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53:48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社会由人的集合体即群体构成,包括公务员群体、农民群体、工人群体、军人群体等。作为主体的人的身心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群体身心和谐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本文以公务员群体为例,力图说明把握群体心理特点、塑造健康和谐心态、增强群体的社会认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之举。
就公务员群体而言,具有服务心、宽容心、进取心、责任心、平常心是其身心和谐的重要表征。
服务心是指公务员对待群众要时刻记起群众是衣食父母、服务对象,要当群众的服务员,不能有做官老爷的心态,更不能高高在上。部分不健康心理的存在是因为公务员没有摆正自己和人民的位置,缺乏服务心。如失衡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比较的心态、方法不对,与暴富的人比富、和贪官污吏比享受,越比心里越失衡。比服务之心、爱民之心,比谁服务质量高、谁为人民谋福利多,这样的攀比越多越好。无论是失衡心里还是攀比心理的存在都和服务意识弱化有关系。要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保持身心健康,公务员必须拥有一颗为人民服务之心。切实服务不弄虚作假,像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那样,表里如一,为民请命。
常人做到胸怀宽广、海纳百川实属不易。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却应强调持有一颗宽容心。所谓宽,指心宽,不将任何事情扩大化或把情绪放大,讲究心宽体胖;所谓容,指听得进逆耳之言,经得起批评,容忍别人犯错误。有容乃大,具容人之心,在工作中对遇到的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社会交往能够从容应对、处之坦然。没有宽容心,公务员个体间就会走向不和谐,矛盾丛生,甚至出现剑拔弩张的现象。讲宽容并非对缺点和问题视而不见、不管不问,而是严格要求自己尽量不犯错误,对于其他有缺点和错误的同志有雅量,尤其是宽容他人对自己犯的错误,抱着治病救人的心态来处理事情。宽容也不是要放纵自己和助长别人犯错误,而是以宽待人、以容为处事接物的前提。不仅对待同事、下属要讲究宽容,对衣食父母更要讲究宽容,对待群众提出的意见,甚或指责,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接受,不要有管制心、压制心,要虚怀若谷,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这样不仅有利于干群关系走向和谐、妥善解决问题,还有利于树立公务员群体的良好形象。
职业角色要求公务员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具体表现为:其一,为职尽责。每一岗位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是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其二,为民尽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具体事务中就是为民尽责,而非为官尽责。是为职尽责、为民尽责还是为官尽责,能衡量一个公务员责任心的大小。工作中,多替百姓想想,多提建设性意见是责任心强的表现,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也是责任心的表现。责任心是通过踏实工作、刻苦学习体现出来的,融于为民服务的实践之中。责任心是贪心、私心的天敌,贪心、私心是责任心的对立面。强调公务员要有责任心恰恰是教育公务员不要为一己之私,而害集体之利。法不责众心理、投机心理等不健康心理的存在实际上是公务员个体责任心弱化的表现。
进取心是拥有一个健康积极心态的重要标准。不积极进取,多干苦干,很难提职务晋升。不少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认为自己升迁无望,一辈子也不可能大有作为,遂产生混日子的心理,工作得过且过、作风拖拖拉拉、办事马马虎虎。多数公务员的升迁表明,在工作中积极主动、虚心请教、热心干事的公务员往往升迁较快,反之,在工作中推三阻四、拈轻怕重、谨小慎微,往往做不出好成绩。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岗位的要求也在变,不积极学习新东西、练习新本领、提出新思路,很难说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因岗设人而非因人设岗的新公共管理理念正在逐渐普及,没有进取心,会遭到淘汰。不否认个体有私心,也允许私心存在,并且还要尊重私心,但是一心为己升官发财的进取心万万要不得,那样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平常心主要是指以知足者常乐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状态,对于个人的得失、起伏保持宁静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一,荣辱不惊。从政经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职务的晋升需天时地利人和方可。公务员需要练就一颗宠辱不惊之心,不论遇到什么波澜,都要保持冷静。其二,宁静致远。宁静是一个美德,致远是很好的追求。做人知足,做官知不足,才能达到心情宁静,才能高瞻远瞩,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其三,淡泊明志。大多数个体的人生本就平平淡淡,公务员也是如此,并不是每一位个体都能位至极品。淡泊并不一定没有志向,在平淡的心情下,对自己的了解会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对自己的志向定位会更加明确。其四,难得糊涂。作为一名公共管理者在为群众服务时是不能糊涂的,但是在名利面前、在庆功领赏时难得糊涂一下很有必要,不能为晋升而争得不欢而散,闹得同事之间矛盾四起。
此外,正确对待公务员个体的私心。每一人类个体都有自私的心理,公务员也有。正确对待公务员个体的私心,并采取积极措施将其限制到一定的范围内才是保障公务员心理健康的正确心态。对于公务员的正常要求、需要都要尽量满足,以安其身、稳其心、明其志。
以上五大健康心态,不仅公务员群体应该具备,其他社会群体也应该具有,如此群体才能和谐共处、社会才能和谐。为此,必须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对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减少失衡、攀比、仇富、浮躁等不健康心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心理研究机构的社会作用,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夯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