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课堂观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53:44
一、课堂观察的过程
(一)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
1.阶段一:课堂观察前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
首先要确定观察的时间、地点、次数等。其次,要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观察的中心或焦点。再次,设计或选择观察记录的方式或工具。
2.阶段二: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
课堂观察的实施阶段包括进入研究情境以及在研究情境中依照事先的计划及所选择的记录方法对所需的信息进行记录。
观察者应先征得同意,并尽快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以消除被观察者的怀疑和戒备心理,也消除学生的好奇心理。
通过不同的课堂观察记录方式,观察者记录那些所观察行为的模式,大致包括行为发生的时间、出现的频率、师生 言语或非言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包括一些关于观察对象其他行为的文字描述以及观察者的现场感受和理解,还包括一些音像资料。
3.阶段三: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与结果的呈现
通过课堂观察所收集的资料,一般有定性和定量两种。课堂观察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写成研究报告或论文并发表,也不只是为了证明、填补或构建某种理论,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教学、改善实践。
(二)课堂观察的伦理问题
任何研究都必须遵循科学和伦理两条基本原则。课堂观察是一种现场研究活动,并且以人为研究对象,从方法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对被研究者及其课堂情境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干预。特别是由专门研究者进行的课堂观察研究,其伦理问题更为明显。
研究者通常要通过公开协商的途径进入研究现场,并尽快取得被研究者的信任和理解,建立其一种开诚布公的关系。如被研究者要求了 研究目的,最好如实告知,不要隐瞒,但这也并不等于告之被研究者每一方面。
同时研究应避免伤害到研究对象或被研究的团体和机构,而且最好能对其有利。
研究者在研究中应当自始自终抱着谦虚、学习的研究态度,研究的结果应当尽可能告知被研究者,并与他们进行讨论,显示出研究者对合作教师的尊重。
几条伦理原则是:开诚布公、尊重自由抉择的权利、信守承诺、避免身心伤害、尊重隐私权、澄清误解和告知结果。
二、课堂观察的主要方法
(一)定量课堂观察
1.理论基础
定量的课堂观察是运用事先准备的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进行的观察。在这套记录体系里在明确地规定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的类别、观察的对象以及观察的时间单位等。
此思想首先来自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对自然界行为的结构分解,后被引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研究者们开始对人的连续行为进行结构分解,对社会进行结构分解。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行为分解最为典型。
定量的课堂观察的理论基础还有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认为社会现象客观存在,不受主观价值因素影响,主体是两个截然分开的实体。实证主义遵循自然科学的思路,认为事物内部一事物之间必然存在逻辑因果关系,对事物的研究就要找到这些关系,并通过理性的工具对它们加以科学论证。
2.定量课堂观察的记录方式
定量观察的记录方式可以统称为分类体系,其特点是:预先设置行为的类目,然后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出现的类目中的行为做记录。有三种主要的样式:编码体系、记号体系或项目清单、等级量表。
收集资料体现为数据的形式,其类型有:频率记数(次数)、事件发生的百分比、等级量表的分数等。
(1)编码体系:
弗兰德斯的互动分析分类体系(FIAC),它是对师生的言语互动进行研究,把课堂的言语活动分为十个种类,每个分类都有一个代码。
表:弗兰德斯互动分类分析体系的类别 教师说话 间接影响 接受感情
表扬或鼓励
接受或使用学生的主张
提问
直接影响 讲解
给予指导或指令
批评或维护权威性
学生说话 学生被动说话(比如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主动说话
10.沉默或混乱
它主要采用时间抽样的办法,在指定的一段时间内,每隔3秒钟观察者就记下最能描述教师和班级言语行为的种类的相应编码,并记在一个统计表中。
此体系的分类是非判断性的,即在记录过程中不作好环的价值判断,只是客观地呈现事实。每种要观察的行为都有特定的编码和操作性定义,单位时间内任何行为都予以记录,因而都可转化时间的百分比,便于分析。缺点是:一些非语言方面的信息被遗漏,上课的内容易忽略,而且一些分类过于笼统。真正的课堂互动是粗糙的、混沌的而不是严格按照人为设计的行为各类发生的,也未必是清清楚楚的、明确分割的,而且并不是每一个行为都一定持续3秒钟。
(2)记号体系或核查清单:
是指预先列出一些需要观察并且有可能发生的行为,观察者在每一种要观察的事件或行为发生时做个记号,其作用就是核查所要观察的行为有无发生。
与编码体系不同的是,记号体系只记录单位时间内发生了需要观察的多少种行为,而编码体系则要记下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每一个需要观察的行为。
这样编码体系尽可能地记录了所有发生的行为,而记号体系通过对要观察行为的频率记数让观察者体会到每一个时间段内课堂活动或学生表现的特点。
表:教师反应记录表
(3)等级量表:
等级量表也有预先设置的分类,不是的是它要求观察者作出更我的权衡和判断。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对目标进行观察,当观察结束时,在量表上对该期间内发生的目标行为评以相应的等级。
常见的等级量表有三级、五级、七级、九级量表。也可以在一条不分点的线段上判断相应的位置来表示等级,观察者在线段上记录的位置可折算成百分比。
特点: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价值性。
3.定量课堂观察的资料分析
常用的统计技术:简单计算、相关关系、差异分析、变化分析
计算机的运用:Excel、SPSS等软件。
4.定量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效度是指观察工具所进行的测量有效而准确地描述研究者想要描述的情况的程度。信度是指研究的可靠性,即研究的精确性、可重复性和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1)影响因素
观察者。观察者的理论水平、经验水平与能力水平;观察者自身的知觉过程,如光环效应、首因与近因效应等。
观察体系与工具设计问题。
(2)措施
对于观察者来说,要进行观察者一致性系数的测量。一是观察者之间的相互一致性,二是观察者内部的一致性,即观察者本人在不同的场所的观察中的自我一致性。
对于观察体系与工具设计问题,国外有学者提出了设计的三项标准:一是鉴别性标准,即提供使用者依照自己的研究目的而选择正确的工具的信息。二是效度标准,如观察类目的不重复性、代表性,降低观察者的主观推断,注重观察情境等等。三是实用性标准,简捷、方便,可操作性强。
4.定量课堂观察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眼见为实,第一手资料,相对客观,可信度高,简单客观说服力强。
缺点:忽视主观性因素,忽视一些非语言性的、情境性的信息,难以概括课堂的全貌。
(二)定性课堂观察
定性课堂观察是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现场对观察对象做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必要的追溯性的补充与完善。
1.理论基础。
解释主义的方法论。包括现象学、诠译学和人种志等等。
2.定性观察的记录方式
定性课堂观察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观察的内容,包括书面语言、用录音设备记录的口头语言、用录像照片等工艺学手段等。具体来说,有描述体系、叙述体系、图式记录、工艺学记录等。
(1)描述体系(descriptive system)。是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它是一种准结构的定性观察的记录方法。
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描述:空间、时间、环境、行动者、事件活动、行动、目标、感情等。
(2)叙述体系(narrative systems)
是开放的体系,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对观察到的事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也可进行现场的主观评价。
日记和流水账(diary/running log)用于对某学生个体的各方面或某些方面长期地进行记录。
轶事记录(critical incident),用于地与研究密切相关的事件的整个进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样本描述(specimen description),用于在一段特定的有代表性的时间内对发生的行为按顺序进行详尽的记录。
田野笔记(field notes),用书面语言的形式记录调查者在针对某个较大主题的参与观察的过程中所看到、听到、经验到和想到的信息。其内容大致包括:描述性的和评价性的。
(3)图式记录
图式记录(map records)即用集团图、环境图的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如记录下学校佛位置图、教室布置图等。
(4)工艺学记录
工艺学记录(technological records)是使用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电子形式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国际上美国、德、日的TIMSS对数学与科学的课堂教学观察的研究。
3.定生课堂观察的资料分析
资料收集过程与分析过程是同步进行的。
基本步骤是:
(1)从资料中产生编码类别及研究主题
场景脉络编码、过程编码、活动编码、事件编码、策略编码、关系编码、研究方法编码等。
(2)资料的归类整理
一是在原始资料上进行编码和剪辑;二是使用索引卡;三是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程序等。
(3)资料的解释及展示
写研究报告。通过文字说明或图、图表等方式来展示。
4.定性观察的信度和效度
定性研究的效度:
描述性效度,即描述的准确度。
解释性效度,即赋予意义的真实程度。
理论效度,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和建构的理论是否真实
推广效度,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推广到类似的人群或情境。
评价效度,指研究者对研究结果所作的价值是否真实。
提高和验证定性观察效度的常用方法是三角互证法,即根据比较多种资料来源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的一致性,来评估资料的真实性的方法。有四种三角互证,即信息的三角互证、调查者的三角互证、理论的三角互证和方法论的三角互证。
5.定性课堂观察的优点与局限
优点:
研究视角的整体性、情境性和开放性。
研究过程的动态性和灵活性。
资料分析的扎根性
观察记录的简便性。
缺陷:
小样本,不适合广泛推广。
工作量大,资料处理费时费力。
研究结果易受观察者个人经验影响,主观性强,个别差异大。
三、课堂观察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观察工具分析
一种是要素标准。有人认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几个部分。有人认为课堂的要素分为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方面。
一种是流程标准。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就是“教学设计(备课)--课堂实施(上课)--辅导与反馈(反思)”的连续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既然是对教学活动的价值判断,就不仅仅是评价“上课”这一个中心环节,还要分析其课前的准备、教学的条件以及课后的认识与反思,观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因此,这些也成为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设计者也以不同的方式去表现这个完整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一种是效果标准。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设计所,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同时,学生也是构成教学活动的最生动、最活跃的要素。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要在学生身上有所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身心发生的变化(发展)便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依据。学生身心变化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应是其具体要求,尽管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有显性素质,也有隐性素质,有马上可观测到的,也有需长时间积累才显现的,而且个体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又会呈现差异性特征,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中,以专业的方式去评价它的水平与性质。因此,从学习效果方面,把人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素质进行分解,也可以确定出一个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定记录表》《教学理论》,施良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5页。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定记录表
学校  年级  班级  学科
时间:年 月 日  午  第  节  执教者   评价人
评价维度 评价项目 评价等第
优 良 一般 差
教学目标
(0.15) 目标明确具体
目标全面适当
让学生知道目标
教学内容
(0.2) 内容正确思想性
知识点落实
联系学生经验
程序与方法
(0.3) 步骤清楚活动转换
教学管理方法把握
全程以目标为定向
教师素养
(0.15) 语言板书教态
真诚热情民主
视听技术应用
学生学习
(0.2) 目标达成程度
主动学习时间
问题行为多少
总体印象 优 良 一般 差
评价陈述
案例之三:《课堂教学评议表》,选自陈瑶著《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195页)。 因素 评价
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明确程度 1 2 3 4 5
学习实际水平与目标是否一致
学生 学习量适应程度
学习心情绪稳定性
学习自信心
学习注意力
教师 教学能力
控制课堂水平
个人的心理特征
教师的态度行为
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动机
举例说明
概括归纳结论的程度
布置作业和按时下课
来源:
http://www.bigyuwen.com/www/jstd/2005-12-27/1135622996d82040.html

小学英语教育论坛 ->小学英语教学不可走偏 ->Go to message
我最近听了一节二年级的英语课很受启发,老师从网上下载了很多的图片,和学生共同探讨,兴趣浓,效果好

小学英语教育论坛 ->小学英语教学不可走偏 ->Go to message
我最近听了一节二年级的英语课很受启发,老师从网上下载了很多的图片,和学生共同探讨,兴趣浓,效果好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论坛 ->和家长多沟通 ->Go to message
我们的品德教育,尤其低年级老师要注意和家庭教育的衔接,出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在衔接方面注意不够.家长会和家长沟通不够,有时还应该和他们交流.
美国教育孩子的四个注重
admin 发表于 2006-5-12 13:36:31
注重培养平等意识。走进美国人家,令人感到轻松、愉快,充满童趣。附各样的玩具和儿童读物放在令孩子能够拿到的地方,墙上和门上贴满孩子们的“美术作品”。父母亲很少强求孩子的言行,就是父母亲也绝不强求孩子称呼他们爸妈,象伙伴似的直呼长辈的名字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大人丝毫也不会感到尴尬或认为非礼。在美国的家庭,就是大人跟孩子谈话时也永远是蹲下来,他们认为虽然小,但也是独立的人,只是他们矮一些,所以应该蹲下来跟他们说话。同孩子脸对脸互相看着说话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一样是平等的,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美国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充分提供孩子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
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小孩子具有好动的天性,比如在墙壁上乱画,用嘴咬玩具,拿剪子或刀子在书本、衣服等物品上乱剪乱划,在我们国家大人定会坚决制止。而在美国父母们看了会笑嘻嘻的,高兴于孩子学会了某种技能,而不是痛惜某件东西被孩子损坏了,然后耐心地告诉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识。到美国的饭店吃饭,带着孩子的顾客进门,服务员会马上送上一张高高的椅子,前面有一方桌板,两旁有挡板与背相连,吃饭时家长把食品挟到方板上,由小儿自己动手抓来吃。在家庭中也有这样的桌子,孩子7—8个月就坐着自己抓着吃。
注重培养独立能力。在美国,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一间,从没听说过孩子与父母睡在一起。在孩子日常事务的处理上,父母只帮助孩子做一些在当时的年龄上还无法做到的事情,凡是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尽量由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小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任的潜意识。美国人认为孩子应该自立,很早就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美国18岁以上的青少年,都是靠自己挣钱来读书,因此,美国社会上的一个清洁工人,一个跑堂的,也可能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分子。
注重培养创造能力。美国的小学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他们认为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来源:家庭教育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