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和电影的一点点心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27:17
在羡慕别人有很大的成就的时候,总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总是不分析自己为什么就不如别人,为什么自己会落在别人的后面。心态平和了,对自身的思考也就多了,慢慢的发现了自己和别人有那么大的差距的原因,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抱怨了,也就会更务实的、脚踏实地的走自己的路了。
上了研究生才发现,自己真的什么都不是,甚至比不了一个有才华的高中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干,能力越来越差,甚至快到了连说话都很困难的地步了,说明确了,就是跟别人交流都成了问题,于是越来越不想跟别人交流,越来越不想发表自己的观点,越来越消沉下去了。还有,还有些自知之明,于是分析自己的问题以及原因,用马克思那一套,主客观都有问题,从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那么多条件,能长大也就不容易了,能走到现在就更不容易了,但是既然走到了现在就要极力的去缩小这种差距,在差距中认识自己和他人,更好地弥补这种差距,这也就是我现在所要做的,而不是每天抱怨社会,抱怨这样或那样的不公平。用领导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国家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使所有的人共同富裕,我们也做不到绝对的公平,我们只能在慢慢的进步中求得相对的公平。可是,我们的看到的是,有些人吃顿饭就花好几千甚至一万多,可是一些老百姓劳动了一年,到了年关时跑上一两个月,就是为了讨回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年的工钱,大概也没有一万吧。我们还看到,在大城市,小孩从小都很幸福,吃穿不用说不愁了,简直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家长疼孩子还不来不及,怎么会回绝孩子的要求呢!他们从小就有很多书可以看,很多玩具可以玩,大城市的教育资源还丰富,而农村的孩子呢,他们从小就经历着量体裁衣,量米吃饭的情况,不仅没有那么多好看的书可以看,而且农村教育很落后,教师整体素质上不去。相比一下两者的差别,我们就知道什么叫差距,什么叫真正的不公平了。起点上就输了,那么之后的弥补真的是很难啊,我现在亲身体验到了。
于是,在经过一个学期的沉默之后,我重新看待“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这样句话,是啊,是该做点事情了,于是跟几个姐妹在悄悄的计划自己的将来的事业了,另一方面,我不再偷懒了,我要使自己过得很充实,于是我把图书馆做为了我长期战斗的地方,我开始了自己的阅读历程。
的确,该多看一些书,积淀一下自己了,该结束自己的浅薄了。可是突然发现看书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心总是容易被一些无关的事情影响,而且注意力总是没有那么长时间的集中到书本上。我看的第一本书是《阿伦特为什么重要》,记得那几下下午都很痛苦,书很晦涩,看不懂,越看越糊涂,越看越困,以至于后来不得已,趴在桌子上睡着,好几次就想放弃,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逼着自己看书呢?”总是找不到理由,可是每次在要放弃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如果我坚持看下去,一次看不懂,看两次,不行就看三次,这样一本接着一本的看下去,总有一天,我也会很容易的看一本书。”于是我还是坚持了下去,这样在图书馆待了三个下午,大概把《阿伦特为什么重要》扫了一遍,纵然我不太明白书中到底说了些什么,不过一些小的观点还是能明白的。就这样,我开始看第二本《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是梁启超先生的大作,当我第一次翻开那本的书的时候,我就被吓到了,都是文言文,我语文本来就学的不好,我想大概这本书我是看不下去了,正当我为此感到遗憾的时候,我仔细的翻看了前几页,很庆幸的发现,原来并不是那么难懂,而且梁启超先生的话语很有意思,就像一个小老头在讲故事一样,很有趣,于是我被他的可爱给吸引了,下午三点的时候翻开的,一直都放不下,本来想早点回宿舍的,可是吃了晚饭,我又走向了教室,在教七的某个自习室的某个位置我又开始听梁启超讲故事了。对我来说,那样读书是i比较难得的,除了对小说有那么大的兴趣外,那是我第一次对学术性的书产生了那么大的兴趣,一口气差点看完。这样的情况真的很难得!接下来就是看《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引注的,那本书看了几页就没有时间再拿起,于是它现在还静静的躺在我的床头。某一天下午,我没有课,本来想回宿舍帮某个老师写纲要解读的,可是无意中拿起《上学记》这本书,也许是向老师之前提过的原因,也许是这本书真的很吸引人,很让人入迷,拿起来就放不下了,于是我就是什么都没干,下午就看那本书了,看着看着,我就走进了何兆武先生经历的那个年代,并且特别喜欢他年轻的时候那段历史。平时晚上回到宿舍总是忘不了开电脑上网,可是那个晚上,我根本没有想起电脑,回去洗了洗就坐床上开始看书,总能被书中的那些故事逗得笑起来,我跟朋友分享说“我真的好喜欢那个年代”。可是朋友说,每个年代都有一批人受益或者说得意,总是会有很多老百姓受害,想想那个战乱的年代,有多少孩子上不了学,又有多少家庭颠沛流离,亲人分散。
何兆武的父亲是湖南高等学堂的学生,学采矿。可以想象,在十九世纪初的时候,中国的科学技术整体都很落后,虽然在洋务运动的时候学了些外国的技术,也送出去一批留学生,可是整体来说,中国进入十九世纪的时候,一些技术人员还是很缺乏的,何兆武的父亲在当时也算是很受重视的技术人了,中华名过成立以后,何老的父亲就在政府工作,后来就又跟着搬到了北京,他们家就在北京落户了。在何兆武的口述中很简单的提到了他的祖上和他的家,不过通过简单的介绍,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其实,他之后所走的路跟他的家庭背景是分不开的。
何老先生在上小学的时候先后经历了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
(北洋政府,也称北京政府,是指民国初年袁世凯及其以后继任者建都于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这是相对于孙中山等国民党势力在南方成立的广州军政府(革命政府)的称呼。
北洋政府是由北洋军阀等势力所操控选出的中华民国大总统与国务院国务总理所领导,是当时被世界各国承认的中华民国合法政府,以五色旗为国旗,以《卿云歌》为国歌,作为代表中国的符号象征。在北洋政府主导下,中国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以战胜国的身分出席巴黎和会。
1925年中国国民党成立所专政的国民政府,并且由蒋中正领军北伐,但北洋政府持续运作,直到1928年张学良同意加入国民政府之后正式结束。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把国旗由五色旗改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中国形式上完成统一。)
何老先生比较了这两个阶段最重要的差别,即有无意识形态。北洋政府的时候,各派军阀都在忙着争夺地盘,也没有任何长治久安的建设,说的夸张点,就是每个地方都在换主人,今天这派人来了,明天又换了。何兆武说,这是这样的没有意识形态介入的情况下,思想比较宽松,没有什么约束,所以发生的五四运动这么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国民政府时就开始有自己的指导思想了——三民主义,国歌和教学内容很多都是关于三民主义的,为了紧紧抓住民心,团结广大人民,必须先从意识形态入手,阿伦特说极权主义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意识形态,其实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说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都在国家范围内推广这种思想,让所有的国民从心里接受并认同。可是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国民的思想被束缚了,没有创新和发展,以至于文化没有很大的普适性了,全国所有的教育都是在围绕统治阶级的思想进行的,于是就有了所谓的良民和愚民,真正的公民是很难产生的,最有说服性的例子就是文革,那是由于意识形态是又红又专的,不容许有一点点的其他的东西,因此就出现了很多的愚民,文化倒退很多人,而且影响社会的发展。
就是在这样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下,何兆武先生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无故乱翻书”让人很羡慕,从小就有那么多的书可以看,以至于到了没事就乱翻翻书,即使不好好看,也是一种收获,我想这大概与他家住北京,他上的是有名的中学——师大附中——的原因吧,与其他孩子相比,他在当时社会结构的高层,有很多的资源。另外他从小就有音乐和戏剧相伴,思想和情操都在潜移默化的发展着-------
生活本来还是很不错的,可恶的战争来了。日本开始占领我国东北,慢慢的向南扩张,很快就打到北京了。何兆武全家只能搬回湖南来家,那年他十六岁,刚上高一。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不能想象的,只有亲历了才能懂得。通过读何兆武的口述,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他对战争和对日本人的痛恨。有多少孩子因为战争不能上学,甚至牺牲生命。
经过几番辗转,何老先生上了西南联大,在大学的七年,他上了四个专业,一直在找适合自己和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最后把情趣聚焦到历史研究。他的很多同学也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发展自己,最后都很有成就。这不禁让人感慨,那时的教育虽然是几经迁徙,几经挫折,但是关于选择专业的选择还是很好的,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可是现在的大学,专业卡的很严,无论学生是否喜欢,都只能一直读一个专业读到毕业,有多少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被埋没了。看着看着这份口述史,总会产生一些小羡慕,比如说“逃课、凑学分与窗外的聆听”,他们那时还真是自由,不仅教师有讲自己想讲的课的自由,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上课。现在真的很难啊!即使学生再不想上课,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坐在教室里,哪怕你睡觉都可以,就是不可以离开。教育越是改革越是把学生束缚的太厉害,现在的学生其实都挺可怜的!
后来又讲到他上革大学习的事情,那个时候的学习比较政治化,主要是为了改造社会的思想,说直白了,就是为了贯彻中共的意识形态,否则就无法立稳脚。同时学习新社会的建设的方法。“在革大培训了大半年,和联大时候不一样,没有哪位老师或学生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我想除了学习时间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解放后人们说的全是标准的,一样的语言,冠冕堂皇而少了个性。”
何老是在口述自己的上学的情况,可是,我们看到的却不只是何老自己的上学的故事。一个人的上学史,可以是一个时代教育的一个代表(当然只能代表这个人所在的阶层的受教育情况)。当然,我们能更新鲜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我们可以跟口述者一起经历那些事件,历史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干瘪瘪的东西了,而是有血有肉,很饱满的。
从初中开始,我就讨厌历史,我讨厌背历史事实,最让我崩溃是考试要考一些关于事件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的题。所以我对历史从来没有好感,从来不想多看一眼关于历史的书,更严重的是,要是有关于历史的课,我肯定是第一个排除,除非被强迫。即使上,我也会在课上睡觉。可是,这个学期教育的历史研究这门课,将我这种观念完全推翻,我发现自己慢慢地开始喜欢上历史了。主动看了《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上学记》、《胡适口述历史》这几本书,还看了《张学良口述故事》、《苏菲的世界》,开始感觉到历史的魅力了,开始慢慢的研究历史这位老人。
昨天晚上看了《孔子》,纵然这部电影讲述了孔子一生,体现了孔子的伟大,也许会对宣传孔子的思想,对强调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故事中间,有好几处都很感人,据说可以使人看了忍不住落泪。可是电影讲故事的方法不是我所喜欢的,我自己认为这部电影其实跟大家看历史书差不多的感觉,只是它多了一些视觉上的冲击。没有太吸引人的地方。现在人看孔子,当然要有现代人的观点,当然要在讲故事中想办法加入现代人的声音,研究历史不单纯为了找到历史的真实,不仅为了堆砌历史资料。更重要的是为现代服务。我们要把历史当成一种假设,在现代社会背景和条件下,以史为鉴。
很喜欢《苏菲的世界》的呈现历史的方法,给人很鲜活的感觉。当然,它也又可以改进的地方,可以在让主人公经历各个时期的历史的时候,加入主人公对历史事件简单的评价。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是很成功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