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湖北省凭什么投资12万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8:00:21
区域规划和投资计划一直是资本市场炒作的热点,近期湖北省推出的12万亿天量投资计划,更是在市场激起不小的波澜。湖北省称,全省重大项目已入库项目3.76万个,未来六到八年内投资总规模达12.06万亿元。这当之无愧成为地方政府公布的最牛投资计划,不仅相当于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的3倍,更是2009年湖北省GDP总量的10倍',1)">

巨额资金从何处来
12万亿投资计划横空出世,巨额资金从何处来?立刻成为市场追问的第一个悬疑。
根据湖北省的规划,仅在2012年前开工的项目就有1.3万个,约需资金6万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性资金4300亿元,国内贷款7700亿元,企事业单位自筹32500亿元,利用外资、债券等其它资金5600亿元。对于剩下的近1万亿元的资金缺口,湖北省发改委表示,将千方百计扩大民间投资、加强招商引资。
然而,巨额融资计划能否如愿达到,则饱受质疑。有专业人士分析,湖北省在证券市场上可融资的空间并不大,按融资一次最多100亿,一年3至5单,5年最多也只有2000亿。此外,2009年湖北省引进外资36.58亿美元(约人民币300亿元),与投资计划里利用外资和债券等渠道筹资5600亿元,相去甚远。
国内银行贷款7700亿元的目标同样不容易实现。今年1月到2月湖北省新增信贷约750亿,7700亿相当于今年前2个月新增贷款的10倍,随着信贷规模控制,未来几年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比较紧张。且随着监管部门对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日益警惕,除中央项目外,地方性项目越来越难获得大规模信贷的支持了。
吸引民间资金的想法固然正确,但绝大多数项目都是政府项目,在投资环境和相关配套政策并不完善的情况下,民资获利空间有限,如何吸引到民资,近万亿民间资本能否带动,仍需拭目以待。
投资热潮会否引发债务风险
新一轮投资热潮会否引爆地方政府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这是让市场为之揪心的第二个悬疑。12万亿的总投资规模,相当于2009年湖北省GDP总量的10倍,相当于湖北省年财政收入的147倍。“四两拨千斤”的发展思路背后,巨大的债务风险不容小觑。
大量举债进行投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急剧膨胀。以湖北省为例,2012年前的6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地方政府财政只能拿出4300亿元,其余基本上通过贷款、发债等其他方式来解决,债务压力相当巨大。面对资金压力,各级地方政府除了由财政部代为发行地方债外,最主要的筹资途径还是通过建立各种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带动项目投资。
一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如滚雪球般迅速累积,高负债、资本金缺失、收入不稳定等问题日渐暴露。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称,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不含票据)约为7.2万亿元,其中2009年净新增约3万亿元。
央行的调研结果也显示,到2009年5月末,全国已有政府投融资平台3800多家,负债达到5.26万亿元,负债相当于2009年全国GDP的15.7%,相当于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的76.8%、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161.35%。
历史曾经表明,1993、1994年,地方政府投资热潮促使银行信贷快速增长,但在随后宏观调控收紧后,银行不良资产率开始显著攀高。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中农信等全国性大型金融企业关闭。1999年国家决定剥离银行坏账,向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注入的银行不良资产高达1.4万亿元。
虽然眼下适度宽松宏观政策还在延续,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总额已下降到了4900亿元。但令人担心的是,高达7万多亿元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未来将有多少变成不良贷款?
是否违背“调结构”主题
地方政府这种“大跃进”式投资计划,是否违背当前“调结构”的主题,这是饱受诟病的第三个问题。当前国家正在致力于保增长、调结构,改变投资占比过大的局面,着力刺激内需消费,而地方政府发展理念却仍然维持在过去依靠投资的老思路上。
以湖北省为例,总额12万亿的投资项目,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六大领域,其中基础设施项目所占高达1780个,比例达到了30.6%。这种项目结构显然与调整产业结构的精神相违背。
当前“调结构”理念已经明确,体现在增长模式上,就是要把以前依靠投资,依靠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转变到依靠内需拉动上来。只是打着“调结构”的幌子,实际上依靠上马新项目、依靠投资拉动,是应当坚决摒弃的。同时,投资在GDP中比重的增加,意味着国民的内需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用政府不断负债、加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发展经济,或难以长久持续下去。(万晶 原题:12万亿天量投资引爆三大悬疑)
相关文章:
转变发展方式需摆脱高投资依赖症
厉以宁:如何摆脱投资怪圈
上市公司高管年薪翻番,别忘了投资者
差别化宏观调控重塑投资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