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政校分开”首次写进教改纲要-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58:02
[转贴]“政校分开”首次写进教改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改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为期一个月

    摘要:历时一年半、数十次易稿,关系中国教育未来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昨日公布,2月28日—3月28日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新华社电 历时一年半、数十次易稿,关系中国教育未来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昨日公布,2月28日—3月28日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昨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了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

    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教育规划,也是我国政府通过问计于民,为未来10年勾勒的教育改革“路线草图”。

    征求意见稿由序言、四个部分和实施组成,共22章、70条,约27000字。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其中,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中的一些内容已触及教育改革的敏感地带。如,针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软肋”,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针对高校“行政化趋向严重”的现象,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自去年1月上旬至2月底,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界人士发表意见建议210多万条。文本初稿形成后,数次在较大范围征求意见,共收到近5000条意见建议。文本前后进行了约40轮大的修改。今年1月11日—2月6日,亲自担任规划纲要领导小组组长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就纲要的制定征求意见。

    2012年教育经费占G DP的4%

    《纲要》中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尽管中国近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加,但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昨日仍坦言,“我们对实现这个目标信心很大,同时感到难度不小”。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是中国教育经费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教育事业进步最快的时期之一。从2004—2008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23.7%,占G DP的比重从2.79%提高到3.48%,年平均提高0.17个百分点。教育支出比例在我国财政支出中位居首位。

    但与此同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 D P的比重既取决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取决于财政收入占G D P的比重。而我国2009年财政收入占G D P的比重仅为20.4%,低于各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制约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 D P比重的进一步提高。丁学东认为,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要求财政重点保障的支出项目比较多,而短期内提高财政收入占G DP比重的难度也比较大。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颁布的《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本世纪末达到G D P的4%”目标,但未能兑现。长期关注教育投入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曾在2005、2007年两会上提出此问题,一直未能奏效。此前周洪宇曾建议2010年实现4%的目标,但考虑到2008年仅为3.48%,逐年增加0.25%以上“不太现实”。他认为,此次再度明确下限为2012年“还是值得肯定的”。

    高校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

    高校行政化一度从去年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一度被公众认为是“高校腐败源头”。这一热点话题也被纳入《纲要》,并首次明确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事实上,关于政府对高校的行政化干涉,早在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中就提到“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主要是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上世纪的《规划纲要》中,又提出要“改变政府对教育事业包揽过多的状况”。

    此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曾多次提到“改变高校行政化倾向”:今年1月11日—2月6日,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教育规划座谈会时曾强调,“制定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必须坚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改变教育的行政化倾向”;2月27日,温家宝在与网友交流时,也提到“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

    在《纲要》中,温总理的建议切实得到了落实,《纲要》中提出要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改变政府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涉。针对学校内部的行政化管理,《纲要》提出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同时探索建立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

    参与制定《纲要》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储朝晖则认为,从上世纪50年代高校开始合并起就建立了此行政体系,此问题已存在60余年,如何解决不可能简单。但此次明确提出必然会起到督促改革作用,但程度上目前尚不明确。

    高校去行政化能否贯彻执行?储朝晖并不乐观。在他看来,最难点就在于管理体制改革,因为涉及到利益,无论哪方都不愿意减少权力。校长该不该行政任命?此问题虽在此次征求意见稿中未明确提出,但储朝晖从实地调查、历史研究和国外比较认为,简单的行政任命校长并非好方法,至少应该由学校推选、再行政任命。

    农民工子女可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

    《纲要》指出,到2020年,要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尤其对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纲要》提出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并要加快农村寄宿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有望免费

    “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职业教育在《纲要》中被摆在相比以往更为突出的位置。

    相比上世纪《规划纲要》“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未升学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普遍接受不同年限的职业技术培训”一目标,此征求意见稿中的目标更为宏大: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明确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

    在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方面,则提出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招生选拔多元制,克服“一考定终身”

    根据《纲要》,将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深入推进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加强创新能力考查,发挥和规范导师在选拔录取中的作用。

    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完善统一命题和分省命题方式,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

    征求意见稿指出,要完善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高等学校普通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

    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纲要》明确提出“普及学前教育”,指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同时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家境经济困难的幼儿,入园甚至可以得到财政补助。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

    义务教育不得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征求意见稿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明确指出,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

    同时,《纲要》要求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开足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

    ◎战略目标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规划纲要》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具体表现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工作方针

    “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

    ◎三大任务

    设计发展、改革、保障三大任务

    一是6项发展任务,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别是强调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

    二是6项改革任务,即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教育开放。

    三是6项保障任务,即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推进依法治教、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