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科退出 济南啤酒“转嫁”鲁商集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8:31:35
兆科退出 济南啤酒“转嫁”鲁商集团
 
 
“济啤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在市场向好的时候及时走出去,做大做强,而在选择合资伙伴时,又轻易地让出了控股权。在啤酒门外汉鲁商集团的手中,济啤可能不会有大的发展,但有着前者强大的商业和酒店网络支持,守住济南一地问题应该不大。”刘金华认为。
在先后与国内国外23家投资商合资谈判失利之后,济南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济啤)的重组再次发生戏剧性变化。
12月7日,本报从山东省商业集团(下称鲁商集团)证实,该公司接手济啤已成定局,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资产评估和财务清理工作;与此同时,当地民企山东兆科投资集团也在最后关头退出了这场重组大戏。
鲁商集团接手
自2004年以来,为济啤寻找合资合作伙伴一直都是济南市国资部门的重要工作。其间,济啤就与百威、英特布鲁、纽卡斯尔、SAB和青啤、华润、燕京、重庆啤酒等多家国内外重量级的啤酒生产企业接触,均以无果告终。
今年年初,济南本地的民营企业兆科集团开始介入济啤重组。6月9日,济南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济啤改制方案,同意山东兆科集团作为济啤国有股的全额受让方。
本报曾于8月19日报道了兆科准备“迎娶”济啤的消息。8月23日,济啤董事长张守荣接受采访时表示,兆科之所以选择重组济啤,主要是看好啤酒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在当地认可度很高的“趵突泉”品牌(济啤产品);重组后,兆科将把趵突泉啤酒作为整个投资集团的首要产业来发展,并把所有的优势资源都集中到啤酒上。
但鲁商集团的一位中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其实就在今年七八月间,在济南市国资委的邀请下,鲁商集团已经开始就收购事项与济啤的高层进行初步接触。
经过3个多月的谈判,鲁商集团收购济啤已经基本接近尾声。“现在济啤改制的几大难题都已经解决,4000万元的职工集资款已基本返还,8万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已经剥离,欠缴的600万元的医疗保险也已经补清。”知情者透露,“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
按照上述鲁商集团中层的说法,该公司在最后时刻胜出的原因是其先前有过成功重组济南地方企业的先例。民营商贸企业渤海集团(600858.SH,现名银座股份)上市之初兼并了国有企业济南火柴厂,拿到了极具商业价值的济南火柴厂拥有的136亩土地使用权,条件是承接火柴厂4700万元债务和近3000名职工安置工作。但直到2002年,尚有300多人未获得安置,而渤海集团则由于连续亏损,濒临退市。最后,鲁商集团在2003年出面重组,并置入下属银座商业资产,方得解困。
“济啤现在有600多亩土地和4000名员工,济南市政府很怕出现当年的类似局面,所以才选择了国有企业鲁商集团,免得出现后遗症,最后承担职工安置责任的还是政府。”鲁商集团的该中层说。
而鲁商集团接手济啤的最大收获,是获得了位于济南市区的两块600多亩的土地。“现在集团已经储备了2000多亩地块,今后房地产将是重要的利润来源。”知情者说,鲁商集团拥有十个房地产公司,先后在济南、青岛等地完成项目开发近50万平米,在北京、东营、泰安和临沂等地拥有在建项目80多万平米。
公开资料显示,鲁商集团由原山东省商业厅整建制转体而来,成立于1992年底,注册资本17435万元,为山东省国资委下属的国有独资企业。其主业为现代零售业,横跨生化制药、房地产、教育、酒店和传媒等众多行业。到2005年底,鲁商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2003-2005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361万元、6523万元和5054万元。
“大整合”背景下的济啤改制
济啤改制一波三折,在整个啤酒行业全国大整合的氛围下颇具样本意义。
济啤成立于1990年,由原济南啤酒厂、济南白马山啤酒厂合并组建,当时的名称是济南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接着,公司又先后兼并了趵突泉宾馆、印刷二厂等企业,形成了集啤酒生产、销售、宾馆服务、印刷、纸箱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实体,并于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大型一档企业。
1993年,济啤首次改制,改组为济南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0月易名为济南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10160万股,其中国家股占74%,社会法人股占7.9%,职工股占18.1%。截至今年,其总资产为10.8亿元,年销售收入在5.6亿元左右。
1994年初,为了扩大产能,上马先进设备,济啤与香港企业卢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997年将全部股权转让给在香港注册的中国沿海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济南卢堡啤酒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435.4万美元,其中外方以现金出资,占60%股份,济啤则把品牌以及绝大部分生产设备等作为出资投入到了济南卢堡,占40%股份。通过此次合资,济啤的啤酒生产、销售业务全部转移到了济南卢堡。
卢堡中国在啤酒行业的第一次投资是在1992年,获得了肇庆蓝带啤酒卢堡有限公司60%的股权。当年,这60%的股份以“NOBLECHINA”名义在加拿大公开上市,募资近6000万美元。随后,卢堡中国通过收购先后在中国北方控股了三家啤酒厂,成立了山东卢堡啤酒有限公司、山海关卢堡啤酒有限公司和济南卢堡。
一开始,啤酒行业给卢堡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直到1998年,仅卢堡蓝带平均每年汇往加拿大的股东红利就达人民币5000万元。但此后,市场竞争开始加剧,而作为控股股东的卢堡中国对各下属公司提供的支持却越来越小。到了2000年9月,由于经营难以为继,山东卢堡被青岛啤酒(600600.SH)收购,变身青岛啤酒(寿光)有限公司。卢堡蓝带和山海关卢堡也从1997年前后走上了下坡路。
1995年以后,中国啤酒市场进入稳定发展期,激烈竞争导致企业数量逐年减少,行业整体趋向于规模化和集团化。在这种大背景下,占有济南市场50%份额的济啤也开始遇到了强力的挑战。“一旦济啤被燕京或者其它企业拿下,再以此为基础组成山东分部,无异于把战火烧到了青啤的家门口。”自1997年开始,拿下济南市场成了青岛啤酒决策层面临的头等大事。当时,青啤老总彭作义的策略是一边在济南市场竞争,一边谈判,欲兼并济啤。但在收购工作行将成功之时,彭却在2001年夏天意外辞世,合作就此终止。
彭的继任者金志国改变了策略,决定强攻济南,从2002年开始,祭出“买店”利器。几年下来,青啤共买断了600多家中档以上的酒店,专营青啤。此招击中了济啤的软肋,用张守荣的话说,“和青啤的竞争,我们依然是济南的擂主,但因为被动,已经遍体鳞伤。”济啤虽然在2002年的5月1日开始组织买店行动,进行反击,但是力不从心,连连败退。
在这种情况下,济啤只好寻找援手,寻求合资伙伴。但是,纷乱的股权结构、庞大的债务让22个啤酒大佬不敢妄进。济啤老总张守荣将谈判一次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包袱重、资产关系复杂”。
北京创伟业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华分析,济啤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在市场向好的时候及时走出去,做大做强,而在选择合资伙伴时,又轻易地让出了控股权,为引进新东家埋下了祸根。
今年春天,济啤再次向青啤示好,寻求被兼并的机会,但是已经在济南站稳脚跟的青啤坚持其“先市场,后工厂”的战略,5月29日正式回绝了济啤。
今年8月28日,青啤披露,将在山东济南新建年产40万吨的啤酒生产基地。
“在啤酒门外汉鲁商集团的手中,济啤可能不会有大的发展,但有着前者强大的商业和酒店网络支持,守住济南一地问题应该不大。”刘金华认为。
12月8日,本报获悉,受司法部门委托,中国沿海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济南卢堡40%股权将在北京瑞平拍卖行有限公司进行公开拍卖,这对于鲁商集团来说,应该是个利好消息,毕竟,济南卢堡才是济啤的生产主体,而且拥有近200亩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