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生产、获取、组织与呈现(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24:21
你能想像Google的首页变成Yahoo首页的风格么? 欢迎在i.b.bbs的文后留下你对Yahoo版Google首页的看法。
虽然Google的首页对于互联网而言已经成为经典且被广为传颂,但是我必须承认,如果将我经常使用的Google服务以Yahoo首页方式来导航和排列,我一定会欣然接受——虽然Google个性化首页可以部分实现,但是Yahoo的导航和布局在用户习惯上仍然有明显优势。这样的首页风格变化,至少告诉我们:“信息是可以多样组织的”,而这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话题。
基本上,我认为,“信息的生产、获取、组织与在线”是互联网的基本问题,进而,可能是个人和社会的基本问题。如果我们引用“范式”这个概念的话,基本上,对这一问题在演进的过程中,会有若干“范式”存在(我们会不严格地使用“范式”这个词,来描述重大的信息流动方式的变化)。
前web时代。
如果我们从前web时代开始算起的话,那么在telnet和usenet方式下,信息的生产和今天web2.0的微内容时代“用户贡献内容”是一致的,但是在获取、组织和呈现上存在多样的差别。相比之下,Web的组织、呈现方式具有更好的适宜性,所以这一步基本是“范式”变革,而且看上去革命很彻底——为什么只是看上去,是因为尽管telnet和usenet已经极为少用,但是它们对信息组织的方式之原理仍然在web领域存在,甚至复苏和繁荣,比如google group对usenet方式的承袭。
Yahoo索引与hao123、265。
我们会反复提高Yahoo,因为它的历史基本同步于web的历史。
Yahoo从“索引”方式起步,这个时候,提供的“信息”是“内容的方向或者路径”,达到“导航”的效果,信息由编辑生产、组织,呈现方式简单明确,用户被动浏览。这个初期的信息需求同时也是基础的信息需求,所以hao123和265才能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尤其是初阶网民基数大且能因为源源不断的新上网人群得以维系这个基数的中国获得成功。
后者证明了索引方式今天依然有效,同时,索引方式在一些特定领域和特定内容也会长期有效。
Yahoo门户与新浪门户。
Yahoo今天掌握了大量的web2.0网站或说是社区资源,使其在信息生产、获取、组织和再现的创造潜能巨大,应该说丝毫不弱于Google甚至在信息生产、tag等特定组织方式以及社会性方面尤有优势。其股价一再走低,是因为Yahoo还没有抛弃“媒体”而且是“大众媒体”的思路——在过去,Yahoo曾以挖来传统媒体的大腕来主持Yahoo而自豪,但这已不再能切脉新的互联网信息流动。
应该来说,新浪和过去那段黄金时期的Yahoo在“信息的生产、获取、组织与呈现”方面已经树立了一个范式,其典范作用今天发挥着广泛的影响力。以新浪为例,“免费的生产”即依赖于传统媒体的内容,然后以“秒”为计量单位进行组织、呈现,从而掐断了中国传统媒体的网络生机。回顾2000年及之前的认识,我们认为新浪的每条新闻下面能够呈现“相关新闻”,并且新闻内部有超链接而惊叹不已,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的分散与独立,而将其关联起来,所以具有相比传统媒体更好的“信息组织”优势。当然,这种优势远不止此。
《纽约时报》或者《华盛顿邮报》在美国依然有机会按照互联网提供的优化的信息组织、呈现方式来对自己进行提升,但是, 它们要进行信息“生产”,而新浪直接“获取”,相比新浪具有优势。
内容的专业化生产依然有价值,即便在今天遭遇了web2.0带来的大众生产格局,专业化的生产依然有不可低估的价值,甚至从社会的目标来说,必须有大批专业人士来保证我们在众多领域的知情权。
Google甩掉Yahoo,搜索是一种信息获取方式
Yahoo认为“索引”,提供方向比提供具体的信息条目要有价值,于是放弃了“索引具体条目”的领域,拱手将“搜索”这一整个“范式”领域让给了Google——我们不得不承认,只有回头看,我们才发现“搜索”是信息的独特“获取组织和呈现”的方式,而不是一个仅仅的补充。当时,只有Google意识到他们在开辟新的方式。Yahoo要么“索引”,要么走向内容生产和大众媒体的信息道。
Google力图方便人们寻找信息,但是,每一个搜索条目,本身其实就是“信息”,就像yahoo的索引本身是信息和delicious里面每个网页的收藏条目是信息一样——麦克卢汉告诉我们:新媒体经常以旧媒介为内容。当每个搜索结果的呈现页面上能展示广告时,搜索结果本身成为媒体就已经是昭然的事实了。
Google用技术去获取信息,用技术去组织信息,用算法排序来呈现信息——纯粹的技术型思路,但是确实是新的“信息流动范式”。而这一范式,今天仍然在发挥力量。当我们疯狂玩耍BBS时,奇虎和过气的ChinaBBS能成为论坛的成果分享者;当我们创建一堆“分类网站”来满足生活需求是,Kooxoo出现了;当我们在相当多的数码站点分享咨讯和经验时,搜索依然可以跨平台地迅速占有“信息”……(此处不包含价值观的否定,因为搜索这种方式本身对内容提供的是增值,而不是“占有内容”,强化了信息流动的价值链;而国内一些“转载”、“iFrame”等则是掐断信息流动的价值链,从而让“优质信息的生产”这个最核心的部分遭到损害)
Google和Yahoo各自代表一种信息流动的范式,它们同时争夺未来的范式,谁会成为代表呢?
Google和Yahoo在web2.0的死磕
在web2.0时代,Google和Yahoo都是领先者,前者在核心架构“搜索”方面有长足优势,在用户、社区和web2.0应用方面有毫不逊色的基础,在未来的系统架构和技术储备方面同样优势明显,而且有很好的品牌优势和资金储备;后者有丰富的互联网经验,在信息组织、呈现方面有良好的经验,在用户、社区和web2.0应用方面有更为明显的优势和大量的社区储备,有强大的品牌和资源链条。但是,众多的收购并不代表未来。真正的未来竞争还是会基于“搜索”作为核心架构,因为核心竞争必然是搜索——无论拥有多少收购,搜索能够彻底实现“跨平台”,成为整个互联网的核心节点,这种竞争带来的结局是真正的结局。
无论如何,先让我们上演web2.0时代的信息生产、获取、组织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