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战略产业的战略意义 - 林永青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45:39
新兴战略产业的战略意义
林永青 于 2010-2-6 14:48:31 发表 | 事件发生地:北京 | 类别:咨询/服务
发表者简评:
2010年初,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央政府提出了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引发产业界和媒体广泛讨论与思考。新兴战略产业成为重中之重,已无悬念。(另有消息说,现在新兴战略产业已增加到“九大产业”。)
我从2008年开始思考新兴产业,这也是我将数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访谈录《未来50年》一书译介到中国的初衷之一。“战略产业就是未来产业”(注4),七大新兴战略产业成为“十二五”重点,更准确地说,一定也是未来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的产业重点。
在七大战略产业中,不同的产业的实施重点、以及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在操作层面是不尽相同的。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由于全球范围内技术成本都还处于较高的阶段,普通用户的使用量或购买量不会太大——想想每次电脑CPU的更新换代,你是不是更在观望?个人认为,现阶段的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从中国经济整体的结构调整看,占据技术专利制高点的重要性,大于实际应用的重要性。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中国的政府是“大政府”,资源最多;我去年在达沃斯论坛发言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政府应当进行更多的战略投资和产业扶持,所以叫“战略产业”。
二、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是处于极度粗放型的阶段,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巨大。举个简单例子:相比较欧美国家,中国各个机场使用的登机牌,所使用的纸张是最厚的;(注1)然而,不少国外的登机牌却薄得象我们超市的购物小票,有的甚至只使用“无线”登机牌,不过就是一个ID号而已;又如,2007年有数据表明,中国过去50年开采煤炭中浪费的资源,与50年间开采出来的煤炭总量几乎相当!!......对于中国当前的产业水准来说,节能减排可能比采用新能源的成效更快,也更有资源上的战略意义。
三、文化产业也必须列为中国的战略产业。(注意:‘文化产业’大于‘文化创意产业’)。美国的产品在全世界销售得很好,好莱坞功不可没。如果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的软实力打造和硬实力打造同样重要!(我们还不能说中国的硬实力已经足够)。打造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能只靠“国进民退”。
四、绿色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和健康;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绿色农业也关系到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关系到大量人口就业的问题。绿色农业的产业重要性不用多说。
五、生物-医疗产业。抛开“提高人民生命健康”的大话不说,这一类产业是与“人口数量”强相关的产业。据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工程设计企业ARUP公司的统计:从医疗资源看,中国人每1000人中今天只拥有3名医生、1.5张病床。(《21世纪的变革动力》)看病有多难,每个人都有过体会;医疗市场的空间有多大,也尽可以想像。
这个产业是包含极高技术的产业,从产业监管、和利益分配的角度看,政府相应的监管当局,应当向“当年的”IT/互联网产业监管当局学习!只有开放才有发展,只有改革才有出路。
六、环境与气候问题。这个问题排在讨论的第六项,并非暗示这个问题第六重要,我想强调这是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与其说这是产业问题或经济问题,不如说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世界性的人类生存问题。
前不久的哥本哈根会议,没有达成什么建设性的结论,也在很多人的预料之中。归根到底,政客们都不愿意放弃自己“捍卫”所谓国家利益的姿态。最近,美国ABC新闻网制作了一个新片《地球2100:文明的最后世纪?》,描述了未来100年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怎样地与今天面目全非。近期欧美学术界有一个流行的观点:如果过了公元2015年,各个国家的政治领导人们还没有达成“拯救地球”的一致意见、并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那么,地球环境与气候、和人类的命运,将不可逆转地走向毁灭性的灾难。
西方不少人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中国是世界工厂,中国就在为世界承担着污染的代价!),美国有学者呼吁,象中国这样的后发的、巨大的经济体,让中国放弃快速发展的机会也不公平,应当“由美国来买单,由中国来减排”(注3)......当然,这些观点都还停留在学者之间争论的阶段,政治家们还在想着他们的“国家利益”......
七、最后说说服务业。——产品和商品都是越卖越便宜,服务和人才都是越卖越贵。
先说名称,“名不正,则言不顺”——不少地方政府喜欢用“现代服务业”的称谓。个人认为,这不准确。“现代”是时间属性,1949年相对于1840年也很“现代”;现代不现代的,并无操作性借鉴。我更建议使用“知识服务业”这个术语,可以表明服务业必须的知识特性、知识资本特性。(注2)
——美国(世界第1经济体)的服务业占GDP超过70%,日本(世界第2经济体)的服务业占GDP比例为67%,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在他最近的新书中称:“67%这个比例太低,还要发展......”
在中国的经济学界中,仍旧沿袭着“苏联老大哥”时代的说法,将服务业称为“第三产业”——三个产业的划分,最早来自于英国经济学家CG克拉克——而“第三”通常“被”认为不如“第一、第二”那么重要。这个观念显然是错误的,至少没有“与时俱进”地调整。
(1-即使延用旧的说法,第一及第二产业中,真正产生价值(是主体价值、不是附加价值)的还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
2-“要消费更多的知识,要消费更少的物质(能量)”,知识密集型产业就是虚拟经济的核心。——这一点有更深刻的经济学转向意义在里面:“虚拟就是真实”,人类的整个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地“以知识换物质”的“虚拟化”的历史。(注5))
制造业更关注技术,对消费者来说,任何产品会用就好,技术细节是不用关心的;而知识型服务业,无论是服务的需求者、还是服务的提供者,都需要了解知识的细节。因此,将知识服务业列为战略产业,还有一项更为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真正从根本上提升全民的知识水准,这才是国家竞争力的最终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