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1896年采访李鸿章 促停止排华 (欧浪网--西班牙华文传媒集团 http://w...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02:45
纽约时报1896年采访李鸿章 促停止排华时间:2009-5-8 4:50:31 作者: 来源:欧浪网 编辑:倪菲第 1 2 页

 

  “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爱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一份伟大的报纸必是文明精神的一种体现,而我们的报纸还承担不起这份重任。”

  李鸿章1896年9月2日向纽约记者们发出邀请,预定3日上午8时半在华尔道夫饭店接受记者采访。为了尊重客人的生活习惯,记者们严格遵守约定时间,使他的休息不受打扰。

  经过长时间足够的休息,李不到8点钟就起床了,他吃了一些炖鸡,还饮了几杯茶。当他出现在记者们面前时,精神爽朗、面容生动、活泼。

  他受伤的手指在夜间没怎么困扰他,留在右手中指的白色绷带是惟一能使他记起那天发生的事。在接受采访前,他向部下交代了一天的工作,为随从们今天该做什么做出指示。为塑制半身陶像,他不得不保持坐姿,并为一天的各种仪式穿戴整齐。然后,他在客房里与儿子和其他随侍人员聊天,静候记者们到来。记者们很可能一大早就被闹钟吵醒,然后迅速地冲到饭店,以准备开始这早上的采访。

  大约有12位记者向116号客房的杜威先生报到并出示名片,杜是今天记者招待会的主持人。而雕塑家爱恩斯特.法切斯还正对李鸿章的雕塑作最后修整。你别说,雕得还真像,而且陶土的本色比大理石质地更好地表现出了李鸿章那引人注目的东方面容。这位雕塑家最后将用大理石和青铜来复制这座陶像。

  李鸿章请记者们准备发问

  李鸿章差不多快9点钟时才开始接受记者采访。他传话说可再给记者一些时间准备话题,以使采访能更快地进行。又等了一会儿,记者们被请进主人的接待室。只见长桌的四周摆满了椅子,在这间客厅尽头靠近总督卧房的地方摆放了一把专为他准备的大椅。

  椅子后面的门打开了,李鸿章在迪诺先生、马克先生、译员罗丰禄和几个随从的陪同下步入客厅。他硕大的头向前倾,都快贴近胸部了。这让人想起布朗宁画的拿破仑像,画中的那位波拿巴人眉头紧锁、性情暴虐。走近桌子时,李站住了,并向记者们点头示意。记者们纷纷走近他。当每个记者走到身边时,他都要伸出受伤的右手,给记者诚恳友好的一握。马克先生很小心地注视着每个人,生怕谁碰着总督的那只伤手。当与每个人握完手后,总督便坐在桌子的一头,并示意记者们坐在桌子两旁和他的对面。

  李鸿章今天穿得很简单,一件黑色丝袍,肩上披了一种斗篷式的小披肩,头戴一顶黑丝绒的土耳其式园筒帽,帽檐四周向上卷起,并用红线绾成了一个圆圈。冠帽上镶嵌着一圈一圈的钻石,晶莹耀眼。特别是帽正中有八颗闪亮的宝石簇拥着一颗大珍珠,显得异常的华贵高雅。过一会儿,他脱掉披肩,取下了圆帽,并给随从一个暗示。他们马上退下,但很快地带回来一个红钵,里面插了些纸巾。李在钵里拍打几下,算是洗了手,随从即将钵拿出去了。另一名随从拿进来一根长长的烟杆,把烟嘴放到总督唇边,并用燃着的纸拈点烟。李鸿章深深地吸了几口,烟杆便被拿走了。

  采访持续了半个小时。采访中,他神采飞扬,微笑着回答记者们的发问。回答问题时,他态度非常坦诚、谦虚,好像他只是世界上一个很普通的公民,而不是权倾清国朝野的显赫人物。要知道,他是代表整个大清国说话,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东方这个伟大的国家。

  采访前半部分由总督的私人医生马克先生做翻译,随着问题越来越深入、详细,马克先生招架不住,只好由罗丰禄来应付了。

  记者提的第一个问题是:“尊敬的阁下,您已经谈了我们许多的事情,您能否告诉我们,什么是您认为我们做得不好的事呢?”

  李鸿章回答说:“我不想批评美国,我对美国政府给予我的接待毫无怨言,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只有一件事让我吃惊或失望。那就是在你们国家有形形色色的政党存在,而我只对其中一部分有所了解。其他政党会不会使国家出现混乱呢?你们的报纸能不能为了国家利益将各个政党联合起来呢?”

  李鸿章认为国家安全在于对各政党能有效地制衡。李鸿章天真的建议使在场的各位记者和正走进房间、胡须剃得很干净的柯克兰先生的脸上都露出了微笑。

  没见过如此高的楼群

  “那么阁下,您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中什么使您最感兴趣呢?”

  “我对我在美国见到的一切都很喜欢,所有事情都让我高兴。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我在清国和欧洲都从没见过这种高楼。这些楼看起来建得很牢固,能抗任何狂风吧?但大清国不能建这么高的楼房,因为台风会很快把它们吹倒,而且高层建筑如果没有你们这样好的电梯设备也很不方便。”

  这时,博学的马克先生解释说,台风是由清国语言中“台”和“风”的两个词构成,而“台”的意思是“大”。李鸿章在回答问题时还说让他将美国与欧洲国家相比较不合适,他的身份不好这么做。

  又有人问:“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老百姓都接受教育吗?”

  “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马克先生插话道:“在清国,男孩才是真正的孩子。”

  “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只有付得起学费的富家子弟才能入学,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

  “阁下,您赞成妇女受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