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风情录——走进哥伦比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16:05
',1)">
品味着香醇的咖啡,欣赏“南美雅典”的美丽;
手持鲜花,聆听“世界上最暴力城市”“破茧化蝶”的传说;
走进“黄金之国”,走进哥伦比亚。
(标题)黄金之国--哥伦比亚
解说:在南美,有一个盛产黄金、咖啡和鲜花的国度,那就是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地处南美洲西北部,北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海岸线长达2900公里。古代为奇布查族等印第安人的居住地,1536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因此,哥伦比亚人主要由印欧混血种人组成,也有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他们在风俗礼仪上既保持着当地土著居民的鲜明特征,又受到西班牙人的影响。讲究礼貌、待人诚恳、热情好客是哥伦比亚人的普遍特点。
历史上,哥伦比亚是盛产黄金的国家,是传说中的“黄金之国”。首都波哥大拥有世界上独具一格的黄金博物馆。馆内收藏了约3万件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16世纪的印第安人制作的精美金制器物。
走进黄金博物馆就仿佛置身于一个金光闪闪的殿堂,上万件黄金饰品、面具、器皿、祭品等古代文物光彩夺目,仿佛在诉说着哥伦比亚这个“黄金之国”曾经的辉煌。人们循着“黄金”这条主线,便可以了解到西班牙殖民前的当地土著文明,以及黄金制品从开采、冶炼、雕琢、随葬到最后出土的完整过程。
(标题)咖啡与鲜花--哥伦比亚的两张名片
解说:咖啡是哥伦比亚人的骄傲,因其酸度适中,香味浓郁,口感绵软柔滑而闻名世界。
历史上,哥伦比亚是以生产咖啡为主的农业国,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软咖啡,留着小胡子的咖啡农巴尔德斯和他的驴子的形象组成的“哥伦比亚咖啡”标志广为人知。
哥伦比亚咖啡品种繁多,独具特色的黑咖啡、还有卡布奇诺、拿铁、摩卡、冰咖啡等,都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今,来到哥伦比亚,到处可见它的咖啡文化,咖啡已经成为哥伦比亚的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
然而,除了咖啡,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还孕育了哥伦比亚的另一张名片,那就是鲜花。哥伦比亚是世界第二大鲜花生产国和出口国,全国年产鲜花近20万吨,其中95%以上用于出口。目前,哥伦比亚鲜花占据世界市场13%的份额,鲜花行业已成为哥伦比亚的主要产业之一。
说到鲜花,不得不提哥伦比亚的传统节日--鲜花节。鲜花节上最精彩的活动是“鲜花大游行”。花农们不仅要展示各种花卉,还要巧妙地利用不同花卉的外形特点作成各种造型的花盘或花筐,可谓巧夺天工。
“鲜花大游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世纪前的西班牙人殖民统治时期。当时,殖民者强迫当地印第安人背着大筐运送黄金、矿石等非常重的货物,摆脱殖民统治后,哥伦比亚人就将筐里的货物变成了鲜花。
尽管背的是鲜花,但每个花筐都重达80公斤,跟着一趟游行队伍走下来,也绝非轻而易举。但花农们对于这项工作都乐此不疲。
(标题)南美雅典--波哥大
解说:在南美的安第斯山高原上,有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古老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都市。它海拔2650米,四季如春,风景优美,有“南美雅典”之美誉。它就是哥伦比亚的首都波哥大。
波哥大是一座热带高原山城,也是哥伦比亚第一大城市,位于东科迪勒拉山西侧。虽然地近赤道,但这里却气候凉爽,常年草木葱绿。
波哥大原为印第安奇布查人的文化中心,建于1538年,是西班牙在南美洲最早建立的城市之一。时至今日,波哥大已经成为哥伦比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整个城市顺着山势建筑,布局疏密有致。市区中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殖民地时期的古老建筑,在玻利瓦尔广场中央矗立着被称为“拉美解放者”的玻利瓦尔的雕像。
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波哥大被美国《纽约时报》推荐为2010年必游的世界31个旅游城市之一。
同期:曼努埃丽娜 旅游从业人员
波哥大被《纽约时报》评为新兴旅游热点城市,是神秘的天堂。以前它是南美的“雅典”,但不是旅游热点城市。但现在是了。这里绿化非常好,距迈阿密、圣地亚哥、加拉加斯等其他国家城市都不远。”
解说:除了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外,哥伦比亚人还有一点受人称道,那就是性格开朗、热情好客。来到这里的人,无不为当地居民悠闲的生活和友好的态度所折服。
(标题)“无车日”续写“南美雅典”神话
解说: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总会伴随着现代化的“阵痛”,波哥大也不例外。
近年来,随着人口和机动车的不断增加,这座有700多万人口都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正越来越引起当地政府和市民的关注。每天,行驶在这个城市的300多万辆机动车不断制造噪音,排放刺鼻的尾气,污染着这个美丽的城市,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改善城市空气和生活质量,2000年,经市民公投赞成,波哥大市政府规定每年2月4日为无车日。从那时起,无车日活动在波哥大已深入人心。
同期:波哥大市长 萨穆埃尔·莫莱诺
我们做了很大努力改善波哥大各方面的环境,重点是保护城市东部的山区和湿地。我们尽力保护水源,改进柴油的质量,以便改善城市空气的质量。
解说:在无车日,波哥大环保部门会出动一批尾气检测车,提供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服务。除此之外,逐步淘汰污染环境的公交车辆也是波哥大市政府的任务之一。对于无车日活动,多数人都表示理解和支持,许多人比往常提早出门,坐公车,骑自行车,甚至步行外出办事和上下班。
无车日活动正在续写着“南美雅典”的神话。
(标题)麦德林——“世界最暴力城市”的转变
解说: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麦德林位于哥伦比亚中西部,海拔为1500多米,因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而有“春城”的美誉。自20世纪30年代起,由于纺织业的迅速发展,麦德林成为了哥伦比亚重要的工业和经济中心。
但好景不长。20世纪80、90年代,臭名昭著的麦德林贩毒集团以麦德林为据点,公然与政府对抗,还豢养了不少职业杀手消除异己,并不断制造恐怖事件,麦德林一度成为“世界上最暴力的城市”。在情况最为恶劣的1990年和1991年,每年都有6000余人死于凶杀。
最近十几年来,随着麦德林贩毒集团以及其他黑社会团伙的覆灭,麦德林的社会治安得到了明显改观。为改善城市形象,政府把施政重点放在教育、文化和社会发展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建起了学校、医院、图书馆等设施,加快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同期声:麦德林市市长阿隆索·萨拉萨尔
麦德林曾有过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甚至被认为是一个没有未来的城市。但此后,麦德林经历了文化、社会和商业的复兴,尤其在进入21世纪后(城市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从前几届市政府开始,当地的社会项目得到了大力发展,市民们有了更强的归属感,也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医疗、教育和城市发展方面的实惠。
解说:经过一系列“换肤运动”,麦德林这座美丽的城市如今焕发了新的活力,不仅工商业蓬勃发展,而且还成为了继波哥大、卡塔赫纳之后的哥伦比亚第3大旅游城市。
如今的麦德林不再是暴力和恐惧的代名词,这个城市正在把他热情友善淳朴的一面展现给世界。用麦德林人自己的话来说,“我们现在正把梦想变成现实”。
(标题)缆车为居民出行带来便利
哥伦比亚很多旅游景点,都有供游人使用的观光缆车。麦德林也有这样的缆车,但它的缆车的作用不是为了观光,而是连接市区与这里最大的低收入社区之间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解说:依山而建的圣多明戈区曾是麦德林市典型的低收入阶层住宅区。当地20多万低收入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交通不便。2004年,麦德林市政府投巨资修建了该市首条缆车道,并与山脚下的地铁站相连,为当地民众出行创造了便利。
同期:麦德林市缆车--地铁交通网负责人 戈麦斯
在缆车开始运营之前,住在山顶的居民步行下山到地铁站往往需要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但现在,通过建在山顶附近的一号缆车站(出行)仅需要10分钟。
解说:这条缆车道全长2072米,共分为3站。考虑到附近居民的收入水平,缆车票价仅为1500比索,约合0.7美元,车票在站内还可循环使用。目前,这条缆车道每天的客流量达到1.6万人次,已经成为当地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在低收入社区修建缆车道是麦德林市改善公共福利、消除贫困的重要举措。这一成功经验已经被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巴西等国效仿。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有关部门就在2008年修建了一条缆车道。
(标题)免费公共设施成低收入社区乐园
解说:在麦德林的圣多明戈区,一座极具现代风格的建筑十分引人注目。她就是西班牙图书馆,坐落的地区曾是麦德林典型的贫民窟。
西班牙图书馆是集娱乐和知识性为一体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图书馆外是供人休闲娱乐的小广场,图书馆内设有图书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多功能厅、游戏室、网络厅、健身室等。
在麦德林的低收入社区的家庭中,拥有一台电脑是件不容易的事。在西班牙图书馆,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可以免费上网的电脑,每当放学的时候,就有很多小朋友在这里尽情的网上遨游。
解说: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所有的设施都是免费开放的。居民可以自由的借阅图书,在免费开放的音乐厅欣赏舞蹈、戏剧。在麦德林市,现在有5处和圣多明戈区一样的图书馆公园,每座公园投资约700万美元。大多数图书馆公园都建在城市贫民区。
(标题)哥伦比亚北部城市卡塔赫纳
解说:麦德林市“破茧化蝶”般的蜕变是哥伦比亚全面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卡塔赫纳则见证了殖民文化在哥伦比亚的发展。
卡塔赫纳地处哥伦比亚西北部,濒临加勒比海,是哥伦比亚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
卡塔赫纳始建于1533年,是一座历史名城,随处可见古老的城墙和军事堡垒。如今卡塔赫纳是哥伦比亚玻利瓦尔省的首府,也是哥伦比亚第五大城市,人口125万。
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卡塔赫纳曾是西班牙殖民者转运南美金银财富的港口和奴隶市场,一度曾为拉丁美洲第三大城市,以后逐渐衰落。卡塔赫纳老城中有一广场名为马车广场,便是16世纪专门拍卖奴隶的市场。1917年之后,卡塔赫纳随着马格达莱纳河流域油田的开发而再度繁荣。
如今的卡塔赫纳是哥伦比亚旅游胜地和会议中心。长长的海岸线,古老的城堡、教堂的钟楼与一幢幢现代化高楼相互映衬,构成秀丽迷人的城市风光。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卡塔赫纳老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