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出版业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14:07
作者:中国图书出版网 发布时间:2006-10-30 19:03:12
网络出版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各种业务模式层出不穷。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中读者对出版物的需要,为网络出版增添了活力,也对该行业的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一方面要适合技术、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要妥善处理因网络出版行为而带来的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就发展与稳定这一大的主题而言,在网络出版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所以,就此问题的研究是迫切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但是,由于研究方法、政治经济需求、管理体制和其他敏感因素的在不同层面的影响,致使本文在成果展示方面显得有些肤浅和在很大程度上的不足,恳请批评指正!
一、网络出版业的发展现状与规范管理
(一)新闻出版总署管理网络出版的法律依据与立法原则
1.《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确立了网络出版前置审批原则
新闻出版总署在2000年开始正式获得国务院授权管理网络出版。当时的依据是两个法规,一个是2000年颁布的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整个的服务实际上主要有两大块:一个是接入服务,电信运营商等;第二是提供内容的,叫互联网信息服务。国务院这个管理办法,主要是规范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的。这个管理办法提出了前置审批的原则。也就是说,一般从事互联网内容提供服务,到电信部门办理ICP许可即可,但是如果某一些专项内容国家认为很重要,或者很敏感,需要做特殊管理的,就需要前置审批。在电信管理机关拿许可之前,要先到前置审批部门办理许可,然后再到电信部门去办理互联网增值业务的许可证,最后到工商办理营业执照。
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出台之前,互联网上是没有前置审批这个概念的。管理办法中主要规定了四项前置审批的内容:分别是新闻、出版、医药卫生和教育,同时规定了相应的前置审批部门。网络出版就是由新闻出版总署来做前置审批。
2.《出版管理条例》授权新闻出版总署就网络出版立法
国务院在修订后的《出版管理条例》附则中规定,涉及互联网出版管理规章,由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根据本条例的原则另行制定。也就是说如果新闻出版总署要制定关于互联网管理规章的话,其基本的原则就是依据《出版管理条例》。
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一方面是行使对网络出版的管理职能,另一方面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网络出版管理的规章。
(二)网络出版管理的相关指导文件与规定
1.新闻出版署与信息产业部共同制定管理暂行规定
在2002年,新闻出版署与国家信息产业部共同制定了《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这个规定,是依据前述两个条例的原则性规定,对涉及网络出版的业务做了一些比较细的规范。客观地讲,现在看来有些规定的内容或提法可能有些过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可能启动相应的修订工作。
2.与网络出版有关的指导文件和政策性规定
2004年底中央发了一个32号文,针对互联网整个管理(主要还是内容方面的管理)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规定。这个规定,对一些扩大后的业务分工也做了界定。但是,这个文件有保密级别,不对外公开。无法用这个文件作为公开面对社会的行政执法依据。目前看,这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200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又发了几个关于文化产业方面的文件。比如中宣部牵头发的关于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规定,关于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产业的规定等。从媒体显示的资料来看,把基本精神都介绍了。
(三)网络出版行为的界定和主要形式
1.网络出版是一种传播行为
目前,对互联网出版还只是一个大致的界定。通常所讲的互联网出版就是指互联网信息提供者将自己创造或他人创造的作品通过编辑加工和数字化制作,登载到互联网上,供公众在线的阅读、浏览、交互使用或者下载等的传播行为。其要点实际上就是一个,在网上传播作品这个行为就是互联网出版行为。
2.所传播的作品具有出版物特征
这里对于所传播的作品,是有特指的,实际上主要是指具有出版物特征的作品。如果是在网上传播一个软件,虽然软件也可以称作是作品,但是,如果这个软件纯粹是应用或纯技术的,比如视频播放软件等等,就不是所谓的网络出版物。要具有出版物的特征,也就是说这些作品是有内容的,再具体一点说是有文化内涵、有思想性等等。主要是指这样一些功能的作品,通过也被称之为互联网出版物。
3.网络出版行为的主要形式
根据前述基本界定,可以对目前已经出现的互联网出版行为的形式做一些归纳。主要有11类行为,包括:“网络学术文献读物、网络文学、网络教育读物、网络报纸、网络期刊(又称电子杂志)、网络图书(也称电子书)、网络地图(也称电子地图)、网络游戏、网络音像、博客出版、手机出版”。
这些行为所涉及的名词,业内人士都比较熟悉,由于客观原因,在概念上还存在一些交叉。网络的发展很快,确实无法像传统的出版物一样,那么容易分类。其中包含的技术因素太多,又与一些终端硬件结合得非常紧密。所以这些分类,也只是根据一些学科特点和表现形式,结合使用终端不同,而做的大致的分类。
4.网络出版行为的三大类型
上述分类也是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经常提到的一些概念。根据网络出版行业发展的特点,又可以把网络出版的形式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可以叫做简单出版。主要是指以文字、图片为主的出版形式。这类网络出版的特点是易于检索、阅读方便、传输占用带宽少、技术要求不太高。比如说网络文学等,主要还是以文字、图片为主。
第二种类型是多媒体网络出版。主要是指以多媒体形式在网络进行出版的产品,比如网络传播音像制品、游戏、电子出版物等。
第三种类型是混合网络出版。这种网络出版的形式发展的最快,而且受众也最多。主要是把简单网络出版、网络多媒体出版和在线的服务结合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一种综合的网络出版形式。比如网络在线游戏,游戏社区里边有交流、虚拟物品的交易、还有虚拟社会的概念。这种形式特别受欢迎。
除此之外,还有博客出版、手机出版等等,都朝着混合、综合出版的方向发展。这些形式的网络出版就要求网络运营商在整个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服务。这些服务不仅仅表现一种客户的服务,还包括提供更加丰富的一些交互的内容需求方面的服务。
(四)网络出版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1.网络出版的传统出版知识传播功能的延伸
网络出版可以说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与传统出版物一样,最主要的功能实际是知识传播的功能。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这个功能主要是由传统出版物,特别是纸质出版物作为承载的载体。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是从书籍报刊这些东西来获取。互联网出现之后,很多这样的功能在网络上得到了延伸。正是因为网络出版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所以互联网的整体发展对这个产业的影响确实非常巨大。网络出版之所以如此引起重视,主要是因为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网民数量激增,现在已经达到1.1亿,甚至还要更多。2005年底的统计宽带用户已经达到6430万,网站数量接近70万个。现在又有很大的增加,上网计算机已经达到4950万台。这些都可以说是网络内容服务的最基本的市场的条件。
2.网络出版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出版的兴起,实际上是始于1995年。1995年1月中科院有一个“神州学人杂志”,首次在互联网上推出了电子板。这可能是中国第一份中文网络杂志。有观点认为,这是网络出版的开始。
最近两年,通过对全国涉及互联网出版的情况进行调查,有一个初步的统计,现在全国网站服务里边大约有5%明显涉及到网络出版的业务。5%的概念也就是说起码有35000家左右的网站,实际上在从事与网络出版有关的业务。
目前网络出版涉及的内容已经覆盖了所有传统型的出版物。同时由于技术和市场等因素的促进,网络出版服务内容实际上已超过了传统出版物,甚至在某些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发展特点。
3.网络出版呈现两头热的不均衡发展态势
研究目前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网络出版现在呈现一种很不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不均衡表现为两头热。
(1)带有网络出版性质的手机短信
一头热,就是大众化娱乐内容的消费,可以说是走在了最前沿,突出表现为大家最为关注的网络游戏。另外一头,目前还没有把它纳入互联网出版管理的范围,但是跟互联网出版也有关系。这就是短信。起初,短信的形式还都是点对点的,属于个体之间信息的一种简单传递。但是随着这种业务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经营性的业务。这类业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涉及到互联网出版的。这实际上,是在提供一些带有出版物特征的信息服务。特别是随着手机技术硬件提高,传输的文字量也越来越大。所传输文字的量已经远远超出起初短信的概念。这是因为,原来的短信也就是几十个字,表达一个简单的信息就完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特别是在国外,比如日本,手机小说很流行。这种情况非常突出,是手机出版的一种形式。
(2)学术文献的网络出版
另外一头热,就是学术文献的互联网出版热。这方面也有一些比较成功的例子。传统出版界,一直有一个问题,就是学术著作出版难。而另一方面,某些学术著作出版后却又卖不出去。因为太过专业,渠道商不爱卖,觉得利益太小,受众太少,摆在书架一年半年没有人问。但是,从消费者或者学术研究这些人来讲,有需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搞生物研究的,就会关注某个专业的某一本书是不是出来了,但是由于销售的环节出了问题可能买不到,或者说是不能及时地买到。但是互联网出现之后,几乎是省掉了几乎所有的中间环节。通过网络这种快捷的检索,立刻就可以知道这个内容在哪儿,想要下载或者阅读,应该说是分分秒秒的事。这就给学术性的网络读物,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说是生产力的提高。也促使和带动一些公司在网络学术文献著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比如,清华同方从1996年开始做学术期刊的出版。当时它的载体还是光盘CD-ROM,网络兴起之后,基本把这个业务都转到网上服务了。现在看来效果非常好。查找学术论文非常方便,解决了学术研究的需求,也形成了比较好的一种营利模式,在学术研究、信息采集、资源建设、网上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形成了比较好的产业链。
4.网络文学类出版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运营模式
近几年网络文学类的出版得到很大的发展。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已经发表过的作品数字化后,然后在网上进行传播。这里主要涉及到著作权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问题,更为具体地表现为转载许可和付酬方面。第二种是在网上直接发表原创作品,现在这类作品也是越来越多。目前网络文学的网站全国大概有300多家,但基本上没有的实现有效的商业运营,靠的不是下载这个文学作品收费赚钱,主要还是靠网络上那些广告来赚钱,登载作品有人愿意看,通过广告赢收,所以文学网站还处在苦苦挣扎的状态。
5.网络教育读物出版的发展空间很大
网络教育读物的出版,主要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数据库等等。在紧密配合网络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教育读物的出版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大量年轻的上网用户习惯于网上阅读一些教育读物,这给网络教育读物出版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一个空间。目前教育部在全国推广“校校通”工程,力图在全国尽快完善电话教育、网络教育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完善基于互联网硬件的建设,在农村普及远程教育。很显然,基础建设给网络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空间。所以网络教育读物的出版可能是接下来比较热的一块业务。这个需求很大希望能够引起重视。未来的三到五年内,互联网内容需求将会大幅度地增加,对于网络内容提供商和网络教育读物提供者来讲,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6.网络报纸与网络期刊主要分类与发展现状
网络报纸与网络期刊的发展非常迅速,并且呈多样化趋势。在发展地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这些较为成熟的业务,数量比较集中,由有限的几家业务主体掌控。
(1)网络报纸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的形式
网络报纸现在主要分三种类型:一种是传统型纸质报纸的电子版。比如“人民网”的部分内容与《人民日报》的报纸基本相同,也可以理解为就是《人民日报》在网上的呈现。可以完整地看到《人民日报》的内容,包括版面编排也基本都是一样的。还有一种是一些报社自办的网站。这种网站既有本报当日的内容,同时还对一些相关内容报道得更有深度和充分,其信息量也就更大一些。但它还是依据它的报纸的办报方向来操作的。这是第二类。比如说人民网和光明网等,简单说,也就是围绕它的报纸来办这个网站。还有一类,也是发展更快的一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虚拟报纸,也人有称之为网络报纸。采用的是一些报纸的编排形式,而追求的是信息的短平快。这一类形式在很多的网站上都在尝试。只不过有的就叫网络报纸,有的叫其他名字。这种方式是模仿纸质报纸,更灵活、更新、更快。
(2)五类不同形式的网络期刊
网络期刊也叫网络杂志或者电子杂志。从大的方面来讲也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电子期刊电子版;第二类是把电子类期刊分类集成,比如把全国很多医学类期刊集合在一起搞一个网站,建立一个窗口。专门来提供医学类期刊信息服务。其他类的期刊也是这样,比如清华大学的“中国期刊网”影响就很大。可以说把99%的学术期刊都包括在内了。如果要查学术期刊方面的内容,这个网站基本上能够解决问题。目前还有科技部科技情报所的“万方数据”也在做学术期刊论文文献的服务,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竞争。第三类是虚拟化的网络期刊。有专家认为虚拟化的网络期刊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这是因为传统的期刊经过整合之后基本固定了。全国这类期刊,新出一期立刻就可以在网上查到,但是现在面向年轻人的包括面向社会、经济界的等等,可能更需要一些更新颖的更具有实效性的,更具有生活化的,或者说是加进了很多对一些信息重新的整合色彩的,甚至有一些个性化服务的内容。仅仅是把传统期刊整合看来还不够,所以就催生了一种虚拟的网络电子杂志。这种网络杂志是根据用户的需要,给你定制某些方面的信息,按时发布,或者随时发给客户。
还有一类是对生活类的知识,经过编辑整理,形成一些新的综合内容。比如现在很多女性很喜欢时尚类信息,这就出现了《时尚》杂志的网络版,提供起来显然更方便一些。在此基础上还会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比如网站与《时尚》杂志合作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再加上视频等其他形式的内容。关于巴黎时装周这一主题,杂志可以提供的也就是一些照片,然后就是记者的专访之类的,但是如果加上网络视频其感觉就大不一样了。还可以提供时装周某一款视频的T台表演,这种服务肯定会超过纸质的杂志的效果。第五类网络杂志,实际上是提供一种平台。比如,某电子杂志网站提供一些软件服务,用户可以在这个网站上建立自己的电子杂志。这个情况现在也很多,发展很快,也比较复杂,出了不少问题。国家的有关管理机关曾查处了一些攻击中国共产党、政府,散播淫秽色情信息的网络电子杂志网站。这类网络服务一直是我们国家所监控的重要对象。
7.网络图书与网络地图的发展现状
网络图书和网络地图是网络出版的重要形式,量很大服务的面很广,所涉及的问题也比较多。
(1)网络图书的出版与工具类图的网络使用
网络图书目前主要还是指将原来纸质的图书制成电子文本,在网上可以提供在线阅读,或者下载。这方面的业务做的比较好的是北大方正。北大方正除了硬件方面之外,软件服务也会成为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也是王选院士在世的时候,明确提出的一项发展目标。目前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约有超过120万种图书实现了网络出版,但是这个量实际上还不大,因为我们一年出版新书品种将近10万种,所以这么多年累计下来,这个图书的品种相当多。除了北大方正以外还有像北京书生公司、超星数字图书网、中文在线等等做的也不错。
还有一类是把图书工具类图书内容转换后提供在线的服务,比如像大百科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与小说、专著类的作品不同。它有大量的解词方面的信息,而且它是权威的。比如百科在线,你要查一个什么词汇、概念,上它的网站可能查找更方便,当然,提供的也是有偿服务。对于个人来讲查一个可能要支付的费用很少,但是要面对几千万的网上用户,服务量是相当惊人的。其营利的能力可想而知!除了大百科之外,上海辞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把集团下面几大出版社权威的词库、工具书整合在一起,然后也形成一个在线的服务,其市场的潜力非常大。
(2)网络地图的出版将会是加强管理的重点
网络地图是比较新的网络出版物。传统的地图出版管理部门主要是两个部门,一个是国家测绘局,一个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测绘局是管地图测绘、编制,这是因为国家明确规定地图的编制必须有国家批准的有资质的部门才能够进行测绘编制,同时又规定地图编制之后,地图要经过国家测绘部门的审定符合要求才可以出版。
地图出现了错误确实容易引起纠纷,甚至在外交、政治上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有的地图把台湾跟祖国大陆颜色标的不一致,好像明显是另外一个国家。这种情况,严格意义上讲不是技术错误,按照国家相关法规的规定是政治错误。还有把一些,是有争议的边界线。本来这个边界线按照中国官方边界线是往外边划,有的时间不注意我们就把边界线划到里边来,有边界争议的对方国家就会说,“你自己出地图,你都承认这地方不是你的”。这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所以有时候简单的事,但是影响却很大。
网络地图出现之后,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测绘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了一个通知。这个通知,严格说来不算是正式的法规性文件。但是对网络地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实际上是等于是重申了,网络地图和电子地图测绘、编制必须由国家测绘部门批准的主体来做,然后要通过审定,提供网上地图的服务。可以提供网上地图下载,提供这个地图的查阅。按照规定这个服务属于网络出版行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的规定来进行规范。这个通知主要是强调这两点意见。
目前网络地图出版采用的技术主要GPS,GRS、LBS、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提供有线的服务和无线的服务。现在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经过3G之后,网络地图通过无线这样一个方式传播可能更方便更简单。目前国内网络地图的规模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今后的增长还会更大。
8.网络游戏与网络音像
以前我们玩的是以光盘为载体的单机游戏,现在的网络游戏是单机游戏在网上的一个延伸,二者没有本质区别,最重要的区别是后者实现了多人同时在线。为什么网络游戏在中国能够得到特别大发展?可以说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活跃的市场。这个可能跟中国或者东方一些人文文化的消费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举例而言,老外喜欢以家庭为单位,独处,顶多在家里看看光盘什么的;中国人喜欢热闹,卡拉OK,喜欢网上聊天,发短信。中国短信能有几十亿、几百亿这样的一个收入,这些在西方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这些年来改革开放进步很大,但是相较于西方国家我们的封闭状况还比较严重。所以大家一旦有了互联网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沟通热情就更高涨。
据权威游戏报道的统计,去年全国网络游戏用户达到2634万,实际销售收入达到37.7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是实实在在的网络游戏,是网络游戏通过点卡、月卡从消费者手里获得的实际收入,渠道商的尚没有算在内。这个收入比前年增长52%,预计今后五年的年符合增长仍然在30%以上。这也是为什么我国越来越重视网络信息服务或者说重视网络内容的出版服务,因为网络内容出版服务给整个互联网带来的贡献太巨大了。
网络游戏,去年收入是37.7亿,但是它给电信业、IT业创造直接产值250亿,基本上达到1:8的比例,也就是说网络运营商赚1块钱,电信接入商通过销售硬件、服务器加在一起赚了8块钱。网络泡沫之后电信接入经营商一片惨淡经营,是网络游戏为互联网业注入兴奋剂。
据去年年底的统计,国产网络游戏已经占整个市场份额的60%,这个改变应该说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在今年初的时候,李长春同志(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去上海盛大,陈天桥向他介绍了这个情况。当时长春同志不相信,说:“你这个数据准确吗?”陈天桥回答说,“这个数据非常准确,是新闻出版总署发动全国主要媒体做的市场调查,回收了20万份有效问卷,在此基础上请了权威的IDC来做数据分析,然后得出的统计结果。“李长春同志听了之后非常兴奋,一再说看来要改革,要创新,不改革不创新,很难有这样一个局面。
9、网络音像
网络音像主要分录像作品和录音作品。网络上的录像作品主要是以影视剧作品为主,还包括国外的动画作品和自拍的DV作品。目前有500家相关网站,规模比较大的大概有近100家,市场规模去年将近8亿。录音作品主要是以音乐作品为主,这部分市场规模去年达到了大概30亿。网上音像出版占绝大部分的是网上音乐服务,网上音乐服务里以移动无线手机铃声和彩铃下载为主,也就是说目前网上播放影视剧是叫好不叫座,收入情况一般,当然这个跟现在宽带的普及率也有关系。目前靠的还是手机音乐下载,手机音乐下载又主要是以铃声为主。在国外,特别是日本、韩国,铃声下载已经逐渐转向完整音乐下载。通过手机上网可以立刻下载一首完整的歌,卡拉OK也不一定非到卡拉OK去,戴上耳机,这首歌的视频就出现在手机屏幕上,跟卡拉OK歌曲一样,看着手机就可以练歌,日本在前年就已经实现了。3G应用之后,在我国实现完整音乐作品下载也将是很容易的事情。
10、博客出版
目前,博客出版呈现出越来越热的趋势。可以将博客出版概括为几个特色:1、自由性。纯粹的自发行为,自由写作、自我推荐、自行发表。还有2、伸展性。及时更新,不断搜索,不断连接,不断积累。3、深度交互性。博客较之论坛话题更加集中和深入。有人甚至说博客的出现为互联网个人出版找到具体可行的模式。在我国,传统的个人出版实际上很难实现,尤其你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就更难了,少量印刷的成本太高。但是,博客出现之后个人出版这种行为或者形式好像变得异常的容易。从而带来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远的讲,当年木子美的作品,实际上就是很早的一种博客出版一种形式,现在发展的更广泛。包括这次两会也是大炒博客,代表也弄博客,媒体也弄博客。博客随着商业化的运作发展的速度很快,有人判断博客的话题也由个人领域逐渐向社会化领域转变,写作主体从单一个体向团体组织发展。
11、手机出版
手机出版实际上涵盖了前述方方面面的内容。网络出版可以从传播介质或载体分为两块:一个是有线互联网传播,另一个是无线互联网传播。目前更多是有线互联网传播,是以PC为阅读终端的,随着3G应用之后,必然会强化无线或者手机这种服务的应用。可以说现在手机出版涉及到的范围包括了所有有线的互联网出版范围,可能由于将来的技术发展还会产生一些服务形式更适合手机。现在我们的手机用户已经达到3.9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已经达到1个亿,这些都为手机出版创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