,终身教育概念“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终身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它主张:学习是终身的事情,把人的一生划分为上学、工作和退休三个截然分明的阶段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无疑,终身教育思想对现行教育体制、结构、内容、方法和模式都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充分反映终身教育的思想,依据终身教育的理论。
    另外,教育的信息化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推广与运用密切相关。因此,视听教育理论,学习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是我们研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四、研究理念
    关注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特性是我们展开研究的根本理念。“创设良好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五、研究的方法:
    总的原则是从实际应用出发,采取“研、产、用”一体的模式,边研究、边开发、边形成产品、边实验、边推广应用,在研究中实验、在实践中研究。在具体做法上根据问题的不同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并将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包括: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测试、问卷、访问、座谈等)、实验、实证及个案研究等,以实验、应用研究为重点。
    ⒈文献研究法
    应用“网络”资源,广泛吸取前人和他人在这方面的经验、数据、课件,发挥其精华,为我所用。
    2、比较法
    采用实验班和普通班横向比较和学生 个体纵向比较想结合的研究方法。
    3、实验、实证法
    本课题准备采用"有前测等组实验法"进行研究。
    4、调查法
    采用问卷、座谈、观察记录等调查法,检测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自主式学习习惯的变化;调查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的强烈程度;调查学生能坚持高效学习的持续时间,以便改进教学
    5、个案研究法
    在学生中进行不定期随机抽样的研究,确定研究个体,展开个案研究。
    六、课题管理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认为搞教育科研必须要有新的教育思想,新的理念,必须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因此,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每人发了学习笔记本,为课题组老师提供学习材料,要求围绕课题广泛阅读,做好学习摘记,写下学习心得,实验老师都能自觉完成这项任务。
    2、合理安排实验时间
    本课题要求在计算机房利用网络开展较高级的自主学习研究,因此,合理安排机房时间,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防止发生时间上的冲突,我们制订了《机房安排表》,以确保老师开展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3、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科研任务
    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公开两节实验课,按照先定内容,再集体备课,上课、说课、评议,最后形成案例。课前根据研究目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课后对照研究目标,进行讨论,总结得失,使公开教学成为教师提高认识、探索规律、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形成了大家争上公开课的好局面。
    4、设立课题研究组。
    组长:曾祥盛  
    主要职责: 主要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工作的安排,全面协调课题的实施.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
    组员:张宏 
    主要职责:负责学校硬件建设和师资培训
    组员:尚霞 
    主要职责:负责低年级课题的实施.
    组员:刘爱兰
    主要职责:负责低年级课题的实施
    组员:张海鹏 
    主要职责:负责高年级课题的实施,并全面负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七、实验条件和保障
    1、领导重视,带头参与课题研究。
    2、学校硬件建设达到了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的要求。我校先后建成了多媒体计算机房一间。为教师配备了多功能电子备课一间,筹建了高标准多功能厅。为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提供了物质保证。
    3、师资力量达到了多媒体与课程整合的要求。我校80%的教师能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其中实验组教师计算机水平测试全部达到优良,至少能使用两种以上的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整合课题研究立足于先进理论制高点的情况下开展,在学校现有信息技术建设和师资力量充分满足本课题开展的情况下开展,必将获得预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