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智慧在《周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33:25
中国的智慧在《周易》(图)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10年03月23日 09:37
余敦康
在中国经济地位提高的今天,提高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地位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有识之士的追求。人们已渐渐意识到,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营养。那么,中国的智慧在哪里?余敦康先生认为,中国的智慧在《周易》,《周易》的智慧则在和谐。和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以贯之的理念,宋人张载指出的“仇必和而解”更是揭示了《周易》最为核心的价值。

余敦康先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三智道商国学院特聘导师
很难再找出一本书像《周易》一样,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很多西方汉学家都承认,《周易》是全世界历史最久远的一部书,在“岁数”上,《周易》是西方的《圣经》、印度的《奥义书》都难以比拟的。
易为群经之首
《汉书·艺文志》云:“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指的是伏羲、文王、孔子。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孔子作易传。根据研究,伏羲的时代当为新石器时期。《周易》成书历经了上古、中古、下古2500多年的时间,由三位圣人共同完成。因此,《周易》早于五经就已出现,把中国文化融入了薄薄一本书中。
春秋战国时代,儒家、道家、墨家等各家学说兴盛,诸子百家争鸣,形成了一个思想文化繁荣的时代,而诸子百家思想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这就是《周易》。也就是说,中国的智慧在《周易》,这是有根据的。
那么,《周易》的智慧又在哪里呢?很多人把《周易》看成算卦的学问,认为《周易》无非就是算卦,算不上什么智慧。实际上,古时候人们对《周易》完全不是这么看。
《周易》是中国智慧的源头,自春秋战国至汉、唐、宋、明、清,《周易》一直都居于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自汉朝开始,“易为群经之首”,一直到清代编修《四库全书》时仍是如此。《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头一部经就是《易经》。
为什么“易为群经之首”?因为《周易》一直被认为是智慧的源泉、思想的源头。从汉朝开始,所有知识分子都要读经书,《周易》更是必读。唐太宗时期编纂《五经正义》,第一部就是《周易正义》。清康熙在钦命李光地主编的《周易折中》中亲撰自己读《周易》的心得作为序言,自问读《周易》五十多年,深知为了治国平天下,长治久安,必须从《周易》找智慧的源泉。《周易折中》将《周易》各派的思想综合起来,成为一本易学全书,是清朝知识分子必读之书。
我的老师冯友兰先生晚年曾说:“我搞了一辈子中国哲学,但是对《周易》研究不够”,中国哲学离开《周易》是不完全的,因为中国古代哲学家都是从《周易》中找到思维模式、价值理念、哲学源头。冯先生虽然写了很多关于中国哲学的书,但对很少涉及《周易》感到遗憾。他的大弟子朱伯昆后来继承了他的遗志,历经数十年,与很多学生一起,写成了《易学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