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史  第四章晋长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9:30:12
中国长城史  第四章 秦、汉、晋长城

第一道万里长城
秦始皇长城

一、秦始皇为什么修筑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的万里长城,在我国建筑工程史上是空前的大工程。其时间在公元前三世纪,设备工具非常落后,全线一齐兴建,时间又紧迫,比汉、明两代所建万里长城艰难得多。汉、明两代长城是分段分期修筑,时间延续长,有的多有前代长城遗迹,故比较容易。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万里长城,其线路走向经过哪些地方,以及功过是非问题,众说纷纭。
首先看看历史文献的记载: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灭掉齐国,统一中国。统一后并没有立即修筑长城,修筑长城是因一桩偶然的事件而引发的。
“八达岭环幕影院”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就建筑长城是不对的。
《资治通鉴》载: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始皇之碣石(在河北昌黎北),使燕人卢生注1求羡门2,卢生使入海还,因奏录图书3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遣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匈奴。”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蒙恬斥遂匈奴,收河南地(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为三十四县,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迤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蒙恬常居上郡(治肤施,在今陕西绥德县东南50里。)统治之,威震匈奴。”
《史记·六国年表》作“始皇三十三年,筑长城河上。”


注释:
1卢生:名卢敖,燕人,为秦博士。避难遁居于今山东诸城县南30里卢山,今山有卢敖洞。
2羡门子高:古之仙人,秦始皇东游海上,求仙人羡门子高,欲得长生不老药。
3录图书:如后世谶(音衬)纬之书。预先说出的话,事后有灵验,或作出后来的兆头,叫做谶。

《淮南子·人间训》载:“秦皇挟(收藏)录图见其传曰:亡秦者胡也。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蒙恬)、杨翁子(秦将)将,筑修城1,西属流沙,北击(罄)辽水,东结朝鲜,中国内地挽车而饷之。”《泛论训》载:“秦之时,高为台榭,大为苑囿,远为驰道,铸金人,发适戍,入刍藁,头会箕赋2,输于少府(官名,如后世司农),丁壮丈夫,西至临洮、狄道,东至会稽、浮石3,北至飞狐、阳原(在今阳原县南),道路死人以沟量4。”
注释:
1修城:长城。《淮南子》作者刘安避其父刘长名讳,改长为修。
2头会箕赋:按民人人口数收税,像簸箕一样敛取民财,是多取赋税之意。
3会稽、浮石:会稽,山名。浮石、随水高下而不没。其地皆在辽西界。
4以沟量:言满沟也。古人言物之多往往云以某某量。如《吕氏春秋·期贤》“无罪之民,其死者量于泽矣。”《史记·货殖传》,“畜至用谷量牛马。”

秦始皇修筑长城是因始皇求长生不老药而引起的。起初燕人宋毋忌、羡门子高都说自己是仙人,住在东海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中,那里有长生不老药。齐威王、宣王、燕昭王都相信其说。始皇二十八年来到海上,遣齐人徐市(徐福)入海求之,没有求到。三十二年始皇来到碣石,又遣燕人卢敖入海,寻羡门子高求长生不老药。卢敖入海还,没有求到长生不老药,却求到一条谶语:“亡秦者胡也。”胡就是匈奴,当时匈奴雄踞北方,势力颇强。始皇听说将来灭掉秦的是匈奴,于是乃先发制人,派蒙恬、杨翁子带兵五十万北伐匈奴。第二年,即始皇三十三年,首先筑长城黄河上。这一年是公元前214年。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始皇修筑长城是假借方士谶图之言以实现其政治、军事意图,或者是方士为迎合始皇意图而献的策略。从客观形势分析,当时匈奴北踞朔漠,南达河套,东西跨地万里,距秦都咸阳不足千里。驱逐匈奴,北筑长城,开展屯田,巩固边疆,对当代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筑长城的劳作者是什么人

秦万里长城是怎么修筑起来的,筑长城的劳作者是什么人?始皇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开始筑长城河上,第二年全线开始修筑。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始皇崩,二世赐扶苏、蒙恬死。蒙恬前后修筑守御长城五年,虽说利用了战国时秦昭襄王长城、燕昭王筑的部分长城,可是东西长达万里的长城在数年之内完成,其工程艰巨可想而知。春秋战国时期修筑长城的劳作者大约多是军卒,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劳作者史文明言是城旦,城旦是判处四年徒刑的犯人。从中原内地往边疆长城线上挽车运送粮饷物资的是黔首,即黎民百姓。监修的是蒙恬、杨翁子率领的五十万军队。飞狐、阳原道上死的人以沟量,可见当时征发的人力非常庞大。
城旦,刑徒名。男为城旦,女为舂。《汉旧仪》:“城旦者,治城也。女为舂,舂者,治米也。皆作五岁,完四岁。”《汉书·惠帝纪》注,引东汉应劭云:“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妇女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岁刑也。”《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三国魏人如淳云,律曰:“论决为髠钳,输边筑长城,昼日伺寇虏,夜暮筑长城。”
城旦是秦律判处最轻的徒刑,刑期四年。男为城旦,天一亮就去筑城或从事其他劳作。女为城旦舂,舂谷成米,供城旦食用。始皇三十三年开始修筑长城,遭到国人反对。第二年丞相李斯上了一道奏章说:“异时(战国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工农,士则学习法令。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其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所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这道严厉的命令一下,黥为城旦的人为数众多,一律押送到边疆修筑长城。城旦白天防御寇虏,黑夜修筑长城,担负双重劳务,异常艰苦。《政论》3356页载“秦割六国之君,劓杀其民。于是赭者衣塞路,有鼻者丑。故百姓鸟惊兽骇,不知所归命。”秦视敌国之民都是敌人,处之徒刑。始皇此举既打击了六国残余势力和反对自己的人,又巩固了边防,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但不是治理天下永保安定的策略。始皇三十四年,又谪治狱吏不直(公正)者,去筑长城。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秦简》在秦律条文中,对管理城旦方面有成文规定,说明秦长期以来城旦就是其工程劳作的主要人力,并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经验和律条:如1、有完城旦的,不加肉刑,只髠剃头发;有刑为城旦的,受黥、劓、剕刑后去服役。2、城旦身穿红色囚衣,头戴红色毡帽,颈上系着黑绳,脚胫带着铁钳。3、老年城旦不必监管,有指名需要监管的,加以监管。4、城旦、城旦舂出外服劳役不准前往市场或在市场门前停留休息,路经市场中间的要绕行,不得通过。5、城旦劳作损坏器物或工具的要受笞打,每值一钱,打十下,值二十钱以上,重打。如不立即笞打,主管的吏应赔偿其价值的一半。6、城旦劳动表现好的可减刑为城旦司寇,城旦舂可减刑为舂司寇,都是二岁刑。城旦每二十人由城旦司寇一人监帅。城旦司寇是比较可以信赖的犯人。用以防御盗贼和匈奴。7、城旦表现特殊好的,男可减刑为鬼薪,给宗庙采集薪柴;女可减刑为白粲,给宗庙舂祭神用的精米。鬼薪、白粲劳作方面更为自由。8、城旦每天吃两餐饭,做重活的,早餐一升,晚餐三分之二升;做轻活的,早晚餐都是三分之二升;有病的按律发给。9、违犯纪律的城旦,用少给口粮予以惩罚,每天给三分之二升,合正常口粮的一半。10、地方上有专管粮食的机构,也有严格的管理规章。(见《睡虎地出土秦简》原文请参阅《释居庸》一文)
修筑长城,两边用木板夹牢,中间一层一层填土,筑城人用木杵一下一下捣实,随着夯歌劳作,一层一层夯筑。军吏在一旁执鞭督促,监工人员用锥形器扎一扎,看看是否夯实。城旦每天吃两餐小米饭,未必果腹,衣服褴褛,其苦无比。唐代人张籍写过一首《筑城曲》是其写照:
筑城处,千人万人齐把杵。
重重土坚试行锥,军吏执鞭催作迟。
来时一年深碛里,尽著短衣渴无水。
力尽不得抛杵声,杵声未尽人皆死。
家家养男当门户,今日作君城下土。
有一首《古谣》,说的是秦筑长城死了很多筑城的人,这首歌一直至汉代还在流传:
生男慎莫举(生下男孩千万不要抚养他),
生女哺作脯(生下女孩用肉干好好哺育她)。
不见长城下,
尸骨相支拄(立着的尸骨都是男儿)!
秦筑长城也是就地取材,除土夯外,山上多用毛石干碴,传说始皇用“赶山鞭”、“赶石鞭”修筑长城。还说天上出了十二个太阳轮流照着世上,只有白天,没有黑夜,监管人员鞭促城旦不分昼夜修筑长城,都是说筑长城给民人带来痛苦虚构演义的说法,说其修筑长城之急迫罢了。

三、对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评价

秦始皇驱逐匈奴,北筑长城,徙谪屯田,巩固边疆,当时虽有积极意义,但后人对之多持批评态度。主要是秦代法律异常严苛,因触犯法律而被判刑的人数众多。这些罪犯都投入土木工程,如修建阿房宫即用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修筑长城的人力数字更大,史称“赭衣半途,断狱岁以千万数。”可见包括士兵戍卒,运送粮食物资的黎民,加上大批的罪犯,总数有数百万人。强征暴敛,致使农商萎缩,城乡萧条,经济失调。
万里长城,限期完工,督筑急迫,视人命如草芥,道上“死人以沟量”,长城上下,“尸骨相支拄,”古人有“万里长城万里骨”之说。死人之多在我国历代建筑工程史上空前绝后。
始皇甚至迁怒太子扶苏谏焚书坑儒,发到蒙恬军中去监修长城。始皇东巡,无人监国,以致胡亥、赵高合谋夺取皇位,扶苏被赐死军中。威震匈奴的将军蒙恬被赐死在上郡桥山的长城门。蒙恬临死说:“夫起临洮,属辽东,城堑万余里,不能不绝地脉,此固当死也。”(见《水经注全译》82页)
始皇本想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巩固其政权,却适得其反,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正如《淮南子·人间训》说的,“当此之时,男子不得修农田,妇人不得剡麻考缕(剡音眼,刮麻成线。),羸弱服辂(拉车)于道,大夫箕会于衢(聚敛于大道),病者不得养,死者不得葬。于是陈胜起于大泽,奋臂大呼,天下席卷,而至于戏(陕西临潼县东),刘项兴义兵随,而定若折槁振落,遂失天下,祸在备胡而利越也。欲知筑长城以备亡,不知筑长城之所以亡也;发适戍以备越、而不知难之从中发也。”
录唐汪遵、褚载相近的两首《长城》诗作结。
汪  遵   长        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逼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褚  载   长        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焉知万里连云色,不及尧阶三尺高。
秦始皇万里长城经过北京,经过延庆
燕、秦、汉、晋、北齐、北周、隋、明八代长城经过延庆

要点:
1、《延庆州志》、《宣化府志》、《日下旧闻考》、《长安客话》、《西关志·居庸卷》都说秦始皇万里长城经过河北怀来、北京延庆。长城专家说秦长城在延庆北300里独石口,滦河上游,没有文献依据。
2、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有11处,《太平寰宇记》有1处,《后汉书》有1处,《续资治通鉴》有1处,共计14处说秦长城在黄河之南,在今宁夏固原、陇东环县、陕北榆林一线。长城专家说内蒙古固阳长城是秦长城是不对的。固阳长城是后魏长城。
3、晋崔豹《古今注》说:“秦、汉所筑长城土色皆紫,故称紫塞。”用紫土筑的长城在今晋北右玉与内蒙古凉城交界处。固阳、武川没有用紫土筑的长城。
4、北齐天保年间,“总秦戍”筑长城,西起西河,即今陕北榆林河,经今大同,北京北夏口,东至于海。“总秦戍”是说北齐长城从陕北榆林至北京密云古北口这一段是在秦长城旧址上建筑的。长城专家误将“总秦戍”定为大同东北的一个地名。
5、专家说秦始皇万里长城是连接秦、赵、燕三国长城并加以修缮而成也是不对的。始皇万里长城完全利用了秦昭襄王长城;既没有利用赵肃侯北长城,也没有利用赵武灵王长城,而是于上述两道赵长城中间另选新线;利用了燕昭王长城从怀来、延庆至河北隆化一段,然后向北、又向东、向南一直修到朝鲜境内古碣石。
6、要求改正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中有关长城的错误部分,改正大、中学历史教材及普通读物中有关长城资料的错误部分。八达岭长城博物馆展示图、所有历史教材,把秦万里长城分割绘成三段是不对的,秦长城是一条整体的长城。

一、《延庆州志》、《宣化府志》、《西关志》、《日下旧闻考》、《长安客话》说燕、秦长城经过延庆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为防御匈奴,修筑长城,当年“筑长城河上”。第二年,倾全国人力物力筑全线长城,西起临洮,东至朝鲜古碣石,东西长达一万余里。长城专家说秦长城不经过北京,不经过延庆。
清光绪《延庆州志》则说:“古长城,在州南二十余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开谋,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辽西。秦始皇因其旧址而大筑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逦而至永宁一带遗址犹存。”是说燕、秦长城经过今八达岭之北3里岔道。
《宣化府志》卷之十四《塞垣志》说:“燕与秦之长城俱在上谷之南……若秦人所筑则今宣府南山万里长城是也。其自居庸(此指八达岭,长城不经过居庸关)至辽东当因燕城之旧而整饬之。”
北京西北165里有个出名的山岭,名叫长城岭,在河北省怀来县镇边城东南,北京地方志都说长城岭上的长城遗址乃秦始皇所筑,可见秦长城是经过这里的。
《西关志·居庸卷》说:“长城岭在居庸关西南一百0五里马跑泉西,离镇边城一十五里,相传秦始皇所建。”
《日下旧闻考》2157页引《蓟邱集》:“北山上平衍,西五里有岭曰长城,微有古堞剥蚀,传是秦皇之址,有泉出焉,曰马跑。”
《长安客话》134页:“镇边城东南十八盘西五里许有岭焉,曰长城,其巅瓦砾纵横,微有雉堞,剥落沆莽(沆莽,广大貌),是为秦皇之址。”
长城专家却说,燕、秦长城不经过北京延庆,而在延庆以北300里河北赤城县独石口、滦河上游一带,没有文献依据。

二、卢绾兵败,居延庆、怀来南山燕、秦长城下

汉高帝刘邦和燕王卢绾同是沛县丰邑同里人,又是同一天生日,其爱幸非萧何、曹参所能比拟。刘邦当了皇帝,卢绾官太尉,封长安侯,后又被封为燕王,终因权力之争也造起反来。《史记》载高帝十二年(前195):“周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屠军都,破绾军上兰,复击绾军沮阳,追至长城……绾悉将其宫人家属数千骑居长城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谢。四月,高帝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蓟为今北京;军都县在今昌平西17里;上兰城即《水经注》之马兰城,考证在今延庆县张山营镇东门营;沮阳城在今怀来大古城村北7里。
当时刘邦尚未完全统一中国,上面提到的长城是今怀来、延庆南境的燕、秦长城。《史记·正义》说此长城为“马邑长城”。按马邑在今山西朔县,属代地,汉刚刚平定那里代王陈豨叛乱,卢绾怎会逃到代地去呢,再说马邑也没有秦长城。《正义》又说:“妫州北有长城”。这就更不对了,妫州北今长安岭的长城乃唐代张说所筑。卢绾的军队放弃蓟城,退到今延庆,在上兰(今东门营)被周勃十万大军追及击溃,顺大道向西南沮阳逃窜,又被击于沮阳,落荒逃入南山长城。如果从沮阳向北溃逃300里奔今独石口一线的“秦长城”,时为阴历春二、三月,草木枯黄,无任何掩蔽,岂不是自取灭亡。只有逃入怀来、延庆南山一带燕、秦长城得以保存下数千人马,征集足够给养,喘息了一个多月,四月刘邦病死,卢绾投降匈奴,只有此处长城才符合历史条件。

三、燕、秦长城从延庆向东延伸到怀柔、密云、古北口

延庆县东100多里四海镇海字口、岔石口两村用石块干碴的边墙,当地人说是秦长城,也就是《延庆州志》说的永宁一带遗址犹存的秦长城。
1990年9月2日《北京日报》刊出一篇《长城古道觅石刻》文章,说:“怀柔县慕田峪西,沙峪乡北沟村往北,山沟深处有摩崖石刻‘秦皇旧址’两处,表明明代修复长城时认为这里就是秦长城旧址。其一,水头子路西横刻“秦皇旧址”四个清秀大字,竖刻小字李逢时书。其二,前者上边还有竖刻“秦皇旧址”四字大字。另一摩崖有万历十三年(1585)李逢时书小字。此处和延庆四海镇海字口、岔石口秦长城在东西一条线上。
唐杜佑《通典》说:“密云县东北至长城障塞十里”。又说:“燕乐县(在密云东北70里燕落村)东北八十五里,有东军、北口二守捉。北口(古北口),长城口也”。三说:“蓟州(今天津蓟县)北至废长城塞(古北口)二百三十五里”。可见燕、秦、汉、晋、北齐、北周、隋、唐八代长城在密云境与明长城在一个走向,都是从密云城往东北修到古北口。九代长城经过北京的问题后面还有详细说明。
《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闾,里门。言居在里门之左者皆发之。)谪戍渔阳九百人”。渔阳郡治渔阳城,在今密云县西南20里统军庄南1里南城子。如果秦长城由今独石口、滦河上游迳直修到围场、赤峰,渔阳已是内地,秦为什么还要发兵去那里戍守?
宋苏辙使辽过古北口,有“燕强不过古北阙”又有“明朝对饮思乡岭,夷汉封疆自此分”。认为古北口是燕国的北界,是历代夷汉的分界线。
《日下旧闻考》254页有清乾隆六年(1741)御制密云道中望长城诗云:“秦时闉堞汉时山,总为天骄守御艰,此日长城为苑囿,三秩巡狩数经还。”乾隆皇帝认为密云、古北口的长城为秦、汉长城。
四、八达岭镇帮水峪村花家窑沟有土、石、砖三道古长城 

延庆县八达岭镇西南16里帮水峪村南2里花家窑沟中,从北往南有土、砖、石三道古长城。进沟不远首先看到的是一道土长城。砖长城在土长城之南约100米。石长城在砖长城南一里多山沟的最高处。一地集土、石、砖三种古长城布局实属罕见。 
土长城,从花家窑沟往东向营城子村延伸。往西南,时断时续直到石峡关。 
砖长城,从花家窑沟往东和化木梁“八达岭残长城”相衔接。往西经石峡关走向怀来县陈家堡。 
石长城,从花家窑沟最高处南垭口往东直上清水顶,往西多为明砖长城所利用。怀来县陈家堡尚有石长城遗迹可寻。 
2002年5月21日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前所长于秉银和我作了考察。于秉银是副研究员,1984年北京市第二次文物普查,他爬山涉水走遍了延庆县的长城。 
1、关于土长城,于秉银同志选花家窑沟西坡土长城测定,长城每垛长1丈,两面系用木板夹筑,夯土层厚12-22㎝不等,夯土为砂土,掺有少量白灰,有用木榔头夯实的夯窝。他认为是我国早期所筑的长城,也就是前面说的燕、秦长城。 
《罗哲文长城文集》47页说:“燕长城西起河北省怀来县,东至辽宁省辽阳市,长一千余里”。据怀来县地方志办公室长城普查资料:“燕长城西起官厅水库拦河坝西,向东沿川而行,经大山口、东湾、羊儿岭,然后向东北进入北京市延庆县西拨子乡(今八达岭镇)营城子一带。”延庆县第一小学封老师是大山口人,她说:“大山口村北有条东西走向的土边墙,她在村小学读书时常到土边墙上取土,用以和煤,那里土质好,土边墙上有土墩台。” 
可见,秦始皇万里长城从怀来县镇边城长城岭北行,在大山口与从西面官厅水库大坝东行的燕长城相汇,经帮水峪、营城子、岔道而向东延伸。帮水峪花家窑沟的土长城乃战国时燕昭王命秦开创建,至今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后来秦始皇利用燕长城旧址而大筑之。 
2、砖长城在土长城南约100米,是明隆庆三年至万历元年(1569-1573)五年间,蓟辽保定总督、兵部左侍郎谭纶修筑的。系用石条、城砖砌筑的空心敌台长城,与八达岭的长城一样。此处属昌镇居庸路石峡峪下花家窑口长城。 
花家窑口长城南面30米山上建有一座独特的菱形敌台,上下三层,敌台形制和建筑用的砖都是菱形的,当地人叫它“斜楼”。大约是较高级军事长官驻所,专为监视花家窑口而建。关口建有水关城楼,向东跨城依次建有东一楼、东二楼、东三楼和出名的拐脊楼;向西依次为黑楼、残楼、高楼,此三座楼当地人统称之为‘西三合楼’。 
花家窑口的长城已残破,清楚地看到空心敌台长城把《西关志·居庸卷》说的“花家窑口正城一道”南北两面用石条、城砖包砌在里面。“正城”不是长城,是堵口的墙,两面用毛石干碴,里面乱填砂石。西面下边的水门用城砖白灰筑砌。于秉银同志量水门的城砖为41.5×   ×    ㎝,外面城墙的城砖为    ×    ×    ㎝,不是一个规格。 
筑城石条有青色的,系就地取材,还有不少红色石条,同来的帮水峪村同志问:“红石条采自何处?” 
3、石长城,顺花家窑沟往南,穿过荆棘小路向上攀登,行1里多路来到名叫“南垭口”的山沟最高处,是一道石长城,石长城南面7-8米深下边是石峡峪村通往山顶高压输电塔的小公路。石长城较平坦的地方全是红色碎石片,长城往东直上清水顶,往西伸向西山梁。清水顶海拔1239.1米,是此处的制高点。 
于秉银同志和我一致认为,往东直上清水顶的石长城正是北齐“斩山筑城”的形制,就是把山岩外面削成陡壁,加高筑成长城。下面比较平坦开阔的地方是用大块红色毛石干碴而成。石长城北面不远有一块加工石条未成留下的残品。红色毛石上凿有三个规矩的长方孔,嵌入木楔,加水,破成石条。这块石头片了碴变成残品,遗在此处。明砖石结构长城红色石条的来源就有了答案。但还不知大红毛石采自何处?建议在这里修个亭子予以保护,是明代修筑长城工程艰巨的证明,也是石长城为大块红色毛石所垒的见证。 
那天我们和延庆县企业局副局长温世斌,帮水峪村干部彭军等一行七人循西梁明长城而下,这段长城异常陡峻,遥望东面清水顶有数位从化木梁残长城方面来的游人,西瞰帮水峪,锦绣山河蜿蜓迂迴的土、石、砖三道长城一览无遗。您登上花家窑沟东面制高点清水顶,或者西梁明空心敌台长城,饱览我国浓缩于此的历代长城,是它处任何长城景点所不能比拟的。 
令人痛心的是,在那破四旧年代,空心敌台长城垛口、宇墙上的城砖多被拆走,有的城台岌岌可危,人们行走在长城上里外没有宇墙保护令人提心吊胆。现在长城西面山坡上还有被遗下的堆堆城砖。 
帮水峪村东南长城附近若干很高的山坡上有方圆数十米,高数米的大石堆,距离长城很远,不像堆放修筑长城石料的石料场,石堆不在山沟狭隘处,也不像用以作石雷用的古代武器,成为千古谜团。或许是古代先民祭祀或作什么标志的遗迹,请有识人士解开其谜。 
为了研究明代怎么在防线先修正城,后修长城,把《西关志·居庸卷》八达岭、石峡峪隘口防御情况列下:  
口   名 至居庸关 
里数 口  别 防御设施 守把军 墩   台  
石佛寺口 18里 外口紧要 正城1道,水门1空 12名 西北山墩,夜不收1名  
青龙桥东口 25 外口紧要 正城1道,水门1空 7名 北山墩,夜不收1名  
青龙桥西口 25 里口稍缓 正城1道,水门1空,拦马墙1道 4名 北山墩,夜不收1名  
化木梁口 25 外口紧要 正城1道,敌台4座,东山边墙1道,西稍墙1道 14名 敌墩4座,夜不收2名  
于家冲口 35 外口紧要 正城1道,水门1空,东山边城1道,西稍墙1道 10名 东山墩,夜不收2名,孤石山顶墩,夜不收2名  
花家窑口 50 外口紧要 正城1道,水门1空,敌台3座,东西山边墙3道 19名 东山墩,夜不收2名  
石峡峪口 51 外口紧要 正城1道,水门1空,东稍墙1道,拦马墙3道,东西山边墙3道,墩台6座 26名 西山墩,夜不收2名  
糜子峪口 55 外口紧要 正城1道,水门1空,东南西山边墙3道,敌台4座 26名 西山墩,夜不收2名,陈家坟墩,夜不收2名  
五、帮水峪花家窑沟土长城是燕、秦、汉、晋四代长城

燕长城是防御东胡的,秦、汉长城是防御匈奴的,晋长城是防御鲜卑的,大多是用土夯筑的长城。
元代文学家黄溍从大都出北口到榆林去,就是出八达岭到其西面23里的西旧榆林去,看到道旁有条大土圪塄,说是古代的长城。柳贯则说这道长城是秦、汉长城。榆林是大都西北居庸关外的重要驿站,文学家胡助、虞集、朱德润、迺贤、周伯琦都有诗咏诵。致和元年(1326)大都、上都因争夺帝位曾大战于榆林。当时像八达岭、岔道、西拨子,康庄等村镇尚未出现,故把古长城记在榆林名下。录两首诗如下:
黄溍           榆    林
崇崇道傍土,云是古长城。欲寻长城窟,饮马水不腥。
斯人亦何幸,生时属休明。向来边陲地,今见风尘清。
禾黍被行路,牛羊散郊坰。儒臣忝载笔,帝力倚难名。
注解:休明,美好清明。

柳贯         榆林古长城
道德藩篱亿万年,长城一望朔云连。秦人骨肉皆为土,汉代封疆已罢边。
饮马水深泉动脉,牧羝沙暖草生烟。神京近在元冥北,万里开荒际幅员。
注解:幅员,地广狭称幅,周围为员(圆),合指疆域。
《北京风俗杂詠续编》104页《燕都杂詠》有一首诗是:“犹有秦城在,连云万里长。天教中外限,列戍重边防”。原注:“京城北百里,即古长城”。清人也认为秦长城在北京北百里延庆。
汉武帝刘彻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三次远征,攘匈奴于漠北,建起西自敦煌,东至辽东11500里长城,除东西两端不在秦长城线上外,中间均利用了秦长城。元帝刘奭竟宁元年(前33)春正月,“匈奴南单于呼韩邪来朝,自言愿壻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相当中央各部司长)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提出十说,其第九说是,“武帝起塞(筑长城)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木石、溪谷、水门,卒徒(士卒和流放犯人)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臣恐议者不深虑其始终,欲以一切者省徭戍。十年之外,百年之内,卒有他变,障塞破坏,亭隧灭绝,当更发屯缮治,累岁之功,不可卒复。”乃使车骑将军许嘉口谕单于曰:“中国四方皆有关梁障塞,非独以备塞外也,亦以防中国奸邪放纵,出为寇害,故明法度以专众心也” 。可见汉长城也多为土筑。帮水峪花家窑沟土长城也为汉代所利用。
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四年(283)“鲜卑侵扰北平(晋改右北平郡置,治徐无,在今河北遵化县东)以唐彬为使持节,监幽州诸军事,领护乌丸校尉、右将军。彬既至镇(今北京),训卒利兵,广农重稼,震威耀武,宣喻国命,示以恩信。于是鲜卑二部大莫廆(即慕容删)、擿何等并遣子入贡……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自温城及于碣石,绵亘山谷且三千里,分军屯守,烽堠相望。由是边境获安,无犬吠之警,自汉、魏征战莫之比焉。鲜卑诸种畏惧,遂杀大莫廆。彬欲讨之,恐列上俟报,虏必逃散,乃发幽、冀车牛。参军徐祗密奏之,诏遣御史槛车征彬付廷尉,以事直见释。”
注解:廷尉:秦、汉官名,掌刑狱,为九卿之一。属官有正、监及平,皆司法官。
长城西起温城,温城当即桑干城,因那里有温汤而得名。《魏土地记》载,“代城(在蔚县东25里,俗叫代王城,废城周25里,有九门遗址。)北九十里有桑干城,城西渡桑干水,去城十里,有温汤,疗疾有验。”其城在今阳原县东80里大田洼乡西之老东城废城。阳原县东70里三马坊乡有两个温泉疗养点,一属军队,一属三马坊乡,前来疗疾者远近闻名。此桑干城和怀来县镇边城长城岭是正东、正西走向。秦长城经过阳原,晋长城完全利用了东段秦长城。唐彬因擅发车牛问罪,故其所筑长城不可能另起新线。必利用了花家窑沟燕、秦、汉曾利用过的土长城。

六、帮水峪村花家窑沟石长城是北齐、北周、隋三代长城

北齐、北周、隋三代长城都是为防御突厥而建。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六年(555)六月庚戌朔,“发民一百八十万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今大同),九百余里。”天保七年(556)“齐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第二年是把头一年所筑长城,由恒州向西延伸至西河,即今陕北榆林河,由夏口向东延伸至海,即今山海关。长城专家说:“总秦戍”是大同东北的一个地名是不对的,“总秦戍”是说北齐长城从陕北榆林至北京密云古北口一段是在秦长城线上筑的。但秦长城多为土夯,北齐长城多为毛石干碴。山西偏关、密云司马台、河北抚宁、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都发现北齐石长城遗迹。偏关北齐长城建在山脊北坡,用毛石垒砌,不用粘合剂,名叫乱插(碴)边。明长城则建在山脊上。北齐长城修到古北口,没有沿秦长城往北,而是第一次往东南把长城修到渤海边。
关于夏口,《资治通鉴》注:“幽州夏口盖即居庸下口”。居庸下口即今南口。南口在军都山南麓,在此建长城起不到防御作用。昌平区文物管理所也说南口东西没有发现古长城。夏口一地应有其他解释。《新唐书·地理志》1020页载:“居庸关,其北有防御军,古夏阳川也,有狼山。”据延庆县城西南5里谷家营出土一合唐云麾将军、防御军防城副使张乾曜墓志,今延庆县城为唐代防御军城,今妫川当时名夏阳川,狼山为防御军的防守隘口。现在八达岭西帮水峪花家窑沟有北齐石长城,遥相呼应,八达岭东大榆树镇小张家口村也发现了北齐石长城和同期石佛3尊,故夏口指夏阳川的口子,即今八达岭。以上北齐长城。
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六年(577)灭北齐。为防御突厥和北齐残余势力,静帝宇文阐于大象元年(579)“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立亭障,西自雁门,东至碣石。”命大司徒于翼监修,“翼创新改旧,咸得其要害,乃除翼幽州总管。”
这个碣石不是朝鲜的古碣石,是今河北秦皇岛的碣石。《资治通鉴》两卷本1150页注:“修齐所筑长城也”。北周长城除今山西西段较北齐长城偏南,其余均在北齐长城线上。所谓“创新改旧,咸得其要害”,是比北齐长城修得更加坚固。
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改元开皇(581),因待突厥礼薄,突厥大怒,连兵入寇。《元和郡县志》载:“开皇长城西起岚州合河县(今山西兴县),经幽州(今北京),皆因古迹修筑。”
隋首先恢复了北周长城,西端又从雁门修筑到兴县黄河边。随着对突厥战争的胜利,到开皇五年(585)恢复了从陕北榆林,东至于海的北齐长城,接着把长城向西修筑到宁夏银川黄河东岸。炀帝杨广大业四年(608)有“是年,燕、代缘边诸郡,时发卒百余万筑长城,死者沿途可见”的记载。
《隋书·地理志》载:“定襄郡大利县(今内蒙清水河),楼烦郡静乐县(今山西岢岚),雁门郡雁门县、繁峙县,涿郡昌平县,安乐郡密云县、燕乐县(今密云东北70里燕落村),渔阳郡无终县(今河北玉田),北平郡卢龙县均有长城。”可见隋长城走向在今内蒙与陕北、晋北交界、河北张家口地区、北京、河北冀东线上。其中说:“涿郡昌平县有关官,有长城。”按隋居庸关置在今八达岭南17里上关,关官驻在此处。长城则在八达岭北3里西拨子、岔道一线。北齐末由于突厥连年入侵,置在今延庆县的居庸县被摧毁废弃,隋代延庆无郡县建制,故把居庸关官、长城附在涿郡昌平名下。
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581年隋代北周,五年之间,三易朝代,故帮水峪花家窑沟石长城是北齐、北周、隋三代利用的长城。

七、寻找延庆古长城遗迹

1992年我曾两次到八达岭西营城子、里炮去,寻找元代文学家黄溍、柳贯诗中“一望朔云连”的古代土长城,那是一道燕、秦、汉、晋、北齐、北周、隋七代利用过的土长城。唐代边防线北移,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修筑妫川郡北长安岭一线长城,此土长城废弃不用,到了元代历经700年风雨侵蚀,面目全非,但依稀可见其恢宏气势。大约明初还利用过,而今是个什么样子呢?
1992年6月6日我第二次来寻找古长城,营城子村西有一座明代小土城,南北10步,东西46步。土城西有条很大的土圪塄,登上土圪塄,上面尽是沙砾,南面是大沙河套,下面很深,北面因长年风沙淤积,土圪塄与地几平。大土圪塄上还挖有一些掩体,大概是近代战争曾经利用过的痕迹。越往西南走越明显看出是一道废边墙。到里炮村西南,穿过大沙河套直上清水顶。看来从帮水峪花家窑沟直上清水顶的石长城从这边下来越过大沙河套就利用了这道土长城。这道土长城确是从燕至隋七代利用过的长城。
明弘治十七年(1504)防御蒙古鞑靼入侵,为缩守之计在八达岭创建关城及长城3里140丈。正德十年(1515)向东西延伸,汛防兵长131里2分。隆庆三年(1569)改建成砖石结构的空心敌台长城。上面土长城才废弃不用。
1987年曾朝铭、顾巍写的《北京地区长城航空遥感调查》文中说:“北京地区北线长城延庆南境的小张家口—西红山—三司一带,地形比较平坦,在长城主墙北侧,从遥感图象上清晰可见三四条与主墙平行分布的土边墙,这些边墙平行延伸,在山坡上可以连续追踪到(图九)。其中,距长城最近的一条,与主墙相距约50米,其余大致在20米左右。”文章作者初步分析认为:“这种边墙可能是为了加强主墙防御能力,而增设的墙外障墙。”本人认为,上面说的主墙是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筑的陵后南山路边垣,西起岔道羊头山,东至四海冶长160里。正是因为有这道土边墙可以御敌,隆庆年修空心敌台长城八达岭东边只修到石佛寺,石佛寺以东有40多里因山势险峻没修长城,到了大庄科乡解字石村才又修筑空心敌台长城。上面说的三四条与主墙南山路边垣平行分布的土边墙,正是历史上多代长城经过此处的遗址。后来的朝代与其修缮旧边墙,还不如选线重建。大榆树镇小张家口村南山还发现北齐石边墙。
八、秦长城在甘肃、宁夏、陕北的走向 

甘肃文物考古所蒲朝绂写的《战国长城纵横谈》和何钰、苟惠迪合写的《定西地区战国长城考察记》考察秦昭襄王长城西起今甘肃临洮,经渭源、陇西、通渭、静宁,进入宁夏西吉、隆德、固原,然后进入陇东镇原、环县、华池、合水,再向东进入陕北。秦始皇完全利用战国时昭襄王长城。 
《水经注·河水》53页载:“高平川水又北出秦长城,城在高平县北一十五里。又西北流,迳东西二土楼故城北,合一水。水有五源,咸出陇山西。东水发源县西南二十六里湫渊,渊在四山中,湫水北流,西北出长城北,与次水会。水出县西南四十里长城西山中。”按高平为西汉安定郡治,在今宁夏固原。高平川即今固原县山水河,发源于县西南六盘山,古名陇山。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固原州石城条中说:“古长城也在州西北,相传即秦所筑。”长城在今固原北15里,延伸向县西南40里六盘山。但没说明是昭襄王所筑,还是秦始皇所筑。 
《续资治通鉴》117页:宋景德二年(1105)五月,“知镇戎军(治今宁夏固原)曹玮言,军境川原夷旷,便于骑战,非中国之利,请自陇山以东,循古长城堑以为限,从之。又言边民应募为弓箭手者,皆习障塞蹊隧,解羌胡语,耐寒苦,有警可参正兵为前锋,而官未尝与器械资粮,难责以死力,请给以境内闲田,永蠲其租,春秋耕敛,州为出兵而护作之。诏人给田二顷,出甲士一人;及三顷者,出战马一匹。设堡戍,列部伍,補指挥使以下,校长有功劳者,亦補军都指挥使,置巡检以统之。其后鄜、延、环、庆、原并河东州军亦各募置。”可见陇东、陕北一带秦、汉长城宋代仍可利用。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庆州禾蟠县条下有“秦长城在通远城北一里。”通远县即今甘肃东部环县。 
《水经注·河水》87页:“河水又左,得湳水口。水出西河郡美稷县,东南流……其水俗亦谓之为遄波水,东南流入长城东。咸水出长城西咸谷,东入湳水。湳水又东,逕西河富昌县故城南。湳水又东流,入于河。”按湳水今名窟野河,发源伊盟伊金霍洛旗,东南入准格尔旗,美稷、富昌两县均在准格尔旗,富昌县是汉西河郡治。 
《后汉书·张奂传》永寿元年(155)奂“迁安定属国都尉(即上郡属国都尉,治龟兹县,因处龟兹降胡而名,在今陕北榆林北。),初到职,而南匈奴左奥鞬台耆、且渠伯德等七千人寇美稷,东羌复举种应之,而奂壁唯有二百余人,闻即勒兵而出。军吏以为力不敌,叩头争止之。奂不听,遂进屯长城,收集兵士,遣将王卫招诱东羌,因据龟兹,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诸豪遂相率与奂和亲,共击奥鞬等,连战破之。伯德惶恐,将其众降,郡界以宁。”准噶尔旗有秦、汉长城。府谷县文管会主任康厚说,府谷有大边、二边、都是明长城。大边板筑在峭壁上,有墩台,长200里。塌陷后发现秦长城基址。北齐,隋长城也经过府谷。 
《水经注·河水》87页“圁(音银)水出上郡白土县圁谷,东迳圁阳县南……东至长城,与神衔水合。水出县南神衔山,出峡,东至长城,入于圁。”按白土县在今伊盟鄂托克旗,圁阳县在今陕北神木县东。《大清一统志》“以秃尾河为圁水,源在伊盟,东南流入边,经神木、葭县(今佳县)入黄河。”可见陕北神木有秦、汉长城。 
《水经注·河水》88页“河水又南,诸次之水入焉。水出上郡诸次山,其水东迳榆林塞,世又谓之榆林山,即《汉书》所谓榆溪旧塞者也。自溪西去,悉榆柳之薮矣。缘历沙陵,届龟兹县西北,故谓广长榆也。王恢云:树榆为塞,谓此矣……其水东入长城,小榆水合焉。”《汉书·韩安国传》说:“蒙恬为秦侵胡,辟地数千里,以河为境,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史记·卫将军列传》卫青“遂定河南地,按(行、寻、恢复)榆溪旧塞。”这道植榆的秦、汉长城,在陕北、内蒙古交界,明长城的北面。 
《水经注·河水》89页“奢延水又东,迳肤施县南,秦昭王三年(前304)置上郡治。东入五龙山。《地理志》曰,县有五龙山、帝原水,自下亦为通称矣。历长城东,出于白翟之中……奢延水又东,走马水注之。水出西南长城北阳周县故城南桥山,昔二世赐蒙恬死于此……其水东流。昔(东汉建宁元年,168)段颎追羌出桥门,至走马水,闻羌在奢延泽,即此处也。门,即桥山之长城门也。始皇令太子扶苏与蒙恬筑长城,起自临洮,至于碣石,即是城也,其水东北流,入长城,又东北注奢延水。”《史记·蒙恬列传》说,“胡亥囚蒙恬于阳周。”按奢延县在今伊盟乌审旗。肤施县在绥德县东南50里。阳周县在子长县西安定城北。奢延水为今无定河。走马水为今大理河。秦长城走向是从甘肃环县北1里走向今陕北靖边县。 
《水经注·河水》91页“河水又右会区水……而东流注于河,世谓之清水。东流入上郡长城,迳老人山下……清水又东,迳高奴县。”区水、清水即今清涧河。高奴县在今榆林东南。 

九、秦长城在内蒙、晋北交界的走向  

紫塞,指长城。晋崔豹《古今注·都邑》载:“秦所筑长城,土色皆紫,汉亦然,故云紫塞焉”。用紫土筑的长城在什么地方?《隋书·炀帝纪》大业三年(607)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二旬而罢,绵亘千里。”紫河即今之浑河,蒙语名乌兰木伦,意为红河,发源山西朔县,上游叫苍头河,北流经右玉杀虎口附近,入内蒙古和林格尔、清水河,入黄河。隋这段长城循紫河之南而筑,也称通溪长城,溪,就指紫河。紫红色的浑水必是紫土筑的紫塞所在。通溪长城西起十二连城东南黄河东岸清水河县王桂窑乡二道塔北,东至杀虎口北和林格尔县二道边村,长200多里。可见隋长城在秦、汉长城线上。  
《魏书·高车传》天兴二年(399),“太祖(拓跋珪)自牛川(在今内蒙兴和)南引,大校猎,以高车为围,骑徒遮列,周七百余里,聚杂兽于其中,因驱至平城(今大同),即以高车众起鹿苑,南因台阴(五台山北麓),北距长城,东包白登(今阳高),属之西山。”上面鹿苑利用的长城即大同北的秦、汉长城。  
可见秦万里长城经过宁夏固原、甘肃环县、陕北榆林、内蒙准噶尔旗、晋北右玉、大同,往东走向河北阳原、怀来、北京延庆。长城专家说的秦长城西起甘肃岷县,北至兰州,东行至河曲黄河西岸,接赵武灵王长城,经黄河北阴山,固阳、武川,东经张家口,接燕昭王长城,经独石口、滦河上游,而至围场、赤峰,没有历史文献依据。  
长城专家说内蒙古固阳石块长城是秦长城,见《长城百科全书》彩色插图。本人认为固阳长城不是秦长城,是后魏长城。后魏明元帝拓跋嗣泰常八年(423)“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阴山,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以防柔然。”按长川在今内蒙兴和。赤城、兴和、武川、固阳、五原东西在一条线上,故固阳是后魏长城。郦道元于太和十八年(494)官尚书郎,随孝文帝元宏北巡黄河、阴山,写《水经注·河水》当在此时,斯时上距修筑泰常长城年代才71年,他的有关秦长城走向不会有误。  
至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亭障不是长城,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同志解释说,十里一亭,百里一障,秦百里合今84里。障是小城,候官驻地,相当于县城。北假在阳山之前,高阙之东,“北假者,以地假于贫民,便垦种也。”秦驱逐戎人在北假建立相当乡县的亭障管理官吏,从中原徙来大批被谪民人,建成大屯垦点,为正式置县作准备。高阙是赵武灵王长城西端终点,这里没有建秦长城。  
《旧唐书·张仁愿传》2982页,唐休璟也说两汉以来北守黄河,河套没有秦、汉长城。神龙三年(707)“时突厥默啜尽众西击突骑施娑葛,张仁愿请乘虚夺取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绝其南寇之路。太子少师唐休璟以为两汉以来,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筑城,恐劳人费功,终为贼虏所有,建议以为不便。仁愿固请不已,中宗竟从之。         三受降城绝敌南寇之路,从此突厥不敢逾山牧马,势逐衰。”    十、秦昭襄王长城、始皇万里长城西端起点   

战国昭襄王长城、始皇万里长城西端起点不在一处,昭襄王长城西端起点在古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县,始皇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在古临洮县,今甘肃岷县。   
甘肃方面蒲朝绂、何钰、苟惠迪同志考察,昭襄王长城西起甘肃临洮县北15.6公里新添乡三十里墩村古洮之滨的望儿咀,其地也叫望儿台、小坡头、杀王坡。和清《乾隆狄道州志》所载:“长城在州北三十五里。”相吻合。   
但现在的临洮县为秦狄道县,民国十七年(1928)才改狄道为临洮。秦临洮在今临洮南200多里的岷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临洮县,秦置,蒙恬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即今甘肃岷县治,以地临洮水故名。”又《史记·正义》引《括地志》:“长城起岷山西十二里,东入辽水”。故始皇长城西端较昭襄王长城又向南延伸了200多里。   
《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2001年第3期,景生魁写的《岷县秦长城遗址考察》文中说:“秦长城起点应在岷县城西十里乡的大沟寨一带。往东北,岷州古城西南角有关门,原有古城墙,即《太平寰宇记》提到的溢乐城南一里的秦长城遗址。西魏置溢乐县,即今岷县治。往北,茶埠乡隔河有秦长城遗象者二:其一,杏树崖对面低西村背后山梁上有大滩,滩中存残垣断壁,高二、三尺,长50米,形似城墙根基。其二,茶埠对面的西京里傻拉池弯梁右侧山坡上,有高10米,长50米的墙形直壁,壁上不生草,呈土红色。这两处长城遗迹是西北民族学院董文义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求学时发现的。其下,经嵹台(将台)、脚步城、石咀等地,皆能通马道。至红城,有完整的城墙遗址。维新乡红莲寺右侧,有岷县三中郭世威先生发现的一段城墙遗址。长城从维新乡的元山铁城出岷县境,经边墙河、石门等地,一直到康乐县的安龙河口,就可和现今临洮县的长城遗址连接在一起。以下长城走向我们和临洮学者的看法基本一致。”   
但何钰、苟惠迪二位同志撰文不同意秦始皇长城西起岷县之说,认为岷州有崆峒山,秦长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或二十里,乃唐初李泰、萧德言所编《括地志》之言。他们考察岷县境内迄今并未发现长城遗迹。   
1937、1938年顾颉刚先生两次到岷县调查,而“达岷县后,叩城址,无能举者,”却在渭源县“庆坪之东山山峰峭削,其上长城隐约可辨,窑店(今临洮尧甸)之西北即长城坡也,若断若连与庆坪同。”   
何、苟文章说,岷县的“铁门关长城遗址,”实地调查铁门关为明代堡寨遗址,寨墙下挖出明代方砖。   
秦昭襄王筑长城于陇西、北地、上郡,是为了拒胡,而不是用以拒羌。秦自穆公、献公、孝公伐戎称霸,开拓疆土,羌人畏秦之威,分裂迁徙,秦无西顾忧,无须在洮河东岸崇山峻岭间修筑一道数百里的长城。秦置陇西郡,郡治狄道即今临洮,西据洮河天险,北筑长城护卫,足以抗拒匈奴。如在今岷县筑长城,反把郡治狄道摈于西侧长城之外。   
说秦长城首起崆峒山,此山并不在今岷县西,崆峒山是今榆中与临洮交界的马啣山。总之,根据实地调查,昭襄王长城西起今临洮县三十里墩。南起岷县沿洮河是否有一道长城达于黄河之滨,有待今后进一步考察和研究。   
秦昭襄王长城,始皇万里长城西端起于一地,还是两地,尚请组织专家予以查清,事关历史知识、教材编辑,希望从速进行。   

十一、秦长城在内蒙东部、辽宁走向及东端终点   

秦长城东段走向,冯永谦、何溥滢编著《辽宁古长城》考察得比较清楚。但本人认为燕长城自河北隆化往东走向辽阳,汉武帝长城在这条线上。秦长城从隆化往北走向围场,晋长城在这条线上。《延庆州志》说秦长城“从上谷以北至辽西”是准确的。可是从密云古北口经滦平、隆化至围场之间长500里,南北走向,防御西面的秦长城遗址尚未发现。   
《辽宁古长城》说,秦长城由河北围场县东北进入内蒙赤峰,经敖汉、奈曼、库伦等旗,进入辽宁阜新,经彰武、法库、开原、铁岭,越过辽河,向东经清原、新宾、桓仁、宽甸、过鸭绿江直到朝鲜古碣石。   
《新辞源》载:“围场县岱尹上村岱尹梁之北,有清乾隆十七年(1752)《御立古长城说碑》,该碑背面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说乾隆皇帝于这年在木兰围场发现古长城遗址,遂询问蒙古及索伦老人。古长城在围场境内东西绵亘400多里,间有斥堠屯戍。”近年在大兴永东台子古城址、小锥子山古城址先后发现秦始皇二十六年所铸铁权3件,确定围场长城为秦长城。围场,古属右北平郡。   
《辽宁古长城》说:“赤峰市北金英河畔蜘蛛山有座古城址,城中出土始皇二十六年陶量器一件,即当时的标准斗,刻文曰:“二十六年,皇帝尽兼并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疑者,皆明壹之。”城北15里有古长城。水池乡撒水坡古城址,傍金英河北岸,城中出土秦、汉文物,城北1里多有古长城。奈曼旗西土城子古城,北20多里有古长城。奈曼旗善宝营子古城,城中出土秦、汉文物2千多件,有始皇二十六年陶量器1件,北60多里有古长城。秦长城进入辽宁阜新后遗址就不甚清楚了。”赤峰,古属辽西郡。   
秦长城东端终点,《资治通鉴》3114页说“秦筑长城东起自碣石。在今高丽旧界.非卢龙县之碣石。”《晋太康三年地记》“乐浪郡遂城县有碣石山,长城所筑起。”遂城也作遂成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遂成县,汉置,后汉作遂城,晋因之,秦筑长城之所起,故城在今朝鲜平壤南境。”此碣石山即今朝鲜平壤西南南浦北之龙冈。1991年5月19日《中国文物报》报道和《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总第10期郑君雷写的《大宁江长城相关问题》载,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鸭绿江北岸宽甸县城至长甸河口北部山区发现一条石筑边墙,这条石筑城共五段;,东端始于鸭绿江畔秋果壁(原作酋国壁)腰子岭,经大西岔乡,直到红石砬子乡上蒿子沟止,基本成一线。其中以何家大院段保存最好,呈东西向,长约200米,高4米,沿山脊用乱渣石单面筑成,当地群众称为鸡冠砬子。   
秋国壁长城与朝鲜境内1984年发现的大宁江长城北端东仓郡隔江相望,从结构和走向看,上述长城属于一个时代所建。长城从东仑郡往南延伸,经泰川郡、宁边郡、博川郡,终断于大宁江与其支流博川江汇合处附近。朝鲜学者认为从地形、河水流向等来看清川郡以南还应该有长城,最南终点肯定在清川江口附近。本人认为如果继续向南寻觅,就到了平壤西南龙岗的古碣石。    
释“居庸”
延庆城是秦筑长城一线指挥部所在地

一、居庸之名始于秦始皇筑长城

居庸之名,有居庸塞、居庸陉、居庸县、居庸关、居庸山诸名。居庸一词始于什么时候?居庸一词作什么解释?
唯一给居庸一词作解释的人是元翰林学士王恽,他著的《中堂事记》说:“居庸关,世传秦始皇北筑长城时居庸徒于此,故名。两山巉绝、中若铁峡,控制南北,实为古今巨防。”《日下旧闻考》2471页引《呆斋稿》:“居庸关,元翰林学士王恽谓,秦始皇筑长城,居息庸徒于此,故以名焉。”《呆斋稿》作者不明。
按王恽之说居庸之名始于秦始皇北筑长城。则居庸之名始于秦始皇三十四年,即公元前213年。

二、居庸之名始于燕国说

近年有人否定居庸之名始于秦始皇北筑长城。1988年12月5日《中国文物报》刊登由吉人执笔写的《中国长城学会长城史研究所集体研究》认为:
1、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239)的《吕氏春秋》九塞之一,就有居庸塞。比始皇北筑长城的三十三年,要早二十五年。
2、秦长城在居庸关北300多里的独石口、滦河上游一带,居庸关不是长城上的关隘。王恽之说没有依据。
3、居庸之名始于春秋时期的燕国,战国时期巳是闻名天下的九塞之一。
本人认为:
1、战国时期今八达岭及居庸关沟称燕塞或上谷塞,还没有名居庸塞之说。
2、燕、秦长城在今八达岭北3里岔道经过.汉首置居庸县于今延庆县城,首置居庸关于今八达岭,居庸关是长城上的关口。
3、吕不韦集天下宾客编成《吕氏春秋》悬之咸阳门,令曰:“有能改一字者,赏千金。”当时没有人能改一字。吕不韦被贬自杀后,始皇没有摒弃其书,使之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可能始皇统一中国后充实了新的内容,居庸一词就是例证。总之,没有发现新的论据以前王恽之说不能否定。

三、居庸的含义是流犯城

王恽说居庸一词,居当居息讲,庸当庸徒讲,不够准确。《中华大字典》居字的解释是“流犯所居远近之差也,”《书·舜典》:“五宅三居。”注:“五刑之流,各有所居,五居之差,有三等之居,大罪四裔,次九州之外,次千里之外。”流字的解释是:“放也。”《书·舜典》:“流宥五刑。”传:“以流放宽五刑也。”
是说,古代实行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法,都是肉刑。墨是刻其额而塞以墨,劓是割去鼻子,剕是跺去脚趾、一足或双足,宫是腐刑,大辟有凿颠(凿头)、抽肋、镬烹(下油锅),都是极其残酷的刑法。《史记·五帝本记》说:帝尧年老,令舜代行天子之政,舜根据罪犯情节,制定用流放办法来代替肉刑。什么人应予从宽:一幼少、二老耄,三蠢愚;什么情节可以从宽:一弗识,二过失,三遗忘。但是不能不分犯罪轻重一律流放到一个地方去,而是五等罪犯划分为三等流放的地方:大罪流放到最远夷狄戎蛮居住的地方,其次九州之外,最轻的流放到千里以外,在那里服劳役。居就是流放罪犯流放的地方。
庸,也没有作庸徒的解释。《周礼》载:古代天子有八大祭祀,即八蜡,帝尧时祭的八神。其第七是水庸。清乾隆进士赵翼著《垓余丛考》说:“水则隍也,庸则城也。”城隍最初是由水庸神演化而来。故庸当城讲。
注释:
八蜡,古代天子八大祭祀,帝尧时开始祭的八神。一先啬,即神农氏;二司啬,即后稷;三农;四邮表畷,即田间房舍、小路;五猫虎;六坊;七水庸,护城的水沟;八昆虫(虫王爷)。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秦简》84页秦律:凡被拘押起来追究刑事责任的,均称之为居。关于此点后面有详细说明。
故居庸一词的含义是流犯城。始皇修筑长城把大批判处四年徒刑的罪犯押送边疆,交付当地管理单位,然后再分押到筑长城的工地去劳作,居庸是一个修筑长城的一线指挥部所在地,其城距离洛邑千里之外,汉在此置居庸县治,这城就是今延庆县城。

四、秦筑长城的劳作者是城旦

秦筑长城的庞大劳作队伍是流放罪犯,名叫城旦,不是民夫,当时还无民夫之说。城旦在军队监督下进行劳作。秦律严苛,除对犯有罪行的人判以重刑外,对其家属、从属一律连坐判处城旦。城旦是秦律中最轻的刑罚,四岁刑。男为城旦,天一亮就去筑城;女为城旦舂,为筑城的人捣米。《资治通鉴》平装本243页注:律说:“论决为髡钳,输边筑长城,昼日伺寇虏,夜暮筑长城。”城旦,四岁刑也。”城旦是一支庞大的劳作队伍,修筑宫殿、城池、长城,制作工具、大车的劳作者都是城旦。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秦简》秦律条文中对城旦定有很多条规,说明在管理城旦劳作方面已有相应的机构和详明的条律。
1、有完城旦的,不施加肉刑,只髠剃其发;有刑为城旦的,受黥、劓、剕、宫刑后去劳作。
2、城旦穿红色囚衣,戴红色毡帽,颈上系着黑绳,足胫带着铁钳。
3、城旦劳作损坏器物、工具,要受鞭打,或少给口粮。
4、城旦劳动表现好的,可减刑为城旦司寇,城旦舂可减刑为舂司寇,都是二岁刑。
5、城旦每二十人由城旦司寇一人监率。城旦司寇是防御盗贼和匈奴比较可以信赖的犯人。
6、城旦每天吃两餐饭,做重活的早饭一升,晚饭三分之二升;做轻活的早晚饭都是三分之二升;有病的按律发给。 
五、抄录《睡虎地出土秦筒》中有关城旦管理的秦律 

为证明上面说法的准确可信,现将有关条律和注解及译文录下: 
89页 城旦、舂衣赤衣,冒1赤□(毡),□椟□□2之。仗城旦勿将司3其名将者,将司之。城旦舂出徭者,毋敢之市及留舍□4外,当行市中者,回,勿行。城旦舂毁折瓦器、铁器、木器,为大车折□5,辄治(答)之。直(值)一钱,治(笞)十;值二十钱以上,孰(熟)6治(笞)之;出其器。弗辄治(笞),吏主名者负其半。司空7。 
注释: 
1 冒:头上复盖 
2 □椟□□:均为刑具。□椟音勾独,应为木械,如枷或桎梏之类。□音雷,系在囚徒颈上的黑索。□音第,套在囚徒足胫的铁钳。 
3 仗:疑即杖字。老人持杖,故称老人为杖者。 
4 □:音匮,市的外门。 
5 □:音柔、车轮的外周。当时大车由司空役使囚徒制造 
6 熟笞:重打。 
7 司空:古代主管土木工程的官吏。此条是司空规定的条律。 

译文: 
城旦和城旦舂身穿红色囚服,头盖红色毡巾,施加木械,黑索和胫钳。老年的城旦不必监管,有指名须监管的加以监管。城旦、舂外出服役的,不准前往市场或在市场门前停留休息,路经市场中间的,应绕行,不得通过。城旦、舂毁坏陶器、铁器、木器,制造大车折断车圈,应立即笞打,所损坏器物每值一钱,笞打十下,值二十钱以上,重打,注销其所毁器物。如不立即笞打,主管的吏应赔偿其价值的一半。 
84页,有罪以赀赎有责(债)于公,其令日问之1;其弗能入及尝(偿),以令日居2之,日居八钱;公食者日居六钱。居官府公食者,男子参3(三),女子驷4(四)。公士5以下居赎刑罪,死罪者,居于城旦舂6,勿赤其衣,勿□椟□□7。 
注释: 
1令日:判决所规定的日期。问,讯问。 
2居:凡被关押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均称之为居,近似现在的拘字。 
3参:参食,早晚两餐都是三分之一斗。《墨子·杂守》“参食,食三升小半。”秦一斗约合今二升;三分之一斗,约合今三分之二升。 
4驷:四食。《墨子·杂守》“四食,食二升半。”二升半即四分之一斗,四分之一斗合今半升。 
5公士:秦二十等爵中最低的一级。《汉旧仪》:“公士,一爵赐一级为公士,谓为国君列士也。” 
6居于城旦舂:服城旦舂的劳务。 
7公士不穿红色囚服,戴刑具。徐复著《秦会要订补》卷二十二,秦刑徒服赭衣。 

译文: 
有罪应以财产赎罪,以及欠官府债务的,应依判决规定的日期加以讯问。如无力缴纳赔偿,即自规定日期起使之以劳力抵偿债务,每劳动一日抵偿八钱;由官府给予饭食的,每日抵偿六钱。在官府服劳役而由官府给予饭食的,男子每餐三分之二升,女子每餐半升。公士以下的人以劳役抵偿赎刑,赎死罪的要服城旦舂的劳役,但不必穿红色囚衣,不施加木械、黑索和铁钳。 
43页,51页  城旦之垣及它事而劳与垣等者1,旦半夕参2。其守署及为它事者3,参食之。其病者,称议食之。令吏主。 
城旦、舂司寇4、白粲5操土攻(功),参食之,不操土攻(功),以律食之。 
注释: 
1垣:此处为动词,筑墙。城旦,刑徒名,男为城旦,女为舂。《汉旧仪》:“城旦者治城也。女为舂,舂者,治米也。皆作五岁,完四岁。”《汉书·惠帝纪》注,引东汉应劭云:“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妇女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岁刑也。”1992年5月我随北京市文研所普查延庆县新旧石器遗址在井家庄乡小庄科村发现一个大石臼,当地人说是从地下挖出来的,彼时没有石碾,石臼就是舂米的工具。 
2、旦半夕参:半,量制单位。《史记·项羽本纪》集解引晋徐广云:“半,五升器也。”参,也是量制单位。《墨子·备穴·急就》:“参,三分之一斗。”秦一斗约合今二升,古时两餐,旦半夕参,即早饭半斗,合今一升;晚饭三分之一斗,合今三分之二升。古代吃饭是主要问题,故文献中有相应的规定。 
3署:岗位。守署:即司寇虏。 
4城旦、舂司寇:城旦可减刑为城旦司寇,城旦舂可减刑为舂司寇。 
5白粲:刑徒名。男为鬼薪,女为白粲。《汉旧仪》;“鬼薪者,男当为祠祀鬼神伐山之薪蒸也。女为白粲者,以为祠择米也,皆作二岁。”《汉书·惠帝纪》注引应劭云:“取薪给宗庙为鬼薪,坐择米使正白为白粲,皆三岁刑也。”鬼薪、白粲是为宗庙祭祀采薪、精米,比城旦司寇、舂司寇更自由的徒刑。 

译文: 
城旦筑城和作其他强度与筑城相当的劳作者,早饭一升,晚饭三分之二升。站岗和作其他劳役者,早晚各三分之二升。有病的酌情给予口粮。由吏主管。       
城旦舂、舂司寇、白粲作土功的,早晚饭各三分之二升,不作土功的按法律规定给于口粮。 
51页  食□囚1,日少半斗2。 
注释: 
1□:音厄。饥饿。本条所述是以饥饿作为惩罚囚犯的手段。 
2少半斗:即秦三分之一斗,合今三分之二升。 

译文:给受饥饿惩罚囚犯的口粮,每天三分之二升。 
89页  毋令居赀赎责(债)将城旦舂。城旦司寇不足以将,令隶臣妾1将。居赀赎责(债)当与城旦舂作者,及城旦傅坚2、城旦舂当将司者,二十人,城旦司寇一人将。司寇不足,免城旦劳三岁以上者,以为城旦司寇。司空。 
注释: 
1隶臣妾:原文无解释,也未查到解释。从字面讲是没入官府为奴隶者的妻子,但为什么要用女人监率呢?待查。 
2城旦傅坚:傅,疑读为搏,拍也。坚,《九章算术》注“坚请筑土。”城旦傅坚可能是专作夯筑一类劳役的城旦。 

译文:不得令以劳役抵偿债务的人监率城旦舂。城旦司寇的人数如不够监率,可令隶臣妾监率。以劳役抵偿债务应与城旦舂同样劳作的,以及城旦傅坚或城旦舂应加监督的,每二十人由城旦司寇一人监率。如司寇人数不足,可以把已劳作三年以上的城旦减刑为城旦司寇,兼率城旦、城旦舂。 

六,居庸是修筑长城一线指挥部所在地,其城即在今延庆县城 

修筑万里长城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有军队保证不受匈奴侵扰,需存储从中原运来的大量谷物、物资器材,需接纳从各地押送来的大批城旦,长城沿线必须置多处一线指挥部负责修筑长城事宜,居庸就是修筑长城指挥部驻地之一。指挥部所在地必须具备两个最起码的条件:1、距离长城不远,位置适中,能抵御匈奴入侵,2、地面开阔,有良好水源,宜于屯垦,积存大量谷物。根据上述两条分析,居庸城决不会建在像王恽说的在今居庸关峡谷中,而今延庆县城却是个最理想的地方。 
其一、怀来县镇边城长城岭,延庆县帮水峪、岔道、四海冶海字口、岔石口都有秦长城,延庆县城是个适中的地方。延庆城本身原来是个半岛小山丘,东南西三面低下而开阔,只须加固北面防御,在此建城与长城成犄角之势,保障长城安全,决不会把城堡建在长城里面。 
其二,延庆城地面开阔,沽河与妫河交汇于城西南,水源充足,水质甘美。利于军民屯垦,聚集谷物,减轻运转。沽河原来就叫粟水,又转为榖水,后来才叫沽河。 
秦在此建城驻军屯垦,接收从中原押来的一批批城旦,然后遣发到各处去筑长城。地距洛邑千里。流放轻罪犯于此,遂名之居庸,汉为居庸县治。 
汉居庸关置在今八达岭;北齐、隋、唐、辽、金、元居庸关在今上关,这里也叫军都关;今居庸关乃明建。八达岭也叫居庸北口,南口也叫居庸下口。居庸关、南口,明、清、民国年间归隆庆卫、延庆卫、延庆州、延庆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6月才划归昌平区。 
居庸山川,《明史·成祖纪》永乐八年(1410)二月:“帝亲征蒙古本雅失里汗。己酉十二次昌平龙虎台,遣行在太常寺少卿朱焯祭居庸山川。”此居庸山川指延庆的山川。又《宣化府志》说,王次仲住居庸山。此居庸山指延庆县城西北20里海坨山。 
故“居庸”一词为延庆县所专有,居庸文史在历史上永远属于延庆县文史范畴
  
                    一万一千五百里长城
汉武帝长城

一、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汉初匈奴冒顿单于强盛,除夺取了原属匈奴的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土地外,其他边界都维持在秦长城线上,汉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没有修筑长城。
《资治通鉴》载,汉高帝六年(前201)匈奴冒顿单于“遂袭击东胡,东胡初轻冒顿,不为备,冒顿遂灭东胡。既归又西击走月支,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遂侵燕代,悉复收蒙恬所夺匈奴故地,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宁夏固原县东南)、肤施(陕西绥德县东南50里)。是时,汉兵方与项羽相拒,中国疲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威服诸国。”秋,匈奴围汉所封韩王信于马邑(山西朔县)。九月,韩王信投降匈奴。高帝七年(前200)帝亲率兵三十二万北击韩王信,被匈奴骑兵四十万围于白登(白登山,在山西大同东,一名白登台)七日。高帝九年(前198)取宗室女名为长公主嫁匈奴单于,结亲和约。
文帝前六年(前174)冒顿死,子老上单于立,帝复遣宗室女为单于阏氏。前十一年(前169)匈奴寇狄道(甘肃临洮)。太子家令晁错上言兵事:“今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高皇后五年,前183年,发河东、上党骑屯北地,初令戍卒岁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胡人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以其半予之,县官为赎。其民如是,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此与东方之戍卒,不习地势,而心畏胡者,功相万也。”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
匈奴连年入寇北地、云中,辽东最甚。文帝后二年(前162)乃遣使使遗匈奴书曰:“先帝(刘邦)制,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之内,冠带之国,朕亦制之。匈奴无入塞,汉无出塞,犯令者杀之。”单于亦使当户(匈奴官自左右贤王至左右大当户凡二十四长)报谢。复与匈奴和亲。
文帝后三年(前161)老上单于死,子军臣单于立。后六年(前158)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所至杀虏甚众,烽火通于甘泉、长安,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故楚相孙意为将军屯句注,将军张武屯北地,以备胡。景帝元年(前156)遣御史大夫陶青至代下,与匈奴和亲。
以上汉防匈奴之塞,即在秦长城线上,在今甘肃临洮,宁夏固原、陕北、雁北、北京北、辽东一线。

二、武帝远征匈奴,筑长城

武帝于元朔二年、五年,元狩二年、四年(前127—前119)九年间四次远征匈奴,攘匈奴于漠北,开始修筑西线长城。
元光二年(前133)雁门马邑(今朔州)豪族聂壹向大行(掌接待宾客之官)王恢献计,以马邑城为饵诱匈奴入塞。帝从之,伏兵三十万于马邑旁谷中,于是单于将十万骑入武州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见畜布野而无人放牧,怪之,乃攻亭,得雁门尉史,尉史乃告汉兵所在,单于大惊引还。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塞之当行道处者),入盗汉边,然尚贪乐关市,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按武州山在大同西和林格尔东南杀虎口、左云一带,东西数百里,南北五十里,山之南面,壁立千仞。武州县故城在左云县南。秦长城即在此处,称武州塞。
元朔二年(前127)汉开始主动出击匈奴,春正月“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遂取河南地。主父偃言河南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上竟用偃计,立朔方郡,使校尉苏建兴十余万人筑朔方城(在今杭锦旗北),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这是复修陕北榆林段秦长城),因河为固。”元朔五年(前124年)春,大将军卫青帅十余万人出塞击匈奴。
元狩二年(前121)春三月,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至皋兰,击匈奴。夏,霍去病复与合骑侯公孙敖将数万骑,俱出北地,深入二千余里,至于祁连山,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筑令居以西长城。
元狩四年(前119)夏,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帅兵数十万,出塞二千里,绝大漠击匈奴,杀虏匈奴计八九万,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保护屯田。元鼎六年(前111)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汉将长城从令居,今甘肃永登一直修到酒泉。
元封元年(前110)冬十月,帝亲帅兵巡边,“出长城(指晋北、内蒙古交界长城),北登单于台(在今托克托县西北百余里),至朔方(今杭锦旗北),临北河(乌加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
元封三年(前108)冬十二月,“上遣将军赵破奴击车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骑先至,虏楼兰王,遂破车师,因举兵威,以困烏孙、大宛之属。于是酒泉列亭障至敦煌玉门关。”

三、汉长城研究

汉长城也是一道整体连接的长城,从令居,即今甘肃永登县往西北直至敦煌,是元狩二年(前121)开始修筑的。但从令居往东南和今定西地区的秦长城在什么地方连接,什么年代修筑还没见到有关记载。《汉书》载,高帝二年(前205)“使诸将略地,拔陇西,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缮治河上塞。”此“河上塞”或指筑从今临洮至永登的长城。今兰州、临洮、陇西一带即秦陇西郡,郡治狄道即今临洮县。
至于,太初三年(前102)“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城,谓之光禄塞。”贰师将军李广利破大宛,自敦煌至盐泽(罗布泊)起亭,强弩将军路博德筑遮虏障,都不是长城。到宣帝地节二年(前68)汉以匈奴不能为边寇,罢塞外光禄塞、遮虏障诸城,以休百姓。后将军赵充国言:“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一万一千五百里,乘塞列地,有吏卒数千人,虏数以大众攻之,而不能害。”这是汉长城实际长度。神爵元年(前61)“遣后将军赵充国将兵四万余骑,屯缘边五原,朔方、云中、代、雁门、定襄、上谷、渔阳、右北平九郡,备虏月余。是时匈奴益弱,不敢与汉争西域。”这是汉长城走向。
其后,匈奴内乱,先后立单于者七人。甘露元年(前53)呼韩邪单于兵败。引众南近塞,降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春正月,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壻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相当中央部之司长)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上问状,应提出十说,录其四说:“周秦以来,匈奴暴桀,寇侵边境,汉兴尤被其害。臣闻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制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也。至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用得少安。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来寇,少所隐蔽,从塞以南,径深山谷,往来差难。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如罢备塞吏卒,示夷狄以大利,一不可也。今圣德广被,天复匈奴,匈奴得蒙全活之恩,稽首来臣。夫夷狄之情,困则卑顺,强则骄逆,天性然也。前已罢外城,省亭隧,才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古者安不忘危,不可复罢,二也……盗贼桀黠,群辈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则不可制,八也。起塞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木石、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臣恐议者不深虑其终始,欲以一切省徭戍。十年之外,百岁之内,卒有他变,障塞破坏,亭隧灭绝,当更发屯缮治,累岁之功,不可卒复,九也……”对奏。天子有诏勿议罢边塞事。使车骑将军许嘉口谕单于曰:“中国四方皆有关梁障塞,非独以备塞外也,亦以防中国奸邪放纵,出为寇害,故明法度以专众心也。敬谕单于之意,朕无疑焉,为单于怪其不罢,故使嘉晓单于。”单于谢曰:“愚不知大计,天子幸使大臣告语,甚厚。”单于号王昭君为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 

                        四、汉长城西段已考察清楚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副馆长杨惠福撰《西北地区汉明长城地理位置变迁探讨》说,汉元狩二年(前121)所筑长城,即从兰州河口至酒泉段长城。长城起永登县西南山脚下的黄河岸边。汉代烽燧遗址沿庄浪河西岸一直北上,过武胜驿,到金强堡(镇羌堡),越过金强河,爬上烏鞘岭,在烏鞘岭上无论乘坐火车、汽车都能看到汉长城。长城下烏鞘岭经古浪县、武威市,进入民勤县,又向东北进入腾格里沙漠。在这里很多段长城被沙漠淹没,显然,汉代筑长城时这里还没有沙漠。长城沿腾格里沙漠南部边缘向西北,又向西,折向南,翻越海拔1470米的黑山,向西南出民勤县,入永昌县界,这段长城把民勤绿洲圈到长城里面,目的是不使匈奴占有水草之地。长城经永昌县、山丹县,过焉支山,沿着龙首山南麓一直到张掖市北黑河东岸。长城到张掖境凭黑河做屏障,只在河边修筑堠台作为防守据点。直到高台县的正义(镇夷)峡口,长城分道扬镳,一支沿弱水向北延伸到居延海北,即太初三年(前102)强弩将军路博德筑的遮虏障。一支越过正义峡向正西延伸,到酒泉市北40里锅盖梁墩,进入嘉峪关市西北断山口河墩止。这段长城总长1600余里。 
元封三年(前108)列亭障从酒泉至玉门关,并延至马迷兔地方,是自今嘉峪关市西北断山口河墩起,沿断山口河东岸,筑烽火台至玉门市干海子。此地段曾发现三座汉代烽火台,未见长城遗迹。越过干海子西北边缘约10里,有汉代烽燧及红柳夹沙长城,直至玉门市黄闸湾乡的十一墩,这段长城约长120里。经饮马农场至疏勒河拐弯处的长城经过农田,被五十年代农场开垦农田所毁,现仅存数座烽燧遗址。在玉门市三道沟乡长城越过疏勒河进入安西县境,经布隆吉、桥子乡、小宛农场、安西县城,到达西湖乡以西沙漠中,现存红柳夹沙长城6里多,残高3米多,宽近3米,以及墩台3座。在安西境内有长城338里。过西湖乡长城进入敦煌市,继续沿疏勒河向西,经黄墩子、北盐池北、大月牙湖北、黑牙泉、波罗湖,至合仓城(大方盘城),向西南24里到玉门关(小方盘城)。又30里至后墩,又6里至马迷兔,以西即榆树泉、曲泽之地。敦煌境内有长城270里。这段长城总长1100余里。 
可是,1991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一条消息,甘肃考古专家历经十余年,行程万里,考察甘肃河西走廊汉长城遗址,其主体工程不是城墙,而是当时挖掘堑壕堆筑的土垄。其工程东起兰州河口,西至敦惶以西,绵延3000多里,史书称为“汉塞”。长期以来人们笼统把它称作“汉长城”。考察证明,河西“汉塞”的构成除堑壕、天田、土垄、塞墙、山川险阻外,还筑有障(小城)、坞(小障、堡)、燧(烽火台)、关,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五、汉长城中段、东段 

汉长城中段,从甘肃往东经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直到河北隆化,全在秦长城线上,除土筑外,兼由山岩、木石、溪谷、水门、关隘构成。 
汉长城东段从河北隆化县往东延伸。冯永谦、何溥滢著《辽宁古长城》51页载,河北、辽宁发现一道以墩台与城墙交替构筑的长城,是汉武帝时所筑。其线路由隆化县中关乡河南村东行,每隔约4里筑一墩台,一直进入承德县头沟乡,当延伸到志云乡后,又复筑为城墙,向东蜿蜒入内蒙古宁城县大营子乡东,又筑成墩台,经喀喇沁旗,过老哈河,进入辽宁省建平县,在建平县境有130里,其走向由西北向东南,进入碌科乡就不见了。建平县共发现墩台50座,均沿河或山谷修筑,远近不一,远者3、4里,近者1里余,最近的只有百米,烽火台修筑以能看到夜间举火,白天放烟,不误传烽报警为原则。墩台为方形,每边长约30米,现残存高4、5米,台顶原有建筑。台与台间原有沟壕相连,现在大部已淤平。张家营子乡苏州营子村东墩台北沟壕比较明显。 
建平墩台长城向东延伸至朝阳,朝阳有古长城。《魏书•长孙陈传》654页“长孙陈,世祖(太武帝拓跋焘)时为羽林郎。征和龙(北燕都,今朝阳)贼自西门出,将犯外围,陈击退之,追斩至长城,以功赐爵五等男。” 
1999年4月18日《中国文物报》载文,1998年在抚顺市浑河及其支流东洲河、苏子河沿岸发现烽火台。烽火台西起阜新市彰武县,东经法库县、铁岭市,沈阳市有7、8座,抚顺市有60多座,一直延伸到吉林省通化县旺清门镇。烽火台座落在紧傍河岸、视野开阔的山岗上,3—5里一座,居高临下,两台相望。沿线城堡及烽火台遗址发现筒瓦、板瓦、陶器、铁制农具,为典型的西汉时期器物。上述烽火台或许是唐贞观十九年(645)伐高丽,太宗传克辽东城捷报与太子李治时所建。 
《史记•朝鲜列传》2985页载,“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今鸭绿江北浑江一带)、朝鲜。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鸭绿江)为界。”《汉书•赵充国传》,“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里,乘塞列燧。”即指此。 

六、对汉武帝修筑长城、开拓疆土的评论 

秦始皇驱逐匈奴,修筑长城,因不久王朝灭亡,未见其功效。汉武帝远征匈奴,摧毁其有生力量,西通西域,东服朝鲜。将河西走廊片片绿洲圈在长城障塞之内;北方虽没把长城修到赵武灵王长城线上,而在朔方、五原立郡,统治了河套平原;在东西可耕牧之地均在军事力量控制之内。遗给其他民族的是苦寒不毛、无水草利用之地,其生产不能发展,形不成强大军事集团,边境长治久安,奠定了我国北方的固有疆土。 
以后王朝凡控制了这道边防线的时期必国势兴旺,部分失去这道边防线必有外患,完全失去这道边防线必遭灭亡。东汉国势在东北没有恢复武帝所开疆土。《辽东志•古迹》载:“古长城,即秦将蒙恬所筑,其辽东界者东西千余里。东汉以来,城皆湮没。”这些土地弃给烏桓、鲜卑等,致使其连年入寇。 
《资治通鉴》载:东汉建武十二年(36)“卢芳(匈奴立汉帝)与匈奴、烏桓连兵,数寇边。帝遣骠骑大将军杜茂等将兵镇守北边,治飞狐道,筑亭障,修烽燧,凡与匈奴大小数十百战,终不能克。上谷太守耿况少子耿霸,与杜茂诣飞狐道,堆石布土,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建武十五年(39)“使扬武将军马成代杜茂,缮治障塞,十里一候,以备匈奴。”这一时期“匈奴、鲜卑、赤山烏桓数连兵入塞,杀掠吏民。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代郡以东,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五郡悉受其害。”直至建武二十二年(46)“匈奴单于连丧,旱蝗成灾,赤地数千里,人畜饥疫,死耗太半。烏桓乘匈奴之弱击破之,匈奴北徙数千里,漠南地空。烏桓、鲜卑并入朝贡。建武二十四年(48)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远遁。建武二十六年(50)匈奴南单于内附,遣子入侍。从此结束了匈奴对北疆的威胁。 

居庸县治在什么地方
“居庸”一词为延庆所专有

一、有两个居庸县治

《中国地名大辞典》和《延庆州志》说居庸县治在延庆城东。这是因为清光绪五年(1879)编《延庆州志》,总编栾城(河北)拔贡张惇德没有看懂《水经注·灅水·清夷水》造成的错误。其实《清夷水》记得清楚,有两个居庸县治,一个是汉居庸县治,在今延庆县城,又是魏上谷郡治;一个是后魏居庸县治,在今延庆县城东北30里旧县。
延庆的妫河,上游古名沧河,至今谷家营以下通称清夷水。是灅水,即桑干河的支流。
郦道元涿郡(河北)人,出生于公元466或472年,卒于527年。太和十八年(494)官尚书郎,从孝文帝元宏北巡黄河、阴山,擢御史中丞,执法严峻,后为关右大使、雍州刺史萧宝寅杀害。
《水经注》成书于太和年间(477~499)或稍后。郦道元亲自到过延庆,其记载翔实可信。

二、《水经注》清夷水(今妫河)水系原文

现将《水经注·灅水·清夷水》予以注解,括号以内均为本人注解。
灅水(桑干河)又东南,左(东)会清夷水(妫河),亦谓之沧河也。
水出长亭南,西迳北城村故城北。(长亭位置不明,按其方向指从清泉铺、四海两乡分水岭凤驼梁流下来的水,经水口子、王家堡西流,现在是季节河,成了沙河套,古代当是常流水,北城村故城地址不明。)
又西北,平乡川水注之,水出平乡亭西,西北流注清夷水。(平乡亭位置不明,平乡川水指头司、彭家窑、王家山流来的水。两水汇于永宁西南二里盛世营。《延庆州志》上叫闵河。)
清夷水又西北,迳阴莫亭,在居庸县南十里。(阴莫亭在金牛山东吴坊营位置上,其北十里是旧县,故定旧县为后魏居庸县治。)
清夷水又西会牧牛山水。(牧牛山即金牛山)《魏土地记》曰:“沮阳城(怀来大古城北7里)东八十里有牧牛山,下有九十九泉,即沧河之上源也,山在县(汉、魏居庸县治)东北三十里,山上有道武皇帝(拓跋珪)庙。”(汉、魏居庸县治在金牛山西30里,即今延庆县城,西南距沮阳50里,这是延庆县城为汉居庸县治的一证。)耆旧云,山下也有百泉竞发,有一神牛驳身(一种颜色夹杂着别的颜色叫驳身)自山而降,下饮泉竭,故山得其名,今山下导九十九泉,积以成川。(《延庆州志》说,金牛山下百泉,汇为暖泉河,西南流与黄龙潭流出的龙湾河,同为妫河上源。《光绪州志》编者张惇德误定牧牛山为团山。)
西南流,谷水(源出团山北麓下,名溪河,南流入龙湾河,约长10余里。)与浮图沟水(即古城河,也名神仙院河,由峡曲折出口伏地,至大柏老西北复出,东南流入龙湾河,约行十余里。)注之。水出夷舆故城西南,王莽以为朔调亭也。其水俱西南流注于沧水。(夷舆县故城在古城村东北半里,西汉上谷郡属县之一,王莽废为朔调亭,东汉并入居庸县。)
沧水又西南,右(北)合地裂沟。古老云,晋世地裂分此界,间成沟壑,有小水,俗谓之分界水,南流入沧河。(《晋书·五行志》惠帝元康四年,294,二月、八月,“上谷两次地震,居庸地裂广三十六丈,长八十四丈,人有死者。”此地裂沟约在曹官营、临河之间,原是一片乱苇塘。)
沧河又西,迳居庸县故城南,魏上谷郡治。(前一个称居庸县,后一个称居庸县故城,可见有两个居庸县城。)昔刘虞攻公孙瓒,不克,北保此城。为瓒所擒。(刘虞与公孙瓒的战争发生在汉献帝刘协初平四年193)有粟水入焉,水出县下城西,枕水,又屈迳其县南,南注沧河。(粟水今名沽河,即三里河之水,州志说也名穀河,穀、粟,是义转、穀、沽是音转,因这一带土地适种谷子而得名。源出双营西米家堡之南水泉,流四里许叫三里河,经王庄、县城入妫河,行约7里许。下城当在今双营位置上,是对古城夷舆为上城而言。枕水指延庆城西北枕沽河。西距沮阳50里,东距牧牛山30里,粟水与沧河在此交汇,延庆县城正是汉、魏居庸县治,因其已废,故称居庸县故城。这是又一例证。)
沧河又西,右(北)与阳沟水合,水出县东北,西南流,迳居庸县故城北。(阳沟水即蔡河,源出鲁庄,西流经靳家堡、下板泉,西南经原下卢凤营至原常里营入妫河,约行20里。延庆县城西北不会再有第三个居庸县城,此居庸县故城盖泛指在今延庆城西北。)
“西迳大翮小翮山南,(大翮小翮山即今海坨山)高峦截云,层陵断雾,双阜共秀,竞举群峰之上。郡人王次仲,少有异志,年及弱冠,变苍颉旧文为今隶书。秦始皇时,官务烦多,以次仲所易文,简便于事要,奇而召之。三征而辄不至。次仲履真怀道,穷数术之美。始皇怒其不恭,令槛车送之。次仲首发于道,化为大鸟,出在车外,翻飞而去,落二翮于斯山,故其峰峦有大翮小翮之名矣。《魏土地记》曰:沮阳城东北六十里有大翮小翮山,山上神名大翮神。山屋东有温汤水口,其山在县西北二十里。(温汤水口即松山温泉,其山距延庆城二十里;上板泉距延庆城十五里,距海坨山五里,这是延庆城为汉魏居庸县治第三例证。)峰举四十里,上庙则次仲庙也。”(晋书法家卫恒说王次仲所创文字是楷书,不是隶书。《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海》均予引用。2002年8月9日《中国文物报》发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在古井中出土秦简二万枚,报上刊出三副简文,简文不能通读,有42个字和简化前的楷书笔画一样,就是没有波磔(撇捺)是:八工土上不日今毋令主司百名弗言年或昌官金居券服计庭家书郡能责洞移尉问报堪阳发痕□谒钱。这应就是王次仲所创的文字。)
右(西)出温汤,疗治万病,泉所发之麓,俗谓之土亭山,此水炎热,倍甚诸汤,下足便烂,人体疗疾者,要须别引消息(稍凉)用之,耳不得言。(烫澡的人不得小声耳语说烫,越说烫越烫,现在还有此说。15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开发了佛峪口松山温泉,用以疗疾,郦道元曾到此烫过澡,故体会深刻。)大翮山东,其水东南流,左(东)会阳沟水(蔡河),乱流南注沧河。
沧河又左(南)得清夷水口。《魏土地记》曰:牧牛泉西流与清夷水合者也。自下二水互受通称矣。(从下屯流来的水叫清夷水,与金牛山流来的沧河汇于清夷水口,清夷水口即谷家营北之沙河口,是个很大的河口,民人在此取沙。下屯河由东桑园河湾、小呼滹河湾、东红寺河湾等汇成,穿下屯而过,经岳家营、兴宝庄、大路、谷家营,在谷家营北之沙河口入妫河。古代延庆古城一带的少数民族,中原称之夷,幽州的统治者取道于此,清剿古城一带的夷人,遂有清夷水之名。古代此水流量很大。此水系应列在阳沟水之前。)
清夷水又西,灵亭水注之。(灵亭水是佛峪口沟流出的水,叫温泉河。)水出马兰西泽中,众泉泻溜归于泽,泽水所锺,以成沟渎,渎水又左(东)与马兰溪水会,水导源马兰城,(马兰,汉名上兰。汉高帝刘邦十二年(前195),周勃破燕王卢绾军于此。其城当在东门营。五道湖、童家沟流出来的水,经东门营西门外。东门营原有土城,周约2里,东西二门。)城北负山势,因阿(阿当近讲)乃溪,民居所给,维仗此水,南流出城,东南入泽水,泽水又南,迳灵亭北,又屈迳灵亭东,次仲落鸟翮于此,故是亭有灵亭之称矣。其水又南流,注于清夷水。(灵亭具体位置不明。温泉河源出佛峪口里汤泉观东山麓下,西流3里许有胡叫河来会,顺峡蜿蜒南行出口,经张山营西,东南流,经原怀家堡,至黑龙庙入妫河,约行30里。《延庆州志》载,黑龙河在州城西三十里,本名马兰溪水,源出黑龙庙村,村西有清水泉,西南流入妫河。)
清夷水又西,与泉沟水会,水导源川南平地,北注清夷水。(泉沟水即大柳河,源在延庆城西南20里养鹅池,西经刘浩营入怀来界,流入妫河。)
清夷水又西南,得桓公泉。(即怀来县南水泉村之南水泉,也名镜泉。)盖齐桓公霸世,北伐山戎,过孤竹(河北卢龙县)西征,束马悬车,上卑耳之西极,(山西平陆县有卑耳山)故水受斯名也。水源出沮阳县东,而西北流入清夷水。(根据近年延庆发掘出数百座山戎墓葬,出土包括金虎牌、金马牌在内的大量珍贵文物,结合《管子》说山戎令支国和代国毗邻,延庆应是令支国的主要根据地,齐桓公北伐山戎曾来到延庆。)
清夷水又西,迳沮阳县故城北,秦上谷郡治此。王莽改郡曰朔调,县曰朔阴。(沮阳在怀来大古城北7里。)阚马因(后魏敦煌人,撰有十三州志。)曰,涿鹿(矾山西北5里古阿城)东北至上谷城六十里。《魏土地记》曰:城北有清夷水西流也。其水又屈迳其县西,南流注于灅水(桑干河),灅水南至马陉山,谓之落马洪。(官厅水库大坝以下一段峡口) 

三、后魏时延庆地理志 

清夷水系与现在妫河水系完全一致,这就再现延庆一幅古地理图。 

水系: 
长亭水,源出清泉铺乡凤驼岭。 
平乡川水,头司、王家山流来的水。 
沧河,金牛山、黄龙潭流出的水,即妫河。 
牧牛山水,金牛山水。 
谷水,即溪河。 
浮图沟水,古城河。 
地裂沟水,在临河村。 
粟水,即沽河。 
清夷水,下屯河。汇沧河后以下通称清夷水。 
阳沟水,蔡河。 
灵亭水,温泉河。 
马兰溪水,黑龙河。 
泉沟水,大柳河。 
桓公泉,南水泉。 
惟一遗漏是从黑汉岭、刘斌堡,经里仁堡在新华营流入妫河之水,名神树屯河,也名屠家营河。 

山脉: 
牧牛山,金牛山。 
大翮小翮山,海坨山。 
土亭山,汤泉观东山。 
城池: 
北城村故城,在清泉铺乡或永宁镇东部。 
居庸县故城,汉、魏居庸县治,为今延庆县城。称故城说明其城已废。公元350年三月前燕慕容儁取蓟城(今北京)而都之。八月,代郡人赵榼帅三百余家叛燕归赵并州刺史张平。慕容儁恐其复叛归赵,徙广宁(今宣化一带)、上谷(今延庆、怀来。)二郡民于徐无(今河北玉田),城盖废于此时。 
居庸县城,后魏居庸县治,今延庆县城东北30里旧县。 
夷舆县城,今古城东北半里。 
下城,约在今双营。 
马兰城,今东门营。 
沮阳故城,今怀来大古城北7里。 
亭: 
说亭是地方行政组织,十里一亭,亭相当于乡是不对的。洛阳出土后魏上谷郡中正、燕州治中从事史侯掌墓志,侯掌是上谷郡居庸县崇仁乡修义里人。可见古代地方行政组织是郡、县、乡、里四级。十里置一亭,设在大道口,行旅住宿的地方,亭长主管缉捕盗贼。刘邦当过沛丰邑泗水亭长。《后汉书》说:“亭长持二尺板以劾贼,索绳以收执贼。”亭相当于现在的公安派出所。 
长亭,约在清泉铺乡。 
平乡亭,约在永宁镇南部。 
阴莫亭,在吴坊营的位置。 
朔调亭,古城东北半里,即夷舆县治,王莽废为朔调亭。 
灵亭,约在张山营镇海坨山下上板泉村。 
秦为郡县制,应该说上谷郡辖有居庸县,但未查到文献依据,汉肯定置有居庸县,从汉高帝元年(前206)置居庸县,北灭灭亡之年(577)废,居庸县存在783年。如从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建居庸城开始算,居庸县存在则达790年。居庸一词均由此产生,“居庸”一词为延庆县所专有。 
居庸县治有二:1、汉、魏、晋居庸县治在今延庆县城,还是魏上谷郡治。2、后魏居庸县治在今延庆县城东北30里旧县。 
居庸塞、居庸陉,也叫燕塞、上谷塞、军都塞、蠮螉塞,即今40里居庸关沟。 
居庸关,古今有三道,汉、魏、晋置在今八达岭;隋、唐、五代、辽、金、元置在今上关;今居庸关乃明建。 

居庸关考
古今有三道居庸关

一、居庸关位置诸说纷纭

太行八陉,最北面的叫居庸陉,也叫军都陉,它北起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南至昌平区南口。峰峦叠嶂,中通一道,逶迤40里,通称居庸关沟,乃天下绝险,历代为幽蓟、北京屏障。陉中有道居庸关,是其重要门户。今之居庸关,南距南口15里,距昌平城35里;北距八达岭25里,距延庆县城55里,这是一般人所熟知的居庸关。
但历代学者对居庸关的位置所在持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1、《汉书•地理志》,“上谷郡辖县十五,有居庸、军都两县。”三国魏苏林为之作注,“但言居庸有关,而军都则无。”苏林,博学多通古今,凡诸书传闻中疑难,皆加以解释。
2、宋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则说,“考之汉志,上谷有居庸、军都两县,盖各有关。”这和苏林之说有了分歧。
3、《新唐书•地理志》,“昌平西北三十五里有纳款关,即居庸故关,亦谓之军都关。”将居庸、军都两关混而为一。
4、《大清一统志》,“居庸、军都既有两县两关之名,不应同为一山,当是就山之险要建置区分,及军都关县俱裁,后人遂混为一耳。”
5、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著《昌平山水记》从《新唐书》之说,认为“今居庸关,即军都关。”
通过对《水经注•湿余水》、《西关志》、《延庆卫志略》、《察哈尔通志》及汉、唐、元等史志,和实地考察,对居庸关历代建置地点及名称,初步理出了头绪,谨提出来,抛砖引玉,以供参考。

二、汉首置居庸关于今八达岭

《水经注•湿余水》湿余水即今温余河,说,“湿余水出上谷居庸关东。”这一句是《水经》原文。接着郦道元为之作注,“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水经》或说汉桑钦著,或说三国时人著,或说晋郭璞著,总之成书于魏晋以前,后魏郦道元为之作了大量注解,引古考今,凡研究古地理历史者多以《水经注》为圭臬。
《湿余水》对居庸关位置及名称来源明确提出三点:1、居庸关在居庸县界,关因建在居庸县界而得名。2、居庸关西北至秦汉上谷郡治沮阳县城60里。3、湿余水源在居庸关东面。
汉、唐时的里数与现在群众习惯说的里数大抵一致。秦、汉上谷郡治沮阳在今怀来县大古城村北7里,大古城村距康庄40里,康庄距八达岭20里,大古城距八达岭正是60里。《湿余水》接着说,“更始使者入上谷,耿况迎之于居庸关,即是关也。”可见,更始元年(23)上谷太守耿况迎更始帝刘玄使者于居庸关,即在今八达岭。
《湿余水》接着指出水源所在,“其水导源关山,南流历故关下,溪之东岸,有石室三层,其户牖(音右,开在墙上的窗子)扇扉(门扇),悉石也,盖故关之候台矣。南则绝谷,累(垒)石为关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考之实地,湿余水源在八达岭东门外的山上,即所谓的关山,由一条叫“青龙倒汲水”的青色岩脉流下来的水,在山下汇成一汪清潭,名叫青龙潭,东南流经青龙桥,青龙桥也因这青色岩脉得名。
地质学家考证,这条所谓的青龙是一亿多年前燕山造山运动形成的。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地下深处炽灼的岩浆沿裂缝大量上侵,溶浆未露出地面而停止活动冷凝而形成的岩脉,此种岩体是质地细密坚硬的花岗岩,呈青色。它的周围的岩体是比它形成更早的、喷发出来的、质地疏松的花岗石,呈棕色。久经岁月沧桑,周围岩石被风化剥落,青色岩脉兀突而出。大片棕色花岗岩内有许多裂缝,极易渗透大气降水,当汇至这条青色岩脉时,横遭阻拦,只好顺这条青色岩脉争流而下,跌落谷底青潭,青色岩脉没入潭水之中,宛如一条青龙从潭中汲水,上而复下,循环不停,因取名“青龙倒汲水”。过去此景非常壮观,为关沟七十二景之一。近年天气干旱,青龙已无水,青龙潭也干涸了。有说名“青龙倒吸水”是不对的。
青龙潭之南,溪之东岸,有石室三层,是关上瞭望情况的台子,名叫候台,台早毁了,大约就是今八达岭东门外公路旁边名叫“讲台”的地方。讲台是一个长形石台,台前有一小片空地,明代当地驻军军官常站在台上向士兵训话、故名讲台,也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
其“累石为关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的地方,当在八达岭东门外南面绝险峡口处,这是居庸关最里面的关垣。《湿余水》对此关之南作如下描述,“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鄣邃险,路才容轨,晓禽暮兽,寒鸣相和(早晨鸟叫,夜晚兽吼,夹杂着寒风的呼啸声。),羁官游子,聆之莫不伤思矣。”
显然这一节写的不是今居庸关南比较开阔的峡谷风光,而正是今八达岭南的情景。古人云,“居庸之险,不在居庸关,而在八达岭。自八达岭下视居庸关,如窥井,如建瓴。”汉代把居庸关置在八达岭,说明古人很高明,知道扼要所在。
《察哈尔省通志》卷三,“涧河,在延庆县东南三十五里,即古湿余水,又名榆河,自八达岭南青龙桥发源,南流经石佛寺、居庸关、南口,入河北昌平县,长约四十里。”
《光绪延庆州志》说,涧河还有一源,在八达岭西南山下,经青龙桥汇关山流来的水,行约五十里。故湿余水(温余河)源在八达岭之东关山不是很清楚吗。

三、汉居庸关还有个南关门,也叫军都关

置在八达岭的居庸关是狭义的居庸关。《湿余水》接着提出广义的居庸关,“湿余水历山南,迳军都界,又谓之军都关。《续汉书》曰,尚书卢植隐上谷军都山是也。其水南流出关,谓之下口。”就是说在山南居庸关还有个南关门,因在军都县界,也叫军都关。也就是《新唐书•地理志》说的:“昌平北十五里有军都陉,西北三十五里有纳款关,即居庸故关,也谓之军都关。”这道关的位置在今上关。唐、宋昌平县治在今昌平城西8里旧县,今县治乃明代所徙;上关在今居庸关北8里,昌平旧县至上关之居庸关正好也是35里。
1972年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村西发掘一座东汉墓,该墓主人曾被举为孝廉,再由郎出任西河长史,行上郡属国都尉、繁阳令,最后官至使持节护烏桓校尉。墓内壁画有46组以上。有一幅壁画是墓主人从繁阳令(繁阳在河南内黄县西北)升任护乌桓校尉(治所在宣化西北宁城,俗名西吐勃城),车骑经过居庸关的情景。居庸关画成平顶八字形(︹),上书“居庸关”三字。1981年5月《文物》史树青先生著《王绂北京八景图研究》说,此关不但有关城、水门,而且关门外有桥梁,水门之下题有“居庸关”三字。这个居庸关正是今上关,古代河水很大,故关门外建有桥梁。壁画画的是车骑由南往北进居庸关南关门的情况。
因此,《汉书·地理志》苏林注,“居庸(县)有关,而军都(县)则无”是正确的。军都关是居庸南关门的别名,用居庸关完全可以予以概括。郦道元《水经注》中“又谓之军都关”,这个又字用得非常确切。

四、最广义的居庸关

《湿余水》说“其水南流出关,谓之下口。”下口即今南口。是说从今八达岭至南口都可称之居庸关,是最广义的居庸关。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居庸关注解:“关门南北相距四十里,两峡相峙,巨涧中流,悬崖峭壁,称为绝险,即《吕氏春秋》九塞之一。”
元郝经《居庸关铭序》曰:“居庸关在幽州之北,最为险阻,号天下四塞之一。大山中断,两崖峡束,石路盘肠,萦带隙罅,南曰南口、北曰北口,殆六十里(应是四十里)石穴。”
《延庆卫志略》引《大清一统志》:“居庸关在顺天府北一百二十里,两山夹峙,一水旁流,关跨南北四十余里,悬崖峭壁,最为险要。关南重峦叠嶂,吞奇吐秀,苍翠可爱,名曰居庸叠翠。”
以上都是对最广义居庸关的描绘。

五、西关、蠮螉塞

八达岭之居庸关始置于汉,魏、晋沿用,也叫西关。东汉初平四年(193)幽州牧刘虞遣田畴奉章诣长安,田畴以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奉使不便,愿以私行,乃自选家客二十骑,偕从事鲜于银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趋朔方(内蒙古伊盟),蒙道间行,奉使长安。《资治通鉴注》平装本1925页“西关即居庸关”。《延庆州乡土志》载,按《元史》“南口也谓之西关”。南口、上关、八达岭三处关门均不向西,只有八达岭西北岔道与西拨子之间过去有古老的砖石台基,延庆县地图上标有个西关的名字,那里是历代长城上的关门,是向西的。看来汉代西关指这个地方,是八达岭居庸关的外关垣,汉代建有很大的关门,关门向西,故名西关。直到元代这里的关门还是向西开的,元代诗人揭傒斯《居庸行》中说,“关门西向当天开,马如流水车如雷……昔不容单骑,今马列十五。”
五族乱晋,居庸塞不再设防,慕容氏、拓跋氏四次通过居庸关,那里均未设防。居庸塞也叫蠮螉塞。公元前340年,前燕主慕容皝进攻后赵石虎,率骑兵二万自龙城(辽宁朝阳)取西道入蠮螉塞,长驱至于蓟城(北京)。公元350年慕容皝子慕容儁三路伐后赵,使慕舆千自西道出蠮螉塞,陷幽州,因而都之。公元385年后燕主慕容垂遣慕容农带兵出蠮螉塞,趋龙城,平叛将余岩。
《日下旧闻考》引《方舆纪要》说,“蠮螉是居庸的音转”。其实蠮螉是一种名叫细腰蜂的昆虫,是说居庸塞就像细腰蜂的腰一样狭窄,因而取名蠮螉塞。
后魏皇始元年(396)拓跋珪大举伐后燕,别遣将军封真等从东道出军都,围蓟。拓跋珪以鲜卑族统一北中国,居庸关没有设险的必要,郦道元看到的正是废弃不用的居庸关,《湿余水》里称之故关。其后,孝昌元年(525)杜洛周兵变上谷,魏遣都督元谭据居庸下口(南口)以拒之。元谭遣别将崔仲哲截军都关以待之,安州(密云)三戍反兵自外夹攻,崔仲哲战死,元谭也溃败。说明1、军都关在居庸陉中间,故称截,在今上关。2、军都关久未设防,崔仲哲临时建的防御工事,一触即溃。3、后魏以前居庸关和军都关含义十分清楚:军都关是居庸关南关门的别名,居庸关可以概括军都关,军都关则不能概括居庸关。

六、纳款关、蓟门关、石门关

东魏、北齐政权创建者高欢,雄才大略,他认为治国强军必须有充足的物资、粮食。命于辖区内“诸州津梁置仓积谷,傍海煮盐,供军资,备饥馑。”置关于汉居庸关南关门,收取关税,名纳款关。高欢这一措施使他得以招抚流散,富国强兵,终于控制东魏政权,建立北齐政权。从此出现了《新唐书·地理志》,“昌平西北三十五里有纳款关,即居庸故关,亦谓之军都关。”之说,而把置在八达岭正统的居庸关丢弃了。上关也是个重要隘口,在此设防能卡住八达岭、青龙桥、石佛寺各口子的出入。隋、唐、五代、辽、金、元居庸关均置在此处。
《隋书·地理志》隋在居庸关置关官。
《日下旧闻考》2471页引《十道志》唐居庸关亦名蓟门关。
《晋书》是唐太宗亲自主持修撰的。《新旧唐书》是宋人修撰的。到了唐代置在延庆县的居庸县和置在八达岭的居庸关早已废弃,甚至连名字也被人遗忘了,故唐代修《晋书》就把汉居庸关南关门定为居庸关,而附于涿郡军都县下,而上谷郡居庸县下反倒没关了。从此,由北面居庸县命名的关,变成由南面军都县命名的关。居庸、军都关名混为一谈了。《新唐书·地理志》承袭了《晋书·地理志》之误。
《日下旧闻考》2469页引《问次斋稿》,“居庸亦谓之冷陉。”说唐太极元年(712)幽州大都督孙佺,率兵十二万,骑八千,袭奚,与奚酋李大酺战于冷陉,全军复没。”冷陉就在居庸陉。《资治通鉴》6320页注说,冷陉山在辽西。《辞源》冷陉,一说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高原上的坝后;一说在今内蒙古札鲁特旗南的奎屯山,奎屯,蒙语冷的意思。可见冷陉山不只一处,那次战争发生在辽西,不在居庸陉。
五代时居庸关的关门是石制的,故名石门关。辽会同十年(947)后晋同州郃阳县(在陕西)令胡峤,随宣武节度使萧翰(契丹人)入契丹,所著《陷北记》说:“自幽州西北入居庸关(指南口),明日又西北入石门关(五代居庸关,在上关),关路崖狭,一夫可以当百,此中国控扼契丹之险也。又三日,至可汗州(旧怀来县城)。” 
七、齐喇哈蕃、铁门 

辽也在居庸关置官收税。统和元年(983)九月,南京(今北京)秋涝,南京留守司上言:“民艰食,请驰居庸关税,以通山西籴粮交易。” 
辽末保大二年(1122)金兵三路攻居庸关,“金兵临关,岩石自崩,戍卒多压死,辽兵大败,关遂破。”岩石自崩,究竟是地震,还是内部奸细破坏,还不清楚,但如果在现今居庸关那样开阔的峡谷中,就不会压死很多人。从八达岭至上关这17里峡谷,是居庸陉最险要的所在。只有这里能压死很多人。 
女真语称居庸关为齐喇(严)哈蕃(官),旧作查剌合攀,义为严关。《金史·百官志》,“居庸关、紫荆关皆设使,从七品。”大定二年(1162)“契丹移剌窝斡反,围临潢,诏居庸关、古北口稽契丹奸细,捕获者加官赏。” 
蒙古成吉思汗兴起,金大安三年(1211)蒙古兵破金兵三十万于野孤岭,大捷会河(河北旧怀安县城东北,三洋河合流处。),金居庸关守将完颜福寿弃关遁,蒙古兵入关,进攻中都(今北京),旋退走。第二年,崇庆元年(1212)金升缙山县(今延庆县)为镇州,“恃居庸之险,冶铁铸关门,布铁蒺百余里,守以精锐。”第三年,至宁元年(1213)蒙古兵再次来侵,破金尚书左丞完颜纲十万大军于缙山,乘胜追至北口(八达岭)。成吉思汗取紫荆关,拔涿易二州,转南口再破居庸关。 
贞祐二年(1214)金迁都汴京。成吉思汗闻金迁都,三次来侵,被阻于居庸关铁门前,乃召札八儿问计,札八儿取从石佛寺向东而南,经黄土岭、十八窑、九仙庙小道,导成吉思汗轻骑,“日暮入谷,黎明诸军已在平地,疾驱南口,金鼓之声,若自天降,金人犹睡未知也。比惊起,已莫能支吾,锋镝所及,流血遍野,关既破,中都大震。”第二年,1215年成吉思汗取金中都,览山川形势顾谓左右近臣说:“朕之所以至此者,札八儿之功居多。”成吉思汗驻桓州(内蒙古多伦),留札八儿守中都,授札八儿黄河以北,铁门(居庸关)以南,天下都达鲁花赤(蒙语掌权者)。 
元至顺四年(1333)诗人萨都剌过居庸关,犹看到“关门铸铁半空倚,古来几度壮士死”的高大铁关门。元代以前居庸关的防御重点一直在从八达岭至上关这17里最险峻的峡谷间。 

八、隆镇卫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定燕京为大都,开平为上都,每年巡幸于两都之间。有元一代北巡达99次之多,多取道居庸关。梵琦《居庸关》诗有,“上都避暑频来往,鱼鸟犹能识袞龙。”句。不断派士卒修筑道路,居庸陉成了孔道,居庸关也成“关门西向当天开,马如流水车如雷。昔不容单骑,今马列十五。”的通衢大道。“天下货物,聚于两都,而商贾出入居庸关者,识而不征(看一下证明,不收关税)。”大道上达官贵人,军卒商旅,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蒙古皇子拖雷监国元年(1328)始于居庸关南北口屯军,各设千户所,徼巡盗贼。忽必烈至元十七年(1280)命枢密院调兵六百人守居庸关南北口。至元二十五年(1288)以南北口上千户所总领之。 
武宗至大四年(1311)诞生于缙山县(今延庆县)的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当了皇帝。枢密院以居庸关原置上千户所位轻责重,乃置隆镇上万户府于居庸关。第二年,皇庆元年(1312)升隆镇万户府为隆镇卫亲军都指挥使司。隆镇卫城在八达岭南青龙桥东山下,下辖镇抚所一,千户所十一,千户所东在山海关、西在山西应州、朔州,南在紫荆关,是一个很大的皇室卫戍区,把大都和仁宗皇帝诞生地缙山置于一个卫戍区之下,隆镇卫取隆大金镇州之义。 
清《延庆卫志略》说:“隆镇卫在今青龙桥,元世建卫于此,东山麓有城垣旧基。元万户指挥哲颜不花有善政,明末尚遗有哲颜不花善政碑,今没无存。” 

九、纳钵关 

在元代社会长期和平繁荣环境中,居庸陉比较宽阔处出现了庐井、廛市、佛寺、水硙,蒙古人笃信佛教,在关沟崖壁上刻凿了佛像(如五郎影、六郎影)和梵语(阿弥陀佛),以求行人旅途吉祥如意。出入关需要住宿,在居庸关(上关)南8里坡道上开设了许多车马大店,因名该地为长坡店。 
致和元年(1327)大都燕铁木儿利用居庸之险阻击上都诸王兵,及破上都兵后,命也速答儿及佥院彻里帖木儿统兵三万守居庸关,并诏居庸等关皆穿堑垒石为固,诏丁壮守之。 
顺帝即位之时,天下太平,年年巡幸上都经过居庸关。有一次。“帝揽辔度关,仰思祖宗勘定之劳,俯思山川拱抱之状,圣衷惕然,默有所祷,期以他日即南关红门之内,因山之麓,伐石甃基,累甓跨道,为西域浮屠,下通行人,皈(归)依佛乘,普受法施。”这就是顺帝建永明寺和过街塔的动机,说行人经过塔下,信奉佛教,受到佛祖普度。乃于至正二年(1342)命大丞相阿鲁图、左丞相别儿怯规划创建。至正五年(1345)建成。北为永明寺,南为过街塔,西有花园,寺前立穹碑二座,南北建两座大红门,设扃钥,置斥候。永明寺之壮丽,莫之与比,寺里设有御榻,车驾往还或驻跸寺中。每岁圣驾行幸上都,率以夜度居庸关,跸止行人,笼烛夹驰道而驱。南龙虎台,北棒槌店(在今里外炮),皆有次舍(行宫),国言谓之纳钵关,由隆镇卫领之以司出入。这年车驾由上都还。因成绩昭著,亲自作佛事行庆讲仪,赐其额曰大宝相永明寺。至正六年(1346)命翰林学士承旨欧阳玄撰《过街塔铭》立碑于永明寺前。(见《析津志辑佚》) 
南红门在永明寺南五里,北红门所在不明。从过街塔基(云台)结构造型、雕制图像文字可见这组建筑的豪华壮丽。纳钵,契丹语,凡车驾行幸宿顿之所,谓之纳钵。蒙古、满洲也用之。又作纳宝、巴纳,满洲语地方之义。元顺帝改防御性质的居庸关为巡幸性质的居庸关。好景不常,由于政治腐败,民族压迫矛盾激化,全国爆发农民大起义。至正十八年(1358)红巾军刘福通部潘先生、破头潘等由大同直犯上都。十二月初九焚毁上都宫殿,留七日,转辽阳而至高丽。上都宫殿尽废,从此元帝不再北巡。永明寺、过街塔是第一次建在长坡店的建筑。元末这组建筑全毁,只留下过街塔塔基。有说在塔基上建有三座白色石塔。迺贤《居唐关》诗序说:“原有三塔跨于通衢,今盖亡其二矣。”应以迺贤之说,居庸关大道上建有三座过街塔为是。其它两座:一、是至元五年(1339)建的伯颜南口过街塔;二、或者是至正十四年(1354)建的卢沟桥过街塔。 
耶律柳溪《南口永明寺过街塔》诗是这组建筑的写照;“驱车荦确上居庸,古涧流泉拂晓风。当道朱扉司管钥,过街白塔耸窿穹。碑镌赑屃朝京阙,仙与弥陀峙梵宫。巡幸百年冠盖盛,六龙行处五云从。” 
明代行人车辆仍须经过过街塔基云台洞券下。现在大石头道上车辙沟深度足有半尺,可见往来车辆之多。 

十、明建今居庸关 

明代以前八达岭、上关之居庸关,只建有关,没有城。 
明洪武元年(1368)征虏大将军信国公徐达、副将军鄂国公常遇春收复大都,二公因旧关(上关之居庸关)地狭人稠,度关南八里许古长坡店,创建城垣,为石城,即今居庸关城。城横跨东西两山,周围一千二百八十七丈,合七里二十七丈,建南北二门。我曾到居庸关去,居庸关人程熙也说居庸关古名长坡店。 
洪武三年(1370)徙山后保安诸州民于关内,于居庸关立守御千户所。洪武四年(1371)徙龙庆诸州民三万五干八百户于关内三河、固安、昌平等县,龙庆州遂废。 

十一、隆庆卫、延庆卫 

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升居庸关守御千户所为隆庆卫,以为京师北面之固。次年,永乐元年(1403)以北平为北京。永乐二年(1404)建南口堡城,周围二百丈五尺,南北二门,名之曰南口门。同年重建上关城,周围二百八十五丈,南北二门,名之曰上关门。同年置隆庆左卫、隆庆右卫于居庸关。 
宣德三年(1428)命行在工部侍郎许廓修居庸关及水门。 
宣德五年(1430)徙隆庆左卫于永宁城,以防陵寝之后;徙隆庆右卫于怀来城,以防西北咽喉。 
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五十万军队全军覆灭。右副都御史罗通率军民死守居庸关,挫败瓦刺三万余众围攻,保卫了北京。从此居庸关派驻经略大臣、镇守内官及巡关监察御史。 
土木之变后,景泰元年(1450)佥都御史王鋐镇居庸,扩建关城,景泰六年(1455)完工。城东跨巽山之上,西跨兑山之颠,南北两面筑于两山之间,周围一十三里三十七步有奇。《西关志·居庸》作,东筑于翠屏山,西筑于金柜山,南北两面筑于两山之下,周围一十三里有半二十八步有奇。 
隆庆元年(1567)避年号讳,改隆庆卫为延庆卫。 
崇祯十二年(1639)重修南口东西城及南北城门,颜其额曰:“关南锁钥”。南口已成民庐市廛颇称稠密的城镇。 

十二、裁撤延庆卫 

满清入主中原,对蒙古族实行怀柔笼络政策,顺、康、雍、乾四代武功显赫,北方边境安定,居庸关及长城均失去防御作用,朝廷诏令裁撤卫所。雍正二年(1724)奉文裁延庆卫,以八达岭为界,岭东南归并昌平州,岭西北归并延庆州。延庆卫士民余兆龙、王廷立.陈世维、杨天标等将种种不便情由吁请仍旧。制院李公维钧题留,仍保持延庆卫建制。主要原因是延庆卫在关沟有七个村,关南昌平州只有一村,而关北延庆州有六十七个村子,当然不愿划归昌平州。 
乾隆二十六年(1761)宣化府境诸卫皆裁,唯延庆卫仍设。乃决定归并延庆卫于延庆州,在延庆州添东西二卫以领卫所村庄。(因为顺治八年并隆庆左卫于隆庆卫。延庆卫中还有左卫之属村)改延庆卫学为延庆乡学,移延庆州学训导管乡学事,驻居庸关。 
嗣后直至民国年间,居庸关、南口一直归延庆州、延庆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6月居庸关、南口才划归昌平。  

晋长城
第二道修到朝鲜古碣石的长城

一、唐彬筑长城

晋修筑长城是防御鲜卑的。鲜卑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辽宁朝阳一带),号曰东胡,与匈奴并盛,控弦之士二十余万,风俗官号与匈奴略同。秦汉之际东胡为匈奴所破,分保鲜卑山。因以为号。《清一统志》鲜卑山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西三十里,土人呼为蒙格。
《晋书·唐彬传》:“北虏侵掠北平1,以彬为使持节、监幽州诸军事,领护乌丸校尉2、右将军。彬既至镇(今北京),训卒利兵,广农重稼,震威耀武,宣喻国命,示以恩信。于是鲜卑二部大莫廆、擿何等并遣侍子入贡。兼修学校,诲诱无倦,仁惠广被。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自温城洎于碣石,绵亘山谷且三千里,分军屯守,烽堠相望。由是边境获安,无犬吠之警,自汉魏征镇莫之比焉。鲜卑诸种畏惧,遂杀大莫廆。彬欲讨之,恐列上俟报,虏必逃散,乃发幽冀车牛。参军许祗密奏之。诏遣御史槛车征彬付廷尉,以事直见释。百姓追慕彬功德,生为立碑作颂。”
唐彬,字儒宗,鲁国邹人。平吴有功,封右将军,监巴东将军。官终前将军、西戎校尉、雍州刺史。
注释:
1北平郡:西晋改右北平郡置,治徐无,在今河北遵化县东。辖今河北兴隆、遵化、丰润、唐山市以西及天津蓟运河上游以东地区。
2护乌丸校尉:即护乌桓校尉,持节,秩比二千石,汉武帝置以护内附乌桓,驻宁城,在河北宣化西北。

二、长城建筑年代

唐彬筑长城年代史无明文,按太康元年(280)晋平吴,统一中国。太康二年,冬十月,鲜卑慕容涉归始寇昌黎(辽宁凌源县)。太康三年三月,安北将军严询败鲜卑慕容涉归于昌黎,斩获万计。太康四年,慕容涉归卒,弟耐(北史作删)篡立,将杀涉归子慕容廆,廆逃亡匿于辽东徐郁家。太康六年(285),慕容耐为部下所杀,部众复迎涉归子廆而立之。

辽东慕容氏世系如下:

慕容涉归 — 慕容廆 — 慕容皝—慕容儁
慕 容 耐 
前面说的大莫廆当是慕容耐,唐彬筑长城之年当在慕容耐篡立之年,即太康四年,公元283年。
三、晋长城走向

晋长城西起温城,理清温城在什么地方是关键问题。《水经注·灅水》459页引《魏土地记》曰:“代城北九十里有桑干城,城西渡桑干水。去城十里有温汤,疗疾有验。”温城当是桑干城,因那里有温汤而名温城。桑干城在蔚县代王城北90里,即今阳原县东80里大田诖乡之老东城。阳原县东70里三马坊乡有两个温泉疗养所,一属军队,一属乡政府,前来疗疾者远近闻名。三马坊乡在温泉西北4里,老东城距温泉10里。桑干城“城西渡桑干水,去城十里有温汤。”据此老东城正是桑干城。老东城还是西汉桑干县治和代郡治。《中国地名大辞典》说,“西汉代郡治桑干县,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东汉移郡治高柳,在今阳高县西北。”桑干城是因匈奴频年入侵毁弃的,久想到老东城看看,迄未成行。
唐彬起筑长城仓促,不久被问罪,不可能另起新线,当是完全利用了西起河北省阳原,东至朝鲜古碣石的秦始皇万里长城东段。晋长城是第二道修到朝鲜古碣石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