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中国 -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5:20:26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中国
时间:2009年08月18日 | 文章来源:《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7.7 | 【字号:放大缩小】
“无报酬原则”是开放事业和商业项目之间的分界线,对它的触动将动摇志愿者的感情和信心。
在中 国,很多人只知MIT OCW而不知有CORE和OOPS。CORE的英文全称为“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中文名字为“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简称中国开放教育协会),它致力于将MIT OCW计划的英文课程中文化,同时向世界推介中国本地的优秀课程。OOPS在台湾,为台湾著名翻译人和奇幻文学作家朱学恒组建,与CORE执行着相似的使 命。
多人合作翻译流程
MIT的英文课程,由CORE招募志愿者进行翻译。CORE网站上有待译课程列表,有意者向CORE发送邮件提出申请,提出自己有意翻译的课 程,并说明自己在专业领域和英文方面的能力。CORE将给申请者一份不太长的试译材料,根据试译后的情况决定合适的译者。提交者若认为试译材料不能反映自 己的专业特色或能力,可要求更换。确定翻译者之后,CORE网站上课程列表中该门课程的前面便多了一个橙红色的标签: “翻译中”,除非翻译者确认无法完成翻译工作,否则该门课程便暂不接受其他志愿者申请。在志愿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可多人合作翻译一门课程。
翻译完成后的校对工作,也由志愿者负责完成,CORE原则上要求由另一名专业人士来校对,若译者本人实在无法找到合适的校对人选,则由CORE 发出公告,寻找另一名志愿者来校对。一般来说,从翻译到校对完毕,CORE要求每门课程在3个月内完成。出于合理原因而难以在期限内完成的志愿者,与 CORE沟通后,期限可延长。网上列表中,正在校对的课程前面会有一个蓝色标签注明“校对中”,翻译和校对全部完成后,标签即变为绿色。
除不断有新课程上线之外,原有课程的更新也是随时的。MIT主站和镜像?每学期大约更新一两百门课程,CORE便每月都会有一二十门或更多的课 程更新任务,每季度或半年,CORE将会与MIT镜像站完全同步一次——英文内容的更新可自动同步,但中文的更新就只能手动操作。
这些更新后的课程的翻译,CORE一般来说都希望由原译者接手,原译者熟悉原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也可保持翻译风格的前后一致性。
无报酬原则
这种井然有序的阶段管理流程,与开源软件世界的软件发布流程相似。在GUN/Linux世界,著名的debian项目,其软件包发布流程分为三 个阶段: lenny/sid,testing,stable。新的软件包出来之后,将放在lenny/sid库中公布,自由下载并测试一段时间,根据测试和反馈结 果修订后,形成更加稳定一些的testing版本,然后移入testing库,继续下载、测试。一段时间后,再根据测试和反馈结果作全面修订,形成真正的 稳定版本,移入stable库。
在各种开放项目中,对志愿者的组织,似乎都是基于这些规则: 自由申请,义务工作,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以清晰简单的方式进行集中公示,并随时收集反馈信息。公示,是开放项目的一大原则。
无报酬,是另一大原则。无报酬的意义不完全在于减少成本,更在于彻底排除任何利益因素,维护一种纯粹、公平的规则,以保证参与力量的纯粹志愿性 质,以及事业目标的崇高性质。这是开放事业的根本动力所在。对于志愿者而言,无报酬亦意味着自由。对于课程的翻译、修改和传播,除一部“有保留权利的”开 放协议,以及志愿者自身的责任感之外,志愿者无需承担其它额外义务。而对志愿者工作的补偿主要是荣誉上的: 志愿者对于自己翻译的课程,拥有署名权,除非志愿者自身愿意放弃。此外,CORE还会选择一部分志愿者,授予荣誉证书。
这些规则对于开放项目,具有根本的重要性。特别是无报酬原则,它是开放事业和商业项目之间的分界线,对它的触动将动摇志愿者对该事业的感情和信 心,带来严重后果。在开源软件世界,曾有过教训。GUN/Linux世界著名的发行版debian,在其各个新版本发布的历史上,跳票已成惯例。2006 年,debian宣称将发布debian4.0版本,而所有人都认为,根据以往的惯例,它再一次跳票是毫无疑义的。为使新版本在2006年12月如期发 布,秋季,在Dunc-Tank组织的赞助下,debian决定给予两名发布经理支付一定工资。此事在debian社区掀起轩然大波,许多义务开发人员被 激怒,宣布延迟或停止自己的开发和维护工作,局面几乎无法控制。开发人员的大量减少,使命名为etch的debian第四版被迫延期发布,而要求两名领受 了工资的发行经理辞职的声音也络绎不绝。很多人认为,这一事件的影响,甚至可能使debian分裂,debian自此便处于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困惑,以 及debian项目领导人(dpl)的人选问题,等等,随之而来,挥之不去。
然而,在CORE的计划中,除将MIT等高校的英文课程翻成中文外,还打算将中国本土的优秀课程译成英文。后一半计划的实施,在中国似乎很难完 全基于无报酬原则进行,有关高校的积极性不高,而将中文课程译成英文的难度,要远超英译中,有能力进行翻译的高校教师和专业人士对此也不太感兴趣。 CORE被迫对有关高校提出,对于承担翻译工作的高校教师,将给予适当资助,约每门课1000美元。CORE有关人员强调,这些钱是“资助”而非“报酬 ”。
开放世界素描

作为一种世界潮流,开放教育资源,当然不是只有MIT一家的贡献。但MIT始创了大规模开放校内课程的壮举,在世界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的潮流中,它无疑已成为一个象征符号。美国、欧洲、非洲、日本、印度等地都有许多高校加入它的OCW计划,组成了一个OCW联盟。
记者从CORE得知,目前,美国已有十几所大学对OCW表现出了兴趣。其中,哈佛大学尚未正式开始公布其课程,但已经决定加入OCW;赖斯大学 (rice)自己有一大批开放课程,仅课程模块就有两三千,但其技术架构与CORE的不太一样,不太方便镜像;耶鲁大学即将开放全视频的课程;霍普金斯大 学、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犹他州立大学等也都已有课程上线。日本的高校,动作快得惊人,在了解到MIT的OCW计划之后的几十天内,就有十几门课程开 放,但这些课程目前在CORE上暂时只做了链接。非洲、印度的高校也有举动,但这些地区的课程总体上还不太成熟。
与CORE同样做着英译中工作的,还有台湾的OOPS(OPENSOURCE OPENCOURSEWARE PROTOTYPE  SYSTEM)。这一组织的创始人和主推者,就是《指环王》的中文译者朱学恒,他曾将翻译《指环王》的版税1000万台币(约合230万人民币)用来组建 一个“奇幻文化艺术基金会”,专门为大众引介各种好看好玩的奇幻文学与电子游戏,并鼓励台湾的青少年创作自己的奇幻文学和游戏。2003年,朱学恒决定组 建和推动一个名为“开始式课程计划”的全球项目,即OOPS,计划把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的共享课程全部翻译成中文。所有的翻译、校对、网页的架设工 作,都是由志愿者在网站上进行组织和参与。参与这一计划的志愿者超过1500人,来自超过14个国家。这些志愿者在台湾称为“义工”,而义工们称朱学恒为 “我们的老大”,朱学恒则相当享受这个称呼。2004年6月,朱学恒曾到CORE拜访。目前,OOPS的进度与CORE基本并驾齐驱。
而CORE的中译英计划,据了解,它对中文课程的挑选,目前是以精品课程为标准,一般来说,至少须是省级精品课程,CORE才列入挑选范围。而对于国内顶尖的一部分高校,其校级精品课程也可列入选择。

CORE称,在总体上,国内高校的理工科专业实力与国外一流高校相比有差距,翻译意义不大。与理工科课程相比,它更希望将有中国特色的课程译成英文。而据了解,真正进入CORE中译英计划的课程还很少,从去年开始,才陆续有二十门课程完成翻译,今年计划加倍。
对于高校来说,公开教育资源,无非是鼓励老师、搜集课件、发布课程这些事。不少高校教师不愿公开,与其它高校相比,MIT在这一点上做得很棒, 它通过提倡观念和经济资助等手段,让所有的教师都公开了。它从OCW中获得的最大收益,是来自全世界的反馈,其中包括学术讨论、课程建议、技术方面的建 议,等等,这是相当大一笔财富。此外,还有教师们个人知名度的提升、教材发行量的上涨、报考人数的急剧增加。
与MIT一样,CORE也收到了很多反馈,有人还建议CORE可让读者和志愿者自己推荐一些课程来发布。但CORE的有关人员称,想将这些反馈全部收集整理起来,就需要一个相当大的系统支持,而CORE的精力还是有限的,暂时只能挑最重要的事情去做。
OCW之后
目前,全世界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总体上还仅仅停留在公布课程的阶段,课程免费公布出来之后,就不再提供任何服务。但这个阶段是不够的,很多人还需要与教授交流,需要相互讨论,需要买书,等等。如果没有后续服务,这些免费公布的宝贵资源就得不到充分利用。
OCW联盟想做的是,公布课程之后,还要让人们更方便地基于这些课程去学习。支持学习者们自由组织学习,朝网上学习社区发展,这是OCW下一步的目标。在CORE的网站上,目前有一个讨论区,但更多的想法都还在探索之中,由于投入限制,这些想法还难以实现。
在这方面,著名的英国开放大学作出了表率。它有一个“openlearn”项目,得到了基金会的支持,免费公开了自己的一部分课程。它在平台上提供了很多学习支持环境,学习者可很方便地组建自己的学习小组,或者发起一个视频会议。
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似乎注定要经历一个分散阶段,各校平台不一,不相兼容。
开放教育资源的“瓶颈”在哪里?
本刊记者  王铁军/文
对于整个开放教育资源的潮流,发布平台是一个重要问题。读者一般来说只对眼前的课程感兴趣,而并不关心背后的技术支持。然而,对于开放课程的高等学校,工具的问题却十分重要。发布平台是怎样,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高校的整个开放流程,也影响到与其它高校之间的共享。
目前,高校的资源开放基本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MIT的模式: 有一支专门的技术队伍,负责课程从收集到发布到维护的所有工作,教授什么都不用做,只需把自己的讲义、教材、笔记等材料送过去,过一段时间,就能看到自己的课程公布在网上了。
MIT的模式,与它所采用的工具有极大关系。MIT当初决定开放课程时,没有过多考虑工具的问题,而当时也缺少专门的发布平台,它直接选择了一 批商业软件,开放课程的所有环节,都是用这些商业软件打包组织起来的。要直接操作一堆商业工具,将各种要素转换后放到服务器上,最后将所有要素和环节组织 成为一个完整顺畅的流程,使别人能够访问。教授们往往无法忍受这个过程中巨大而烦琐的工作量。
当这种模式的资源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大可能再完全转换到另一个平台,其它平台上的课程,与它的技术环境也不太兼容,可以链接而难以直接移植。
另一种模式,是学校提供发布平台,由老师自己上传课件、组织结构、更新内容。比较著名的是sakai——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密歇根大学、MIT、斯坦福等高校,在Hewlett基金会的资助下,发起成立的一个开源项目。
sakai创立的本意,就是对抗那些打包的商业工具。而开放教育资源的潮流已经蔓延到全世界,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IT队伍和开发人员,这些人平 时就负责开发校内各种管理系统,而对这些系统稍作修改,就能拿来做课程发布,因此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开放课程平台,但相互之间难以兼容。sakai的 初始理念,就是各学校把自己开发的一些好用的课程管理工具和其它软件免费贡献出来,组成一个开源平台,或者说一个开源的网上教学系统。
目前世界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似乎注定要经历一个分散阶段。各校平台不一,不相兼容。而且,不同学科课程的形态与流程都不太一样,如医学课程,就并非所有发布系统都适合。虽然MIT的OCW计划旗下聚集了一批高校,但仍难真正一统天下。
而对于中国,开放教育资源需要做的还有更多。以MIT为首的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OCW(OpenCourse-Ware),对于中国高校的师 生,实际上并不“免费”,而是相当“昂贵”的。这是因为作为中国广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唯一ISP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在国际网络资源利用上是 按流量收费的。虽然CERNET曾几次调低国际网络连接费用,但对于OCW这样大数据流量的资源,费用仍然相当可观。中国高校对于OCW一类的资源有着巨 大的需求量,而网络费用和连结限制却成了障碍。
所以,MIT开放课程主站在中国本地架设了英文镜像,CORE直接与此镜像同步,并提供课程的中文版本。中国的用户浏览课程时,可自由选择浏览英文版或中文版,如此,便既可免去昂贵的网络连接费,又不影响MIT主站。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中国 -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 整合之难 -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 “头脑风暴”与“思维导图” -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 缺位的虚拟校园老师 -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 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定义 HomePage >> 教育资源 >> 中国大学 开放教育资源:国际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中国应当进行人本主义教育运动 远程教育资源 远程教育资源 中国远程教育月刊 中国远程教育月刊 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定义_hc360慧聪网教育行业频道_教育评论_远程教育_网络教育_开放教育 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定义_hc360慧聪网教育行业频道_教育评论_远程教育_网络教育_开放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预告:远程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暂定) - 学术讨论 - 讨论室-苏... 教育技术研究生选读书目 - 教育技术研究生 - 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资讯|远程教育|教育... 美国推行禁欲教育,为何中国要性开放? 硕士论文的摘要与结语 - 教育技术研究生 - 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资讯|远程教育|教育技... 中国首次抵制日货运动在广州 中国资源 世界最著名大学教育向我们开放了!!!!!(非常珍贵的资源!!) 世界最著名大学教育向我们开放了!(非常珍贵的资源!) 世界最著名大学教育向我们开放了!(非常珍贵的资源!!) 中国网络教育新闻_从对话理论探悉国内远程教育中的在线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