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诅咒美国制度 美中产阶级一曲挽歌——中新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03:27
    香港文汇报:诅咒美国制度 美中产阶级一曲挽歌
2010年02月26日 09: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26日电 香港《文汇报》26日刊出署名文章《美国中产阶级的一曲挽歌》说,美国得州一纳税人因不满税收政策驾机撞楼。这是一曲美国中产阶级挽歌,控诉的不仅是美国税收制度,还包括产生这个制度的政治体制。当这位悲剧人物把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列,发出最后哀叹,似乎并不想真正得到答案。可是,我们是否有必要反思他所诅咒的那个社会制度,重新寻找人类发展的道路?

  文章摘编如下:

  2010年2月18日上午10点,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国内收入署(IRS)被一架飞机冲撞。这不是来自中亚恐怖分子的袭击,而是美国的一个纳税人,由于不满美国政府的税收政策采取的刺杀行动。

  死者的身份确定之后,人们通过网络搜索,很快发现了他留下的遗书。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他在遗书中自称对这个刺杀事件已经策划了很久。

  他把自己比作虔诚的基督徒,而把美国政府看作是莎士比亚笔下贪得无厌的犹太人。他自称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就开始研究美国的税法,发现美国税法中那些含含糊糊和傲慢的条款,大肆掠夺“工程师、设计师、程序员、系统分析师或者其它从事类似职业的技术工人”,可是,“粗俗腐败”的天主教会却可以享受免税的待遇。

  从1987年开始,他便给国会议员、政府官员写信,希望政客们能够听取他的意见。可是,数月的努力换来的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绝望地写道,曾经相信暴力可以避免,可是,现在他终于醒悟,暴力不只是答案,暴力还是唯一的答案。遗书最后部分,他认为共产主义的信条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资本主义的信条是,“损不足以补有余”。

  阅读这样的文字,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当资本主义国家鼓吹均贫富的时候,那位愤世嫉俗的工程师,却用如此惨烈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这是一曲美国中产阶级的挽歌,他控诉的不仅仅是美国的税收制度,还包括产生这个制度的政治体制。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曾经预言,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基本信念。可是,到现在为止,共产主义的理想尚未在任何国家实现。这不是因为共产主义遥不可及,而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总是调整自己的姿态,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改变股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特殊的“公有制”——每一个员工都可以享受公司的股份,公有制以全员持股的方式得以实现。

  但令人感到不幸的是,这种改变生产关系的尝试,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走向了极端。跨国公司的管理者不断地运用激励机制,把公司的财富转移到自己的口袋里面。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奖金、更多的股权,不惜弄虚作假,从而使美国公司的泡沫越吹越大。等到公司资不抵债宣告破产,他们早已出售了自己的股份,把企业的职工晾在一边。

  这个悲剧故事的主人公,曾经在不同的公司卖命,可是,随着一个又一个公司破产,他积累的财产化为流水。美国政府非但见死不救,反而依据不人道的税法对他进行罚款。

  当飞机撞上大楼燃起的大火被扑灭,当死者的遗骸被深埋在墓园,一切似乎都归于平静,资本主义世界彷佛仍然秩序井然。可是,这位美国公民对美国制度的控诉,必然会随着新闻传播,拨动人们的心弦。

  来自英国宪政革命的“无代表不纳税”,在美国居然被偷换成“被代表就要缴纳税收”。他愤怒地质问美国政府,为什么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因为自己的贪婪和无比的愚蠢造成巨大的灾难,联邦政府会毫不犹豫地在几天内制定拯救方案?当美国的医疗保健系统包括那些药品和保险公司,每年谋杀数以万计百姓的时候,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却视而不见?

  这位美国公民看到了代议制民主的虚伪,也看到了美国议会制定法律掠夺中产阶级的本来面目。他曾经申诉过,可是,一切都无济于事。于是,他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驾驶飞机撞上了美国的象征物。

  反思这个悲剧,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在内部产生危机,而代议制民主未必能听取中产阶级的意见,即是在民主发达的美国,也会出现“被代表”的悲剧事件。

  其次,税收是民主政治体制的基础,如果税收制度不健全,那么,必然会产生社会裂痕,甚至酿成极端恶性事件。

  第三,当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美国政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拯救华尔街的金融家们,然而,美国政府可曾看到金融危机过后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资本主义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共同富裕,那么,实现人类理想的制度又在哪里?

  当这位悲剧人物把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列在一起,发出最后的哀叹,他似乎并不想真正得到答案。可是,我们这些仍然苟且偷生的人,是否有必要反思他所诅咒的那个社会制度,重新寻找人类发展的道路?(乔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