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经纬---让读书倡廉成为时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5:10:08
让读书倡廉成为时尚
读书是人生一件快乐的事。对党员干部来说,多读书对陶冶情操,促进勤廉,提升个人修养和能力素质大有益处。
反腐倡廉建设要取得长远的成效,培育廉洁的理念和价值观不容忽视。中国是一个重“情”的社会,凡事讲感情。一个不讲感情的社会,是一个可怕的社会,但如果完全感情用事,就会忽视原则。若把“情”字带到党员干部权力运行的过程中,就有可能造成违规、违纪、违法。因此,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法纪观念十分重要。
实践证明,不管法纪如何严厉,制度怎样完善,抗拒腐败诱惑的最后防线,始终是个人的道德操守和价值观念。要把持住这道最后防线,离不开书籍的滋养。因而,提倡通过读书学习,促使党员干部自觉廉洁从政,调动社会成员参与支持廉政,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廉洁的风尚十分必要。
读书倡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收到实效,应注意“四防”:
一防懒。惰性是读书的大敌。由于思想懒惰,有的对学习不那么感兴趣,有的不愿学习,有的忙于事务和应酬,无暇学习。汉字“忙”的写法是,“心”加“亡”,人太忙,不读书学习,就会心灵荒芜。祸生于懒惰。党员干部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忙,确实很累,但再忙也不能放松读书学习,要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活到老,学到老。
二防浅。学习不能浅尝辄止,要善于深入学习,最有益的书是那些让人深思的书,要学会悟,领悟、觉悟、感悟。把握悟要注重三点:觉悟要高,思想境界要高,关键在于理想信念要坚定;感悟要深,用炽热的心去感受工作和生活,去追求目标和境界;领悟要好,用科学的、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世界,看社会和人,正确对待组织、社会、他人和自己,理智地对待现实。
三防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读书学习不能把学的东西束之高阁,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重视实践。作为权力的行使者,要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行动,要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人民满意之事。同时,要联系思想实际,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自觉做到不德之事不干,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举不为,对腐败现象必须“零容忍”,不能让其有半点空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四防躁。当前,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全党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构建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防止心浮气躁。读书在于修身养性,增强的是道德素质,强调心平气和。有人打比方说,公务员队伍就像是建筑物中的一面墙,每个人都是墙上的一块砖。在上面的不要自满,因为没有下面的支撑你就会掉下来;在中间的不必自卑,感到上挤下压,十分难受,要想想下面的正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最下面的也不要觉得自屈,要想着外面还有很多砖等着进来呢。不是吗?这样思考,我们的内心才能平和、协调、和谐,才能使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人生廉洁三境界
灯下夜读,偶然在一本史料中读到彭德怀元帅的“人生三原则”:一、自己不贪;二、别人不送;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挡回去。
在人们的印象中,彭老总一向是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廉洁奉公的楷模,这恐怕与他一生恪守的这“人生三原则”有密切关系。他的“人生三原则”实则是步步递进,层层上升的有关廉洁的三重境界。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值得现代人特别是握有权力的官员认真思考、领悟。
第一境界,自己不贪。看似容易,实则不然。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如何克制自己的贪欲,不仅要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洁身自好的操守为思想基础,还需要讲原则、有分寸的处事技巧办事风格。不仅需要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还要不存私心杂念,不怀侥幸之心。
第二境界,让别人不送。作为手握重权,炙手可热的官员,如何做到让别人不送,恐怕比管好自己又艰难了一步。要让别人不敢送不想送不能送,首先要以清廉公正的形象树立起个人威望,让别有用心的人望而却步,认为这个人不可能被金钱美色征服,由此断了贿赂的念头。此外,在廉洁环境不尽如意,“潜规则”难以杜绝的背景下,拒绝别人的“送”,还需“出淤泥而不染”的与众不同的勇气,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当得起“异类”,禁得住挫折,坚守住自己的信念。
第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挡回去。此乃最难达到的境界。在这个人际关系盘根错节的“熟人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千丝万缕地交织在一起。许多官员本身一尘不染,清正廉洁,可就是管不好自己的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处理不好老领导、老朋友、老乡亲等方方面面人情关系。对于他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碍于情面;对于他们“出格”的行为举止,缺乏约束管教,听之任之;对于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谋取私利,也熟视无睹,甚至放任庇护,一事当前,总是碍于情面,顾及关系,以至于陷入人际关系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甚至同流合污。所以,一个真正廉洁的人不仅要管好自己和身边的人,更要敢于同各种不正之风腐败行为做斗争,不仅是廉洁的践行者,更是廉洁的守护神。因此能达到第三境界的人显得更加可贵。
一个人要做到清正廉洁,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但如果都按照彭德怀元帅“人生三原则”进行“修炼”,则一定能达到清廉的最高境界
心无欲则人清廉
古人云: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无欲”是“福”之所至,心无欲则人清廉。由此可见,要做到清廉,须从“无欲”做起,修身、自律、知足,从而达到清廉的境界。
修身养性。修身就是反省自我,清除污垢,端正品性。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自我约束,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才能做到自尊自重、自省自警、励精图治,才能不断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做人就要守住良心,重德向善,提高精神境界,既有益于社会,又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当然,修身养性应从个人习惯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日积月累,必能养成自身良好的品质。只有具备良好品质的人,才能正确对待工作生活中的名利与得失。这样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这样的党员干部,才会得到群众的拥护。
严于律己。社会的转型,文化的多元化,使得文化软实力的道德力量日益显得重要。党员领导干部身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又立身于人民群众之中,应该从大处着眼,小事着手,谨小慎微,防微杜渐,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坚持自律的道德追求。要在利益和荣誉面前“心静如水”,时时警醒自己,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干,常怀律己之心,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知足常乐。知足是一种人生智慧,常乐是一种人生境界。知足常乐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对现有收获的珍惜,对未来发展的理性把握。人生在世,名利财物,都是身外物,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知足则无贪欲,面对诱惑,才能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管得住自己,才能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身子扑在事业上,正确对待个人名利得失,在干净干事的事业追求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