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河西”老四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12:07:26
“河东河西”老四哥
春节后的初六我和爱人回家随了个人情,是老四哥的小儿子结婚了。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两个新人和家人照相,大红喜字的布景下,两个新人站在后边,老四哥和他家的嫂子端坐在前边,脸上那种笑啊,真是发自内心、溢于言表。此情此景,使我想起了老四哥的过去。
老四哥,大名王建国,因在家排行第四,故被人们俗称为老四。又加之他又有点口吃,也有人在背后叫他“结巴子老四”。我和他是从小的同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在一个班,一直上到初中毕业。印象当中的他,人高马大,可能是家庭条件的因素吧,他一直穿戴邋遢,并且脸上老是流着两条鼻涕,当然学习也很一般。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像他这种纯农民家庭,又加上弟兄们多,家庭状况可想而知。1972年我们初中毕业后,他没有再去考高中,就回家务农了。
为了养活他们这一大家人,他家的大爷就利用我们村有大集这一优势,偷偷摸摸的搞一些“投机倒把”行为。如倒来些青菜再卖出去、趸来一头小猪加上几个钱再出手等,从中赚个块儿八毛的,填补上买点地瓜干等代食品用以糊口。
在他家大爷的影响下,老四哥自下学后也学会并加入到了这一“投机倒把”行列中去了,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开他贩卖青菜,那时他的那些作为与其说是“投机倒把”,还不如说是“坑蒙拐骗”。有一次他叫我到他家里去玩,两杯烈性酒下肚后,他眉飞色舞向我讲授他的“经验”:大集的早晨,到青菜市场去找到那些大一点的卖家,领到家里,讲好价钱,再买过来。这都很正常,关键是过秤的时候有文章可做了。那时多数是用大抬秤,两人抬着,其中一人看称。而我们的老四哥在抬秤的时候,却把他的一只脚伸到了抬着的青菜底下,伸直了脚尖向上顶着,为了不引起卖家的注意,他还引导卖家多去注意看秤砣的高低。就这一脚,一篓子青菜多出个十斤八斤是不成问题的。俗话说:“青菜贩子,挣一半子”,而在他的操纵下,翻个个是很容易的。
再到后来,他又学会了做牲口“经纪”。这可比他贩卖青菜又来钱了,其实真正的经纪就是买卖两家的中间人,而我们老四哥做的经纪是吃两头。跟卖家说:你的这头牛这里不正、那里不直,给出个低价钱。跟买家说:人家这头牛有多么多么好,要出个高价钱。就这样他吃完了差价,还要两家再付给他介绍费。
他的这些举动,用现在的话来说属于不地道吧。可没办法,都是让那穷逼得。就这样,在他弟兄几个之间,他对家里的贡献是最大的。转眼间,到了老四哥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像他这样的条件,在当地找个媳妇实在太难。
1978年秋后,有一次他找到我说想到云南去“领”个媳妇,因为那个时候家境不好的多数走此路子。我知道此法不好,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帮他,也就默认了。临走的时候,我给了他一条那时流行的“派力司”裤子和二十斤全国通用的粮票。十多天后,老四哥还真就“领”来了个云南媳妇。可能是人生地不熟、也可能是没考察好吧,“领”来的这个媳妇缺少心眼。老四哥一看不能过日子,就转手“卖”给了别人。这下惹祸了,经人举报,说他贩卖人口,被公安机关给带走了。那时的法律也不是太健全,不知是判了还是押了9个月后,老四哥又回来了。
没有媳妇是没法过日子的,他又到四川“领”媳妇去了。这次他接受了上次的教训,不仅“领”回了媳妇,而且还是个高中生。也可能就是缘分吧,老四哥这次“领”回的这个嫂子,还真就死心塌地的和他过起了日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起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过去那些所谓的“投机倒把”行为,也逐步的被现行政策所认可。老四哥和他家的嫂子边种地、边做点小买卖,小日子也逐步的好了起来。家里盖起了五间大北屋,四川来的嫂子给他生了两个公子和一个千金。现在他家的老大在成都读研究生,姑娘已结婚生子,二儿子在滨州和他的小对象经商,能干的嫂子还在镇办的油棉厂里干点勤杂工。
俗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明年到咱家”,现在的老四哥在好政策的惠泽下、在自己和四川来的嫂子的一块努力下,可真是今非昔比、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了。
衷心的祝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