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言难尽说“高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29:44
一言难尽说“高俅”东山论史 
☆魏远峰
高俅(?-1126)北宋末年人,初为苏轼小史(书童),后从枢密都承旨王诜,因善蹴鞫,被赵佶留用。佶即位后,多次拜迁,至殿前都指挥使、开府仪同三司、太尉。二十年间遍历三衙,一门皆贵,而军政废驰。金兵南下时,随徽宗南逃,不久返京病死。[《辞海》(缩印本)第2259页]
比较靠谱的高俅的历史,应该是上面这段话。可是,中国人心中的高俅,多半是《水浒传》中那个高俅:高俅那斯。
宋朝人的普通话,就是如今的河南开封话。河南话后来“土”下去了,当年曾经很“洋”。甚至可以说,很雅!
不信?就看看《水浒传》、《三国演义》,还有《金瓶梅》,所用语言雅得不行,连骂人都不太脏。《水浒传》中语言,在民间推广较为成功的是“高俅那斯”。这一句话,骂人说重不重,说轻也不轻。
许多人,一方面是那些武将们,对“高俅那斯”只不过“会踢几脚鸟球”,就遍历三衙、衔授太尉、统领禁军,很不服气。
为什么?
在宋朝,那些自认为武艺高强者,他们孜孜以求的,也是能像高俅那样,遇到几个贵人,在贵人挺举之下,突然飞黄腾达起来。
可以说,除了李逵、阮氏兄弟、鲁达等少数几个,实在没有政治头脑,对政治没有任何兴趣,同时连名字都写不全、认不下的“睁眼瞎”之外,其他诸如“宋公明”、“豹子头”之流,他们都是这样想的。
他们对于高俅这样的人,人生中有那么多夤缘际会——妈的,怎么给他碰上“小苏学士”?妈的,怎么给他碰上“王晋卿驸马”?妈的,怎么给他碰上端王?妈的,端王怎么就当了皇帝?
终极的追问,大约最后是,妈的,怎么每次都给“高俅那斯”瞎猫碰上死耗子?
其实,这怎么可能?
谁可能一辈子总是能“瞎猫碰上死耗子”?

对于水泊梁山上宋江之流,大约最初是羡慕的,羡慕得太厉害了,把眼睛都羡慕红了,就成了嫉妒了,就成了恨了。
上面,是关于武人中,许多人对高俅的恨。文人中,也是一样。我猜,这大约是最初“高俅”被“毁了”的源头。因为,许多自认才高八斗的文士,认真地混了一辈子,也没有得到高俅的“开府仪同三司”。
在宋朝,武官是没有地位的,所以所有的武官,要么一开始,就是“钻营式”进了武官之列,这一类人,是文考不中,然后靠练武做上官,只不过是“曲线救国”,解决个当官的“门票”,实现了“官”与“民”的身份转换。其实,他们心里想的是,怎样能够再“入流”,“改行”做文官。
于是,他们为官之后,要么就设法提高自己的“文坛地位”,以获取主流文官、文人的承认,要么就干脆混迹于“文武两道”,成为武官中的“文人”,是武官中文章写得比较好的,同时又是文官中武艺较高的——综合素质,“相当全面”。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甚至到今天为止,依然存在着两个有趣的现象:一个是,文人的“官情结”;许多文人,到了一定份上,就削尖了脑袋要当官;他们心里想的是,看看,“学而优则仕”,我就知道,到一定时候会有,“这个可以有”……
另一个是,官员的“文情结”;许多官员,到了一定份上,就挖空心思想写文章,想写出“人人说好”的文章;于是写出不少官员小说、散文、诗歌,于是开了不少“研讨会”——反正官员的行政能力、财务能力、人际关系,都是可以转化成“别人说好”的;他们心里想的是,看看,我不是光能当官,我的文章写得也“深受好评”,我早就知道,我有这天赋……
哈哈……
哈哈,哈哈……

京剧中高俅脸谱
其实,表面上看,高俅一生春风得意,他同时也面临这个问题。高俅的文官职务,最高是“开府仪同三司”,这是文官的最高级别,但只是个荣誉职务,没有实权。但是,这个职务对于高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证明了高俅,在文官之列,也有了最高地位。
而且,要知道,高俅得这个职位,是作为武将被破例授予文官最高级——所以,高俅的这个“开府仪同三司”,还真有点不好说了,一方面,觉得高俅“不容易”,竟然在武官的中,得到了文官最高级别。另一方面,总觉得这个事有点荒唐,与前几年那个“宾馆女服务员当了法官”,有点相似,有得一拼。
纵然如此,高俅解决这个问题,大概他非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而且,是走了“正规程序”的,可以说按宋朝的程序,你要把一个“宾馆女服务员”,提拔成“法官”,绝做不到。
在高俅的那个程序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宋大诏令》中,有一篇在授予高俅此职时的“诏令”中,这样写道:“进风云之亨会,依日月之休光,将幣边庭,耀使华于漠北,收疆戎塞,耸战气于山西……”

这个大诏令,就相当于今天的官员任职命令,它从中透出许多信息,很重要的是,它透出以下信息:
一是,高俅带过兵、打过仗,要不然怎么“将幣边庭”?
二是,高俅办过外交、当过“大使”,要不怎么“耀使华于漠北”?
三是,高俅打过胜仗、立过战功,“收疆戎塞”这个词不是随便用的,“收疆”必定是收复有失地,“戎塞”就是守卫过边疆。
四是,“耸战气于山西”,显然高俅是以“监军”或是“国家慰问团长”的名义,到山西前线“鼓舞土气”的……
这篇文章,写得相当精彩,可以说言简意赅,语语中的。它就在《宋大诏令》第379页。这个大诏令,透露出的相关信息,与《水浒传》中的高俅形象,形成巨大反差。
信谁?
所以说,“高俅这个同志”,还真不好说清。至少三言两语是说不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