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亲历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春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09:25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亲历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春天   2009-07-09     这部影片向世界展示了刚刚开放的中国和中国年轻音乐家的才华,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了1981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和当年的戛纳电影节特别奖。   导演:默里·勒纳 类型:音乐纪录片 地区:美国   1979年,中美刚建交不久,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1920-2001)作为最伟大的美国小提琴家,带着他的摄制队来到中国,进行为期三周的访问。在中方看来,他是代表美国来的,而对于爱乐人来说,他便是莫扎特的使者。   说起那个年代的中国,很多人还穿着黑灰色的中山装,骑着红棉牌自行车,穿梭于大城小巷。那时候,知道《魔笛》的人,肯定没有知道《白毛女》的人多。我们住的文化大院里总是一年到头地上演着《白毛女》或《红色娘子军》之类的音乐剧,算是童年时代的音乐启蒙。我是上中学以后,才隐约知道莫扎特是谁的,音乐老师似乎对此也一知半解,再加上教室里的双卡录音机实在很烂,经常绞带不说,还会把降B大调播放成降E大调,破旧的脚踏手风琴也很让人抓狂,失去耐性的我们只好厮打成一片,以便让老师尽早宣布下课。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到了大学的时候,我们这群人不一定都弄懂了什么是莫扎特,却几乎都成了THE WHO和Jimi Hendrix之类叛逆摇滚青年的簇拥者。   艾萨克·斯特恩的随身摄制组为了让西方观众看到文革之后的中国,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素材,他们把这些胶片带回美国,交到了默里·勒纳(Murray Lerner)的手里。   对于美国音乐传记纪录片大师默里·勒纳,我们不可以说是不熟悉,比如他在1991年拍摄的《Jimi Hendrix在怀特岛》,2007年拍摄的《THE WHO的故事》,但是这种熟悉里面,又充满着许多想像、好奇、移情和猜测的成分:显然,THE WHO的《我这一代 My Generation》不是我们的Generation,我们也从来没有到过西方的1960年代,我们的身上找不到丝毫华丽的创伤……但是,我们还是难以抑制想像和好奇。那么,从未到过中国的默里·勒纳,面对一堆蓝灰红的中国胶片,是否也像我们面对一沓走私到中国来的黑胶唱片一样,有着相似的感觉呢?   这部纪录片当年一公映,立刻引起了轰动,西方观众看到了文革之后那一双双对“莫扎特”满怀渴望的眼睛,看到了训练有素的中国孩子,也看到了经历磨难之后仍神志清醒、意志坚定的音乐学院教授,还有像王健那样的天才大提琴少年,复活的武术、京剧、杂技以及蒙满了灰尘的钢琴——一个迄今为止最喜悦的中国时刻,一场文革后的世界奇观……这一切,对刚刚经历过“伊甸园之门”的默里·勒纳,是如此陌生而有趣。   也许正因为这种“想像和好奇”,才出现了默里·勒纳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From Mao to Mozart: Isaac Stern in China )》,或者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吧!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开放思维的国界”变得如此重要,以至我们无论怎样也无法再忍受回到过去吧 王利芬:乐器是你身体的一部分,让它诉说你的内心 http://www.umiwi.com/video/detail243王利芬与您分享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的公开课,分享一个教育者该如何面对学生,让他们感到每一个学科的美,从而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所学对象的热爱。尽管斯特恩不是一位职业教育家,经历中也没有专任或兼任小提琴教师一说。但他所教的绝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而是一位老师能用各种方式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抓取事物的本质。而这一点,是所有称之为老师的人都需要具备的素质。   伊萨卡·斯特恩伊萨卡·斯特恩(Isaac Stern)1920年7月21日生于苏联乌克兰共和国克列缅涅茨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里。父亲是位画家,母亲曾经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过声乐。他们全家在斯特恩只有10个月的时候移居到了美国的旧金山。斯特恩6岁开始学习钢琴,8岁改学小提琴。他的第一位老师是罗伯特·波拉克,教了他4年。从12岁到16岁,他又向曾任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的内奥姆·布林德学琴,并把布林德看作是自己的主要老师,教会了自己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1931年,11岁的斯特思与皮埃尔·蒙特指挥的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首次公演;1934年,和业师布林德合作演奏了巴赫的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1936年,成功地演出了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1937年,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随后到纽约举行音乐会,并随著名小提琴教师帕辛格学习。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斯特恩经历了一段事业的低潮时期,他试图确立自己的音乐会独奏家的地位。1943年,在卡内基音乐厅的独奏会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功。他作为独奏家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此后,斯特恩每年都被邀请同世界各大交响乐团合作,参加名目繁多的音乐节的活动,足迹遍及五湖四海。
  斯特恩不仅是一位小提琴家,他还是一位声誉卓著的社会活动家。他参与1960年卡内基音乐厅的重建工作;维护犹太人应得的幸福权利;赞助提拔年轻一代的乐坛新人。他和世界上许多政界人士、社会活动家、企业家有密切交往。他聪明过人,热情健谈,是天生的话匣子。不论谈论什么话题,都有倒不完的材料。思维敏捷,喜欢臧否人物。1981年来中国访问时,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演讲时称海菲茨、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和米尔斯坦是最杰出的小提琴家。在另一个场合,在接受一家刊物的问卷时,列举了他认为的古今最伟大的10位小提琴家:-.科雷利;二.维瓦尔弟;三.帕格尼尼;四.斯波尔;五.维尼亚夫斯基;六.维厄唐;七.约阿希姆;八.萨拉萨蒂;九.胡贝尔曼;十.海菲茨。他又说,一个人只有掌握到他这种程度的小提琴演奏水平,才能够真正理解海菲茨有多么了不起。这话给我们的启发是:一般听众当然无望达到斯特恩的水平,那么就应该更谦逊地看待领悟一切伟大的艺术创造。
  斯特恩是一位思想丰富的小提琴家。他根据作品的内容要求来选择技术细节的运用。根据不同的作品、他采用或则强烈而热情的揉指,或则轻快而细腻的揉指。他演奏浪漫风格的作品与古典风格的作品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初入音乐鉴赏门径的人都很容易感觉到。他认为,即使是同一个作曲家,也有温柔与粗犷之分,"在温柔的莫扎特慢板乐章中,要使用宁静的揉指,要减少揉指的强度、幅度以及厚度。莫扎特的音乐还有粗犷有力的一面,当这种性格占优势的时候,揉指就应当加强。"他的琴声非常洪亮,音质具有橄榄的味道,十分耐人寻味。他的右臂运弓有力,臂肘的位置不过分高抬,演奏大型作品气魄宏伟。在演奏处于得心应手状态的时候,他兼有许多奥尔所建立的俄罗斯学派的最优秀的传统,因此,曾有人把他称做该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
  斯特恩演奏曲目广泛,录下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大型作品。他还热衷于倡导宣传当代作曲家的创作,是许多作品的首演者。题献给他的作品包括伯恩斯坦的小夜曲和马克斯韦尔·戴维斯(1934— )的小提琴协奏曲等。
  美国作曲家马克斯韦尔·戴维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985年,是受皇家爱乐乐团委托,为庆祝该团建团4O周年而作。首演于1986年6月21日,在苏格兰的奥克尼岛的圣·马格纽斯节举行,由斯特恩担任独奏。作曲家声称作品的情绪受到首演场地的部分影响:它的音响考虑到了建筑物的自然声学回响效果,旋律和节奏反映了苏格兰的传统,特别是柔板乐章宁静的小提琴独奏旋律和终乐章苏格兰双人对舞风格的尾声。1970年以后,马克斯韦尔·戴维斯经常住在奥克尼,那里优美的风光景色和幽静落寞的环境对他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的音乐一贯以复杂著称,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当然也不例外。受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错 综复杂的对位与和声的影响,他宣称他的音乐寻求一种完全不同于常规的聆听习惯。"它很像大多数的早期音乐,它不是演奏出来给人听的,听众就是演奏的一部分。毫无疑问,我的音乐是打算叫听众接受的,但你得进入它的核心,变成它的中音、高音或者低音的一部分。这样你就可以在音乐的广阔空间中漫游而不必站在它的外面企羡地望着。"
  马克斯韦尔·戴维斯以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为自己创作的楷模。他采用三个连续不间断的乐章。作品的中心放在第二乐章,其主题材料采自作曲家以前创作的一只苏格兰风笛旋律,其反复在全曲临近结束时再度出现。
  想象一幅寂寥荒芜的旷野景象,大海浮泛着银白色的反光,远处传来阵阵惊涛拍岸声,大西洋低沉的隆隆回响伴随着海鸟的鸣叫,莽丛中忽有微风起于林梢,转瞬间,一切又复归寂寥。这部协奏曲曾有人称之为一曲恋人絮语,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也是住在呼啸山庄里的一对恋人。
  斯特恩的演奏当然是权威的版本。是在首演之后两天,即1986年6月23-24日,录于伦敦Walthamstaw市政大厅的。在首演地点奥克尼的圣马格努斯大教堂录音,效果也许会更好,天籁的音乐何妨风声与海啸来入耳同赏!
  到目前为止,Sony唱片公司为斯特恩发行的专集"音乐中的一生"共包括31卷CD唱片。除了上面介绍的那张,1988年和钢琴家丹尼尔·巴仁伯伊姆合作的舒伯特小提琴作品集趣味不凡,斯特恩的音质十分纯净,注重表达舒伯特古典的一面,风格简净朴实。还有一张唱片包括:出色的欣德米特1939年的奏鸣曲(录于1946年),布鲁赫的《美名大师》组曲和第一小提琴奏鸣曲(分别录于1961年和1959年),科普兰的小提琴奏鸣曲(与作曲家合作录于1968年)。斯特恩的风格在演绎室内乐奏鸣曲时具有韵味深长隽永的特长。他时常放弃追求光彩夺目的明星效应,如在1966年录制的布鲁赫第一提琴协奏曲中,许多快速经过句,他都采用平稳妥帖的手法,不像海菲茨那样豁然出众。他追求的是诚实的崇高理想和耐人回味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