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异教”的反封建发展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55:47
中世纪“异教”的反封建发展思想
发布时间:2009-11-23 文章来源:投稿 文章作者:杜人淮
基督教神学虽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并非这一时期的全部思想。在正统经院哲学系统化、完善化的同时,各种反正统经院哲学的思潮也迅速发展起来,这就是各种“异端”和“异教”。在中世纪,“异端”、“异教”是正统教会加给反对派的贬称和罪名,它随着农民运动的发展得到广泛传播,其影响遍及法国、意大利和日耳曼。同中世纪基督教发展观相比,神学异端的发展观是简单的、零星的,但他抨击了封建制度和教会说教,对推动反封建斗争和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主张从教会的手中夺回宗教统治权
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宗教思想和封建主的权力紧密结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政治形式。一方面,在封建制度下,教会教条就是政治信条,《圣经》中的词句在法庭中具有法律效力;另一方面,中世纪群众所受的是教会教育,只有揭露教会对教义的歪曲,才能动员群众反对封建制度。因此,许多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反宗教的形式,并以“异端”的形式提出自己的经济要求。恩格斯根据神学异端的阶级内容不同,把神学异端分为城市市民异端和农民平民异端。城市市民异端反映城市商人、行会师傅和一部分下层贵族的要求,属于异端中的温和派,它“要求恢复原始基督教的简单教会制度,要求取消独霸的僧侣等级。……一言以蔽之,就是取消教会中一切糟蹋钱的事情”。而农民平民异端“乃是农民和平民的要求之直接表现,并且几乎总是和农民起义结合着的”。“它要求在教区成员间恢复原始基督教的平等关系,并且承认此种关系也是市民社会的准则。它从‘上帝儿女的平等’推论到市民社会的平等,甚至已经多少推论到财产的平等。”他们的具体纲领就是“要求农民和贵族平等,平民和城市贵族平等及特权市民平等,它要求取消徭役、地租、捐税、特权,它要求至少消除那些最不堪忍受的财产差别”。[1]
恩格斯谈到异端和异教时指出,城市异教是中世纪真正的公开的异教。这派异教的出现是与当时城市和工商业的繁荣、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及市民反封建斗争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派别很多,西欧12世纪以后,城市市民异端的主要代表为布里西亚的阿尔诺德(Arnold)、英国的威克利夫(Wycliffe,J.)和捷克的胡斯(Hus,J.)。威克利夫是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同时又是神甫。他站在国王一边,维护市民阶层的利益,反对教会拥有大量的地产,宣称王权来自上帝而不是来自教皇;强调教徒是教会的主体,谴责神职人员的恶行;强调《圣经》的权威,反对教会各种法规制度的权威。威克利夫提出“天恩统治论”,认为个人与上帝可以直接相通,无须中介,声称只有来自上帝的直接统治才是真正的统治。他的观点实质上是要把统治权从教会的手中夺回到市民的手中。后来有人把他称作“宗教改革运动的晨星”,他的思想主张直接影响了1381年爆发的农民起义。
2.主张财产公有,建立平等的社会
城市市民异端的基本特点是不攻击整个封建制度,只是反对教会的封建制度。它揭露教会僧侣的腐败堕落和贪得无厌,反对僧侣的剥削和压迫,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它宣传恢复古代基督教会的习俗,主张剥夺教会的一切世俗权力。城市市民异端声称,宗教的唯一根据是《圣经》,但《圣经》中既没有规定教皇的世俗权力,也没有规定教会的等级制度。城市市民异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商人的利益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对反封建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反抗封建神权统治的异端、异教运动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出现,在中世纪中后期的西欧是屡见不鲜的。它不仅要求废除教会的封建制度,而且要求废除一切封建制度,并在英国、捷克、德国得到广大农民起义的支持。其主要代表人物为英国的约翰·博尔(Ball,J.)、捷克的杰士卡(Zizka,J.)和德国的闵采尔(Munzer,T.)。博尔是这种异教的典型代表,他提出一套反封建的理论,主张铲除所有的领主,将没收教会和僧侣的财产在俗人中分配,实行财产公有,建立平等的社会。他指出,只要一切还不是公有的,人和人之间的差别还没有消灭,领主仍然还是我们的主人,英国的事情就永远也好不起来。他是1381年瓦特·泰勒起义的领导者之一,起义失败后,许多农民被绞死,约翰·博尔也残遭虐杀。
农民平民异端认为,社会的不平等不是由于人们的天生差别,而是人为造成的。他们抨击封建贵族的贪污腐化,将贵族的情况同劳动人民的困苦相比较,主张取消私有制和一切等级差别,实行公有制。杰士卡领导的塔波尔派,就组织了像早期基督教徒那样的社团,并在社团中彼此以兄弟姐妹相称,财产共有,平均分配。一些神学异端代表号召人民起义,杀掉无恶不作的封建领主和帮凶。农民平民异端在发动人民群众进行反封建斗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他们提出的某些要求超出了反封建范围,最终只能是幻想而已。
“异端”和“异教”与基督教的历史一样久远,但在中世纪封建社会由繁荣走向没落的时期更加活跃,这是由于基督教在当时已成为西欧各国封建政权的支柱和中心,它垄断和控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在当时“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2]各种“异端”、“异教”的不断冲击,促使封建社会和经院哲学日益衰落。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02-403页。
[2]《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