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世界最强制造业」的经营战略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0:19:46
本文由 爱华 在 2005-8-26 15:05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台湾日本综合研究所副所长 林武雄
TOYOTA发表2005年3月期(日本会计年度)的连结决算,纯利润比前一期增加1%,金额是1兆1712亿日圆,已连续2期达成超过1兆日圆的盈余,创下空前的纪录。
TOYOTA汽车在全球市场的贩卖量业绩,虽受日圆升值、美元贬值的影响,但营业额却比前一期(会计年度)增加7%,金额是18兆5515亿日圆。首次达成18兆日圆的业绩,贩卖台数是740万8000台,比前期增加69万9000台;其中,欧洲的贩卖台数增加9%,台数98万台。亚洲增加50%,台数是83万台;日本国内由于新车陆续推出,也增加3%;2004年的决算盈余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全球仅有9家,而汽车业界仅TOYOTA一家而已。其社长渡边捷昭在记者会上信誓旦旦地说:「要以世界第一好车,世界最快、最便宜的车献给顾客」。
7月28日TOYOTA公布,2005年1~12月世界生产台数(含大发、日野汽车)是828万台,比前一年增加10%;世界首位的GM在2004年生产909万台,TOYOTA和GM差距拉近。2004年GM全球贩卖台数899万台、生产量是909万台。去年美国市场低迷,GM连续出现三季赤字,经营陷入苦战;这次TOYOTA再提修正贩卖计划,为的是要挑战汽车业界「NO.1」。
据英国FinancialTimes发表:「世界500大企业股价总额」,TOYOTA汽车位居日本第一、全球排名第十八,总额是1343亿美元;美国汽车调查公司(JDPower andAssociates)公布:「2005年版美国的新车上市初期品质调查」,TOYOTA的「LEXUS」跃居首位。在耐久性上,更是11年蝉联第一;美国商业周刊发表:「全球企业品牌价值排名」,TOYOTA荣登Best10,位居第九;日本经济新闻和日本科学技术联盟实施「品质经营度调查」,针对企业对品质提升进行客观调查,结果还是TOYOTA第一。那么,TOYOTA的经营力「强」在什么地方?
首先从「改善」方面来说。1990年代中期日圆飙涨,TOYOTA汇率损失每年达1000亿日圆。曾经有杂志报导:「TOYOTA真能转亏为盈吗?」。其实TOYOTA自1950年以来,就没有出现过赤字经营。那么TOYOTA式经营其过人之处何在?就以「设计的改善」为例,从1993年后,每年需削减1000亿日圆的成本,其中是包括生产现场的效率化,用来填补汇率变动所造成的损失。2003年度光是汇率损失就达到1400亿日圆。TOYOTA以「改善力」降低原价达2300亿日圆之多,结果是汇率变动无损TOYOTA的经营体质。
2000年TOYOTA展开「CCC21」运动。目的是要创造21世纪最强的成本竞争力。其中,大力削减汽车零件成本就是计划的核心,目标是180个核心零件的价格平均降低30%。例如:尝试以车门上方的扶手(Assistgrip)零件做为设计的改善。以车种别计就有30种之多,最后定案是归纳成几种类。设计改善时试算,每台车附上三个Assistgrip,若制造100万台时就需有30种类,每一类有10万个,若集中成3种类,就可增加百万个,能达到这样就能发挥量产效果。从材料调度费到生产工程,全改能降低4成原价来作Assistgrip,这些成效都是累积小小的改善。TOYOYA零件负责人称这个过程为「拧掉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这是一个永无休止,痛苦煎熬的过程,但对TOYOYA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社长渡边捷昭表示:「实在、憨直、彻底」就是改善的主轴。现在从现场的作业开始,一年就有60万件的改善提案,TOYOTA是「日本式经营」的典范。
根据「CCC21」计划,TOYOTA计划在2005年度前削减成本80亿美元,实现「造出全世界品质最高,成本最低的汽车」。TOYOYA当时的决策专务渡边昭夫说:「也许这种削减成本的力度会过于剧烈,但我们别无选择,如果继续坚持以往循序渐进的经营策略,TOYOYA最终很可能地位不保。」
现年62岁的渡边捷昭于6月成为TOYOTA现任社长张富士夫的继任者。渡边曾因控制成本而为TOYOTA立下汗马功劳。他从2000年开始就领导了丰田的「面向21世纪的成本竞争建设」(CCC21)。CCC21使丰田在过去的5年里节约了100亿美元,其目标是使丰田汽车上180个核心部件的价格降低30%。当效率和品质成为汽车工业竞争的关键时,就不难理解渡边捷昭为何能够成为TOYOTA新社长的人选了。日本业界称他为超越日产的CEO卡络斯戈恩,被外界称为「成本杀手」。
第二是团队作业(TeamWork)。从业员长期雇用和零件供货商的长期交易,也是TOYOTA式的经营特征之一。战后企业在「人才、物资、资金」严重短缺下成长,用集思广益的「智慧」来培育人才、机械和经销商。人在年轻时有「苦」过的经验,其韧性较强,TOYOTA认为这种团队(TeamWork)和汽车制品的「生辰八字」最为相配。
所谓汽车是指「车体(Body)、引擎、车体悬架(Suspension)」等各机构的零件设计,对产品在细微地方的相互调整,唯有完美零件设计组合才有优越性能的汽车。汽车是「磨合」型的产品,因此供货商(Supplier)和团队(TeamWork)间的契合相当重要;就以计算机为例,计算机是由CPU(中央处理器)、OS等其它的电子零件和键盘组合而成,同时又能发挥「组合」的产品。哪种状况设计和生产不需微妙的「磨合」。企业是以崭新的创意取胜,美国是具有无与伦比研发力的国家,因此,计算机产业在美国兴起绝非是偶然,这就是团队的力量;TOYOYA把零件供货商当作团队作业的伙伴。当汽车在设计的阶段,TOYOTA就让零件供货商参与,达到发挥总体的力量。
第三是现场现地主义。汽车的发源地是美国,而TOYOTA是以美国福特为蓝本。尤其在作业流程和生产在线的现场来提升改善的方法,TOYOTA也是师法福特。福特是以「一车种大量生产」的T型车为代表。20世纪初,福特汽车采用产品单纯化、生产专门化和单能工的作业方式来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来建构市场的占有率。福特以大量生产方式来生产T型车,创下竞争优势的典范;而TOYOTA是采取「多车种、少量生产」方式,依消费者喜爱、多样化的潮流来生产;美国的汽车厂是彻底采取分工分业的经营模式,采用每人单一的「单能工」作业。相对的,TOYOTA是采取每个人复数作业的「多能工」系统。进一步说,是以生产线速度「一天8小时作业」时间来提高效率,削减浪费为先。
TOYOTA视重人才、消除「浪费、不均、无理」、追求作业效率和工作的简化。发掘人对工作的价值观潜能,活用组织、用眼睛管理现场、现场作业员能自主地下令停止生产线,绝不让不良品出现。这种改善体系才能彻底追求成本、提高生产力。
所谓问题点「能见化」,其实就是「现地现物主义」。TOYOTA强调不能光在桌子上思考事情,而是要到现场去看,从现场来思考问题点。因此TOYOTA领导者都需关注微细的地方,只要到TOYOTA工厂就能看到处处张贴的纸上课题:「不良率为什么会接近零?」「作业时间为什么需要缩短30%?」这些共同课题和问题点,原因和对策全被标示出来,绝不是用呼吁和手册说明而已,而是写出的「为什么」,最后就要用脑筋来思考。据说人在思考说明问题时,最先考虑是用绘图来说明,然后放着不管。当有类似问题发生时,再看看是否有参考价值,用这种作法经常能找出问题点,这种能看见「为什么」的方法,就是「能见化」。
同时,重视现场也能培养团队精神。一旦有事,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为了能互相帮助也能出现「多能工」。从事生产事业,只是每天打着领带,坐在冷气房是行不通的。张富士夫在美国TOYOTA公司当社长时就经常到现场,就像车间主任一样。他说:「丰田把『百闻不如一见』引伸为『百见不如一行』」。彻底的现场主义,实践第一、重视研究,其实就是TOYOTA方式的经营精髓。
第四是「Just InTime方式」。也就是用准时生产制来达到「零」库存,这才是TOYOTA真正「强」的经营体质。从新车研发开始到结束的研制周期(Lead-Time),跟欧美厂商比较,TOYOTA是压倒性的缩短制程。从企划制品、设计零件、生产线制造、现场实际从事组装的人员等,各部门间都需彻底沟通和共享信息、团队从研发阶段就以解决问题为主轴。同时这种精英团队是由强有力的研发Leader来统筹,实现了「速度化的经营」,这就是「日本式研发团队」的特色。
TOYOTA汽车集合了设计、引擎、生产技术、制造、贩卖、再加上零件供货商等各部门的人才、使能尽情抒发己见来研究策定新车的概念。换句话说,为了缩短研制周期(Lead-Time)。这跟从设计阶段开始参与的设计发想(Design-In)是有所不同。TOYOTA是采取所谓概念发想(Concept-In),它是指在设计开始前采用大宅院方式、大的组织、大家一起来锤炼新的概念(Concept),极似工厂里的气氛,彼此跨越部门间的「壁障」而能畅所欲言,这就是TOYOTA能「持续改善」的秘诀。
第五是全球化的策略。TOYOTA的「壁障」在什么地方?其实就是「2010年全球15%占有率」的目标;2003年TOYOTA全球贩卖量仅次于GM、追过福特,跃居世界第二大汽车大厂。2003年TOYOTA全球贩卖台数670万台、GM是890万台。TOYOTA紧追GM、也有企图心追过GM。
今后,世界汽车的主战场将是中国。2003年中国新车贩卖台数450万台,预测2010年将达到1000万台。中国的市场将比日本还大,仅次于美国和欧洲的市场。欧美厂商都与中国汽车厂技术合作,建立工厂进军中国的巨大市场。
21世纪正是汽车业界进行全球化「M&A」(mergers &acquisitions)的策略,也就是「合并」与「买收」。汽车业界在全球「集团化」的现象,可分成「企业统合型」和「战略性合作型」的形式来进行。TOYOTA在中国是采取后者来进行全球化策略。如今,TOYOTA已在全世界有26个国家,设50个生产据点。
现在,中国市场每年以100万辆车的速度来增加,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应该只是时间的问题。TOYOTA前社长张富士夫说:「在中国的目标是争取在2010年,中国市场能有10%的占有率。」
总之,TOYOTA为达到全球化的目标,精心制作「THE TOYOTA WAY2001」手册。TOYOTA把经营理念和行动规范都登载在手册上,藉以强调「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来不断「改善」、彻底执行「现地现物主义」。这些企业理念,是培育世界性人才所无法规避的准则;「TOYOTAWAY」是以智慧来「改善」、以「现地现物」、「顾客第一」、「挑战」、「团队」等理念,让世界各地的从业人员理解和共享。丰田认为,「制造产品就是要先培养人才,有好的人才能生产好的产品」、「传统与技术的继承,需要代代相传下来」。唯有如此,才能制造出举世无匹「物美价廉」的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