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史上的“意外事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31:47
企业史上的“意外事件”

   


从来没有一段历史,是按照人们预想中的路线一丝不苟地前行着的。更多的情况是,一条又一条的岔路总是在最意外的时刻出现,它们让人们的智力和承受力面临极限的挑战。

梳理近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史,我们便可以发现,正有那么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让中国经济和企业呈现出如此独特而缤纷的现状:

意外之一:6000亿美元计划意外落空

如果我们把1978年视为中国企业改革的元年,那么,在当时决策者的规划中,中国企业该走一条怎样的扩张道路呢?

在当年3月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提出了一个令人兴奋的科学发展计划,确定了一百零八个项目作为全国科技研究的攻关重点,目的是“到本世纪末赶上或超过世界水平。”与此相关的,国务院拟定了一个企业发展规划,其主题是引进6000亿美元的外资在中国建设120个巨型工业企业。这无疑是一个雄心万丈的规划,它表明以邓小平为首的新领导层决定用国家投入的方式来迅速地提升中国的公司规模和能力。这个计划被披露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震撼。在下半年,中国向美国、欧洲和日本派出庞大的代表团,与各国政府和企业家广泛接触,所到之处,官员和商人都表现了愿意同中国发展经济合作的强烈意向。在和法国总统德斯坦会谈时,法国驻华大使对谷牧副总理说,“听说你们要搞120个大项目,我们法国很愿意有所贡献,给我们10个行不行?”在西德,巴符州州长说可以贷款50亿美元给中国,马上可以签字;北威州则表示100亿美元也问题不大。这些资讯都刺激着中国领导人对引进持积极态度,因而形成了加快扩大对外引进的思想。

但是,政客的热情一旦落到具体的商业项目上却未必能丝丝入扣。一个例子是,8月,主管汽车行业的第一机械部向美国的通用、福特、日本的丰田、日产,法国的雷诺、雪铁龙,德国的奔驰、大众等著名企业发出邀请电,希望它们能够来考察中国市场。结果,丰田、奔驰表示婉拒,其他公司表示了兴趣但没有行动,通用派出以董事长墨菲为代表的谈判团,但投资动议最终被董事会否决,只有德国大众动了真格,当然它后来因此赚到盆满钵满。到1979年,中国的这个超级计划就偃旗息鼓,《经济学人》的评论是,“中国全面取消了这个计划,因为中国不仅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而且也缺乏现代化的管理人才和受过良好训练的工人。”而《时代》周刊则直截了当地认为,“由于中国政府缺乏付款能力,所以庞大的引资计划是不切实际的。”

“尽管我们打开了国门,资本却未必会纷涌而入。”6000亿美元的现代化计划搁浅,对当时的决策者――特别是改革派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意外,中国不得不选择更切实际的经济和企业发展模式。

意外之二:特区试验意外成功。

19791月,当副局级干部、建设部下属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袁庚到北京向李先念副总理汇报设立蛇口工业区的设想时,中央高层大概没有人太把它当成一个很重大的事情,这个动议没有在国务会议上进行讨论,也没有被列入“试点”或改革典型,有一个细节能证明当时的试验性:当袁庚提出要给一块工业用地时,李先念顺手用笔在地图上画了七八十平方公里的地方,说:“袁庚,这个都给你。”袁庚吓了一跳,最后只敢要了2·14平方公里。蛇口工业区,一没有被纳入国家计划,二没有财政拨款,纯属试验性质,一年多后深圳特区设立,中央也只给了4000万元的贷款,其余都要广东省自己“找食”。其受重视和被扶持的程度,与后来的上海浦东开发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就是这个无心插下的柳树却意外地张枝发芽,深圳靠土地出让和优惠的政策,迅速形成资本“凹地效应”,袁庚等人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理念更成为中国改革的风标。1984年,邓小平到深圳视察充分肯定深圳经验,自此特区模式及做法渐渐成为中国改革的主流经验。1992年,在三年治理整顿后,邓小平再次南巡深圳,在那里吹响了加快改革的动员号。

特区的意外成功,在南中国打开了一扇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此后的二十年里它一直是中国继续开放和改革的示范生。

意外之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为了防止从土地中释放出来的农民大规模进城,早在1979年,中央就提出了鼓励社队企业发展的战略,标志性的文件是7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在这个颇具改革气质的文件中,可以看出中央层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对萌芽于农村的乡镇企业的角色与作用的定位。在《规定》的第二章《发展方针》中明确写明,社队企业的产业方向和产品方向是“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而其成长的半径则被限定在农村市场,社队企业“不得与先进的大工业企业争原料和动力。”因而,当经过将近两年的发展,社队企业突然蓬勃成长,并开始在某些领域与笼子内的国营企业争夺市场和原材料的时候,规定中的这些限定条款便被启动了。

1982年,1月,国务院两次发出紧急文件“打击投机倒把”,先是在7日发文《加强市场管理、打击投机倒把和走私活动的指示》,规定“个人未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不准贩卖工业品。”、“不允许私人购买汽车、拖拉机、机动船等大型运输工具从事贩运。”继而,在30日,国务院又发文《关于调整农村社、队企业工商税收负担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为限制同大中型先进企业争原料,将社、队企业在开办初期免征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二至三年的规定,改为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凡同大的先进企业争原料,盈利较多的社、队企业,不论是新办或原有企业,一律照章征收工商所得税。”这两个文件口气严厉,措施细密,体现出决策层当时的某种战略判断。

但是,乡镇企业的蔓延之势还是大大出乎人们的意外,到80年代中期,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乡镇企业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一”,不但跟国营企业抢原料、抢市场,更是抢人才、抢技术,抢的不亦乐乎。尤其意外的是,这些企业诱发了饮料食品和家用电器业的发展,直接引爆了国内消费市场的繁荣,打响了民族工业的第一次振兴战。

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87年,邓小平在与外宾的一次谈话中说,“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经营,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

中国的企业变革,常常让人有“东边放炮西边响”的感慨:列入国家级重点扶持的试点单位基本上都是超大型国营企业,但是改革成效最好往往倒是计划外的“杂牌军”;重工业一直是最受政策倾斜的领域,但是以饮料食品和家用电器为代表的轻工业却发展最为迅猛;国营企业一直是改革的重点方向,但是民营公司却是成长最快的一股力量。

意外之四:日韩财团模式的意外中断

1995年前后,以家电业为代表的中国新兴企业群体崛起,一个象征性的数据是,在三年前,全国百家商场的家电销售排行榜上,几乎都是跨国品牌的天下,而到1996年,国内品牌一举收复失地,海尔、科龙、TCL、长虹、联想等公司构成了一道很鲜亮的品牌长城,民族工业的信心在此时接近爆棚。于是,如何让这些公司迅速地进入世界500强,成了一个看上去迫在眉睫的话题。

在这场热烈而高调的讨论中,日韩模式成为最受追捧的方向。“由国家主导,重点扶持若干家优势企业向财团模式发展,使之成为有国际竞争能力、代表中国势力的巨型公司”,这几乎在当时的经济决策界成为共识。在这个战略目标下,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展开调研,决定赋予若干大公司以更大的资本权力,包括允许这些公司设立有融资功能的财务公司等等,在这些地方省份,做强做大也成了公司变革的主旋律,在广东,一些中小型的家电公司被并入科龙,在杭州,四家电器公司被强行合并成金松集团。

正当这种“归大堆”的企业模式眼看将如火如荼之际,199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风暴让这场变革嘎然而止。

在金融风暴中,日韩财团企业遭遇重创,在一年前还被中国乃至全球视为高速成长典范的大宇集团轰然崩塌,传奇创始人金宇中潜逃海外。对此的反思,让中国公司在财团式成长的道路上折途而返。一个留在1997年的悬念是,如果金融风暴没有爆发或迟两年爆发,今日的中国公司将呈现一派怎样的气象?

2006年:新的意外可能发生?

我们要去哪里,从来是一个问题。

将近三十年来,中国企业史最大的戏剧性之一,便是发生在其间的每一次意外都比预先的规划更符合发展的逻辑。在2006年之后的岁月,是否还有更大的意外在不远处等着我们?

在日趋全球化的格局中,中国公司的命运仍然让人充满好奇。在宏观层面上,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将削弱中国外贸产品的价格优势,却大大增强了中国公司的收购实力,在外贸拉动和内需驱动的选择中,势将有新的变局发生。而在国内产业的重整上,国营公司、跨国公司和民营公司的利益角逐正趋白热化,后者固然有被边缘化的可能,但是,本土企业家们对国情的现实掌握和创业韧性,有没有使他们创造出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意外结果?

1987年,80岁的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中国可能选择的道路,各种事件必须流经的渠道,比我们能够轻易想象到的更窄。”

    将这段耐人寻味的判断,与中国企业史上的种种意外事件结合起来思考,也许我们得出的结论会更趋真实。

 

  评论 返回博客首页 | 发表评论

suye  发表于2007-03-04 10:30:58

作者站在如此高的境界分析中国企业发展,难能可贵,希望中国政府领导人、企业的CEO门能看到此篇文章,在制定企业战略、企业的发展方向时审时度势,少走弯路,给社会留下美好的东西!

 

 

firstgood  发表于2007-03-05 10:53:25
好文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