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祚来:上海的虚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24:42

吴祚来:上海的虚荣

2010-3-12 10:25:31 来源: 南都周刊 浏览量: 4881 跟帖 2 条没有哪一座城市像上海这样,喜欢获得“被优越感”了:“阿拉原来是高贵的上海人,好长好长时间都没感受到了。”     编者按:上海,仿佛气势很大,却一直有人说它格局太小。最近上海相声演员周立波对非议上海的人放了一炮:“我把所有对上海人的偏见,都归类到嫉妒,越穷的地方越说上海不好。”立即引发口水仗。上海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城市?我们邀请文化学者吴祚来,以一名外地学人的视角,观察上海的文化格局,而上海本土作家任晓雯,则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上海浮华后面的性格。     郭德纲主要是通过批评贬损自己的相声搭档,让台下的北京人觉得快乐过瘾,我们看到有二个人在大街上或舞台上对骂互损,便会内心升腾起某种隐约的优越感与快意。     赵本山的文化战略主要是嘲笑弱势群体,春晚曾一度嘲讽过权贵们,譬如用名片打扑克,秘书大过董事长,也大过局长,但这种嘲讽让台下的权贵们受不了,于是,本山与艺人们只得矛头朝下,从《卖拐》以残疾人为嬉笑对象,到今年春晚上《捐助》以单亲母亲为笑料,这种没有道德低线的娱乐至死方式,旋即在网上遭遇万炮齐轰。     周立波高级而聪明得多,他的文化搞笑战略主要是哄上海人高兴,他不贬低某一个阶层或某一个地区,而是通过提升上海人的自尊心与高尚感,来使每一个听他表演的上海人感觉到优越——没有哪一座城市像上海这样,喜欢获得“被优越感”了。听周立波一席话,胜炒十年股,“阿拉原来是高贵的上海人,好长好长时间都没感受到了。”     你看上海世博会主体建筑,就是一顶来自汉朝的帽子,这顶帽子纵横古今,冠冕天下,似乎这个世界已不需要思想的脑子与强大的身躯,只要戴上一顶有历史文化感、其大无比的帽子,就可以让全世界对你表示敬意,须仰视,你才能看清我的帽子,这是怎样的盛世气概?建筑师为上海造就硕大无比的帽子时,周立波在自己表演的剧场里,也向上海人批发自己造的虚拟的帽子。不仅通过剧场,还通过媒体,你听他在媒体上说道了什么?     “我把所有对上海人的偏见,都归类到嫉妒,我认为就是嫉妒。”“越穷的地方越说上海不好,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就在这里。”“我经常在外面开沙龙,我的沙龙是很昂贵的,……必须有3台以上奔驰的才能来,否则人太多。”     此语一出,周立波就不是周立波,而是上海人形象的维护者与扞卫者,一句话就将批评上海的人们打入穷困潦倒的窘境,而周立波同时还是中产阶级代言人,他的沙龙观众多是富甲一方人士。对周立波来说,富人是鲜美的牛粪,自己就是牛粪上插的那朵奇葩。     艺人一思考,读者就发笑。没有人将周立波的话当成理性思考的结晶,他说出的只是一种“腔调”。无论是周立波还是周立波代表的上海人,发自心灵的声音少,发自喉管的腔调多。甚至到了周立波这里,成为某一种自豪与优越的表现。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还有说真话的伤痕文学,还有充满希望的《萌芽》杂志,还有《于无声处》话剧,而整个90年代,我们不知道上海人说了些什么有意义有价值的话语?只出现一个文化大师余秋雨,他最终沦为“含泪”之士。余秋雨想写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趣味,他游历世界却是为了证明中国特色的趣味的伟大性与合法性,当他想用传统趣味覆盖当代人心性时,他自己的马脚露了出来,他将自己扮演成一只让权贵骑的千里马,而不是为百姓拉车的凡马。     这个时代的怀旧形象还有画家陈逸飞,通过笙乐华服美艳,来让上海人忆旧。上海的政治家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拆大建大发展,而上海的文化人却怀旧不止,泪伴秋风,这形成了某种巨大的反差与反讽。他们坚守的不是某一片土地或住宅,也不是某项与生俱来的权力,而是骨子里的“趣味”。如同吃饭不追求营养而只求味觉满足一样,这些艺术家或文化理论家们,追求的是文化艺术的趣味,而漠视其中的人文价值。     到了盛世21世纪,更多的因素源于互联网文化的发展,上海有了自己的声音,老生代有沙叶新为代表、中生代有朱学勤为代表、新生代有韩寒为典型,他们倡导自由的精神、平等的理念、人权的理想、民主的方式,还有对历史真相的追问,对制度改良的建言,以及对不公正不公开不公平不正义社会现象的抨击,体现了知识分子或公民应有的道义与良知,发出的是源于心灵的真诚的声音,而不是为了某种文化趣味,更不是为了体现某种海派的腔调。     好了,上海还有刘翔的速度、姚明的高度,又有一批知识分子思想的深度,足以使上海依然在中国当代文化版图上,有自己一席之地,一座城市需要经济活力、政治活力,更需要文化与思想的活力,趣味与腔调都是文化生态中表层的东西,城市需要自由的心灵与无畏的思想,以及理性的行动。     顺便说一句,周立波如果喜欢与思想者们在一起,他笑起来可能就会有更多的尊严与力度。(吴祚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