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种子”果真绝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2:30:15

“读书种子”果真绝了吗?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7月15日 17:47  共有15条点评
  • 打印
  • 推荐
  • 收藏
  • RSS
  • 分享
  • 单页阅读
字号: 张卓元:年轻一代里,还有人在真正做学问,而且青出于蓝,新的泰斗仍会不断涌现

  【背景】7月11日,著名学者季羡林、任继愈先生相继辞世。

  一日陨两星,两位学者相继离去,让人唏嘘不已。许多人担心是,他们身后,谁能继承衣钵?《北京青年报》一篇署名文章称,在如今这个寥落的时代,无论以学问、气度、性情、理解来论,无人能为二老撰写墓志铭。甚至有人发出“最后两位做学问的人走了”这样的感叹。

  版本目录学家李致忠先生称,全国“一眼就能识别出一部古书的真假和年代的人,现在大概连8个人都不到了。”虽然这个专业每年毕业的博士生不少,但是,大多是写过一篇论文就毕业了,从头到尾没摸过几本书。而“干这一行,必须摸得多,看得多,至少要摸800到1000种古书。”这个要求,并非那么容易达到。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我们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之所以能够传下去,还是要靠几个人的甘坐冷板凳……人的希望就在这些事情上。”

  年轻的一代里,还有真正做学问的人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认为,著名学者去世固然可惜,却不能说从此没有做学问的人了。年轻一代里,还有人在扎扎实实做学问,而且青出于蓝。相信在各领域中,新的泰斗会不断涌现。

  张卓元说,现在的社会风气比以前浮躁很多,这是事实。但是,不能因此就下结论,把所有的年轻人一竿子打倒。要看到,仍然有人甘于寂寞,潜心钻研。也正因如此,他们不为人知。有趣的是,即使是在我们现在痛悼的学者学问精进之时,社会上也曾是一片“今不如昔”的哀叹。

  “季老的‘冷板凳’还是有人坐的。”张卓元笑称:“现在,在理论界或是学术论坛上活跃的那些人大体不能算,他们中间浮躁的人多。要知道,真正坐‘冷板凳’的人潜心做学问,时间比金子还宝贵,怎么会那么热衷于出名、奔走于名利场?”

  对目前社会上流传“一边没有板凳坐,一边板凳没人坐”的说法,张卓元认为,这样的局面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由于利益驱动,人们更倾向于追求眼前的个人得失,当然,这也不应该完全否定,但正因如此,写着名、利二字的那些“板凳”自然非常抢手。而做学问,由于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效益,还要忍受寂寞,不断抵御外界诱惑,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即便如此,也可能一辈子默默无闻,因此,非常不易。这样的“板凳”当然会“冷”。“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无论什么时代,总会有那么一批人能够坚持下来。”张卓元说。

  对于做学问来讲,最重要的应该是兴趣,其次才是天赋。仅有天赋,没有兴趣,对知识没有渴求和好奇,很难静下心来钻研。兴趣恰恰是“坐下来”并且“坐住”的关键。

  张卓元指出,除了兴趣、天赋这些学者自身的问题,我们所处的社会,很大程度上也能够决定这些人的成功。比如,科研条件、生活保障等,都是社会可以提供、可以改变的。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让愿意做学问的人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潜心工作,那么,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坐下来、学进去”。

  此外,如果政府与社会舆论可以引导社会形成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尊重科研人员的风气,不但可以有效抑制如今的浮躁之风,更可以让那些做学问的人从社会地位、社会认可等方面得到补偿。“相信此风一起,会有更多的人愿意重新拾起他们的兴趣和专业,守住自己的‘冷板凳’。”■

  《财经》记者 刘志洁 采写

  本栏目主持人信箱:zhijieliu#caijing.com.cn  

上一篇: 自主招生会否让中学校长“富起来”?
下一篇: 问责制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