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风情录——走进墨西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07:15
',1)">
这里是“仙人掌的国度”、“玉米的故乡”;
这里有神秘的金字塔、美丽的美洲王蝶和最地道的龙舌兰酒;
这里是人类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孕育了玛雅文化、奥尔梅克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台克文化。
这里就是“雄鹰之国”--墨西哥合众国。
“雄鹰之国”--墨西哥合众国
解说:之所以称墨西哥为“雄鹰之国”,是因为墨西哥人将“雄鹰”视为国家的象征。在墨西哥的国旗和国徽上都有这样一幅图案:一只勇猛的兀鹰口衔一条蛇傲立于一棵茁壮的仙人掌上。这幅图案事实上描绘了墨西哥人的祖先阿兹台克人建国的历史。
相传在很久以前,太阳神为了拯救四处流浪的阿兹台克人,托梦告诉他们,只要见到兀鹰叼着蛇站在仙人掌的地方,就在那里定居下来。阿兹台克人在太阳神的启示下,找到了梦中描绘的地方,并用阿兹台克民族战神“墨西特里”的名字命名了这片由神所指定的居所。所以,“墨西哥”的原意就是“墨西特里战神之庙”的意思。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南部,是南、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面积19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04亿。首都墨西哥城位于墨西哥高原南部特斯科科湖的湖积平原上,海拔2240米,是墨西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墨西哥在不同历史时期享有不少美誉:“仙人掌的国度”,“玉米的故乡”、“白银王国”、“浮在油海上的国家”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墨西哥历史的悠远和资源的丰足。
它是拉美经济大国、世界能源和矿产大国,也是人类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闻名于世的玛雅文化、奥尔梅克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台克文化都是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创造的。
三种文化广场:墨西哥历史的缩图
解说:想要了解墨西哥的历史文化,就不能不去墨西哥城的“三种文化广场”。这里仿佛是一部历史的缩图,是墨西哥城最有意趣 最有文化内涵的观光景点之一。
“三种文化广场”所指的三种文化,就是广场上由当年印第安人留下的金字塔神庙遗址所代表的古印第安文化;由西班牙圣地亚哥大教堂代表的西方殖民文化,当年西班牙殖民者拆掉印第安人的金字塔后,用金字塔的砖建造起了这座天主教堂。还有一种就是由教堂边矗立的外交部大厦代表的现代文化。本土原始文化、外来殖民文化、现代文化这三种文化元素同时并存于这6000平方米的广场上。虽然这三种文化是墨西哥官方承认的主流文化,但是它们是否已融合成为一种今天的墨西哥文化了呢?这个问题也许可以用大教堂前的石碑上的一段话来回答--“1521年8月13日,库奥特莫克英勇地捍卫着特拉特洛尔科金字塔的尊严,但最终还是被埃尔南?科尔特斯的铁蹄践踏。这既不是谁的失败,也不是谁的胜利,而是一个混血民族,即今天的墨西哥,痛苦的诞生过程。”
事实上,“三种文化广场”地区曾经是墨西哥谷地最早的居民点。15世纪,强大的阿兹台克人在这里建成了特诺奇蒂特兰,也就是现在的墨西哥城。特诺奇蒂特兰在当时是中美洲最大、最繁华的都市。
1522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特诺奇蒂特兰。为了便于统治,迫使印第安人改信天主教,象征印第安文化的金字塔祭坛和神庙等建筑被彻底拆毁。西班牙人用拆下的石料在祭坛原址上修建了天主教修道院,并将其他建筑的地基填平为广场。1543年,修道院又被改建为圣地亚哥大教堂。
直到20世纪初,阿兹台克人祭坛的大部分遗址才重见天日,经过几十年的开发整理,除了战神祭坛的地基已成为圣地亚哥大教堂的底座而无法发掘外,其他神殿的基座都被发掘和整修,形成了一个个平台。这些历史遗迹现在成了开放式的博物馆,静静地矗立在广场上,向来到这里的游客们讲述着古代印第安文化昔日的辉煌。
宪法广场:从古代文明走向现代文明
解说:如果说“三种文化广场”是墨西哥历史的缩图,那么宪法广场见证的就是墨西哥从古代文明走向现代文明。位于墨西哥城市历史中心区的宪法广场,通常被人们叫做索卡洛广场,连同四周的马路,广场宽195米,长240米,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之一。
“索卡洛”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基座”。1843年,政府在广场中间建造了一个大基座,以便树立独立纪念碑。但纪念碑最终并没有建起来,基座也被拆除,但“索卡洛”的代称被保留了下来。
在广场北侧是墨西哥城主教堂。这是美洲最大和最古老的主教堂。广场东面是国民宫,每年国庆时墨西哥总统都会在正中的阳台上带领广场上的人们发出自由的呼声,庆祝墨西哥的独立。
广场以外东北部是著名的阿兹台克文明遗址--墨西哥城大庙。这代表索卡洛广场所在的地方在阿兹台克时代就是城市的中心。大庙始建于1390年,此后经过六次扩建。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到达墨西哥后将神庙拆毁,目前人们只能通过遗迹来想象它当年的宏伟。大庙底座宽80米,长100米,寺庙的高台上曾有两座高达30米的神庙,分别供奉战神和雨水与农业之神。神庙最初只是由泥土和木头堆积的高台,此后在此基础上的多次扩建,见证了阿兹台克文明的发展。1790年在修缮广场时,人们从地下发现了阿兹台克文明的历法--“太阳石”,这块巨石现在已经成为墨西哥的国宝。
宪法广场的中央还竖立着一根高100米的大旗杆,一面长20多米的大国旗高高飘扬。根据前总统塞迪略1999年的建议树立这一标志,也使得宪法广场成为墨西哥宣传爱国主义的重要地点。
改革大道:“墨西哥的香榭丽舍”
在墨西哥城,既可以找到阿兹台克人的古建筑遗迹,也可以看到大量西班牙式豪华的教堂、宫殿、民居小楼。而在这个西半球最古老的城市中,也有像石油大厦、墨西哥饭店、拉美大厦等现代摩天建筑耸立在古建筑遗迹、教堂、宫殿和民居小楼之间。
我现在在墨西哥城的改革大道,这条大道是墨西哥城最繁华的大道之一。在这里每走一段距离,你就能发现一处历史文化遗迹,这使得改革大道成为墨西哥城最具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之一。
解说:改革大道,有“墨西哥的香榭丽舍”之称,全长12公里。由西南到东北斜穿墨西哥城。它南端起始于查普尔特佩克公园,北到索卡洛广场,是19世纪建造的一条仿造香榭丽舍大街的景观大道。
19世纪60年代,当时的皇帝马西米连诺一世为连接查普尔特佩克城堡与市中心的国民宫,仿照香榭丽舍大街等欧洲主要大道修建了改革大道。当时这条大道名为女王大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推翻马西米连诺一世并推行改革的华雷斯总统而将它改名为改革大道。
与墨西哥城其他主要大道的相比,改革大道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道路两旁和中央都装点着精致的艺术品。在整条大道上,每过几个街口就有一处纪念碑。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独立天使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纪念墨西哥独立战争100周年而建造的,于1910年9月16日落成。现在墨西哥城的官方旅游标志就采用了这座纪念碑的抽象图形。而在大道两旁陈列着许多外形各异的座椅,为这条古老的街道增添了现代艺术的气息。
(标题)塔斯科:“白银王国”的“白银之城”
解说:除了“雄鹰之国”外,墨西哥在不同历史时期享有不同的美誉。这些名称也是对墨西哥历史的另一种诠释。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这里便成为了“玉米的故乡”,西班牙殖民者发现了银矿,“白银王国”的美誉便蜚声海外。
坐落在墨西哥格雷罗州的塔斯科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城中融合了印第安土著和基督教两种不同的文化的建筑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发生的文明冲突。在塔斯科市中心地势最高处,矗立着当地最著名的圣普里斯卡教堂。登上这座建于十八世纪,具有典型的巴洛克式风格的教堂顶部,能够将整个城市尽收眼底。
塔斯科建于1528年,西班牙殖民者当年在这里发现了银矿,并着手进行开采,这里由此成为美洲第一座银矿城市。而塔斯科在西班牙文中就是“白银之城”的意思。
如今的塔斯科城,早已没有了采矿工人的身影,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现在多以旅游和制作、出售各种银器谋生。而城中林立的银饰店铺让“白银之城”的美誉世代流传。在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手工作坊,而生产的银器在墨西哥很有名气。一些银饰店铺的介绍也频频出现在许多旅游杂志里。
(标题)瓜纳华托:“青蛙之城”
解说:和塔斯科一样,建于1546年的瓜纳华托市,也因为西班牙殖民者的到来而变成了一个文化多样的城市。由于城市附近的山形颇似青蛙,居住在这里的印第安人就给这座城市起名瓜纳华托,意为“青蛙山”。青蛙也就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随处可见“青蛙”雕塑和纪念品。
除了保留有大量典型的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外,瓜纳华托的城市建设还有一个特点的鲜明,那就是地上是曲径通幽的小巷,地下是让人分不清方向的隧道。早在18世纪,瓜纳华托频频受洪水困扰。每当雨季来临,城市附近的河流由于降雨增多水位上涨,河水倒灌进地势较低的城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瓜纳华托居民从1883年开始建设隧道。第一条完工的隧道连接了入城处和市中心。但令当初建造者们没有想到的是,随着瓜纳华托居住人口和车辆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建造的这些隧道如今成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妙招。
(标题)马丁内斯:墨西哥民族英雄
解说:无论是漫步在鹅卵石铺就的小巷,还是徜徉在迷宫般的隧道网,都会成为游览瓜纳华托的独特感受。但在瓜纳华托还有一处不能不看的景点--马丁内斯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为纪念墨西哥独立战争中瓜纳华托市一位只身阻挡了镇压独立战争的西班牙殖民者的普通矿工而建造。他就是胡安.何塞.马丁内斯。
马丁内斯1782年生于瓜那华托市附近的圣米盖尔.阿连德市,后来在瓜那华托市成为了矿工。据说他走路姿势和笑声颇为奇特,因此人们笑称他是“皮皮拉”,意为“母火鸡”。
1810年墨西哥独立战争爆发后,一批镇压革命的西班牙殖民者来到了瓜纳华托市。他们在市中心洗劫一个谷仓中的银器时,马丁内斯只身用沥青和火把点燃了谷仓,帮助革命者消灭了所有西班牙士兵,成为了墨西哥独立战争中的英雄。
1939年,墨西哥政府在瓜那华托市为马丁内斯建造了纪念碑,记录他手持火炬反抗殖民者的时刻。站在纪念碑下的平台上,宁静安详的“青蛙之城”尽收眼底。文明的冲突已经淡去,文化的交融还在延续。
(标题)伊达尔戈:墨西哥国家独立的摇篮
解说:和许多拉美国家一样,西方殖民者曾给墨西哥带来深深的伤害。所以只身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马丁内斯才会被奉为民族英雄。事实上,真正激发起墨西哥人反抗精神的是一位名叫伊达尔戈的神甫。
1810年9月16日拂晓前,墨西哥多洛雷斯小镇年近60岁的神甫伊达尔哥带领起义者,首先释放了监狱中的囚犯,天刚亮时,又逮捕了城内所有的西班牙人。在这一切完成后,伊达尔戈敲起教堂的钟声提出“墨西哥万岁”等口号,也就是墨西哥史上著名的“多洛雷斯呼声”。它标志着墨西哥独立运动的开始。伊达尔戈不久被叛徒出卖,被俘牺牲。莫洛雷斯继续领导独立运动,于1813年宣布墨西哥独立,建立共和国。伊达尔戈也被称为墨西哥独立运动之父。伊达尔戈市也被称为墨西哥国家独立的摇篮。
赢得独立的墨西哥人民,把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墨西哥的国庆纪念日。每年的这个时候,墨西哥总统都要在首都墨西哥城宪法广场或者在多洛雷斯.伊达尔戈城举行仪式,敲响当年伊达尔戈敲击的钟,呼喊独立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的名字和“墨西哥万岁”、“独立万岁”等口号,墨西哥各地政府和民众也会在同一时刻举行类似的活动。
现在90%的墨西哥人属印欧混血人种。这使得墨西哥作为一个国家始终在古代与现代、传统与潮流、印地安精神和西班牙文化之间徘徊,并希望能在两种矛盾状态中找到现代的民族认同感。因此,虽然墨西哥是个多党制国家,各党派及其拥护者政见不同,但提到国家,提到墨西哥,热爱之情绝无二致。继伊达尔戈之后领导独立战争的莫雷洛斯将军有一句名言:“祖国是第一位的”,这句话成为墨西哥人民恪守不渝的信条。
(标题)阿卡普尔科:墨西哥的太平洋珍珠
墨西哥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还有漫长的海岸线,旖旎的海滨风光。阿卡普尔科就是墨西哥西南部太平洋海岸线上的天然良港和旅游城市,有“太平洋珍珠”的美誉。这座沿着半圆形的阿卡普尔科湾而建的海滨城市,不仅有依山傍海的美景,还有悬崖跳水等独特的旅游项目,每年都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是墨西哥乃至拉美地区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
阿卡普尔科位于格雷罗州太平洋沿岸的阿卡普尔科湾畔。海湾呈半月形,长6公里,宽3公里,最大水深100米,是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的良港和世界最佳天然锚地之一。
阿卡普尔科属于热带气候,5月至11月炎热潮湿,但从12月至次年4月气候温和舒适,特别适合发展旅游业。海岸边有20多处金色的海滩,四季都可以进行游泳及钓鱼等娱乐活动。每个海滩上散落着数不清的小凉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此休闲度假。
旅游业给阿卡普尔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而阿卡普尔科99%的居民更依靠旅游业为生。这里的海边悬崖高耸,怪石嶙峋,是表演悬崖跳水的绝佳场所,阿卡普尔科最富盛名的旅游项目是观看悬崖跳水,勇士们攀登到35米高的悬崖处纵身一跃,精彩绝伦,号称世界一绝。
事实上,阿卡普尔科在古代只是一个小渔村,1550年起才有人在这里居住,直到1599年才正式建立起城市。1565至1815年间这里是墨西哥与菲律宾进行贸易的主要港口,开辟了墨西哥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海上贸易航线,这条航路也被称作“海上丝绸之路”。
(标题)特奥蒂瓦坎:众神出生之地
解说:特奥蒂瓦坎距离墨西哥城40公里处,被称为古印第安文明的“神迹”。阿兹台克人来到这里的时候,特奥蒂瓦坎已经被遗弃了1000多年。
特奥蒂瓦坎文明起始于公元前200年左右,在奥尔梅克文明灭亡之后才诞生,大约与玛雅文明处于同一时期。但特奥蒂瓦坎人并未给后人留下充足的文献材料,对这一文明的起源与消亡的研究争论颇多。甚至“特奥蒂瓦坎”这一名字都是后人对这一文明称呼,意为“众神出生之地”,以表示后来者的敬仰。
特奥蒂瓦坎文明在公元150年到450年时经历了长期的繁荣,城市内最多居住着15万到25万人,城市面积达40平方公里。有历史学家表示,特奥蒂瓦坎城建筑宏伟,壁画繁复,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城市能达到这种文明程度。然而在公元650年至750年间,特奥蒂瓦坎文明却突然退出历史舞台,居民也随之消失。只有他们创造的这座城市,历经千年,见证了文明的兴衰与更替。
(标题)月亮金字塔与太阳金字塔
特奥蒂瓦坎古城的建筑格局以中央大道“亡者之路”纵贯南北,大道中段的东侧屹立着古代墨西哥最雄伟的建筑--太阳金字塔。大道北端坐落着月亮金字塔。除两座金字塔外,羽蛇神庙等庙宇和半地下宫殿等建筑奇观,整齐有序地排列于“亡者之路”两侧。
我身后的月亮金字塔是特奥蒂瓦坎文明最早的建筑之一。最早它是一座坟墓,此后经过多次扩建,最终成为现在的样子。
解说:月亮金字塔是城内最古老的建筑,外形与后面的塞罗戈多山极为相似。据阿兹台克人记载,金字塔顶端本来有一个大型石人,象征月亮神,因此阿兹台克人将这座金字塔称为月亮金字塔。但人们后来发现了这个22吨重的石人,认为更有可能是象征与水有关的神。
据考古学家们的研究,在建好后的数百年里,当地居民对这座金字塔进行了6次扩建,每次扩建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使得金字塔原本的样子已经无从知晓,但形制却越来越大。2007年的一项考古活动发现,在金字塔的第四层内还有一具用于祭祀的人类尸骨,以及狼、美洲虎、美洲狮和蛇的骨头,还有大量祭祀用品,其中包括用绿玉和黑曜石制作的小雕像和刀具等,证实了这座建筑的用途。
和“月亮金字塔”一样,“太阳金字塔”也是阿兹台克人的叫法,原本的名字已经无从知晓。
来到金字塔顶端,我们看到当初在这里建造的神庙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早已荡然无存。也正因如此,到现在人们也不清楚,当初特奥蒂瓦坎人在这里祭祀的是什么神灵。一些学者认为这里祭祀的应该是特奥蒂瓦坎文明的主神之一“大女神”,但学术界对此也存在不少争议。
不过考古学家发现,太阳金字塔的地基底下是个天然溶洞,溶洞尽头的四个密室里发现不少古代祭祀文物,但没有棺椁。因此,他们认为,与埃及的金字塔不同,特奥蒂瓦坎的太阳金字塔不是陵寝,而是一个祭神的场所。
不管怎样,太阳金字塔都以它神奇的力量吸引着人们。到了今天,墨西哥人会在春分这天登上太阳金字塔顶,举行迎春分庆典,“汲取”太阳的能量,以期获得好运气和好收成。每当这个时候太阳金字塔周围便会聚集成千上万名墨西哥人,他们面朝太阳的方向举起双手以“获取能量”。
(标题)羽蛇神:智慧与复生的主宰
解说:无论特奥蒂瓦坎人在金字塔祭祀什么神灵,但他们一定崇拜羽蛇神。在古城中羽蛇神庙保留至今。
崇拜带羽毛的蛇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400年到前400年间的奥尔梅克文化中。在特奥蒂瓦坎文明、阿兹台克文明和玛雅文明中都有这个神。按照一些说法,“羽蛇神”发明了书籍和历法,给人类带来玉米,它还代表着死亡和重生。
作为神庙,祭祀品自然必不可少。人们在神庙周围发现的祭祀品有4个、9个、13个、18个和20个一组的,这些数字在特奥蒂瓦坎文明和中部美洲文明中有着重要意义。他们认为世界分为4个方向,阴间一共有9层,天堂和地面一共有13层。宗教历法是一年13个月,每个月20天,太阳历一年有18个月,每个月有20天。
在神庙周围还有一圈小羽蛇,一共260条。每条蛇嘴里都有一个空位。学者认为当时人们每天在不同的蛇嘴里放上东西,用以表示宗教历法中一年的每一天。
不论如何,创造了这一伟大文明的人们已经消逝在历史的海洋中。不论是西班牙殖民者还是阿兹台克人,所有见过这一遗迹的人都被它的雄伟壮观所折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以期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来记住这一伟大的文明。
(标题)壁画:延续艺术的辉煌
解说:墨西哥的古代文明所创造的繁荣给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和艺术财富。现在,无论是墨西哥南部的印第安人后裔,还是混血墨西哥人,同样继承了祖先的惊人艺术天分。
走在享有“壁画之都”美誉的墨西哥城,就不难发现这一点。许多建筑物的墙壁上都绘有反映古印第安人生活和墨西哥历史发展进程的壁画。壁画以分布广、画面大、色彩鲜艳、题材广泛著称,并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每当人们来到墨西哥城,无不为这些光彩夺目的壁画所吸引。
而在墨西哥美术宫,各层走廊和大厅里的壁画,堪称墨西哥民族艺术的瑰宝。这些壁画承载着墨西哥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和文化,其中最著名的壁画有奥罗斯科在1934年创作的《卡塔尔西斯》壁画,他用粗犷浑厚的笔触,描绘了人们想象中的炼狱情景。另外还有西凯罗斯创作的《新民主》以及其他一些珍贵的壁画作品。
(标题)玛尼亚契:“流畅的音响”
除了绘画以外,歌舞也是一个民族最艳丽的色彩和标识。玛尼亚契就是墨西哥传统民族音乐的典型代表。人们只要一听到她的旋律,就会联想到这个极具拉美风情的国度。
玛尼亚契是墨西哥的一种乐队表演形式。玛尼亚契是印第安语,意思是“流畅的音响”,发源于墨西哥哈里斯科州,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最初表演时仅使用印第安土著的乐器,西班牙殖民美洲后,渐渐加入欧洲乐器。上世纪初开始风靡墨西哥城乡,成为最大众化的音乐表演形式。
四把不同的吉他,几把小提琴再加上一只小号组成了表演玛尼亚契的流动乐队。演员大多数为男性,身着墨西哥紧身骑士服,腰扎宽皮带,头戴大宽沿帽,显得英俊潇洒。
要见识玛尼亚契的风采,最好的去处是墨西哥城的卡里巴迪广场。一到晚上,这里总是乐队云集,歌声此起彼伏,格外热闹。经常有墨西哥人在这里举办家庭聚会,被邀请的玛尼亚契乐队总会神采飞扬地纵情歌唱。兴起之时,全家老小还会和乐队一起合声高唱,翩翩起舞。
(标题)亡灵节:欢乐的节日
解说:世界上大多数文化把出生看作生命的起点,把死亡看作终点,而墨西哥人则用歌声、舞蹈和各种仪式表达对死亡的不屑。他们欢欣鼓舞地庆祝生命周期的完成,一年一度迎接生者与死者的团聚。在墨西哥,每年的亡灵节,就是这样一个节日。
西班牙传教士16世纪在墨西哥传教时发现,如果全盘否定印第安传统文化和宗教会激起印第安人的排斥。传教士同时发现土著居民对死亡的崇拜以及对亡灵的祭祀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和万圣节吻合,时间上也相差不多。于是西班牙人就将这两个节日合二为一,逐渐形成了墨西哥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亡灵节”。
亡灵节又叫死人节,具有浓厚的印第安民族文化特色。亡灵节庆祝活动历时一周,但高潮集中在11月1日和2日两天。亡灵节祭祀时墨西哥人并不会满怀悲伤,而是以非常轻松的心情对待逝者。在扫墓时,人们会摆放据说能吸引死者灵魂的万寿菊,放上死者最喜爱的物品,或者播放死者喜爱的音乐,还用彩色气球装点墓地。小孩子们还会被装扮成“小僵尸”,像其他国家庆祝“万圣节”时一样挨家挨户要糖吃。
在祭坛上,一种被称为“亡灵面包”的食物格外引人注意。亡灵面包名字虽然骇人,却是墨西哥人庆祝亡灵节不可或缺的美食,传说源于古玛雅人以活人献祭神灵的传统。亡灵面包与平常实用的面包是不同的。不同的形状又有不同的含义。不带“腿”的人形面包表示“鬼魂”,螺旋状面包则表示生命轮回等等。
(标题)墨西哥“国粹”: 特基拉龙舌兰酒
解说:在墨西哥人的“亡灵节”上,龙舌兰酒也是必不可少的。龙舌兰酒是世界知名的墨西哥特产,在墨西哥多个地方都可以生产。但是要论品质,只有在特基拉镇生产的特基拉龙舌兰酒,才算是龙舌兰酒中的上品。
早在1530年,西班牙殖民者到达墨西哥西部的特基拉镇之前,这里的居民早已经开始用龙舌兰酿造发酵酒。1600年,殖民者在特基拉镇开始酿制经过蒸馏的龙舌兰酒,从此一炮而红,名扬世界。
特基拉龙舌兰酒采用蓝色龙舌兰草酿造,这个品种的龙舌兰草只生长在特基拉镇附近海拔超过1500米的高原与山地之中。高品质的原料和工艺,使得特基拉龙舌兰酒成了龙舌兰酒的代名词。墨西哥政府甚至一度规定只有特基拉镇和周边地区可以生产龙舌兰酒。
蓝色龙舌兰的成熟期为8到14年,种植期间不进行人工浇水,以保持品质。要采收时,人们会除去外面的叶子,只采下重达35到135公斤的龙舌兰芯。
这些龙舌兰芯送到酒厂后会被劈开,之后进行蒸煮、碾碎、发酵和蒸馏。酿造出的酒液经过过滤和稀释后有些会直接装瓶,成为市场上的“白色龙舌兰酒”。其他则在橡木桶中放上一段时间,再装瓶作为陈酿出售。这时的龙舌兰酒已经带有木桶的金黄色。而在酿造过程中没有添加蔗糖等辅料的酒会被贴上“100%蓝色龙舌兰”的标志,作为高档酒出售。
为不断增加各类龙舌兰酒的销量,墨西哥龙舌兰酒厂还在不断推出新品种,开拓海外市场,以期让墨西哥这一国粹产品永葆青春。
(标题)“皮纳塔”:快乐的击打
解说:龙舌兰酒之于墨西哥人,如同茅台酒之于中国人。而谁又能想到有一种玩具让两个文明古国之间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北部不到4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做阿科尔曼的小镇。这个镇子以“打破美洲第一个‘皮纳塔’”闻名,小镇的人们以制作“皮纳塔”为营生。一个用纸糊的、状似大星星的玩意儿,却是墨西哥人过节必不可少的角色。
同期 墨西哥阿科尔曼镇皮纳塔工艺品协会主席 奥蒂斯
据我所知,皮纳塔来源于中国,但是在中国似乎是用纸糊成动物的形状,里面填塞农作物的种子,中国人用这种“皮纳塔”庆祝他们的节日。我们知道这个东西是从中国传到意大利,从意大利传到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来到了墨西哥。
解说:不管与中国的这段渊源是否属实。但墨西哥人确实从几百年前起就有了打“皮纳塔”的习俗,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色彩渐渐淡化,进而成为节日期间墨西哥许多家庭的娱乐活动之一。特别是孩子们,对此更是乐此不疲。
一旦“皮纳塔”被打破,里面的宝贝稀里哗啦落了一地,现场的欢乐气氛被推向了顶峰,大人孩子都会在地上争抢散落的糖果、小玩意等。
(标题)帕潘特拉的“腾空飞旋”:古老仪式 父子相传
解说:虽然墨西哥的“亡灵节”与其他西方国家有相似之处,但是,本质上还是继承了印第安人传统,表现出印第安文化特有的幽默理念。而这种幽默理念在墨西哥人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阿科尔曼的皮纳塔、帕潘特拉的“腾空飞旋”,都是墨西哥古老文明和文化的体现。
帕潘特拉的“腾空飞旋”是墨西哥土著人用于求雨和祈祷土地肥沃的一种祭祀仪式。这项古老的祭祀仪式,父子相传,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2009年9月,“腾空飞旋”已经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祭祀仪式上,四名男子被绑在从50英尺高的柱子上悬下来的绳子上,头朝下,双臂张开,围绕着柱子飞旋。其中一人用一种手工制造的木质乐器演奏印第安音乐。长笛代表鸟的声音,鼓声则代表上帝的声音。4个飞旋的舞者也象征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柱子则代表生育女神。每个“飞旋者”围绕柱子旋转13圈,4个人共52圈。根据玛雅历,每52年是一次太阳周期,而一年共有52个星期,每新的一年会有新的太阳出生,让世间万物绵延不绝。表演者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份礼物献给众神,是为了让世间充满欢乐,为了新的太阳可以来到世间。
(标题)印第安武士雄居图拉古城遗址
解说:墨西哥美景美不胜收,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讲述着多种文明的辉煌。除了前期节目介绍的特奥蒂瓦坎人留下的金字塔外,在墨西哥的大地上还散落着其他文明留下的遗迹。
在墨西哥中部伊达尔戈州图拉·德阿连德市郊,托尔特卡人留下了他们的宫殿、庙宇的断壁残垣--图拉古城遗址。
托尔特卡人的文明能追溯到公元8世纪。他们建造的图拉城在11世纪初期发展到16平方公里,居民上万。托尔特卡人在城里建造了广场、金字塔、宫殿,修建了街道、水渠、桥梁等建筑。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遗址是当时图拉古城地势最高的主广场。居高临下的地势显示出统治者的地位。极具特色的武士雕像矗立在遗址内一座约30米高的金字塔顶的平台上。
据考古学研究,这座金字塔在当时城里最重要的圣地之一,有可能是托尔特卡人王族的神庙,只允许最高统治者及其祭司入内举行各种神圣的仪式。不过,如同古人建造金字塔之谜一样,这些屹立千年的印第安武士的建造过程成为了不解之谜。在一座保护尚好的金字塔顶、由四块巨石雕成的古印第安武士历经千年,依然目光坚毅地凝望远方,似乎在守卫着他们的城邦。
(标题)拉丁美洲最大的公园:查布尔特佩克公园
解说:墨西哥美景美不胜收,精心呵护的自然景观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墨西哥城的查布尔特佩克公园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公园。它不仅仅以巨大的面积、优美的环境吸引着无数游客,更以众多历史建筑和人文景观而蜚声世界。
查布尔特佩克地区曾是托尔特卡人和墨西卡人生息繁衍之所。16世纪,这里变成了阿兹台克国王莫克特苏马游乐和打猎的场所。而到了西班牙殖民时期,查布尔特佩克地区被划为禁区。因为西班牙总督在此修建了避暑行宫,取名为“查布尔特佩克城堡”。后来,在墨西哥独立后,城堡被改建为军事学校。1924年,墨西哥政府在这里建立起了查布尔特佩克公园。
查布尔特佩克公园内的最精华的部分恐怕要属这座占地12.5万平方米的人类学博物馆。它是拉丁美洲最大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浓缩的是墨西哥千年的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建筑融印第安传统风格与现代艺术为一体,充分表现出墨西哥人民深厚的文化内涵。博物馆馆藏集纳古印第安文物之大成,介绍了人类学、墨西哥文化的起源以及印第安人的民族、艺术、宗教和生活。墨西哥的国宝“太阳石”就存放在这里。
除了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人类学博物馆外,查布尔特佩克公园内还坐落着植物园、动物园、自然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就连墨西哥总统府松林别墅也在公园内。
这般美好的景致无论是谁都会流连往返的。但事实上,墨西哥城曾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但经过近20年的治理,如今的墨西哥城已经成为空气清新的美丽都市。
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墨西哥进入工业化时期,城市污染日益严重。在上世纪90年代,政府启动了“防治污染计划”,控制废气排放的同时大力植树,改善城市绿化。
如今,各种植物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装饰,许多到访者都对墨西哥城的美丽赞叹不已,称它是一座花园城市。
(标题)绿色宝库:阿胡斯科国家公园
解说:查布尔特佩克公园虽然集合了优美的景致和厚重的历史,但这里毕竟是现代城市中难得的一片绿色空间。想要体会“天然氧吧”的惬意,就不能不去墨西哥“绿色宝库”的阿胡斯科国家公园。
阿胡斯科国家公园位于墨西哥城南部,它的名字来源于公园内最高的山--阿胡斯科火山。而阿胡斯科在阿斯特克语中的意思则是“水森林”,因为这里终年郁郁葱葱、雨水丰沛,是墨西哥城这个高原首都难得的绿色宝库。
阿胡斯科火山最高处海拔为3930米,是墨西哥城的最高点,附近地区的茂密森林为保持墨西哥城所在山谷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墨西哥于1936年在此地区成立国家公园,以此保护这个为首都带来更多氧气和绿色的地区。
近年来,阿胡斯科国家公园已经成了墨西哥城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地方。每到周末,大量当地市民和外来游客都会涌向阿胡斯科,或露营,或爬山,或骑车,在绿色的海洋中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
(标题)美洲王蝶理想栖生之地:蝴蝶谷
解说:在墨西哥的古老传说中,有关死亡的话题总是非常美好的。位于墨西哥中部的米却肯州有个蝴蝶谷,每年十一二月,便有成群结队的蝴蝶从美国和加拿大飞来过冬。这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墨西哥人的祖先将这些翩翩而来的蝴蝶视为已逝亲人灵魂的化身,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便羽化成蝶,飞回故乡与亲友团聚。
米却肯州平均海拔约3000米,终年无寒暑,四季如春。这里有一片面积近6公顷的山谷是美洲王蝶越冬繁育的理想之地。人们形象地把这里称为“蝴蝶谷”。每年10月份,秋天开始的时候,美洲王蝶就从它们的家乡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开始向南飞行,经过4500公里的长途飞行,在次年3月初到达最终的栖息地。
当上亿只美洲王蝶聚集到蝴蝶谷时,山间稠密高大的松树上落满蝴蝶,墨绿色的树冠就会染成橘红色。美洲王蝶时而在空中翩翩起舞,时而落在花上悄然休息。这是世界八大自然奇观中的绝妙一景。
美洲王蝶是在北美地区栖息的一种色彩艳丽、身体硕大的蝴蝶。它们一生只有9个月的时光,其中有5个月都在迁徙的路上。只有在蝴蝶谷的4个月才是它们真正休养生息、繁衍交配的时间。因此,为了保护美洲王蝶,墨西哥政府早在1980年就开始在这一地区建立美洲王蝶生态区。到2001年,生态区面积已经达到5.62公顷。
这里是“仙人掌的国度”、“玉米的故乡”;这里有神秘的金字塔、美丽的美洲王蝶和最地道的龙舌兰酒;这里是人类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孕育了玛雅文化、奥尔梅克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台克文化。这里就是“雄鹰之国”—墨西哥合众国。
墨西哥城地铁:图文并茂 独具特色
古老文明给墨西哥城平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如今的墨西哥城俨然已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在这里融合的恰到好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开放的知识殿堂,阐释了这座城市开阔的胸襟。
尽管墨西哥城地处于海拔2259米的高原地带,但它却是拉美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墨西哥城地铁始建于1969年4月,目前共有11条线路和一条轻轨线路,总长度200多公里。作为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地铁系统,经过40年的发展,墨西哥城的地铁网络如今已经是拉美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地铁网络。
墨西哥城地铁是国有企业,享受大量财政补贴,被称为“资助穷苦民众的福利性企业”。近年来即使几经提价,乘客仍然可以花不到一元人民币买一张磁卡车票坐遍全程。此外,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还可以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
本着“为多修一米地铁而节约每一分钱”的原则,墨西哥城地铁站的设计和建设一直以实用为目的,没有进行过多的装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特色。在每个地铁站,都这样独特的图文标识。美术宫站的标志是美术宫的剪影,而查普尔特佩克站的标志就是一只蝗虫,因为“查普尔特佩克”在当地的语言中的意思就是蝗虫。这些图文并茂的地铁标识最初是为方便不识字的人乘车而专门设计的,现在却极大地方便了外国乘客。与此同时,墨西哥人独有的文化特色也在这些简单而朴素的标识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墨西哥城地铁的另一大特色是,地铁车辆的轮子居然是橡胶车轮。由于墨西哥城处于干涸的远古湖泊底部,地质结构复杂。40年前初建地铁时,工程人员经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使用橡胶轮的电动机车。采用橡胶轮胎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爬陡坡,并且噪音较小、加减速用时短;缺点是是负载低、橡胶粉末发出的味道比较重,且不能达到很高的速度。为解决这些问题,墨西哥城地铁各条线路的车辆都只安排9至11节车厢。为方便乘客,地铁列车发车频率很快,几乎每一分钟就有一辆车进站。
墨西哥城快速公交:高速 环保
在墨西哥城,与城市地铁一样发达和环保的还有快速公交。墨西哥城的快速公交线路运营4年以来,已经为解决墨西哥城的交通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作出巨大贡献。
墨西哥城现有两条快速公交线路,第一条线路于2005年6月19日正式开始运营,2008年扩建后全长28公里,共设45个车站。2008年12月,第二条快速公交线路建成,全长19公里,共设36个车站。二号线从东到西横穿墨西哥城,与南北方向的一号线成十字交叉的格局。
为了让快速公交真正“快”起来,墨西哥城政府专门为快速公交修建了50公里长的独立车道,同时配备了212辆专门设计的大通道客车,使得每天乘坐快速公交的47万乘客享受到比自驾车缩短一半的行驶时间。
目前212辆具有环保设计的快速公交车辆可以替代372辆普通公交车,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减少3.5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206吨,为墨西哥城的空气改善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高等学府: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来到墨西哥城,就不得不去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看看。这座大学和繁华的都市之间不仅没有冲突,反而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实现了水乳交融。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前身是1551年西班牙摄政王费利佩二世批准建立的墨西哥王家大学,后曾更名为墨西哥王家教廷大学、墨西哥国立教廷大学等。它是墨西哥和拉丁美洲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大学之一。目前的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于1910年9月22日由胡斯托·谢拉创立,学校建立初期受到政府严格管理,后来经过学校师生的不断争取,从1929年起,学校在教学、管理和财政上完全不受政府支配,警察不经校方允许都不得进入校园。至此这所大学才完全成为“自治大学”,这给学校的学术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目前大学共有18个院系,另有研究生院、专门学院、预科学校和高中。
大学的主要建筑位于墨西哥城南部的大学城内,建于1954年,占地3平方公里。校内建筑由20世纪墨西哥最著名的设计师设计,并由迭戈·里韦拉和戴维·阿尔法罗·西凯罗斯等墨西哥著名艺术家在外墙上绘制壁画。这里曾经远离城市,如今却和城市息息相关。
越来越多的墨西哥居民来到这里,分享这片科学、艺术和体育的绿洲。即使是那些从来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也会来这里欣赏大学城的建筑,因为这里有着浓厚的墨西哥文化。2007年6月,大学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城堡市场荟萃墨西哥特色手工艺品
墨西哥城独特的文化底蕴让来到这里的人都想为自己留点什么,独具特色的工艺品成为人们购买和收藏的首选。而说到工艺品,人们的首选之地便是墨西哥城城堡工艺品市场了。
城堡工艺品市场位于墨西哥城市中心,是墨西哥城最受欢迎的工艺品市场之一。在这里人们可以买到具有墨西哥各州风格的手工艺品。从银器到毛毯,从泥人到布偶,工艺品的种类也是应有尽有。这里的手工业者来自墨西哥各地,比如瓦哈卡州、格雷罗州、哈利斯科州等。
这个市场建于上世纪60年代。这里原本是个老军工厂,工厂解散后街头贩卖手工艺品的土著人逐渐聚集在这里,形成了工艺品市场。经过45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了旅游者购买墨西哥工艺品的必到之处。
(标题)“最为忠诚的皇家城市”--瓜达拉哈拉
解说: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集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于一身,而墨西哥的其他地方也同样以悠久历史遗迹、旖旎秀丽的风情吸引着全球的游客。
始建于1531年的瓜达拉哈拉是墨西哥第二大城市,也是哈里斯科州州府所在地。瓜达拉哈拉来源于阿拉伯语,是“石头之河”或“要塞之谷”的意思。当年罗马大帝查尔斯五世以及十六世纪时期欧洲的许多统治者都将瓜达拉哈拉称为“最为忠诚的皇家城市”。
瓜达拉哈拉是墨西哥的文化、工业和经济重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服务性基础设施完备,吸引着世界上众多的投资者来到这里投资。
瓜达拉哈拉拥有大量名胜古迹,它们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大街上富有殖民时期传统特色的建筑也显现出城市四个半世纪的文化底蕴。瓜达拉哈拉建筑风格各异,从巴罗克风格到现代风格都有。
在瓜达拉哈拉有上百个带有宗教色彩的建筑,其中最重要的是建于1561至1618年间的瓜达拉哈拉大教堂,它是这里最著名的仪式中心。与大教堂遥相呼应的是德戈亚多剧院,它被誉为“拉美最豪华的大剧院之一”。
(标题)拉美地区最适宜做生意的城市--蒙特雷
解说:蒙特雷是墨西哥的第三大城市,是墨西哥新莱昂州首府,也是墨西哥北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
蒙特雷海拔538米,气候干燥,四季鲜明,是墨西哥最热的城市之一。蒙特雷原为印第安人的重要聚居区,16世纪中后期开始建城,1882年建成通向美国的铁路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以大型冶金业为主的工业中心。
蒙特雷市老城区以萨拉戈萨广场为中心,是宗教、行政区。但与传统的墨西哥城市不同,蒙特雷的市中心到处都有现代化的建筑和雕塑。一些以前的工厂厂房经过改造后,现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已经成为当地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作为重要的工业城市,蒙特雷生产墨西哥全国半数以上的钢铁、大部分的铅以及铜、银等有色金属。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把蒙特雷评选为拉美地区最适宜做生意的城市。
(标题)“天使之城”--普埃布拉
解说:普埃布拉市全称普埃布拉德萨拉戈萨,被人们称为“天使之城”,它是墨西哥中部普埃布拉州的州府。根据墨西哥官方2005年的统计,该市无论从面积还是人口数量方面都是墨西哥第四大城市。
普埃布拉市建于1531年,是墨西哥中部著名古城,保存了许多殖民时期的建筑,该市历史中心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普埃布拉共保存建筑宏伟的教堂60多座,许多教堂拥有彩釉瓷砖的圆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非常迷人。这些教堂有机地融合了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和印第安的艺术特色,看上去美观大方,别具一格。
建筑华美的大教堂,矗立在市中心的广场上。双塔式钟楼并立的天主堂,建于16世纪,关于这座大教堂,在墨西哥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说在建造大教堂之初,不知什么原因,刚砌好的墙壁第二天早上就会倒塌,这样反复多次,致使工程无法继续进行。后来,两位天使闻讯降临,每天晚上守卫着教堂,使工人砌好的墙壁再未倒塌,宏伟的大教堂终于落成。人们为了感谢两位天使,便把普埃布拉称为“天使之城”。
(标题)“彩虹之城”──坎昆
解说:墨西哥旅游城市坎昆位于加勒比海北部,尤卡坦半岛东北端海滨,是一座长21公里、宽仅400米的美丽岛屿。整个岛呈蛇形,西北端和西南端有大桥与尤卡坦半岛相连,隔尤卡坦海峡与古巴岛遥遥相对。该城市三面环海,风光旖旎。在玛雅语中,坎昆意为“四条蛇”,被认为是欢乐和幸福的象征。
由于坎昆地处热带,全年平均气温达27.5度,每年也仅有雨、旱两个季节,当7至10月间雨季来临时,这里几乎天天阵雨不断,而当阵雨过后天空放晴时,天际边常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坎昆市也因此而闻名。
坎昆原是一座只有300多人的僻静渔村,1972年墨西哥政府在这里投资3.5亿美元建设旅游区和自由贸易中心,重点发展旅游业。1975年开始接待游客。
坎昆是世界公认的十大海滩之一,海边有一片20公里长的白色沙滩,铺满了由珊瑚风化而成的细沙,柔如毯、白如玉。在海滩上还建有以棕榈叶为顶,石为柱的玛雅式凉亭和小屋。
如今,坎昆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旅游胜地。游客来到这里,大多会以坎昆为中心到附近的尤卡坦半岛参观各玛雅古迹。而在洁白的海岸上享受加勒比的阳光则成为人们休闲度假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标题)怀旧小镇--马利纳尔科
解说:马利纳尔科位于墨西哥城西南115公里处,至今还保持着当地土著文明与西班牙文化混合的风貌,再加上一年四季温度适宜,自然风光优美,许多墨西哥城居民和外国游客都把这里当做消暑、游览的圣地。
据记载,早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前,阿斯特克人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小镇西边的“偶像山”山顶曾是阿兹台克人举办仪式,为战士授予“鹰骑士”头衔的地方。 西班牙殖民者15世纪来到墨西哥后,在马利纳尔科建立殖民地,当地居民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到如今,小镇里到处是西班牙风格的房屋,不少居民还保留着在大块鹅卵石铺成的道路上骑马的习惯。
来到马利纳尔科,在小旅店住宿,在小餐厅用餐,再步行游览整个小镇风光,若不是看到路旁停放的汽车,宁静而惬意的氛围真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百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