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國 教 育 見 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8:40:34
林惠真 前吳興國小校長
王秉瑜 醒吾技術學院助理教授
(2002.3.06于國北師院課研所發表 2002.4.30整理)
我國教育無論學制、教育改革或發展的方向,都受美國教育影響既深且鉅。近年來,我國教育做了大幅度的改革,但也同時備受批評。筆者秉瑜旅美七年,其中三年研究教育獲教育博士學位;惠真近十年常赴美國參訪小學、特殊教育及學區教育委員會等,頗有心得,遂合力整理「美國教育見聞」一文,提供關心教育的朋友參考。
壹、 美國中小學學制及學校概況
美國中小學教育,屬於地方分權,以學制為例,各州並不完全一致,相當的多元,不過近年來,各州公立學校有漸漸趨於相同之趨勢。
美國小學的規模原本都僅十幾班,所謂的小班小校,學生都在100~300人之間,每班學生二十餘人。但近年來,由於育經費拮倨,都市中,全校學生數超過五、六百人,每班學生數超過30人的學校,越來越多。義務教育是Kindergarten到12年級,所以學生大都就近讀社區的中小學。而10到12年級 應該算是免費教育,因為不想繼續就讀的學生,不會被強迫入學,所以也不算是中輟生。
早期公立小學收K(Kindergarten)到六年級學童,初中收七到九年級學生,高中收十~十二年級學生,但近來,有越來越多州的學校,小學六年級學生移到初中,九年級則併到高中,有一些小學也延伸到八年級,成為九年一貫的學校。至於大學以上的學校,都採多元入學申請制,各系所都設有各種獎助學金,供學生申請。而各社區也都普遍設有社區大學或學院,開設成人教育課程,供居民免費或繳交少許費用選修上課。
筆者最常前往參觀的美國Oregon州和華盛頓州的中小學教育都相當的進步,兩州都曾被評定為全國教育最進步地區。影響一九九O年之後美國課程統整發展的一本研究報告----教育美國二OOO年,就是在Oregon州的幾個重要城市的學校研究發展出來的。另從Oregon州首都Salem的Grant Elementary學校,近十年來的發展,也可以看出美國中小學學制改變的一點端倪。
1993年9月,筆者結伴參觀Grant Elementary,當時學校招收K到六年級學生,每年級兩班,學生數僅二百餘人,屬小班小校,由於這所學校的西班牙裔學生甚多,校長當時就計劃該校將朝雙語言、雙文化教育發展,並準備進行混齡班教學實驗。幾年之後,小學六年級已經併入初中就讀;但去年(2001年9月)當筆者再度造訪時,卻發現這所學校學生暴增,已超過五百人,每班學生都在30人以上。已經發展為全國知名的雙語言、雙文化的學校,也由於走雙語言、雙文化之故,為方便課程的銜接,學校也將要發展成招收K至八年級的九年一貫學校。
無障礙受教機會的特殊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特殊教育,真正做到無障礙的受教環境和教育機會均等、零拒絕的教育理想。因為美國擁有完善的通報制度和醫療教育團隊,教育團隊含醫療機構、心理衛生機構、社工員、職能治療師、專業教師等。學齡的孩子,基本上,除重度殘障就讀隔離式的殘障學校之外,一般都就近就讀社區內的普通學校,就是所謂的回歸主流的融合教育。普通學校的資源教室教師,都呈現非常的專業和敬業的特色,對各自領域的教育專業非常有信心,也完全負起學校內對特殊個案所有的教育計劃。
對特殊兒的早期療育工作也做得非常徹底,只要從通報系統獲知有生出特殊孩子之虞者,在懷孕期間,就會有早期療育機構派人來拜訪和指導。他們透過下面的計劃來協助特殊孩子的成長:
E.I.P(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早期介入方案:由公立機構負責,許多地區採公辦民營方式進行。由經營者提計劃向學區內負責之大學或相關機關申請,通過後,經費由核准機關撥付,經營者也會向各企業爭取各公司的社會回饋基金來運用。
早期療育計劃包括有Individual Family Service Plan 和Individual Education Plan二者並行。其特色如下:
早期療育,從孩子出生之前就介入療育。認為越早介入,越能幫助孩子順利成長,而且認為特殊兒童的成長,是沒有極限的。
特殊孩子醫療和教育,由學區的教育地方教育單位(L.E.A)執行鑑定工作,並由政府編列專款支應醫療和教育費用。
孩子出生前就開始作家庭訪問,進行父母教育和家庭諮商,教導母親如何迎接這特殊孩子;孩子出生之後,進行生理復建、心理諮商、學前教育和幼稚園銜接與早期介入等工作。
其他措施:例如肢體殘障或肌肉萎縮症等孩子,除早期療育團隊的指導之外,還會提供必要之輪椅設施;唐氏症或發育遲緩孩子,從出生之後,立即有各種專業人員分別到家指導,包括如何幫助孩子吃奶、如何對幼兒實施肢體訓練、肌肉按摩、認知發展、語言訓練等等。特殊孩子從學前教育起都是免費,校車也有無障礙設施,從孩子上 Kindergarten 開始,如有必要,也會派有專人陪讀。
除此之外,有各種類型特殊會兒童家長協會,設立網站,提供特殊兒童教育資訊,相互激勵。類似最近來台指揮愛樂管絃樂團和美聲家林志炫一同演出的唐氏症兒胡一舟的成就和教育過程,父母常會撰文在網上報導,激勵有同類型特殊兒的父母 ,使個案的父母不僅不會感到孤立無援,而且對特殊兒也一樣抱著無窮的信心和希望。
至於資優生,則有彈性入學和跳級的制度,如經過學區測驗中心的智力測驗達到97%以上,可提前入學或跳級。許多學校還採學科分級制,一個語文三年級的孩子,數學可能會是五年級。也有學校的數學課,採能力分組的協同教學方式,逢到數學課時,學生須依照程度到該去的班上去上數學,似乎很少有家長因而抗議的。基本上,家長都信賴學校會盡力幫助孩子成功的學習。
學校重要行事及作息:
美國學校一年分四學期,大學以上,分春、夏、秋、冬四學季上課,所以,願意四季都上課的學生,學分修滿,成績及格的就能提前拿到學位,非常的彈性。
中小學由於一定要放暑假,因此,暑假中,除部分高中為學分未通過的高中生補課外,師生都不必上學。以Oregon州Tigard-Tualatin的學校為例,一學年上課分3學期,第一學期從9/5到11/29;第二學期從12/1到3/7(含年假12天);第三學期從3/9到6/13(含春假3/25~3/29)。暑假從六月十四日就開始了。惟學年開學前一週,教師就須回到學校,準備開學各項工作。
上課時間以Salem的Grant-Elementary的科任課表為例,每30分鐘排一節,上午從八點半開始排課,分別排8:30~9:05; 9:10~9:40; 9:45~10:15; 10:20~10:50; 10:55~11:25; 11:30~12:00; 12:00~12:30等七節。下午從一點鐘開始,排1:00~1:30; 1:35~2:05; 2:10~2:40; 2:45~3:15等四節。科任課以此時間為準,級任擔任的時間,可依照教師的計劃做彈性的安排。
其中上下午各有一節戶外遊戲時間,學生必須集體到室外遊戲場活動。午餐和遊戲時間,通常由級任教師負責看顧學生安全,但有的學校會有資深教師負責安排輪值表,由全校教師輪流照顧學生的安全,讓級任老師有喘息的時間。
學校沒有鐘聲,但每個教室都有時鐘,師生都依照每天老師書寫在黑板的作息時間和課程計劃進行教學和學習。
開學之後,學校會依照學區統一的行事曆,安排下列兩種親師互動的活動。
一、 Open House Day---每學年一次,開學前後,利用晚間舉行,讓家長充分了解學校辦學方針以及學校設施,家長可拜訪孩子的科任老師。學校會發給學校簡介、父母手冊、學生的權利和責任手冊和學區學校行事曆。家長也很可以很方便的在學區教育委員會或社區圖書館,輕易取得這些手冊。至於課程大綱則由學區教育委員會供應,基本上同一學區的學校,行事曆和課程大綱都是相同的。
二、 Conference Day---開學後4~6週內停課舉行,每位家長安排和班級教師會談20~30分鐘。教師會告訴家長一年中,學生必須達成的能力,孩子在團體中表現的特質以及教師對個別學生的教學計劃(I.E.P)。
另外,由於教師每天上下午都排滿課務,所以教師進修安排在開學前和學期中各一天,學生不上課。而Teacher Work Day :則安排在學期結束後一天。
貳、美國中小學教師編制與服勤
台灣的教育改革過程中,中小學教師的專業以及特殊優惠的退撫制度,備受各界批評。但台灣小學老師的編制從每班1.5人到現在台北市每班1.7~1.8人,學生數已經下降到每班30人上下了;而台灣學校的行政人員編制,無論學校規模大小,都擁有專任的人事、會計、事務、文書、護士等。以台北市景美國小為例,全校學生共670人,分普通班18班,特教班6班,幼稚園4班共28班,含校長主任教師50人,專任職員9人,生活助理員2人,工友7人,合計68人。即便如此,台灣教師會仍經常提出增加編制、減輕教師負擔的訴求,並常傳遞美國或國外的小學班級人數多麼的少,教師負擔多麼的輕鬆,待遇多好----等訊息,造成以訛傳訛,實在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
先以風土人情及重視孩子升學的鄰近日本為例,小學教師編制仍維持每班1.1人,而每班學生數高限為40人。若學校人數降低太多,已經不符合經濟效益的話,就會被歸併。以京都洛央小學和御所南小學為例,兩校都是歸併鄰近五所學校而成,歸併後學校規模像台北的景美國小一樣,小學部普通班18班,學生人數也都超過600人,教職員除校長之外,含教頭(教導主任)在內僅32位教職員工,其中工友2人,由於須供應全校學童午餐,故有廚工4人和營養師1人,無職員編制,惟圖書管理有巡迴管理人員,一週來校一至兩日。這樣的編制,和美國非常相近,比台灣精簡太多,但卻能實施開放教育、供應午餐、維持全校秩序井然、明窗淨几,而且學校場地還外開放,而教學的績效都教西方人刮目相看。
以下分別簡介美國中小學教師編制、證照、服勤和待遇等實際概況,提供比較:
美國學校人員,以學區為單位,學區內中小學教育人員,由學區委員會依照各校提出的需求統籌編排。學校沒有專屬的人事、會計和護士、幹事等職員,校舍修繕和校園整理、儀器修理等事務性工作,大都採統籌外包方式。學校除校長之外,只有一兩位秘書或職員,超過五百個學生以上,才有可能增設副校長一人,非常符合經濟效益原則。而校長的工作,幾乎和國內教務主任非常相近,校長不但能叫得出學校每一位學生姓名,對學生學習狀況也能掌握。
美國小學至今仍採包班制,一般來說,除音樂、體育是科任之外,其餘科目都由班級教師上課。教師全職服務(whole-time)是指一週上班四十小時,連吃中飯在內,通常從八點上班到四點,每位全時教師,每週上課都在30到40節課。根本不可能會有教師在上班時間,外出辦私事的情事發生。上課總時數也因著排課方式而有不同,但是教師準備課程的時間,每天有一小時半,吃飯與午休時間,每天有一個小時(一般私人公司吃飯時間不算上班時間,所以教師有一小時吃飯和休息的時間,已經覺得很不錯了!。擔任班級老師(級任),還有學生上音樂,體育或視聽教學時的空檔時間。然而,若是教育經費不足,支援的老師(科任)請的不夠多的話,學生上、下課,上、下校車,老師都還得要出去幫忙照顧小孩,或由班級教師自己教班上學生的音樂,體育與視聽課程(現在有的學校加入資訊課程)。所以Eugene的班級老師就非常的辛苦。音樂、體育等科任老師,有時候也會被安排在遊戲或午休時間輪值照顧學生安全。而全時的教師必須排滿一定的上課時數,所以一位科任教師和圖書管理人員巡迴擔任學區內幾所學校,都是非常平常的事。
至於上課時間,初中老師上課時間就比較有彈性,但是一般初中上下學時間比小學早,而且學生上許多的選修課程,所以有的老師,開課得早,他就可以早下班,近來也也有漸趨嚴謹之趨勢。所謂的主要科目(英、數、理化)排在中間時段,其他選修的課和藝能科,則不是排在很早,不然就排得比較晚,但這也依各個學校發展的重點有所不同。高中老師就非常像在大學教書一般。
一位教師擔任兩班的幼稚園教師和負全責的特教教師
美國幼稚園和特教教師的服勤,以Tigard-Tualatin學區為例,幼稚園每班超過20為幼生,學生上半天課,兩班一位教師,換句話說,一位全時間的教師,須擔任上下午各一班的教學,只教一班的老師,是屬於部分工時(part- time)的教師。惟幼稚園的課程中的體育課由小學的科任教師支援。
而特殊教師完全負起特殊個案的教育計劃,常常可以看到特殊孩子在普通班上課時,有資源教室的老師陪在身邊,協助指導的景象。
由於美國各類教師的服勤,完全依照聘約和教師手冊規定的權利和責任進行,所以雖然非常忙碌和辛苦,但爭議不多。也由於中小學學生,大都搭乘免費校車上學,所以在學生放學之後,老師都會留下來整理和準備,每天早上,老師也都會先到教室,準備好上課資料或學生作業單,等著學生來上課。和國內學生一大早就到學校打掃或在教室痴痴的等老師是非常的不同的。
反觀台灣的特教班(含資源班),每班兩位老師,每班人數4到30人,公立幼稚園,一個班30位學生,也有兩位教師的編制。雖然兢兢業業的教師仍很多,但常常會發現,有兩位老師編制的班級,會變成兩位老師輪流上課或平分學生,無法分工合作,進行協同教學的現象,而且資源班老師,都以自己每週該上最少的節數,平均分配給學生,而且教師都在特殊班教室等學生自己上門;特殊學生只有在特定時間接受專業指導,其餘時間都留在普通班,沒有為特殊孩子負全部教育計劃的教師。因此,若不幸有特殊孩子家庭,都得額外花費大筆金錢來幫助孩子成長。而校長也往往要為防止一班兩位老師輪流上課或普通班教師溜班而大傷腦筋。而教師普遍沒有備課習慣以及缺乏對教師服勤管理的機制,也是造成教師不夠專業的重要因素。顯然的,台灣在教育投資和成本效益無法相對提昇的投資浪費現象,常令人扼腕嘆息,特別九十四學年度預定義務教育向下延伸一年的政策即將實施,教育部對國內外公立學校幼稚園教師狀況,應該要深入了解才是。
教師教學計劃與教學評鑑
教師在暑假前接獲聘書之後,就必須提出下學年教學計劃。教師可列出教學上的需求,也須列出接受評鑑的時間。校長有教學視導之任務,校長須依照教師提出的教學計劃,給予教師適切的支持,並定時或不定時到教室,觀察教師教學,這項定時的教學視導,一般而言,級任每年度兩次,科任每年度一次,視導者會提出評鑑建議給教師,評鑑結果將送學區教育委員會,作為下學年度續聘的重要參考。必要時,學區委員亦可在不預先通知下,進入教室觀察。
至於學生學習評量,教師隨時隨地都在進行當中。評量方式非常多元,不限紙筆測驗
一途,最常見的是觀察紀錄和操作。
最近幾年,由於美國中小學學生被發現閱讀能力普遍低落,而且國際數理測驗,遠遠落在中、日、韓等亞洲國家之後,因此,全國中小學生,除參與提昇學童閱讀能力計劃外,也須接受類似會考的績效評鑑。以Tigard-Tualatin District 23J  Portland  Oregon為例,分州評量,學區委員會評量,學校評量三種。評鑑年級和科目如下:
v  二、三年級TEST:   MATH、READING
v  四、五年級TEST:  MATH、WRITING、問題解決
評鑑結果,州教育部會製成各校每科評鑑成績佔全州學校的百分比之報告,作為分配教育經費參考,(教育經費分配,一般依照學生人數和出席率計算,但若教學成果評鑑優良者,經費也會相對提昇。)經過評鑑,如果有學生無法通過的話,老師會再為個別的
學生設計I.E.P(個別教育計劃),設法為孩子實施補救教學,以通過最起碼的測驗。
對於國外轉入或少數民族後裔子女,在語文和溝通上有困難時,會安排教師或義工給予特殊的指導,直到跟上一般學生的程度為止。
School Report(學生學習概況通知單)
至於中小學學生學習概況通知單,每學期結束時,教師會提出給父母,不只是簡單的等第和分數報告,報告以質化敘述為原則,內容大致包括:
一、學科能力:分語言,閱讀,數學,科學,數學,體育,健康和社會,音樂,藝術等能力,有書面敘述和等第。
二、個人發展:主動,禮貌,責任,自我約束 等
一、  工作獲學習習慣:團隊合作,獨立工作能力,工作表現的態度,參加集會,完成家庭作業,受教能力。
參、中小學教師證照與退撫制度
美國教師實習和證照
美國教師都必須經由證照系統才能進入教學職場據悉,美國取得中小學教師證的最低學歷為四年大學畢業,但是近來對教師專業的要求日高,有的要求五年,多出來的那一年可用來抵碩士的學分,有的州要求至少要碩士畢業。通常大學畢業之後所取得文憑與教師證,只能在中小學教書,教高中一定要碩士畢業並取得更高級的教師證方可。想考教師證的學生,通常要比一般科的學生多修四十學分,但依選讀的教育科系、各校、各州而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州還得多修100個學分的。
教師必須具有教師執照才能任教,美國的教師證考試依各州要求而有不同,東岸大部分要求考National Teacher Examination(NTE);類似GRE。一般至少要考閱讀,數學,作文等,並加考專業知識,例如:生物科老師要加考生物,音樂科老師要加考音樂常識等。而西岸的三州(CA,OR,WA)要考CBEST,所取得的執照乃是基本執照,只能教中小學,近來也有轉趨格嚴的趨勢(與東岸相同)。另外,還有一種更高級的教師證,是通行全國的,能拿到的人不算多。
教師實習時數,因著選讀的教育科系,各校、各州有不同的要求,通常為一年,實習教師的身分是學生,一邊修課一邊實習,當然還要繳交學費,負責的老師要給評鑑,而且學校的教授要來看好幾次!
多數小學的班級教師,以擔任固定年級、並在固定教室上課居多,沒有發現有類似台灣小學,每逢低、中、高年級都得重新編班一次,開學時,師生就要換教室、大搬家的情形。
不過美國也有許多由Waldorf基金會辦理的Waldorf School,這種學校的教師和蒙特梭利學校一樣,都經由專屬的基金會自行培育。Waldorf School班級一到八年級的級任教師,(Class Teacher)都由同一位教師擔任,他負責所有的課程規劃和教學,學生到三年級以後,可依實際需求,由班級教師決定,外聘某些科目的教師來擔任支援教學。
至於校長,必須要修一定時數的教育行政管理課程,也要考基本資格的執照,絕大多數的校長必須具有博士學位,很少只有碩士畢業的。考證照初步取得基本資格證書。工作之後,經過評鑑優良者可獲頒優良證書(Basic和Standard)
教師的待遇和退輔制度
台灣教師待遇結構比照公務人員,無論上課幾天,是否放假,每個月都支領固定的薪水,每年還有年終獎金和考核獎金;過去服務屆滿25年就可以退休,並可以選擇一次退休金或支領月退休金;無論選擇支領一次退休或月退休,都受到充分的優惠和保障,月入不會比同級在職的人員少。因此,大家流行:「週休七日,月領×萬;活得越老,賺得越多。」
後來對請領月退的資格延長到滿50歲,而屆滿55歲當年退休的教師,還可加發五個基數的獎勵金。惟依據最近報上報導,這項備受爭議的公務人員退撫制度,考試院和行政院對修正該退撫制度已經達成共識,著手修改當中,將研擬延後現行公務人員請領月退休俸的年齡,。
相較之下,美國教師的待遇和退休制度其實還不錯,也比較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一般而言,美國教育人員的待遇和其他各行各業一樣,以年薪計算,沒有工作就不支薪水。中小學教師平均年薪為36874元(1996.2.26 US.News and World Report),一年只支薪十個月,上課日數一定,除不可抗力的天災之外,如因故停課幾天,暑假前就會延長上課幾天以補足上課日數。學校會為員工及配偶子女投保優厚的健康保險。茲分三點概述之:
一、社安福利金,即所謂的展期或遞延國民年金制。
教師和一般國民一樣,全時服務十年,繳稅滿四十季,六十五歲之後,可享有領國民年金資格。然而領取的歲數,因為一般人的平均壽命提高,以後可能會提高為67歲或69歲。而領取的費用多寡,與工作的最後幾年的薪資有很大的關係。年金的基本財源,是從納稅人的稅收中支應的。
二、個人退休金即所謂的401(k)。
退休金採遞延制,這筆退休金乃是由個人每一個月從自己的薪水袋中提取一部份的錢,存入與學校或公司有合約的基金管理公司中,基本上不外乎:存錢的上限為薪水的20%;所存入的錢可以延稅;福利好的私人公司會按著個人的儲蓄相對的存入一筆退休金,也有給公司上市的股票的。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這筆退休金是他們退休之後,主要的收入來源。
三、州政府退休金:稱之為PERS(OREGON Public Employees Retirement System)
在美國,教師退休之後,是比一般在私人公司做事的人多了一層保障,也就是所謂的公職人員的退休計畫。以下以Oregon州為例(各州不盡然相同):
學區為教師每月存入的一筆「優渥」的退休金,這筆錢的大小約為月薪的9%,然而,這個福利只有在州政府與聯邦政府任職之人才有,老師,警察,郵差,消防隊員都是屬於此類。以本州為例,由於存款的利息保證為8%,又可在58歲退休領取,並且可以領取月退,所以常常有人指責政府對私人公司不公平,近來各州都修法,使公務人員領取退休金的福利漸減了 (例如,不保證存款利息等等)。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無論是社安福利金或是個人退休金,都是先從納稅人的薪水中扣除的,唯有州政府退休金,完全由州政府提供,可稱之為「優渥」的退休金!
由於退休金也是收入的一部份,因此要課聯邦稅與州稅,而各州課稅的標準不同,對如何領取退休金與年金的算法,各州也大不相同,法規差別也很大,這些因素大大的影響了個人領取金額的多寡。
學校教育經費的籌措和教師的變相減薪
在台灣,多數人都深信美國教育經費非常寬裕。其實不然,在國家和地方教育經費日益拮倨之下,各學區教育委員會都會因教育經費的多寡,作許多彈性的措施,而為學生活動募款也幾乎成為學校教育人員工作的一部份。
美國是法制化國家,無論經費或人員的聘僱都得依照法令進行,而中央、地方、乃至於學區委員會的職責都非常分明,哪一個層級該負責什麼,規定得清清楚楚,有共通的經費,但也有學校需要自行籌措的經費。因此,各校都會挖空心思,進行募款。有的學校會和附近商家或超市訂約,由學校向家長推銷購物券,家長持視同現金的購物券至指定商家消費,商家將會回饋相當比例的經費給學校,有的學校教師透過表演活動或指導學生義賣物品等方式來募款。所以,小朋友挨家挨戶按門鈴義賣東西,非常常見;教職員有募款之義務,所募得的款項常作為校外教學、舉辦各種學習活動使用。
最近聯邦又縮減教育經費,各州也都分別提出因應對策,首先被精簡的對象,通常是不影響教學的職員,其次是科任老師。不過有些州,為維持一定的教學品質,會尋求其他節流的方式,以盡量維持負責教學工作的教師。例如Oregon州最近就決議下學年度開始,一年的總上課日數,全都減少兩天,因為教師的年薪,是以上班總日數定的,總上課天數減兩天,就可以節省好幾億薪資的支出,老師也不會抗議,因為大家都認同「有上班或工作才有支薪」的觀念,教育人員很容易因為教育經費的不足而面臨變相減薪。
反觀台灣教育人員,不要說無須籌措教育經費,教師的敘薪還比照公務員,無論上課幾天,上幾節課,寒暑假上不上班,待遇都一樣。所以,前幾年開始實施隔週休二日或最近週休二日時,要如何對老師減課,都交由各校自己協商,於是校內炒翻了天。首先是教師和兼行政的人員爭,後來變成科任和級任爭,完全亂了章法。而各縣市教育經費也都普遍短缺,不但籌不出龐大的退休金,有的縣市連教師薪津都有發不出來的現象,這就是因台灣缺少公平正義的敘薪結構,和籌措校務經費的管道。不過窮則變,變則通,根據報載,台南縣已經好幾年凍結人事,各校教師出缺,不補正式教師,以代課教師充任,因為代課教師,一年只須支薪九個月,又可不必支付考核獎金和年終工作獎金。另外,國內教育部準備將教師考核獎金改為不是人人有獎、人人相同的績效獎金;公教人員的退休金和國民年金,也有人建議採遞延制,就是無論幾歲退休,都得等到六十五歲才能享受退休給付,像這樣的支薪方式就和美國相類似。
肆、公立學校的董事會(School Board)和學區資源的運用
由於台灣教育在中央集權制度之下發展,在一條鞭的教育制度之下,家長對於學校教育,毫無置喙餘地。十多年來,許多熱心家長,藉由立法的管道,爭取到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的法源,但徒法不能自行,而且許多學者專家也提出相當嚴厲的批判,認為教育是一項專業,家長不宜任意的介入。
相較之下,由於美國教育屬地方分權歷史相當之久,公立學校的校董會在學校經營上和學區資源的分配,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所謂的學區幅員相當於台北的行政區,每一個學區都有高中、初中和若干所小學,設有獨立的學區教育委員會和教育局長(Superintendent)來管理,而且學校對家長資源的運用以及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參與都相當的成熟,無論學生、家長或教師,對自己的權利和責任都非常的清楚。當孩子入學之時,學區委員會都會透過學校,發給家長和學生有關學生權利和責任規定,學校也會發家長手冊,介紹家長如何參與學校事務,至於各領域課程綱要,都統籌由學區教育委員會提供。
因此,筆者在1995年2月和1997年2月,分別訪問Oregon Eugene的4J學區委員會委員和South Dakota大學的副校長,以了解公立學校校董會委員的產生和職責。
以South Dakota 的校董會為例,分州政府的Board of Education和Local School Board兩種。茲分述如下:
一、Board of Education教育委員會九名成員,由政府指派。類似國內中央和各縣市的教育審議委員會。
二、地方董事會Local Board :地方董事會有的稱為學區教育委員會或校董會(School Board),委員是由學區中的居民選舉產生的,由教育委員會授權,審核學區內各中小學的人事、經費一切事務。
School Board年度會議:一年至少開會一次,每年七月第二個週一。
年度會議討論的事項:
介紹新成員
推選總裁和副總裁
審核公家合法的報紙?
募款基金之管理
訂定會議時間地點日期
裁定學區發展政策
成立指導委員會
審核財物借貸契約證卷等
聽取管理人員工作報告
三、School Board委員選舉
School Board委員候選人條件:
必須18歲以上,符合SDCL法律資格。
不得兼任公家機關職務。
不可與學區學校生意往來。
不得售予學校教具、書刊。
不可以在學校任職,不得支領學校薪資,義工除外。
避免和學校有任何器材、工作契約。
School Board委員選舉:每年一月一日之後有正常會議,每年在四月第二個週二和六月第三個週二之間選舉,投票時間8:00am~7:00pm。
每一空缺提名至少20名。出缺原因是死亡或搬出學區,心神喪失或犯罪。
職責:
職權只限在會議中,而且也須群體通過始能生效。個人不能私自主張也不能代表委員會的決定。
監督6~16歲小孩強迫入學方案。
決定學區幼稚園一學年必須上課日數;其他由州政府決定。決定放假、補假、開學日、停課、補課,教師在職教育(1~3天)
監督維護學校設備。
參與學校修繕工程的計劃和討論。
緊急狀況代替學區做決定。
學生體檢、照顧的督導。
與公立學校員工權益的談判和協商。不得有私下的應允或交涉。
負責協調工會的要求。
中止老師的聘僱。
學生被退學、留校查看等案件審核。
Oregon州學區教育委員會,和South Dakota州大同小異,
州內各行政區劃分若干學區,設學區教育委員會(School Board),掌管該學區所有中小學事務。學區內中小學,無論經費或人事及校園整理修繕等工作都是學區統籌分配。其地方性學區委員會的運作大致如下:
學區人事,會計,教育資源,統籌運用,老師會有跨學校上課情形。行政編制少,校園整理工作外包。
學區委員會委員,由社區居民就社區人士推選出來,屬無給職。每月定期開會。
聘請和評鑑學督(Superintendent相當學區教育局長),分區督學,校長。
處理學區資源分配和重要事件。
參考校長意見,辦理教師遷調,聘請,終止聘約事宜。
提供學區各校各年級課程綱要。
提供學區教師進修或教學研討會計劃。
至於學區內的一切教育資源分配和管理以及教育政策,則由教育委員會授權給學督(Superintendent)帶領一批職員來執行。學區委員會則負責評鑑和督導。由於學區的範圍不大,學區委員會漢學督比較能夠深入了解學區內各校的狀況和需求,學區內無論人力、物力資源都可統籌運用和精確的分配,因此,可以做到經費充分運用和人員的精簡。
家長義工、交通導護和校車
美國幾乎是全世界義工制度運用得最為完善的國家。由於美國中小學班級教師工作繁重,所以班級教師在開學後,會徵求家長擔任班級義工。家長義工,都由班級教師主導,協助做教具,學習單,檢查作業,幫助午餐服務,個別指導等;而圖書館教師會協助學生閱讀測驗和閱讀指導。所以我們在參觀教學時,往往發現一個教室有好幾位教師,實際上,一個教室內,真正編制教師只有一位,其餘的都是義工或實習教師。
美國學區內的中小學,都由學區統籌提供免費校車,在社區各定點設有停靠站,供學生搭乘,上課時間也可提供各班申請支援學生到校外上課使用。校車路線、時間和班次都經過詳細規劃,各級學生上下學時間不同,所以校車巡迴運用,非常經濟。至於小學生放學時間,校車停靠的路口,常見有導護義工,除了在學校崗位由學校人員接應之外,其餘路口的人員都不是老師,是無給職的義工或支付少許酬勞的社區人士。而搭乘校車的幼兒和低年級學生,當校車送到家門口時,一定要有家長來接,司機才會允許孩童下車,而當校車到站停下來,要放學生下車時,車旁的旗子會豎起來,此時,前後左右來車,都必須立刻停止,等校車旗子放下時,才可以通行。對學童安全的考慮,實在非常的周延。
由於學區內的教育資源,也都由學區統籌規劃和運用,每一學區大都只有高中設備最為完善,以游泳池為例,小學很少設有游泳池,學校就會運用校車載著學生到高中或社區游泳池去上游泳課。社區各學校所有的運動場所或游泳池,也都對社區居民開放,在清晨、中午、晚間和週末都定時開放供民眾申請使用。
此外,各校都設有PTA的親師協會的組織,也會協助招募和訓練許多義工,協助教學或其他學校事務性的工作。以加州為例,義工扮演著教室的幫手,學校圖書館工作人員,愛心午餐的監督之角色。有的還發起在學校和課後活動的社團,並將此融合成家庭親子的娛樂,使社區的人都能分享學校的生活和文化;其中受歡迎的活動有:戶外野餐,書展,成果展,假日人人有獎夜,才藝表演,開放家庭,家庭野生露營等。
另外社區圖書館也發揮很重要的教育功能,社區圖書館了幫助供應圖書、錄影帶、光碟服務之外,還不停的為社區孩子辦許多的活動,許多善心人士,也會在圖書館設置各種兒童博物館和參觀地點的免費門票,供父母帶孩子去參觀學習。顯然社區資源都能被充分的使用。在在都可看到社區學校化和學校社區化的教育理想在美國的實現。
伍、美國的教師工會
台灣教師目前依據教師法保障,依法可組織學校、縣市、全國三級的教師會。最近在教師團體的極力爭取下,行政院勞委會在研修工會法的草案中,放寬教師組織工會的設限,將教師納入工會法適用對象,將可享有罷教權。於是引起教育部、考試院和學生家長的反對,因此,在行政院審查時,遭到否決。基本上,教師組工會的訴求是認為老師不是教師,而是教育的僱用者,和勞工沒有兩樣,應該享有勞工團體相同的福利。教育部則認為教師組織應該朝專業團體發展,罷教權的行使在台灣還未成熟,並不恰當,將另訂教師團體法加以規範,讓教師團體可享有結社權和協商權。
由於美國教師薪資結構、教師福利和整個國情、民情都和台灣有很大的不同。教師為了爭取更好的工作條件而加入教師工會,透過團體協商,影響合約內容。約90%教師加入N.E.A(國家教育組織),10%教師參加A.F.T(美國教師聯盟),但並無學校層級的教師會,所以類似台灣學校內行政與教師、學校與家長之間對立的現象,幾乎沒有發現。教師公會提出的要求,多半由學區委員會受理,校長、學校行政人員和老師幾乎都是一國的。
由於美國教師常在教育經費的拮倨下,不能獲得全額的健康保險和工作保障,而許多教師經由教工會組織的協助,獲得更好的工作條件。自從1960年代,有一位教師利用教師工會贏得長期工作合約之後,教師工會成為教育界最有影響力的組織,工會為吸引成員的加入,會以低廉的保險和低利信用卡貸款服務會員,N.E.A和A.F.T更應允以最短的工作時間和最好的待遇,吸引會員。
根據1996.2.26Us.News&World Report的一篇以「為什麼老師不教書?」為題的報導指出:教師工會為了達成應允會員的任務,造成嚴重的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由於教師工會已經爭取到有權決定誰應被解僱,為了保障資深教師的工作權,當教育經費不足必須裁員時,不管是否好老師,最後受僱者,就必須先被裁員,有一位很好老師就這樣被裁掉了。有一位教師因販賣毒品,在工會的的支持下,學校不敢予以解僱。
過去整個社會都有共識,認為學校是不同於工商業機構,爭取好老師、以學生的需要為第一,以學生的利益為主,才是學校教育的重心。但自從教師工會組織的權利無限上綱之後,卻把教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許多學校的校長漸漸地無法掌控教師的聘任,更糟糕的是,只要有獎金、有利害關係的工作,工會就會找不是任的老師去擔任,工會簽約保障老師的工作權,即使不適任,由於學校不想和工會爭執,只有讓不適任老師在學校之間轉來轉去,造成其他學校的問題。
有一個地方教師工會,堅持老師在職進修,學校要支付薪水給老師,有一群年輕老師希望接受數學訓練,但因學校經費不足,使教師無法受訓,雖然老師同意不支薪,但工會卻不同意。工會一向主張不看老師的表現,而看老師的年資支薪工會不要求老師如何和學校配合,反而是要求老師不可以做什麼,使得願意奉獻的老師,不敢作額外的工作。薪水的增加和工作表現毫無關係,造成老師選擇輕鬆的工作,並上簡單的課,使得老師不務正業;而老師大都經由執照系統進入學校服務,但沒有方法讓老師自覺是否為好老師,工會只保障保護有執照的老師,但不管適任與否,而且工會支持老師在職進修取得學位之後跳槽,使得原本老師應該是喜歡工作,愛和孩子在一起的敬業、樂業精神,如今也漸蕩然無存。
依據該報告指出,由於政府並未限制工會與政客掛勾,工會也接受政府補助,因此,教師工會的發展,累積越來越大的資源,工會運用其廣大資源來打擊改革。例如一個地方教師工會就擁有88萬5千個會員,所以許多政客都願意支持工會,而N.E.A和A.F.T每年也都會花大筆金錢給國會議員,如1989~1995年,每年約八、九千萬美元,顯然對政治的興趣高過對孩子的興趣。近十多年來,已經有許多教師漸漸不相信工會,因為發現工會已經不單純是勞方的代表了!
但教師工會也不完全都做這些令人擔心的事,根據1995年Business First of Buffalo的一份報導指出,有些教師工會也努力改善教師的教學環境和保障學生的學習權益,促使公立學校進步。例如工會主張:
所有學生和老師有權利要求學校變得有秩序更安全;
所有學生和老師有權利在學校政策下學習和工作,不能隨便禁止其上課或上班;
所有學生和老師有權利選擇好的教育環境,育有暴力,可以抵制;
所有學生和老師有權利被尊重和保護;
所有學生和老師有權利在學校學習和工作,知道常規和規範:
所有學生和老師有權利在設備充足之下學習和工作;
所有學生和老師有權利接受社區、民間團體資源的幫助,達成教學目標
教師有自由教學的權利;學生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在越來越多槍枝毒品進入學校的情況下,教師工會也發揮了應有的影響力。例如紐約州的教師工會,就曾發函給州政府,勿讓槍枝毒品進入校園,並爭取設置警衛,在校門口檢查入校人員。
紐約州有七、八千萬的小朋友進入學校就讀,教師工會曾幫助他們推動「責任、尊重」運動,整合老師、家長、社區人士力量,讓公立學校有所進步。使得學校變成需要接受教育局、董事會、工會的監督,公立學校傳統的目標是為培育國家棟樑,提供平等受教機會,使學生成為有生產力的成人,但此任務的完成,要靠老師本身的教育理念和校長一起努力,無論工會、董事會、教育主管機關都無達成,許多政策鬥需要校長對家長、老師和學生宣導,學校還要兼顧學生的表現,所以有些工會主張,整個教育系統應擁抱校長,讓校長來支持一些新政策,成為安全沒有毒品的學校。所以很多學校校長也都願意和工會合作,增加很多額外的工作,來使學校進步。
陸、美國中小學課程發展趨向
美國中小學學校課程發展
在美國,越來越多的專家或家長,希望把許多計劃融入各科教學之中,例如aids、毒品、特教、商業經濟實作、多元智慧等等,如此多的題材要如何能通通兼容並蓄?這就有待校長和教師經過討論,來加以篩選和發展學校課程了!至於學校課程的發展,大約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 先訂定學校發展目標:例如要將「閱讀」列入學校發展重點,就需要先分析需要哪些主題、知識、技巧、能力等,可以用來提昇閱讀能力的。
二、 設計、發展重整課程。刪減不相關之課程,增加需要之課程,接著編擬課程大綱、教學計劃、教學活動和評量。
三、 實施課程教學:排課必須顧及是否能將相關課程串聯、彈性,各科平衡的發展。
四、 課程評量:藉由老師間的討論,學生間的反應或評量,學生的進步程度等來了解課程的實施績效,再作修改。
以上的工作,最主要的參與者是老師和各學科研究小組領導人(subject area supervisors),校長只是訂定和掌握學校課程發展方向。
一般來說,學校都會設置課程發展委員會(curriculum committees),之下設有各年級課程委員會(grade-level committees),進行各年級教學內容之討論,這種方式是做平行橫向的聯繫,通常這時段就能討論到有哪些課程可以被融入。學校希望每一個學科都能均衡發展,有同等的時間教學。進行混齡實驗的學校,教師群的組成則是K~1 年級, 1~2年級, 2~3年級, 3~4年級, 4~5年級,如此,方便做銜接課程的討論。
學校課程之實施
課程之實施,一般來說,教師會被要求,要注意課程的平衡、彈性、發展性以及是否依照課程進行?因為一般老師會花較多時間在自己擅長或興趣的課程而忽略教不擅長或不興趣之課程,因此如何落實是很重要的。
課程的評鑑,要依照學校目標考察是否達成?例如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就必須讓學生展現是否具有下列的能力:
「發現問題、定義和判斷問題癥結、相關資料之蒐集、如何解決問題?做結論」各課程都必須達成上述的重點,如果評量結果無法達成者,即表示課程或教學有所缺失,就須修正再實施。
另外課程也必須注意彈性與銜接以適應學生間之個別差異。美國小學班級教師,會為每一位學生設計個別學習計劃檔案(IEP),依照學生學習能力,有三種不同的進度,因此,學校一定能容許有不同的課程內容和進度的連貫,評量也有所不同。這個IEP檔案隨著學生的升級,移交給新年級的任課教師。
K to12年級課程發展範圍
一般而言,K to12年級的課程,分為下列四類:
基礎能力培養:包含閱讀、算術、Psychomotor Skill、(啟發潛能)
一般的學習:健康、社會、科學、語文等。
探索領域的學習: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藝術、音樂、數學、打字等。
特定領域的學習:大學預備、電腦、作圖、商業、分科教育、園藝等。
以上四領域,依照年級逐漸增加,幼稚園到低年級以基礎能力之培養為主;中高年級開始一般的學習,初中進入探索領域的學習,高中進入特定領域的學習,每一階段逐步銜接與轉換。
課程統整在美國
國內無論推動開放教育或實施九年一貫課程,「課程統整」和「合科教學」都是很重要的一環。
其實課程統整和合科教學的概念,早在1918年美國學者克伯屈在「The Project Method」一書中,就提出反對課程組織以科目型態呈現,以及記憶、反覆機械式練習的教學。在1990年代之後,統整課程在美國又重新受到重視,據了解,是和兩本暢銷書有關,其一是1989年Heidi Hayes Jacobs的「科技整合課程---設計與實施(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另一本則是「教育2000年----規劃我們的未來 ---國小K~5課程統整」(Education 2000—Designing Our Future ),後者是Betty Shoemaker1991年在Oregon州的Eugene和Salem各小學推動課程統整所發表的論文。其中Richmond School的校長Kathy Burge也是參與研究的作者之一,當筆者在1994年8月28日前往參觀時,校長極力的推銷的這本書的理念,以及該校實施的成果。她除贈送該本論文之外,還送給筆者她參與撰寫的「Education 2000,Oregon Eugene District 4J Integrated Curriculum and Planning Guide ,K~5。」,並津津樂道這本傑作---教育2000年課程指引的重點。其重點如下:
一、幫助學生在資訊時代成功,需要學習正確的方向和培養未來生活能力,如:
管理資訊(Managing Information)和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To Learn)如:解決問題、創造性思考、知識的運用、決策和判斷。
藝術的認知和參與
自我認知與人際關係的技巧
宇宙觀
運用適合的科技
二、課程與教學的改進
建立學區總體課程目標,提供方向、標準,作品質管制,並留給學校發展各校的課程計劃。
統整課程(Integrated Curriculum),以建立中心思想和技能取代固定模式、分科很細的課程。
培養學生基本技能成為統整課程的一部份,讓學生俱獨立、互動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視學生對知識價值的認識與對廣大文化的參與和理解。
學生經驗與教學活動相結合,設計課程幫助學生增進自我認知與人際關係的技巧。
課程須融合多元文化,塑造世界公民。
給予學生學習第二種外國語言的機會。
運用科技設計課程並達成課程教學目標。
修正教學策略技巧,幫助學生在資訊時代成功的學習。
運用合適的評量工具與策略,監督學生進步,作為改進課程的依據。
教育2000年的課程結構,是根據下列三個主軸發展而成:
人類社會:社會學習、健康教育、藝術。
地球與宇宙:歷史、倫理、審美觀。
個人:視覺與表演藝術、體育、健康、文學、情感教育。
各學科間統整課程教學實例
各科融入一個單元的統整課程,最具代表性的是低年級的全語文教學的模式,全語文是將聽、說、讀、寫、創意思考融入每個教學單元之中。類似這種融合模式,將社會學科、自然科學、藝術、閱讀、語文、數學、搜集資訊技巧、高階思考能力、實作能力等等全融入一個單元中來實施。
例如Knox County School
主題教學單元: What is the big idea---Ben Frankilin?
----三年級的小說閱讀統整的各科教學
社會:畫地圖標示偉人的出生地、年代背景發生歷史事件(美國獨立宣言、美國獨立)當時城市建造、人們生活方式與工作。小組分頭找資料再分享。
自然科學:電力的發明、安全危險測量、電力與人類生活、科學方式實測、地球太陽能和電力的關係。
藝術:拓印人像、當代著名藝術家、蠟燭製作等。
閱讀:閱讀這本小說、中心思想、細節、原因、結果之討論。
語言:如何寫信、寫報告、當代詩詞之了解、大寫人名、書名運用、標點符號之運用、生字生辭之運用、口語訓練等。
數學:神奇的四方形、各城市間距離之測量、年齡與時間之觀念。
研究發展技巧:百科全書、年鑑、地圖的查閱、其他書籍查閱,如何收集資料、整合資料、利用分享資料。
高階思考與實作:比較與篩選、思考原因和結果、有價值的思考分析、綜合分析評鑑、結論與應用,在小組工作中學習自我約束和管理。
進階課程:下一個單元:What A Shock!!(多麼令人震撼!!)電力的實驗與經驗、觀測紀錄預測氣象、觀察發明家的發明、成為小小發明家。
柒、參觀DURHAM SCHOOL紀實
Durham School (Tigard-Tualatin District 23J Portland Oregon)
★時間:2000年2月8日上午八時至十二時
★學生人數: 590人
★年級:K ---5
★班級數: 除幼稚園外每年級四班。
★混齡實驗班:二、三年級組二班;四、五年級組四班,其餘為普通班。
★教室配置:四班班群在一個聚落,每兩班一組協同教學群。
★參觀班級:二三年級混齡班。
★協同教師:
三年級級任 SUE,服務二十八年,原任資優班教師,擔任現職五年。
二年級級任:NANCY,再兩年就要退休。
★教師上班時間:八時---下午四時
★討論時間:下班以後 七時到九時 在教室討論。
★課程討論小組:K—1 , 1—2, 2—3 , 3—4, 4—5
★課程根據:州政府、學區都有課程大綱,學校從中摘取大綱由老師相互討論,編擬學校課程,各組教師必須做銜接討論。
★評鑑:州政府和學區委員會分別評鑑,是否達到各州或學區課程目標。
★評鑑科目:
二、三年級TEST:MATH、READING
四、五年級TEST:MATH、WRITING、問題解決
★教師配置:各年級都採包班制,除體育、音樂、圖書館之外,均由級任擔任授課。另數學採能力分組課教學:每週三次,學生依程度分四級,分由四位級任教師擔任。
★教室義工:開學時,教師列出一張需求表,包括採購、各科助教、布置邀請家長擔任。
★教室門口牆上佈置:主題壁報布置,二年級埃及文化、三年級地底的動物。由助教義工帶領學生設計和布置。
★教室布置:除黑板課桌椅之外,布置各學習領域角落,世界地圖、依照英文字母整理的班級圖書、數學區、地理區、生物區、科學實驗區、美勞區、本週主題----岩石區等,電視、電腦、銀幕、櫥櫃、流理台、茶水等都是必備的設施。
★晨間活動:早上八時十五分開始,學生搭乘校車到校。學生魚貫進入教室。老師已在教室等候,教室進門處有依指示進教室之後的工作。三年級還陳列今天岩石單元學習單示範樣本。
學生將心情小語小記錄簿放置一籃內,該記事簿是孩子和老師的對話。
學生有的製作學習單、情人節心型勞作品,有的幫小鳥換水和加飼料:有的整理圖書,有的在走廊布置主題。老師不時的提醒學生還有多少時間,沒有一個學生是無所事事的。
★黑板上寫明今天的課程時間預定表如下:
時間
二年級課程
三年級課程
08:20—08:55
Openers 自由工作時間
Openers自由工作時間
08:55
math
huddle
10:00
recess
eading D.O.L.-daily oral language
10:15
reading--phonice、reading、spelling。
recess-duity
10:30
math
writer's
11:00
D.O.M(blue)+How the +magazines
workshop
11:30
Land R.
lunch/recess
12:10
Sharing story BB
story
12:45
Communities
Math Group
1:30
A  Book圖
pack-up、PE
02:10
Wep
vidio:tell me why
03:00
dismiss
03:30     放學
放學
★上課記實:級任教師每科都教,閱讀課為主要科目,自然科學、社會科都從閱讀課外讀物著手。上課時間非常緊湊,無鐘聲,全由教師自行控制。遊戲時間,場地有限,輪流出來遊戲,老師必須跟著,出來之前,發給每位學生小點心,學生都是邊走邊吃,每個學生都必須出來遊戲場,有室外活動場,也有風雨操場。從學生進教室到放學,老師都必須跟著,以維護學童安全。級任教師每科都教,閱讀課為主要科目,自然科學、社會科都從閱讀課外讀物著手。
★三年級本週主題是”岩石”
閱讀課外讀物—“Rock collecting “ 二人共用一本書,老師抽籤確定每位學生要記某字母的字,抽籤叫學生讀一小段文字,解釋或討論,重要的地方由認領的學生記下來。老師介紹各種岩石,學生傳著岩石,體會摸的感覺;學生可以隨時提問問題。
★二年級主題:從我們的社區到認識埃及。社區街道、機關、學校等先分類如服務業、娛樂類、醫療機文教機構等。共同製作街道模型。
★分享時間:每天十五分鐘,從一月份安排到六月底。每週一主題後分享NEWS一週。如:
2/7~2/11 memorize & share your favorite poem..
2/14~2/18 newsh
2/21~2/25 share your favorite animal.
2/28~3/3 news
3/5~3/10 share your favorite piece of clothing.
3/13~3/17 news ~
Ju12~16 free choice #6
★介紹訪客:請學生指出台灣位置、距離,並讓學生問問題,如:
如何來美國?搭飛機需要多少小時?吳興有三千學生,問學生是否知道自己學校有多少學生?該校五百九十位學生,吳興學生是該校的多少倍?學生代表會來請問是否要和他們共進午餐?如要,將立刻通知廚房準備。
★分享時間:全班學生席地而坐一角落;兩位主持人坐高椅子,輪到分享最喜歡的師者坐在另一角落的高椅子。一學生分享”二月詩”,教師的辦公桌,剛好在角落後面,教師坐著隨時提問問題,糾正語法,以手勢表示大聲一點、慢一點等意見,提醒明天輪到分享的同學,要把詩背熟。
★分享時間的語文隨機教學。例如“Some thing I would like to learn-“句型練習:由主持學生從一桶簽中,抽出一個問題,將球拋給一位學生,這位學生就要造句,說出自己的期望,說完之後再將球拋給下一個,餘此類推。
★從月曆看今天有訪客開始談二月的月曆,十四日是情人節;每四年有一潤年,一年有幾天?(小組長由學生輪流擔任。)
★岩石教學的句型指導如:”The earths crast is about 300 miles thik(thick))。學生改正之後抄在DOR上,並畫地層圖,老師當場批改。
★教室常規與生活指導:開學之初,教室訂有常規,教師隨時提醒,教師常以手勢表示。
★學習契約:學生自行訂定挑戰目標,如:我要寫正確的字,不要拼錯;我要改進加減法的技巧等,教師、家長、學生約定後都簽字。老師將它複貝貼在個人的桌角上,每日提醒自己。
★特殊學生由特教教師陪同進入教室一同學習,離開時,以書面字或畫圖秀給老師看就離開,避免打斷老師上課的進行。
★違規行為反省單:反省單上面寫著「我想告訴老師我做的不好的行為是:-----。」(下面有分析表及解決方法的選擇圖。)
★師生心情小語及親師聯絡簿:親師聯絡,每週一張班刊,當週重要課程,週訓,游泳課介紹、給家長的信、生活規範;反省單、親子學習單、通知準備Party用品等。
★教室秩序管理方法
師生培養默契。每節中間僅五分鐘,作為換教室或課程之用,無下課時間,學生隨時都可用信號,顏色表示想要做什麼或出去做什麼。開學之初,教室訂有常規,教師隨時提醒,教師常以手勢表示。
★處理不守秩序方式
初犯者,名牌會被上架;再犯者坐反省位;接著到隔壁班幾分鐘或到不同年段班級幾分鐘到;嚴重者到資源教室或校長室;有的被罰做公共服務;實在犯規太嚴重了,才會通知家長,最嚴重的處分是勒令停學若干時日。
結語
綜上所述,發現台灣和美國學校老師在教學和常規指導上,其實有許多根本上的差異,例如:
上課方面: 在美國,是老師等學生,
在台灣,則是學生等老師。
考試方面: 在美國,學生考不好,要檢討的是老師的教法或教材;
在台灣,學生考不好是學生不用功,要檢討的是學生。
上下學:   在美國,孩子最快樂的時候是上學;
在台灣,孩子最快樂的時候是放學。
處理不守秩序學生的步驟:在美國,通知家是最後的手段;
在台灣,最先做的是以家庭聯絡簿通知家長。
老師對學生的肢體語言:在美國激勵型,表示:你一定行!你一定作得到!
在台灣期望型,表示:你應該做到!
印象深刻的話:
在和老師的訪談中,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幾句話是:
如果孩子不能用你教他的方法學習的話,你就必須使用他的方法,幫助他學習!
幫助孩子成功是我們教師最大的任務!
老師為何願意在下課後,留下來討論課程?老師說:這是我們的工作的一部份!
參考書目
Gerald C. Ubben & Larry W.Hughes (1996), The Principal,p156~176
Creative Leadership for Effective Schools
Education 2000---- Designing Our Future& District 4J Integrated Curriculum and Planning Guide ,K~5(1989),Oregon Eugene
School Board Hand Book(1995),Associated School Board Of South Dakota
Ernest L.Boyer (1996)     The Basic School  ,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 New Jers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