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莉、余绮=>中国名花异草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4:34:08

刘桂莉、余绮=>中国名花异草故事(转载)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为人间第一香- -



梅雨倏忽而过,炎夏初临,去超市买了香居源和茉莉花。香居源摆在案头,茉莉花则掺兑着绿茶冲饮,夜读时有淡淡的茉莉香渗入骨子里,令心绪静和、尘恼顿消。倦读之余,用GOOGLE搜索茉莉的资料,竟颇有所得。

茉莉花祖籍据传在波斯湾,也有说是印度的,于1700年前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那悉茗花与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域移植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竟植之”。汉初赵佗《南越行记》有茉莉花的记载:“南越之境,百花不香,惟茉莉素馨花特芳香,女子以彩线穿心,以为首饰。”宋以后,士大夫阶层熏香之风盛行,朝廷每年从海外进口大量香料,尤其是清香浓郁、可以制作香精和窨茶的茉莉花。《本草纲目》载:“茉莉花辛热无毒……长发润燥香肌,亦入茗汤”。《本草会编》记:“茉莉根热有毒,以酒磨一寸服,则昏迷一日乃醒……凡跌损骨节脱臼接骨者用此,则不知痛也”。宋代伊始,南国的女子做茉莉花环以绕云鬓,或蒸油取液作面脂发油,芳气袭人,美容之风一度盛行江南。近代医学证实茉莉花根酒浸液对中枢神经有麻醉止痛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茉莉含香精油、芳樟醇脂等物质,可抑制皮肤色素形成,活化表皮细胞。茉莉花中含有吲哚,将茉莉花晒干研粉,每次取5克调粥服用,可使体味呈清淡茉莉香型。茉莉花入茶在中国已是历史悠久了。据中国茶叶交易网资料,茉莉花茶的生产遍布闽、浙、苏、川、粤等地,其中以福建产茉莉花茶最为著名,苏州窨制茉莉花茶亦负盛名,其中香气最佳者为苏州“伏花”茉莉。中医认为茉莉花茶可使平滑肌收缩,降低血压,能长发、润燥、生津、香肌等。若取茉莉花十余朵,沸水冲泡代茶饮,则有理气和中、芳香化湿之功效,对治疗慢性痢疾和慢性结肠炎亦有效。茉莉的益处真是一言难尽啊!

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茉莉,屡有传神佳作留于后世。在静夜里地低唱吟喁,有齿颊留香之感。
唐太宗李世民有咏茉莉花的诗句:
冰姿素淡广寒女,雪魄轻盈姑射仙。
塘代民间有首曲谣唱道:
卖花伧父笑吴儿,一本千钱亦太痴。
侬在广州城里住,家家茉莉尽编篱。
宋代王梅溪诗道出了茉莉的出处为西天佛国,即今天的印度:
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
宋代许裴诗赞美茉莉花小巧且洁白如雪:
荔枝乡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
情味于人最浓处,梦回犹觉髻边香。
宋代苏轼贬谪海南岛时,曾作诗描写当地黎族妇女用茉莉花装饰鬓发和含槟榔的习俗:
暗麝着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
北宋叶廷珏在泉州任职期间写了一首《茉莉》诗:
露华洗出通身白,沈水熏成换骨香,
近说根苗移上苑,体渐系出本南荒。
南宋诗人刘克庄喜欢把茉莉置于枕畔以熏香消夏,诗云:
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
野人不敢烦天女,自折琼枝置枕旁。
明代诗人钱希言曾描写买花窨制花茶的忙碌热闹场面:
斗茶时节买花忙,只选头多与干长,
花价渐增茶渐减,南风十日满帘香。
明末清初岭南诗人屈大均《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描写了茉莉花开的繁盛景象:
天晴空翠满,五指拂云来。
树树奇南结,家家茉莉开。
清末广州竹枝词反映当时种花卖花之盛况:
茉莉蔷薇夹马樱,携竺唤卖一声声。
双飞蝴蝶频追逐,跟筒卖花人入城。
清代长洲诗人陈学洙咏《茉莉》诗:
玉骨冰肌耐暑天,移根远自过江船。
山塘日日花城市,园客家家雪满田。
新浴最宜纤手摘,半开偏得美人怜。
银床梦醒香何处,只在钗横髻发边。
清代王士禄的诗把茉莉比作冰清玉洁的美少女:
冰雪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琐窗开。
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
茉莉有人间第一香的美誉,典出于清代江奎的诗:
虽无惊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
应是仙娥宴归去,醉来掉下玉搔天。
灵种移来自越裳,何人提挈上蛮航,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花的幽香淡雅着实令酸情倾倒,吟咏茉莉文字的细腻传神又使酸情叹服。呵呵~~是花香醉我,还是墨香醉我?细细想来,不由得痴了.....


嵇含与《南方草木状》


关键词:嵇含 魏晋 生平 《南方草木状》


魏晋时期,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又深刻的变化,各个领域的一些人物及其论著,至今人们仍在研究、品评。嵇含,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位。

仕族世家

戎马生涯

嵇含(公元262~306年),字君道,谯国?(今安徽宿县西)。祖父嵇喜,有当世才,历任曹魏太仆、宗正、徐州刺史。父亲嵇蕃,为太子舍人。那个在襁褓中就失去父亲、全靠母兄鞠育成人,诗文高妙,精于管弦,为“竹林七贤”之一,后与曹魏宗室联姻,拜中散大夫,为人尚奇任侠、刚肠嫉恶、锋芒毕露,非汤武、薄周孔,为司马昭不容,终遭杀身之祸的嵇康,就是他的叔祖父。嵇康的儿子、晋惠帝朝的侍中大夫,在皇家内部发生叛乱,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的生死关头,用自己的身躯护卫司马衷,致血溅御衣、毙于帝侧,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忠君典范的嵇绍,是他的叔父。嵇含是叔父抚养长大的,叔父象对亲生儿女一样爱护、关心、培养他。他一直到出仕才离开叔父身边。

嵇含出仕是在西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时年已27岁。当时楚王司马玮都督荆州诸军事,征召他为椽。永平元年(公元291年)六月,司马玮被杀,他没有被定罪,反而被推荐为秀才,授职郎中。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六月被荐为征西参军,袭爵武昌乡候;不久长沙王司马义任他为骠骑记室督、尚书郎。豫章王司马织当上抚军将军,以他为从事中郎;惠帝北征,转中书侍郎,旋改任太弟中庶子。永兴二年(公元304年),范阳王司马羉为征南将军,驻扎在许昌,重以嵇含为从事中郎,很快又任命他振武将军、襄城太守。后来,司马羉为刘乔所破,嵇含投奔驻在襄阳的镇南将军刘弘、受到礼遇。此时正值陈敏作乱,江扬震荡,南越远阻,广州刺史王毅又病卒,刘弘就任命他为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尚未赴任,弘就病故了。这时,又有人举荐他统率荆州。由于嵇含性情刚躁,跟刘弘帐下司马郭劢不合,当成都王司马颖兵败南奔襄阳,郭劢欲拥颖为主,却碍于嵇含,于是在一个夜晚,趁他不防备,将他杀害。时为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八月,年仅44岁。豫章王即帝位,追谥他曰“宪”,以表彰他对皇帝的忠心,并号召官员效法他。

从上可知:嵇含出身于仕族世家,短暂的一生是在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中央权力,太后与皇后,皇后与太子、中央政权与诸候王、诸候王与诸候王之间相互攻击,历时十六年之久,史称“八王之乱”的时日里度过,最后又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政治残杀中了结一生的。〔1〕

嵇含出仕前居住在巩县亳丘(今河南巩县境内),自号“亳丘子”,家称“归厚之门”书斋叫“慎终之室”。他天性通敏,好学能文,有文集十卷,现今能见到的只有《南方草木状》三卷,其余各卷均失。

一束《草木》

孤篇横绝

嵇含的才华,从《南方草木状》这部著作更可以看出。

这部书问世于西晋永兴四年(公元304年),距今已近一千七百年,是我国现存古代最早的植物学文献之一,是他在军旅中每到一处就悉心谘访当地风土习俗,将别人讲述的岭南一带的奇花异草,巨木修竹,笔记下来,整理、编辑而成。隋、唐经籍艺文等志对它都没有记载,宋朝陈振孙所写的《直斋书录解题·地理类》著录有一卷。书的名称,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及《艺文类聚》、《文选注》引,都作《南方草物状》,引文今本没有见到。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清朝乾隆进士、建昌教授王谟纂辑的。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介绍的草木分为四类、80种。卷上草类29种,卷中木类28种,卷下果类17种,竹类6种。这些草木都是当时出产在交州南海、番禺、高凉、交趾、合浦、桂林、日南、九真、林邑、扶南和大秦(即现在广东、海南、广西以及东南亚、中印半岛、波斯湾)等地。其中有揣在怀里能使丈夫怜爱的鹤草,佩在身上能生男孩的水葱花,有要架上梯子才能采摘的多年生茄树,在芦苇杆上挖孔下籽、扎排浮在水面上就能生长、收获的蕹菜;有“一木八香”的蜜香树,300人坐在锯倒的树干上吃饭还有空处走路的杉树,一节就能做船载人的云邱竹等等。还有关于甘薯栽培、食用和储藏的记载,用竹做原料织布的介绍及用蚂蚁防治柑橘虫害的植保记录。书中还对留求子、乞力伽等50多种草木着重提及了它们的药用价值,介绍了许多岭南人民早期用药经验。因为这部书所记述的草木与当时岭南一带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它一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同时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家、道家葛洪(公元283~363年)对这部书就作过认真的研究,在他的医书《肘后备急方》中,就有对书中一些药用草木扩大应用范围的记载。以后各朝的药学专著,如唐朝编写的《唐本草》宋《证类本草》、中的药用草木大多录入;许多中医药家也一直把它视为岭南最早、最重要的中草药文献。就连以后的花谱、地志,如南宋陈景沂辑的《全芳备祖》(被今人誉为“世界最早的植物学辞典”),对书中的草木也多加援引。书中讲述的风土人情,引述的故事趣闻,我国历代研究岭南史地、民俗的专家学者,也常把它作为重要参考资料。





2 嵇含及其《南方草木状》

《南方草木状》这部书,纲目分明,条分缕析。它在形式上分条叙述,但内容各异,互不牵连,所以可以独立成篇。且言简意赅、短小精悍,长的不过三百来字,短的仅十余言;加之语言流畅,技巧灵活,一则就是一篇笔记小品。如“榕树”一则:榕树,南海桂林多植之。叶如木麻,实如冬青。树干拳曲,是不可以为器也;其本棱理而深,是不可以为材也;烧之无焰,是不可以为薪也。以其不材,故能久而无伤;其荫十亩,故人以为息焉。而又枝条既繁,叶又茂细,软条如藤垂下,渐渐及地;藤梢入地,便生根节,或一大株有根四、五处,而枝会及邻树即连理。南人以为常,不谓之瑞木。

在这里,作者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性和人们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地把叙述和议论交替进行,不仅使读者对此树的形态,用途有所了解,也领会到其中包含的哲理。又如“槟榔”一则:

槟榔,树高十余丈,皮似青铜,节如桂竹,下本不大,上枝不小,调其亭亭,千万若一;森秀无柯,端顶有叶,叶似甘蕉,条派开破。仰望眇眇,如插丛蕉于竹梢;风至独动,似举羽扇之扫天。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实,实大如桃李;天生棘重累其下,所以御卫其室也。味苦涩,剖其皮,鬻其肤,熟如贯之,坚如甘枣;以扶留藤、古贲灰并食则滑美,下气消谷。出林邑。彼人以为贵,婚族客必先进,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一名“宾门药饯”。

这则,作者用文学语言,恰当地采取多种修辞手法,把被说明的事物描绘得非常生动,增强了形象性和真实感,使读者如身临其境,眼见其物;同时又知道了当地的习俗。

书中许多条目里,还有逸闻趣事、民间传说的引用。如“荔枝”一则的结尾就有这样一段:

……汉武帝元鼎六年,破越南,建扶荔宫。扶荔者,以荔枝得名也。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无一生者,连年移植不息。后数岁,偶一株稍茂,然终无华实,帝亦珍惜之。一旦,忽萎死,守吏坐株,死者数十,遂不复茂矣。其实则岁贡焉,邮传者疲毙于道,极为生民之患。

此处的引用,既提高了可阅读性,激发了人们的阅读兴趣,也说明了荔枝不易移植的特点,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好奴役和残害老百姓的罪恶。

这部著作问世后,客观上推动了当时笔记文学的发展。不久,记述岭南珍奇物类的著作。如沈莹的《临海水土异物志》,朱应的《扶南异物志》、杨孚的《交州异物志》陆续出现。到南北朝,刘庆义(公元403~444年)的《世说新语》、杨苩之(生卒年不详)的《洛阳伽蓝记》、郦道元(公元?~527年)的《水经注》等名作也面世,以后各个朝代著名的随笔专著就更多了。

嵇含,这位魏晋时期仕族世家出身的子弟,在我国历史上那混乱的年代被卷入王权争斗的旋涡,最终成为牺牲品,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热爱生活,嫉恶如仇的性格,给我们的印象应该是深刻的。他著的《南方草木状》,由于包括的地域辽阔,涉及的内容宽广,加之历史条件限制,有些现代科学还不能作出解释的内容,出现某些不当说法,也势在必然,但它对我国古代岭南农林、园艺、医药的深远影响,及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则是不可忽视的。


花5块钱买的茉莉花,没想到两天后便开放了,清香扑鼻,雅致好看。转载说明如下:

人间第一香

洁白如雪,馥魂缭绕的茉莉花,虽然身价平平,却历来赢得许多少女的垂青。每当夏日,人们常可看到“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的迷人景象。有些贪香的姑娘,还把茉莉花集串成环,挂在襟上,让鬓丝和肌肤都渗进缕缕芬芳。单凭这点,可否说女子比男人更懂得对生活美的追求呢?
并不尽然,位处地中海东部的突尼斯是一个只有700多万人口的小国,那里气候温和,四季都盛产茉莉花。他们除了把最好的产品集中运销巴黎外,剩下的就扎成小束,由妇女和儿童拿到街上兜售。本来大多数国家的男士买花主要是为了送给女子。但突尼斯的男士们却普遍养成了一种特有的癖好,每天都买一束茉莉花夹在自己的耳后,以便品味那阵阵的花香,即使外宾来访,他们也送一束给他。
茉莉花于1700年前传入我国。原名是梵语的译音。古书《洛阳名园记》称它为“抹厉”,而《王黾龄集》又叫它做“没利”。人们对这些名称深感“意头” 不吉。后来不知是那位文人把它改名为茉莉。不错,这名才受芸芸众生的认可。民间有首曲谣道:“卖花伧父笑吴儿,一本千钱亦太痴,侬在广州城里住,家家茉莉尽编篱。”这表明昔日在广州种得较多,人们都把它作为门前的篱笆哩。
按植物分类,茉莉属木犀科植物,可作木本,也可作藤本。它之所以令人如痴如醉并不在于芳容,而是取决于它的花香。经化验分析,其花内含有苯甲酸叶醇脂、芳香醇、石竹烯、乙酸苯甲酯等成分。在正常情况下,每400千克花朵才能提炼出1千克茉莉香油来,可供制香料、香精、香脂等化妆品和工业品之用。由于香味清新,鼻感适宜,深受大众欢迎。昔日诗人宋江奎曾赞美道:“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为人间第一香”。这绝句一出,世人跟着把茉莉花推崇为香花之首了。
啊,“好一朵茉莉花,花开万朵香万家……”,这歌声现今依然在四方回响。

茉莉又名茉莉花,原产我国西部和印度。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抗寒力差,怕干旱,不耐湿涝和碱性土壤,以肥沃的酸性沙壤土为最好,冬季温度不低于5℃。

繁殖
常用扦插和压条繁殖。扦插,4-10月均可进行,以夏季生根最快,剪成熟的一年生枝条10厘米长,去除下部叶片,插于沙床,60天后生根。压条,选取较长的枝条,于15厘米处,最好在节下部轻轻刻伤,埋入盛沙泥的盆内,经常保湿,2-3周后生根,2个月后与母株割离成苗。

栽培
浇水是关键,盛夏每天早晚浇水,如空气干燥,需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切忌中午浇水。冬季生长迟缓,控制浇水。茉莉耐肥,生长期每周施肥1次。栽培场所阳光要充足。春季换盆后,要摘心整形。盛花期后,需重剪更新,并施1次重肥。

病虫害
常发生叶枯病、枯枝病和白绢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虫害有卷叶蛾、红蜘蛛和介壳虫危害,可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杀。

应用
茉莉叶色翠绿,花色洁白,香味浓郁,南方多地栽,布置成花坛或做花篱,盆栽时可点缀阳台、窗台和居室。


卢贤生
茉莉花小素淡,它没有绚丽的异彩,也没有妩媚的花姿,但它珠园玉洁,仪态雅素,特别是其芳香浓郁,花期长久,为众花之冠。正如清代江奎《茉莉》诗云:
虽无惊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
应是仙娥宴归去,醉来掉下玉搔天。
灵种移来自越裳,何人提挈上蛮航,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灵种移来自越裳”,说明茉莉花原产于异邦,后移植到中国。关于茉莉花原产地有二种说法。一说原产印度,宋代王梅溪诗 :“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佛国”即印度,所以它的名称是梵语,在佛经翻译上又有“抹利”、“ 鬟华” 、“抹厉”等称号。

另一说茉莉花祖先在亚洲西南、中国西域波斯地方。所以王梅溪又诗云:“西域名花最孤洁,东山芳友更清幽”。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说,“那悉茗花与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域移植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竟植之”。又据史志记载:汉初在广州称王的赵佗与汉代分庭抗礼,汉代派大夫陆贾向赵佗劝说,陆贾完成使命后回到京都,著有《南越行记》,内有茉莉花的记载:“南越之境,百花不香,惟茉莉素馨花特芳香,女子以彩线穿心,以为首饰。”

茉莉花属木犀科,是一种常绿攀援灌木,性喜炎热、高温,在我国广东、福建、苏杭南方诸省均有广泛栽培。
南国的广东,家家户户竟植茉莉,明末清初岭南诗人屈大均《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诗云:
天晴空翠满,五指拂云来。
树树奇南结,家家茉莉开。
清末广州竹枝词反映当时种花卖花之盛:
茉莉蔷薇夹马樱,携竺唤卖一声声。
双飞蝴蝶频追逐,跟筒卖花人入城。
福建也是我国茉莉花大面积露地栽培的主要产地。早在八百多年间,北宋崇安人叶廷珏在泉州任职期间写了一首《茉莉》诗:
露华洗出通身白,沈水熏成换骨香,
近说根苗移上苑,体渐系出本南荒。
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莆田人,他也写过赞《茉莉》诗:
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
野人不敢烦天女,自折琼枝置枕旁。
茉莉花在夏季开放,一枝茉莉花就能使一室香气弥漫,使人在炎热天气中还觉得玉肌生凉,心旷神怡,忘却暑热之感。
江苏也是全国驰名的茉莉花产地,江苏的苏州素有“茉莉花城”之称。清代诗人陈学洙,江苏长洲人,他下面这首《茉莉》诗,比较细致地描写了茉莉花特征、种植茉莉花盛况,以及采摘和妇女以它为首饰的风气。
玉骨冰肌耐暑天,移根远自过江船。
山塘日日花城市,园客家家雪满田。
新浴最宜纤手摘,半开偏得美人怜。
银床梦醒香何处,只在钗横髻发边。
茉莉花溢香消暑,香味迷人,是妇女们喜爱装饰品。古代妇女喜欢把它簪在发髻上或者用细线把它串成球,挂在衣襟上。早在晋代就有“倚枕斜簪茉莉花”的风尚,到唐宋时期,长安妇人头簪茉莉花己习见。宋代许裴诗云:
荔枝乡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
情味于人最浓处,梦回犹觉髻边香。
苏轼被贬谪海南岛时,曾作诗描写当地黎族妇女也爱用茉莉花装饰鬓发和含槟榔的习俗: 暗麝着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
清代王士禄的《茉莉花》诗:
冰雪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琐窗开。
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
把茉莉花描述为妙龄少女,喻为睡梦中的 美人,香气可人,同时说此花常被美人簪与发上,人花俱香美。
茉莉花是一种小型花,花径约二厘米,花小淡雅,所以不为人所注目,宋代以后,中国上流社会熏香之风盛行,那时朝廷每年都要从海外进口大量香料。茉莉花清香浓郁,可以制作香精和窨茶,茉莉花应运而生。
在窨茶花卉中,茉莉花居首位,用茉莉花薰制的花茶,芳香耐久,清甜可口。所谓“薰”,就是茶叶吸收茉莉花的香气,通过热处理,使香气固定下来。明代在江南一带出现许多窨制花茶的手工作坊。
明代诗人钱希言曾描写当时,买花窨制花茶的忙碌热闹场面:
斗茶时节买花忙,只选头多与干长,
花价渐增茶渐减,南风十日满帘香。
茉莉花之所以芳香是因为茉莉鲜花含油0.2~0.3%,油中主要成分是苯甲醇及其酯类,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脂等。茉莉花可分为单瓣、双瓣和多瓣三大类型。现在栽培的茉莉花都是白色的,但从古诗描述中得知,古代还有红色和粉红色的茉莉花。“佛香红茉莉,番供碧玻璃”,“手拈茉莉腥红朵,欲插逢人问可宜”。在《本草纲目》和《花经》中也提到有红色的茉莉。

茉莉花还可入药,根能理气、活血、安神镇痛,用茉莉根适量捣绒,酒炒,包患处治跌伤筋骨。花能开郁、辟秽,叶能消肿解毒。《本草纲目》载,茉莉花“辛热无毒……长发润燥香肌,亦入茗汤”。《本草会编》记:“茉莉根热有毒,以酒磨一寸服,则昏迷一日乃醒……凡跌损骨节脱臼接骨者用此,则不知痛也”。近代医学证实茉莉花根酒浸液对中枢神经有麻醉止痛作用。茉莉花慷慨无私,它把全身贡献给人类,直至芳馨散尽。


第十一章 兄弟和睦话茉莉
茉莉花,虽然没有娇艳的色彩和婀娜的风姿,但是朴素自然、清净纯洁,且栽植非
常普遍,不论是在南国的公园,还是北国的庭院中,茉莉已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正如人
们形容的“月挂荔枝树上,人行茉莉花中。”可见人人都喜爱它。
茉莉花的确有它的独特之处。每当夜幕徐徐降临,在绿得发亮的叶子间。那形似荷
花,大似豌豆的白色小花,便悄悄地张开了笑嘴,吐出了浓醇馥郁的芳香。就像那纯洁、
谦虚又害羞的小姑娘一样展的趋势,表现为和逻辑实证主义合流,具有了逻辑主义的,
不喜欢在人前夸耀自己,只有在夜里,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才轻轻舒展了它洁白的花
蕾,从纯净的花心里吐出一缕缕的芳香。诗人刘子翚形容茉莉花是“翠叶光如耀,冰葩
淡不妆。”是的,茉莉花的特色就在于它那非凡的娇态,它以小巧玲拢的白色花卉,衬
以一身翠碧光润的叶片,自然、清纯、与众不同。
茉莉花的独特,更在于它的香气,在夜色笼罩的炎炎夏夜,徐徐清风给人们送来一
缕缕芳香,那么清新创了化学哲学的研究。以后在苏联又得到较快发展。研究的,那么
浓烈,那么幽远,又那么持久,使人陶醉,使人心旷神情。有人评论说,茉莉的花香,
兼有玫瑰的甜郁,梅花的清芬和兰花的幽远。真是“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
秋”。它的香气独特之处在于雅俗共赏,百闻不厌。诗人江奎曾说:“他年我若修花史,
列作人间第一香。”若论香气之浓、清、久、远,茉莉花确可算是“人间第一香”。
茉莉花是木犀科茉莉花属的常绿灌木,同属的植物约有250种,我国茉莉品种约
有60多个。喜欢炎热、潮湿的气候,畏寒怕冷。这可能跟它祖籍印度、阿拉伯等亚热
带地区的渊源有关。据历史文献记载:茉莉自汉朝就从古波斯传入我国。首先栽莳此花
的当推海南地区,次及广东、福建、台湾等南方诸省均有广泛栽培由兽性状态到人性状
态的演变,政权和国家都是兽性的产物,,继而遍布全国。今天尤以杭州、苏州、广州、
福州种得最为普遍。
茉莉清香浓郁,已成为窨茶和制作香精的重要原料。用茉莉花熏制的花茶,芳香持
久,清甜可口,称之为香片斯》两文,作为代序。选集采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
畅销于国内外市场。用茉莉花提取的茉莉浸膏,是制造香脂、香精的原料。茉莉浸膏的
提取一般采用浸提法。先将鲜花放人石油醚等有机溶液中,使花瓣中的芳香物质进入溶
剂,然后再通过蒸馏,回收掉有机溶剂,就可以得到茉莉浸膏。据说,茉莉的出膏量较
低,一千公斤茉莉花,只能提取二公斤半浸膏,足见其珍贵了。
茉莉花蕊若圆珠、香气袭人,是妇女们极喜爱的装饰品。宋朝民间妇女用细铝丝串
花成花球或花串,佩挂衣襟,或系于发辫上作装饰,所谓“香熏茉莉球”米利都而得名。
企图把某种物质性的东西当作世界的本原,并,已成为一种时尚。有的妇女还把茉莉放
在精巧玲珑的小花囊或小花篮里,挂在蚊帐中,让茉莉花香把自己送入甜美的梦乡。
茉莉花的寿命一般是十至二十年,花盛期一般是七八年,尤其在三五龄时开花最盛。
茉莉的花期颇长,这也是茉莉花的优越之处。从夏天至深秋,茉莉是天天孕蕾,夜
夜开花,连绵不绝。其花大致可分三期:小满到夏至,因时值梅雨季节,故称“梅花”;
小暑至处暑期的,称为“伏花”;白露至秋分,名曰“秋花”。其中:伏花占全年产量
之大半,尤为芳香,香胜质佳,居三者之魁。这其中的原因是:花香的程度和花瓣中的
芳香油含量多少有关,而芳香油的形成,又是由花体内的一种生物催化剂——酶的作用
所致。赤日炎炎的伏天,酶的活动分外活跃,因而制成的芳香油也格外充裕,含量特别
多。所以越是骄阳似火的伏天的夜晚,茉莉的花香越为浓烈持久。
我们现在栽培的茉莉,都是“冰姿澹不妆”的白色茉莉。然而据古籍记载,我国古
代还有红色和粉红色的茉莉。此外,《花经》中还提到一种金色的金茉莉。而所谓金茉
莉,即“浓香探春”,是原产我国西南的大花素馨,又称大花茉莉。是与茉莉不同属的
异种植物。
由于茉莉是外来花种。它的花名也是由音译而得。因此古书上有多种写法都是音同
字不同的。如抹厉、抹利、莫丽、摩尼等。据传说,现在的花名“茉莉”二字来历,还
有一段故事。
从前,在苏州某山下有一户人家姓田。父母已亡,只剩下三兄弟,老大叫家福,老
二叫家禄,老三叫家寿。一家人靠种花采茶过日子。
然而,三兄弟经常斗嘴吵架,甚至动手相打,有时相互打得头破血流,一家人难以
相安。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三兄弟中,老大贪利,老二贪财,老三贪钱,三个人都自私
贪婪。
有一年,弟兄三人在北山背阴面种了茶树,在南山朝阳面栽了花。栽的是一种据说
是从印度传来的花,叫摩尼花。摩尼本是印度国王给公主的帽冠上镶嵌的一颗宝珠,洁
白光亮,珍贵无比。这花儿的形状就很像那颗宝珠,洁白圆润,芬芳四溢,因此就叫它
“摩尼花”。
这年的春末夏初,摩尼花儿开了,茶树也长大可以采摘了。南山的花香被风儿吹到
北山的茶树林。老大头一个发现今年的茶叶上有一股甜香味儿。甜得沁人心脾,香得使
人陶醉。老大高兴极了,瞒着老二、老三,偷偷把茶叶抢先摘下来,拿到市场上去卖了。
果然人人喜欢、争先恐后地来买,价钱也比往年高了许多,一会儿就卖完了。
这事儿给老二、老三知道了。老二说:北山的茶树是他种,南山的摩尼花是他栽,
卖茶叶的钱应该全归他。老三说:种茶他出了力,栽花他吃了苦,卖的钱应该全归他。
老大却说:摩尼是大家栽,茶叶是大家采。但是发现茶叶有香味的却是他老大一个人,
所以卖的钱理应只归他。三兄弟吵得不可开交,就动手打了起来。俗话说“相骂无好言,
相打无好拳”,这一打就打了个三败俱伤,头破血流地还不肯罢休,你揪着我,我揪着
你,就闹到戴逵那儿去了。
戴逵何许人呢?原来他是当时有名的雕塑家兼琴师。据说他弹出的琴声可以把凤凰
引来,可以使鸟儿跳舞。当朝宰相知道了,就派人去找他来宰相府弹琴。他却不愿为权
贵弯腰,把琴砸了,就隐居到苏州的深山中来了。因此,苏州一带的百姓,人人都知道
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都尊重他,有事都愿找他帮个忙,评个理。
这一天,田家三兄弟就找到戴逵这儿来了。三人争着把事情前后叙说了一番。戴逵
听了,笑笑说:“摩尼花香茶叶贵,本是好事。但是,摩尼、摩尼,不要变成谋利,要
认作末利。人不能过分求利,而更不能因利忘义。为谋利而伤了兄弟的手足情,太不值
得。若是你们兄弟三人一条心,门前的黄土也会变成金。我看以后把‘摩尼’改成‘末
利’吧。只要你们三人都牢记住这两个字:末利,就再也不会吵闹打架了。”兄弟三人
听从了戴逵的劝导,从此,团结一心,共创幸福生活。这件事也教育了四方百姓。从此
这一带民风淳朴,百姓和睦相处。人们都把“摩尼花”改叫作“末利花”。后人兴许末
利既是花草,就都加了个草字头,叫作“茉莉花”。
这传说是否真有其事,目前尚未找到确切证据。但茉莉花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是茉莉花那清纯、自然,超凡脱俗的高雅气质;还是它那不追名逐利,总是在寂静的夜
晚,默默地给人们送去一缕缕芳香的、高尚的奉献精神,使人们更相信了这传说呢。还
是这传说就是根据茉莉的非凡气质、高尚精神而来的呢?目前笔者也还没考证出来。
夜幕降临了,茉莉花又飘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