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愈大公车愈贵:中国换届恐现换车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2:18:01
中国现有公车已超350万辆,一年的买车养车费用不少于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行政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每年增加40万辆小轿车,其中95%是公车。刻下各地正在换届,不少官员获得高陞,恐怕各地会出现一片换车潮,耗费不少公帑。可是,近日传出防止公车腐败的,竟然只有陕西、宁夏等地方。
中国《人民日报》2006年12月25日第10版报道:针对目前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借换届之机违规突击购买、超标配备小轿车的现象,陕西省纪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日前联合发出通知,严禁以换届爲借口违反规定爲领导干部配备和更换公务用车。
应该指出,陕西此举,实在是一大德政,可是,推行德政的地方,为何却是全国生产力排名较落后的陕西?
除了陕西外,近年传出防止公车腐败的地方,都是中西部地区较多。2005年7月开始,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始对全区7000余辆党政机关公车粘贴“公务车”标识,此举有利于加强监督,一定程度上杜绝“车轮腐败”。2005年11月新华网报道,目前已在重庆开始了公务用车改革的试点,中国公务用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自下而上,改革到厅局级领导干部,厅局级及以下的干部将可能取消专用公务车。
公车消费这个毒瘤,最早是从85年时开始的。1984年以前,国家对公车控制较严。按照当时的规定,只有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才有资格配备专车,县团级以下的官员只能使用吉普车和自行车。
1984年,这项规定被取消,公车消费犹如脱野马,一发不可收。1985年,全国进口的轿车、面包车达20万辆,耗资近20亿美元,超过了前30年的总和。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利润空间,不仅使各地争相上马轿车专案,汽车走私活动也因此与日俱增。公款购车的“雄起”,使中国汽车市场欣欣向荣。
据未经官方确认的消息,80年代和90年代,公车在中国轿车中曾占到90%以上的比例。对于大部分中高档轿车来讲,公车消费的比例竟高达90%以上。中国公车耗资增长率,竟然是GDP的增长速度的3.5倍左右。根据2003年3月两会期间,两会政协委员提交的“第0225号提案”中的调查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全国公车耗资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
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耗用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又有中国报道指出,目前中国各地政府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2004年,中国政府采购规模达2200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额就高达500亿元,几乎占去了总采购开支的22%。公务用车的高额支出已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负担。在有些地方,老百姓把官员的“坐骑”比喻为“屁股底下一座楼”。
中国的公车腐败,还有可能污染环境。2006年年初,中国媒体曾提供了一组数据显示,美国每辆汽车每年消耗1.8吨燃油,欧盟1.5吨,日本只有1.1 吨,而中国竟然高达2.3吨。虽然中国家庭的汽车保有量低,但排量甚至比日本、欧洲更小,由于收入限制,使用率虽然高于日本,但比许多国家要低,所以中国家庭的汽车不论如何也不应该消耗2.3吨燃料。
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一辆中国典型的家庭轿车,例如:排量1.0的夏利或者1.4的POLO,百公里平均油耗约6公升,要想一年消耗2.3吨油,365天每天不停,平均日需要行驶130公里,一年支出1.2万元的汽油费,这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家庭轿车不可能是造成中国单车油耗高的主要原因。导致中国每辆汽车平均消耗2.3吨油的原因,很明显就是公车。
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不仅车子多、排量大,中国的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领导并不需要爲购车支出和燃油费用担心,而且有专职司机,汽车的利用率极高,每日行驶里程也多。虽然中国的汽车不是世界最多,但恐怕中国的公车是世界之最。中国只是一个人均GDP刚超1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但除了一些産油国和美国警察以外,中国公车的质量和排量之高恐怕也是世界少见的。
若然中国沿海各省也能推行政策防止中国出现换公车潮,则诚然是百姓之福,地球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