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和复苏唱反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37:22

他们为什么和复苏唱反调

 

无论是对于世界经济还是中国经济,“V”型复苏是当前市场的主流判断,正是在这个判断之下,才有关于货币财政刺激政策退出的讨论。

但对于复苏的判断,有多位意见领袖并不这么认为,他们的逻辑值得市场更多的思考。

在这些人之中,以下几位人士可算意见领袖。投资大鳄索罗斯、美国“末日博士”鲁比尼、摩根士丹利罗奇、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沃尔夫、中国央行副行长朱民、中国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下面我们简单梳理他们的逻辑。

 

第一位:索罗斯。

以“未来的路”为题,索罗斯近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发表了系列演讲。他对于形势的判断非常鲜明:“人工生命维持器奏效了,金融市场已经稳定,股市也已回升,经济显示复苏迹象。但我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复苏的势头可能会停止,甚至随之出现‘再次衰退’(double dip),而我不能确定的是这将发生在2010年还是2011年。”

索罗斯说,他的观点与目前的主导情绪不一样。复苏的时间越长,就会有更多的人相信复苏;但是据他的判断,这种主导情绪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次危机不同于以往——我们是处在一个时代的终点。”

 

第二位:鲁比尼。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因为对危机的准确预测声名鹊起。他将当前美国的经济复苏称为“被增长”,他认为美国的官方数据高估了经济增长水平,他测算的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只有2%,并不是官方公布的3.5%。

另外在失业率水平上,官方公布的是10.2%,但他认为如果把就业意愿丧失者(discouraged workers)和非全日制雇工也计算在内,该数字将跃升至17.5%。

房价在继续下跌,而股票价格上涨,这导致富人更富,中产阶级和贫困者更贫困,因为他们的资产主要是房子而不是股票。

 

第三位:斯蒂芬罗奇。

“全球金融危机仅过了一半。”今年10月13日,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在韩国首尔演讲时表达了悲观的论调,他认为这种W型的“双底风险”可能会至少持续2至3年。

罗奇的逻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算的全球不良资产达3.4万亿美元,迄今通过扣除呆帐损失等方式解决的只有一半。因为金融机构的不良债券,金融市场还会陷入恐慌,股价将在不久后迅速调整。

罗奇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前景也比较悲观。原因一是居高不下的失业情况,“美国的失业率已经高达10.2%。是在过去20多年里达到的最高峰,而且可能还会继续攀升。另外还有7%的美国工人实际是处在就业不足的状态。”原因之二是美国消费的回归,“美国消费者在金融危机后处于虚脱状态,没更支出能力,美国没有太多的储蓄。”

对于中国经济,罗奇近期也连续以“我开始担忧中国经济”、“该给中国经济敲警钟”、“中国无暇自满”等题目多次指出,“在2010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可持续性的挑战将尤其巨大,我怀疑那时中国经济将面临又一次减速。”他的理由是,中国经济的“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在加剧。

 

第四位:朱民。

中国央行副行长朱民的观点极为清晰,上周末的一次会议上他再次强调:“金融还在恶化,而经济会进一步衰退”。他给出了两条核心理由:

第一,全球经济目前的强烈反弹是基于存货调整、政府刺激,这是不可持久的,因为消费仍然非常疲软、企业投资依然非常低。

第二,全球银行业已经处理的不了资产是1.46—1.5万亿美元左右,还有1.4万亿的不良资产等待处理,原来持有的不良今天还是不良。

对于时间的判断,朱民认为“2010年我们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第五位:王建。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建,他认为美国和全球经济危机会在两年之后重新回归,而中国当前要警惕“第三次乐观”。

王建的理由是,首先,美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并没有被处理,只是改变记帐方法,或把金融合约的清算期向后推迟两年。这样给美国经济争取到两年的缓冲期,但新的危机仍可能会在2011年爆发,使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出现二次探底。

其次,美国危机的本质是居民支付能力危机,美国的家庭负债率在90年代前平均为60%,危机爆发前已飑升到138%,但现在也还有129%,这个问题不解决,这场危机就过不去。

结合近期的大地产金融公司倒闭、银行倒闭风潮继续等等,王建认为,中国要警惕这种对形势的乐观判断,尤其是政策定义上,他认为中国应该继续保持宽松政策。

 

综合以上5位意见领袖的观察来看:罗奇、朱民、王建3位都提到了美国金融业不良资产仍未得到处理。鲁比尼、罗奇2位都提到了失业的严重性。罗奇、王建2位都提到了居民支付能力。索罗斯、朱民2位都提及了刺激政策的“人工维持器”。

对于时间,王建说是两年后的2011年。索罗斯说不能确定是2010年还是2011年。罗奇提及了2010年下半年。朱民提及的是2010年。