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黛莉》与《牺牲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14:11
《寻找黛莉》与《牺牲者》 
  作者:赵勇  

去年年底的某一天,我给《文艺争鸣》的朱竞女士打电话问事,她说她正在北京采访赵瑜。“赵瑜刚刚发表了《寻找黛莉》的报告文学,特别好,还得了今年的‘鄂尔多斯文学大奖’,这个事你知不知道?”我只好老老实实说不知道。
也确实是不知道。我与赵瑜先生虽同为乡党,后来又都在京城厮混,却并无深交。记得2006年在晋城开纪念赵树理百年诞辰纪念会,聂尔曾领着喝得醉醺醺的赵瑜去我房间长聊,我便见到了这位早负盛名的作家。那该是我与赵瑜的第一次见面吧。当时我们虽互留联系方式,却一年多未通音问。到2008年元月,我突然接到赵瑜电话。他告我,他的长篇报告文学《牺牲者——太行文革之战》已经完成,先印出了一些征求意见。因此书写的是家乡的事,他就很想让我这个小老乡读读。很快我便收到了他那本70万字的大书。这本书自然并非正式出版物,却也装帧设计得比较考究。每本书均有编号,我这本编号是026。
但惭愧的是,我终于也没提出什么意见。读此书,让我意识到了家乡“文革”武斗的惨烈,它比我听说过的种种故事更加可怕。只是我当时毕竟年龄幼小,又住在乡下,城里的那些打斗便无法进入到记忆之中。所以,此书是否遗漏了一些历史细节,我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2008年冬,父亲来我这里闲住,见赵瑜的这本书置于书架,大喜,遂捧书在手,每日翻阅,临走时还想把它带回老家。2009年春节期间,我与父亲的朋友们长聊,其中就有当年“联字号”的学生领袖。我与他说起赵瑜的这本书,立刻引出他有关“文革”武斗的长篇话题。当时我就想,如果赵瑜能采访到这位人物,或许会让这本书变得更惊心动魄一些吧。
我要说赵瑜的《寻找黛莉》,却扯到了他的《牺牲者》,实在是因为这两者并非毫无关系。话说前些日子朋友聚会,忽然就见到了赵瑜。饭间,有人提到了赵瑜的新作,赵瑜就掏出一册载有他作品的《中国作家•半月刊纪实》(2009年第12期),供大家传阅。传到我手上,翻阅其中的《寻找黛莉》,发现赵瑜用钢笔在题目处增加了三个字——“巴金的”,题目也就变成了《寻找巴金的黛莉》。问其故,他说那正是即将推出的图书版的书名。其实原来成文时就是这么个题目,但因为种种原因,刊物发表时把那三个字拿掉了。
曲终人散时,赵瑜把这本刊物送给了我,我也就成了这篇报告文学较早的读者之一。拿到杂志的第二天,我开始翻阅《寻找黛莉》,没想到拿起之后就放不下手,竟用大半个下午一口气读完了这个八万字左右的小长篇。赵瑜从发现巴金先生三十年代写给山西少女赵黛莉的七封老书信讲起,故事套故事,悬念跟悬念,直到作者花两年多时间在西安找到收信人赵梅生老人为止。除《牺牲者》之外,赵瑜当年的主要作品我似乎都读过。印象中他以往的作品是比较喜欢高调叙事的,但这篇作品却写得相当冷静和节制。而更让我感兴趣的是,或许是由于“寻找”本身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这篇报告文学写得简直就像侦探小说。通过赵瑜,我也知道了报告文学的另一种写法。
《寻找黛莉》中有一节内容名为“血溅《牺牲者》”,说的是古董商老赵不明不白被人杀死在自己的店铺里,而当时《牺牲者》一书就放在老赵的身边。赵瑜是从这位古董商那里得知巴金的七封书信的,但为了把这些信件弄到手,赵瑜却颇费了些心机。起初,古董商喊出五万元的高价位,赵瑜自然嫌贵,于是两人开始长时间的斗智斗法。后来赵瑜得知古董商“文革”时是一位激进的革命战士,两人的话题遂稠密,关系渐近乎。而在此期间,适逢《牺牲者》告竣,赵瑜便“借”他一册,联络感情。古董商读之爱不释手,甚至想久借不还,昧下此书。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赵瑜把这桩买卖做成了,古董商只让赵瑜出了一万。
读到这里时,我是颇惊叹了一下子的,既惊叹于赵瑜的“手腕”,也惊叹于古董商的豪爽。而在古董商那里,也反证出《牺牲者》的魅力。当《牺牲者》征服了老赵之后,老赵已放弃了许多商人本性。这个时候,他既是读者,很可能还成了赵瑜的崇拜者。当年的黛莉便是读完《家》之后开始给巴金写信的,那个时候黛莉是巴金的读者与崇拜者。而赵瑜为了低价购得这几封老书信,又让古董商成了他的读者与崇拜者。这种巧合貌似偶然,但我总觉得里面藏着某种玄机。这种玄机似乎也构成《寻找黛莉》的魅力要素之一。
2010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