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之难 -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4:16:07
整合之难
时间:2009年07月11日 | 文章来源:《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4.10 | 【字号:放大缩小】
■ 专家谈整合
整合需要分步走
丁兴富/文

基础教育信息化我们做了这么多年,与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差不多同期开始。最基本的标志是提出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和信息技术教育。那时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进行整合。
整合要经历四阶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无论从国内发展,还是从国外经验来看,都要经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基础设施建设。因为信息技术要与各学科课程教学进行整合,它本身的应用要有一定的基础。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是硬件的建设。学校计算机拥有率、人机比例在国际国内都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其次是互联网的接入,局域网和校园网的建设。
第二阶段: 资源建设。有了计算机和网络,必然产生对相应的教学软件和课程资源的巨大需求。这里有几个误区。误区一: 先是将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主要定位在汉字输入的速度和正确率。其实许多专业人员包括教师即使汉字录入速度并不很快,也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没有必要强制他们单纯地作汉字输入训练。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这些操作上的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误区二: 曾经有一段时期有关部门发动所有的教师都来做课件,要求他们都要掌握做课件的专用软件工具。事实证明结果是低水平的简单重复建设,效果不好。我个人认为资源建设需要教师的参与,但是精品资源和素材库开发制作还是应该由专业的IT公司和教育内容提供商来做。不能要求教师人人自己做资源。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学会选择,学会使用,学会找到自己课程教学所需要的资源,随后通过教学设计将这些适用的资源应用到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去。在应用的过程中可能需要改编和二次加工。现在的问题是资源怎么实现共享?怎么将优质资源送到需要这些资源的一线教师手里,并比较容易地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而同时开发资源者能够收回成本,享受到知识产权方面的利益?我认为这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第三阶段: 教师培训。在教育信息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我们发现教师是一个瓶颈。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部师范司正在制订相关政策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国务院也将在今年召开一次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很明显,在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和教师教育的改革落后于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和课程改革。本来应该由教师教育引导基础教育,结果现在教师教育相对落后。我认为现在应该推动教师教育信息化,制订中国中小学教师资格标准,包括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用标准引导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在教师教育信息化上要克服以前那种单纯制作课件的倾向,让教师全面地学习信息化的知识、技能、意识、应用、创新,使他们知道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并整合到他们的日常教学中去。
第四阶段: 整合阶段。在前三个阶段的准备和铺垫之后,才可能把信息技术和各学科的课程教学进行整合。教育信息化最后的目标是要实现整合,而整合里面还可分成四个小阶段: 起步阶段、应用阶段、融合阶段、重构阶段。
投资配置不合理导致搁置和浪费
中国幅员辽阔,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明显地从东部到西部,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再到农村呈现阶梯式的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信息化走在最前面的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资源建设进行得较好,教师也经过了初期的培训阶段。有些先进的学校甚至已经走到整合阶段中的应用阶段。某些实验学校可能已经走到融合阶段。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还处在前面三个准备阶段。国家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推出三种模式,目的是通过天地网的结合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中西部农村中小学,以解决中西部基础教育信息化前面三个阶段的问题,把东部的资源引进到西部,为整合做准备。
目前,我觉得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国家和地方财政对于教育信息化投资的配置问题认识得不够清楚。教育信息化投资包括硬件、软件、资源建设、教师培训、运行、后期维护、技术支持更新等方面。我国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投资绝大部分都投在了硬件设备上,资源建设上较少,教师培训更少。而对设施的长期正常运行和维护,对日后整合的支持,投资配置中几乎没有涉及。由于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主要靠国家投资,地方配套资金支持较难落实,中西部农村学校更无力量和财源承担。所以只有投资配置合理才能使整个项目正常运行起来。否则,硬件设施应用不起来,就可能遭到搁置和浪费。
最终攻坚战: 日常课堂教学信息化
我认为教育信息化的最终攻坚战是日常课堂教学信息化。因为尽管我们提倡课外活动,提倡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但是基础教育的核心教学活动还是在课堂完成的。今年年初,我到英国考察基础教育信息化,他们的做法使我受到启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件事情:
第一, 电子交互白板。这是英国政府教育部一直在推广的主流技术产品,目前在英国已经很普及。电子交互白板的功能十分强大,它的大小跟正常黑板一样,可以实现所有黑板上的功能,任意书写,画图,还可以变换颜色,实际上比黑板更方便。除此以外,电子交互白板还相当于一个计算机的大屏幕,可以直接用手触摸,或者使用光电感应笔进行操作,功能相当于书写笔加鼠标,可以进行左键右键和单击双击的操作。计算机的所有功能,包括各类光盘、多媒体和网络,都可以在大屏幕上向学生展示。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它的交互作用,教师和学生可以围在白板跟前、在白板上面亲自操作,可以随时在任何计算机界面、网页上和光盘播放界面上进行标注、画图,并进行讨论。师生操作的所有画面和数据都自动记录在硬盘里,以便随时调用。这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模式,它体现出混合学习的好处,把传统教学和E-Learning结合起来,把黑板教学与计算机教学、网络教学结合起来,并能同时实现人机和人际交互。我现在正在中国做这方面的实验。我发现教师非常喜欢电子交互白板,它很容易掌握,不会打乱原来的正常教学秩序,也不会增加太多的额外负担。而且教育资源就建构在电子交互白板软件系统中,可以方便地加以调用。既方便备课也方便上课和课后利用。
我认为一个完全固化的课件在课堂上是缺乏生命力的,好教师不会在课堂上从头到尾放映别人做好的课件来教学,那不是教学,而是观摩。教师一定要有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所以课件不要做得太死太长。应该提供一部分素材,让教师在课堂上当堂边组织教学,边二次开发,而学生也来积极投入和参与,那才是最有生命的东西。实现这些最好的平台就是电子交互白板。其实在中国也有生产电子白板的公司,但是前几代产品的效果不是太好,因此没有能够推广起来。而英国当今的产品我认为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被英国众多中小学的教学实践和英国大学的实验项目研究所证实和认可。所以我觉得现在是可以用电子交互白板替代黑板的时候了。东部发达地区可以考虑引进这个技术产品,配备了计算机、投影仪的学校和教室现在只要把屏幕换成电子交互白板就行了,原来的设备仍然可以发挥作用。目前增加这套设置的投资不足2万元。如果能争取在中国生产,把规模做大,价格会很快降下来。
第二,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结合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有效运行机制。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英国政府除为所有中小学投资建设校园网基础设施外,还每年根据学生人数向每个学区及其所辖的学校拨发相应的资源建设费和教师培训费。至于购买哪种课件和资源政府并不做硬性规定,自主权掌握在学区及学校手里。英国教育部在其开设的网站——“课程在线”上,把经过专家论证,符合英国教育课程最新标准的新课程优质资源详细列表公布,包括资源内容和课件演示版、价格、推荐评语、制作公司等。课程在线的功能恰如由政府推荐的课程资源超市。当地学区及学校可以在这个全国统一的有声誉的课程资源超市上查到现在最好的教育资源,根据自身目前的需求和资金的多少购买适合的资源。面向全国的推荐性购买使资源的销售形成规模,资源因此变得便宜,参与资源开发的企业和学校得到了知识产权保障和利润回报。这种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结合的机制在英国运行得比较成功,它使教育资源的研发、销售、共享实现了畅通的良性循环。
另外,做非常专业的学科教学平台和资源也是英国教育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当教育信息化进行到课程整合阶段,就会出现很多这方面的专业公司,实现各科课程不同个性的教学平台、工具、资源和课件就会越来越多。
以上是英国教育信息化的经验。如何看待这些经验,并将之应用到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中来,需要从积极发展的高度全盘加以考虑,由政府牵头规划实施,才能真正得到解决。(吕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