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史 第4--6 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3:42:02
',1)">
',2)">
',3)">
',4)">
',5)">
',6)">
 健君文荟 欢迎光临 丰富多彩的观赏、怀旧、文化、读书、博览、影音、书画、人文类内容  健君文荟 欢迎光临 丰富多彩的观赏、怀旧、文化、读书、博览、影音、书画、人文类内容 

',7)">
中国长城史  第四章 秦、汉、晋长城
第一道万里长城
秦始皇长城
一、秦始皇为什么修筑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的万里长城,在我国建筑工程史上是空前的大工程。其时间在公元前三世纪,设备工具非常落后,全线一齐兴建,时间又紧迫,比汉、明两代所建万里长城艰难得多。汉、明两代长城是分段分期修筑,时间延续长,有的多有前代长城遗迹,故比较容易。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万里长城,其线路走向经过哪些地方,以及功过是非问题,众说纷纭。
首先看看历史文献的记载: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灭掉齐国,统一中国。统一后并没有立即修筑长城,修筑长城是因一桩偶然的事件而引发的。
“八达岭环幕影院”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就建筑长城是不对的。
《资治通鉴》载: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始皇之碣石(在河北昌黎北),使燕人卢生注1求羡门2,卢生使入海还,因奏录图书3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遣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匈奴。”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蒙恬斥遂匈奴,收河南地(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为三十四县,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迤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蒙恬常居上郡(治肤施,在今陕西绥德县东南50里。)统治之,威震匈奴。”
《史记·六国年表》作“始皇三十三年,筑长城河上。”
注释:
1卢生:名卢敖,燕人,为秦博士。避难遁居于今山东诸城县南30里卢山,今山有卢敖洞。
2羡门子高:古之仙人,秦始皇东游海上,求仙人羡门子高,欲得长生不老药。
3录图书:如后世谶(音衬)纬之书。预先说出的话,事后有灵验,或作出后来的兆头,叫做谶。
《淮南子·人间训》载:“秦皇挟(收藏)录图见其传曰:亡秦者胡也。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蒙恬)、杨翁子(秦将)将,筑修城1,西属流沙,北击 (罄)辽水,东结朝鲜,中国内地挽车而饷之。”《泛论训》载:“秦之时,高为台榭,大为苑囿,远为驰道,铸金人,发适戍,入刍藁,头会箕赋2,输于少府(官名,如后世司农),丁壮丈夫,西至临洮、狄道,东至会稽、浮石3,北至飞狐、阳原(在今阳原县南),道路死人以沟量4。”
注释:
1修城:长城。《淮南子》作者刘安避其父刘长名讳,改长为修。
2头会箕赋:按民人人口数收税,像簸箕一样敛取民财,是多取赋税之意。
3会稽、浮石:会稽,山名。浮石、随水高下而不没。其地皆在辽西界。
4以沟量:言满沟也。古人言物之多往往云以某某量。如《吕氏春秋·期贤》“无罪之民,其死者量于泽矣。”《史记·货殖传》,“畜至用谷量牛马。”
秦始皇修筑长城是因始皇求长生不老药而引起的。起初燕人宋毋忌、羡门子高都说自己是仙人,住在东海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中,那里有长生不老药。齐威王、宣王、燕昭王都相信其说。始皇二十八年来到海上,遣齐人徐市(徐福)入海求之,没有求到。三十二年始皇来到碣石,又遣燕人卢敖入海,寻羡门子高求长生不老药。卢敖入海还,没有求到长生不老药,却求到一条谶语:“亡秦者胡也。”胡就是匈奴,当时匈奴雄踞北方,势力颇强。始皇听说将来灭掉秦的是匈奴,于是乃先发制人,派蒙恬、杨翁子带兵五十万北伐匈奴。第二年,即始皇三十三年,首先筑长城黄河上。这一年是公元前214年。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始皇修筑长城是假借方士谶图之言以实现其政治、军事意图,或者是方士为迎合始皇意图而献的策略。从客观形势分析,当时匈奴北踞朔漠,南达河套,东西跨地万里,距秦都咸阳不足千里。驱逐匈奴,北筑长城,开展屯田,巩固边疆,对当代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筑长城的劳作者是什么人
秦万里长城是怎么修筑起来的,筑长城的劳作者是什么人?始皇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开始筑长城河上,第二年全线开始修筑。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始皇崩,二世赐扶苏、蒙恬死。蒙恬前后修筑守御长城五年,虽说利用了战国时秦昭襄王长城、燕昭王筑的部分长城,可是东西长达万里的长城在数年之内完成,其工程艰巨可想而知。春秋战国时期修筑长城的劳作者大约多是军卒,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劳作者史文明言是城旦,城旦是判处四年徒刑的犯人。从中原内地往边疆长城线上挽车运送粮饷物资的是黔首,即黎民百姓。监修的是蒙恬、杨翁子率领的五十万军队。飞狐、阳原道上死的人以沟量,可见当时征发的人力非常庞大。
城旦,刑徒名。男为城旦,女为舂。《汉旧仪》:“城旦者,治城也。女为舂,舂者,治米也。皆作五岁,完四岁。”《汉书·惠帝纪》注,引东汉应劭云:“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妇女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岁刑也。”《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三国魏人如淳云,律曰:“论决为髠钳,输边筑长城,昼日伺寇虏,夜暮筑长城。”
城旦是秦律判处最轻的徒刑,刑期四年。男为城旦,天一亮就去筑城或从事其他劳作。女为城旦舂,舂谷成米,供城旦食用。始皇三十三年开始修筑长城,遭到国人反对。第二年丞相李斯上了一道奏章说:“异时(战国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工农,士则学习法令。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其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所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这道严厉的命令一下,黥为城旦的人为数众多,一律押送到边疆修筑长城。城旦白天防御寇虏,黑夜修筑长城,担负双重劳务,异常艰苦。《政论》3356页载“秦割六国之君,劓杀其民。于是赭者衣塞路,有鼻者丑。故百姓鸟惊兽骇,不知所归命。”秦视敌国之民都是敌人,处之徒刑。始皇此举既打击了六国残余势力和反对自己的人,又巩固了边防,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但不是治理天下永保安定的策略。始皇三十四年,又谪治狱吏不直(公正)者,去筑长城。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秦简》在秦律条文中,对管理城旦方面有成文规定,说明秦长期以来城旦就是其工程劳作的主要人力,并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经验和律条:如1、有完城旦的,不加肉刑,只髠剃头发;有刑为城旦的,受黥、劓、剕刑后去服役。2、城旦身穿红色囚衣,头戴红色毡帽,颈上系着黑绳,脚胫带着铁钳。3、老年城旦不必监管,有指名需要监管的,加以监管。4、城旦、城旦舂出外服劳役不准前往市场或在市场门前停留休息,路经市场中间的要绕行,不得通过。5、城旦劳作损坏器物或工具的要受笞打,每值一钱,打十下,值二十钱以上,重打。如不立即笞打,主管的吏应赔偿其价值的一半。6、城旦劳动表现好的可减刑为城旦司寇,城旦舂可减刑为舂司寇,都是二岁刑。城旦每二十人由城旦司寇一人监帅。城旦司寇是比较可以信赖的犯人。用以防御盗贼和匈奴。7、城旦表现特殊好的,男可减刑为鬼薪,给宗庙采集薪柴;女可减刑为白粲,给宗庙舂祭神用的精米。鬼薪、白粲劳作方面更为自由。8、城旦每天吃两餐饭,做重活的,早餐一升,晚餐三分之二升;做轻活的,早晚餐都是三分之二升;有病的按律发给。9、违犯纪律的城旦,用少给口粮予以惩罚,每天给三分之二升,合正常口粮的一半。10、地方上有专管粮食的机构,也有严格的管理规章。(见《睡虎地出土秦简》原文请参阅《释居庸》一文)
修筑长城,两边用木板夹牢,中间一层一层填土,筑城人用木杵一下一下捣实,随着夯歌劳作,一层一层夯筑。军吏在一旁执鞭督促,监工人员用锥形器扎一扎,看看是否夯实。城旦每天吃两餐小米饭,未必果腹,衣服褴褛,其苦无比。唐代人张籍写过一首《筑城曲》是其写照:
筑城处,千人万人齐把杵。
重重土坚试行锥,军吏执鞭催作迟。
来时一年深碛里,尽著短衣渴无水。
力尽不得抛杵声,杵声未尽人皆死。
家家养男当门户,今日作君城下土。
有一首《古谣》,说的是秦筑长城死了很多筑城的人,这首歌一直至汉代还在流传:
生男慎莫举(生下男孩千万不要抚养他),
生女哺作脯(生下女孩用肉干好好哺育她)。
不见长城下,
尸骨相支拄(立着的尸骨都是男儿)!
秦筑长城也是就地取材,除土夯外,山上多用毛石干碴,传说始皇用“赶山鞭”、“赶石鞭”修筑长城。还说天上出了十二个太阳轮流照着世上,只有白天,没有黑夜,监管人员鞭促城旦不分昼夜修筑长城,都是说筑长城给民人带来痛苦虚构演义的说法,说其修筑长城之急迫罢了。
三、对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评价
秦始皇驱逐匈奴,北筑长城,徙谪屯田,巩固边疆,当时虽有积极意义,但后人对之多持批评态度。主要是秦代法律异常严苛,因触犯法律而被判刑的人数众多。这些罪犯都投入土木工程,如修建阿房宫即用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修筑长城的人力数字更大,史称“赭衣半途,断狱岁以千万数。”可见包括士兵戍卒,运送粮食物资的黎民,加上大批的罪犯,总数有数百万人。强征暴敛,致使农商萎缩,城乡萧条,经济失调。
万里长城,限期完工,督筑急迫,视人命如草芥,道上“死人以沟量”,长城上下,“尸骨相支拄,”古人有“万里长城万里骨”之说。死人之多在我国历代建筑工程史上空前绝后。
始皇甚至迁怒太子扶苏谏焚书坑儒,发到蒙恬军中去监修长城。始皇东巡,无人监国,以致胡亥、赵高合谋夺取皇位,扶苏被赐死军中。威震匈奴的将军蒙恬被赐死在上郡桥山的长城门。蒙恬临死说:“夫起临洮,属辽东,城堑万余里,不能不绝地脉,此固当死也。”(见《水经注全译》82页)
始皇本想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巩固其政权,却适得其反,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正如《淮南子·人间训》说的,“当此之时,男子不得修农田,妇人不得剡麻考缕(剡音眼,刮麻成线。),羸弱服辂(拉车)于道,大夫箕会于衢(聚敛于大道),病者不得养,死者不得葬。于是陈胜起于大泽,奋臂大呼,天下席卷,而至于戏(陕西临潼县东),刘项兴义兵随,而定若折槁振落,遂失天下,祸在备胡而利越也。欲知筑长城以备亡,不知筑长城之所以亡也;发适戍以备越、而不知难之从中发也。”
录唐汪遵、褚载相近的两首《长城》诗作结。
汪  遵   长        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逼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褚  载   长        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焉知万里连云色,不及尧阶三尺高。
秦始皇万里长城经过北京,经过延庆
燕、秦、汉、晋、北齐、北周、隋、明八代长城经过延庆
要点:
1、《延庆州志》、《宣化府志》、《日下旧闻考》、《长安客话》、《西关志·居庸卷》都说秦始皇万里长城经过河北怀来、北京延庆。长城专家说秦长城在延庆北300里独石口,滦河上游,没有文献依据。
2、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有11处,《太平寰宇记》有1处,《后汉书》有1处,《续资治通鉴》有1处,共计14处说秦长城在黄河之南,在今宁夏固原、陇东环县、陕北榆林一线。长城专家说内蒙古固阳长城是秦长城是不对的。固阳长城是后魏长城。
3、晋崔豹《古今注》说:“秦、汉所筑长城土色皆紫,故称紫塞。”用紫土筑的长城在今晋北右玉与内蒙古凉城交界处。固阳、武川没有用紫土筑的长城。
4、北齐天保年间,“总秦戍”筑长城,西起西河,即今陕北榆林河,经今大同,北京北夏口,东至于海。“总秦戍”是说北齐长城从陕北榆林至北京密云古北口这一段是在秦长城旧址上建筑的。长城专家误将“总秦戍”定为大同东北的一个地名。
5、专家说秦始皇万里长城是连接秦、赵、燕三国长城并加以修缮而成也是不对的。始皇万里长城完全利用了秦昭襄王长城;既没有利用赵肃侯北长城,也没有利用赵武灵王长城,而是于上述两道赵长城中间另选新线;利用了燕昭王长城从怀来、延庆至河北隆化一段,然后向北、又向东、向南一直修到朝鲜境内古碣石。
6、要求改正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中有关长城的错误部分,改正大、中学历史教材及普通读物中有关长城资料的错误部分。八达岭长城博物馆展示图、所有历史教材,把秦万里长城分割绘成三段是不对的,秦长城是一条整体的长城。
一、《延庆州志》、《宣化府志》、《西关志》、《日下旧闻考》、《长安客话》说燕、秦长城经过延庆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为防御匈奴,修筑长城,当年“筑长城河上”。第二年,倾全国人力物力筑全线长城,西起临洮,东至朝鲜古碣石,东西长达一万余里。长城专家说秦长城不经过北京,不经过延庆。
清光绪《延庆州志》则说:“古长城,在州南二十余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开谋,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辽西。秦始皇因其旧址而大筑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逦而至永宁一带遗址犹存。”是说燕、秦长城经过今八达岭之北3里岔道。
《宣化府志》卷之十四《塞垣志》说:“燕与秦之长城俱在上谷之南……若秦人所筑则今宣府南山万里长城是也。其自居庸(此指八达岭,长城不经过居庸关)至辽东当因燕城之旧而整饬之。”
北京西北165里有个出名的山岭,名叫长城岭,在河北省怀来县镇边城东南,北京地方志都说长城岭上的长城遗址乃秦始皇所筑,可见秦长城是经过这里的。
《西关志·居庸卷》说:“长城岭在居庸关西南一百0五里马跑泉西,离镇边城一十五里,相传秦始皇所建。”
《日下旧闻考》2157页引《蓟邱集》:“北山上平衍,西五里有岭曰长城,微有古堞剥蚀,传是秦皇之址,有泉出焉,曰马跑。”
《长安客话》134页:“镇边城东南十八盘西五里许有岭焉,曰长城,其巅瓦砾纵横,微有雉堞,剥落沆莽(沆莽,广大貌),是为秦皇之址。”
长城专家却说,燕、秦长城不经过北京延庆,而在延庆以北300里河北赤城县独石口、滦河上游一带,没有文献依据。
二、卢绾兵败,居延庆、怀来南山燕、秦长城下
汉高帝刘邦和燕王卢绾同是沛县丰邑同里人,又是同一天生日,其爱幸非萧何、曹参所能比拟。刘邦当了皇帝,卢绾官太尉,封长安侯,后又被封为燕王,终因权力之争也造起反来。《史记》载高帝十二年(前195):“周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屠军都,破绾军上兰,复击绾军沮阳,追至长城……绾悉将其宫人家属数千骑居长城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谢。四月,高帝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蓟为今北京;军都县在今昌平西17里;上兰城即《水经注》之马兰城,考证在今延庆县张山营镇东门营;沮阳城在今怀来大古城村北7里。
当时刘邦尚未完全统一中国,上面提到的长城是今怀来、延庆南境的燕、秦长城。《史记·正义》说此长城为“马邑长城”。按马邑在今山西朔县,属代地,汉刚刚平定那里代王陈豨叛乱,卢绾怎会逃到代地去呢,再说马邑也没有秦长城。《正义》又说:“妫州北有长城”。这就更不对了,妫州北今长安岭的长城乃唐代张说所筑。卢绾的军队放弃蓟城,退到今延庆,在上兰(今东门营)被周勃十万大军追及击溃,顺大道向西南沮阳逃窜,又被击于沮阳,落荒逃入南山长城。如果从沮阳向北溃逃300里奔今独石口一线的“秦长城”,时为阴历春二、三月,草木枯黄,无任何掩蔽,岂不是自取灭亡。只有逃入怀来、延庆南山一带燕、秦长城得以保存下数千人马,征集足够给养,喘息了一个多月,四月刘邦病死,卢绾投降匈奴,只有此处长城才符合历史条件。
三、燕、秦长城从延庆向东延伸到怀柔、密云、古北口
延庆县东100多里四海镇海字口、岔石口两村用石块干碴的边墙,当地人说是秦长城,也就是《延庆州志》说的永宁一带遗址犹存的秦长城。
1990年9月2日《北京日报》刊出一篇《长城古道觅石刻》文章,说:“怀柔县慕田峪西,沙峪乡北沟村往北,山沟深处有摩崖石刻‘秦皇旧址’两处,表明明代修复长城时认为这里就是秦长城旧址。其一,水头子路西横刻“秦皇旧址”四个清秀大字,竖刻小字李逢时书。其二,前者上边还有竖刻“秦皇旧址”四字大字。另一摩崖有万历十三年(1585)李逢时书小字。此处和延庆四海镇海字口、岔石口秦长城在东西一条线上。
唐杜佑《通典》说:“密云县东北至长城障塞十里”。又说:“燕乐县(在密云东北70里燕落村)东北八十五里,有东军、北口二守捉。北口(古北口),长城口也”。三说:“蓟州(今天津蓟县)北至废长城塞(古北口)二百三十五里”。可见燕、秦、汉、晋、北齐、北周、隋、唐八代长城在密云境与明长城在一个走向,都是从密云城往东北修到古北口。九代长城经过北京的问题后面还有详细说明。
《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闾,里门。言居在里门之左者皆发之。)谪戍渔阳九百人”。渔阳郡治渔阳城,在今密云县西南20里统军庄南1里南城子。如果秦长城由今独石口、滦河上游迳直修到围场、赤峰,渔阳已是内地,秦为什么还要发兵去那里戍守?
宋苏辙使辽过古北口,有“燕强不过古北阙”又有“明朝对饮思乡岭,夷汉封疆自此分”。认为古北口是燕国的北界,是历代夷汉的分界线。
《日下旧闻考》254页有清乾隆六年(1741)御制密云道中望长城诗云:“秦时闉堞汉时山,总为天骄守御艰,此日长城为苑囿,三秩巡狩数经还。”乾隆皇帝认为密云、古北口的长城为秦、汉长城。
四、八达岭镇帮水峪村花家窑沟有土、石、砖三道古长城
延庆县八达岭镇西南16里帮水峪村南2里花家窑沟中,从北往南有土、砖、石三道古长城。进沟不远首先看到的是一道土长城。砖长城在土长城之南约100米。石长城在砖长城南一里多山沟的最高处。一地集土、石、砖三种古长城布局实属罕见。
土长城,从花家窑沟往东向营城子村延伸。往西南,时断时续直到石峡关。
砖长城,从花家窑沟往东和化木梁“八达岭残长城”相衔接。往西经石峡关走向怀来县陈家堡。
石长城,从花家窑沟最高处南垭口往东直上清水顶,往西多为明砖长城所利用。怀来县陈家堡尚有石长城遗迹可寻。
2002年5月21日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前所长于秉银和我作了考察。于秉银是副研究员,1984年北京市第二次文物普查,他爬山涉水走遍了延庆县的长城。
1、关于土长城,于秉银同志选花家窑沟西坡土长城测定,长城每垛长1丈,两面系用木板夹筑,夯土层厚12-22㎝不等,夯土为砂土,掺有少量白灰,有用木榔头夯实的夯窝。他认为是我国早期所筑的长城,也就是前面说的燕、秦长城。
《罗哲文长城文集》47页说:“燕长城西起河北省怀来县,东至辽宁省辽阳市,长一千余里”。据怀来县地方志办公室长城普查资料:“燕长城西起官厅水库拦河坝西,向东沿川而行,经大山口、东湾、羊儿岭,然后向东北进入北京市延庆县西拨子乡(今八达岭镇)营城子一带。”延庆县第一小学封老师是大山口人,她说:“大山口村北有条东西走向的土边墙,她在村小学读书时常到土边墙上取土,用以和煤,那里土质好,土边墙上有土墩台。”
可见,秦始皇万里长城从怀来县镇边城长城岭北行,在大山口与从西面官厅水库大坝东行的燕长城相汇,经帮水峪、营城子、岔道而向东延伸。帮水峪花家窑沟的土长城乃战国时燕昭王命秦开创建,至今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后来秦始皇利用燕长城旧址而大筑之。
2、砖长城在土长城南约100米,是明隆庆三年至万历元年(1569-1573)五年间,蓟辽保定总督、兵部左侍郎谭纶修筑的。系用石条、城砖砌筑的空心敌台长城,与八达岭的长城一样。此处属昌镇居庸路石峡峪下花家窑口长城。
花家窑口长城南面30米山上建有一座独特的菱形敌台,上下三层,敌台形制和建筑用的砖都是菱形的,当地人叫它“斜楼”。大约是较高级军事长官驻所,专为监视花家窑口而建。关口建有水关城楼,向东跨城依次建有东一楼、东二楼、东三楼和出名的拐脊楼;向西依次为黑楼、残楼、高楼,此三座楼当地人统称之为‘西三合楼’。
花家窑口的长城已残破,清楚地看到空心敌台长城把《西关志·居庸卷》说的“花家窑口正城一道”南北两面用石条、城砖包砌在里面。“正城”不是长城,是堵口的墙,两面用毛石干碴,里面乱填砂石。西面下边的水门用城砖白灰筑砌。于秉银同志量水门的城砖为41.5×   ×    ㎝,外面城墙的城砖为    ×    ×    ㎝,不是一个规格。
筑城石条有青色的,系就地取材,还有不少红色石条,同来的帮水峪村同志问:“红石条采自何处?”
3、石长城,顺花家窑沟往南,穿过荆棘小路向上攀登,行1里多路来到名叫“南垭口”的山沟最高处,是一道石长城,石长城南面7-8米深下边是石峡峪村通往山顶高压输电塔的小公路。石长城较平坦的地方全是红色碎石片,长城往东直上清水顶,往西伸向西山梁。清水顶海拔1239.1米,是此处的制高点。
于秉银同志和我一致认为,往东直上清水顶的石长城正是北齐“斩山筑城”的形制,就是把山岩外面削成陡壁,加高筑成长城。下面比较平坦开阔的地方是用大块红色毛石干碴而成。石长城北面不远有一块加工石条未成留下的残品。红色毛石上凿有三个规矩的长方孔,嵌入木楔,加水,破成石条。这块石头片了碴变成残品,遗在此处。明砖石结构长城红色石条的来源就有了答案。但还不知大红毛石采自何处?建议在这里修个亭子予以保护,是明代修筑长城工程艰巨的证明,也是石长城为大块红色毛石所垒的见证。
那天我们和延庆县企业局副局长温世斌,帮水峪村干部彭军等一行七人循西梁明长城而下,这段长城异常陡峻,遥望东面清水顶有数位从化木梁残长城方面来的游人,西瞰帮水峪,锦绣山河蜿蜓迂迴的土、石、砖三道长城一览无遗。您登上花家窑沟东面制高点清水顶,或者西梁明空心敌台长城,饱览我国浓缩于此的历代长城,是它处任何长城景点所不能比拟的。
令人痛心的是,在那破四旧年代,空心敌台长城垛口、宇墙上的城砖多被拆走,有的城台岌岌可危,人们行走在长城上里外没有宇墙保护令人提心吊胆。现在长城西面山坡上还有被遗下的堆堆城砖。
帮水峪村东南长城附近若干很高的山坡上有方圆数十米,高数米的大石堆,距离长城很远,不像堆放修筑长城石料的石料场,石堆不在山沟狭隘处,也不像用以作石雷用的古代武器,成为千古谜团。或许是古代先民祭祀或作什么标志的遗迹,请有识人士解开其谜。
为了研究明代怎么在防线先修正城,后修长城,把《西关志·居庸卷》八达岭、石峡峪隘口防御情况列下:
口   名 至居庸关
里数 口  别 防御设施 守把军 墩   台
石佛寺口 18里 外口紧要 正城1道,水门1空 12名 西北山墩,夜不收1名
青龙桥东口 25 外口紧要 正城1道,水门1空 7名 北山墩,夜不收1名
青龙桥西口 25 里口稍缓 正城1道,水门1空,拦马墙1道 4名 北山墩,夜不收1名
化木梁口 25 外口紧要 正城1道,敌台4座,东山边墙1道,西稍墙1道 14名 敌墩4座,夜不收2名
于家冲口 35 外口紧要 正城1道,水门1空,东山边城1道,西稍墙1道 10名 东山墩,夜不收2名,孤石山顶墩,夜不收2名
花家窑口 50 外口紧要 正城1道,水门1空,敌台3座,东西山边墙3道 19名 东山墩,夜不收2名
石峡峪口 51 外口紧要 正城1道,水门1空,东稍墙1道,拦马墙3道,东西山边墙3道,墩台6座 26名 西山墩,夜不收2名
糜子峪口 55 外口紧要 正城1道,水门1空,东南西山边墙3道,敌台4座 26名 西山墩,夜不收2名,陈家坟墩,夜不收2名
五、帮水峪花家窑沟土长城是燕、秦、汉、晋四代长城
燕长城是防御东胡的,秦、汉长城是防御匈奴的,晋长城是防御鲜卑的,大多是用土夯筑的长城。
元代文学家黄溍从大都出北口到榆林去,就是出八达岭到其西面23里的西旧榆林去,看到道旁有条大土圪塄,说是古代的长城。柳贯则说这道长城是秦、汉长城。榆林是大都西北居庸关外的重要驿站,文学家胡助、虞集、朱德润、迺贤、周伯琦都有诗咏诵。致和元年(1326)大都、上都因争夺帝位曾大战于榆林。当时像八达岭、岔道、西拨子,康庄等村镇尚未出现,故把古长城记在榆林名下。录两首诗如下:
黄溍           榆    林
崇崇道傍土,云是古长城。欲寻长城窟,饮马水不腥。
斯人亦何幸,生时属休明。向来边陲地,今见风尘清。
禾黍被行路,牛羊散郊坰。儒臣忝载笔,帝力倚难名。
注解:休明,美好清明。
柳贯         榆林古长城
道德藩篱亿万年,长城一望朔云连。秦人骨肉皆为土,汉代封疆已罢边。
饮马水深泉动脉,牧羝沙暖草生烟。神京近在元冥北,万里开荒际幅员。
注解:幅员,地广狭称幅,周围为员(圆),合指疆域。
《北京风俗杂詠续编》104页《燕都杂詠》有一首诗是:“犹有秦城在,连云万里长。天教中外限,列戍重边防”。原注:“京城北百里,即古长城”。清人也认为秦长城在北京北百里延庆。
汉武帝刘彻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三次远征,攘匈奴于漠北,建起西自敦煌,东至辽东11500里长城,除东西两端不在秦长城线上外,中间均利用了秦长城。元帝刘奭竟宁元年(前33)春正月,“匈奴南单于呼韩邪来朝,自言愿壻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相当中央各部司长)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提出十说,其第九说是,“武帝起塞(筑长城)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木石、溪谷、水门,卒徒(士卒和流放犯人)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臣恐议者不深虑其始终,欲以一切者省徭戍。十年之外,百年之内,卒有他变,障塞破坏,亭隧灭绝,当更发屯缮治,累岁之功,不可卒复。”乃使车骑将军许嘉口谕单于曰:“中国四方皆有关梁障塞,非独以备塞外也,亦以防中国奸邪放纵,出为寇害,故明法度以专众心也” 。可见汉长城也多为土筑。帮水峪花家窑沟土长城也为汉代所利用。
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四年(283)“鲜卑侵扰北平(晋改右北平郡置,治徐无,在今河北遵化县东)以唐彬为使持节,监幽州诸军事,领护乌丸校尉、右将军。彬既至镇(今北京),训卒利兵,广农重稼,震威耀武,宣喻国命,示以恩信。于是鲜卑二部大莫廆(即慕容删)、擿何等并遣子入贡……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自温城及于碣石,绵亘山谷且三千里,分军屯守,烽堠相望。由是边境获安,无犬吠之警,自汉、魏征战莫之比焉。鲜卑诸种畏惧,遂杀大莫廆。彬欲讨之,恐列上俟报,虏必逃散,乃发幽、冀车牛。参军徐祗密奏之,诏遣御史槛车征彬付廷尉,以事直见释。”
注解:廷尉:秦、汉官名,掌刑狱,为九卿之一。属官有正、监及平,皆司法官。
长城西起温城,温城当即桑干城,因那里有温汤而得名。《魏土地记》载,“代城(在蔚县东25里,俗叫代王城,废城周25里,有九门遗址。)北九十里有桑干城,城西渡桑干水,去城十里,有温汤,疗疾有验。”其城在今阳原县东80里大田洼乡西之老东城废城。阳原县东70里三马坊乡有两个温泉疗养点,一属军队,一属三马坊乡,前来疗疾者远近闻名。此桑干城和怀来县镇边城长城岭是正东、正西走向。秦长城经过阳原,晋长城完全利用了东段秦长城。唐彬因擅发车牛问罪,故其所筑长城不可能另起新线。必利用了花家窑沟燕、秦、汉曾利用过的土长城。
六、帮水峪村花家窑沟石长城是北齐、北周、隋三代长城
北齐、北周、隋三代长城都是为防御突厥而建。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六年(555)六月庚戌朔,“发民一百八十万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今大同),九百余里。”天保七年(556)“齐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第二年是把头一年所筑长城,由恒州向西延伸至西河,即今陕北榆林河,由夏口向东延伸至海,即今山海关。长城专家说:“总秦戍”是大同东北的一个地名是不对的,“总秦戍”是说北齐长城从陕北榆林至北京密云古北口一段是在秦长城线上筑的。但秦长城多为土夯,北齐长城多为毛石干碴。山西偏关、密云司马台、河北抚宁、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都发现北齐石长城遗迹。偏关北齐长城建在山脊北坡,用毛石垒砌,不用粘合剂,名叫乱插(碴)边。明长城则建在山脊上。北齐长城修到古北口,没有沿秦长城往北,而是第一次往东南把长城修到渤海边。
关于夏口,《资治通鉴》注:“幽州夏口盖即居庸下口”。居庸下口即今南口。南口在军都山南麓,在此建长城起不到防御作用。昌平区文物管理所也说南口东西没有发现古长城。夏口一地应有其他解释。《新唐书·地理志》1020页载:“居庸关,其北有防御军,古夏阳川也,有狼山。”据延庆县城西南5里谷家营出土一合唐云麾将军、防御军防城副使张乾曜墓志,今延庆县城为唐代防御军城,今妫川当时名夏阳川,狼山为防御军的防守隘口。现在八达岭西帮水峪花家窑沟有北齐石长城,遥相呼应,八达岭东大榆树镇小张家口村也发现了北齐石长城和同期石佛3尊,故夏口指夏阳川的口子,即今八达岭。以上北齐长城。
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六年(577)灭北齐。为防御突厥和北齐残余势力,静帝宇文阐于大象元年(579)“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立亭障,西自雁门,东至碣石。”命大司徒于翼监修,“翼创新改旧,咸得其要害,乃除翼幽州总管。”
这个碣石不是朝鲜的古碣石,是今河北秦皇岛的碣石。《资治通鉴》两卷本1150页注:“修齐所筑长城也”。北周长城除今山西西段较北齐长城偏南,其余均在北齐长城线上。所谓“创新改旧,咸得其要害”,是比北齐长城修得更加坚固。
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改元开皇(581),因待突厥礼薄,突厥大怒,连兵入寇。《元和郡县志》载:“开皇长城西起岚州合河县(今山西兴县),经幽州(今北京),皆因古迹修筑。”
隋首先恢复了北周长城,西端又从雁门修筑到兴县黄河边。随着对突厥战争的胜利,到开皇五年(585)恢复了从陕北榆林,东至于海的北齐长城,接着把长城向西修筑到宁夏银川黄河东岸。炀帝杨广大业四年(608)有“是年,燕、代缘边诸郡,时发卒百余万筑长城,死者沿途可见”的记载。
《隋书·地理志》载:“定襄郡大利县(今内蒙清水河),楼烦郡静乐县(今山西岢岚),雁门郡雁门县、繁峙县,涿郡昌平县,安乐郡密云县、燕乐县(今密云东北70里燕落村),渔阳郡无终县(今河北玉田),北平郡卢龙县均有长城。”可见隋长城走向在今内蒙与陕北、晋北交界、河北张家口地区、北京、河北冀东线上。其中说:“涿郡昌平县有关官,有长城。”按隋居庸关置在今八达岭南17里上关,关官驻在此处。长城则在八达岭北3里西拨子、岔道一线。北齐末由于突厥连年入侵,置在今延庆县的居庸县被摧毁废弃,隋代延庆无郡县建制,故把居庸关官、长城附在涿郡昌平名下。
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581年隋代北周,五年之间,三易朝代,故帮水峪花家窑沟石长城是北齐、北周、隋三代利用的长城。
七、寻找延庆古长城遗迹
1992年我曾两次到八达岭西营城子、里炮去,寻找元代文学家黄溍、柳贯诗中“一望朔云连”的古代土长城,那是一道燕、秦、汉、晋、北齐、北周、隋七代利用过的土长城。唐代边防线北移,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修筑妫川郡北长安岭一线长城,此土长城废弃不用,到了元代历经700年风雨侵蚀,面目全非,但依稀可见其恢宏气势。大约明初还利用过,而今是个什么样子呢?
1992年6月6日我第二次来寻找古长城,营城子村西有一座明代小土城,南北10步,东西46步。土城西有条很大的土圪塄,登上土圪塄,上面尽是沙砾,南面是大沙河套,下面很深,北面因长年风沙淤积,土圪塄与地几平。大土圪塄上还挖有一些掩体,大概是近代战争曾经利用过的痕迹。越往西南走越明显看出是一道废边墙。到里炮村西南,穿过大沙河套直上清水顶。看来从帮水峪花家窑沟直上清水顶的石长城从这边下来越过大沙河套就利用了这道土长城。这道土长城确是从燕至隋七代利用过的长城。
明弘治十七年(1504)防御蒙古鞑靼入侵,为缩守之计在八达岭创建关城及长城3里140丈。正德十年(1515)向东西延伸,汛防兵长131里2分。隆庆三年(1569)改建成砖石结构的空心敌台长城。上面土长城才废弃不用。
1987年曾朝铭、顾巍写的《北京地区长城航空遥感调查》文中说:“北京地区北线长城延庆南境的小张家口—西红山—三司一带,地形比较平坦,在长城主墙北侧,从遥感图象上清晰可见三四条与主墙平行分布的土边墙,这些边墙平行延伸,在山坡上可以连续追踪到(图九)。其中,距长城最近的一条,与主墙相距约50米,其余大致在20米左右。”文章作者初步分析认为:“这种边墙可能是为了加强主墙防御能力,而增设的墙外障墙。”本人认为,上面说的主墙是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筑的陵后南山路边垣,西起岔道羊头山,东至四海冶长160里。正是因为有这道土边墙可以御敌,隆庆年修空心敌台长城八达岭东边只修到石佛寺,石佛寺以东有40多里因山势险峻没修长城,到了大庄科乡解字石村才又修筑空心敌台长城。上面说的三四条与主墙南山路边垣平行分布的土边墙,正是历史上多代长城经过此处的遗址。后来的朝代与其修缮旧边墙,还不如选线重建。大榆树镇小张家口村南山还发现北齐石边墙。
八、秦长城在甘肃、宁夏、陕北的走向
甘肃文物考古所蒲朝绂写的《战国长城纵横谈》和何钰、苟惠迪合写的《定西地区战国长城考察记》考察秦昭襄王长城西起今甘肃临洮,经渭源、陇西、通渭、静宁,进入宁夏西吉、隆德、固原,然后进入陇东镇原、环县、华池、合水,再向东进入陕北。秦始皇完全利用战国时昭襄王长城。
《水经注·河水》53页载:“高平川水又北出秦长城,城在高平县北一十五里。又西北流,迳东西二土楼故城北,合一水。水有五源,咸出陇山西。东水发源县西南二十六里湫渊,渊在四山中,湫水北流,西北出长城北,与次水会。水出县西南四十里长城西山中。”按高平为西汉安定郡治,在今宁夏固原。高平川即今固原县山水河,发源于县西南六盘山,古名陇山。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固原州石城条中说:“古长城也在州西北,相传即秦所筑。”长城在今固原北15里,延伸向县西南40里六盘山。但没说明是昭襄王所筑,还是秦始皇所筑。
《续资治通鉴》117页:宋景德二年(1105)五月,“知镇戎军(治今宁夏固原)曹玮言,军境川原夷旷,便于骑战,非中国之利,请自陇山以东,循古长城堑以为限,从之。又言边民应募为弓箭手者,皆习障塞蹊隧,解羌胡语,耐寒苦,有警可参正兵为前锋,而官未尝与器械资粮,难责以死力,请给以境内闲田,永蠲其租,春秋耕敛,州为出兵而护作之。诏人给田二顷,出甲士一人;及三顷者,出战马一匹。设堡戍,列部伍,補指挥使以下,校长有功劳者,亦補军都指挥使,置巡检以统之。其后鄜、延、环、庆、原并河东州军亦各募置。”可见陇东、陕北一带秦、汉长城宋代仍可利用。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庆州禾蟠县条下有“秦长城在通远城北一里。”通远县即今甘肃东部环县。
《水经注·河水》87页:“河水又左,得湳水口。水出西河郡美稷县,东南流……其水俗亦谓之为遄波水,东南流入长城东。咸水出长城西咸谷,东入湳水。湳水又东,逕西河富昌县故城南。湳水又东流,入于河。”按湳水今名窟野河,发源伊盟伊金霍洛旗,东南入准格尔旗,美稷、富昌两县均在准格尔旗,富昌县是汉西河郡治。
《后汉书·张奂传》永寿元年(155)奂“迁安定属国都尉(即上郡属国都尉,治龟兹县,因处龟兹降胡而名,在今陕北榆林北。),初到职,而南匈奴左奥鞬台耆、且渠伯德等七千人寇美稷,东羌复举种应之,而奂壁唯有二百余人,闻即勒兵而出。军吏以为力不敌,叩头争止之。奂不听,遂进屯长城,收集兵士,遣将王卫招诱东羌,因据龟兹,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诸豪遂相率与奂和亲,共击奥鞬等,连战破之。伯德惶恐,将其众降,郡界以宁。”准噶尔旗有秦、汉长城。府谷县文管会主任康厚说,府谷有大边、二边、都是明长城。大边板筑在峭壁上,有墩台,长200里。塌陷后发现秦长城基址。北齐,隋长城也经过府谷。
《水经注·河水》87页“圁(音银)水出上郡白土县圁谷,东迳圁阳县南……东至长城,与神衔水合。水出县南神衔山,出峡,东至长城,入于圁。”按白土县在今伊盟鄂托克旗,圁阳县在今陕北神木县东。《大清一统志》“以秃尾河为圁水,源在伊盟,东南流入边,经神木、葭县(今佳县)入黄河。”可见陕北神木有秦、汉长城。
《水经注·河水》88页“河水又南,诸次之水入焉。水出上郡诸次山,其水东迳榆林塞,世又谓之榆林山,即《汉书》所谓榆溪旧塞者也。自溪西去,悉榆柳之薮矣。缘历沙陵,届龟兹县西北,故谓广长榆也。王恢云:树榆为塞,谓此矣……其水东入长城,小榆水合焉。”《汉书·韩安国传》说:“蒙恬为秦侵胡,辟地数千里,以河为境,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史记·卫将军列传》卫青“遂定河南地,按(行、寻、恢复)榆溪旧塞。”这道植榆的秦、汉长城,在陕北、内蒙古交界,明长城的北面。
《水经注·河水》89页“奢延水又东,迳肤施县南,秦昭王三年(前304)置上郡治。东入五龙山。《地理志》曰,县有五龙山、帝原水,自下亦为通称矣。历长城东,出于白翟之中……奢延水又东,走马水注之。水出西南长城北阳周县故城南桥山,昔二世赐蒙恬死于此……其水东流。昔(东汉建宁元年,168)段颎追羌出桥门,至走马水,闻羌在奢延泽,即此处也。门,即桥山之长城门也。始皇令太子扶苏与蒙恬筑长城,起自临洮,至于碣石,即是城也,其水东北流,入长城,又东北注奢延水。”《史记·蒙恬列传》说,“胡亥囚蒙恬于阳周。”按奢延县在今伊盟乌审旗。肤施县在绥德县东南50里。阳周县在子长县西安定城北。奢延水为今无定河。走马水为今大理河。秦长城走向是从甘肃环县北1里走向今陕北靖边县。
《水经注·河水》91页“河水又右会区水……而东流注于河,世谓之清水。东流入上郡长城,迳老人山下……清水又东,迳高奴县。”区水、清水即今清涧河。高奴县在今榆林东南。
九、秦长城在内蒙、晋北交界的走向
紫塞,指长城。晋崔豹《古今注·都邑》载:“秦所筑长城,土色皆紫,汉亦然,故云紫塞焉”。用紫土筑的长城在什么地方?《隋书·炀帝纪》大业三年(607)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二旬而罢,绵亘千里。”紫河即今之浑河,蒙语名乌兰木伦,意为红河,发源山西朔县,上游叫苍头河,北流经右玉杀虎口附近,入内蒙古和林格尔、清水河,入黄河。隋这段长城循紫河之南而筑,也称通溪长城,溪,就指紫河。紫红色的浑水必是紫土筑的紫塞所在。通溪长城西起十二连城东南黄河东岸清水河县王桂窑乡二道塔北,东至杀虎口北和林格尔县二道边村,长200多里。可见隋长城在秦、汉长城线上。
《魏书·高车传》天兴二年(399),“太祖(拓跋珪)自牛川(在今内蒙兴和)南引,大校猎,以高车为围,骑徒遮列,周七百余里,聚杂兽于其中,因驱至平城(今大同),即以高车众起鹿苑,南因台阴(五台山北麓),北距长城,东包白登(今阳高),属之西山。”上面鹿苑利用的长城即大同北的秦、汉长城。
可见秦万里长城经过宁夏固原、甘肃环县、陕北榆林、内蒙准噶尔旗、晋北右玉、大同,往东走向河北阳原、怀来、北京延庆。长城专家说的秦长城西起甘肃岷县,北至兰州,东行至河曲黄河西岸,接赵武灵王长城,经黄河北阴山,固阳、武川,东经张家口,接燕昭王长城,经独石口、滦河上游,而至围场、赤峰,没有历史文献依据。
长城专家说内蒙古固阳石块长城是秦长城,见《长城百科全书》彩色插图。本人认为固阳长城不是秦长城,是后魏长城。后魏明元帝拓跋嗣泰常八年(423)“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阴山,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以防柔然。”按长川在今内蒙兴和。赤城、兴和、武川、固阳、五原东西在一条线上,故固阳是后魏长城。郦道元于太和十八年(494)官尚书郎,随孝文帝元宏北巡黄河、阴山,写《水经注·河水》当在此时,斯时上距修筑泰常长城年代才71年,他的有关秦长城走向不会有误。
至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亭障不是长城,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同志解释说,十里一亭,百里一障,秦百里合今84里。障是小城,候官驻地,相当于县城。北假在阳山之前,高阙之东,“北假者,以地假于贫民,便垦种也。”秦驱逐戎人在北假建立相当乡县的亭障管理官吏,从中原徙来大批被谪民人,建成大屯垦点,为正式置县作准备。高阙是赵武灵王长城西端终点,这里没有建秦长城。
《旧唐书·张仁愿传》2982页,唐休璟也说两汉以来北守黄河,河套没有秦、汉长城。神龙三年(707)“时突厥默啜尽众西击突骑施娑葛,张仁愿请乘虚夺取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绝其南寇之路。太子少师唐休璟以为两汉以来,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筑城,恐劳人费功,终为贼虏所有,建议以为不便。仁愿固请不已,中宗竟从之。         三受降城绝敌南寇之路,从此突厥不敢逾山牧马,势逐衰。”    十、秦昭襄王长城、始皇万里长城西端起点
战国昭襄王长城、始皇万里长城西端起点不在一处,昭襄王长城西端起点在古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县,始皇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在古临洮县,今甘肃岷县。
甘肃方面蒲朝绂、何钰、苟惠迪同志考察,昭襄王长城西起甘肃临洮县北15.6公里新添乡三十里墩村古洮之滨的望儿咀,其地也叫望儿台、小坡头、杀王坡。和清《乾隆狄道州志》所载:“长城在州北三十五里。”相吻合。
但现在的临洮县为秦狄道县,民国十七年(1928)才改狄道为临洮。秦临洮在今临洮南200多里的岷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临洮县,秦置,蒙恬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即今甘肃岷县治,以地临洮水故名。”又《史记·正义》引《括地志》:“长城起岷山西十二里,东入辽水”。故始皇长城西端较昭襄王长城又向南延伸了200多里。
《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2001年第3期,景生魁写的《岷县秦长城遗址考察》文中说:“秦长城起点应在岷县城西十里乡的大沟寨一带。往东北,岷州古城西南角有关门,原有古城墙,即《太平寰宇记》提到的溢乐城南一里的秦长城遗址。西魏置溢乐县,即今岷县治。往北,茶埠乡隔河有秦长城遗象者二:其一,杏树崖对面低西村背后山梁上有大滩,滩中存残垣断壁,高二、三尺,长50米,形似城墙根基。其二,茶埠对面的西京里傻拉池弯梁右侧山坡上,有高10米,长50米的墙形直壁,壁上不生草,呈土红色。这两处长城遗迹是西北民族学院董文义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求学时发现的。其下,经嵹台(将台)、脚步城、石咀等地,皆能通马道。至红城,有完整的城墙遗址。维新乡红莲寺右侧,有岷县三中郭世威先生发现的一段城墙遗址。长城从维新乡的元山铁城出岷县境,经边墙河、石门等地,一直到康乐县的安龙河口,就可和现今临洮县的长城遗址连接在一起。以下长城走向我们和临洮学者的看法基本一致。”
但何钰、苟惠迪二位同志撰文不同意秦始皇长城西起岷县之说,认为岷州有崆峒山,秦长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或二十里,乃唐初李泰、萧德言所编《括地志》之言。他们考察岷县境内迄今并未发现长城遗迹。
1937、1938年顾颉刚先生两次到岷县调查,而“达岷县后,叩城址,无能举者,”却在渭源县“庆坪之东山山峰峭削,其上长城隐约可辨,窑店(今临洮尧甸)之西北即长城坡也,若断若连与庆坪同。”
何、苟文章说,岷县的“铁门关长城遗址,”实地调查铁门关为明代堡寨遗址,寨墙下挖出明代方砖。
秦昭襄王筑长城于陇西、北地、上郡,是为了拒胡,而不是用以拒羌。秦自穆公、献公、孝公伐戎称霸,开拓疆土,羌人畏秦之威,分裂迁徙,秦无西顾忧,无须在洮河东岸崇山峻岭间修筑一道数百里的长城。秦置陇西郡,郡治狄道即今临洮,西据洮河天险,北筑长城护卫,足以抗拒匈奴。如在今岷县筑长城,反把郡治狄道摈于西侧长城之外。
说秦长城首起崆峒山,此山并不在今岷县西,崆峒山是今榆中与临洮交界的马啣山。总之,根据实地调查,昭襄王长城西起今临洮县三十里墩。南起岷县沿洮河是否有一道长城达于黄河之滨,有待今后进一步考察和研究。
秦昭襄王长城,始皇万里长城西端起于一地,还是两地,尚请组织专家予以查清,事关历史知识、教材编辑,希望从速进行。
十一、秦长城在内蒙东部、辽宁走向及东端终点
秦长城东段走向,冯永谦、何溥滢编著《辽宁古长城》考察得比较清楚。但本人认为燕长城自河北隆化往东走向辽阳,汉武帝长城在这条线上。秦长城从隆化往北走向围场,晋长城在这条线上。《延庆州志》说秦长城“从上谷以北至辽西”是准确的。可是从密云古北口经滦平、隆化至围场之间长500里,南北走向,防御西面的秦长城遗址尚未发现。
《辽宁古长城》说,秦长城由河北围场县东北进入内蒙赤峰,经敖汉、奈曼、库伦等旗,进入辽宁阜新,经彰武、法库、开原、铁岭,越过辽河,向东经清原、新宾、桓仁、宽甸、过鸭绿江直到朝鲜古碣石。
《新辞源》载:“围场县岱尹上村岱尹梁之北,有清乾隆十七年(1752)《御立古长城说碑》,该碑背面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说乾隆皇帝于这年在木兰围场发现古长城遗址,遂询问蒙古及索伦老人。古长城在围场境内东西绵亘400多里,间有斥堠屯戍。”近年在大兴永东台子古城址、小锥子山古城址先后发现秦始皇二十六年所铸铁权3件,确定围场长城为秦长城。围场,古属右北平郡。
《辽宁古长城》说:“赤峰市北金英河畔蜘蛛山有座古城址,城中出土始皇二十六年陶量器一件,即当时的标准斗,刻文曰:“二十六年,皇帝尽兼并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疑者,皆明壹之。”城北15里有古长城。水池乡撒水坡古城址,傍金英河北岸,城中出土秦、汉文物,城北1里多有古长城。奈曼旗西土城子古城,北20多里有古长城。奈曼旗善宝营子古城,城中出土秦、汉文物2千多件,有始皇二十六年陶量器1件,北60多里有古长城。秦长城进入辽宁阜新后遗址就不甚清楚了。”赤峰,古属辽西郡。
秦长城东端终点,《资治通鉴》3114页说“秦筑长城东起自碣石。在今高丽旧界.非卢龙县之碣石。”《晋太康三年地记》“乐浪郡遂城县有碣石山,长城所筑起。”遂城也作遂成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遂成县,汉置,后汉作遂城,晋因之,秦筑长城之所起,故城在今朝鲜平壤南境。”此碣石山即今朝鲜平壤西南南浦北之龙冈。1991年5月19日《中国文物报》报道和《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总第10期郑君雷写的《大宁江长城相关问题》载,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鸭绿江北岸宽甸县城至长甸河口北部山区发现一条石筑边墙,这条石筑城共五段;,东端始于鸭绿江畔秋果壁(原作酋国壁)腰子岭,经大西岔乡,直到红石砬子乡上蒿子沟止,基本成一线。其中以何家大院段保存最好,呈东西向,长约200米,高4米,沿山脊用乱渣石单面筑成,当地群众称为鸡冠砬子。
秋国壁长城与朝鲜境内1984年发现的大宁江长城北端东仓郡隔江相望,从结构和走向看,上述长城属于一个时代所建。长城从东仑郡往南延伸,经泰川郡、宁边郡、博川郡,终断于大宁江与其支流博川江汇合处附近。朝鲜学者认为从地形、河水流向等来看清川郡以南还应该有长城,最南终点肯定在清川江口附近。本人认为如果继续向南寻觅,就到了平壤西南龙岗的古碣石。
释“居庸”
延庆城是秦筑长城一线指挥部所在地
一、居庸之名始于秦始皇筑长城
居庸之名,有居庸塞、居庸陉、居庸县、居庸关、居庸山诸名。居庸一词始于什么时候?居庸一词作什么解释?
唯一给居庸一词作解释的人是元翰林学士王恽,他著的《中堂事记》说:“居庸关,世传秦始皇北筑长城时居庸徒于此,故名。两山巉绝、中若铁峡,控制南北,实为古今巨防。”《日下旧闻考》2471页引《呆斋稿》:“居庸关,元翰林学士王恽谓,秦始皇筑长城,居息庸徒于此,故以名焉。”《呆斋稿》作者不明。
按王恽之说居庸之名始于秦始皇北筑长城。则居庸之名始于秦始皇三十四年,即公元前213年。
二、居庸之名始于燕国说
近年有人否定居庸之名始于秦始皇北筑长城。1988年12月5日《中国文物报》刊登由吉人执笔写的《中国长城学会长城史研究所集体研究》认为:
1、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239)的《吕氏春秋》九塞之一,就有居庸塞。比始皇北筑长城的三十三年,要早二十五年。
2、秦长城在居庸关北300多里的独石口、滦河上游一带,居庸关不是长城上的关隘。王恽之说没有依据。
3、居庸之名始于春秋时期的燕国,战国时期巳是闻名天下的九塞之一。
本人认为:
1、战国时期今八达岭及居庸关沟称燕塞或上谷塞,还没有名居庸塞之说。
2、燕、秦长城在今八达岭北3里岔道经过.汉首置居庸县于今延庆县城,首置居庸关于今八达岭,居庸关是长城上的关口。
3、吕不韦集天下宾客编成《吕氏春秋》悬之咸阳门,令曰:“有能改一字者,赏千金。”当时没有人能改一字。吕不韦被贬自杀后,始皇没有摒弃其书,使之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可能始皇统一中国后充实了新的内容,居庸一词就是例证。总之,没有发现新的论据以前王恽之说不能否定。
三、居庸的含义是流犯城
王恽说居庸一词,居当居息讲,庸当庸徒讲,不够准确。《中华大字典》居字的解释是“流犯所居远近之差也,”《书·舜典》:“五宅三居。”注:“五刑之流,各有所居,五居之差,有三等之居,大罪四裔,次九州之外,次千里之外。”流字的解释是:“放也。”《书·舜典》:“流宥五刑。”传:“以流放宽五刑也。”
是说,古代实行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法,都是肉刑。墨是刻其额而塞以墨,劓是割去鼻子,剕是跺去脚趾、一足或双足,宫是腐刑,大辟有凿颠(凿头)、抽肋、镬烹(下油锅),都是极其残酷的刑法。《史记·五帝本记》说:帝尧年老,令舜代行天子之政,舜根据罪犯情节,制定用流放办法来代替肉刑。什么人应予从宽:一幼少、二老耄,三蠢愚;什么情节可以从宽:一弗识,二过失,三遗忘。但是不能不分犯罪轻重一律流放到一个地方去,而是五等罪犯划分为三等流放的地方:大罪流放到最远夷狄戎蛮居住的地方,其次九州之外,最轻的流放到千里以外,在那里服劳役。居就是流放罪犯流放的地方。
庸,也没有作庸徒的解释。《周礼》载:古代天子有八大祭祀,即八蜡,帝尧时祭的八神。其第七是水庸。清乾隆进士赵翼著《垓余丛考》说:“水则隍也,庸则城也。”城隍最初是由水庸神演化而来。故庸当城讲。
注释:
八蜡,古代天子八大祭祀,帝尧时开始祭的八神。一先啬,即神农氏;二司啬,即后稷;三农;四邮表畷,即田间房舍、小路;五猫虎;六坊;七水庸,护城的水沟;八昆虫(虫王爷)。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秦简》84页秦律:凡被拘押起来追究刑事责任的,均称之为居。关于此点后面有详细说明。
故居庸一词的含义是流犯城。始皇修筑长城把大批判处四年徒刑的罪犯押送边疆,交付当地管理单位,然后再分押到筑长城的工地去劳作,居庸是一个修筑长城的一线指挥部所在地,其城距离洛邑千里之外,汉在此置居庸县治,这城就是今延庆县城。
四、秦筑长城的劳作者是城旦
秦筑长城的庞大劳作队伍是流放罪犯,名叫城旦,不是民夫,当时还无民夫之说。城旦在军队监督下进行劳作。秦律严苛,除对犯有罪行的人判以重刑外,对其家属、从属一律连坐判处城旦。城旦是秦律中最轻的刑罚,四岁刑。男为城旦,天一亮就去筑城;女为城旦舂,为筑城的人捣米。《资治通鉴》平装本243页注:律说:“论决为髡钳,输边筑长城,昼日伺寇虏,夜暮筑长城。”城旦,四岁刑也。”城旦是一支庞大的劳作队伍,修筑宫殿、城池、长城,制作工具、大车的劳作者都是城旦。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秦简》秦律条文中对城旦定有很多条规,说明在管理城旦劳作方面已有相应的机构和详明的条律。
1、有完城旦的,不施加肉刑,只髠剃其发;有刑为城旦的,受黥、劓、剕、宫刑后去劳作。
2、城旦穿红色囚衣,戴红色毡帽,颈上系着黑绳,足胫带着铁钳。
3、城旦劳作损坏器物、工具,要受鞭打,或少给口粮。
4、城旦劳动表现好的,可减刑为城旦司寇,城旦舂可减刑为舂司寇,都是二岁刑。
5、城旦每二十人由城旦司寇一人监率。城旦司寇是防御盗贼和匈奴比较可以信赖的犯人。
6、城旦每天吃两餐饭,做重活的早饭一升,晚饭三分之二升;做轻活的早晚饭都是三分之二升;有病的按律发给。
五、抄录《睡虎地出土秦筒》中有关城旦管理的秦律
为证明上面说法的准确可信,现将有关条律和注解及译文录下:
89页 城旦、舂衣赤衣,冒1赤□(毡),□椟□□2之。仗城旦勿将司3其名将者,将司之。城旦舂出徭者,毋敢之市及留舍□4外,当行市中者,回,勿行。城旦舂毁折瓦器、铁器、木器,为大车折□5,辄治(答)之。直(值)一钱,治(笞)十;值二十钱以上,孰(熟)6治(笞)之;出其器。弗辄治(笞),吏主名者负其半。司空7。
注释:
1 冒:头上复盖
2 □椟□□:均为刑具。□椟音勾独,应为木械,如枷或桎梏之类。□音雷,系在囚徒颈上的黑索。□音第,套在囚徒足胫的铁钳。
3 仗:疑即杖字。老人持杖,故称老人为杖者。
4 □:音匮,市的外门。
5 □:音柔、车轮的外周。当时大车由司空役使囚徒制造
6 熟笞:重打。
7 司空:古代主管土木工程的官吏。此条是司空规定的条律。
译文:
城旦和城旦舂身穿红色囚服,头盖红色毡巾,施加木械,黑索和胫钳。老年的城旦不必监管,有指名须监管的加以监管。城旦、舂外出服役的,不准前往市场或在市场门前停留休息,路经市场中间的,应绕行,不得通过。城旦、舂毁坏陶器、铁器、木器,制造大车折断车圈,应立即笞打,所损坏器物每值一钱,笞打十下,值二十钱以上,重打,注销其所毁器物。如不立即笞打,主管的吏应赔偿其价值的一半。
84页,有罪以赀赎有责(债)于公,其令日问之1;其弗能入及尝(偿),以令日居2之,日居八钱;公食者日居六钱。居官府公食者,男子参3(三),女子驷4(四)。公士5以下居赎刑罪,死罪者,居于城旦舂6,勿赤其衣,勿□椟□□7。
注释:
1令日:判决所规定的日期。问,讯问。
2居:凡被关押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均称之为居,近似现在的拘字。
3参:参食,早晚两餐都是三分之一斗。《墨子·杂守》“参食,食三升小半。”秦一斗约合今二升;三分之一斗,约合今三分之二升。
4驷:四食。《墨子·杂守》“四食,食二升半。”二升半即四分之一斗,四分之一斗合今半升。
5公士:秦二十等爵中最低的一级。《汉旧仪》:“公士,一爵赐一级为公士,谓为国君列士也。”
6居于城旦舂:服城旦舂的劳务。
7公士不穿红色囚服,戴刑具。徐复著《秦会要订补》卷二十二,秦刑徒服赭衣。
译文:
有罪应以财产赎罪,以及欠官府债务的,应依判决规定的日期加以讯问。如无力缴纳赔偿,即自规定日期起使之以劳力抵偿债务,每劳动一日抵偿八钱;由官府给予饭食的,每日抵偿六钱。在官府服劳役而由官府给予饭食的,男子每餐三分之二升,女子每餐半升。公士以下的人以劳役抵偿赎刑,赎死罪的要服城旦舂的劳役,但不必穿红色囚衣,不施加木械、黑索和铁钳。
43页,51页  城旦之垣及它事而劳与垣等者1,旦半夕参2。其守署及为它事者3,参食之。其病者,称议食之。令吏主。
城旦、舂司寇4、白粲5操土攻(功),参食之,不操土攻(功),以律食之。
注释:
1垣:此处为动词,筑墙。城旦,刑徒名,男为城旦,女为舂。《汉旧仪》:“城旦者治城也。女为舂,舂者,治米也。皆作五岁,完四岁。”《汉书·惠帝纪》注,引东汉应劭云:“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妇女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岁刑也。”1992年5月我随北京市文研所普查延庆县新旧石器遗址在井家庄乡小庄科村发现一个大石臼,当地人说是从地下挖出来的,彼时没有石碾,石臼就是舂米的工具。
2、旦半夕参:半,量制单位。《史记·项羽本纪》集解引晋徐广云:“半,五升器也。”参,也是量制单位。《墨子·备穴·急就》:“参,三分之一斗。”秦一斗约合今二升,古时两餐,旦半夕参,即早饭半斗,合今一升;晚饭三分之一斗,合今三分之二升。古代吃饭是主要问题,故文献中有相应的规定。
3署:岗位。守署:即司寇虏。
4城旦、舂司寇:城旦可减刑为城旦司寇,城旦舂可减刑为舂司寇。
5白粲:刑徒名。男为鬼薪,女为白粲。《汉旧仪》;“鬼薪者,男当为祠祀鬼神伐山之薪蒸也。女为白粲者,以为祠择米也,皆作二岁。”《汉书·惠帝纪》注引应劭云:“取薪给宗庙为鬼薪,坐择米使正白为白粲,皆三岁刑也。”鬼薪、白粲是为宗庙祭祀采薪、精米,比城旦司寇、舂司寇更自由的徒刑。
译文:
城旦筑城和作其他强度与筑城相当的劳作者,早饭一升,晚饭三分之二升。站岗和作其他劳役者,早晚各三分之二升。有病的酌情给予口粮。由吏主管。
城旦舂、舂司寇、白粲作土功的,早晚饭各三分之二升,不作土功的按法律规定给于口粮。
51页  食□囚1,日少半斗2。
注释:
1□:音厄。饥饿。本条所述是以饥饿作为惩罚囚犯的手段。
2少半斗:即秦三分之一斗,合今三分之二升。
译文:给受饥饿惩罚囚犯的口粮,每天三分之二升。
89页  毋令居赀赎责(债)将城旦舂。城旦司寇不足以将,令隶臣妾1将。居赀赎责(债)当与城旦舂作者,及城旦傅坚2、城旦舂当将司者,二十人,城旦司寇一人将。司寇不足,免城旦劳三岁以上者,以为城旦司寇。司空。
注释:
1隶臣妾:原文无解释,也未查到解释。从字面讲是没入官府为奴隶者的妻子,但为什么要用女人监率呢?待查。
2城旦傅坚:傅,疑读为搏,拍也。坚,《九章算术》注“坚请筑土。”城旦傅坚可能是专作夯筑一类劳役的城旦。
译文:不得令以劳役抵偿债务的人监率城旦舂。城旦司寇的人数如不够监率,可令隶臣妾监率。以劳役抵偿债务应与城旦舂同样劳作的,以及城旦傅坚或城旦舂应加监督的,每二十人由城旦司寇一人监率。如司寇人数不足,可以把已劳作三年以上的城旦减刑为城旦司寇,兼率城旦、城旦舂。
六,居庸是修筑长城一线指挥部所在地,其城即在今延庆县城
修筑万里长城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有军队保证不受匈奴侵扰,需存储从中原运来的大量谷物、物资器材,需接纳从各地押送来的大批城旦,长城沿线必须置多处一线指挥部负责修筑长城事宜,居庸就是修筑长城指挥部驻地之一。指挥部所在地必须具备两个最起码的条件:1、距离长城不远,位置适中,能抵御匈奴入侵,2、地面开阔,有良好水源,宜于屯垦,积存大量谷物。根据上述两条分析,居庸城决不会建在像王恽说的在今居庸关峡谷中,而今延庆县城却是个最理想的地方。
其一、怀来县镇边城长城岭,延庆县帮水峪、岔道、四海冶海字口、岔石口都有秦长城,延庆县城是个适中的地方。延庆城本身原来是个半岛小山丘,东南西三面低下而开阔,只须加固北面防御,在此建城与长城成犄角之势,保障长城安全,决不会把城堡建在长城里面。
其二,延庆城地面开阔,沽河与妫河交汇于城西南,水源充足,水质甘美。利于军民屯垦,聚集谷物,减轻运转。沽河原来就叫粟水,又转为榖水,后来才叫沽河。
秦在此建城驻军屯垦,接收从中原押来的一批批城旦,然后遣发到各处去筑长城。地距洛邑千里。流放轻罪犯于此,遂名之居庸,汉为居庸县治。
汉居庸关置在今八达岭;北齐、隋、唐、辽、金、元居庸关在今上关,这里也叫军都关;今居庸关乃明建。八达岭也叫居庸北口,南口也叫居庸下口。居庸关、南口,明、清、民国年间归隆庆卫、延庆卫、延庆州、延庆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6月才划归昌平区。
居庸山川,《明史·成祖纪》永乐八年(1410)二月:“帝亲征蒙古本雅失里汗。己酉十二次昌平龙虎台,遣行在太常寺少卿朱焯祭居庸山川。”此居庸山川指延庆的山川。又《宣化府志》说,王次仲住居庸山。此居庸山指延庆县城西北20里海坨山。
故“居庸”一词为延庆县所专有,居庸文史在历史上永远属于延庆县文史范畴
一万一千五百里长城
汉武帝长城
一、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汉初匈奴冒顿单于强盛,除夺取了原属匈奴的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土地外,其他边界都维持在秦长城线上,汉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没有修筑长城。
《资治通鉴》载,汉高帝六年(前201)匈奴冒顿单于“遂袭击东胡,东胡初轻冒顿,不为备,冒顿遂灭东胡。既归又西击走月支,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遂侵燕代,悉复收蒙恬所夺匈奴故地,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宁夏固原县东南)、肤施(陕西绥德县东南50里)。是时,汉兵方与项羽相拒,中国疲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威服诸国。”秋,匈奴围汉所封韩王信于马邑(山西朔县)。九月,韩王信投降匈奴。高帝七年(前200)帝亲率兵三十二万北击韩王信,被匈奴骑兵四十万围于白登(白登山,在山西大同东,一名白登台)七日。高帝九年(前198)取宗室女名为长公主嫁匈奴单于,结亲和约。
文帝前六年(前174)冒顿死,子老上单于立,帝复遣宗室女为单于阏氏。前十一年(前169)匈奴寇狄道(甘肃临洮)。太子家令晁错上言兵事:“今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高皇后五年,前183年,发河东、上党骑屯北地,初令戍卒岁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胡人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以其半予之,县官为赎。其民如是,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此与东方之戍卒,不习地势,而心畏胡者,功相万也。”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
匈奴连年入寇北地、云中,辽东最甚。文帝后二年(前162)乃遣使使遗匈奴书曰:“先帝(刘邦)制,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之内,冠带之国,朕亦制之。匈奴无入塞,汉无出塞,犯令者杀之。”单于亦使当户(匈奴官自左右贤王至左右大当户凡二十四长)报谢。复与匈奴和亲。
文帝后三年(前161)老上单于死,子军臣单于立。后六年(前158)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所至杀虏甚众,烽火通于甘泉、长安,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故楚相孙意为将军屯句注,将军张武屯北地,以备胡。景帝元年(前156)遣御史大夫陶青至代下,与匈奴和亲。
以上汉防匈奴之塞,即在秦长城线上,在今甘肃临洮,宁夏固原、陕北、雁北、北京北、辽东一线。
二、武帝远征匈奴,筑长城
武帝于元朔二年、五年,元狩二年、四年(前127—前119)九年间四次远征匈奴,攘匈奴于漠北,开始修筑西线长城。
元光二年(前133)雁门马邑(今朔州)豪族聂壹向大行(掌接待宾客之官)王恢献计,以马邑城为饵诱匈奴入塞。帝从之,伏兵三十万于马邑旁谷中,于是单于将十万骑入武州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见畜布野而无人放牧,怪之,乃攻亭,得雁门尉史,尉史乃告汉兵所在,单于大惊引还。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塞之当行道处者),入盗汉边,然尚贪乐关市,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按武州山在大同西和林格尔东南杀虎口、左云一带,东西数百里,南北五十里,山之南面,壁立千仞。武州县故城在左云县南。秦长城即在此处,称武州塞。
元朔二年(前127)汉开始主动出击匈奴,春正月“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遂取河南地。主父偃言河南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上竟用偃计,立朔方郡,使校尉苏建兴十余万人筑朔方城(在今杭锦旗北),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这是复修陕北榆林段秦长城),因河为固。”元朔五年(前124年)春,大将军卫青帅十余万人出塞击匈奴。
元狩二年(前121)春三月,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至皋兰,击匈奴。夏,霍去病复与合骑侯公孙敖将数万骑,俱出北地,深入二千余里,至于祁连山,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筑令居以西长城。
元狩四年(前119)夏,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帅兵数十万,出塞二千里,绝大漠击匈奴,杀虏匈奴计八九万,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保护屯田。元鼎六年(前111)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汉将长城从令居,今甘肃永登一直修到酒泉。
元封元年(前110)冬十月,帝亲帅兵巡边,“出长城(指晋北、内蒙古交界长城),北登单于台(在今托克托县西北百余里),至朔方(今杭锦旗北),临北河(乌加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
元封三年(前108)冬十二月,“上遣将军赵破奴击车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骑先至,虏楼兰王,遂破车师,因举兵威,以困烏孙、大宛之属。于是酒泉列亭障至敦煌玉门关。”
三、汉长城研究
汉长城也是一道整体连接的长城,从令居,即今甘肃永登县往西北直至敦煌,是元狩二年(前121)开始修筑的。但从令居往东南和今定西地区的秦长城在什么地方连接,什么年代修筑还没见到有关记载。《汉书》载,高帝二年(前205)“使诸将略地,拔陇西,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缮治河上塞。”此“河上塞”或指筑从今临洮至永登的长城。今兰州、临洮、陇西一带即秦陇西郡,郡治狄道即今临洮县。
至于,太初三年(前102)“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城,谓之光禄塞。”贰师将军李广利破大宛,自敦煌至盐泽(罗布泊)起亭,强弩将军路博德筑遮虏障,都不是长城。到宣帝地节二年(前68)汉以匈奴不能为边寇,罢塞外光禄塞、遮虏障诸城,以休百姓。后将军赵充国言:“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一万一千五百里,乘塞列地,有吏卒数千人,虏数以大众攻之,而不能害。”这是汉长城实际长度。神爵元年(前61)“遣后将军赵充国将兵四万余骑,屯缘边五原,朔方、云中、代、雁门、定襄、上谷、渔阳、右北平九郡,备虏月余。是时匈奴益弱,不敢与汉争西域。”这是汉长城走向。
其后,匈奴内乱,先后立单于者七人。甘露元年(前53)呼韩邪单于兵败。引众南近塞,降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春正月,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壻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相当中央部之司长)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上问状,应提出十说,录其四说:“周秦以来,匈奴暴桀,寇侵边境,汉兴尤被其害。臣闻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制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也。至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用得少安。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来寇,少所隐蔽,从塞以南,径深山谷,往来差难。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如罢备塞吏卒,示夷狄以大利,一不可也。今圣德广被,天复匈奴,匈奴得蒙全活之恩,稽首来臣。夫夷狄之情,困则卑顺,强则骄逆,天性然也。前已罢外城,省亭隧,才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古者安不忘危,不可复罢,二也……盗贼桀黠,群辈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则不可制,八也。起塞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木石、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臣恐议者不深虑其终始,欲以一切省徭戍。十年之外,百岁之内,卒有他变,障塞破坏,亭隧灭绝,当更发屯缮治,累岁之功,不可卒复,九也……”对奏。天子有诏勿议罢边塞事。使车骑将军许嘉口谕单于曰:“中国四方皆有关梁障塞,非独以备塞外也,亦以防中国奸邪放纵,出为寇害,故明法度以专众心也。敬谕单于之意,朕无疑焉,为单于怪其不罢,故使嘉晓单于。”单于谢曰:“愚不知大计,天子幸使大臣告语,甚厚。”单于号王昭君为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
四、汉长城西段已考察清楚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副馆长杨惠福撰《西北地区汉明长城地理位置变迁探讨》说,汉元狩二年(前121)所筑长城,即从兰州河口至酒泉段长城。长城起永登县西南山脚下的黄河岸边。汉代烽燧遗址沿庄浪河西岸一直北上,过武胜驿,到金强堡(镇羌堡),越过金强河,爬上烏鞘岭,在烏鞘岭上无论乘坐火车、汽车都能看到汉长城。长城下烏鞘岭经古浪县、武威市,进入民勤县,又向东北进入腾格里沙漠。在这里很多段长城被沙漠淹没,显然,汉代筑长城时这里还没有沙漠。长城沿腾格里沙漠南部边缘向西北,又向西,折向南,翻越海拔1470米的黑山,向西南出民勤县,入永昌县界,这段长城把民勤绿洲圈到长城里面,目的是不使匈奴占有水草之地。长城经永昌县、山丹县,过焉支山,沿着龙首山南麓一直到张掖市北黑河东岸。长城到张掖境凭黑河做屏障,只在河边修筑堠台作为防守据点。直到高台县的正义(镇夷)峡口,长城分道扬镳,一支沿弱水向北延伸到居延海北,即太初三年(前102)强弩将军路博德筑的遮虏障。一支越过正义峡向正西延伸,到酒泉市北40里锅盖梁墩,进入嘉峪关市西北断山口河墩止。这段长城总长1600余里。
元封三年(前108)列亭障从酒泉至玉门关,并延至马迷兔地方,是自今嘉峪关市西北断山口河墩起,沿断山口河东岸,筑烽火台至玉门市干海子。此地段曾发现三座汉代烽火台,未见长城遗迹。越过干海子西北边缘约10里,有汉代烽燧及红柳夹沙长城,直至玉门市黄闸湾乡的十一墩,这段长城约长120里。经饮马农场至疏勒河拐弯处的长城经过农田,被五十年代农场开垦农田所毁,现仅存数座烽燧遗址。在玉门市三道沟乡长城越过疏勒河进入安西县境,经布隆吉、桥子乡、小宛农场、安西县城,到达西湖乡以西沙漠中,现存红柳夹沙长城6里多,残高3米多,宽近3米,以及墩台3座。在安西境内有长城338里。过西湖乡长城进入敦煌市,继续沿疏勒河向西,经黄墩子、北盐池北、大月牙湖北、黑牙泉、波罗湖,至合仓城(大方盘城),向西南24里到玉门关(小方盘城)。又30里至后墩,又6里至马迷兔,以西即榆树泉、曲泽之地。敦煌境内有长城270里。这段长城总长1100余里。
可是,1991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一条消息,甘肃考古专家历经十余年,行程万里,考察甘肃河西走廊汉长城遗址,其主体工程不是城墙,而是当时挖掘堑壕堆筑的土垄。其工程东起兰州河口,西至敦惶以西,绵延3000多里,史书称为“汉塞”。长期以来人们笼统把它称作“汉长城”。考察证明,河西“汉塞”的构成除堑壕、天田、土垄、塞墙、山川险阻外,还筑有障(小城)、坞(小障、堡)、燧(烽火台)、关,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五、汉长城中段、东段
汉长城中段,从甘肃往东经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直到河北隆化,全在秦长城线上,除土筑外,兼由山岩、木石、溪谷、水门、关隘构成。
汉长城东段从河北隆化县往东延伸。冯永谦、何溥滢著《辽宁古长城》51页载,河北、辽宁发现一道以墩台与城墙交替构筑的长城,是汉武帝时所筑。其线路由隆化县中关乡河南村东行,每隔约4里筑一墩台,一直进入承德县头沟乡,当延伸到志云乡后,又复筑为城墙,向东蜿蜒入内蒙古宁城县大营子乡东,又筑成墩台,经喀喇沁旗,过老哈河,进入辽宁省建平县,在建平县境有130里,其走向由西北向东南,进入碌科乡就不见了。建平县共发现墩台50座,均沿河或山谷修筑,远近不一,远者3、4里,近者1里余,最近的只有百米,烽火台修筑以能看到夜间举火,白天放烟,不误传烽报警为原则。墩台为方形,每边长约30米,现残存高4、5米,台顶原有建筑。台与台间原有沟壕相连,现在大部已淤平。张家营子乡苏州营子村东墩台北沟壕比较明显。
建平墩台长城向东延伸至朝阳,朝阳有古长城。《魏书•长孙陈传》654页“长孙陈,世祖(太武帝拓跋焘)时为羽林郎。征和龙(北燕都,今朝阳)贼自西门出,将犯外围,陈击退之,追斩至长城,以功赐爵五等男。”
1999年4月18日《中国文物报》载文,1998年在抚顺市浑河及其支流东洲河、苏子河沿岸发现烽火台。烽火台西起阜新市彰武县,东经法库县、铁岭市,沈阳市有7、8座,抚顺市有60多座,一直延伸到吉林省通化县旺清门镇。烽火台座落在紧傍河岸、视野开阔的山岗上,3—5里一座,居高临下,两台相望。沿线城堡及烽火台遗址发现筒瓦、板瓦、陶器、铁制农具,为典型的西汉时期器物。上述烽火台或许是唐贞观十九年(645)伐高丽,太宗传克辽东城捷报与太子李治时所建。
《史记•朝鲜列传》2985页载,“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今鸭绿江北浑江一带)、朝鲜。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鸭绿江)为界。”《汉书•赵充国传》,“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里,乘塞列燧。”即指此。
六、对汉武帝修筑长城、开拓疆土的评论
秦始皇驱逐匈奴,修筑长城,因不久王朝灭亡,未见其功效。汉武帝远征匈奴,摧毁其有生力量,西通西域,东服朝鲜。将河西走廊片片绿洲圈在长城障塞之内;北方虽没把长城修到赵武灵王长城线上,而在朔方、五原立郡,统治了河套平原;在东西可耕牧之地均在军事力量控制之内。遗给其他民族的是苦寒不毛、无水草利用之地,其生产不能发展,形不成强大军事集团,边境长治久安,奠定了我国北方的固有疆土。
以后王朝凡控制了这道边防线的时期必国势兴旺,部分失去这道边防线必有外患,完全失去这道边防线必遭灭亡。东汉国势在东北没有恢复武帝所开疆土。《辽东志•古迹》载:“古长城,即秦将蒙恬所筑,其辽东界者东西千余里。东汉以来,城皆湮没。”这些土地弃给烏桓、鲜卑等,致使其连年入寇。
《资治通鉴》载:东汉建武十二年(36)“卢芳(匈奴立汉帝)与匈奴、烏桓连兵,数寇边。帝遣骠骑大将军杜茂等将兵镇守北边,治飞狐道,筑亭障,修烽燧,凡与匈奴大小数十百战,终不能克。上谷太守耿况少子耿霸,与杜茂诣飞狐道,堆石布土,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建武十五年(39)“使扬武将军马成代杜茂,缮治障塞,十里一候,以备匈奴。”这一时期“匈奴、鲜卑、赤山烏桓数连兵入塞,杀掠吏民。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代郡以东,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五郡悉受其害。”直至建武二十二年(46)“匈奴单于连丧,旱蝗成灾,赤地数千里,人畜饥疫,死耗太半。烏桓乘匈奴之弱击破之,匈奴北徙数千里,漠南地空。烏桓、鲜卑并入朝贡。建武二十四年(48)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远遁。建武二十六年(50)匈奴南单于内附,遣子入侍。从此结束了匈奴对北疆的威胁。
居庸县治在什么地方
“居庸”一词为延庆所专有
一、有两个居庸县治
《中国地名大辞典》和《延庆州志》说居庸县治在延庆城东。这是因为清光绪五年(1879)编《延庆州志》,总编栾城(河北)拔贡张惇德没有看懂《水经注·灅水·清夷水》造成的错误。其实《清夷水》记得清楚,有两个居庸县治,一个是汉居庸县治,在今延庆县城,又是魏上谷郡治;一个是后魏居庸县治,在今延庆县城东北30里旧县。
延庆的妫河,上游古名沧河,至今谷家营以下通称清夷水。是灅水,即桑干河的支流。
郦道元涿郡(河北)人,出生于公元466或472年,卒于527年。太和十八年(494)官尚书郎,从孝文帝元宏北巡黄河、阴山,擢御史中丞,执法严峻,后为关右大使、雍州刺史萧宝寅杀害。
《水经注》成书于太和年间(477~499)或稍后。郦道元亲自到过延庆,其记载翔实可信。
二、《水经注》清夷水(今妫河)水系原文
现将《水经注·灅水·清夷水》予以注解,括号以内均为本人注解。
灅水(桑干河)又东南,左(东)会清夷水(妫河),亦谓之沧河也。
水出长亭南,西迳北城村故城北。(长亭位置不明,按其方向指从清泉铺、四海两乡分水岭凤驼梁流下来的水,经水口子、王家堡西流,现在是季节河,成了沙河套,古代当是常流水,北城村故城地址不明。)
又西北,平乡川水注之,水出平乡亭西,西北流注清夷水。(平乡亭位置不明,平乡川水指头司、彭家窑、王家山流来的水。两水汇于永宁西南二里盛世营。《延庆州志》上叫闵河。)
清夷水又西北,迳阴莫亭,在居庸县南十里。(阴莫亭在金牛山东吴坊营位置上,其北十里是旧县,故定旧县为后魏居庸县治。)
清夷水又西会牧牛山水。(牧牛山即金牛山)《魏土地记》曰:“沮阳城(怀来大古城北7里)东八十里有牧牛山,下有九十九泉,即沧河之上源也,山在县(汉、魏居庸县治)东北三十里,山上有道武皇帝(拓跋珪)庙。”(汉、魏居庸县治在金牛山西30里,即今延庆县城,西南距沮阳50里,这是延庆县城为汉居庸县治的一证。)耆旧云,山下也有百泉竞发,有一神牛驳身(一种颜色夹杂着别的颜色叫驳身)自山而降,下饮泉竭,故山得其名,今山下导九十九泉,积以成川。(《延庆州志》说,金牛山下百泉,汇为暖泉河,西南流与黄龙潭流出的龙湾河,同为妫河上源。《光绪州志》编者张惇德误定牧牛山为团山。)
西南流,谷水(源出团山北麓下,名溪河,南流入龙湾河,约长10余里。)与浮图沟水(即古城河,也名神仙院河,由峡曲折出口伏地,至大柏老西北复出,东南流入龙湾河,约行十余里。)注之。水出夷舆故城西南,王莽以为朔调亭也。其水俱西南流注于沧水。(夷舆县故城在古城村东北半里,西汉上谷郡属县之一,王莽废为朔调亭,东汉并入居庸县。)
沧水又西南,右(北)合地裂沟。古老云,晋世地裂分此界,间成沟壑,有小水,俗谓之分界水,南流入沧河。(《晋书·五行志》惠帝元康四年,294,二月、八月,“上谷两次地震,居庸地裂广三十六丈,长八十四丈,人有死者。”此地裂沟约在曹官营、临河之间,原是一片乱苇塘。)
沧河又西,迳居庸县故城南,魏上谷郡治。(前一个称居庸县,后一个称居庸县故城,可见有两个居庸县城。)昔刘虞攻公孙瓒,不克,北保此城。为瓒所擒。(刘虞与公孙瓒的战争发生在汉献帝刘协初平四年193)有粟水入焉,水出县下城西,枕水,又屈迳其县南,南注沧河。(粟水今名沽河,即三里河之水,州志说也名穀河,穀、粟,是义转、穀、沽是音转,因这一带土地适种谷子而得名。源出双营西米家堡之南水泉,流四里许叫三里河,经王庄、县城入妫河,行约7里许。下城当在今双营位置上,是对古城夷舆为上城而言。枕水指延庆城西北枕沽河。西距沮阳50里,东距牧牛山30里,粟水与沧河在此交汇,延庆县城正是汉、魏居庸县治,因其已废,故称居庸县故城。这是又一例证。)
沧河又西,右(北)与阳沟水合,水出县东北,西南流,迳居庸县故城北。(阳沟水即蔡河,源出鲁庄,西流经靳家堡、下板泉,西南经原下卢凤营至原常里营入妫河,约行20里。延庆县城西北不会再有第三个居庸县城,此居庸县故城盖泛指在今延庆城西北。)
“西迳大翮小翮山南,(大翮小翮山即今海坨山)高峦截云,层陵断雾,双阜共秀,竞举群峰之上。郡人王次仲,少有异志,年及弱冠,变苍颉旧文为今隶书。秦始皇时,官务烦多,以次仲所易文,简便于事要,奇而召之。三征而辄不至。次仲履真怀道,穷数术之美。始皇怒其不恭,令槛车送之。次仲首发于道,化为大鸟,出在车外,翻飞而去,落二翮于斯山,故其峰峦有大翮小翮之名矣。《魏土地记》曰:沮阳城东北六十里有大翮小翮山,山上神名大翮神。山屋东有温汤水口,其山在县西北二十里。(温汤水口即松山温泉,其山距延庆城二十里;上板泉距延庆城十五里,距海坨山五里,这是延庆城为汉魏居庸县治第三例证。)峰举四十里,上庙则次仲庙也。”(晋书法家卫恒说王次仲所创文字是楷书,不是隶书。《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海》均予引用。2002年8月9日《中国文物报》发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在古井中出土秦简二万枚,报上刊出三副简文,简文不能通读,有42个字和简化前的楷书笔画一样,就是没有波磔(撇捺)是:八工土上不日今毋令主司百名弗言年或昌官金居券服计庭家书郡能责洞移尉问报堪阳发痕□谒钱。这应就是王次仲所创的文字。)
右(西)出温汤,疗治万病,泉所发之麓,俗谓之土亭山,此水炎热,倍甚诸汤,下足便烂,人体疗疾者,要须别引消息(稍凉)用之,耳不得言。(烫澡的人不得小声耳语说烫,越说烫越烫,现在还有此说。15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开发了佛峪口松山温泉,用以疗疾,郦道元曾到此烫过澡,故体会深刻。)大翮山东,其水东南流,左(东)会阳沟水(蔡河),乱流南注沧河。
沧河又左(南)得清夷水口。《魏土地记》曰:牧牛泉西流与清夷水合者也。自下二水互受通称矣。(从下屯流来的水叫清夷水,与金牛山流来的沧河汇于清夷水口,清夷水口即谷家营北之沙河口,是个很大的河口,民人在此取沙。下屯河由东桑园河湾、小呼滹河湾、东红寺河湾等汇成,穿下屯而过,经岳家营、兴宝庄、大路、谷家营,在谷家营北之沙河口入妫河。古代延庆古城一带的少数民族,中原称之夷,幽州的统治者取道于此,清剿古城一带的夷人,遂有清夷水之名。古代此水流量很大。此水系应列在阳沟水之前。)
清夷水又西,灵亭水注之。(灵亭水是佛峪口沟流出的水,叫温泉河。)水出马兰西泽中,众泉泻溜归于泽,泽水所锺,以成沟渎,渎水又左(东)与马兰溪水会,水导源马兰城,(马兰,汉名上兰。汉高帝刘邦十二年(前195),周勃破燕王卢绾军于此。其城当在东门营。五道湖、童家沟流出来的水,经东门营西门外。东门营原有土城,周约2里,东西二门。)城北负山势,因阿(阿当近讲)乃溪,民居所给,维仗此水,南流出城,东南入泽水,泽水又南,迳灵亭北,又屈迳灵亭东,次仲落鸟翮于此,故是亭有灵亭之称矣。其水又南流,注于清夷水。(灵亭具体位置不明。温泉河源出佛峪口里汤泉观东山麓下,西流3里许有胡叫河来会,顺峡蜿蜒南行出口,经张山营西,东南流,经原怀家堡,至黑龙庙入妫河,约行30里。《延庆州志》载,黑龙河在州城西三十里,本名马兰溪水,源出黑龙庙村,村西有清水泉,西南流入妫河。)
清夷水又西,与泉沟水会,水导源川南平地,北注清夷水。(泉沟水即大柳河,源在延庆城西南20里养鹅池,西经刘浩营入怀来界,流入妫河。)
清夷水又西南,得桓公泉。(即怀来县南水泉村之南水泉,也名镜泉。)盖齐桓公霸世,北伐山戎,过孤竹(河北卢龙县)西征,束马悬车,上卑耳之西极,(山西平陆县有卑耳山)故水受斯名也。水源出沮阳县东,而西北流入清夷水。(根据近年延庆发掘出数百座山戎墓葬,出土包括金虎牌、金马牌在内的大量珍贵文物,结合《管子》说山戎令支国和代国毗邻,延庆应是令支国的主要根据地,齐桓公北伐山戎曾来到延庆。)
清夷水又西,迳沮阳县故城北,秦上谷郡治此。王莽改郡曰朔调,县曰朔阴。(沮阳在怀来大古城北7里。)阚马因(后魏敦煌人,撰有十三州志。)曰,涿鹿(矾山西北5里古阿城)东北至上谷城六十里。《魏土地记》曰:城北有清夷水西流也。其水又屈迳其县西,南流注于灅水(桑干河),灅水南至马陉山,谓之落马洪。(官厅水库大坝以下一段峡口)
三、后魏时延庆地理志
清夷水系与现在妫河水系完全一致,这就再现延庆一幅古地理图。
水系:
长亭水,源出清泉铺乡凤驼岭。
平乡川水,头司、王家山流来的水。
沧河,金牛山、黄龙潭流出的水,即妫河。
牧牛山水,金牛山水。
谷水,即溪河。
浮图沟水,古城河。
地裂沟水,在临河村。
粟水,即沽河。
清夷水,下屯河。汇沧河后以下通称清夷水。
阳沟水,蔡河。
灵亭水,温泉河。
马兰溪水,黑龙河。
泉沟水,大柳河。
桓公泉,南水泉。
惟一遗漏是从黑汉岭、刘斌堡,经里仁堡在新华营流入妫河之水,名神树屯河,也名屠家营河。
山脉:
牧牛山,金牛山。
大翮小翮山,海坨山。
土亭山,汤泉观东山。
城池:
北城村故城,在清泉铺乡或永宁镇东部。
居庸县故城,汉、魏居庸县治,为今延庆县城。称故城说明其城已废。公元350年三月前燕慕容儁取蓟城(今北京)而都之。八月,代郡人赵榼帅三百余家叛燕归赵并州刺史张平。慕容儁恐其复叛归赵,徙广宁(今宣化一带)、上谷(今延庆、怀来。)二郡民于徐无(今河北玉田),城盖废于此时。
居庸县城,后魏居庸县治,今延庆县城东北30里旧县。
夷舆县城,今古城东北半里。
下城,约在今双营。
马兰城,今东门营。
沮阳故城,今怀来大古城北7里。
亭:
说亭是地方行政组织,十里一亭,亭相当于乡是不对的。洛阳出土后魏上谷郡中正、燕州治中从事史侯掌墓志,侯掌是上谷郡居庸县崇仁乡修义里人。可见古代地方行政组织是郡、县、乡、里四级。十里置一亭,设在大道口,行旅住宿的地方,亭长主管缉捕盗贼。刘邦当过沛丰邑泗水亭长。《后汉书》说:“亭长持二尺板以劾贼,索绳以收执贼。”亭相当于现在的公安派出所。
长亭,约在清泉铺乡。
平乡亭,约在永宁镇南部。
阴莫亭,在吴坊营的位置。
朔调亭,古城东北半里,即夷舆县治,王莽废为朔调亭。
灵亭,约在张山营镇海坨山下上板泉村。
秦为郡县制,应该说上谷郡辖有居庸县,但未查到文献依据,汉肯定置有居庸县,从汉高帝元年(前206)置居庸县,北灭灭亡之年(577)废,居庸县存在783年。如从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建居庸城开始算,居庸县存在则达790年。居庸一词均由此产生,“居庸”一词为延庆县所专有。
居庸县治有二:1、汉、魏、晋居庸县治在今延庆县城,还是魏上谷郡治。2、后魏居庸县治在今延庆县城东北30里旧县。
居庸塞、居庸陉,也叫燕塞、上谷塞、军都塞、蠮螉塞,即今40里居庸关沟。
居庸关,古今有三道,汉、魏、晋置在今八达岭;隋、唐、五代、辽、金、元置在今上关;今居庸关乃明建。
居庸关考
古今有三道居庸关
一、居庸关位置诸说纷纭
太行八陉,最北面的叫居庸陉,也叫军都陉,它北起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南至昌平区南口。峰峦叠嶂,中通一道,逶迤40里,通称居庸关沟,乃天下绝险,历代为幽蓟、北京屏障。陉中有道居庸关,是其重要门户。今之居庸关,南距南口15里,距昌平城35里;北距八达岭25里,距延庆县城55里,这是一般人所熟知的居庸关。
但历代学者对居庸关的位置所在持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1、《汉书•地理志》,“上谷郡辖县十五,有居庸、军都两县。”三国魏苏林为之作注,“但言居庸有关,而军都则无。”苏林,博学多通古今,凡诸书传闻中疑难,皆加以解释。
2、宋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则说,“考之汉志,上谷有居庸、军都两县,盖各有关。”这和苏林之说有了分歧。
3、《新唐书•地理志》,“昌平西北三十五里有纳款关,即居庸故关,亦谓之军都关。”将居庸、军都两关混而为一。
4、《大清一统志》,“居庸、军都既有两县两关之名,不应同为一山,当是就山之险要建置区分,及军都关县俱裁,后人遂混为一耳。”
5、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著《昌平山水记》从《新唐书》之说,认为“今居庸关,即军都关。”
通过对《水经注•湿余水》、《西关志》、《延庆卫志略》、《察哈尔通志》及汉、唐、元等史志,和实地考察,对居庸关历代建置地点及名称,初步理出了头绪,谨提出来,抛砖引玉,以供参考。
二、汉首置居庸关于今八达岭
《水经注•湿余水》湿余水即今温余河,说,“湿余水出上谷居庸关东。”这一句是《水经》原文。接着郦道元为之作注,“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水经》或说汉桑钦著,或说三国时人著,或说晋郭璞著,总之成书于魏晋以前,后魏郦道元为之作了大量注解,引古考今,凡研究古地理历史者多以《水经注》为圭臬。
《湿余水》对居庸关位置及名称来源明确提出三点:1、居庸关在居庸县界,关因建在居庸县界而得名。2、居庸关西北至秦汉上谷郡治沮阳县城60里。3、湿余水源在居庸关东面。
汉、唐时的里数与现在群众习惯说的里数大抵一致。秦、汉上谷郡治沮阳在今怀来县大古城村北7里,大古城村距康庄40里,康庄距八达岭20里,大古城距八达岭正是60里。《湿余水》接着说,“更始使者入上谷,耿况迎之于居庸关,即是关也。”可见,更始元年(23)上谷太守耿况迎更始帝刘玄使者于居庸关,即在今八达岭。
《湿余水》接着指出水源所在,“其水导源关山,南流历故关下,溪之东岸,有石室三层,其户牖(音右,开在墙上的窗子)扇扉(门扇),悉石也,盖故关之候台矣。南则绝谷,累(垒)石为关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考之实地,湿余水源在八达岭东门外的山上,即所谓的关山,由一条叫“青龙倒汲水”的青色岩脉流下来的水,在山下汇成一汪清潭,名叫青龙潭,东南流经青龙桥,青龙桥也因这青色岩脉得名。
地质学家考证,这条所谓的青龙是一亿多年前燕山造山运动形成的。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地下深处炽灼的岩浆沿裂缝大量上侵,溶浆未露出地面而停止活动冷凝而形成的岩脉,此种岩体是质地细密坚硬的花岗岩,呈青色。它的周围的岩体是比它形成更早的、喷发出来的、质地疏松的花岗石,呈棕色。久经岁月沧桑,周围岩石被风化剥落,青色岩脉兀突而出。大片棕色花岗岩内有许多裂缝,极易渗透大气降水,当汇至这条青色岩脉时,横遭阻拦,只好顺这条青色岩脉争流而下,跌落谷底青潭,青色岩脉没入潭水之中,宛如一条青龙从潭中汲水,上而复下,循环不停,因取名“青龙倒汲水”。过去此景非常壮观,为关沟七十二景之一。近年天气干旱,青龙已无水,青龙潭也干涸了。有说名“青龙倒吸水”是不对的。
青龙潭之南,溪之东岸,有石室三层,是关上瞭望情况的台子,名叫候台,台早毁了,大约就是今八达岭东门外公路旁边名叫“讲台”的地方。讲台是一个长形石台,台前有一小片空地,明代当地驻军军官常站在台上向士兵训话、故名讲台,也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
其“累石为关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的地方,当在八达岭东门外南面绝险峡口处,这是居庸关最里面的关垣。《湿余水》对此关之南作如下描述,“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鄣邃险,路才容轨,晓禽暮兽,寒鸣相和(早晨鸟叫,夜晚兽吼,夹杂着寒风的呼啸声。),羁官游子,聆之莫不伤思矣。”
显然这一节写的不是今居庸关南比较开阔的峡谷风光,而正是今八达岭南的情景。古人云,“居庸之险,不在居庸关,而在八达岭。自八达岭下视居庸关,如窥井,如建瓴。”汉代把居庸关置在八达岭,说明古人很高明,知道扼要所在。
《察哈尔省通志》卷三,“涧河,在延庆县东南三十五里,即古湿余水,又名榆河,自八达岭南青龙桥发源,南流经石佛寺、居庸关、南口,入河北昌平县,长约四十里。”
《光绪延庆州志》说,涧河还有一源,在八达岭西南山下,经青龙桥汇关山流来的水,行约五十里。故湿余水(温余河)源在八达岭之东关山不是很清楚吗。
三、汉居庸关还有个南关门,也叫军都关
置在八达岭的居庸关是狭义的居庸关。《湿余水》接着提出广义的居庸关,“湿余水历山南,迳军都界,又谓之军都关。《续汉书》曰,尚书卢植隐上谷军都山是也。其水南流出关,谓之下口。”就是说在山南居庸关还有个南关门,因在军都县界,也叫军都关。也就是《新唐书•地理志》说的:“昌平北十五里有军都陉,西北三十五里有纳款关,即居庸故关,也谓之军都关。”这道关的位置在今上关。唐、宋昌平县治在今昌平城西8里旧县,今县治乃明代所徙;上关在今居庸关北8里,昌平旧县至上关之居庸关正好也是35里。
1972年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村西发掘一座东汉墓,该墓主人曾被举为孝廉,再由郎出任西河长史,行上郡属国都尉、繁阳令,最后官至使持节护烏桓校尉。墓内壁画有46组以上。有一幅壁画是墓主人从繁阳令(繁阳在河南内黄县西北)升任护乌桓校尉(治所在宣化西北宁城,俗名西吐勃城),车骑经过居庸关的情景。居庸关画成平顶八字形(︹),上书“居庸关”三字。1981年5月《文物》史树青先生著《王绂北京八景图研究》说,此关不但有关城、水门,而且关门外有桥梁,水门之下题有“居庸关”三字。这个居庸关正是今上关,古代河水很大,故关门外建有桥梁。壁画画的是车骑由南往北进居庸关南关门的情况。
因此,《汉书·地理志》苏林注,“居庸(县)有关,而军都(县)则无”是正确的。军都关是居庸南关门的别名,用居庸关完全可以予以概括。郦道元《水经注》中“又谓之军都关”,这个又字用得非常确切。
四、最广义的居庸关
《湿余水》说“其水南流出关,谓之下口。”下口即今南口。是说从今八达岭至南口都可称之居庸关,是最广义的居庸关。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居庸关注解:“关门南北相距四十里,两峡相峙,巨涧中流,悬崖峭壁,称为绝险,即《吕氏春秋》九塞之一。”
元郝经《居庸关铭序》曰:“居庸关在幽州之北,最为险阻,号天下四塞之一。大山中断,两崖峡束,石路盘肠,萦带隙罅,南曰南口、北曰北口,殆六十里(应是四十里)石穴。”
《延庆卫志略》引《大清一统志》:“居庸关在顺天府北一百二十里,两山夹峙,一水旁流,关跨南北四十余里,悬崖峭壁,最为险要。关南重峦叠嶂,吞奇吐秀,苍翠可爱,名曰居庸叠翠。”
以上都是对最广义居庸关的描绘。
五、西关、蠮螉塞
八达岭之居庸关始置于汉,魏、晋沿用,也叫西关。东汉初平四年(193)幽州牧刘虞遣田畴奉章诣长安,田畴以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奉使不便,愿以私行,乃自选家客二十骑,偕从事鲜于银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趋朔方(内蒙古伊盟),蒙道间行,奉使长安。《资治通鉴注》平装本1925页“西关即居庸关”。《延庆州乡土志》载,按《元史》“南口也谓之西关”。南口、上关、八达岭三处关门均不向西,只有八达岭西北岔道与西拨子之间过去有古老的砖石台基,延庆县地图上标有个西关的名字,那里是历代长城上的关门,是向西的。看来汉代西关指这个地方,是八达岭居庸关的外关垣,汉代建有很大的关门,关门向西,故名西关。直到元代这里的关门还是向西开的,元代诗人揭傒斯《居庸行》中说,“关门西向当天开,马如流水车如雷……昔不容单骑,今马列十五。”
五族乱晋,居庸塞不再设防,慕容氏、拓跋氏四次通过居庸关,那里均未设防。居庸塞也叫蠮螉塞。公元前340年,前燕主慕容皝进攻后赵石虎,率骑兵二万自龙城(辽宁朝阳)取西道入蠮螉塞,长驱至于蓟城(北京)。公元350年慕容皝子慕容儁三路伐后赵,使慕舆千自西道出蠮螉塞,陷幽州,因而都之。公元385年后燕主慕容垂遣慕容农带兵出蠮螉塞,趋龙城,平叛将余岩。
《日下旧闻考》引《方舆纪要》说,“蠮螉是居庸的音转”。其实蠮螉是一种名叫细腰蜂的昆虫,是说居庸塞就像细腰蜂的腰一样狭窄,因而取名蠮螉塞。
后魏皇始元年(396)拓跋珪大举伐后燕,别遣将军封真等从东道出军都,围蓟。拓跋珪以鲜卑族统一北中国,居庸关没有设险的必要,郦道元看到的正是废弃不用的居庸关,《湿余水》里称之故关。其后,孝昌元年(525)杜洛周兵变上谷,魏遣都督元谭据居庸下口(南口)以拒之。元谭遣别将崔仲哲截军都关以待之,安州(密云)三戍反兵自外夹攻,崔仲哲战死,元谭也溃败。说明1、军都关在居庸陉中间,故称截,在今上关。2、军都关久未设防,崔仲哲临时建的防御工事,一触即溃。3、后魏以前居庸关和军都关含义十分清楚:军都关是居庸关南关门的别名,居庸关可以概括军都关,军都关则不能概括居庸关。
六、纳款关、蓟门关、石门关
东魏、北齐政权创建者高欢,雄才大略,他认为治国强军必须有充足的物资、粮食。命于辖区内“诸州津梁置仓积谷,傍海煮盐,供军资,备饥馑。”置关于汉居庸关南关门,收取关税,名纳款关。高欢这一措施使他得以招抚流散,富国强兵,终于控制东魏政权,建立北齐政权。从此出现了《新唐书·地理志》,“昌平西北三十五里有纳款关,即居庸故关,亦谓之军都关。”之说,而把置在八达岭正统的居庸关丢弃了。上关也是个重要隘口,在此设防能卡住八达岭、青龙桥、石佛寺各口子的出入。隋、唐、五代、辽、金、元居庸关均置在此处。
《隋书·地理志》隋在居庸关置关官。
《日下旧闻考》2471页引《十道志》唐居庸关亦名蓟门关。
《晋书》是唐太宗亲自主持修撰的。《新旧唐书》是宋人修撰的。到了唐代置在延庆县的居庸县和置在八达岭的居庸关早已废弃,甚至连名字也被人遗忘了,故唐代修《晋书》就把汉居庸关南关门定为居庸关,而附于涿郡军都县下,而上谷郡居庸县下反倒没关了。从此,由北面居庸县命名的关,变成由南面军都县命名的关。居庸、军都关名混为一谈了。《新唐书·地理志》承袭了《晋书·地理志》之误。
《日下旧闻考》2469页引《问次斋稿》,“居庸亦谓之冷陉。”说唐太极元年(712)幽州大都督孙佺,率兵十二万,骑八千,袭奚,与奚酋李大酺战于冷陉,全军复没。”冷陉就在居庸陉。《资治通鉴》6320页注说,冷陉山在辽西。《辞源》冷陉,一说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高原上的坝后;一说在今内蒙古札鲁特旗南的奎屯山,奎屯,蒙语冷的意思。可见冷陉山不只一处,那次战争发生在辽西,不在居庸陉。
五代时居庸关的关门是石制的,故名石门关。辽会同十年(947)后晋同州郃阳县(在陕西)令胡峤,随宣武节度使萧翰(契丹人)入契丹,所著《陷北记》说:“自幽州西北入居庸关(指南口),明日又西北入石门关(五代居庸关,在上关),关路崖狭,一夫可以当百,此中国控扼契丹之险也。又三日,至可汗州(旧怀来县城)。”
七、齐喇哈蕃、铁门
辽也在居庸关置官收税。统和元年(983)九月,南京(今北京)秋涝,南京留守司上言:“民艰食,请驰居庸关税,以通山西籴粮交易。”
辽末保大二年(1122)金兵三路攻居庸关,“金兵临关,岩石自崩,戍卒多压死,辽兵大败,关遂破。”岩石自崩,究竟是地震,还是内部奸细破坏,还不清楚,但如果在现今居庸关那样开阔的峡谷中,就不会压死很多人。从八达岭至上关这17里峡谷,是居庸陉最险要的所在。只有这里能压死很多人。
女真语称居庸关为齐喇(严)哈蕃(官),旧作查剌合攀,义为严关。《金史·百官志》,“居庸关、紫荆关皆设使,从七品。”大定二年(1162)“契丹移剌窝斡反,围临潢,诏居庸关、古北口稽契丹奸细,捕获者加官赏。”
蒙古成吉思汗兴起,金大安三年(1211)蒙古兵破金兵三十万于野孤岭,大捷会河(河北旧怀安县城东北,三洋河合流处。),金居庸关守将完颜福寿弃关遁,蒙古兵入关,进攻中都(今北京),旋退走。第二年,崇庆元年(1212)金升缙山县(今延庆县)为镇州,“恃居庸之险,冶铁铸关门,布铁蒺百余里,守以精锐。”第三年,至宁元年(1213)蒙古兵再次来侵,破金尚书左丞完颜纲十万大军于缙山,乘胜追至北口(八达岭)。成吉思汗取紫荆关,拔涿易二州,转南口再破居庸关。
贞祐二年(1214)金迁都汴京。成吉思汗闻金迁都,三次来侵,被阻于居庸关铁门前,乃召札八儿问计,札八儿取从石佛寺向东而南,经黄土岭、十八窑、九仙庙小道,导成吉思汗轻骑,“日暮入谷,黎明诸军已在平地,疾驱南口,金鼓之声,若自天降,金人犹睡未知也。比惊起,已莫能支吾,锋镝所及,流血遍野,关既破,中都大震。”第二年,1215年成吉思汗取金中都,览山川形势顾谓左右近臣说:“朕之所以至此者,札八儿之功居多。”成吉思汗驻桓州(内蒙古多伦),留札八儿守中都,授札八儿黄河以北,铁门(居庸关)以南,天下都达鲁花赤(蒙语掌权者)。
元至顺四年(1333)诗人萨都剌过居庸关,犹看到“关门铸铁半空倚,古来几度壮士死”的高大铁关门。元代以前居庸关的防御重点一直在从八达岭至上关这17里最险峻的峡谷间。
八、隆镇卫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定燕京为大都,开平为上都,每年巡幸于两都之间。有元一代北巡达99次之多,多取道居庸关。梵琦《居庸关》诗有,“上都避暑频来往,鱼鸟犹能识袞龙。”句。不断派士卒修筑道路,居庸陉成了孔道,居庸关也成“关门西向当天开,马如流水车如雷。昔不容单骑,今马列十五。”的通衢大道。“天下货物,聚于两都,而商贾出入居庸关者,识而不征(看一下证明,不收关税)。”大道上达官贵人,军卒商旅,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蒙古皇子拖雷监国元年(1328)始于居庸关南北口屯军,各设千户所,徼巡盗贼。忽必烈至元十七年(1280)命枢密院调兵六百人守居庸关南北口。至元二十五年(1288)以南北口上千户所总领之。
武宗至大四年(1311)诞生于缙山县(今延庆县)的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当了皇帝。枢密院以居庸关原置上千户所位轻责重,乃置隆镇上万户府于居庸关。第二年,皇庆元年(1312)升隆镇万户府为隆镇卫亲军都指挥使司。隆镇卫城在八达岭南青龙桥东山下,下辖镇抚所一,千户所十一,千户所东在山海关、西在山西应州、朔州,南在紫荆关,是一个很大的皇室卫戍区,把大都和仁宗皇帝诞生地缙山置于一个卫戍区之下,隆镇卫取隆大金镇州之义。
清《延庆卫志略》说:“隆镇卫在今青龙桥,元世建卫于此,东山麓有城垣旧基。元万户指挥哲颜不花有善政,明末尚遗有哲颜不花善政碑,今没无存。”
九、纳钵关
在元代社会长期和平繁荣环境中,居庸陉比较宽阔处出现了庐井、廛市、佛寺、水硙,蒙古人笃信佛教,在关沟崖壁上刻凿了佛像(如五郎影、六郎影)和梵语(阿弥陀佛),以求行人旅途吉祥如意。出入关需要住宿,在居庸关(上关)南8里坡道上开设了许多车马大店,因名该地为长坡店。
致和元年(1327)大都燕铁木儿利用居庸之险阻击上都诸王兵,及破上都兵后,命也速答儿及佥院彻里帖木儿统兵三万守居庸关,并诏居庸等关皆穿堑垒石为固,诏丁壮守之。
顺帝即位之时,天下太平,年年巡幸上都经过居庸关。有一次。“帝揽辔度关,仰思祖宗勘定之劳,俯思山川拱抱之状,圣衷惕然,默有所祷,期以他日即南关红门之内,因山之麓,伐石甃基,累甓跨道,为西域浮屠,下通行人,皈(归)依佛乘,普受法施。”这就是顺帝建永明寺和过街塔的动机,说行人经过塔下,信奉佛教,受到佛祖普度。乃于至正二年(1342)命大丞相阿鲁图、左丞相别儿怯规划创建。至正五年(1345)建成。北为永明寺,南为过街塔,西有花园,寺前立穹碑二座,南北建两座大红门,设扃钥,置斥候。永明寺之壮丽,莫之与比,寺里设有御榻,车驾往还或驻跸寺中。每岁圣驾行幸上都,率以夜度居庸关,跸止行人,笼烛夹驰道而驱。南龙虎台,北棒槌店(在今里外炮),皆有次舍(行宫),国言谓之纳钵关,由隆镇卫领之以司出入。这年车驾由上都还。因成绩昭著,亲自作佛事行庆讲仪,赐其额曰大宝相永明寺。至正六年(1346)命翰林学士承旨欧阳玄撰《过街塔铭》立碑于永明寺前。(见《析津志辑佚》)
南红门在永明寺南五里,北红门所在不明。从过街塔基(云台)结构造型、雕制图像文字可见这组建筑的豪华壮丽。纳钵,契丹语,凡车驾行幸宿顿之所,谓之纳钵。蒙古、满洲也用之。又作纳宝、巴纳,满洲语地方之义。元顺帝改防御性质的居庸关为巡幸性质的居庸关。好景不常,由于政治腐败,民族压迫矛盾激化,全国爆发农民大起义。至正十八年(1358)红巾军刘福通部潘先生、破头潘等由大同直犯上都。十二月初九焚毁上都宫殿,留七日,转辽阳而至高丽。上都宫殿尽废,从此元帝不再北巡。永明寺、过街塔是第一次建在长坡店的建筑。元末这组建筑全毁,只留下过街塔塔基。有说在塔基上建有三座白色石塔。迺贤《居唐关》诗序说:“原有三塔跨于通衢,今盖亡其二矣。”应以迺贤之说,居庸关大道上建有三座过街塔为是。其它两座:一、是至元五年(1339)建的伯颜南口过街塔;二、或者是至正十四年(1354)建的卢沟桥过街塔。
耶律柳溪《南口永明寺过街塔》诗是这组建筑的写照;“驱车荦确上居庸,古涧流泉拂晓风。当道朱扉司管钥,过街白塔耸窿穹。碑镌赑屃朝京阙,仙与弥陀峙梵宫。巡幸百年冠盖盛,六龙行处五云从。”
明代行人车辆仍须经过过街塔基云台洞券下。现在大石头道上车辙沟深度足有半尺,可见往来车辆之多。
十、明建今居庸关
明代以前八达岭、上关之居庸关,只建有关,没有城。
明洪武元年(1368)征虏大将军信国公徐达、副将军鄂国公常遇春收复大都,二公因旧关(上关之居庸关)地狭人稠,度关南八里许古长坡店,创建城垣,为石城,即今居庸关城。城横跨东西两山,周围一千二百八十七丈,合七里二十七丈,建南北二门。我曾到居庸关去,居庸关人程熙也说居庸关古名长坡店。
洪武三年(1370)徙山后保安诸州民于关内,于居庸关立守御千户所。洪武四年(1371)徙龙庆诸州民三万五干八百户于关内三河、固安、昌平等县,龙庆州遂废。
十一、隆庆卫、延庆卫
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升居庸关守御千户所为隆庆卫,以为京师北面之固。次年,永乐元年(1403)以北平为北京。永乐二年(1404)建南口堡城,周围二百丈五尺,南北二门,名之曰南口门。同年重建上关城,周围二百八十五丈,南北二门,名之曰上关门。同年置隆庆左卫、隆庆右卫于居庸关。
宣德三年(1428)命行在工部侍郎许廓修居庸关及水门。
宣德五年(1430)徙隆庆左卫于永宁城,以防陵寝之后;徙隆庆右卫于怀来城,以防西北咽喉。
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五十万军队全军覆灭。右副都御史罗通率军民死守居庸关,挫败瓦刺三万余众围攻,保卫了北京。从此居庸关派驻经略大臣、镇守内官及巡关监察御史。
土木之变后,景泰元年(1450)佥都御史王鋐镇居庸,扩建关城,景泰六年(1455)完工。城东跨巽山之上,西跨兑山之颠,南北两面筑于两山之间,周围一十三里三十七步有奇。《西关志·居庸》作,东筑于翠屏山,西筑于金柜山,南北两面筑于两山之下,周围一十三里有半二十八步有奇。
隆庆元年(1567)避年号讳,改隆庆卫为延庆卫。
崇祯十二年(1639)重修南口东西城及南北城门,颜其额曰:“关南锁钥”。南口已成民庐市廛颇称稠密的城镇。
十二、裁撤延庆卫
满清入主中原,对蒙古族实行怀柔笼络政策,顺、康、雍、乾四代武功显赫,北方边境安定,居庸关及长城均失去防御作用,朝廷诏令裁撤卫所。雍正二年(1724)奉文裁延庆卫,以八达岭为界,岭东南归并昌平州,岭西北归并延庆州。延庆卫士民余兆龙、王廷立.陈世维、杨天标等将种种不便情由吁请仍旧。制院李公维钧题留,仍保持延庆卫建制。主要原因是延庆卫在关沟有七个村,关南昌平州只有一村,而关北延庆州有六十七个村子,当然不愿划归昌平州。
乾隆二十六年(1761)宣化府境诸卫皆裁,唯延庆卫仍设。乃决定归并延庆卫于延庆州,在延庆州添东西二卫以领卫所村庄。(因为顺治八年并隆庆左卫于隆庆卫。延庆卫中还有左卫之属村)改延庆卫学为延庆乡学,移延庆州学训导管乡学事,驻居庸关。
嗣后直至民国年间,居庸关、南口一直归延庆州、延庆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6月居庸关、南口才划归昌平。
晋长城
第二道修到朝鲜古碣石的长城
一、唐彬筑长城
晋修筑长城是防御鲜卑的。鲜卑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辽宁朝阳一带),号曰东胡,与匈奴并盛,控弦之士二十余万,风俗官号与匈奴略同。秦汉之际东胡为匈奴所破,分保鲜卑山。因以为号。《清一统志》鲜卑山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西三十里,土人呼为蒙格。
《晋书·唐彬传》:“北虏侵掠北平1,以彬为使持节、监幽州诸军事,领护乌丸校尉2、右将军。彬既至镇(今北京),训卒利兵,广农重稼,震威耀武,宣喻国命,示以恩信。于是鲜卑二部大莫廆、擿何等并遣侍子入贡。兼修学校,诲诱无倦,仁惠广被。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自温城洎于碣石,绵亘山谷且三千里,分军屯守,烽堠相望。由是边境获安,无犬吠之警,自汉魏征镇莫之比焉。鲜卑诸种畏惧,遂杀大莫廆。彬欲讨之,恐列上俟报,虏必逃散,乃发幽冀车牛。参军许祗密奏之。诏遣御史槛车征彬付廷尉,以事直见释。百姓追慕彬功德,生为立碑作颂。”
唐彬,字儒宗,鲁国邹人。平吴有功,封右将军,监巴东将军。官终前将军、西戎校尉、雍州刺史。
注释:
1北平郡:西晋改右北平郡置,治徐无,在今河北遵化县东。辖今河北兴隆、遵化、丰润、唐山市以西及天津蓟运河上游以东地区。
2护乌丸校尉:即护乌桓校尉,持节,秩比二千石,汉武帝置以护内附乌桓,驻宁城,在河北宣化西北。
二、长城建筑年代
唐彬筑长城年代史无明文,按太康元年(280)晋平吴,统一中国。太康二年,冬十月,鲜卑慕容涉归始寇昌黎(辽宁凌源县)。太康三年三月,安北将军严询败鲜卑慕容涉归于昌黎,斩获万计。太康四年,慕容涉归卒,弟耐(北史作删)篡立,将杀涉归子慕容廆,廆逃亡匿于辽东徐郁家。太康六年(285),慕容耐为部下所杀,部众复迎涉归子廆而立之。
辽东慕容氏世系如下:
慕容涉归 — 慕容廆 — 慕容皝—慕容儁
慕 容 耐
前面说的大莫廆当是慕容耐,唐彬筑长城之年当在慕容耐篡立之年,即太康四年,公元283年。
三、晋长城走向
晋长城西起温城,理清温城在什么地方是关键问题。《水经注·灅水》459页引《魏土地记》曰:“代城北九十里有桑干城,城西渡桑干水。去城十里有温汤,疗疾有验。”温城当是桑干城,因那里有温汤而名温城。桑干城在蔚县代王城北90里,即今阳原县东80里大田诖乡之老东城。阳原县东70里三马坊乡有两个温泉疗养所,一属军队,一属乡政府,前来疗疾者远近闻名。三马坊乡在温泉西北4里,老东城距温泉10里。桑干城“城西渡桑干水,去城十里有温汤。”据此老东城正是桑干城。老东城还是西汉桑干县治和代郡治。《中国地名大辞典》说,“西汉代郡治桑干县,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东汉移郡治高柳,在今阳高县西北。”桑干城是因匈奴频年入侵毁弃的,久想到老东城看看,迄未成行。
唐彬起筑长城仓促,不久被问罪,不可能另起新线,当是完全利用了西起河北省阳原,东至朝鲜古碣石的秦始皇万里长城东段。晋长城是第二道修到朝鲜古碣石的长城。
中国长城史 第五章 后魏、东魏、北齐、北周长城
后魏泰常长城
长城专家定为赵、秦长城
一、泰常长城
《资治通鉴》载,后魏明元帝拓跋嗣泰常八年(423)正月丙辰十八“蠕蠕犯塞”。二月戊辰初一“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阴山,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以防柔然。”《魏书·天象志》2400页载,“泰常八年春,筑长城,距五原二千余里,置守卒,以备蠕蠕。”上面所记是同一道长城。
后魏长城是防御柔然的。柔然,古时北狄之一,东胡之别种。后魏初社仑叛魏,侵高车,兼并诸部,立庭于敦煌、张掖之北,自号丘豆伐可汗。学中国战阵法,屡寇魏,后败死。神瑞元年(414)社仑从弟大檀平定内乱,自立为牟汗纥升盖可汗(意为制胜之王),柔然复振。继续与北燕冯跋联盟,进入漠南,企图打开与内地的通道,与魏发生激烈冲突。迫使魏在长川之南建东西二千里长城防御之。太武帝拓跋焘始光元年(424)大檀率六万骑攻入云中(内蒙古托克托县),攻拔盛乐宫(和林格尔县),擒杀白道守将段进,不久大檀败退。次年,魏分五路进击漠北,大檀率众北走。神□元年(428)大檀遣子率万骑攻入魏边塞。次年,太武帝从崔浩计亲率大军分东西路会师柔然庭,至栗水(蒙古国南翁金河),大檀无备,率众西走,部落四散,人畜车庐损失数百万,仅马匹被掠去百余万,所属高车各部乘之倒戈,三十余万落投降。是年大檀因惨败发疾而卒。太武帝以其族愚昧无知和虫豸一样,改其号曰蠕蠕,亦作芮芮。
泰常七年(422)十一月,明元帝命子泰平王(即太武帝)“亲统六军出镇塞上,安定王弥与北新公安同居守。”故知泰常长城由泰平王督修。
《魏书·太宗(即明元帝)纪》天兴四年(412)十二月丁巳二十一,车驾北巡,至长城而还。“《资治通鉴》两卷本779页上注:“秦所筑长城也。”按秦长城在魏平城,今大同之北。北巡所到的长城不是秦长城,应是魏长城。可能魏在这一年就开始修筑长川长城,泰常八年为完工之年。泰常长城经过之地人烟稀少,而建筑材料多为石头,非短期可以建成,花十年时间建成是可能的。
二、泰常长城走向
长川城在今集宁东北兴和县地。兴和与其东河北赤城,其西河套五原东西呈一条直线,长城筑在塞上,是保卫魏都平城的。长城专家对这道长城还没有标出具体路线。
高旺《长城访古万里行》说,包头市固阳县城北14里有石长城,外墙高5米,内墙高2米、底宽3.1米,顶宽2.4米。长城专家考证为秦长城,那里立有秦长城碑。《长城百科全书》有彩色插图。本人认为实际是后魏长城。
固阳东面的后魏长城,高旺《内蒙古长城史话》说,从四子王旗补力太庙向西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额尔登敖包,在乌兰察布草原上匍匐着两段长城,由于在牧区只有自然残损,没有人为破坏,故原来的城墙、壕堑、烽燧、马面、戍堡等遗迹可以一览无遗。
往西南武川县二份子乡三份子村与红山子乡火烧羊圈村的长城,建筑结构与草原不同,此处长城为双墙双壕,戍堡少而烽燧多。其建筑是由北往南,外壕、外墙(副墙)、内壕,内墙(主墙)。外壕、外墙的高宽皆不及内壕、内墙。三份子村南北的一段长城内外墙相距27米,夯土层厚17厘米。主墙上筑有烽燧,间距400—500米。特有的情况是村南山岗上、两墙之间筑有一土石结构的戍堡。作者认为这是金代所筑。本人认为也是后魏所筑。
《万里长城》总1期晓铮著文和《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总11期王文忠著文说,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小佘太乡坤隆昌北2里查石太山(属阴山山脉的一支,西与德令山、狼山相接),山北的高坡上有用石块砌筑的长城400多里。城墙高5—7米,底宽4.1米,顶宽1.5—2.4米。城墙北面,面石大而平整,断面多见片石,里外叠压,上下层间垫沙土找平。墙顶至南侧地面0.8米,北侧距地面2米,可知长城是防御北方的。平均每2里筑烽火台一座。长城南2里山下有坤隆昌古城。这段长城为东西走向,东过固阳县,西经小佘太、白庙子、韩庆坝北、白音山盘北、苏独仑乡胡家沟,过莫伦河,向乌拉特中旗狼山方向延伸。据考古工作者认定,这道长城为赵武灵王长城,后来又为秦始皇所利用。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国家文物局拨款20万元予以维修。小佘太长城本人认为也应是后魏长城。
1986年第2期《文物天地》载《战国、秦、汉长城调整笔谈》说:狼山数百里的秦长城,以石质为主。如在乌拉特中旗巴音哈太乡一段长数百米长城,全为石块干砌,现存高度2米以上,有的高达4.8米,其墙基全为大型块石。长城恰逢河谷,若从谷底仰望,陡峭悬崖,直立如刀削,高达7、8米,甚至10米,及登至顶部,其内侧绝对高度仅数十公分至1米多,有的上面是一条人行平道。本人认为该文所谓的秦长城也是后魏长城。
上文《文物天地》和高旺《内蒙古长城史话》载,实地考察发现居延塞以东的长城是两条南北相距30—50公里不等东西并行的长城,当地学者谓之内外长城。外长城东起今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中西部,由列城、堠台、亭燧组成,经乌拉特后旗,西北至蒙古国的古庐朐(音渠)山,就是汉武帝时徐自为起的光禄塞。汉时号为绝塞,是最北的塞。内长城东起今包头市固阳县北,在乌拉特后旗北部乌力吉苏木锡尼乌苏,内外长城相距为20—30公里。内长城从锡尼乌苏往西全是石筑的长城,用青灰色的石片交错叠压而成,有的地段数十里一气相连,墙身坚实整齐,保存较好。墙基宽3.5米,顶宽2.5米,高2—2.5米。锡尼乌苏往东有一段外包石片,内为夯土的长城,根基是用石块垒的。再往东全是土夯的长城。
《新唐书·地理志》1148页“又涉屯根水,五十里至安乐戍,戍在河西壖(音软阳,河边地),其东壖有古大同城。今大同城故永济栅也。北经大泊(今乌梁素海),十七里至金河。又经后魏沃野镇城,傍金河,过古长城,九十里至吐俱麟川。”按大同城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西北,故天德军城西南,隋时所筑。《隋书·长孙晟传》开皇十九年(599)“染干(突厥沙钵略弟处罗侯子)因晟奏雍虞闾(沙钵略子)作反具欲打大同城,诏发六总管出塞讨之。”唐曰永济栅,亦曰永清栅。沃野镇在乌拉特前旗西北60里乌梁素海北苏独伦乡根场古城。该城之北的古长城即后魏长城。
上面固阳、乌拉特前旗、中旗以及后旗的内长城都是后魏长城。从赤城起,只有达到乌拉特后旗,里程才达到二千里之数。后魏长城多为石砌,只有高大的城墙才能挡住柔然骑兵。后魏开石筑长城先河,后来北齐长城也多是石筑。该长城建在人烟稀少,地域辽阔,全是石筑,工程量巨大,绝非一朝一夕可以筑成,从天兴四年至泰常八年(412—423),花12年时间筑成是合理的。
畿上塞围不是长城
一、畿上塞围不是长城
后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七年(446)六月丙戌初四,“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东起上谷,西至黄河,广袤皆千里。”太平真君九年(448)“罢塞围作。”畿上塞围是什么工程,筑成没有,史书没有说明。魏在都城平城置司州,司州在今大同。
1931年臧励和等编著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认为畿上塞围是长城,说“其地点东起宣化,西抵黄河,略当明代之宣府、大同两镇。”长城专家罗哲文著《长城》说,“即是从现在北京居庸关,向南至灵丘,再向西经平型、北楼、雁门、宁武、偏头诸关而达山西河曲县,当时把这道长城称之为畿上塞围,是因为它环绕于国都大同的南面,用它来保卫国都之义。”长城专家还说畿上塞围是八达岭筑长城的开始,八达岭特区立有石碑纪其事。
畿上塞围不是长城,理由有二:1、从“围”字的意义说就不是长城,古代修志用字非常准确,围怎么能是长城呢?有的说今宣化、大同明内外长城就是原畿上塞围,如果畿上塞围是长城应是防御四周的,而明内外长城则都是防御北方的。
2、太武帝拓跋焘时武力强盛,北击走柔然,灭掉夏、北燕、北凉,东降朝鲜,西服鄯善等国,取宋虎牢、滑台等河南地,统一北中国。连修竣京城宫室的建议都不采纳,怎么会筑畿上塞围一周长城作茧自缚呢!
二、畿上塞围是苑囿,是狩猎场地
高车是古代铁勒的别称,因所使用车轮高大,故名。《魏书·高车传》2307页载,天兴二年(399)二月丁亥朔,太祖拓跋珪命诸将分东西两道,自率六军从中道,诸军云合,破高车杂种三十余部,获七万余口,马三十余万匹,牛羊百四十余万。骠骑大将军卫王拓跋仪督三万骑从绝漠千余里,破其遗逬七部,获两万余口,马五万余匹,牛羊二十余万头,高车二十余万众,并服玩诸物。于是高车大惧,诸部震骇。太祖还次牛川(一说在今呼和浩特西南,一说在今兴和,当以后说为是。),及薄山,并刻石纪功。南引,大校猎,以高车为围,骑徒遮列,周七百余里,聚杂兽于其中。因驱至平城,即以高车众起鹿苑,南因台阴(山西山阴),北距长城(秦汉长城),东包白登(阳高),属之西山,广轮数十里,凿渠引武川水(源出左云,东流经大同东南入御河。)注之苑中,疏为三沟,分流宫城内外。又穿鸿雁池。同年秋七月辛酉初七,大阅于鹿苑。
太宗明元帝跋跋嗣泰常六年(421)发京师六千人筑苑,起自旧苑,东包白登,周回三十余里。太武帝拓跋焘神□四年(431)十一月丙辰初十,北部敕勒莫弗库若于,率其部数万骑,驱鹿数百万,诣行在所,帝因而大狩以赐从者,勒石漠南,以纪功德。太延二年(436)冬十一月已酉初一帝行幸棝杨,驱野马于云中,置野马苑。
当时各郡也有建苑囿之风。《北史·阳斐传》孝庄帝(元子攸,528—530年在位)时,阳斐除廷尉少卿。东郡太守陆士佩以黎阳(河南浚县东北,当时属东郡)关河形胜,欲因山壑以为公家苑囿。斐书答以国步始康,人劳未息,诚宜轻徭薄赋,勤恤人隐。士佩不从。
太武帝时国力强盛,必然兴建更大的畿上塞围,以供狩猎之用。如陆士佩等地方官吏因本身享受也必予以支持。
太平真君九年(448)罢塞围作。为什么罢塞围作,因为古弼的谏言。《魏书·古弼传》载:恭宗(拓跋晃,太武帝子)总摄万机,徵古弼为东宫四辅,与宜都王穆寿并参政事。上谷民上书,言苑囿过度,民无田业,乞减太半,以赐贫人。弼览而善之,入欲陈奏,遇太武帝正与给事中刘树围棋,意不听奏事。弼侍坐良久,不得申奏,乃起,于帝前揪刘树头,拽下床,以手击其耳,以拳殴其背曰:“朝廷治理不好,都是你等之罪!”帝失容放下棋曰:“不听奏事,实在朕躬,树有什么罪,放开他。”古弼具状以闻,帝奇弼公直,皆可其所奏,罢塞围作,把土地给予百姓。
可见,塞围之罢是太武帝采纳了古弼的谏言而停建的。本是太平真君九年事,而《资治通鉴》把此事记在太平真君五年,《通鉴注》还说,“上谷至代郡甚远,魏未尝置苑囿于其地,当指道武帝起鹿苑之事。”事实鹿苑没罢,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年(448)六月已丑十三,还幸鹿野苑,即鹿苑和野马苑。《资治通鉴》载,“发司、幽、定、冀四州兵十万人修畿上塞围。”“兵”字也是误加,此项工程军队没有参加。
畿上塞围不可能是夯土墙,大约因地形围栅而成,其遗迹不可能存到现在。
附:古弼传略
古弼,代人也,少忠谨,善骑射。明元帝嘉其直而有用,赐名曰笔,后改名弼,言其有辅佐才也。景穆(太武帝子拓跋晃)总摄万机,征为东宫四辅,与宜都王穆寿并参政事,迁尚书令。
上谷人上书,方苑囿过度,人无田业,宜减太半,以赐贫者,弼入欲陈奏,遇帝与给事中刘树棋,志不听事,侍坐良久,不获申闻,乃起,于帝前捽(zuo昨,揪。)树头,掣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殴其背曰:“朝廷不理,实尔之罪!”帝失容放棋曰:“不听奏事,朕之过,树何罪,置之。”弼具状以闻,帝奇弼公直,皆可其奏,以与百姓。弼曰:“为臣逞志于君前者非无罪也。”乃诣公车,免冠徒跣,自劾请罪。帝遣使者召之,谓曰;“卿其冠履,吾闻筑社之役,蹇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然则卿有何罪。自今以后,苟利社稷,益国便民者,虽复颠沛造次,卿则为之,无所顾也。”
太武大阅,将校猎于河西,弼留守,诏以肥马给骑人,弼命给弱者。太武大怒曰:“尖头奴,敢裁量朕也!朕还台,先斩此奴。”弼头尖,帝常名之曰笔头,时人呼为笔公。弼属官惶怖惧诛,弼告之曰:“吾以为事君使畋(tian田,打猎)猎不适盘游,其罪小也;不备不虞,使戎寇恣逸,其罪大也。今北狄孔炽,南虏未灭,狡焉之志,窥伺边境,是吾忧也。故选肥马备军实,为不虞之远虑。苟使国家有利,吾何避死乎!明主可以理干,此自吾罪,非卿等之咎。”帝闻而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赐衣一袭,马二匹,鹿十头(当时马比鹿贵)。后车驾畋于山北,大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牛五百乘以运之。帝寻谓从者曰:“笔公必不与我,汝辈不如马运之速。”遂还。行百余里而弼表至,曰:“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猪鹿窃食,鸟雁侵费,风波斩耗,朝夕参倍(早收晚收相差三倍),乞赐矜缓,使得收载。”帝谓左右曰:“笔公果如朕所卜,可谓社稷之臣。”弼虽事务殷凑,而读书不辍,口不言禁中事。文成帝(拓跋浚,太武帝孙)即位,坐法死,时人冤之。
注释:
筑社之役,蹇厥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蹇厥jian jue 音简厥,艰难、颠沛。这句话的意思是,土木工程劳动人民付出艰辛的汗水,主管者必须慎重对待,神才能赐给你福祉。
后魏没建六镇长城
一、后魏北边六镇
魏太武帝拓跋焘破柔然,列置降人于漠南,东起濡源(滦河源),西至五原、阴山,东西三千里,分为六镇,从西至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其沃野镇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北根子场古城,在泰常长城之内,不受柔然侵拢。其后太和年间在怀荒东建御夷镇。《资治通鉴》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六镇之名均无沃野,而有御夷。
太和年六镇均在泰常八年(423)所筑长城之北。其现今具体地址如下:
怀朔,固阳县北五十里白灵淖乡库伦城。
武川,武川县乌兰不浪土城梁古城。
抚冥,四子王旗乌兰花东南土城子。
柔玄,察右后旗白音查干古城,在大同正北。
怀荒,河北张北县境。
御夷,初在河北沽源县东北,后徙独石口东,名候卤城,太和中更名御夷镇。
二、未筑六镇长城
太和八年(484)中书监高闾向孝文帝元宏上表说,“北狄(柔然)悍愚,同于禽兽,所长者野战,所短者攻城,若以狄之所短,夺其所长,则虽众不能成患,虽来不能深入。又狄散居野泽,随逐水草,战则与家业并至,奔则与畜牧俱逃,不赍资粮,而饮食自足,是以历代能为边患。六镇势分,倍众不斗(谓敌人众力加倍,则镇人不敢斗也。),互相围逼,难以制之。请依秦汉故事,于六镇之北筑长城,择要害之地,往往开门,造小城于其侧,置兵捍守,狄既不攻城,野掠无获,草尽则走,终必惩艾。计六镇东西不过千里(实为三千里),一夫一日之功可成三步之地,强弱相兼,不过用十万人,一月可就,虽有暂劳,可以永逸。凡长城有五利;罢游防之苦,一也。北部放牧,无抄掠之患,二也。登城观敌,以逸待劳,三也。息无时之备,四也。岁常游运(运粮以实塞下),永得不匮,五也。
高闾虽提出修长城其利有五的建议,孝文帝只是“优诏答之” ,或“比当与卿面议” ,说明没有采纳付诸实施。时孝文帝正议迁都变俗,事必躬亲,在六镇修筑长城,必然引起骚动。如果动工修筑,史书怎能没有记载?
直到宣武帝元恪景明四年(503)车骑大将军源怀出巡北边,仍然是“东西为九城”防御柔然。(已知七城,另二城名字不明。)
董耀会著《长城万里行》149页也说,太常卿高闾曾上表建议修筑一道长城,将六镇连接起来,但这项建议并未得以实施。
根本没有修筑的长城,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展陈却说建有六镇长城。有的长城史话插图把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七镇都包在泰常八年长城之内。既然六镇(或七镇)已在长城之内,为什么高闾还请建长城呢?
高闾,雍奴(治今天津武清县东8里)人,字阎士,本名驴。博通经史,下笔成章,司徒崔浩见而奇之,乃改名为闾并为取字,仕为中书侍郎。景明初(景明,宣武帝元恪年号,元年为500)历中书令、给事中。凡国家诏令颂赞之类皆出其手,其文章与高允相上下,时称二高,官至太常卿。
东魏肆州长城
一、高欢筑长城防柔然
《魏书·孝静帝纪》武定元年(543)秋八月,“齐献武王(即丞相高欢)召夫五万筑长城于肆州北山,西自马陵戍,东至土墱,四十日罢。”《资治通鉴》注:马陵盖东魏置戍之地。《九域志》,代州崞县(今原平市)有土墱寨。墱,北史作隥。
高欢为什么要在肆州筑长城?后魏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534),高欢兵逼洛阳,赶走元修,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是为东魏。高欢是以晋阳(今太原)为根据地起家,建成霸业。东魏虽都邺城,但高欢在晋阳建大丞相府,遥控东魏政权,史谓“军国政务,皆归相府。”晋阳成为东魏的政治军事中心,元氏政权不过傀儡而已。北齐后在晋阳置龙山县,视为陪都,故对晋阳守卫极严。
东魏建立后,西面和南西以黄河与河南洛阳一线宇文泰控制的西魏相对立,不断发生激烈的战争。北面受到山胡、柔然等族南下骚扰。就当时国力而言,东魏不能同时在两条战线上取胜,故对威胁较次的北面采取和亲联姻和修筑长城来安定北边。肆州长城主要是防御柔然的。有这么一条记载:
武定三年(545)西魏与柔然兵头可汗谋连兵来伐东魏,丞相高欢患之,遣行台郎中杜弼使于柔然,为世子高澄求婚。头兵可汗说:“高王自娶则可。”欢犹豫未决,娄妃说:“国家大计,愿勿疑也。”世子高澄、尉景亦劝之。欢乃遣镇南将军慕容俨往聘之,号曰蠕蠕公主。秋八月,高欢亲迎公主于下馆(在并州阳曲县,今太原南4里)。公主至,娄妃避正室以处之,欢跪而拜谢,娄妃说:“彼将觉之,愿绝勿顾”。头兵可汗使其弟秃突佳来送女,且报聘,仍戒之说:“待见外孙乃归”。公主性严毅,终身不说华言。欢尝病不得往,秃突佳怨恚,欢舆疾就之。(见《资治通鉴》1052页)时高欢年50岁,从其对柔然的畏惧,可知筑长城是防御柔然的。
二、肆州长城走向
东魏肆州治在今山西忻州,肆州北山即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管涔山与恒山两大山系的相连处,在此筑长城,可控制从晋北进入晋中的通道。
2002年第二期《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所刊《东魏肆州长城》一文有详细勘察报道:东魏肆州长城分布于宁武县和原平市境内6个乡,大体呈东西走向,现有遗址实际长度约为60公里。长城西起宁武县城西7.2公里处的榆庄乡榆树坪村。然后顺管涔山东坡下行至苗庄村与苗庄古城北墙相连,又跨越恢河后,沿凤凰山西坡而上,经东坝沟、东庄乡三张庄后村,并于三张庄后村东5.5公里进入原平市,宁武境内长城约18公里。该段有三张庄后村、阎王壁、尖山□三座障城。原平市境内长城经后口、龙宫、段家堡、官地4个乡,于官地乡黑峪村北300米终止。原平境内约长43公里。该段有黑峪障城。
山西省文物局长城调查组写的《东魏肆州长城》,这篇文章条理清晰,简繁适当,依据明据。下面再抄录几段:
东魏长城建筑所用材料,一般就地取材,宜石则石,宜土则土。现存长城遗址85%为片石垒砌,15%为土垒。片石垒砌又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箱式作法;另一种为以树木和片石混合垒砌。
土夯法:在长城遗址经过土层堆积较厚的地段采用这种筑法,土夯墙体的夯层一般为7~11厘米之间,寰形圆底夯,夯窝直径为5~6厘米。
箱式片石垒砌法:是长城墙体两侧用片石整齐垒砌,每隔几米、十几米不等中间打一隔墙,中间填充碎石、杂土,类似火车车厢一样。这是早期长城片石垒砌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墙体的强度,使之不易坍塌。
树石混砌法:这是该段长城建筑方法的特殊之处。即先用片石垒砌,当墙体达到一定高度后,将整树平放一层,然后又在上面再垒砌片石,这样几层片石,一层树,层层垒砌,借以加强墙体的强度。
用石片垒砌的长城,当地人称之“石碣边墙”。
原平市龙宫乡至段家堡乡这段长城遗址有一个特别之处,墙体剖面包含有多层木炭灰及木炭,墙体表面大多凝结成块状,个别块状上有褐色或淡绿色玻璃质晶体,火烧痕迹明显,在当地百姓中流传有火烧边墙的传说,不知是当时人为呢,还是因雷电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天火呢?
原平市官地乡黑峪村与段家堡乡南坡村交界处的长城遗址内侧,有一处障城遗址,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20米,南北宽××米。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五》“土墱,旧志并以为盘道梁……以地形核之,当在崞县西北三十里之庙岭。”黑峪障城东距庙岭6公里,难道此城就是土墱吗?
北齐长城
北齐筑有五道长城
北齐是我国历史上大规模修筑长城的王朝之一,共建有五道长城,除修筑西起今陕北榆林,东至山海关的北长城外,在今山西北部,北京至河北各建有一道内城,在山西太谷南,河南各建有一道南长城,以抵御西魏、北周和突厥来自南北的入侵。
黄栌岭至社平戍长城
一、黄栌岭至社平戍长城走向
《北齐书·文宣帝记》天保三年(552)九月,“帝幸离石” 。冬十月,“自黄栌岭起长城,北至社平戍,四百余里,置三十六戍。”
从黄栌岭至社平戍四百余里长城的考察尚未见专论。关于其起止走向只有零星记载,其说有二:1、《资治通鉴》注,此长城盖起于唐石州(今离石),北抵武州(今繁峙)之境。社平,齐纪作社子。黄栌岭在乌突戍东。按黄栌岭在汾阳县西北60里,接离石县界。黄栌木质坚硬,是建筑长城断谷起障所用城杆最好木料,大约这里原来遍山是黄栌树,后被砍伐一空,只留下名字。说长城从黄栌岭东北行,衔接东魏肆州长城,然后延伸至繁峙。2、《长城百科全书》载,黄栌岭位于北齐南朔州西河郡(郡治今临汾县)西北60里;社平戍位于朔州广安郡(今朔州)西南,在今五寨县境。此说是从今离石往东北沿吕梁山脉修筑,与东魏宁武肆州长城相衔接。当以后说为是。北齐所筑长城率十里一戍,这三十六戍四百余里长城,想山西省文物局长城调查组早已查清。
二、长城是防御哪方的?
黄栌岭至社平戍长城是防御西魏、柔然及其后起者突厥的。黄河西岸今陕西就是西魏属地。柔然虽已被突厥击破,但尚存众多部落,必须加以防范。北齐文宣帝高洋新夺得帝位,此人勇猛善战,亲冒矢石,敢于深入,突厥称之为“英雄天子”。上述三股势力不敢轻易入侵。
下面介绍柔然是如何被突厥、北齐、北周三方灭掉的,即可了解北齐筑多道长城的原因。天保二年(551)突厥土门袭击柔然,大破之,柔然兵头可汗阿那瑰自杀,其太子庵罗辰及阿那瑰从弟登住俟利、登住子库提并帅众奔齐。余众复立登住次子铁伐为主。突厥土门自号伊利可汗,号其妻为可贺敦,子弟谓之特勒,别将兵者皆谓之设。
天保四年(553)齐主送柔然可汗铁伐之父登住及兄库提归其国。铁伐寻为契丹所杀,国人立登住为可汗。登住复为其大人阿富提所杀,国人立库提为可汗。十一已未初一,突厥复攻柔然,柔然举国奔齐。癸亥初五,齐主自晋阳北击突厥,迎纳柔然,废其可汗库提,立阿那瑰子庵罗辰为可汗,置之马邑川,给其廪饩缯帛。亲追突厥于朔州,突厥请和,许之而还。
天保五年(554)三月,柔然可汗庵罗辰叛齐,齐主自将出击,大破之,庵罗辰父子北走。夏四月,柔然寇齐肆州(今忻州),齐主自晋阳讨之,至恒州(今大同),柔然散走。齐主亲以二千余骑为殿,宿黄瓜堆。柔然别部数万骑掩至,帝安卧,平明乃起,神色自若,指画形势,纵兵奋击,柔然披靡,因溃围而出。柔然走,追击之,伏尸二十余里,获庵罗辰妻子,虏三万余口。令都督善无(在右玉县南)高阿那肱帅骑数千塞其走路,时柔然军犹盛,阿那肱以兵少请益,帝更减其半。阿那肱奋击,大破之。庵罗辰超越岩谷,仅以身免。五月,柔然乙旃达官寇西魏广武(在今陕北绥德),柱国李弼追击破之。六月,柔然帅余众东徙,且欲南寇,齐主帅轻骑邀之于金川(约在今呼和浩特南),柔然闻之远遁。营州刺史设伏击之,获其名王数十人。
天保六年(555)六月壬申二十三,齐主自将击柔然。秋七月已卯初一,至白道(今呼和浩特北),留辎重,帅轻骑五千追柔然。壬午初四,及之于怀朔镇(固阳县北50里),齐主亲犯矢石,频战,大破之。至于沃野(今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北),获其酋长及生口二万余,牛羊数十万。这年,突厥伊利可汗弟木杆可汗立,击柔然邓叔子(阿那瑰之叔父),灭之。叔子收其余烬奔西魏。木杆西破口厌哒(即白匈奴,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东走契丹,北并契骨(即黠戛斯),威服塞外诸国,其地东自辽海(辽河上游),西至西海(今黑海),达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达北海(今贝加尔湖),五六千里,皆属焉。木杆恃其强,请尽诛邓叔子等于西魏,使者相继于道。太师宇文泰收叔子以下三千余人付其使者,尽杀之于青城门外。(长安门东出南头第一门,曰霸城门,民见门色青,名曰青城门。)柔然可汗庵罗辰于天保五年被破后西奔,下落不明,柔然灭亡。
太谷马岭长城
一、太谷长城
《新唐书·地理志》载,“太原郡太谷东南八十里马岭上有长城,自平城至于鲁口三百里,贞观元年(627)废。”
唐平城,隋置,即赵简子所立平都故城。金改为仪城,元省。故城在今山西和顺县西。由此往西左权县有长城村。见《中国分省地图集》。
太谷长城建于何时,我请在太原铁道部第三工程局工作的王恩宽同志查询,复信说,到山西省政府和太谷、祁县都没有查到修建的时间,在祁县古籍部查到该长城线两个关口的资料:
马羚关:位于榆社县城西北62里(今属太谷县管辖)。关口宽150米,长200米,高220米。东西向石山对峙,巅峣谷深,坡陡路弯,周围有3个制高点,南为禁山,西北为园家凹山,东南为老拐牛山,是榆社通往太谷的重要关口。1939年阎锡山军一个师由此进犯榆社。
黑虎岭关:位于和顺县许村乡夫子岭村东2里。关口宽25米,长80米,高150米,关口东侧是陡坡,西侧为陡坡丘陵地,南北山岩,通过有阻。是山西与河北的分界点之一,也是控制河北邢台与原河南武安通往山西和顺的重要关口。1945年日寇大扫荡,八路军在此与敌作战5天。
二、推断为北齐所修
太谷长城当是东魏、北齐时高欢、高洋父子所建,因为:高欢以晋阳(今太原)起家,欢子高澄、高洋均盘踞晋阳,遥控邺都的东魏政权。高洋终于夺取东魏政权。
公元560年,孝昭帝高演即位于晋阳,改元皇建。立重镇于平阳(故城在临汾南),与周蒲州相对,深沟高垒,运粮积甲,彼闭关不出,则稍蚕食其河东之地,日使穷蹙;若彼出兵,非十万以上,不足为我敌。
561年武成帝高湛也即位于晋阳,改元大宁。563年,北周遣柱围杨忠将步骑一万与突厥十万骑从北道伐齐,又遣大将军达奚武帅步骑自南道出平阳,期会师晋阳。齐主自邺至晋阳,斛律光将兵三万屯平阳,拒达奚武。564年,周,突厥至晋阳,齐兵出战,突厥兵不肯战,周师大败,达奚武也退。
565年,后主高纬也即位于晋阳,改元天统。晋阳置龙山县。576年,周主率师八万取平阳,齐师十万拒战,齐大败,周取平阳,齐主奔邺。高澄子延宗即位于晋阳,改元德昌,立仅二日周取晋阳。
577年,周取邺灭齐。
北齐虽建都干邺,但始终以晋阳为其腹心地区,太谷长城当是北齐所建。
北齐北长城
第一次修到山海关的长城
齐筑从陕北榆林至山海关长城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五年(554)十二月庚申初八,“齐主北巡,至达速岭,行视山川险要,议起长城。”达速岭在今山西平鲁县西北。高洋打算在北部边疆建一道更长的长城以防御突厥。突厥木杆可汗时国势强盛,北齐、北周互相征伐,都担心对方与突厥交好,连兵来攻。故竞相拢络突厥,与之联姻,倾府库资财以事之。突厥则周旋于二国之间,有时援齐,有时援周,坐收渔利。
天保六年(555)六月庚戌朔“齐发民一百八十万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九百余里,命定州剌史赵郡王高叡领山东兵数万监筑之。”高叡,高欢弟赵郡王高琛(字永宝)之子。
天保七年(556)“齐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通鉴》注:考异曰,“去岁六月已云筑长城,而地名、长短不同,不知与此为一事,为二事。北齐书,北史皆然,今皆存之。”
二、对北齐北长城史料分析
1、天保六年首先筑成东起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今大同)一段九百里长城。天保七年接着向东西修筑,往东从夏口延伸至海;往西从恒州延伸至西河。西河即榆林河,一名清水河,古名帝原水,自边外流经陕北榆林市,注入无定河。长城全长三千余里。
2、“总秦戍”不是大同东北的一个地名。秦戍即秦长城,是说北齐长城是在秦长城线上修筑的。
3、北齐长城到了渔阳,今密云古北口,没有往北循秦长城修筑,而是往东南修到今渤海边山海关,北齐第一次把长城修到山海关。
4、幽州北夏口,幽州即今北京。《通鉴》注:“幽州夏口,即居庸下口。”夏口即今南口,南口在军都山南麓,在此修长城起不到防御作用,昌平区文物管理所文物普查在南口东西也没有发现古长城。夏口一地应另有解释。《新唐书·地理志》载,“居庸关,其北有防御军,古夏阳川也。”唐防御军城即今延庆县城,夏阳川即今妫川。近年,八达岭西帮水峪花家窑沟,八达岭东小张家口南山都发现了北齐石长城,可见夏口乃指八达岭,是夏阳川通向幽州的口子。
三、对斛律羡所筑长城分析
北齐武成帝高湛河清三年(564)九月,“突厥寇齐幽州,入长城,大掠而还,留屯塞北,更集结诸部,约周师再次攻齐。”齐调任斛律羡为幽州剌史,“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自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曲屈,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同年,闰九月乙巳初十,“突厥十余万复寇幽州,幽州刺史斛律羡率诸将迎战,突厥望见齐军容整齐,遂不敢战,退去。”后遣使求和。
上面斛律羡所筑长城,不是另选新线,是对天保年所筑长城的加固。所谓斩山筑城,也作堑山筑城,是把山的外面削去一部分,垒高而成。所谓断谷起障,是在山沟中用黄栌木为城杆作骨架,用石块垒成。宋末济南人周密写的《癸辛杂识》载,“长城之房居人以积雨后,或得坚木于城土中,识者谓名黄栌木,乃当时用以为城杆者,性极坚劲,不畏水湿而耐久,至今一两千年,犹有如楹(柱)者,以之为城杆最佳,盖筑城无以为杆不可。”文章没说城杆发现于什么地方。凡断谷起障均采用黄栌木为城杆,采自山西黄栌岭。
斛律羡加固的幽州长城,西自库堆戍,东拒于海,二千余里。库堆戍在什么地方?《明史·戚继光传》言,“蓟镇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蓟昌两镇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镇边城,也是二千里。镇边城有一条石长城,附近有个大营盘,大约这里就是库堆戍。斛律羡加固的正是幽州正北面包括上述延庆帮水峪至小张家口在内的二百里长城。
大榆树镇南山边几个村有的山头上面是平的,山周边有圆形建筑物,当地人名之“寨坡。”可能是北齐长城的配套防御设施,斛律羡把军队陈列在石长城和“寨坡”上,以震慑突厥,突厥望而退去。
四、齐北长城走向
关于齐北长城的走向,郭述祖著《山海关长城志》4页说,近人王国良在《中国长城沿革考》中有了比较具体的记述:“我们可以概括地说,从今山西离石县西北黄栌岭(北齐西汾)起,北到朔县西废武州界之社平戍,折而向东,斜经大同西北之总秦戍,再向东行,入河北省界,至赤城,转而向南,至居庸东,又转向东,而达渤海北岸的山海关。纵横三千里的大长城,曾经北齐修筑或增筑,秦、汉旧城又换一副面目了。”
上述把北齐两道长城随意和秦、汉长城连在一起,令人越看越胡涂。其实古文献和现存遗迹对齐北长城走向交代得很明白:
齐北长城从西河即陕北榆林起,沿秦长城走向修筑,不过北齐长城多是用石头垒砌的,秦、汉长城则多是土长城。
经过山西平鲁县西北达速岭。经过偏关,偏关县文化局副局长李贵说,偏关有北齐长城,建在山外侧,即山脊北山坡,用石头垒砌,不用粘合剂,名叫乱插边,十里有一土城。明长城走山脊。明长城和北齐长城过山沟互相穿插,城堡也互相打破。偏关县北面清水河县单台子乡石垛墕村看到两道长城,一高一矮,建在山脊的是明长城,当地叫“岔修边”;山北半坡的是北齐长城。
经过大同,北齐河清二年(563)十二月,“北周与突厥自北道伐北齐,逼晋阳,天大雪。”明年春正月庚申朔,“齐主登北城,悉其锐卒鼓嗓而出。突厥震骇,引上西山,不肯战,周兵大败而还。突厥引兵北还,纵兵大掠,晋阳以北七百里,人畜无遗。并州刺史段韶追之,不敢逼。还至陉岭(雁门关),冰滑,乃铺毡以度,胡马寒瘦,膝以下皆**。比至长城(《通鉴》原注,即文宣所筑长城。),马且死尽,截矟(矛长丈八曰矟,马上所使。)杖之以归。”文宣帝高洋所筑长城在大同。
经过延庆县八达岭镇帮水峪村花家窑沟南垭口,用大块红色毛石垒的北齐长城已如前文所述。《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总9期刊延庆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程金龙写的《延庆的长城》文中说,2001年6月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在调查八达岭长城发现了一段长城遗址,自岔道羊头山向东至西二道河,断续起伏,约有几十里,大都是用石头干碴堆垒而成,损坏严重,有的地段只能隐约看出痕迹。这也是北齐长城。
到了密云县古北口长城没有循秦长城往北,而是向东南修到山海关。高旺写的《博览长城风采》说,密云县北77公里东庄禾乡明司马台长城,东起望京台,西连金山岭,北齐石长城如一条巨龙匍匐在司马台关门的西山后川口村对面山上的大阴坡,长城高0.7米,宽2.5米,断断续续约6、7里长。起关门西山脚下,沿山脊在后川口与明金山岭长城连接。这是唯一一段偏离明长城的北齐长城,其余北齐长城都已迭压在明长城下面了。
电视片《望长城》第三集下说,河北遵化县兴隆庄,秦、明长城并存,石头垒的长城是秦长城。其实石长城是北齐长城。
《山海关长城志》说,经过实地考察北齐长城在秦皇岛市、抚宁县以及青龙县的走向及现状已大体查清。分中、南、北三段予以说明:中段从角山北坡上海拔355米的老龙台,经鸭子河、南刁部落、北刁部落,过石门寨、上庄坨,再沿石河西岸,穿过黑峪沟,基本走向是东南伸向西北。城墙已塌毁,但城基边缘砌石还在,基宽3—4米,用毛石、黄土砌筑,不见石灰,高度已不可知。《临渝县志》说,“铁雀关,在鸭水河庄西山上,南达角山石台,北连长城寺,为长城最古旧基。”铁雀关遗址在鸭水河村西南,遗址占地面积长宽各40米,也是毛石、黄土垒砌。南段从老龙台主峰顺坡南下,过石河,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段长城遗址顺山势再上高峰,那就是山海关城北的后角山。至于从后角山到渤海之滨的长城遗迹,就找不到了。访问当地老人,有的说在姜女庙西,沿八里铺、边墙子村一带,曾有“红墙子”的传说,但遗址已难寻到。有的则说,从后角山至老龙头的这段明长城,可能利用了北齐长城旧址。在老龙头就展示一段北齐长城。北段,从黑峪沟向北,到花场峪一带,现在还有高2米,宽3—4米,长约500米的城址。再向北的遗址待继续考察。据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张栋撰《山海关贞女祠碑记》中说,“土人传北大边即长城旧迹。”当地老人称之为“老边”。
1998年7月12日《中国文物报》报道:抚宁至山海关的古长城,查明为北齐至隋遗存,从线路走向和建筑结构上看,与明长城截然不同,二者显然不是同期所筑。山海关区文物局邀请中国长城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成大林同志及有关人士召开专题研讨会,使山海关境内长城的历史至少提前了800年。
北齐重城
北齐天保八年(557)“是年,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而东至乌圪戍,凡四百余里。”《通鉴》作,自库洛枝至乌纥戍。
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载:“幽州东北三十里有望京馆(即孙堠馆,在今北京朝阳区孙河),东行稍北十余里出古长城,四十里至顺州。”
宋王曾《上契丹事》说:“出燕京北门过古长城,四十里至孙堠馆。”路振《乘轺录》说:“自幽州北行三十里过长城。”《辽史·地理志》南京道“顺州归化军。黍谷山(在密云西南15里)邹衍吹律之地,南有齐长城。城东北有华林,天柱二庄。”
明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载:“顺义县西南二十里有天柱村(今名天竺)。二十里苇沟村,村东临温余河渡,渡南有长城遗迹。古长城,望之出顺州东北山间,至顺州乃折而南,负城西走,出望京之北,西南至广信之北,属之西山。”顺州即今北京顺义,广信在河北徐水县西25里。
《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14期周良撰《通州窑厂村北齐长城遗址》载:三方唐代墓志中提到齐长城:1、孙如玉墓志说“西有长城蓦山,南望朱雀林兼临河古戍,北有玄武垒至潞津古关,并是齐时所置。”2、孙封墓志说“左潞水兮右长城”。3、李丕墓志铭说“屹然孤坟,长城之东”。清代刘锡信所著《潞城考古录》载“通州城西北四里,有古长城遗址,迤北接顺义,南近通惠河北岸而上,逾河而南……其址又变而东西横亘,再南为州西门外入都孔道。”长城筑到今张家湾,设“临河古戍”,长城筑在今氵郭  县镇(通州南45里)东北一里,继续东傍笥沟修筑,南抵武清。《读史方舆纪要》云“武清县(旧县在今县西北8里)西南三十里有长城故址,延袤百里。”
北齐重城长城专家尚未标出具体行经路线,应是东北起北京密云,经顺义、通州、天津武清,西南至河北徐水西山中。
北齐勋掌长城
北齐清河二年(563)三月,“齐诏司空斛律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通鉴》1117页)
这道长城是防御北周的。勋掌城在今河南济源县西北25里。轵关在济源县西北15里,关当轵道之险,故名轵关,自古为险隘,乃三国至南北朝时兵家必争之地。晋郭缘生《述征记》太行八陉,第一就是轵关陉。
《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总第10期载张增午,李银录合写《豫北长城遗址的探索》文中说,河南省沁阳市常平乡天池岭上有长城遗址,蜿蜒于太行山晋豫交界的天池岭上,俗名“界墙”,在沁阳市境内长6里多,全为石筑,经人为破坏和自然风化,现存遗址宽2米左右,高1—2 .5米,大部为荆棘掩盖。本人认为沁阳西距济源约60里,此长城应为北齐南长城。
斛律金是朔州鲜卑敕勒部人,长子光、次子羡,父子均善骑射,为北齐名将。斛律金行兵用匈奴法,望尘识马足多少,嗅地知军度远近。有一次高欢为西魏军所败,欢身患病,士气低落,斛律金用鲜卑语唱敕勒歌以激励士气,歌词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后光、羡兄弟均被祖珽等所谗害。可惜现在找不到敕勒歌鲜卑语唱法。
对北齐筑长城的评论:
北齐创建者高欢本是中原今河北景县人。其祖父高湖从后燕奔后魏,高氏遂成鲜卑化汉人。高欢雄才大略,自孝昌丧乱以来,恒代以北尽为丘墟,北边六镇之民,相率内徙,就食齐晋。欢命诸州滨河及津梁置仓积谷,傍海煮盐,供军资,备饥馑,遂成霸业。居庸陉置纳款关,收取关税,就在此时。
文宣帝高洋能征善战,露髻肉袒,昼夜不息,行千余里,追击契丹,突厥佗钵可汗称之英雄天子,但文治不足,高洋及其后继诸帝均性情残暴。
天保八年(557)七月,河南北大蝗,齐主高洋问魏郡丞崔叔瓒曰:“何故致蝗?”对曰:“五行志,土功不时,蝗虫为灾,今外筑长城,内兴三台,殆以此乎。”齐主怒,使左右殴之,擢其发,溷沃其头,曳足以出。齐主北筑长城,南助萧庄(梁永嘉王),士马死者以数十万计。重以修筑台殿,赐与无节,府库之积,不足以供,乃减百官之禄,撤军人常廪,并省州郡县之职,以节费用。
天保中,北平无终(今河北玉田)人阳斐,除都水使者,诏监筑长城。
《北齐书·斛律光传》,“版筑之役(督修勋掌城及轵关长城),鞭挞人士,颇称其暴。”可见高洋修筑长城,役使民人,不惜民力,非常残暴。
注释:三台:魏武(曹操)筑三台于邺城西北隅,中曰铜雀,南曰金虎,北曰冰井,三台相距各六十步。其上复道楼阁相通,中尖悬绝,名曰三台。铜雀台高十丈,台瓦以琢砚石制作,传贮水不燥,世称铜雀瓦砚。其后后赵石虎更增高二丈。齐高洋中台更名金凤,南曰圣应,北曰崇光,皆高八丈。
北周长城
一、周筑长城
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六年(577)二月,灭北齐。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581)二月,代北周。北周控制北方全部边疆只有四年,因防御突厥入侵,也修筑了长城。
北周灭北齐,齐定州刺史范阳王高绍义(高洋子)奔突厥,突厥他钵可汗助之。武帝宣政元年(578)四月庚申二十三,佗钵可汗寇周幽州(北京),杀掠吏民,柱国刘雄率兵拒战,兵败死之。第二年,静帝宇文阐大象元年(579)五月,突厥又寇并州(山西太原)。六月,周“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立亭障,西自雁门,东至碣石。”《通鉴注》,“修齐所筑长城也。”
于翼,字文若,代人,美风仪,有识度。静帝大象初拜大司徒,诏巡长城,立亭障,西自雁门,东至碣石,创新改旧,咸得其要害,乃除幽州总管。翼素有威德,突厥不敢犯塞,百姓安之。
二、周长城在今山西段较北齐长城偏南
大象二年(580)周嫁千金公主(宇文泰子赵王宇文招女)与突厥东面可汗摄图,又遣建威县侯贺若谊赂他钵可汗,以求高绍义。佗钵伪与绍义猎于南境,使谊执绍义归长安。
北周长城完全建在北齐北长城线上,只有山西段,西起雁门,在战国赵肃侯北长城线上,比北齐北长城偏南。至于于翼对北齐长城的“创新改旧,咸得其要害,”是指什么改旧,恐怕查不清了。
隋长城
第一道修到宁夏银川的长城
一、隋筑长城御突厥
隋开皇元年(581)二月,杨坚夺取北周皇位。隋主即立,待突厥礼薄,突厥大怨。这年东面可汗摄图己夺得可汗位,号沙钵略可汗。千金公主伤其宗社复灭,日夜言于沙钵略,请为周室复仇。《隋书•长孙晟传》载,摄图曰“我周家亲也,今隋公自立而不能制,复何面目见可贺敦(突厥语皇后)乎!”因与故齐营州刺史高宝宁(据和龙,今辽宁朝阳。)合兵为寇,攻陷临渝镇(今河北抚宁),约诸面部落南侵。高祖(杨坚)新立,由是大惧,修筑长城,发兵屯北境。《资治通鉴》1160页说:隋主患之,敕缘边修保障,竣长城,命上柱国武威阴寿镇幽州,京兆尹虞庆则镇并州,屯兵数万以备之。
二、开皇年筑长城四次
隋从开皇元年(581)修筑长城,据《隋书》、《资治通鉴》所载,前后修筑七次,文帝开皇年四次,炀帝大业年三次。
《日下旧闻考》引《元和郡县志》载“开皇长城起岚州合河县(合河县城下,蔚汾水与黄河合,在今山西兴县西北50里),经幽州,皆古迹修筑。”《长安客话》135页引《元和志》“开皇长城自代之繁峙县,北经蔚州入飞狐县,此又补秦之所未筑。”
1、《隋书•高祖记》开皇元年四月,发稽胡修长城,二旬而罢。”《资治通鉴》“隋主召汾州刺史韦冲为兼散骑常侍。时发稽胡筑长城,汾州胡千余人在途亡叛。帝召冲问计,冲对曰:‘夷狄之性,易为反复。皆由牧宰之不称之所致。臣请以礼绥静,可不劳而定。’帝然之,命冲绥怀叛者,月余皆至,并赴长城之役。”
2、《隋书•高祖记》开皇三年(583)二月,“突厥寇边。”三月癸亥二十五,“城榆关。”榆关,一作渝关,又称临榆关,临渝关,临闾关,即今秦皇岛市东之山海关。明初大将军徐达复修后改名山海关,一说故址在今抚宁县东之榆关镇。这是山海关建关之开始。
3、《隋书•高祖纪》及《崔仲方传》,“高祖受禅,崔仲方进爵固安县公。开皇五年(585)“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隋以夏州改置朔方郡,郡治在今陕北横山县西)、灵武筑长城,东至黄河、西拒绥州,南出勃出岭,绵亘七百里,以遏胡寇。”这是第一次把长城修到宁夏银川。开皇六年二月丙戌初五,“上复令崔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以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以遏胡寇。”
4、《隋书•高祖纪》开皇七年(587)二月,“发丁男十一万,修筑长城,二旬而罢。”
崔仲方,安平(今属河北)人,字不齐,有文武才略。周灭齐,隋灭陈及制定隋官制方面均有功勋。开皇年间修筑长诚,爱惜民力,利用农间,动工二旬。
三、突厥启民可汗内附
隋一面修筑长城防御突厥,一面又遣使突厥进行离间,开皇元年“命长孙晟为车骑将军,出黄龙道(即和龙,今辽宁朝阳),赉币赐奚、霫、契丹,遣为乡导,得至突厥沙钵略可汗弟处罗侯处,深布心腹,诱之内附,汉间既行,果相猜贰。”又主动遣大军出击,开皇二年破突厥于鸡头山、河北山、马邑,开皇三年卫王杨爽大破突厥于白道山(今呼和浩特北大青山)。
沙钵略可汗数为隋所败,开皇四年九月,乃请和亲。千金公主自请改姓杨氏,为隋主女。隋主遣使于沙钵略,更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隋虽与突厥和亲,乃继续修筑长城,至开皇七年修成西起宁夏银川,东至海,约3800里长城。
开皇十二年(597)突厥沙钵略死,子雍虞闾为都兰可汗。沙钵略可汗弟处罗侯子染干,为小可汗,号突利可汗,居北方,皆向隋求婚。大义公主怨望,隋主欲杀之,遣使谓之说;“杀大义公主,乃许婚。”都兰可汗杀大义公主。隋主以突利兵少力弱,易于抚驯,乃许突利婚,以安义公主妻之。都兰怒曰:“我大汗也,反不如染干。”遂抄掠边郡。开皇十九年(599)都兰合兵掩袭突利,大战长城下,突利大败,都兰尽杀其兄弟子侄,遂度河入蔚州(隋志,雁门郡灵丘县,北周置蔚州。)。突利部落散亡,夜与长孙晟数百骑入长安,隋以突利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华言意智健也。突厥归启民可汗者,男女万余口,上命长孙晟将兵五万人于朔州筑大利城(今内蒙古清水河县)以处之,时义安公主卒,复使晟持节送宗女义成公主以妻之。晟奏染干部落归者日众,虽在长城之内,犹被都兰抄惊,不得宁居,请徙五原以河为固,于夏、胜两州之间,东西至河,南北四百里,掘为横堑,令处其内,使得任情畜牧。上从之。是年十二月乙未初四,都兰为其部下所杀,国大乱。所部多归启民可汗。
四、炀帝筑游乐长城
隋炀帝杨广筑长城三次。《隋书•炀帝纪》大业三年(607)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绵亘千里。”《资治通鉴》说筑之二旬而罢。《隋书.地理志》定襄郡大利县(今内蒙古清水河县),有阴山,有紫河。《通典》紫河发源朔州善阳县(今朔县),金河(即浑河)上承紫河。《资治通鉴》1199载:尚书左仆射苏威谏,不可筑长城,上不听,筑之二旬而毕。太常卿高颎等私议,帝遇启民过厚,使虏知中国虚实,山川险易,恐为后患;又言长城之役,幸非急务,近来朝廷殊无纲纪,天元(北周宣帝宇文赟)之侈,以今方之,不亦甚乎!七月丙子二十九,高颎及礼部尚书宇文弼、光禄大夫贺若弼因私议朝政皆坐诛。事连苏威,亦坐免官。
八月壬午初六,车驾发榆林,历云中,溯金河(浑河)。时天下承平,百物丰实,甲士五十余万。马十万匹,旌旗辎重,千里不绝。令宇文恺等造观风行殿,上容侍卫者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施轮轴,倏忽推移。又作行城周二千步,以板为干,衣之以布,饰以丹青,楼橹悉备。胡人惊以为神,每望御营,十里之外,屈膝稽桑页;无敢乘马,启民奉庐帐以俟车驾。乙酉初九、帝幸其帐,启民奉觞上寿,跪伏恭甚,王侯以下,袒割于帐前,莫敢仰视。皇后亦幸义成公主帐,帝赐启民及公主金瓮各一。并以《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为题,写了一首长诗。其诗如下:故亦称此长城为游乐长城。
饮马长城窟行
萧萧秋风起,悠悠万里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枞注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崖驿马上,乘空风火发。借问长城候,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注解枞:chuang 窗, 通撞,当击讲。
2、大业四年(608)三月乙丑二十二,“车驾幸五原(五原在陕西境,《长安志》长安、万年二县之外,有毕原、白鹿原、少陵原、高阳原、细柳原,谓之五原。)因出塞巡长城。行宫设六合板城,载以枪车,每顿舍,则外其辕以为外围,内布铁菱,次施弩床,皆插钢锥外向,上施旋机弩。以绳连机,人来触绳,则弩机旋转,向所触而发。其外,又以矰(射鸟带丝绳短箭)周围,施铃柱槌磬,以知所警。”七月辛已初十,“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自榆谷而东。”九月辛已十一,“诏免长城役者一年租税。”此榆谷在什么地方史无明文,大约在陕北榆林以西。
3、大业四年,“是年,燕代缘边诸郡,时发卒百万筑长城,死者沿途可见。”令阎毗兼任翊卫长史,营建临朔宫(在今北京大兴),并受命督修长城,开永济渠。《资治通鉴》1200页说:“丁男不供,始役妇人”!连寡妇也征去修筑长城。
阎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笔画臻绝.能篆隶,性巧,谙练故事。
五、隋长城几个问题分析
1、隋开皇年所筑长城,开始完全在西起山西雁门,东至海的北周长城线上。后从雁门向西修到合河县(兴县西北50里)蔚汾水与黄河的汇合处。随着对突厥战争胜利,又恢复到西起陕北榆林往东的北齐长城线上。开皇五年(585)则从榆林向西修筑到银川黄河西,这是第一次把长城修到宁夏银川。西起银川,东至榆关约3700里长城开皇年间都是因古迹修筑,只具雏形,多简陋不能利用,其中多数是大业年间重筑的。
2、关于开皇五年隋文帝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在今陕北横山县西)、灵武筑长城,东至黄河,西拒绥州,南出勃出岭,绵亘七百里长城。”《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2001年第3期《宁夏盐池县古长城调查与试掘》一文说盐池县发现了一段与明长城走向基本平行的堤状人工堆积,属于隋长城。这条堆积从盐池县王乐井乡东牛毛井村东1.5公里处与明长城分开,东南至城郊乡八堡村以北700米处与明长城重合。又东南至县城(花马池古城)东1公里处再次分开,再向东南出宁夏境,于陕西定边县盐场堡乡二楼村以东约1公里处再次与明内长城重合。非重合部分全长约25公里。这条长城的其余部分明显被明内长城所压。隋长城系采用堆筑法筑成,因土质疏松不易夯实故采用此种筑法。长城表面呈弧状形土层堆积,土层表面用大平面重物拍打,没有夯实,层次清楚但不见夯迹。堆筑土层厚度差距大,最厚层达145厘米,最薄层18厘米。墙外侧比里侧土质坚硬,墙基外侧挖有壕堑.形成墙体外陡内缓,易守难攻。
长城沿线建有依墙内侧而筑,比墙体高大的墩台,墩台相邻间距为1430±15米。外形呈覆斗式,基宽6~8.5米,残高3~6米,夯层厚18~30厘米。
该文认为“东至黄河,西拒绥州”乃“西拒黄河,东至绥州”之误,《太平寰宇记》载:废怀远县(今宁夏银川),本汉富平县地。隋长城炀帝大业中筑,在县西北大河外灵武县(在今灵武西南、吴忠北黄河北岸,城被黄河冲毁。)东北隔河一百里。可见隋长城西起黄河西今银川西北,东至绥州即陕北绥德,恰好是700里。至于“南出勃出岭”,勃出岭当指陕北靖边县南白于山1823米主峰,秦、汉长城从西南向东北经过此岭。隋建V形长城在此向南伸出一段,是利用秦、汉长城占据此高地,以利防守。这段长城开皇五年动工。大业年竣工。
3、大业三年(607)“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二旬而罢,绵亘千里。”此千里长城包括旧绥远省南部的通溪长城。《绥乘•要隘》说:古长城,绥远南境城址,起清水河之北,缘胡山(今摩天岭)以东,跨和林格尔南,乃隋大业年间所筑。根据《山西省通志》及实地考察所得,这段长城具体走向,西起十二连城黄河东岸清水河县王桂窑乡二道塔北,跨缘胡山,在石壁(今石壁桥)西南二十里浑河西岸中断,过浑河,长城折东沿刘四窑梁南爬上边墙壕墩,与明代次边交接,又从边墙壕墩东至杀虎口北和林格尔县二道边村浑河西岸,全长200余里。浑河,也名紫河。蒙语名乌兰木伦,意为红河。浑河上游称苍头河,发源山西朔州,经右玉县杀虎口流入内蒙古,经和林格尔、清水河两县入黄河,这道长城因循紫河而筑,亦称通溪长城。溪就指紫河。
4、《隋书•地理志》载:定襄郡大利(今内蒙古清水河县)有长城;楼烦郡静乐(今山西岢岚县)有长城;雁门郡雁门有关官,有长城;繁峙有长城;涿郡昌平有关官,有长城(关官在今延庆县八达岭南17里上关,长城在八达岭);安乐郡密云有长城;燕乐(在今密云东北70里)有长城;渔阳郡无终(今天津蓟县)有长城;北平郡卢龙有关官,有长城,有碣石山。可见隋长城经北京,经过延庆。
唐长城
唐代武功强盛,幽州北部疆域从今大同、宣化、怀来.延庆一线,扩展至赤城、张家口、内蒙古一线,原北京至晋北一线长城失去作用。兼之唐代将领如幽州刺史张仁愿以及安史之乱后的卢龙节度使,都主张修筑军城屯军,遇有敌人即深入敌境追击,不采取守势。在边防线建军城,如幽州北之防御军(今延庆县)、清夷军(旧怀来县城)、怀柔军、安塞军(在怀来、蔚县间。)武州(今宣化)、新州(今涿鹿)及北边七镇(或称山后八军,均在赤城县境)。除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筑过长城外,文献资料没有利用长城抗御敌人的记载。
另外,高丽在今中国东北建有一道防御唐朝的长城。当时东北南部为高丽所据。
高丽长城
一、高丽长城建筑年代及走向
《旧唐书•高丽传》唐贞观五年(631)“高建武惧伐其国,乃筑长城,东北自扶余城,西南至海,千里有余。”《新唐书•高丽传》所载相同。《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总第7期刊李健才《唐代高丽的扶余城和千里长城》一文引《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史记》载:“荣留王(高建武)十四年春二月,王动众筑长城,东北自扶余城,西南至海千余里,至宝藏王(高藏)五年,凡十六年毕工。”即从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五年(631),到贞观二十年(646)筑完千里长城。荣留王二十年,即贞观十一年(637)“王命西部大人盖苏文监长城之役。”
扶余城在今辽宁省昌图县(李健才文中说在今吉林省农安县),长城北起昌图、沿辽东千山山脉,经沈阳、辽阳之辽东城、海城之卑沙城、安市城和盖州城,而至大连附近海边,长1000余里。
二、唐伐高丽
《新唐书•高丽传》:高丽国王高建武是前国王高元异母弟,立于唐武德元年(618)。其国最大的官“号大对卢,比一品,总知国事,三年一代。若称职者,不拘年限,交替之日,获不相祗服,皆勒兵相攻,胜者为之;其王但闭宫自守,不能制御。”看来高丽是权臣专政。高建武一面筑长城,一面修好唐朝。贞观十四年(640)遣其太子恒权来朝,并贡方物;太宗优劳甚至。贞观十六年(642),高建武命西部大人盖苏文监修长城之役。这年“西部大人盖苏文摄职违法,诸大臣与建武议欲诛之,事泄。盖苏文乃悉召部兵,云将校阅,并盛陈酒馔于城南,诸大臣皆来临视,盖苏文勒兵尽杀之,死者百余人。焚仓库,因驰入王宫,杀建武,立建武弟大阳子藏为王,自立为莫离支,犹中国之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职务,自是专国政。盖苏文,姓泉氏,须貌甚伟,形体魁杰,身配五刀,左右莫敢仰视。恒令其属官俯伏于地,践之上马,及下马,并如之。出必先布队仗,导者长呼以辟行人,百姓畏之,皆自投坑谷。”《薛仁贵征东》说盖苏文善使飞刀即本此。
太宗闻建武死,为之举哀,使持节吊祭。次年,封其嗣王高藏为辽东郡王、高丽王。
贞观十九年(645)唐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领劲卒四万,战船五百艘,自莱州泛海趋平壤;以特进英国公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步骑六万趋辽东,两军合势,太宗亲御六军以会之,征高丽。夏四月,李勣军渡辽,拔盖牟城,以其城置盖州(即今辽宁省盖县)。五月,张亮军拔沙卑城(亦叫卑沙城、卑奢城,在今海城县境。)。李勣率兵攻辽东城(辽阳市北70里)。高丽从国内(高句丽王都,即丸郡,在今吉林辑安市)及新城(辽宁宜宾西30里)调步骑四万援辽东,被唐军击败。帝亲至辽东城下,督军攻城,李勣以抛车,飞三百斤石于一里之外,以击其城,所遇尽溃.乃拔其城,以其城为辽州。初,帝自定州每数里置一烽,属于辽城,与太子(李治)约,克辽城,当举烽。是日,帝命举烽,传入塞。八月,太宗攻安市城(在盖县东北),城中人坚守不动.每见太宗旌麾,必乘城鼓噪拒战,三日不能克。太宗以辽东仓储无几,士卒寒冻,乃诏班师。历安市城,城中皆屏声偃旗,城主登城拜手奉辞。太宗嘉其坚守,赐绢百疋,以奖励其事君之节。
高宗李治总章元年(668)盖苏文死,三子男生、男建、男产争夺莫离支位,内乱,帝遣英国公李勣率兵攻之。次年被灭,乃遣左武卫将军薛仁贵总兵镇守高丽。
上面唐进攻的辽东城、卑沙城、安市城、盖牟城均在高丽长城线上。至于太宗与太子李治约,攻克辽东城举烽传入塞内所筑的烽火台,当是今河北隆化县、承德县、内蒙古宁城县、辽宁建平县境内发现的若干座墩台,墩台均沿河流或山谷修筑,远近不一,远者3-4里,近者1里多,最近的只有100米,烽火台修筑以能看到夜间举火,白天放烟,不误传烽报警为原则。冯永谦、何溥滢著《辽宁古长城》认为是一道以墩台与城墙交替构筑的汉武帝时所筑的长城。
唐张说长城
一、张说筑妫州长城
张说所筑长城,是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奚、霫、契丹的。《新唐书•地理志》载:妫州北九十里有长城,开元中中书令张说筑。《通典》:妫川郡,北至张说所筑长城九十里,西北至新长城为界三百八十里,东北至九十八里长城为界。妫川今理怀戎县。
按妫川郡治怀戎县,即妫州,在今旧怀来县城,城北80里,即今长安岭。长城自长安岭向东西修筑,西北至新长城380里,东北至新长城98里,这是沿妫川郡北界筑的长城,总长约480里。
张说所筑长城据下面孙逖所撰《张公说遗爱颂碑》,往东修筑到密云古北口,全长千余里。是防御奚、霫、契丹的。也是经过北京的长城。经过不经过延庆还不清楚。2001年5月18日《八达岭长城报》刊王玲文章说:他们在古崖居山顶发现了城墙,长城专业成大林等共同登上山顶,果见一道石壁沿洞沟山脊而设,墙体无砖无灰,纯以巨石干插。又延庆县胜利街孟孝思告诉我,他曾在松山林场里见到一道石墙。我询问松山林场原场长田信雨,他说没见过石墙。以上二处石墙难道是唐代张说长城妫州东北界的东端?
长安岭,元代名枪竿岭。元乃贤《枪竿岭》诗有题注:“山腰长城遗址尚存” 。其诗曰:
饮马长城下,水寒风萧萧。游子在绝漠,仰望浮云飘。
前登枪竿岭,冈岑郁岧峣。崩崖断车辙,曾梯入云霄。
幽龛构绝壁,微径迂山椒。人行在木末,日落闻鸣蜩。
履险力疲苶注,凭高思飘飘。何当脱羁鞍,归种南山苗。
注解苶:nie 聂阳,疲倦貌。
二、孙逖撰《张说遗爱碑》说张说筑长城千里
《日下旧闻考》2495页载:《唐故幽州都督河北节度使燕国文贞张公说遗爱颂碑》,孙逖撰。其略曰:渤碣之北,有山戎焉。乍臣乍骄,或息或纵。镇之以大府。府有都督,威之以大军,军有节度。二者之任,万邦之屏。公受命处此,声振殊俗,于是堑山泽,起亭障,塞鸡鸣之扼,守阜陵之冲,遮大厦之路,距卢龙之口,延袤千里,横绝一方。修塞之后,人到于今赖焉。辨其谱系,范阳之大族也。叙其封略,燕国之名都也。征其政理,幽州之良牧也。蓟县父老感之所致.久而益思。远愬不才,追书威德。辞曰:圣出贤者见。为师为辅。大国宗文,殊方畏武。帝谓幽朔,人思镇抚。受命载瞻,聿来兹土。谋猷既壮,阙漏咸补。守固邦宁,财丰人聚。四牡既驾,三边无侮。何以予之,元衮及黼。范阳宗邑,燕垂守宇。德被塞翁,恩深召父。琢彼遗爱,传于终古。贞石不骞,蓟邱之下。
《文苑英华》载:孙逖,武水(故城在山东聊城县西南50里)人,自幼警敏有文思,年十五,赋土火炉,援笔成篇,理趣不凡。开元中举贤良方正,擢左拾遗,累迁中书舍人。典诏诰极精密,张九龄视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终太子少詹事。
张说,洛阳人,字道济,又字说之。开元九年至十四年(721~726)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在北方诸族中甚有威信,《资治通鉴》载,开元八年(720)六月,突厥降户仆固都督勺磨及足夹  跌部落散居受降城侧。朔方大使王晙言其阴引突厥,谋陷军城,密奏请诛之。诱勺磨等宴于受降城,伏兵悉杀之,河曲降户殆尽。拔野固、同罗诸部在大同横野军(在蔚州)之侧者,闻之皆汹惧。秋,并州长史天兵节度大使张说引二十骑持节即其部落慰抚之,因宿其帐下。副使李宪以虏情难信,驰书止之。说复书曰:“吾肉非黄羊,必不畏食;血非野马,必不畏刺。士见危致命,此吾效死之秋也。”拔曳固、同罗由是遂安。
先是,朔方大总管王晙奏请西发拔悉密(亦突厥种,居北庭,酋长姓阿史那氏),东发奚、契丹,期以今秋掩突厥可汗毗伽(默啜兄,骨咄禄可汗子)牙帐于稽洛水(在今内蒙古乌拉特旗)上。既而拔悉密果发兵逼突厥牙帐,而朔方及奚、契丹兵不至。拔悉密惧,引退,突厥以兵蹑之,去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二百里,分兵间道先围北庭,因纵兵击拔悉密,大破之,拔悉密众溃,走趋北庭,不得入,尽为突厥所虏。十一月辛未二十三,突厥败凉州节度使杨敬述兵于删丹(甘肃山丹),掠契苾部落而去。毗伽由是大振,尽有默啜之众。寇甘凉等地。
开元九年(721)二月丙戌初九,突厥毗伽复遣使求和,上赐书,谕以“曩昔国家与突厥和亲,华夷安逸,甲兵休息,国家买突厥羊马,突厥受国家缯帛,彼此丰给。自数十年来,不复如旧,正由默啜无信,口和心叛,数出盗兵,寇抄边鄙,人怨神怒,陨身丧元。吉凶之验,皆可汗所见,今复蹈前迹,掩袭甘凉,随遣使人,更来求好,国家如天之复,如海之容,但取来情,不追往咎,可汗果有诚心,则共保遐福。不然,无烦使者徒尔往来,若其侵边,亦有以待,可汗其审图之。”九月癸亥十九,张说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张说筑长城当在这一年,即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开元十年(722)夏四月已亥二十九,以张说兼知朔方军节度使。闰五月壬申初二,张说如朔方巡边,去西北御防突厥。
五代应有岐长城
唐朝末年,军镇割据,互相征伐,以洛阳为中心建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周边先后建有岐、前蜀、吴越、燕、楚、南汉、闽、南平、后蜀、南唐十国,史称“五代十国”。王建据有四川,建立蜀国,史称前蜀。唐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封陇西郡王,据有今甘肃、陕西南部,自称岐王,建都凤翔(今陕西)。岐、蜀两国互相征伐。
《资治通鉴》1869页,后梁均王乾化四年(914)十二月癸未二十一,蜀王建假子兴州兼北路制置指挥使王宗铎攻岐阶州(治福津县,在今甘肃武都东南)及固镇(今甘肃徽县),破细砂等十一寨,斩首四千级。甲申二十二,蜀王建假子指挥使王宗俨破岐长城关等四寨,斩首二千级。
《新五代史》790页,蜀王建永平五年(915)遣假子王宗俦等攻岐,取其秦(甘肃天水)、凤(陕西凤县)、阶(甘肃武都东南)、成(甘肃成县)四州,至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
蜀王建通正元年(916),遣假子王宗绾等率兵十二万出大散关攻岐,取陇州(陕西陇县)。
今甘肃南部有岐建的长城关,推断必有岐建的长城。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资料。
河中长城
一、护**节度使李守贞反
河中,唐方镇名,至德二年(375)置,治蒲州(即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领蒲、绛、慈、隰、晋、同、虢七州。当今山西石楼、汾西、霍县以南和安泽、垣曲以西之晋西南地区。僖宗光启元年(885)赐军号曰护**。
后汉隐帝刘承祐乾祐元年(948)三月,护**节度使李守贞反,陷潼关。李守贞与京兆赵思绾、凤翔王景崇联合反叛,守贞自号秦王。夏四月辛巳初二,陕州兵马都监王玉克潼关。八月壬午初六,遣枢密使郭威讨李守贞。
乾祐二年(949)秋七月甲子二十三,郭威克河中,李守贞自焚死。
二、郭威筑长城围攻李守贞
《新五代史•李守贞传》596页,李守贞反,隐帝乃遣枢密使郭威率禁兵诸将白文珂等督攻之。诸将皆请先击赵思绾、王景崇,威计未知所向。行至华州,节度使扈彦珂谓威曰:“三叛连衡,以守贞为主,守贞先败,则思绾、景崇可传声而破矣。若舍近图远,使守贞出兵于后,思绾、景崇拒战于前,则汉兵屈矣。”威以为然,遂先击守贞。
是时,冯道罢相居河阳(今河南孟县)。威初出兵,过道家问策,道曰:“君知博乎?”威少无赖,好蒲博(梭牌),以为道讥之,艴然而怒。道曰:“凡博者钱多则多胜,钱少则多败,非其不善博,所以败者,势也。今合诸将之兵以攻一城,较其多少,胜败可知。”威大悟,谋以迟久困之。乃与诸将分为三栅,栅其城三面,而阙其南,发五县丁夫筑长城以连三栅。守贞出其兵坏长城,威辄补其所坏,守贞辄出争之,守贞兵常失十三四。如此逾年,守贞城中兵无几,而食又尽,杀人而食。威曰:“可矣”。乃为期日,督兵四面攻而破之。城破,守贞与妻子自焚。汉军入城,于烟烬中斩其首,传送京师,枭于南市。
这种为攻城筑的长城,未列入长城之数。
辽长城
辽建有二道长城
辽代建有镇东海口长城和清宁年所建长城,史志所载资料极为简略,介绍如下:
镇东海口长城
《辽史•太祖纪》:太祖耶律阿保机二年(908)冬十月乙亥朔,“筑长城于镇东海口。”长城具体位置及长度均无记载。
长城是辽建国初期所建,当是防御渤海国的。《资治通鉴》1899页:辽太祖天赞三年(924)七月“时东北诸夷皆役属契丹,惟勃海未服,契丹主谋入寇中原后唐,恐勃海掎其后,乃先举兵击勃海之辽东;遣其将奚酋秃绥及卢文进进据营、平等州,以扰燕地。”九月,“契丹攻勃海,无功而还。”太祖天显元年(926)勃海为辽所灭,改称东丹,以辽太子倍为东丹王。
渤海国,也作勃海,唐时以靺鞨粟末部为主体和部分高句丽人所建政权,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由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初称震国,也作振国。玄宗先天二年(713)遣崔忻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置忽汗州,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改称渤海。渤海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制度,使用汉文。肃宗宝应元年(762),诏晋升渤海为国。玄宗以后渤海经常派使臣到长安朝贡,请封号。多次派学生到京师太学学习,文化发达,农产品有稻、粟、豆、麦。手工业有布、绸、陶器。最盛时辖境有五京十四府六十二州。南有朝鲜咸镜、平安二道,北至黑龙江,东至乌苏里江。设置在乌苏里江东岸一带的四府十一州,西有辽宁桓仁、吉林通化、梅河口市一带。其国五京,一为王城,上京龙泉府,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渤海镇之东京城;二为东京龙原府,领庆、盐、穆、贺四州,唐贞元中常徙都于此,故城在今吉林浑春市附近,临海与日本通;三为南京南海府,即今朝鲜咸镜道之镜城;四为西京鸭绿府,在今吉林浑江市附近;五为中京显德府,在今吉林永吉县西南280里苏密城。《通志》“渤海为粟末之遗,中京为始兴之地。苏密即粟末之对音也”。
依渤海国境推断,镇东海口在今辽宁丹东市一带,长城也建在这一线上。
清宁长城
一、清宁年李仲禧筑长城
罗哲文著《长城》说,据《宏简录•李俨传》载: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四年(1058)在鸭子河至混同江之间修筑一段长城,规模不大。
按这道长城不是李俨所筑,乃李俨之父李仲禧所筑。《辽史•耶律俨传》1415页:俨字若思,析津(今北京)人,本姓李氏。俨咸雍年(1065~1074)始登进士。父仲禧,重熙中(1032~1055)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1058),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咸雍初,出为榆州刺史。俄诏复旧职,迁汉人行宫都部署。六年(1070)赐国姓,封韩国公,改南院枢密使。
《辽史•大公鼎传》1060页,大公鼎,咸雍十年(1074)登进士第,调沈州(今辽宁沈阳)观察判官。辽东雨水伤禾,北枢密院大发丁壮以完堤防。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使农之道。”边障甫宁即指前面说的长城刚筑完。这道长城从清宁四年一直筑到咸雍年(元年为1065)前后达10余年之久。
二、长城所在地及防御何方
鸭子河,即今松花江;混同江,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后称混同江,也叫第二松花江。高旺著《内蒙古长城史话》说:从鸭子河(松花江)至混同江(黑龙江)之间,有一段长城,在松花江右岸吉林省舒兰县境,长24里,呈东南至西北走向。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所列历代长城表,说这道长城长约1400里。与高旺长24里之说相距甚远。不过要从舒兰县修到黑龙江去还真得有1400里的长城。
这道长城是防御兀惹部的。《辽史•圣宗纪》统和十三年(995)兀惹乌昭庆反,与渤海燕颇等攻铁骊(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东混同江沿岸地)。遣奚王和朔奴等讨之。奚王和朔奴等驻于铁骊,进至兀惹城。攻城不克,掠地东南,循高丽北界而还。以地远粮绝,士马死伤大半。奚王和朔奴和东京留守萧恒德等五人被削官。这道长城当是为防御兀惹部而建。《续资治通鉴》清宁四年春正月壬申朔,“辽主如鸭子河”。道宗大约就是为了巡视此地防守而去的。
兀惹,在吉林东北一带,也作乌惹。《满洲源流考》作窝集,在吉林珲春县境。窝集,森林之义,亦名东海窝集部。所属部以十数,即汉魏之沃沮,元之乌者、吾者,明之兀者,永乐间置兀者卫、兀者左卫、兀者右卫、兀者后卫,皆野人也。其部族不一,而地甚广阔。明万历年间次第为满洲所并。
北宋曾利用陇东古长城
长城不是国界之一
一、长城不是国界
修筑长城的目的是防御敌人,保护屯垦,减轻转运,巩固边疆。历代长城都建筑在本国的国土上,长城之外有前哨城堡和大片疆土。长城上建有若干关口,战时据以御敌,平时可凭官方文书出入,起着稽查奸细与不法分子的作用。即使像春秋时期齐桓公所筑长城,《管子》说,“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长城之南也不会没有齐国的土地。
历史上各国之间从来没有固定的国界。强凌弱,众暴寡,国界不断变更。战国时燕国在今河北中部徐水一带建了一道南长城。燕王喜八年(前247)燕赵两国友好,“燕与赵易土,赵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调整了长城南北的土地。过了四年,燕王喜十二年,(前243)赵“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侵入燕长城。长城怎么会是国界?
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与辽国,宋始终未能收复,险要尽失。
宋、辽在今河北以燕长城为界,连年战争;在山西以赵肃侯北长城为界,也有争议;在陇东宋则利用了古秦、汉长城。
二、宋、辽在东线连年交战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冬十月甲寅十六,“北面前阵钤辖张斌与辽师遇于长城口(徐水西北25里),时积雨,辽人弓用皮弦皆缓湿,斌击败之。渐近界首,辽伏骑大起,而三路统帅未及进,前阵兵少,为辽师所乘,斌退保威鲁军。(威鲁军,也作威虏军,后改广信军,在徐水县西25里,即燕武遂邑。)
历经三年交战,真宗景德元年(1004)由宋岁输银三十万两与辽,两国签订“澶渊之盟”。宋将魏能守安肃军(今徐水),杨延朗(杨六郎)守广信军(徐水西25里遂城),二军地逼契丹,而攻围百战不能下,时人称曰,“铜梁门,铁遂城。”梁门即今徐水县城,北对长城门,也谓之梁门,宋置寨,为安肃军治。
徐水县东永清县发现宋御辽古战道,被称为“地下长城”。战道分布在永清县6个乡镇11个村,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战道以永清南关为起点,东南延伸向信安镇(本古淤口关,宋置破虏军,寻改信安军),西南延伸向霸州镇(古益津关,今霸县城)。这里是益津、瓦桥、岐沟三关的东线。地道建在地表1—5米以下,洞高矮各异,宽窄不一,约高1.6米,宽1米左右。均以30×16×18厘米巨型青砖砌成。有名“迷魂洞”、“藏兵洞”之说。“铜梁门,铁遂城”,大约也是这样的地上地下防御工程。
三、宋在西界则利用了古秦汉长城
《续资治通鉴》载,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知镇戎军(故治在今宁夏固原县)曹玮言,军境川原夷旷,便于骑战,非中国之利,请自陇山以东,循古长城堑(秦汉长城)以为限,从之。又言边民应募为弓箭手者,皆习障塞蹊隧(曲径小道),觧羌胡语,耐寒苦,有警可参正兵为前锋,而官未尝与器械资粮,难责其死力。请给以境内闲田,永蠲其租,春秋耕敛,州为出兵而护作之。诏人给田二顷,出甲士一人,及三顷者,出战马一匹。设堡戍,列部伍,指挥使以下,校长有功劳者,亦补军都指挥使,置巡检以统之。其后鄜、延、环、庆、泾、原并河东州军亦各募置。
鄜州治今陕西富县,延州治肤施,在绥德县东南50里,环州治今甘肃环县,庆州治今庆阳,泾州治今泾阳县北5里,原州治今镇原,均在秦汉长城线上。
曹玮,灵寿(属河北)人,曹彬三子,字宝臣。太宗时西夏李继迁叛,帝问谁可为将,彬荐玮可任,除同知渭州,时年十九。驭军严明,举措如老将。真宗即位,累迁知镇戎军,官终彰武军节度使,沈勇有谋,用士得其死力,出入神速不可测,将兵四十年,未尝失利。
四、宋、辽山西边界争议
宋、辽在今山西境国界也有争议,原议以蔚、朔、应三州长城为界,后被迫以黄(wei违)山为界,弃地南北500里,东西700里。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丙辰十三,辽主(道宗耶律洪基)以宋河东路增修戍垒,起铺舍,侵入辽蔚,应、朔三州界内,遣林牙萧禧来言,乞行毁撤,别立界至。禧归,神宗面谕以三州地界,俟遣官与北朝官即境上议之。夏四月,太常少卿刘忱、秘书丞吕大忠与辽枢密副使萧素等议疆界于代州境上。初刘忱、吕大忠既奉使,而大忠遭父丧,有诏起复知代州。忱对便殿,奏曰:“臣受命以来,在枢府考核文据,未见本朝有尺寸侵辽地,臣既辱使指,当以死拒之。”忱出疆,帝手敕曰:“辽理屈则忿,卿姑如所欲与之。”忱不奉诏。至是,与素等会于代,素等设次据主席,大忠却之,乃移次于长城北。改西上閤门使知石州。大忠数与素会,皆以理折之,稍屈,辽指蔚、应、朔三州分水岭土陇为界,及忱与之行视,无土陇,乃但云以分水岭为界,凡山皆有分水岭,相持久之不决。
代北疆议,逾时不决。九月,辽复遣萧禧来言。甲寅十九,诏枢密院议边防。冬十月壬申初八,遣中使赐韩琦、富弼、文彦博、曾公亮诏曰:“通好北敌,凡八十年,近岁以来,生事弥甚,代北之地,素无定封,故造衅端,妄来理辩,比敕官吏,同加案行,虽图籍甚明,而诡辞不服,今横使复至,意在必得,敌情无厌,事恐未已,万一不测,何以待之,古之大政,必咨故老,卿其具奏。”四位老臣奏请废除新法,行富国强兵之道。帝召刘忱、吕大忠与执政议之,将从其请。大忠曰:“彼遣一使来,即与地五百里,若使魏王英弼来,尽索关南地,亦与之乎?”帝默然。忱与大忠坚执不与,执政知不可夺,乃罢忱还三司,许大忠终制。
熙宁八年(1075)三月庚子初八,辽复遣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命韩缜与禧议之,争辩或至夜分,禧执分水岭之说不变,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帝不得已,遣知制诰沈括报聘(使辽)。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分界,今所争乃黄嵬山,相远三百余里。表论之,帝喜谓括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乃赐括白金千两,使行。括至辽,辽枢密副使杨遵勖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遵勖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它日复问,亦如之。遵勖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括曰:“师直为壮,曲为老,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凡六会,遵勖知不可夺,遂舍黄嵬而以天池请。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淳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上之,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秋七月,命天章阁待制韩缜如河东割地以畀辽。辽主以侵地之议起于耶律普锡,命普锡往正疆界,普锡力争不已,帝问于宰相王安石,安石曰:“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以笔画其地图,依黄嵬山为界,萧禧乃去。至是遣缜往,尽举与之,东西弃地七百里。监察御史里行分宁(今江西修水县)黄宁叹曰:“分水画境,失中国险矣!”其后辽人果包取两不耕地,下临雁门。”辽主擢普锡为南院宣徽使。
天池在宁武西南60里。黄嵬山,在原平县西南70里。此雁门关系南面的雁门关,在静乐县南。《清一统志》,忻州、代州俱有雁门关。代州在雁门山,建在前。忻州在雁门乡,建在后,此关东临汾水,西倚高山,连接岚、朔二州之界。
天池在朔州长城南近百里,去蔚州长城400里;黄嵬山又在天池南近百里。朝臣刘忱、吕大忠、沈括等多人争执的疆土,被王安石“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一句话,一笔划去南北350里,东西550里大片土地,实不可取。王安石的新法宜其失败。
金长城
金初在今朝鲜北部建有一道防御高丽的曷懒甸长城。明昌年间建界壕,名之明昌旧城、明昌新城。界壕也与后魏、北齐所筑的长城相同。
曷懒甸长城
唯一一道双向防御的长城
曷懒甸,金置曷懒路,治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辖今吉林长白山以东,图
们江流域以南,朝鲜咸镜南道定平、咸兴以北地。曷懒,译言榆树。辽史作曷懒,金史作孩懒,也作合懒、骇浪、海南、海兰。曷懒甸诸部是介于女真和高丽之间的部落。
初,曷懒甸诸部欲附女真,高丽闻之不欲其归附女真,归附女真于已不利,
使人邀止。女真募兵徇地曷懒甸,收叛亡七城。高丽执曷懒甸使者,于是五水之民皆附于高丽。女真连败高丽兵,高丽请和,女真立幕府于曷懒甸。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兄康宗乌雅束立之四年(1106)“高丽背约,杀二使,筑九城于曷懒甸,以兵数万来攻。斡赛(阿骨打弟)败之。斡赛母疾病,斡鲁(阿骨打从弟)代将其兵者数月,斡鲁亦筑九城,与高丽九城对抗,出则战,入则守。斡赛起复代斡鲁为将,用其法,卒城高丽。“(斡鲁先已筑九城,斡赛筑的城当是长城。)高丽复来攻,斡鲁复败之。高丽约以还逋逃之人,退九城之军,复所侵故地。九月,双方乃罢兵。”(见《金史•世纪》及《斡赛•斡鲁传》)
太祖天辅三年(1119)十一月,“高丽增筑曷懒甸长城三尺,边吏发兵止之,弗从,报曰:‘修补旧城’。曷懒甸孛堇(部长)胡剌古、习显以闻。诏曰:‘勿得侵轶生事,但慎固营垒,广布耳目而已。”(见《金史•太祖纪》33页《高丽传》2885页)时金正进兵攻辽,故在高丽采取守势。
天辅四年(1120)高丽国王王楷奉表称藩。上使高伯淑等使高丽,敕伯淑曰:“若彼一一听从,即以保州地赐之。”保州近高丽,辽侵高丽置保州,故治在今朝鲜平壤西北一百里。
太宗完颜吴乞买天会二年(1124)高丽国王上表,乞免索保州入亡边户。既而完颜勖(阿骨打从弟)表请不索保州亡入高丽户口,太宗从之,自是保州封域始定。
推断金没有把保州交还高丽,只是不索取保州逃亡到高丽的民人。保州既在平壤西北百里,曷懒甸长城必建在平壤与保州之间东西一线九城之间,长度应有500里。是金为防御高丽所建,后高丽加高三尺用以防金。这是历史上唯一一条双向防御的长城。
康宗乌雅束,为世祖劾里本之子,阿骨打之兄。斡赛,阿骨打之弟,封卫王。斡鲁,阿骨打从弟,封金源郡王。完颜勖,阿骨打从弟,封金源郡王。
金界壕
一、金世宗时未筑界壕
金界壕建于章宗完颜景明昌、承安年间。世宗完颜雍,大定年间虽曾动议修筑,但没付诸实施。由于海陵王完颜亮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激起契丹遗部札八、耶律窝斡造反,金筑界壕是防御契丹余部的。
大定元年(1161)契丹耶律窝斡反,杀札八,自为都元帅,攻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众至五万,称帝,改元天正。叛乱虽于大定二年平定,但其余部尚存。大定十年(1170)参知政事宗叙北巡,宗叙建议“筑堑壕为藩篱之固”,未被采纳。
《金史•李石传》载,北鄙岁警,朝廷欲发民穿深堑以御之。李石与丞相纥石烈良弼皆说:“不可。古筑长城备北,徒耗民力,无益于事。北俗无定居,出没不常,惟当以德怀柔之。若徒深堑,必当置戍,而塞北多风沙,曾未期年,堑已平矣。不可疲中国有用之力,为此无益之举。”事遂寝。
大定十七年(1177)正月,世宗完颜雍欲徙窝斡遗党散置之辽东,左丞相纥石烈良弼说“此辈已经赦宥,徙之恐生怨望。”金主曰:“此目前利益,朕为子孙后世考虑耳。”遂徙之。大定二十一年(1181)金增筑泰州(治今科尔沁左翼前旗治)、临潢等路边堡,以增强防御能力。
世宗在位二十八年,南北修好,与民休息,躬节俭,崇孝悌,信赏罚,重农桑,群臣守职,上下相守,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断罪,多不逾二十人,国中号称小尧舜。李石,辽阳人, 字子坚,世宗母舅,官御史大夫。左丞相纥石烈良弼,居相位几二十年,以成太平之功,号贤相。
二、完颜襄筑界壕
《金史•内族完颜襄传》章宗完颜景明昌二年(1191)北部契丹复叛,因请就用步卒穿壕筑障,起临潢左界北京路以为阻塞,言者多异同。诏襄问方略,襄说:“今兹之费虽百万贯,然功一成,则边防固而戍可减半,岁省三百万贯,且宽民转输之力,实为永利。”诏可。襄亲督视之,军民并役,又募饥民以佣即事,五旬而毕。于是西北、西南路亦治塞如所请。《金史》赞曰:迹襄之开凿壕堑以自固,其犹元魏、北齐之长城欤。
自明昌初西南、西北路沿临潢,达泰州,开筑壕堑以备大兵,役者三万人,连年未就。御史台言,“所开旋为风沙所平,无益于御侮,而徒劳民。”金主因旱灾,问平章政事张万公致灾之由。万公对曰:“劳民之久,恐伤和气,宜从御史台言罢之。”既而司空完颜襄以枢密使莅边,卒为开筑,民甚苦之。
《金史•独吉思忠传》及《金史•章宗纪》载,承安三年(1198)思忠为西北路招讨使,言各路边堡墙隍,西自坦舌,东至胡列么,凡六百里,向以起筑匆遽,工役迫促,虽有墙隍,并无女墙副堤。至承安五年(1200)增修女墙副堤,用工七十五万,止用屯戍军卒,役不及民,至是工竣。九月巳未二十六,尚书省以闻,诏奖之曰:直乾之维,搤边之要,正资守备,以靖翰藩,垣垒未固,卿督兹事役,唯用戍兵,民不知劳,时非淹久,已臻修毕,仍底工坚,赖尔忠勤,办兹心画,有嘉乃心,式副予怀。遂厚赐以银币。论者谓金之国势自兹弱矣。(兼见《续资治通鉴•金章宗承安五年》)
可见,东北路界壕明昌二年当年完工。西北路界壕到承安五年方完工。西南路则未提及。
完颜襄,大定间以左翼万户平契丹耶律窝斡,累拜平章政事。屯北京(河北平泉县大宁城),民方艰食,乃减价粜仓粟予以救济,或以兵食方阙为言。襄曰:“乌有(哪有)民足而兵不足者!”卒行之,民皆悦服。
三、界壕不是防御蒙古的
《续资治通鉴》说:金界壕是备御蒙古是不对的。成吉思汗于金泰和二年(1202)始战胜诸部强大起来。泰和六年(1206)登上汗位。成吉思汗曾入贡于金,章宗使卫王永济受贡于静州(在今辽宁境),成吉思汗见卫王不为礼,卫王欲请兵攻之,不果。章宗卒,新君嗣位,有诏至蒙古,传言当拜受,成吉思汗问新君为谁?金使说,“卫王也。”成吉思汗遽南面唾曰:“我谓中原皇帝,乃天上人,此等庸懦亦为之邪!何以拜为?”乃乘马北去。从此决定伐金。金界壕承安五年(1200)已建成,可见不是防蒙古的,后来金也没有利用界壕防御蒙古的记载。
而《元史•石抹也先传》有下面记载:石抹也先,迪列乣氏奚人。辽亡,其祖库烈儿誓不食金禄,率部落远徙。父脱罗华察儿亦不仕,有五子,也先其仲子也。也先年十岁,从其父问宗国辽被金灭之事,即大愤曰:“儿能复之!”及长勇力过人,善骑射,多智略,豪服诸部。金人闻其名,征为奚部长。即让其兄赡德纳曰:“兄姑受之,为保宗族计。”遂深自藏匿,居北野山,射狐鼠而食。成吉思汗起朔方,七年(1212)匹马归于蒙古。十年,率北京等路民一万二千余户来归,所将军皆猛士,衣黑为号,故曰黑军。可见契丹、奚人是有坚强组织的部落,时时威胁金边疆安全。金界壕是防御契丹、奚遗部的。
四、金界壕走向
关于金界壕,高旺写的《内蒙古长城史话》有详细记述,分明昌旧城、明昌新城,现将其走向及疑点列下:
明昌旧城
明昌旧城,东起大兴安呤北麓,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右旗上库力西
南5、6里一座古城,向西南进入旗政府所在地拉布达林镇,这段长45里。然后沿根河南岸平坦的草原上蜿蜒西行,到四卡折而向南沿额尔古纳河东岸行70里,至额尔德尼托罗辉卡伦,又南行45里越过额尔古纳河,进入俄罗斯境。这段共长约200里。遗迹模糊,时隐时现,有时难以寻找。《黑龙江省省志》云:“呼伦县(今海拉尔市)北二百二十里,根河之南,有城东端起乌兰哈达之北,西行百三十里,沿海拉图山脉,经库克多博喀伦,北折而南,沿额尔古纳河岸,又百十里,至暖水泉河而尽。”所记与遗迹相符,其结构及设施,城墙外面有壕堑,墙上筑马面、烽燧。墙内筑有戍堡,堡距3、5、10里不等,重要地段二堡相距更近。
界壕在俄罗斯境内约240里。在中俄60号界标处复进入中国呼伦贝尔盟,长约120里。又在中蒙边界635号界标处进入蒙古国,沿克鲁伦河以北,乌勒吉河以南,在东方省境内向西延伸,最终止于肯特省鄂嫩河源与乌勒吉河源之间的沼泽地带,长约800里。总长约1400里。
明昌旧城,有说是金在辽旧址上建的。明昌旧城又叫兀术长城,那是因为兀术是金太祖第四子,即完颜宗弼,屡带兵侵宋,江南呼为四太子,兀术之名妇孺皆知,兀术长城即金长城的同义词。土人认为这道长城为成吉思汗所筑,《元史》载: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前后,成吉思汗与乃蛮部及金兵在克鲁伦河、额尔古纳河流域作战,有“出入塞”的提法,从地理位置上看,塞就指明昌旧城而言。金明昌年间在蒙古部落地区修筑防御工程的可能性值得怀疑。明昌旧城究竟建于什么年代尚待考证。
明昌新城
明昌新城,则远在明昌旧城之南,又称金内长城。东北、西南走向,东北起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旗,一直延伸到包头市,渡过黄河,伸入伊克昭盟境内。分属金东北、西北、西南三路管辖。东北路招讨司设在泰州,清舆地学家李兆洛曰,金泰州为科尔沁左翼前旗治,泰州故城在今内蒙古扎赉特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之间的塔子村。西北路招讨司设在桓州,治清塞,在今多伦附近。西南路招讨司设在丰州,在今托克托县。下面分东段、中段、西段叙之:
东段
明昌新城东北起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旗自治旗所在地尼尔基北16里嫩江西岸的前后七家子村。长城从这里分为内外两线,外线从后七家子村东北嫩江西岸筑起,内线从前七家子村东北嫩江的一条支流的西岸筑起,两线并行约20余里后合为一线。这里有座边长各155米的戍堡,即达里带石堡子,亦称后卧尼奇边堡。达里带石译成汉语即屏蔽障隔的意思。
往西南,经实地踏察,在科右前旗发现三段界壕,突泉县发现一段,科右中旗和札鲁特旗各发现两段。界壕由壕、墙构成,墙为土石混筑,掘地为壕,取土筑墙,一举两得。
霍林河矿区有条金界壕,呈东北、西南走向,在霍林河北岸与河流平行西去,穿过矿区进入锡林郭勒草原东部。墙残高1米多,宽5、6米。城墙外侧有沟,已淤平。沟外还有两条深沟和一条死沟,沟深1至5米,宽近10米。
林西县五十家子乡、新林镇、大营子乡有界壕200余里,墙呈梯堰状,墙体用石块掺泥土筑成,石块大的如卧牛,小的如洗脸盆。这里地势险峻,界壕翻山越岭迂回曲折而行,特别是大乌兰村一段,跨过陡峭山岭,单人徒步攀登尚觉气喘,当年运料筑城的人该何等艰辛。
另在东乌珠穆沁旗东北角上,有一条从蒙古国礼德盖之西而南入东乌旗的界壕,又从东乌旗东出,经科右中旗呼河北岸,至科右前旗,又东北至扎赉特旗吉日干以北淖尔河岸。这段界壕没有烽燧,应是上述的分支。以上东段。
中段
从四子王旗由西往东衔接林西县界壕。
中段界壕在四子王旗补力太庙东北40里处分为南北两线,南线由补力太庙东南行,出四子王旗,穿过察右后旗、苏尼特右旗西南角,进入商都县境内。商都县的界壕又分北南两线,北线这里称之中线,从商都县东北大库伦乡分出,经镶黄旗、正镶白旗北部沙丘地带而东,进入正兰旗。南线从商都县东出,向北进入化德县西南,东经河北省康保县、大仆寺旗南进入正兰旗。中南两线在正兰旗东北汇合后,经林西、林东两县北部接前述东段界壕。
关于化德、康保、宝昌(今太仆寺旗)三县的界壕,《察哈尔通志》称之土边墙,说土边墙由商都经化德进入康保,化德县境内有五十余里。康保县东南二十五里有土边墙,高二、三尺,宽六、七尺,从荷叶脑包起,至东滩止,绵亘一百三十余里。何时所建无考,当地人称之三道边。宝昌县本为察哈尔两翼熟荒及正白旗生荒地,民国初置设治局,十四年(1925)升为县,今置太仆寺旗。宝昌东九里有边墙村,村南三里有土边,至平安村之皮房营,长九十里,高四尺,宽一丈,皆土筑,每三十步有一大土堆。当地人称之三道边,传说为秦始皇所筑。在延庆务工的宝昌人王震武,40岁,他说:“我们也认为当地叫三道边的边墙是金界壕,边墙南有10米宽的沟壕。”
在苏尼特右旗西南角新民乡全胜村有一段东西走向的金界壕,残高1.3米,宽8米,城墙上每隔400米凸出一个馒头形土丘,就是当年的马面。从全胜村到察右后旗雷家村一段边墙上有5个马面。马面方形,每边长10米,半在墙上,半在墙外,凸出部分长3米,是戍卒哨望驻守的地方。在边墙内侧,每隔4、5个马面置戍堡一座,驻扎兵马。
中段北线界壕由补力太庙东,出四子王旗、向东北经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由阿巴嘎旗的甘珠尔庙东北行,进入蒙古国境内。以上中段。
西段
西段界壕,由四子王旗往西南延伸进入武川县,在武川县庙沟乡上庙沟村西南约1里,由平地转上山丘,沿大青山缓缓而上,伸至察素齐以北大青山北坡的万家沟,止于海拔1850米处。由此再往西南翻过海拔2000米的大青山主峰,下面就是土默川平原土默特右旗驻地萨拉齐。
原来认为金界壕西端就止于武川县大青山北麓。近年在包头市东郊沙尔沁村发现一段东北、西南走向的土边墙。《包头文物资料》载,沙尔沁村北山麓台地原有清代喇嘛庙沙尔沁召,紧靠沙尔沁召西侧,有一道当地群众称之为“土龙”的边墙,自山上逶迤而下,从东北向西南直抵黄河岸边。群众还说,天气晴朗,可见“土龙”越过黄河,伸向伊克昭盟境内。这段土边由沙尔沁村东北行,止于大青山南坡,与察素齐北大青山北坡万家沟边墙遥相呼应,似成一线。由沙尔沁村西南行,土边穿过呼包公路,京包铁路,止于黄河北岸,共长5里,残高1米,底宽3米,夯土层清晰。
包头为金与西夏交界地区,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沙尔沁村以西发现大量西夏仁宗乾祐元宝、天盛元宝铁钱。土边墙以东果园中出土金代瓷器、铁釜遗址一处。《金史•地理志》载:“金之壤土封疆,北自蒲与路(蒲与为扶余音转,故城在黑龙江省克东县。)之北三千里,火鲁火疃(音团,上声。)为边。(可能即明昌旧城线)。右旋入泰州婆卢火所浚界壕而西(婆卢火为金初将领,任泰州都统,率民万户屯田于泰州,可能其时已浚有界濠,或是《金史》误记。)经临潢、金山、跨庆、桓、抚、昌、净州之北,出天山(指今大青山西段)外,包东胜、接西夏,逾黄河。”
庆州故城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镇;桓州故城在正兰旗北;昌州故城在太仆寺旗西南九连城;抚州故城在河北康保县南,净州故城在四子王旗城卜子村。《蒙鞑备录》有金章宗“新筑长城在静(浄)州之北”的记载。东胜州故城在内蒙古托克托县城东黄河向南转弯的东岸台地上,东胜州西境接西夏国界。
故明昌新城西起莫力达瓦旗前后七家子村,西穿大草原,经布特哈南、扎赉特旗、科右前旗、突泉县、科右中旗、札鲁特旗、阿鲁科尔沁旗、多伦县、正兰旗、河北康保县、太仆寺旗、化德县、商都县、察右后旗北、苏尼特右旗西南角,四子王旗北境,插入武川县庙沟,越过大青山,渡过黄河,终点在伊盟。这道界壕经过的地区,金代分属东北、西北、西南诸路招讨司管辖。
赵军《金代东北路长城的卫戍与屯田》文中说:金边墙全长14000里,包括南线、北线和复线。金代戍守边防的是猛安,谋克。猛安为千户长,谋克为百户长,系军政民合一的体制。东北路边墙线有大型军城9座,係猛安驻地;一猛安下辖6—8个谋克,谋克筑小型军城,辖边墙150里,那么东北路边墙长度和戍守兵力就可算出了。有一座小型边城中出土一枚金“拜因阿邻谋克之印,”简译为“富山百户长之印。”全译为“富山屯田军民部落长兼戍军百户长之印。”
金南线界壕最长不过5000余里,《金史》也没说建成万里界壕,故不列入万里长城之数。
',8)">

',9)">
 当前在健君文荟人数
您已欣赏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