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衰落禍起中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1:28:50
在美國黯淡衰落的過去10年﹐最可悲嘆的景象莫過於一個個財政部長都跑到國外去﹐畢恭畢敬地請求中國人對我們的經濟不要再那麼吝嗇。

看到這種景象﹐我想得最多的就是在慕尼黑危機期間﹐身為世界最大帝國首相的內維爾•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飛往德國貝希特斯加登國家公園(Berchtesgaden)乞憐的不堪鏡頭。

我們現在就像是走向末日的大英帝國。

且看這週末的G20會議。它對中國趁人之危的匯率操縱發表了更加道貌岸然的措辭﹐但沒有丁點實質內容。下個月還要開會﹐我們或許只能指望它的措辭顯得更加一本正經。

對於中國將採取措施降低其巨額貿易順差的說法﹐香港研究公司GaveKal的分析師做了分析:如果像北京最近提出的那樣﹐中國經常項目順差要花四年時間才能回到國內生產總值(GDP)4%(上次處於這個水平是在2004年)以下﹐那麼假設名義GDP增長率為11%﹐順差實際上還會再增加1,000億美元﹐如此一來﹐2014年順差就將達到4,000億美元﹐高於2007年達到的峰值水平﹐是2004年水平的六倍。也就是說﹐中國將需要其他國家的需求進一步大幅提高。

與此同時﹐我們當前經濟上的張伯倫、財政部長蓋特納(Tim Geithner)對一位採訪他的記者說﹐他預計中國將會“繼續”向上重估人民幣匯率。蓋特納一定是個超級樂觀派。在過去五年里﹐中國僅允許人民幣每年對美元升值4.4%﹐而且完全是出於自己的考慮﹐不是為了照顧其他任何人。

一屆又一屆的美國政府甚至都拒絕判定中國違反貿易規則。

中國匯率的低估有多嚴重?問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就知道。據它的數據﹐人民幣按實際購買力計算的真實匯率差不多剛好是官方匯率的兩倍。

這種情況對美國經濟有何實際影響?關於這個問題﹐你聽到的也都是謊言。多數美國人完全是蒙在鼓裡。

中國以巨大的代價壓低人民幣匯率﹐使其出口產品比我們的更加便宜﹐讓我們的工廠都關門歇業﹐然後在他們那邊創造就業崗位﹔同時又使我們的產品在中國市場賣得更加昂貴﹐帶來的也是一樣的效果。

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10年來﹐我們一直是用經濟綏靖主義來回應這種政策。我們拿過中國的錢﹐用它壓低利率﹐提振房地產市場。這個辦法很管用。

現在看看今天的頭號危機:就業。

官方失業率是9.6%﹐就業不足率大約是17%。實際情況比這還要糟糕。每四位中年男人找不到一份全職工作﹐五位中有一位什麼工作都找不到。

10年前﹐約2,460萬美國人從事的是生產實體商品的工作﹐其中多數是在製造業。這可都是些好工作﹐工資高﹐福利好。在日本、韓國等國崛起的時候﹐這方面數字並沒有出現多大變化﹐我們差不多還是保住了自己的就業崗位。

自那以來﹐這個數字減少了650萬之巨。看看密歇根﹐看看底特律市中心﹐看看俄亥俄﹐看看賓夕法尼亞﹐曾幾何時﹐這些地區都處於世界上最富饒之列。如今它們已經轟然倒下﹐生活、社區遭到毀滅性打擊。人一找不到活幹﹐是非當然就多了。

和你過去聽到的說法剛好相反﹐這並不是因為製造東西的工作已經或多或少地過時了﹐就像是生產馬車鞭的工作一樣。在過去10年里﹐世界經濟規模翻了一番﹐世界消費的產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但多數產品都是在中國生產的。隨便拿一樣你買過的產品﹐看看上面的標簽就知道了。不久以前﹐多數東西的標簽上還都寫著“美國製造”﹐而將來任何不滿30歲的人聽說這點之後都會感到吃驚。當初它可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短語呀。

看一些簡單的數字吧。今天官方認定的失業人口是1,480萬(真實的非官方數據當然要高得多)﹐就算我們只把那650萬個就業崗位拿回來﹐這個數字也會只剩下820萬。

僅僅這一條就足以把失業率從9.6%降到5.3%。真的﹐不是開玩笑﹐只需要拿回我們失去的製造業崗位﹐有沒有什麼增量都別去管﹐這樣官方失業率也會降到5.3%。

好處還不僅限於此。如果那650萬人口又找到了好工作﹐比如說年薪五萬美元﹐顯然他們就會使國民收入增加3,250億美元。他們會拿這筆錢去購買商品和服務﹐讓其他人有工作可做。他們會繳納稅款並擺脫對福利的依賴﹐把財政赤字降下來。

這樣來刺激經濟怎麼樣?

與此同時﹐在眼下的選舉期間﹐我們聽到的東西各種各樣﹐既有奧巴馬的醫改﹐也有一位茶黨活動家請人參拜“水佛”的八卦﹐但有關中國的話題卻談之甚少。

當前的經濟復蘇為什麼如此無力?2001年到2003的復蘇為什麼同樣無力?一個原因在於﹐這是我們在失去一個重要的製造業基礎後經歷的頭兩次復蘇。

我們任由單邊“自由貿易”、也就是經濟綏靖主義自然發展﹐最後發展到2010年以數百萬人失業為代價﹐換來的是稍微便宜一點點的襪子和手機。失業了別擔心﹐看看這部新的iPhone!

這不是一個偶然結果。有了掌管著我們整個系統的經濟綏靖主義者﹐這始終都是宿命。

那些失去的工作多數都在接近10年前失去﹐如果你認為房地產泡沫太瘋狂﹐請你想想如果沒有這個泡沫﹐五年前的就業市場會是怎樣一種狀況。

代表紐約州的民主黨參議員舒默(Charles Schumer)﹐是少數曾經力圖對此有所作為的人士之一。多年來﹐他一直在推動一項十分合理的議案﹐要是通過了﹐美國早就對中國產品徵收了懲罰性關稅﹐從而抵消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亦即促成了貿易的公平。那會是一場強有力的制裁行動﹐或許最有可能迫使中國人回到公平競爭的賽場。

這項法案已經石沉大海。任何人任何時候﹐只要一提起這個話題﹐別人馬上就會歇斯底裡地喊“貿易戰啦”﹐然後拿30年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蕭條的惡名關稅法案《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來說事﹐於是他們只好默不做聲。

但這些人誤讀了歷史。

《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是一個災難﹐但它並不是一種典型的關稅法。首先它目標太高了﹐它對產業的保護力度還比不上對產業的扼殺。其次﹐法案生效時美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人、最大的製造業國家。其他國家欠我們的錢﹐買了我們的很多東西。我們當時需要購買更多它們生產的東西﹐這樣它們才能掙錢償還利息。當我們限制進口的時候﹐它們就土崩瓦解。

今天﹐與30年代的美國對應的是中國﹐與《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對應的不是舒默議案﹐而是中國持續的貨幣操縱。《斯姆特-霍利關稅法》仍然健在﹐它現在住在北京。

Brett Arends

(編者按:本文作者Brett Arends是《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專欄作家﹐他的專欄《投資回報》幫助投資者分析最新時事並做出相應投資決定。)

(本文譯自Market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