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1:23:39
嘉荫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2009——2013年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我县市场体系建设,明确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目标和重点,逐步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全、服务完善,适应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农村市场体系,促进农村商贸流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省、市商务部门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要求,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市场体系是指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和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
一、我县市场体系发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体系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基础。
目前全县农副产品、瓜菜、畜禽三大县级中心市场项目建议书已编制完成。全县各乡镇除城郊区三雷镇、苏武乡,待开发区红沙岗镇和离县城较远的南湖乡没有集贸市场外,其余乡镇已建成一定规模的批发集贸市场,现共有批发集贸市场21个(城区6个,农村15个),总建筑面积6.11万平方米,全年成交额达6419.65万元,入场经营者1861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781户,国营、集体、私营企业80户,农产品运销大户120户。全县农村商业网点1562个,其中日用消费品店1200个,农资店186个,其它77个,从业人员3260人,年销售额达2.8亿元。农产品种植初具规模,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不断拓宽,沙产业挖掘潜力极大,现已初步建成粮油、棉花、瓜籽、瓜菜、林果、蔬菜、畜禽、药材等商品基地。小茴香、红黑瓜籽、黄白蜜瓜、南瓜粉、无壳瓜籽5种产品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产品竞争力强,远销海外,甘草、锁阳、发菜、沙米等名贵野生资源极具挖掘潜力,急需加大开发,进行深加工。
总的来说,我县市场建设和市场体系发育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来看,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布局,宏观政策引导力度不够,加之目前对市场建设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市场建设规划布局、功能区划分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市场功能不足。二是市场主体规模小,实力弱,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突出。我县农村市场主体主要是个体工商户、运销大户和经纪人,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素质低。农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实力弱,市场覆盖率低。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基本上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这种落后的经营方式与现代物流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市场发育程度低,投入不足,市场特色不明显,基础设施差,功能不完善,市场规模小、档次低,对现代服务业缺乏应有的拉动作用。四是市场管理滞后,致使区域商品流通尚处于混乱状态,尤其是集天,经营商户大多沿路摆摊,不仅严重影响交通和城镇形象,更主要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乡镇特色产业的形成和专业市场格局的构筑,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以上问题的存在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我县城镇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不相适应,必须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石羊河流域民勤属区重点治理为根本宗旨,按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充分发挥流通在连接生产与消费、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各级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增加投入,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同时,市场建设又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自我积累与自我发展能力。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农产品市场体系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市场形态,同样类型的市场之间也会因所处的地区条件不同,面临不同的发展环境。对于不同的农产品市场,应当根据各自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应根据不同的农业区域特色、消费市场特点、市场发育程度、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情况,因地制宜指导市场体系建设。
3、坚持立足现实,循序渐进的原则。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受到经济、社会、体制、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脱离现实的客观环境凭主观意愿进行市场体系建设,必须立足现实,充分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与市场发展环境,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
4、坚持完善设施,创新管理的原则。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不仅要加强各类市场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场的环境条件,还要注重创新管理方式,积极采用先进的流通方式与管理方式,健全各项科学管理制度,以便同步提升市场体系的软件与硬件水平,使市场的各种功能更有效地得到发挥。
5、坚持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原则。根据我县农产品种植多样性的实际,在农产品市场建设中允许不同形式、不同机制的市场形式。只要有利于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鼓励股份制市场、股份合作制市场、企业独立经营市场和私营市场等多种形式进行建设。
(三)建设目标
根据我县农村市场体系的现状,结合我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农产品产销形势,我县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3年,初步形成以乡村零售网点为基础,以大中型批发市场和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以各类农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和大中型农村流通企业为主体,农产品、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均衡发展,布局合理、服务规范、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市场体系,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农村商品流通体制。
三、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
1、县级中心批发市场
树立大流通、大市场的理念,围绕我县农业特色和产业优势,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目标,新建4个县城中心批发交易市场,改扩建5个县级专业批发市场。具体为:
建设年度
市场名称
建设性质
预期目标
2009-2011年
民勤农副产品现代物流中心
新建
承担全县80%以上的农副产品交易
2010年
民勤农资批发市场
新建
建成全县农资、农药、种子等批发销售的综合性场所
2011年
民勤甘草交易市场
新建
承担全县甘草销售的专业交易市场
2010-2011年
民勤畜产品交易市场
新建
承担全县畜禽交易,使畜产品交易走向专业化
2009年
民勤瓜菜交易市场
改扩建
承担全县日光温室瓜菜产品的销售
2011年
民勤农机市场
改扩建
提供农业机械专门交易场所
2012年
民勤木材市场
改扩建
提供木材加工、销售专门场所
2010年
民勤废旧物资市场
改扩建
建成全县再生资源回收的集中交易场所
2013年
民勤农贸市场
改扩建
建成集日杂、粮油、饮食等于一体的集贸市场,方便市民消费
2、区域性专业交易市场
积极抓好乡镇蔬菜、水果、蜜瓜、药材、洋葱、棉花、辣椒、畜禽等区域性专业交易市场的论证、申报和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产地特色产业优势,根据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及交通、通讯等基础服务设施情况,建立区域性专业产品交易市场。
——2010年,完成薛百洋葱专业交易市场、收成蜜瓜市场、西渠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坝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工作;
——2011年,完成红沙梁棉花市场、东坝辣椒市场、西坝甘草市场、红沙岗商贸市场建设工作;
——2012年,完成苏武禽蛋市场、三雷畜禽交易市场建设工作。
3、乡镇集贸市场
充分利用各乡镇原有集贸市场的基础设施,坚持“分步推进,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各乡镇原集贸市场进行改建或扩建,逐步实现“依托产业、就地建市、一乡一市、便民服务”的目标。
——2010年,完成薛百乡、东坝镇、泉山镇和西渠镇的农贸市场改造;
——2011年,完成重兴乡、大坝乡、红沙梁乡和收成乡的农贸市场改造;
——2012年,完成昌宁乡、大滩乡、夹河乡和东湖镇的农贸市场改造;
——2013年,完成蔡旗乡、南湖乡、双茨科乡和苏武乡的农贸市场改造。
(二)建立和改造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
进一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骨干,以行政村为基础,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通过示范引导、自愿进入的原则,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经营方式,五年内改造和建立标准化“农资、农家店”250家,其中2009年50家,2010年50家,2011年50家,2012年50家,2013年50家,到2013年,农家店全县数量达到400家,力争覆盖所有的乡镇和98%以上的行政村,加快形成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零售网络终端,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连锁配送率达到70%以上,大大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不法行为,打击损农坑农害农的虚假违法广告行为,健全农村消费者投诉受理机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积极开展符合农村特点的假日消费、节日消费和旅游消费活动,不断创新消费形式和消费内容,引导和扩大农民消费,活跃农村消费市场。
(三)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积极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2009-2012年,培育3家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经营企业。2009年培育1家,2011年培育1家,2012年培育1家,为农民购买农资商品提供便利;尽快形成以品牌特许、采购配送服务、经营指导等多种方式并举,覆盖面广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网络。鼓励农资生产企业按照公平竞争原则直接进入流通领域,降低流通费用,真正让农民受益。整顿和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秩序,完善种子、农药、兽药、化肥、农机具等产品经营的市场准入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劣质农资产品等坑农害农行为。对农资产品生产经营者实行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健全农资损害赔偿机制。建立健全农资价格监控体系,稳定农资产品价格,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县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四)强化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强化信息服务,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及时准确地向市场、中介组织、流通企业、农民提供国际、国内农产品生产、供需、加工等信息,逐步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增加和完善资源分析,市场预测、产品价格、供求信息、农业生产力布局、资金投向、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分析预测和发布。初步形成上下相连,预测预报及时和比较准确的信息体系,逐步形成网络,并建立资源、市场、供求、投入综合评价和预测预报系统,组建全县农产品市场动态数据库和信息服务中心。
2009-2010年,在县城中心建立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在全县各乡镇建立信息网点,配备配套的信息服务基本硬件设施,在结构上形成网络化。
2010-2012年,加强县城中心市场与各乡镇专业交易市场的信息化配备建设,并实现联网,通过较大的网络体系,实现企业、农村经纪人、广大农户之间的信息互通。
2012-2013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管理服务体系,及时准确的信息体系,真正实现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提高预测分析的准确性。
(五)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产品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安全生产规程到农产品市场准入等“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是有效防止有害有毒农产品进入市场,防止发生食用农产品急性中毒,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重点对进入市场的大宗农产品如菜、果、肉、蛋、奶、水产品等的质量安全进行监测。
2009-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实验室建设。在县城、各乡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际情况,分期分批配备与之相适应的检测实验室及办公用房。
2012-2013年,仪器设备配置。根据设定的工作目标能力要求配置。
1.农产品监督检测机构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配置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设备,能对重金属、常用农(兽、鱼)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按国家无公害质量安全标准进行定量检测。
2.中小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镇、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点。配备专业专职人员、专用场地,配置全自动酶标仪、农药残留速测仪等快速检测仪器,并逐步配置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设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分管商流工作的领导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和商务、发改、供销、农牧、畜牧、工商、质监、卫生、经贸、公安、信息中心等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对全县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进行具体规划、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督检查。各乡镇要按照“规划”的总体思路,结合本地实际细化目标任务和重点,精心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树立全局观念,密切配合,加强协作,支持市场建设。县商务局是抓好市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指导和协调市场建设与管理中的具体工作;县发改局负责市场建设的宏观指导,把市场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年度建设任务,抓好市场建设项目申报、备案、立项、核准工作;县农委负责宏观指导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县城建局负责市场建设中的供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县国土局负责市场建设中土地的储备、经营和监管工作;县农牧局负责指导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县交通局负责协调指导市场建设周边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县财政局负责研究制定地方财政支持政策,把支持市场建设的扶持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为加快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县卫生局负责市场内食品、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经营行为;县公安局负责市场建设的治安管理和消防工作;县环保局负责市场建设经营过程中的噪音整治,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县招商局负责征集、包装重点市场建设的项目书,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县农机局负责指导农机市场建设与管理工作,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县供销社负责指导农资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好“新网工程”建设;县工商局负责市场监督管理,维护和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县国税局和地税局负责落实扶持市场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 搞好科学论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是一项功泽后世的公益性事业,具有长远意义。市场建设属基本建设,投资数额较大,一经形成,即构成与土地不可分割的不动产。因此,市场建设必须进行广泛论证,深入分析研究,并结合资源、产品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建立专门的专家论证机构,监督市场建设的可行性。
(三)加强资金筹措。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重点支持农产品市场的水电路系统、信息收集发布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电子统一结算系统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市场建设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发改、财政等要逐步调整现有农业资金的投入结构和支持重点,向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倾斜,扶持市场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企业、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投入农产品市场流通设施建设,并积极利用外资,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促进市场建设与发展。
(四)精心组织培训。对农产品市场管理人员进行现代市场建设与运营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保障市场升级改造的顺利进行和先进交易方式的推广应用。对市场信息和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技能,保证工作质量。对从事农产品运销的个人和团体进行营销技能和政策法律知识培训,提高营销能力,并积极引导其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高组织化程度,逐步向法人化、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重大进展、积极效果与典型经验,扩大社会影响,争取有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为推进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赵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