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12:09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10-04-25 03:44:01    作者:    来源:北方网    点击数:321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有不少报纸或网站都发表报道或评论,说得最多的就是:“今天,你读书了吗?”

  其实,一个真正的阅读者,不会为了某一个日子而特地读书;而一个对阅读没有多大兴趣的人,也不会因为“读书日”就突然对读书产生浓厚兴趣。因为,阅读是一种很寂寞的行为,是无法与他人分享的。而与这种寂寞同在的,还有阅读带给我们的心灵触动。通过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学习和补充,并一直自省和思考,我们才能从经典书籍中获取力量,那种让生命不再单薄,让内心充满喜悦的力量。在阅读中思考自身,在与一本好书的对话中自省,从而发现自我,改变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这就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的发达,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对阅读的兴趣已经减弱。资料显示,从1999年到2005年,我国的国民阅读量从60.4%下降到了48.7%。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公布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户均年消费图书仅1.75本;而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长是14.70分钟。大众皆知“开卷有益”,但为何都不读书?

  原因多种多样:职场白领说,工作太累,抽不出时间;家长们说,白天上班,晚上看孩子写作业,哪有自己的时间;退休的老人说,有时间就遛遛弯、看看电视、带带孙辈;中小学生说,作业多负担重,还要上辅导班、做习题,没时间看课外读物;大学生说,网上看不就行了,捧着书这种事情早就OUT了……

  的确,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难以彻底放松下来,选择“清茶一杯、好书一本”陪伴自己。再加上手机报、网络新闻等数字化快餐式阅读方式的侵袭,那些“有用”、“有趣”的书大行其道,而纸质书尤其是名著,却越来越难以登上阅读排行榜。曾有网友笑言,“杜拉拉”的知名度绝对高于“约翰•克里斯朵夫”,《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也肯定要比《万历十五年》要好。

  然而,快捷的阅读方式、海量的信息,是难以让人沉淀下来思考的。那些“流行的快餐”,或许能够很快满足信息需求,却不能让我们感受到细嚼慢咽“经典佳肴”时,才能感受到的营养和魅力。培根名言有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可见,读书是一种“养心”的过程,书籍丰富了我们的心灵,扩大了感知范围,提升了境界;我们也只有通过读书,才能了解泱泱中华5000年文明史,才能感知历史的脉动,展望未来的发展。

  去年今日,温家宝总理到国家图书馆参加“读书日”活动时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创造一个热爱读书的社会。每个人都学会读书,才能更多地了解经典、传承传统文化,才能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所以,读书吧,朋友们!不只在今天,而是让今后每个日子都成为自己的“读书日”。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淡淡书香平复心灵的浮躁,沉静心情、品味经典,以阅读的方式提升自我,传承文明。 (编辑:赵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