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全人类的共同敌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19:53
2010-04-02 09:12:02 来自:互联网
当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地侵扰生态环境本来就日益脆弱的地球,并且动不动就冠以“五十年一遇”、“一百年一遇”的时候,公众的担心或许并非杞人忧天。
就在刚刚过去的冬季,大半个中国乃至整个北半球遭遇了寒潮袭击;不久前的沙尘暴天气横扫中国北方,甚至波及到了宝岛台湾;中国西南五省的特大旱情仍在持续并向其他地区蔓延,北方也初步显露旱象。
4月1日起,国内首部《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开始正式施行。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条例首次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对气象灾害的预防、应急、灾后求助、法律责任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将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
各种极端天气轮番上阵
台风、暴雨、洪水、高温、干旱,种种极端气候现象近期接连在我国发生,使工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群众的正常生活也受到严重干扰。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郑江平表示,2010年3月全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五类,包括干旱、寒潮、沙尘天气、强降雨和风雹。
西南地区遭受持续严重气象干旱。3月,我国西南地区东南部及广西西部、西藏中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宁夏等地降水量不足10毫米,且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温高雨少导致这些地区气象干旱持续发展。目前,云南东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北部、川西高原南部、西藏北部、青海南部局部地区存在重度气象干旱,局地达特旱。云南、贵州、广西西部、四川南部等地由于去年秋季以来降水匮缺,干旱最为严重。
三次寒潮过程引发低温冷冻和雪灾。3月1日至3日、5日至7日、13日至15日,我国分别出现了3次寒潮天气过程,造成部分地区降温和降雪。3月,江南南部、华南、西南东南部及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部等地最大降温幅度有12至16℃,部分地区达16℃以上。我国中东部部分地区、甘肃中西部、新疆北部等地降雪日数比常年偏多2—4天,局部地区偏多4天以上。
沙尘天气六次侵袭我国。自3月中旬以来,我国出现了6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有1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3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两次扬沙天气过程。沙尘天气给我国很多地方的农业、交通和空气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尤其是3月19日至21日的强沙尘暴过程,累计影响了我国21个省(市、区)。
强降雨导致江淮和江南出现罕见早汛。3月,江淮、江南频繁出现降水过程,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5个省的区域平均降水量达到173 .5毫米,较常年偏多近4成,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4多。3月初,江西、浙江受强降雨影响,出现历史罕见的早汛。
7省(区)局地遭受风雹袭击。3月,福建、广东、湖南、河北、陕西、甘肃、内蒙古7个省(区)局地遭受大风冰雹灾害,其中福建、陕西、湖南受灾较重。
与此同时,国外也发生了风暴飓风、暴雨洪水、高温干旱、暴雪和沙尘暴等天气气候事件。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增多趋势。1956年全球极端天气共有13起,而2006年全球极端天气却达到了72起。
地球变暖速度在加快
“最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在哥本哈根发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这10年来,只有北美的气温比过去平均气温下降,其他地区的气温都在上升。南亚大部分地区以及中非地区经历了历史上最热的10年。其中2009年是中国自1951年以来第三热的年份,对一些地方来说甚至是最热的年份。
全球变暖绝不只是最近10年间的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全球明显变暖,未来持续升温。最近100年(1906至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自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中有11个出现在近期的1995至2006年(1996年除外)。过去50年的升温速度几乎是过去100年升温速度的两倍,也就是说地球变暖的速度在加快。
据预测,如果不采取行动,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带来一些“突然的和不可逆的”影响。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1至6.4℃。
目前,绝大部分科学家都坚持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地球存在有规律的冰川期循环模式,即每个冰川期持续10万年,两个冰川期中间相隔大约1 .2万年。照此推算,50年后,地球会出现一个新的冰川期。去年12月28日,俄罗斯科学家宣称,全球即将呈现降温趋势,进而步入地球历史上一个新的冰川期。
不过绝大部分科学家认为,尽管地球存在冰川期规律,但是人类现在所处的环境和经历的历史,与数万年前完全不同,用以前的模式来推断今天的事情是不够准确的。
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秦大河表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在国际气象或气候界的主流社会里得到共识。它对人类经济社会乃至于政治都有深刻的影响,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王国庆说,到2050年,我国的气温会升高1.8至2.6℃,气温升高明显。而我国降水的情况,从全国平均降水量来看,在2040年以前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可能会呈现一个先减后升的趋势。不过对某些区域来说波动较大,可能会出现高过历史同期记录的极端降水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成罪魁祸首
“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教授王国庆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研究发现,全球变暖既可能导致气温升高,也可能造成气温下降,而且波动幅度较大。简言之,就是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
近年来,国内外极冷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就是例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淮河流域在2003年、2005年、2007年都发生了流域性洪水灾害,几乎每两年发生一次。此外,2008年、2009年、2010年春季,我国又发生大范围的干旱灾害。这些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
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评估报告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是全球变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二是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洪涝、干旱、冰雹冰冻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增大。
王国庆进一步表示说,气候变化导致的持续性少雨,不仅在半干旱区十分明显,在湿润区同样可能诱发大范围干旱。南涝北旱虽然是我国水资源分配的基本特征,但是并不意味着南方不可能发生干旱。“从成因来分析,就是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水文循环,进而导致区域性的洪涝和干旱。”
气象部门的有关专家也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这次极端干旱出现的主要原因。此外,2009年9月以来,云南等西南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偏早,再加上秋季后气温又长期偏高,水汽蒸发量大,造成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至于近期沙尘天气的形成,郑江平说,气象方面的条件是主要原因。今年3月中旬之前,内蒙古和西北地区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地表温度都在零摄氏度以下。但到了3月中旬,蒙古国以及我国内蒙古大部、西北地区的气温明显回升,地表温度急剧升高至4至6°C,土壤全面解冻,一旦遇上大风天气,极易产生沙尘天气;冷空气势力强,大风天气多发。
据介绍,近期,亚洲冷气团位置偏南,强度异常偏强,冷气团频繁从西伯利亚向东南方向传播,影响我国北方地区。较强冷空气与日渐加强的暖性气团的不断交汇,大风天气多发;蒙古气旋强烈发展,位置接近沙源地区,导致沙尘主要源地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十分有利于沙尘天气的出现。
遏制气候变暖是正解
针对人类活动加剧气候变化的趋势,国际社会围绕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共同拟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以及相关的《蒙特利尔协定书》等国际公约,在很大程度上对遏制全球变暖起到了积极作用。
也有专家指出,在目前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应优先考虑节能,其次再考虑发展清洁能源。如果在2030年之前采取适当的减排措施,经济成本相对较低,并有可能将排放量控制在当前水平以下,如果2030年之后再采取减排措施,将会付出更大的经济成本。
气候变暖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关系到全人类的发展问题。2007年,中国政府发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中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据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志强介绍,在即将施行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类似的空间气象灾害首次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出现在气象部门的职责范围内。今后,太阳风暴、地球空间暴等空间天气灾害会与台风、沙尘暴等天气一样,被列入严密监控范围和预报、预警中。
“我们希望与气象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体系更加完善。我们也希望不久将来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条例,有气候资源方面的条例,有规范气象信息服务的条例。也希望有更多的规章制度配套,有更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配套。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王志强说。
“应对气候变化,着力点应该放在应对极端天气事件上,尤其是洪涝和干旱这些水文灾害事件的应对更加紧要。”王国庆说。应对极端天气事件,首先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虽然现在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防洪规划体系,但是一些大江大河、重要河段的堤防建设还不完善,此外,蓄滞洪区的建设也不完善。目前,我国有87000多座水库,相当部分都已经年久失修。
其次,要加快实施防洪、水资源调配规划,加快调水工程的建设。水资源能否得到有效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取决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比如,这次云南的干旱,就和当地水利工程建设不完善,没有足够调配工程不无关系。
再次,还应该加强全社会的节水能力建设,提倡民众建设节约型社会。限制高耗水产业的发展,提倡节水产业发展。
此外,综合考虑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加强应急水源地的规划和建设,加强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发展污水处理和污水再利用技术、沿海地区海水淡化技术等。尽可能增加水资源的利用量,是长期水安全的目标。
王国庆还表示,对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早期预报能力也非常重要,要从科学层面增强预报预警能力,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也要加强。
气象灾害“猛于虎”。公开资料表明,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至3000亿元规模。过去11年中 央 财 政 的 防 灾 减 灾 投 入 年 均 增 长15.3%,高于G D P的增长。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高辉清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受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那些“靠天吃饭”的行业,比如农林牧渔业,等等。这些行业受到的影响往往都很大,比如雪灾直接导致蔬菜价格大幅上涨,而旱灾也推动了大米价格的上涨。
仅以此次西南大旱带来的影响为例,截至3月23日,旱灾致使云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5省(区)受灾人口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 .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农业方面,2009年入秋以来,西南大部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受旱面积大,影响程度重,给当前春耕生产带来很大困难。
据农业部统计,截至3月5日,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5省(区、市)秋冬播作物受旱面积6130.6万亩,其中严重受旱3294 .5万亩。截至3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比多年同期的均值多出1200万亩,其中作物受旱近1亿亩。
气象灾害对其他一些行业也有影响,比如西南地区水电比较发达,由于旱灾导致水电发电量大幅减少,用电负荷大增;比如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波及的范围非常广,造成铁路公路运输部分瘫痪,交通运输业大受影响。
“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是非常明显的,但具体的影响还要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等。从近几年的气象灾害来看,其影响范围一般都是局部性的,持续时间一般都是暂时性的,总体来看是可控的。”高辉清说。
尽管如此,不容乐观的是,相关预测显示,今后20—50年间,中国农业生产仍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一份报告称,按照目前的趋势,全国平均温度升高2 .5—3℃之后,气候变化将导致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生产能力持续下降。到2050年,温度升高、农业需水增加及可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等因素更会使中国的粮食生产总水平下降14%—23%。
“业内有一句话:‘洪水一条线,干旱一大片’。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未来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还会进一步增多,如果我们不采取可操作性措施,损失会进一步加剧。”王国庆说。
王国庆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近20年来,由于洪涝灾害,我国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占到G D P的1.8%。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因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只占到G D P的0.3%至0.6%。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同时气候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薄弱。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出现气象灾害是正常的。不过,长期来看,还是要保护好地球环境,同时要建立一个运行良好的预警机制,做到相对准确的预测和预报。此外,还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应急机制,从而使气象灾害到来时将其带来的损失将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