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季子: “三沈”书法作品集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2:31:39
徐季子: “三沈”书法作品集序 2009-2-20 7:36:31

  静观三沈(元魁、元发、师白)的书法,墨池佳构,笔林清韵,令人久读不厌,感受颇深。现将感受写出,以此代序。
  自古以来,书法家书必有源,法中皆有本,知本知源方能识得书法之美。沈氏三代人都是书法家,称得上是书香之家。祖父沈问梅老先生是清末秀才,耽爱诗书,儒佛兼修,是中华佛教总会第一任会长、天童寺住持、著名爱国诗僧八指头陀的诗友,彼此时相唱和。父亲沈菊人先生好读书,善书法,精心研究临摹唐代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诸大家碑帖,尤喜大气磅礴的颜体,常写厚实丰满之颜字示范后辈。由此可见三沈书法的家学渊源。
  沈元魁先生幼承家学,长大后师事著名书法家钱罕(太希)先生,钱罕是浙东书法大师梅调鼎的传人。梅调鼎先生志行高洁,书品人品令人敬慕。梅氏书法,融古法出新意,刚柔兼具,风骨独标,与浙东文化严谨笃实学风相呼应,开创法度严谨、形神兼美的浙东书风。太希先生书法得梅氏真传,笔力健、法度正、结体美,是继梅调鼎后浙东又一大家。元魁是钱罕先生的入室弟子,谨尊师法,运腕出手,笔笔皆有来路,而又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笔法凝炼、结体淡雅、意蕴含蓄,具梅体韵味,颇有“伏采潜发”之内力,耐人细读。
  沈元发先生(元魁弟弟),谨守菊人先生家法,有见识、有大志,精心学习汉魏唐宋诸大家碑文法帖,衷心崇仰二王,经常临摹《兰亭集序》。元发书法求晋人之韵、得唐人之法,书写隶、楷、行、草诸体皆有法可循,有韵可察。故而读他的书法,时而见其豪放,时而见其凝敛,时而见其坚韧,时而见其飘逸,字有多体,法有多门。根基深,功力厚、变化多、字型美、很有吸引力,雅俗共赏。
沈师白同志是元发君的儿子、元魁君的弟子,聪颖敏慧,学专多门,能书、能画、能篆刻、又精于艺术设计,善学习、多创意,是沈家的良驹,后生可畏,前程无量。师白书法既得其父传,又入门于大伯父,笔法不囿家风,尤善用锋,字体美而有序。通体布局,骨格架构,气势韵味,渐臻佳境。更上一步,定能“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炉火纯青指日可待。
  书法精美,得之于才学丰厚,历代书法家都是饱学之士,书法与才学关系密切。书家之才半自天赋,半自后学,细观三沈书法,体虽有殊,而情感气脉却多相连,由此可见他们有相似的禀赋。而才要成材,却须厚学,“积学以储宝”方能成大器。沈氏昆仲及其子弟是有书学修养的书法家,虽然三人的书写风格相异,但他们的篆、隶、楷、行、草都是学有所本,秉承学书的章程,一丝不苟。“才为盟主,学为辅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三沈文采,来自才,得于学。学书法要重才学,浙东书风是重才学的书风。应当重视。
  欣闻江北区开展“星期六•相约老外滩”系列活动要举办“三沈书法展”,使三沈书法能为更多的书法爱好者所鉴赏实为美事。三沈是江北区人,江北慈城是浙东书法大家梅调鼎、钱罕的故居,江北区可以说是浙东书风发扬之地;三沈书法与梅、钱两先生学脉相承,在江北老外滩举办“三沈书法展”也可以说是浙东书法探本溯源之举,对弘扬浙东书风很有意义,乐于为记。
(作者为原宁波市政协主席、宁波市文联名誉主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