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杜郎口 博白教育的耻辱(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05:22
学习杜郎口,博白教育的耻辱
在那贫穷饥饿的年代,博白县沙河镇有一间不大显眼的的熨斗厂。虽是手工操作,但其生产的熨斗质量可靠,工艺上乘。或许是因为“本地姜不辣”,乡间人总是不大喜欢。
那年月,女青年谈恋爱喜提“三转一响”(三转: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收音机)纵不齐全,拥有其中之一也足可炫耀。
沙河某君就只有“一转”缝纫机,有缝纫机少不了要有个熨斗。但他瞧不起家乡生产没名气的熨斗。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了上海,就决定买一个上海的熨斗。因为那是生产名牌的地方。这多少可以弥补南宁缝纫机不够名牌的不足。
他买回了上海的熨斗,兴高采烈在乡人间炫耀,乡人也百般羡慕,因为穷乡僻壤的人难得一见大世面,难于购买一个名牌货。
乡人左看右看,爱不惜手。无意间一人发现熨斗底部有一行小字,虽细小模糊,但还是隐约可辨:博白县沙河制造。到上海高价购买了沙河熨斗,众人无不哑然失笑。
这件事成了六、七十年代家乡人家喻户晓的大笑话。
历史总会出现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说某君到上海高价购买了沙河熨斗,还只是个人的笑话;那么现在博白掀起轰轰烈烈的学习杜郎口的高潮,则是整个博白县教育的耻辱。
2008年岁末,博白县教育局亲自挂帅,组织了大批校长老师千里迢迢,奔赴山东杜郎口,启动了学习考察杜郎口的活动。
2009年岁首,启德中学拜请全国著名课改专家李炳亭,杜郎口名师莅临讲学示范,博白县全体骨干教师参与,掀起了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的高潮。
启德中学能不能真如其所言,成为江南杜郎口尚未可知。但学杜郎口收门票确实肥了一回,因为有县政府、县教育局主要领导的捧场。
把会议搞的断断续续,增加县城消费,拉动经济复苏,让县城再继续富裕起来。博白在经商之道上可说学到了家。“老鼠专吃洞边禾”,反其道而用之,简直是“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颇感滑稽的是县教育局领导欢迎词:“热烈欢迎全国著名课改专家李炳亭先生到我县讲学”。当然,也少不了追述一番博白教育的辉煌历史。诸如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故乡,刘业伦先生“语文三段教学法”。但有一个“竞争教学法”不知是健忘了,还是羞于谈或不屑谈。
舍近求远,瞧不起小人物,看重大名校。殊不知李炳亭先生现在推销的杜郎口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自己手下早年创立的“竞争教学模式”。这并不是什么先进教学模式,而是退化了的教学模式。本想往名校脸上贴金,使自己也能“名”起来,但不知错贴到了自家人的屁股上。
其无知的捧场:杜郎口历经十年摸索,独创出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不仅是自阉,是对博白人的背叛,更是博白教育的耻辱。
莫非博白人本性就喜欢舍近求远,喜欢不惜花费血本追逐名牌?要不为什么就看不上原先教研室、教育局、县政府、玉林日报扶持宣传的“竞争教学法”?
“江山代有才人出”,此后似乎博白县内也真的出现了文地杜郎口名校,只是不知道是否已筑起了围墙,做好了收门票的准备。
可以预料今年的高考还可以大做文章,两位考生考上清华大学。其中本人初中门徒王少平,也定能为博白学习杜郎口总结添加辉煌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