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国防第一次会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56:36
新中国虽然面临着政权还不稳固、经济困难、军事实力不强等诸多困难,但面对美国对中国台湾和朝鲜半岛的入侵和战争挑衅,不能不做好准备,特别是近邻遭殃,中国不能不做最坏的打算。于是,1950年7月7日,保卫国防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召开了。
曾在军委办公厅工作过的王波在其《毛泽东的艰难决策》中详细记录了这次会议的情况,现节录如下:
7月7日,中南海居仁堂院内朝阳初镀,晨曦下,花木葱茏,海棠飘香。
朱德、聂荣臻、林彪、罗荣桓、肖劲光、肖华、刘亚楼、杨立三、滕代远、李涛、许光达、苏进等我军的高级将领陆续走进,在会议桌旁坐下来,大家在小声议论着朝鲜半岛的局势。
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周恩来副主席看看各位将帅,说:"今天,美国已组成了所谓的'联合国军',由美国指派司令官统率'联合国军'去南朝鲜协助李承晚作战。朝鲜驻华大使李周渊向我党和我国政府通报了朝鲜人民军与美24师以及南朝鲜军队的战况。现在根据毛主席指示,召开这样一个会议,专门研究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的国防问题以及支持朝鲜独立统一战争问题。先请李涛部长介绍一下情况。"
李涛迅即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说:"目前人民军部队在西线和东线的进攻形势十分顺利,正在节节向南推进。金日成同志充满了信心,决心要把美帝国主义赶出朝鲜去。"
周副主席严肃地说:"形势是不容乐观的。朝鲜军队的实力与美国、南朝鲜的实力比较,是不容乐观的。所以毛主席指示我们研究国防问题。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北朝鲜军队进展顺利,但要考虑到美军介入以后,会出现极为不利的情况。"
周副主席略停顿一下,又说:"我在见我国驻朝鲜政务参赞柴军武时,对他说过,朝鲜战争长期化很难避免,这会带来影响全局的一系列复杂问题。我让他到任后,要及时了解战场的变化。"
聂荣臻说:"美军有海空军优势,他们一定会在发挥自己的优势方面有行动。"
周恩来说:"将来战局可能要危及我们的国防,东北边境可能出现危机,从保卫国防的需要,从支持朝鲜统一祖国的需要出发,我们要考虑用什么部队加强东北边防。总参考虑用哪个部队合适呢?"
聂荣臻:"我考虑,还是用4野的部队。"
周恩来问:"林彪、罗荣桓同志,你们的意见呢?"
罗荣桓说:"朝鲜的陆地与我国东北毗连,地形、气候差不多。用4野部队比较合适。4野部队在东北时间比较长,熟悉东北的地形、气候、风俗民情。"
林彪:"同意考虑4野的部队。"
朱老总说:"用4野的部队可以很快进入情况。不知作战部考虑用哪几个军,这些军到达东北边防要用多长时间?我看朝鲜半岛的形势发展会很快,那个半岛像一个地瓜,地方不大么。"
聂荣臻说:"作战部有一个初步意见,用现在驻河南的军委战略机动部队13兵团,现在38军驻信阳,39军驻漯河,40军刚刚解放海南岛,正在步行向广州集中,都在战略机动位置,3个军9个师。考虑到3个军的兵力少一些,增加42军。42军在齐齐哈尔以及北安地区。已经同军交部门研究过,40军由广州出发,可于21日到东北;38军、39军16日由信阳、漯河出发,21~25日到东北。42军直接到辑安。这4个军12个师,预计本月下旬至迟月底,可全部到东北边防。同时还有3个炮师,炮1师在佳木斯,炮2师主力2个团在河南,1个团在秦皇岛,炮8师在安东。3个高炮团,是高炮4团、17团、18团,均在上海,调安东、沈阳集结。另外,4野再调1个工兵团运安东,1个战车团运本溪,从辽西抽调1个骑兵团。月底全部可以到达指定地点。"
周恩来问:"人数有多少?"
李涛说:"24万人。"
朱老总点点头说:"这是我们的精锐了。38军、39军都是井冈山红军的老底子发展起来的,40军是抗日战争时山东的老部队,解放战争时在东北都是战功赫赫,打过硬仗、恶仗,是经得起考验的。"
周恩来说:"这支部队我们起个名字,可以叫志愿军,我与朱老总、林总、罗荣桓同志研究,建议由粟裕、肖华、李聚奎3人组成边防军领导。粟裕为司令兼政委、肖华为副政委、调4野副参谋长李聚奎担任后勤司令。"
"粟裕不是正在组织攻台吗?"刘亚楼说。
周恩来说:"攻台问题得先缓一缓了,东北边防放到第一位了。"
朱老总说:"这里又上升为主要问题了。"
周恩来说:"现在大家考虑,是不是13兵团黄永胜到东北,还是另考虑别的将领?"
罗荣桓说:"朝鲜战争的作战对象主要是美军,美军用的是现代化兵器。黄永胜粗一些,而且最近带了几个干部到香港去玩,影响很坏。我考虑15兵团的邓华去比较合适。邓华善于动脑子,是个儒将。"
林彪插话:"邓华比黄永胜强。"
刘亚楼说:"邓华有谋略,文化水平也比老黄强。"
周恩来:"那就考虑邓华。我看黄永胜也难以胜任。邓华指挥打海南岛打得好。林总,你看政委和副司令的人选?"
林彪:"政委可以考虑13兵团副政委吴法宪,参谋长可以考虑43军军长李作鹏。"
周恩来问其他领导的意见,大家都认为这两个人比较合适,于是说:"好,15兵团司令员邓华到13兵团当司令员,与吴法宪、李作鹏组成领导班子。邓华刚刚指挥解放了海南岛,打得好。炮兵仍由万毅同志负责。后勤方面,弹药携带、交通运输、粮食准备、卫生野战医院、担架队、补充兵员等,我们还要开会继续研究落实。你们的意见呢?"
朱老总说:"同意。就这样准备吧。"
聂荣臻说:"关于着装问题,总参意见,参战部队均改穿朝鲜军服,待由朝鲜取回样式后,由后勤部布置赶做。计划每人单衣一套,棉衣一套,此外雨衣、帐篷、毯子及其他作战装备均做适当补充,均由军委后勤部负责。"
周恩来说:"杨立三同志,你与荣臻要碰碰头。"
杨立三点点头,说:"会后马上落实。"
周恩来又说:"我看这样比较稳妥。荣臻同志,把军委研究决定的事项一并报毛主席批准。"
夜幕浓重,虫声唧唧,丰泽园十分寂静。毛泽东的书房里,灯火通明。
毛泽东仔细审阅着聂荣臻送来的中央军委《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的呈批件。尔后,他蘸蘸墨汁,在一页信笺上龙飞凤舞地批示:
荣臻同志:本日会议决议事项同意,请即按此执行。原件存我处。毛泽东7月7日24时。
随后,他又从桌面上拿过一个大信封,写道:立送荣臻同志。
在毛泽东批阅聂荣臻呈批件的同时,周恩来也在台灯下,用毛笔逐字逐行批阅着总参谋部送来的同一个文件。他多次与毛泽东交换过意见,我国与咄咄逼人目空一切的美国较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在台湾海峡,就在朝鲜半岛。在台湾海峡与美军作战,我军缺乏海空军力量,在东京的好战分子麦克阿瑟,正希望我们这样干呢。但在朝鲜打就不同了,陆地相连,可以与人民军共同作战,还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朝鲜多山,地形狭窄,便于我军步兵作战,不便于美军机械化部队展开。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好这一仗。但他觉得朝鲜半岛事件不可等闲视之,他缜密地思考着,掂量着,改了很多,又在空行处加了一些内容,然后呈毛主席审批。
秘书以特急件送到了丰泽园。给聂荣臻的批件刚刚送出,毛泽东又接到了周恩来的呈批件。他瞅着周恩来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不住地点头,觉得恩来考虑问题周到细致,办事令人放心,于是,又批示:同意,照此施行。
隔了6年之后,毛泽东在会见苏共代表团时讲起这件事,说:"战争开始后,我们先调去3个军,后来又增加了2个军,总共有5个军,摆在鸭绿江边。所以,到后来当帝国主义过三八线后,我们才有可能出兵。否则,毫无准备,敌人很快就过来了。"1970年10月10日毛泽东会见金日成时还惋惜地说:"可惜那时候只有5个军,那5个军火力也不强,应该有7个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