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为23岁副局长鸣不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10:30

 23岁副局长暴露领导选拔模式的缺陷
                    
 文/马跃成
     近日,山东省新泰市新提拔6名80后副局长事件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干部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一直是我们党的基本政策。新泰市这次选拔的副局长最年轻的只有23岁,为什么“80后集体登上政坛”会成为众多网友议论的焦点?新泰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在回应网友质疑时称,这次领导干部的提拔符合相关规定。
     究竟符合什么规定?据说是经过了笔试、面试、公示等程序。他们以为这就是当前我们国家推行的最公平的领导干部选拔模式。但是在笔者看来,笔试环节怎么看都像是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而面试环节又像是给潜规则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另外觉得公示的内容只有性别、年龄等简单信息没有啥大用。
     23岁副局长事件是不是应该拷问一下领导干部的选拔模式?由于相关规定和程序经常成为一些地方官员营私舞弊的挡箭牌,而腐败现象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可能才是人们对新泰市集中提拔80后产生质疑的根本原因。人们不是不相信80后就不能挑起一个副局长的重担,而是不相信一个新泰市一夜间就能冒出这么多的青年才俊。
     23岁正是青春好年华,完全有理由踏上事业发展的光明大道,虽然以后的道路可能很坎坷。其实,在各行各业中都不乏年轻人成功的例子,有的甚至学历都不是成功不成功的关键。如果搜索一下党的高级干部们的资料也能发现,很多人都是在20岁左右就走上了指挥员和领导的岗位,这还不只是在战争年代,即便是在党的三代、四代领导班子中,都是如此。
     我们一直强调要培养接班人,要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领导班子。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强有力的领导是培养出来的吗?好的领导需要选拔吗?
     温室里培养的只能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弱苗,青松必须要迎狂风斗傲雪才可以出类拔萃。人的能力和才干也是锻炼出来的,是在大风大浪中摔打出来的,人只能在成功和错误中走向成熟。
     这么多年我们走培养干部的道路,有很多的教训。干部能上不能下,免职的干部异地做官,辞职的干部官复原职;官本位越来越强烈,很多情况下一个正教授抵不上一个副处长;领导干部职业化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程度,新的干部终身制悄然成了制度性福利,官二代正在登上历史的舞台;领导之间官官相护、请客送礼、买官卖官也很普遍;一个人说了算已经成了公开的潜规则。所谓的后备干部、第三梯队、挂职锻炼、异地交流统统成为一些人往上爬的敲门砖。
     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一方面中央对领导干部的素质忧心忡忡,组织部门不但精挑细选、认真考察,一般还要经过党校的专门培训。而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中的窝案、串案、黑案依然是前腐后继、层出不穷。
     问题出在哪里?就是社会各个方面都太把“领导干部”这个职位当回事,那些没有搭上车的使劲往上挤,挤上去的就一心保乌纱帽,不小心下来的成了臭狗屎。这样的环境造就出的只能是惟命是从的奴才,怎么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这从几起地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中就可见一斑,一些地方官员遇到困难就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思想混乱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其实,优秀的领导干部是自己干出来的,是在群雄逐鹿中闯出来的。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应当是强烈的表现欲,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要有自己的思想、方法和特点。这样的人不要担心他没有机会显露头角,不要担心他干事会敷衍了事,会不负责任。这与现在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形象观完全不同。
     一步一个台阶、一个级别一个级别往上爬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优秀人才也不能被此束缚。关键是要因事设人,不能因人设事。同样一个岗位,在不同时期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领导执掌,就像重庆公安局长王立军那样,就是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挑起了一付适当的担子。
     现在的领导干部选拔办法,看似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公平了。其实依然没有走出优秀人才难进来,无能之辈出不去的怪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要从公开、透明上功夫,从群众的监督、意见中找出路。
     科举式的考试有一定的公平性,但是,题做得好不一定就是解决问题的高手;面试虽然增加了对应试者的进一步了解,但是回答几个问题就敢把国计民生的重任委以其身吗?领导干部把自己身边的人举荐出来当领导,也是可以的,必定人家在一起的时候更多,不但有更多的了解,也有更多的信任,但是,把你的举荐理由公开出来是非常非常必要的,不然人家就会怪你玩猫腻。
      因为长期兢兢业业工作、政绩突出被提拔重用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一两个事件处理得当就被破格提拔也是可以的,只要是突出、只要是优秀就不要他们等得太久,年轻更好,23岁也无所谓。关键的关键是,组织部门要说得清楚,要把所有的干部信息都公开出来。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领导干部也是地方政府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事业要求我们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有道是国难用少将,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