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1944年我在广汉修机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32:42
http://www.sina.net 2008年09月27日 17:00 成都市政府新闻办
我这辈子也没有做什么。回忆我所做过的事情,称得上“伟大”二字者,只有修机场这件事了。我写的这些书都不足道。——流沙河
核心价值
61年前的一天,一群娃娃排起队,穿着童子军装,腰杆上带个搪瓷碗,从金堂县城走到广汉的三水镇。他们此行前往修建广汉机场并在那里待了7天。人拉肩扛,全球最大的重型轰炸机B—29机场,竟出自10万川西农民的原始手工劳动,而且仅用半年时间。流沙河见证了这一切。回忆往事,他用了“伟大”两个字。
核心人物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成都人,诗人、作家、学者。1931年生于成都,4岁迁返老家金堂县城。少年时亲历日机对成都大轰炸、修建广汉飞机场等事件。
采访手记
(2005年8月5日 成都)
电话约沙河先生采访,他欣然允诺,而且要我定时间、地点。
第二天,我提前到了10分钟,在门口静候先生出现。10点正,他提了一把折扇、一把雨伞和一只布包来了,依然那么精瘦。先生见面就说:“今天早 上多早就起来赶稿子,刚刚写完。”说着从包里取出文稿,去路边小店复印。这是一篇有关古代天文学的稿子。74岁的他还在给《文汇报》、《新民晚报》写专 栏。
采访就在大慈寺茶铺。我想这里早上清静,先生夏天吹不得空调,且距先生家又最近。但一进门就喊遭了,满寺院全是香客,连茶铺也坐满。先生感叹,今天不晓得是初一还是十五。我们只好在茶铺外面棚子里找个地方坐下,要了三碗茶。三块钱一碗。采访在人声鼎沸中开始。
但是,祸不单行。录音显示,采访在进行到31分钟时,外面开始下雨,棚里也下,我们就不断把桌椅向棚子中间移。到第66分钟时,外面大雨如注, 狂风又起,棚内人群骚动,采访停止。幸好先生来时带了一把雨伞,撑开,于是我们三人就躲在那把伞下,动不敢动,狼狈之极。十多分钟后,沙河先生夫人吴茂华 送伞来了(她以为先生没有带伞),看到我们那副惨相,建议我们疏散到茶铺旁的食堂里去,采访才又得以继续。
整个采访时间109分钟,完全是在人声鼎沸、风雨折腾中进行,采访居然没有受到影响,这是奇迹。读后面的访谈实录就可知道,先生对抗战这个题目 兴致极高,话匣打开,滔滔不绝,我几乎没有打断他,讲高兴时甚至唱了几首60年前的抗日歌谣。我倒担心先生因为这番风雨着凉,心里十分不安。
先生以行文喜好调侃,识见与众不同,蜚声海内外。但做人低调自洁,会少开,面少露,热闹的地方不去挤。今天,他深情谈抗战,谈对他影响至深的少年时代,我看到了另一个流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