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出反封建的最强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53:54

 “呐喊”出反封建的最强音

一一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及其他

林永蔚        

我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先驱谭嗣同就义前曾这样评价过我们的民众。他说:”如果我们胜利了,他们当然拍手拥护,但我们一旦失败,他们则袖手旁观,无动于衷……”①的确也是这样,试看当年北京的菜市口,当”六君子”押赴刑场时,围观者万人空巷,这其中有几人明白是非?可议论着“哎,这些人啊,怎么能乱了祖宗家法,该杀,该杀!”的“顺民”却不少。又看“庚子拳乱”中、又有几个人为义和团的爱国斗争而助威? 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统治者用“刽子手和牧师的两面手段”②使得广大民众思想闭塞,陈旧、僵化、麻木。在这个农业国中,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实际上是农民占了绝大多数,难怪在上世纪初的启蒙运动中,许多有识之士惊呼起“唤醒民众”——“唤起民众”的响亮口号,愚以为,这民众即是以农民为主体的。

鲁迅是我国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人物,是文化革命的伟大战士和旗手。鲁迅来自”旧的营垒”,他在接受封建正统教育的同时,深切的感到了封建思想对人们心灵的桎梏和摧残。少年时代的鲁迅,常去外婆家,只因祖父的科场作弊案,而又到皇甫庄舅父家避难,这使他有机会接触了农村生活,与农民的孩子结成了朋友。这样的环境逐渐使他认识了农民,培养了对农民的感情。鲁迅自己说:“……我母亲的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和花鸟并不一样了。”⑧

总的来说,鲁迅对中国的旧式农民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1902年,鲁迅由陆师学堂毕业后,东渡日本,为“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④而决定学医。1906年初,看幻灯片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人以俄国侦探的罪名砍头示众的景象,而在场围观着的中国人却露出麻木的神情。这使他醒悟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素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首推文艺,于是便想提倡文艺运动了”。⑤鉴于忧国忧民的悲悯情结,鲁迅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这样,在我国的文学宝库中便出现了一批具有深刻醒世作用的农民人物形象。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集《呐喊》中,展示了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十几年间的中国社会的生动画卷。这好象一面明镜,艺术地反映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袁氏称帝、张勋复辟、军阀当政等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治事件。鲁迅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揭露了上层社会的邪恶和下层社会的不幸。他将旧中国病态社会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希冀引起疗救者的注意。《呐喊》着重揭露了封建宗法社会的残酷统治和它在精神上奴役毒害人民的罪恶。鲁迅对旧中国的农民投以了满怀同情的目光,作品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企盼唤醒亿万个在“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

《呐喊》为“不惮于前驱”的“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擂鼓助威,作者对封建社会所有的一切表示了深恶痛绝的无情批判。《呐喊》的主题正表明了作者是一位彻底的反封建的“真的猛士”。今天我们来评析这部作品,仍然不乏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长达二千多年的我国封建社会是鲁迅小说深邃的历史背景。

 

1、有人爱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可我国一部《纲鉴》之中,却只有封建统治者的帝王将相“你方唱罢我登场”,历史基本上没有反映人民的力量。二千多年来,我国历史只有改朝换代而无革命,封建思想盘根错节,渗透了这古老国度广袤的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试看我国自秦汉以来,始皇封建,汉武尊孔以至唐宗宋祖和由蛮夷之地而入主中原的忽必烈、清玄烨,他们所统治的王朝无不是以孔孟思想为驾驭百姓的”理论基础”,以”奉天承运”的至高皇权为统治核心。所谓“皇权天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个朝代接替一个朝代“依样画葫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千百年来,中国的百姓,大抵都以农耕为主,就是农民以外的其他阶层都始终和农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说,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实际上就是广大的农民。农民的生存状况就是中国人民的生存状况的普遍反映。

2、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的观念形态。我国历代农民手中基本上没有掌握生产资料,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土地,绝大多数被以皇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所垄断。这就决定了农民在封建社会中的附庸地位,农民好象只有依靠地主的赐与才能维系最起码的生活。这样一个假象蒙蔽了世代的农民,他们无知无识,自卑自贱,所崇拜和仰盼的只是明君、贤相、清官、神祗的恩赐。自己根本丧失了主宰命运的自信和力量,也看不到,找不着争取主宰自己命运的途径。在生产关系之外,封建的一整套纲常伦理宗法制度又给他们套上了一个牢牢实实的枷锁。二千多年来,孔盂之道堂而皇之地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压在人民头上的“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禁锢了人们一切的自由。“正统说”把皇帝叫做”天子”,天子神圣不可侵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等级制度,使人们不得越雷池半步。还有祖宗的家法,男尊女卑的偏见,使得青年人和妇女只有墨守陈规,逆来顺受的隐忍着一切有悖于人性的摧残。孔夫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⑥, 宋代以来,孔孟之说又被封建卫道士程颐、朱熹变本加历地发展得更加合乎统治者的利益,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不知葬送了多少个美丽的青春。程朱理学成了人们的精神鸦片,封建社会的农民简直到了万劫不复的地狱之中。

半自耕农和贫农是农村中数量最大的群众,所谓农民问题,主要就是他们的问题。⑦他们经营的是单一的小生产经济,这样的经济在庞大的封建社会中,可以说是弱不经风。广大农民在艰难竭蹶之中,怀着生命本能的希望,存聊以卒岁“以尽吾齿”之想。但是,客观存在的严酷现实,往往使他们难以如愿。鲁迅先生以其细致如微的社会洞察力,用他那如锥之笔,镌刻出了一尊尊凄苦,麻木、呆滞,无援的农民形象。

 

二、读《阿Q正传》说“阿Q”。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创作于192112月至19222月这段历史时期。作品以独特生动的人物形象,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感人的艺术魅力,使之经久不衰地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学长廊中放射出璀灿夺目的熠熠光辉。

Q是鲁迅着意塑造的一个艺术典型,他是辛亥革命时代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流浪雇农,在他的身上表现出了我国过去以至现代农民思想性格上的许多共性。

故事发生在一个封建而又闭塞的山乡“未庄”。生活在这个庄子里的赵太爷就是封建权力的代表,而阿Q则是处于被剥削、被压迫、被损害的最低层。阿Q是一个典型的劳动者,他很能做活,割麦、舂米、撵船做啥都行。任凭别人使唤,常年累月没白没黑地干活,可是不管他怎样拼命地干,劳动创造出来的财富却总是从他身边流走。阿Q一贫如洗,房无一间,住的破土地庙:地无一寸,没有最起码的生活资料。可怜的阿Q经常饥肠漉漉,饿成一副“瘦伶仃”的骨架。饥寒交迫的他,为了生存的第一需要,正是饥寒起盗心,他不得不千方百计去觅食。他没有什么道德的约束,获取最低的生存条件仍是生命的本能,原始的冲动,使他干上了偷窃的营生。我们必须认识到他的”偷”不是好逸恶劳,也不是贪图享受,而仅仅是谋生,。阿Q生活的窘迫,正表现了封建剥削阶级对贫苦农民的残酷榨取和广大农民的悲惨生活。阿Q不仅生存困难,而且在政治上,人格上更是一个受迫害,受摧残的典型。

Q没有姓名,当他表示自己是赵太爷的本家时,却遭到了赵大爷的呵斥,并且换来了一个”嘴吧”。

我们怎样来理解这个情节呢?事实上,中国农民和地主是封建制度派生的两个关系很近的矛盾对立面,这两种人都以农业生产为生活主要来源。农民阶级梦寐以求想当土地的主人,他们无时不在进行合法的和非法的斗争,要想获得土地的占有权。而地主呢,总是极力采用各种方法,使用强暴的或欺骗的手段,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赵太爷拥有土地,就拥有了封建社会中至高的法权,就是命中注定的高贵者。而阿Q呢,由于贫而至于贱,贱得连姓氏都丧失了,有人说“金钱是万恶之源”,从另一方面看来”贫穷也是万恶之源”啰!

Q由于穷,在封建社会里没有人的基本权利。他向吴妈求爱,原是人性使然。吴妈不过是赵太爷家的一名女仆,和阿Q到也“门当尸对”本无可厚非,可吴妈却没有那么一点点“阶级感情”请看如下描写:

“吴妈,是赵太爷家唯一的女仆……和阿Q谈闲天。……”“女人……”阿Q

Q放下烟管,站了起来。

“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阿Q忽然抢上去,对伊跪下了。一刹时中很寂然。

“呵呀!”吴妈楞了一息,突然发抖,大叫着往外跑,且跑且嚷,似乎后来带哭了。

Q的求爱可谓率直而原始,再简单不过,可吴妈却好似受了奇耻大辱,终于使阿Q因此而招至惩罚。阿Q的这个举动被认为调戏妇女,“犯上作乱”。吴妈什么人?不过也是一个奴才,可这就有损了赵家的尊严,结果阿Q被“大竹杠迎头劈来”,打得个莫名其妙,阿Q破布衫丢了,地保还来训斥,要阿Q送香烛赔罪。阿Q人格上受到了凌辱,他自己还不知是怎么回事,依然安稳地走回了土谷祠。

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保守无知、主观盲目,时常轻举妄动,惹事生非,甚而对一些封建戒律也称道不疑,由此而形成了阿Q思想与言行,主观和实际的诸多矛盾。

Q性格中最为独特的是“精神胜利法”。这主要表现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等等行为特征。

Q,“自尊”生怕别人捅及了自己的短处。他头上生着癞疮疤,忌讳“癞”字,碰到犯讳的事,他决不相让,甚至不惮于动用拳脚。打不赢了,他则“怒目而视”,盲目自尊地报复着说:“你还不配……”,似乎他头上的癞疮疤到成了光荣的标记。阿Q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得胜地走了。”这样他就得到了自我安慰,这就是其被扭曲了的心理。他从自尊出发,虽经事实上的失败,但仍不觉悟,进而到了自贱的地步。

Q又很自卑,当人们打他时,他被迫承认自己是“虫豸”,他感觉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能屈能伸乃大丈夫也”,于是,他又自得了,似乎又成为了胜利者。

Q的这种自欺式的满足,是一种麻醉了的自我安慰,这又和愚昧无知、麻木健忘联系在一起。阿Q和王胡比捉虱子,阿Q以虱子多而大为光荣,以虱子小而少为耻辱,愚昧到美丑不分的地步。阿Q赌钱输了以后连打自己两个嘴巴,好象被打的是别人,他也感到转败为胜,舒坦地蒙头大睡去了。阿Q向吴妈求爱惹了大祸,他还不知其所以,遭了一顿饱打,就又忘却了。他大限将至,游街示众要被杀头的时候,他临死不悟,认为人生天地之间总不过如此。

鲁迅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淋漓尽致的描写,揭示了这种普遍存在于国人魂灵中的这种思想痼疾,是它麻醉了人们的神经,成为一种阻碍社会改革的历史惰力。作者煞费苦心,目的就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通过对作品的剖析,可以知道精神胜利法产生的根源首先是由于中国封建统治阶级长期对农民精神的毒害。其次,中国农民作为小私有者,其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分散、孤立、闭塞的生活状况,使得在最低生存线上挣扎的农民们难以觉悟和正确认识世界。另外,由于长期遭受黑暗势力的重压,他们中的许多人得不到实际的解脱,只好用自我欺骗,自我麻醉来安慰自己悲苦的心灵。阿Q有着潜在的革命性,作者本人和毛泽东对这种农村的流氓无产者都有过具体的评价。事实上,在毛泽东的军队中就极多这样走投无路的农民。他们的堕落在于封建社会的窒息,一旦有了正确的引导,他们在沉沦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的力量,那他们一定会冲在最前列,挣断旧的锁链。虽说,他们往往重复着被欺骗的命运,可怜的阿Q至死连这样的光明也没有看到。

鲁迅真也是先知先觉,小说创作时共产党才刚成立,鲁迅就意识到了农民的领导问题。阿Q虽有本能的革命要求,却找不到方向,摸不到途径,而是被自身的狭隘性,报复性所驱使,按照自己好恶和情绪的变化,盲目地“革他妈妈的命”。假洋鬼子之类的投机分子将他们赶出了革命之门,结果惨遭诬陷暗算成了替罪羊,当了刀下鬼。作者通过小说提出了一个如何对待农民的重大问题。阿Q成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刻社会历史意义的不朽典型。

 

三,成千上万的”祥林嫂”的冤魂,凝聚成了除夕之夜氤氲的香烟。

 

样林嫂死了,鲁镇依然是那么安然地存在于封建社会的四维空间。⑧……“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鲁迅真不愧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他用除夕之夜的凝重喜庆把这部小说的悲剧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我们要感谢鲁迅先生,是他给了我们后世这样意义深刻的作品;也要感谢我们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她塑造的祥林嫂形象,使我们更加深了对作品主人公的认识。在小说《祝福》中,作者用深沉、熟练的笔法描写了祥林嫂不幸的人生悲剧。

样林嫂是一个农家女子,早年丧夫之后,悄悄逃到鲁四老爷家帮工,不久,婆家找到他,绑回去卖给了贫农贺老六做了媳妇。可是祸不单行,贺老六又病死了,儿子阿毛被狼叼去,祥林嫂只好又到鲁家当佣人。要说,丈夫病死也是常理,可再嫁再寡,按封建的宿命论说来就是白虎星、克夫命。从此,镇上的人嘲笑她,鲁四老爷把她当成不祥之物,同是女佣的柳妈则编出阴间的锯刑来吓唬祥林嫂,要她到土地庙去捐一条门槛作赎罪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样林嫂一分一厘地积下了工钱,悉数拿到庙内捐了门槛,但等到冬至祭祖时,鲁家仍不准她碰祭品。在封建思想的威逼下,样林嫂精神崩溃了,一个鲜活能干的妇女变得呆滞麻木。她最后被鲁家赶出,沦为乞丐,在鲁镇新年祝福的爆竹声中,凄惨的死在冰天雪地之中。可怜的祥林嫂,她和封建社会中的千万个妇女一样善良、勤劳,坚韧地为生活而抗争。她什么活都能干,什么苦都能受,吃食不论,气力不惜,“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她用劳动来换取做人的权利,换取最低下的生存条件。然而,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观念扼杀了她求生的欲望,祥林嫂一切的努力都白费了。封建礼教认为,再婚再寡的人最不吉利,最不干净。祥林嫂夫死子亡的悲痛是不足怜惜的,反到是她克死了自已的两个男人和孩子,是“可恶的谬种”。作者揭露了封建社会这一反动逻辑,深深的控诉了旧礼教吃人的罪恶。对于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祥林嫂顽强地挣扎,捐门槛,可以说是她最后一次的抗争。捐了门槛之后,她有了生活的自信,如释重负,身轻神怡,“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可她用迷信去对付迷信,用善良去对付邪恶、用勤劳去对付榨取,最终还是难逃厄运。这说明了她的精神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表现出愚昧、落后、迷信和麻木。她既是旧社会的牺牲者,但又用自己的行为为封建礼教的合理性作了诠释,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叫做“不觉悟”。

鲁迅抓住悲剧的本质,准确的着重描述人物的精神世界。实际上,缺吃少穿是不用多说的,对于象样林嫂这样的卑贱者说来,被统治势力迫害、摧残,直至精神和肉体的彻底溃灭,她精神上的痛苦更是鲜为人知的。样林嫂的悲剧,集中表现了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肆虐,突出地揭露了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腐朽性和残酷性。在作品中,鲁四老爷是统治者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鲁四老爷道貌岸然,内心却卑劣狠毒,他不动声色,杀人不见血,由此可见封建卫道者的恶毒用心。前面说过,在阿Q周围的人们似乎都与阿Q过不去,而鲁镇的人呢,不论上上下下,也对祥林嫂没有丝毫的同情。落后、迷信、冷漠、愚昧编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比如那位柳妈,自己也是个受压迫者,也在网中疲于奔命,朝不保夕,但他们又在帮助封建制度,吞噬别人。中国封建社会这张网啊,真是疏而不漏,所有网中的人既为刀俎,又为鱼肉,许多人死也不知其所,难怪鲁迅发出了改造“中国的人生”的惊呼。

作品发表于19243月,当时中国社会政治一片黑暗。复古逆流的噪嚷甚嚣尘上,作品深刻的主题,对封建势力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四、华老栓,闰土,单四嫂子等人物使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更具代表性。

小说《药》中的华老栓,儿子病入膏盲,在封建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中,香烟子嗣乃是人生的首要大事。当此之时,华老栓老两口没有去问病求医,却是“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去买沾满革命者夏瑜鲜血的馒头来给儿子小栓吃。华老栓之无知、愚昧到了极点,“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己置之度外了。”老一代人是这样,他们的儿子小栓也是这样

“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生命一般”。啊,怎么得了!周围这黑沉沉的社会,人们这灰蒙蒙的心灵,“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民主革命微弱的风停了,夏瑜死了,小栓也死了。小说结尾的场景描写不就是当时旧中国社会状况的缩影么? 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惨死在黑暗之中,许多人感到茫然不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作者给我们提示了一个,而今不难回答但仍难以解决的严峻问题。

祥林嫂的悲剧是鲁迅对旧中国妇女命运的聚焦,而《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的遭遇对其作了进一步的佐证。鲁镇的单四嫂子“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自己的一双手纺出绵纱来,养活她自己和三岁的儿子”。封建社会的妇女讲“三从四德”,说什么“母以子贵,妻以夫荣”。可是,作为命根子的儿子得病快死了。单四嫂子遇上了类似祥林嫂的厄运。旧社会的穷人得了病不外乎是“神签也求过了,愿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其他没什么办法,只好去请巫医“何小仙”。单四嫂子花了“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个铜钱”,结果孩子的呼吸仍然是“从平稳变到没有”。旧中国的妇女啊,他们在不幸面前束手无策,只好“从呜咽变成号啕”,呼天呛地,任凭命运的摆布。

小说中叙述“鲁镇还有些古风”。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就是说这是一个闭塞、落后、陈旧的地方。单四嫂子也谨守封建的“贞操观”。阿五从她身上抱去了孩子,她便觉得“乳肩上发了一丝热,刹时间直热到脸上和耳根。”这个妇女严遵妇道,最后仍落得“眼泪宣告完结了”希望也彻底溃灭了。单四嫂子后来怎么样了,作者没有叙述,只是在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却也是,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作者盼望阳光灿烂的明天,旧社会的人们也都在盼望着明天。在那个时代,不仅作者还没有找到一条走向光明的道路,旧中国的许多人都还在迷茫中徘徊,路漫漫何以为归?“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地叫。”咬人的狗至今未曾绝种,封建势力卫道者及其遗老遗少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

 

五,披荆斩棘,走出一条路来,我们将为彻底的反封建而继续“呐喊”。

 

鲁迅的”故乡”是一个封建社会的牢笼。我们许多同胞的故乡也和鲁镇一样上演过一出出封建宗法制度和旧礼教吃人的悲剧。“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这仅是一种朴素感情的主观印象,实际上当时“故乡”的每一个角落无不透出悲凉的气息。辛亥革命并没有解放农民,“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仍“没有一些活气”,在这些荒村中生活的农民,世世代代仍如闰土般的人生,难以跳出封建社会的怪圈。好触目惊心的对比啊!天真、活跃、充满生气的十二、三岁的少年过了二十年便“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跟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红活园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更可悲的是心理的变化,他毕恭毕敬地叫以往的“迅哥儿”做“老爷…,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封建社会的现实就是这样,把人们纯真的感情蜕变成等级森严的势利。闰土和那时的许多农民一样“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不知命运怎样地被一支看不见的魔掌在摆布。

在封建社会中,中国农民身受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四座大山的重压,由此派生出了多少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团团围困,生活的困苦使得他们一个个都像木偶人了,面对十分窘迫的艰难日子,他们不敢怨天,不得怨地,只好任凭命运的捉弄。闰土要去了“迅哥儿”家的香炉和烛台,其用处就是在生命的挣扎中祈求神灵的保佑,希望今后或者小孩,或者下世的日子能够过好一点。他们在蹶跌的生命历程里,塑造偶像,也寄希望于偶像,渴求救世主的降临。他们对“法力无边、无所不能”的天神地王深信不疑,为了期待神灵的赐与他们可以忍受一切,但是,古今一体,这些神明除了使芸芸众生在不尽的轮回中重复生命苦痛的演绎外,依然是心安理得貌似慈善地接受着人间的香烟祭醴。

鲁迅呼唤着农民的觉醒,然而中国农民却犹如沉迷在鸦片瘾中难以自拔。君不见,许多人放弃了一个偶象,又树起另一个偶象,似乎他们只能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对偶象的崇拜。君不见,那位“当代万岁驾崩”之后,国人如丧考妣,迷惘中找个张宏保、李洪志之流来供奉,这些愚昧的信众难道不是中国旧式农民的衍生? 由此看来,唤醒民众,教育民众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延缓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封建思想法权长期的成为我国前进中的一股巨大的制动力。近百年来我国许多先知先觉,悟到了反封建的重要性。然而,时至今日,“反封建”还是不尽如人意。我们要实现四化、振兴民族,就应该接过鲁迅的大旗,义无反顾的为彻底的反封建而呐喊,而斗争。许多事实说明封建孽根彻底清除之后,中国农民乃至其他民众才会得到真正、彻底的解放。

 

注:

①商务书局《维新》 ②恩格思《国家与革命》 ③英译本《短篇小说集》自序  ④《鲁迅全集》第七卷P82  ⑤《鲁迅全集》第一卷P416  ⑥《论语》⑦《毛泽东选集·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  ⑧四维,封建的伦理纲常所谓的“礼、义、廉、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