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领导:用对人、授权第一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55:28

效率领导:用对人、授权第一线

2010年09月09日 18:30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卞志祥

  台湾惠普(HP)企业业务事业群 策略客户暨全球伙伴事业处 资深副总经理

  1972年生,交通大学信息科学系、信息管理所硕士,曾任台湾思科服务业务总监、EMC资深业务经理。

  每日的工作习惯

  每天的时程表大致如何?

  每天约7:30起床、19:00下班、23:30睡,保持至少7~8小时睡眠。

  不在办公室时,用什么工具管理时程?

  随身一定带笔,但不爱用笔记本(因为纸随手可得)。重要的笔记会用“关键词”型态键入iPhone,也常用iPhone录音功能来记录灵感。

  你一天看/回几封e-mail?

  每天通常会收到200封e-mail,但其中只有五、六十封需要专心回复。每天早上9:00~10:00、22:00~23:00,是专心回信的时段。

  累积很多压力时,你如何排解?

  假日会运动,如打高尔夫球。在办公室时,会站起来跟同事说话,或打电话跟客户聊天。

  干劲的来源是?

  案子照计划进行、最后成交的成就感。

  座右铭是?

  当你专注时,世界就会变慢。

  高阶经理人,一定得绷着脸,每天晚上9点下班、不休年假、也没有休闲嗜好吗?在台湾惠普(HP)担任资深副总经理的卞志祥,他的工作和生活形态,完全颠覆了这个刻板印象。

  卞志祥所服务的单位(企业业务事业群?策略客户暨全球伙伴事业处),负责台积电、友达等台湾惠普最关键的20多个企业客户,部门主管的压力不言而喻。但总 是带着笑容的卞志祥,不仅达成业绩目标,更长期研究股、汇市等投资,也维持每周运动两、三个小时、每年旅行二到三次的生活习惯。工作十多年,他每三年换一 个专业领域,38岁就经历过财务分析、营销、客服和业务四种专业,非常有“效率”。

  速度快、结果导向,才是有效率

  “在预期的时间内,达成预期的目标,”是卞志祥对效率的定义,因为“效率”虽然和“速度”有关,但更要与“目标”高度连结。他举例,为了向客户提案,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5件事,即使最后只花了两星期,却没有赢下案子,这就不叫“效率”,因为“效率必须是结果导向的。”

  这个道理是在“国小”月考时体悟出来的。当连续三次从头开始写、但考卷都写不完后,卞志祥不得不构思新的得分技巧。他认为,有效率的应试,是在有限的时间内, 得到最高的分数。于是他改变答题顺序,从考卷最后的应用题或申论题写起,最后再写选择题。因为前者占分大、猜不得;但后者的答案往往就在题目中,万一时间 不够,也能猜。

  效率领导:用对人、授权第一线

  考不好的震撼教育,让卞志祥明白,提高效率的关键,就是排定轻重缓急。因此,每月月初、每周日晚上,他都会花一、两个小时思考本月及本周的“重要事项”;每天早上开始工作前,也会留10分钟思考当天工作重点。

  卞志祥认为,判断轻重缓急的原则,就是分辨“重要的事”与“紧急的事”,因为效率的最大杀手,就是为了处理“紧急的事”,而忽略“重要的事”;因为“重要的事”不做,“紧急的事”就会一直回来打断你的工作,把每周、每月的效率拖慢!

  为了让自己有效率地运用时间,卞志祥有两个效率领导原则:

  原则1: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在对的位置放对的人;

  原则2:第一线同仁能做的事,主管就不做。

  原则1的前半部分,牵涉个人的专业与经验,较容易达成;后半部则涉及组织气候和个人偏好,困难度较高。一般人通常会因此祭出“拖”字诀,结果往往使重要的事,变成紧急的事。

  比如说,新官上任的主管,对于某个没犯大错、但也算不上优秀的员工,是该留任、还是调动?多数人都会安慰自己,“观察一下好了”。结果,三、五个月、甚至一年就过去了。

  卞志祥认为,人放错位置,比不放人的影响还大,因为这个人事错误会造成很多紧急事件,逼使主管必须花很多时间去修补,连带拖垮个人及组织效率。而这个恶性 循环的起因,只在于一开始没能“在对的位置放对的人”。反之,如果一开始就找对人上车,组织战力自然会提升,而“当团队能完成70%的事,主管才会有时间 去找出另外70%的新工作。”

  至于原则2,则是在面对容易打断工作的突发状况(例如,客户临时提出需求变更)时,先分析问题原因,找出团队中最适合处理的同仁,交给他负责,而非在第一时间就亲自打电话向客户说明。

  许多有强烈“主管意识”的经理人,会希望“决定要经过我”“我要给点意见”。但卞志祥认为,这其实是花费双重人力处理同一件事,反而会使自己成为决策的瓶颈,对团队效率造成很大的耗损。

  效率业务:活用资源

  卞志祥提醒,外商业务员要特别注意“资源运用”这个高效率关键词。多数业务员接到案子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拆解规格,看看有哪些自家产品符合需求。“但这样 做会很辛苦,因为你有的产品,对手也有!”他解释,客户对产品规格的要求经常会改,但发动项目的动机通常不会变。因此,业务员最先要思考的应该是:“客户 为什么要做这个案子?”接着再从公司内外部找出可以促成交易资源。

  比如说,某制造业公司计划让营业额从30亿成长到50亿,所以打算导入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画)系统。一般业务员可能会直接架构ERP的规模,但有效率的业务员却能洞悉,“成长”才是这笔生意的关键词,意即ERP只 是客户寻求成长的方式之一,如果还能从海外总部找到处境类似的企业成长案例,或帮忙引荐适合的上下游合作厂商,业务员就能跳脱业务面的价格战,提升至策略 面的合作,提高成交的机率。

  我的效率工具

  1.iPhone笔记功能:计划、准备中的事情,只要想到,就立刻用“关键词”的型态记录下来,才不会等期限到了脑筋还一片空白。图为卞志祥为了采访而准备的笔记。

  2.iPhone录音功能:有灵感、但不方便动笔时,可以把想法录下来,有空时再放出来听。通常10则录音中,只有3则会需要重听,因为说话就是整理思绪的过程。说完后,你会立刻明白哪些想法不可行、哪些则尚有发展空间。

  (摘编自台湾《经理人》月刊2010年8月号 文/陈芳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