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及其相关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2:37:48
隐性知识及其相关研究

黄荣怀 郑兰琴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计算科学等领域对于隐性知识概念的解释及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相关领域研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各领域对隐性知识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测量、形式概念分析



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是指“能明确表达的知识”,包括“可以写在书本和杂志上,能说出来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类型,它支配着人的整个认识活动,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提供最终的解释性框架和知识信念,对于知识的创新和价值的创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很大关系,许多实际生活中的“成功表现”都是以隐性知识为基础的。

对于隐性知识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解释。本文试图探讨不同学科对隐性知识的“解释”以及相关研究现状,从而对隐性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哲学领域对隐性知识的解释

对于隐性知识的研究,最早是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隐性知识之父,他于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是西方学术界第一个对隐性知识及隐性认识与科学研究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和分析的著作[1]。波兰尼在对人类知识在哪些地方依赖于信仰的考查中,偶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2]。这就出现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

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就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存在于某个特定环境下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隐性知识主要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源于经验。

从哲学角度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波兰尼用一句经典的话概括了隐性知识:“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即人类通过认识活动所获得知识包括了他们通过言语、文字或者符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知识,但是却不止于这些知识。在这些知识之外,还存在着其它类型的知识,这种其它类型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按波兰尼的观点隐性知识或者隐性认识是人类所有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可见其重要性。



二、心理学领域对隐性知识的研究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认为,所谓隐性知识指的是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是程序性的,它的获得一般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它能促使个人实现自己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这类知识的获得与运用,对于现实的生活是很重要的[9]。另外,隐性知识反映了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以及在追求和实现个人价值目标时运用知识的能力。

按照斯滕伯格的观点,隐性知识有三个关键性的特征:隐性知识的获得很少需要别人的帮助或者环境的支持,主要通过个人的经验来获得;隐性知识是程序性的,是与行动紧密联系的、关于如何去行动、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隐性知识对个人有实际的价值,所以它在实际生活中非常有用的。隐性知识的这三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具备这三个共同特征才是隐性知识,仅仅具有其中一个特征并不能说明那就是隐性知识。

斯滕伯格强调,隐性知识是程序性的,可以采用“如果<条件>——那么<行动>”的形式来表述,即“ 如果 <先决的条件> 那么 <随之发生的行动> ”。

同时,斯滕伯格对于个人隐性知识的测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1987年,斯滕伯格和瓦格纳(Richard K.Wagner)与其同事通过实验的方法提出隐性知识的三种类型:自我管理:关于取得管理绩效的自我激发和自我组织的知识(即知道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的知识);他人管理:如何管理下属和同事交流的知识(即知道如何指导他人工作、以及形成有效人际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的能力的知识);任务管理:关于管理和完成任务的正确方法的知识(即知道如何处理工作中面临的日常事务的知识)。

显然,这三种类型的隐性知识对一个人的成功是特别重要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隐性知识的结构。

根据隐性知识的结构,斯滕伯格为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军事领导者设计开发了相应的隐性知识测试问卷,用于测试个人隐性知识水平的高低。问卷主要通过呈现各个相关领域可能遇到的典型情景,让被试根据所给的7点量表(从“最不好”到“最好”)对处理每个情景的一系列相关选项进行等级的评估。

测试的内容包括:关于自我管理的隐性知识、关于他人管理的隐性知识、关于任务管理的隐性知识。测试的得分主要通过比较“专家——新手”的差异给出。

三、教育学领域对隐性知识的研究

国内对隐性知识颇具研究的学者是石中英教授,在其著作《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专门有一章来论述显性知识、缄默知识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按照他的观点,这里之所以采用缄默知识这个词,主要是想反映这种知识长期不被承认、不受重视,同时也渴望这种知识能够重新获得应有的知识权力。

石中英把缄默知识解释为不易大规模积累、储藏和传播的知识,具有情景性、文化性和层次性的特点[5]。克莱蒙特(Clement,J.)在实验的基础上将缄默知识划分为“无意识的知识”(unconscious knowledge)、“能够意识到但不能通过言语表达的知识” (conscious but non-verbal knowledge)、“能够意识到且能够通过言语表达的知识”(conscious and verbally described knowledge)。[9]

石中英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从类型上说,既存在着教师的隐性知识,也存在着学生的隐性知识;既存在着有关具体的教学内容的隐性知识,又存在着有关教授和学习行为的隐性知识,还存在着有关师生交往的隐性知识;既存在着与语言知识学习有关的隐性知识,又存在着与社会知识学习、自然知识学习有关的隐性知识;既存在着与教学过程有关的隐性知识,又存在着与教学空间有关的隐性知识,如此等等,不可计数。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隐性知识的存在、认识到实践教学的价值、然后使它显性化、并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考虑到相应的隐性知识。

在教育中自然要关注隐性知识对于教与学的影响以及如何来测量这些影响,同时需要从测量隐性知识入手,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提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来帮助学生获得隐性知识。

以色列的学者Somech A., Bogler R. 是利用波兰尼以及斯滕伯格和瓦格纳对隐性知识的定义进行研究。他们是于1999年从高等教育的角度开发出大学隐性知识测量问卷,并且得出相关的结论[7]。通过对以色列某大学的243名平均年龄22岁、来自四个学科(教育、社会学、法律和哲学)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1)不同的专业与隐性知识水平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性别与隐性知识水平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3)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要比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学生更能充分利用隐性知识;4)隐性知识水平高的学生在学业方面要比隐性知识水平低的学生更能够取得成就;5)性别、隐性知识以及他们的交互效应对学业成绩的影响:隐性知识水平高的男生要比隐性知识水平低的男生能取得更高的学业成绩,而这种差异在女生中却没有发现。

根据此调查结果,他们建议大学的管理人员或者说决策者应该认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应该为新生制定计划使之更容易适应大学的生活,同时应该开设隐性课程。

以色列的另外一位学者Miriam Mevorach 是以斯滕伯格对隐性知识的认识为理论框架,从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出发进行隐性知识测试问卷的开发和测量,从而加深了对隐性知识的理解[8]。他们通过访谈出生在以色列的来自不同家庭和文化背景的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幼儿园和一年级的孩子,为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们开发隐性知识调查问卷,从而研究教育系统中隐性知识的本质和特征。他们认为:隐性知识有三个方面:1) 自我交互;2) 与他人交互;3) 与任务交互。隐性知识学习要经历三个过程:1) 选择性编码;2) 选择性组合;3)选择性比较。



经过研究发现:具有当地文化背景的孩子在隐性知识的三个方面得分比较高;其他文化背景的孩子在隐性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得分比较高。

并据此作出如下解释:隐性知识的三个主要方面是以文化为基础的;隐性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是以认知为基础的。为此他们建议,教职员工应该认识到隐性知识的本质和文化差异,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教育。

四、管理学领域对隐性知识的解释

从管理学角度探讨隐性知识,涉及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

长期以来,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对于组织越来越重要,它是企业创新的源泉,能够不断为企业带来竞争利益。一些组织理论研究者进一步扩展了隐性知识的内涵。温特(Winter)、尼尔逊(Nelson)、斯班德(Spender)等在对企业能力的研究中,认为企业内部存在着隐含性的组织知识。企业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员工个体和企业内各级组织(团队、部门、企业层次等)中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交流与共享、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各种内隐性知识,同时还包括通过流动与共享等方式从企业外部有效获取的隐性知识 [3]

企业层次拥有的隐性知识是在对员工个体、群体和从企业外部获取的各种知识有效转化、整合和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涌现出单个个体或群体所无法具有的知识特质。主要特点是它表现为只有企业层次才具有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企业惯例等,这些是难以清晰说明,但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知识。它也包括能被企业层次掌握的诀窍、经验和协作能力等。

从“个人”视角出发的主要有两位代表人物,一位是以美国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另一位是日本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他们是从隐性知识的个体属性来认识的。

彼得德鲁克认为,隐性知识是不可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主要来源于经验和技能的,学习的惟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3]。

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主要隐含在个人经验中,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价值体系等因素。隐性知识是主观的经验或体会,不容易运用结构性概念加以描述或表现的知识。显性知识则是可以客观运用概念加以捕捉或呈现的知识[3]。他也特别强调隐性知识和知识环境对于企业知识创造和共享的重要性。另外, 他在OECD的知识分类的基础上还提出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关系。[5]

表1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关系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社会化(意会知识)
外化(概念化知识)

显性知识
内化(操作化知识)
综合化(系统知识)


n 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这是在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是知识社会化的过程。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师传徒受就是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的典型形式。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虚拟知识社区,则为在更广范围内实现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n 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这是对隐性知识的显性描述,将其转化为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这个转化所利用的方式有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和深度会谈等。当前的一些智能技术,如知识挖掘系统、商业智能、专家系统等,则为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提供了手段。

n 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这是一种知识扩散的过程,通常是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复杂化。将这些零碎的知识进行整合并用专业语言表述出来,个人知识就上升为了组织知识,能更容易地为更多人共享和创造组织价值。分布式文档管理、内容管理、数据仓库等是实现显性知识组合的有效工具。

n 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这意味着,企业的显性知识转化为企业中各成员的隐性知识。也就是说,知识在企业员工间传播,员工接收了这些新知识后,可以将其用到工作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团体工作、干中学和工作中培训等是实现显性知识隐性化的有效方法。这方面,也有一些协作工具,如电子社区、E-learning系统等。

五、计算科学领域对于隐性知识的研究

澳大利亚麦克夸利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计算机系的两位学者Debbie Richards 与 Peter Busch侧重于借助计算机技术来研究隐性知识。他们基于斯滕伯格等人的理论对隐性知识进行测试,然后根据形式概念分析(Formal Concept Analysis)方法对被试在隐性知识测试中的差异进行建模和比较,把数据可视化,进而分析隐性知识[10]。

形式概念分析的基础是形式概念格,它产生于1980年,是一个在德国的达姆施塔特(Darmstadt)的研究小组,在试图让系统自动通过应用格论(lattice theory)来生成一个结构框架时发现的。形式概念格可以用来分析数据,例如调查和处理明确给定的信息。这个方法可以把数据按结构分成若干组(块),每个组都是人脑可以理解和解释的形式化的抽象概念,然后把这些具有内在结构的数据可视化[11]。目前这种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医学、心理学、信息科学、土木工程学、生态学等),很有发展前景。尤其是对于那些社会科学家来说,他们经常无法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获取数据,那么通过这种定量的方法就可以做到,这样就把统计与概念分析的方法结合起来。

虽然Debbie Richards 与 Peter Busch的研究是初步的,但他们为利用技术手段来测试与表征隐性知识提供了一种方法,进而为挖掘、分析与利用隐性知识

提供了一条途径。



六、总结

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与计算科学等由于其本身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方法的差异,因而对隐性知识有不同的解释和研究侧重点。

尽管目前对于隐性知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已有一些共识,比如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在特定情景下的、难以明确表述的的知识,它的获得一般很少通过他人的帮助或者环境的支持来习得,必须通过个人亲自去体验、实践和领悟来获得。隐性知识与个人经验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它对一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实际的价值。

从哲学的角度研究隐性知识,主要是从认识论的层面上分析隐性知识的概念、内涵与意义,这是一切相关研究的基础。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隐性知识,除了要研究个体隐性知识的基本特征及如何测量外,更进一步需要研究隐性知识的心理加工规律,这是教育学领域研究隐性知识的重要基础之一。从教育学角度研究隐性知识,除了要研究教与学的过程中涉及的隐性知识外,更要研究学科内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传播规律、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隐性知识并促进学生的学习。从管理学角度研究隐性知识,要吸收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的研究成果,研究隐性知识与个体绩效的关系、组织内隐性知识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如何利用隐性知识促进组织的长远发展。从计算科学研究隐性知识,除了利用计算科学的研究成果挖掘与分析个体及组织中的隐性知识外,要进一步利用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方法来促进个体及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学习、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广岭,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8)。

[2] 迈克尔﹒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2000。

[3] 张庆普、李志超,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与管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11)。

[4] 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5] 万涛,孟凡强,知识管理与知识转化[J]。环球企业家, 2002(10)。

[6] Robert J.Sternberg et al.,Practical Intelligence in Everyday Lif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7] Smooch A., Boggler R. ,Tacit Knowledge in Academia: Its Effects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J],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terdisciplinary & Applied, Vol. 133(1999), No. 6.

[8] Miriam Mevorach, Levinsky College of Education, How to succeed in kindergarten and schoo[R], 7/31/2001,Division C:Section5: Cognitive, Social,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es,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and Reasearch Association Meeting 2001.

[9] Clement,J.,Use of Physical Intuition and Imagistic Simulation in Expert Problem Solving[M],see Trrosh,D.,ed.,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an Educational approach,Norwood and New Jersey,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c1994,pp.227-242.

[10] Debbie Richards and Peter Anthony Busch(2000), Measruing,Formalising and Modelling Tacit Knowledge[R],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ISA2000) Dcember 12-15 2000 (Accepted).

[11] Bernhard Ganter Rudolf Wille, Applied Lattice Theory:Formal Concept Analysis[Z],1997.









Tacit Knowledge and its related research

Huang Ronghuai& Zheng Lanqin

(Research Center of Knowledge Engineer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d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tacit knowledge concept and its related research in different fields such as philosophy, psychology, management science, pedagogy and computer science etc, then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of related research, meanwhile we proposed the main research orientation of tacit knowledge.

Key words: tacit knowledge, measurement of tacit knowledge, Formal Concept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